统计学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73d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5.png)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经济统计和职能有那些?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什么是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的种类。
9、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变量的种类。
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10、什么是统计指标?指标有哪些特点?指标有那些主要分类?(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1、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习题集和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5eff4dd88d0d233d46abb.png)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统计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f2c9eead02de80d5d84073.png)
》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资料)、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3、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构成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4、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数量标志,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品质标志。
5、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离散变量,身高、体重、年龄属于连续变量。
6、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构成了总体,居民家庭的收入是数量标志。
`7、某市职工人数普查中,该市全部职工人数是指标,每一个职工是总体单位。
8、从个人奖金最高额、最低额,企业奖金总额和人均奖金总额等方面研究某企业奖金的分配情况,该项研究中统计指标是企业奖金总额、人均奖金总额,变量值是奖金最高额、最低额。
二、单选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 调查单位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D 总体单位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的设备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3、下面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B )。
A 某地区的粮食总产量B 某地区的全部企业C 某商场全年商品销售额D 某地区全部职工人数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
A 社会总产值B 产品合格率C 产品总成本D 人口总数~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 )。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7、某工人月工资1500元,工资是( A )。
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8、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A 职工的年龄B 职工的性别C 政治面貌D 籍贯9、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统计总体为( D )。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9fbf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9.png)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PART:1导论《第一套》一、填空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工作程序是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及统计推断法。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是(D)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4、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A、从个体到总体B、从总体到个体C、从定性到定量D、从定量到定性5、一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一个指志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变量包括标志和(D)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指标7、在研究城市商业企业状况中,商业企业的营业员人数是(A)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值D、标志变量8、以产品等级来衡量产品质量优劣,则该产品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9、就统计指标而言,变异是指(D):A、数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质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统计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D、以上都是正确的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总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也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三、多选题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BC):A、意识活动B、实践活动C、认识活动D、改造活动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ABD):A、总体随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现而改变。
B、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可以改变为总体单位。
C、只能是总体变为总体单位D、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单位可以改变为总体。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50276be1e650e53ea9928.png)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298606581b6bd97f19ead6.png)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1.1 统计工作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入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面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一个单位的一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7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1.1.19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7 变量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1.1.28 根据总体中包含的单位数是否有限,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1.1.29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2.1 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是指(A )A.统计工作B.统计学C.统计资料1.2.2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A )A.方法论科学B.实质性科学C.实证科学1.2.3 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依据是(C )A.价值单位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7 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其依据是(A )A.数值形式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9 如果要研究某市30万在校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情况,总体单位是(B )A.30万个大学生B.每一位在校大学生C.每一所大学1.2.11 如果要研究某市2万户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总体是(B )A.每一户贫困家庭B.2万户贫困家庭C.所有贫困人口1.2.12 如果对连续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那么研究对象是(A )A.无限总体B.有限总体C.抽样总体1.2.14 当研究对象为某班50名学生时,张三同学的年龄20岁是一个(B )A.变量B.变量值C.统计指标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3.1 当人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A.统计工作B.统计整理C.统计资料D.统计学1.3.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 )A.统计数据B.统计图标C.统计软件D.统计年鉴1.3.3 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B.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C.统计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1.3.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截面数据1.3.5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AB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序数据D.混合数据1.3.6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A.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观测数据D.混合数据1.3.8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A.描述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应用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1.3.9 作为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具有以下特征(ABD )A.同质性B.变异性C.统一性D.大量性四、判断改错题1.4.1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05ef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6.png)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5、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7、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8、张明同学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为476分是统计指标。
()9、对某地区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银行的每个职工是调查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所有工业企业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6、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7、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B、克服困难C、进行交流D、认识社会8、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
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指标值B、标志值C、变异度D、变量9、对公司所有记账员进行工作考核,每一个记帐员的记帐差错率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10、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统计学练习题---带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1e3dcd770bf78a65295475.png)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对象是()。
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2、统计所研究的是()。
①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②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③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④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①统计推断法②统计分组法③大量观察法④综合指标法4、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①该批小麦种子②该批小麦的发芽率③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④该批小麦的发芽率5、无限总体是指()。
①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②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③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④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①有限总体②无限总体③变量总体④属性总体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来决定。
①事物的本质②事物的内在联系③事物的复杂程度④统计研究的目的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①男性职工人数②女性职工人数③下岗职工的性别④性别构成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学生年龄②学生性别③学生身高④学生成绩10、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③都能用数值表示④不能用数值表示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统计指标④②和③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①工厂数②职工人数③工资总额④产品数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粮食总产量②粮食平均亩产量③人均粮食生产量④人均粮食消费量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①货物周转量②劳动生产率③年末人口数④工业增加值15、质量指标()。
①不能用数值来反映②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③必需用数值来反映④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16、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②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③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④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17、表述不正确的是()。
大学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ef234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a.png)
大学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统计学研究内容的?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解释D. 统计推断答案:C2. 统计学中的“总体”指的是: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个体答案:A3. 在统计学中,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是指:A. 随机变量的平均值B. 随机变量的中位数C. 随机变量的众数D. 随机变量的方差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无穷大D. -无穷大到无穷大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做出决策答案:D8. 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指:A. 因变量B. 被解释变量C. 解释变量D. 无关变量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过去数据C. 进行假设检验D. 进行数据分类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A. 由于随机抽样导致的误差B. 由于测量工具不准确导致的误差C. 由于数据录入错误导致的误差D. 由于样本量不足导致的误差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在统计学中,________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答案:众数2.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________程度的统计量。
答案:离散3.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________。
答案:一部分4.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________越强。
答案:相关性5.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________效应。
答案:显著6.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相应增加的单位数称为________。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64384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5.png)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描述统计学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不涉及数据的推断。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它不能小于总体中的个体数量。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统计学中的参数是指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而统计量则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ABCD7.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A. 抽样方法B. 样本容量C. 总体的异质性D. 抽样误差答案:ABC8. 以下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直方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BC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B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A. 简单线性回归B. 多元线性回归C. 逻辑回归D. 泊松回归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可以完全代替全面调查。
()答案:错误12. 统计学中的相关性意味着因果关系。
()答案:错误13.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中心趋势度量。
()答案:正确14. 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越宽,表示估计的精确度越高。
()答案:错误15. 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可以用来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和分析。
样本的代表性和容量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和推断的准确性。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28e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8.png)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计算中位数C. 计算标准差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D2. 总体和样本的关系是:A.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B. 总体是样本的一部分C. 总体和样本是相同的D. 总体和样本没有关系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总体答案:D4.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A. 0, 1B. 1, 0C. -1, 1D. 1, 1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建立假设C. 计算统计量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1, 1]D. 无限制答案:C7.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前提?A. 随机抽样B. 总体分布已知C. 样本量足够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过去数据C. 分析数据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图表?A. 散点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统计软件?A. ExcelB. RC. SPSS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它通过图表和数值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它涉及概率论和假设检验,目的是估计总体参数或检验关于总体的假设。
2. 什么是正态分布?其特点有哪些?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
其特点包括:对称性,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正态分布的基准形式;大多数数据值集中在均值附近。
3. 什么是假设检验?其基本步骤有哪些?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DOC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3e1376be1e650e52ea9977.png)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 1.单选题(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C ?????)。
A 、总体性???????B 、具体性???????C 、总体性和具体性?????D 、同一性 (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D ???)。
A 、平均价格?????B 、单位成本???????C 、资产负债率?????D 、利润总额 (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C?????)。
A 、资产总额?????B 、总人口???????C 、资产报酬率???????D 、人口增加数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A?????)。
A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B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C 、两者没有关系????D 、两这互为基础(5)一个统计总体(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D )A 每一个工业企业B 每一台设备C 每一台生产设备D 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D ) 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 (9)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D ) 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0)劳动生产率是(B )A 动态指标B 质量指标C 流量指标D 强度指标 (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B ) A 统计分组法B 大量观察法C 综合指标法D 统计推断法(12)(C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A 管理功能B 咨询功能C 信息功能D 监督功能 (13)(A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A 真实性B 及时性C 总体性D 连续性 (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B )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15)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C)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众数(1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A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B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C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2.多选题(1)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ABCD???)。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843834680203d8cf2f2425.png)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章导论(1)数值型变量。
(2)分类变量。
(3)离散型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总体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集合;样本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集合。
(2)参数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统计量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的集合。
(2)数值型变量。
(3)分类变量。
(4)截面数据。
(1)总体是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集合。
(2)分类变量。
(3)参数是所有在网上购物者的月平均花费。
(4)参数(5)推断统计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始信息已经存在,是由别人调查和实验得来的,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称为“二手资料”。
使用二手资料时需要注意: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资料的目的、搜集资料的途径、搜集资料的时间,要注意数据的定义、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避免错用、误用、滥用。
在引用二手资料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概率抽样的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实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
非概率抽样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
3.调查中搜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搜集数据的方法?实验式、观察式等。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89fa6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7.png)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统计学测试题,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A、社会经济总体现象B、社会经济个体现象C、任意现象D、自然现象2、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r=0B、-1≤r≤0C、0≤r≤1D、-1≤r≤15、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单相关B、复相关C、无相关D、负相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1、重点调查( ).A、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B、可以用于经常性调查C、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也可用于经常性调查D、不能用于一次性调查E、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2、抽样平均误差( )A、不包括登记性误差B、不包括系统性误差C、包括登记性误差D、包括系统性误差E、不包括偏差3、抽样推断包括(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双侧检验D、单侧检验E、定值估计4、抽样推断具有的特点是( )A、可以根据部分的实际资料对总体未知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是非全面调查B、是非全面调查,只能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C、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单位D、抽样误差是必然存在的.但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E、样本单位是根据人的主观意志确定的5、下列现象属相关关系的是().A、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B、圆的半径越大,则圆面积也越大C、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文化素质越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越长D、一般地说,施肥量增加,农作物收获率也增加E、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收缩题目太多,懒得回答.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统计学试题答案五种新型车的最高时速为100、125、115、175、120.则标准差为()A、28.4165B、807.5C、25.4165D、6468个变量值,其对6的离差分别为-3、-2、0、0、4、3、4、2,可知()A、这8个数中有负数B、这8个数的均值为0C、这8个数的均值为7D、这8个数的均值为6某班统计学成绩平均70分,最高96分,最低62分,可计算的离散程度指标是()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在集中趋势的测量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均值B、几何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众数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的边际误差等于所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A、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B、样本标准差C、样本方差D、总体标准差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为()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划分为为2023以下、2023-3000、3000-4000、4000-5000、5000以上共5组.第一组的组中值为()A、2023B、1000C、1500D、2500满足不同年份产品成本的直线方程为 ,回归系数1.75表示()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C、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D、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A、相关程度低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如果原假设为真,所得到的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或更极端的概率称为()A、临界值B、统计量C、P值D、事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6、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7、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8、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9、指标与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10、数量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由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 )1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 )二、单选题: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B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D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A.产品的产量B.产品的出口额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D.产品的评价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D )A.职工的工资B.商品的价格C.粮食的亩产量D.汽车的产量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B.如性别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D.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三、多选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 CDE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工作D.统计学E.统计资料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CDE )A.大量观察法B.重点调查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E.综合指标法3、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是( AD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5、在工业普查中( BCE)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6、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CE )A.性别B.所有制形式C.收入D.民族E.工龄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 )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第二章统计数据搜集一、判断题:1、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2、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3、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4、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5、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 )6、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7、多种调查方式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不应该提倡. (×)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以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是不一致的. (√)二、单选题:1、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B).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2、某市工业企业202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23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4、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5、调查时间是指(A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7、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几大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B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8、人口普查是( 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C ).A.确定调查时限B.确定调查单位C.避免登记重复和遗漏D.确定调查对象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 ).A.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三、多选题: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B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2、普查是一种( ABE)A、专门组织的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E、全面调查3、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BDE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4、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BDE )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E、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5、下列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BCD)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E.统计报表6、对某地区高校进行办学质量评估,则该地区每一所高校属于(BC)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典型单位E.重点单位第三章数据整理和描述数据整理一、判断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2、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布数列.(×)3、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4、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5、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6、离散型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变量数列;连续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且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7、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就是变量数列.(×)二、单选题: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2、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3、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 ).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C ).A、正比B、等比C、反比D、不成比例6、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A).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三、多选题:1.统计分组( ACD).A、是一种统计方法B、对总体而言是“合”C、对总体而言是“分”D、对个体而言是“合”E、对个体而言是“分”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E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3、分布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为(CD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各组名称D、次数E、分组标志.4、根据分组标志性质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CD ).A、等距数列B、异距数列C、品质数列D、变量数列E、次数与频率.5、下列数列属于(BCDE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x09企业数(个)80─90 \x091590─100\x0930100─110\x095合计\x0950A、品质分布数列B、变量分布数列C、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D、等距变量分布数列E、次数分布数列数据描述——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判断题:1、统计资料显示,× ×年全国净增加人口1320万人,这是时点指标.(× )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养活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人口,这两个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 )3、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4、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6、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二、单选题:1、一工厂2023年10月份产值30万元,10月底半成品库存额25万元,这两个指标( C).A、均为时期指标B、均为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2、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23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 ).A、5.5%B、5%C、115.5%D、15.5%3、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4、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5、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A )A.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D.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6、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数的是(C )A.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B.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C.某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D.某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三、多选题: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CE)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2、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D )A.职工人数B.大学生毕业人数C.婴儿出生数D.固定资产折旧额3、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有可能互换的有(BCE )A.计划完成百分比B.比例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4、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 )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5、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BDE)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数据描述——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一、单选题:1、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23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B ).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D、企业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的权数是(C ).A、fB、∑fC、f/∑fD、X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4、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数列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必须利用(B ).A、标准差B、标志变动系数C、平均差D、全距5、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6、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A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A、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B、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7、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B)A.算数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二、多选题:1、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AB)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E、各组组限的大小3、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DE)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比重相等4、可以衡量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ABCD)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5、位置平均数有(CD )A.算数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6、受极端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指标有(AB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第五至七章抽样推断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二、单选题:1、抽样误差是指( C).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4、抽样平均误差是( 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5、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B ).A.实际误差B.平均误差C.实际误差的平方D.允许误差6、总体均值和样本均值之间的关系是( A ).A.总体均值是确定值,样本均值是随机变量B.总体均值是随机变量,样本均值是确定值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7、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 B ).A.30个 B.大于等于30个C.大于等于50个 D.50个8、样本容量是指( B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数C.样本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判断题:1、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都是上升的趋势,而负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都是下降的趋势.(×)2、函数关系是一种完全的相关关系.(√)3、已知两变量直线回归方程为:Y^=-45.25+1.61x,则可断定这两个变量之间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4、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5、不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一定不存在相关关系.(×)二、单选题:1、当相关系数r=O时,说明(C ).A、现象之间相关程度较小B、现象之间完全相关C、现象之间无直线相关D、现象之间完全无关2、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 C )A、 0B、 0.5C、-1或+1D、 25、下列各组列出为同一个问题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哪一组肯定是错误的(C)A、y=50+0.3x,r=0.8;B、y=-75+13x, r=0.91;C、y=5-2.6x, r=0.78;D、y=-130+3.5x, r=0.966、下列现象中,相关密切程度高的是(D )A、商品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C、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D、商业利润率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7、回归方程 ^Y=a+bx 中的回归系数 b 说明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 因变量( B)A、变动b个单位B、平均变动b个单位C、变动a+b个单位D、变动1/b个单位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判断题:1、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2、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4、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二、单选题: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B ).A. 10%B. 7.1%C. 7%D. 11%解释:工资总额指数=工资水平指数*职工人数指数所以,工资总额指数=(1+5%)*(1+2%)=107.1%4、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6、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7、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A.(102%×105%×108%×107%)-100%。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1926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0.png)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方差B. 众数C. 标准差D. 极差答案:B2.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是:A. 对称的B. 偏斜的C. 不对称的D. 非连续的答案:A3.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样本B. 总体C. 变量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A. 因果关系B. 相关关系C. 无关关系D. 既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答案:B5.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是: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答案:A6. 假设检验中,零假设通常表示:A. 效应存在B. 效应不存在C. 效应显著D. 效应不显著答案:B7.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样本统计量?A. 总体均值B. 样本均值C. 总体方差D. 样本方差答案:B8.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9. 抽样调查的目的通常是为了:A. 收集数据B. 估计总体参数C. 进行假设检验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均值B. 中位数C. 极差D. 众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__________。
答案: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2. 抽样误差是指__________。
答案: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3. 回归方程中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
答案: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平均变化的量4. 置信区间的宽度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置信水平和样本大小5. 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__________。
答案:错误地拒绝了零假设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与答案解析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d500c3e87101f69f319550.png)
WORD 格式可编辑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 统计学。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___________ 。
3 •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 、同质性 和 差异性 。
4 •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可以分为 品质标志 和数量标志 。
5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 6个,即指标名称而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 •职工的文化程度是 ________ 标志,工龄是 数量 标志。
7 •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 — 离散 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 连续变量。
8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 ,总体单位是 每一个乳品企业 。
9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 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 品质 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 数量 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 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数量指标 和 质量指标、判断题I.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 2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 85分,这是统计指标。
(F ) 3 .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 F )4 •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T )5 •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F )6 •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 T )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 .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9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 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 85分”是变量值。
(F ) 10. 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F )II.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统计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统计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43f93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f.png)
统计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哪种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综合指标法B、统计推断法C、大量观察法D、统计分组法正确答案:C2、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700床),则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
这个指标属于()。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正确答案:B3、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A、100%B、400%C、120%D、1 200%正确答案:B4、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关键环节B、基础环节C、最终环节D、中间环节正确答案:B5、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着()。
A、直线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正确答案:C6、增长1%的绝对值所用的计算公式是()。
A、本期水平×1%正确答案:7、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社会性B、同质性C、差异性D、综合性正确答案:B8、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A、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不完全的依存关系D、完全的随机关系正确答案:A9、对某班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统计调查,则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A、学习成绩B、专业C、年龄D、个人爱好正确答案:B10、统计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A、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字模型B、一种纯数量的研究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答案:C11、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正确答案:D12、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合适方程为()。
A、直线趋势方程B、指数曲线方程C、直线或指数曲线方程均可D、无法判定正确答案:A1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a614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0.png)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范畴?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回归分析答案:D2.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中的所有个体B. 研究中的部分个体C. 研究中的随机样本D. 研究中的实验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方法?A. 描述统计B. 假设检验C. 点估计D. 相关分析答案:C4.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离散型随机变量?A. 身高B. 体重C. 年龄D. 家庭中的子女数答案:D5. 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方差之间的关系是:A. 均值等于方差的平方B. 方差等于均值的平方C. 方差是均值的函数D. 均值和方差是独立的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抽样分布的概念。
答:抽样分布是指在多次抽样的情况下,样本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的分布情况。
它描述了在不同样本中,这些统计量如何变化。
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给出其均值和标准差。
答:标准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
这种分布是正态分布的一种特殊形式,常用于标准化数据。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4, 16, 18, 20,求这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答:平均值 = (10+12+14+16+18+20)/6 = 14.5标准差 = sqrt(((10-14.5)^2 + (12-14.5)^2 + (14-14.5)^2 + (16-14.5)^2 + (18-14.5)^2 + (20-14.5)^2)/6) = 3.772. 假设有一个总体,其均值为μ=100,标准差为σ=20。
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n=36的样本,样本均值为x̄=105。
请问样本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总体均值?答:使用t检验,t = (x̄ - μ) / (σ / sqrt(n)) = (105 - 100) / (20 / sqrt(36)) = 5 / 10 = 0.5。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27aa4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f.png)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四、最佳选择题1.随机事件是指E。
A.发生概率为0的事件B.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C.发生概率很小(如P<0.05)的事件D.发生概率未知的事件E.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其发生概率为0<p<1< bdsfid="70" p=""></p<1<>2.抽样研究的目的是D。
A.研究样本的特征B.研究总体的参数C.用总体的信息推断样本的特征D.由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E.以上均不对3.下面变量中,其观测值属于定性数据的是B。
A.脉搏B.血型C.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E.血压4.下面变量中,其观测值属于定量数据的是B。
A.性别B.体重C.血型D.职业E.民族5.抽样研究中的样本应是 C。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四、最佳选择题1.为了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为( D )。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2.适用于用算术均数反映其平均水平的资料应服从( A )。
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D.正偏态分布E.负偏态分布3.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应选用( E )。
A.XB.SC.X和SD.M和QRE根据资料的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趋势及离散趋势指标4.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C )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5.比较身高和胸围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6.计算150名12岁正常男童身高的平均数一般选用( A )。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E.方差7.描述一组食物中毒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一般选择(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某企业第一季度工业生产与职工人数的统计资料如下: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工业增加值(万元) 46
50 48
40
职工人数(月初) 20
20 22
25
计算(1)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工业增加值 (2)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3)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劳动生产率和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12、解:(1) 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工业增加值为
(2) 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为
(3) 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劳动生产率为
一季度劳动生产率为
13、某企业 2008 年与 2009 年两种产品的产值及出厂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出厂价格总指数与产量总指数。
(2)分析由于价格和产量变动而对产值的影响额。
商品 甲商品 乙商品 合计
产值(万元)
9、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其作用是什么
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称标志值变异指
标
1 反映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
2 反映研究
总体标志值的稳定性
3 反映与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节奏
性、均衡性
二、计算题
1、对某市 A、B两个超市周末三种蔬菜价格进行调查得到的有关资料如下:
商品
A市场
B市场
单价(元/公斤) 销售量(公斤) 单价(元/公斤) 销售额(元)
义。
8、解:根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r=”说明销售收入与广告费支出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正相 关关系。
9、以下是一组关于每天的运动时间与减肥重量的实验数据,试用相关分析方法判断一下 运动对减肥到底有没 有影响
运动时间(小时)
1 2 3 4 5
减轻的体重 (斤) 1 1 2 3 5
9、解:设运动时间为 x,减轻的体重为 y,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 r
6、解:根据题意可知
平均年收入%的置信区间为
,
即[49000,51000]。
年收入在 10 万以上,其%的置信区间为
,即[,]。
7、已知 8 家自选商场销售额资料(x 万元)和利润额(y 万元)资料:
商场序号 销售额(万元)x 利润额(万元)y
1
180
15
2
300
34
3
450
50
4
530
75
5
600
72
6
710
91
7
880
110
8
1000
108
拟合以利润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7、解:根据回归方程系数公式
将题目表格数据带入可得:b = ,a = 。 回归系数 a 表示当销售额为 0 时,亏损万元;回归系数 b 表示每当销 售额增加 1 万元时,利润平均增加万元。
8、某企业广告费支出(x)与销售收入(y)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经计算得到: xy 3952 ; x =145; y =266; x2 =2253; y2 =7162;n=10,计算相关系数并说明其含
产量总指数 (2)价格变动的影响额
产量变动的影响额
14、某汽车行销售两款车型,近两月的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 计算:(1)汽车的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总指数 (2)用指数体系分析一下该车行近两月汽车销售额变动的原因。
汽车型号
凯美瑞 200G 卡罗拉
销售产量(辆)
8月
9月
4
6
6
10
价格(万/辆)
8月
9月
18
14、解:(1)汽车的销售量指数为
4、平均指标可作为某些科学预测、决策和某些推算的依 据。
4、简述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其区 别是:序时平均数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的数 量表现,是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发展的一般水平; 而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 表现,是从静态上将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 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年 份 营业收入(万元)
2005
元员12元0 )
2006
140
2007
161
2008
190
2009
212
2010
230
11、解:(1)根据题意设 x = [-5 -3 -1 1 3 5],y = [120 140 161 190 212 230]; 采用最小平方的简捷法可得
所以拟合直线趋势方程为 y = (x-2010)+=。 预测 2011 年的营业收入为 y(2011)=×=(万元)。 (2)2006-2010 年的平均发展水平为
7、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什么特点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可加性、指标数
值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数据的取得方法等三个方面。具
体表现:第一,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而时点指标的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即相
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第二,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
所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
企业甲
企业乙
年薪(万元) 职工人数 年薪(万元) 职工人数
4 以下
2
4
4
4-6
7
5
8
6-8
24
6
8
8-10
6
10
10
10 以上
1
12
10
合计
40 合计
40
3、解:企业甲的期望工资为
企业乙的期望工资为
企业乙的期望工资明显高于企业甲,应选择乙公司工作。
4、从某市 400 户个体饮食店中抽取 10%进行月营业额调查,样本资料如下:
3、简述平均指标及其作用。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 的一种综合指标,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某一数量 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作用: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 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
3、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以下是三个企业的销售额及利润率资料:
企业
销售利润率(%)
销售额(万元)
甲
10
1600
乙
12
2000
丙
13
3000
计算三个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以及平均销售利润率。思考两个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差异。
2、解:三个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
三个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
3、以下是两个企业的职工收入的分布资料:如果你可以选择进入其中的一家公司工作,在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一家公司工作为什么
月均营业额(万元)
户数
10 以下
2
10——20
4
20——30
10
30——40
16
40——50
6
50 以上
2
合计
40
试计算:⑴月均营业额的抽样标准误差。
⑵在 95%(t=)的概率保证下,推断全体个体饮食店月均营业额的置信区间。
4、:(1)月均营业额期望 为
月均营业额标准误差 为
(2)因为置信区间的可信度为 95%,
所以置信区间为
,即[,]万元。
5、要调查某个节目的收视率,随机从全市的居民户中抽取了 500 户,发现有 360 户正 在收看该节目,试以 95. 45%( t=2)的概率保证对收视率进行区间估计。(用重复抽样公 式计算)。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要求抽样的允许误差控制在 5%以内,则应抽多少个居民 户进行调查。
5、解:收视率期望 为
收视率标准误差 为
因为置信区间的可信度为%,而
所以置信区间为
,即[,]。
由公式
可得,要求抽样的允许误差控制在
5%以内时,应调查居民户数目为
所以至少应调查 323 户。
6、为调查农户家庭收入的情况,某县随机抽取了 100 户家庭进行家庭年收入的调查, 结果显示这些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在 50000 元,平均收入的标准差 5000 元。调查中家庭收入 在 10 万元以上的占 15%,试以%( t=2)的概率估计该县农户平均的家庭年收入在什么范围 以同样的概率估计年收入在 10 万以上的比重。
2、简述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 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
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 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 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 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一切间接的统计数据 都是从直接的、第一手数据过渡而来的。
2012 浙江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统计学》(函授)习题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 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见,统计工作是 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 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量分别为 和 ;乙商品 2009 年和 2010 年的价格分别为 和
,销量分别为 和 。
根据题意可知
,
,且
故
。
同理可得
。
所以
出厂价格总指数
产量总指数
(2)销售量变动的影响额
(增加)。
三、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流量与存量主要是 ( A ) 。
“r=”说明减轻的体重与动时间之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
10、某商店 2010 年各月的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