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温升公式

合集下载

电 机 温 升

电 机 温 升

电机温升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其单位为:K,(开尔文),K 是一个变量的单位,而℃是一个常量的单位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GS标准《 90K (GS是德国标准=欧洲标准)UL标准《 75K (UL是美国标准)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K。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及允许温升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及允许温升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及允许温升————————————————————————————————作者:————————————————————————————————日期: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及允许温升电动机的导线及槽内都要用绝缘材料,槽内所采用的绝缘材料有纸、布、绸、玻璃纤维、石棉、云母等,导线绝缘也有绝缘漆、树脂漆、环氧漆、纱包、丝包、漆包等方式,按电动机的功率大小、使用环境条件、环境温度等因素而定,具体分六级,见表1。

表1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及允许温升对中小功率的电动机,绕组内(即槽内)不埋温度测量元件,所以无法得知较真实的温度值,只能从电动机外壳的温度高低来判别,这比槽内的温度要低20~30℃,日常判别电动机的温度也只能如此,具体可用棒形酒精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表面电子测温仪、红外辐射测量仪。

允许温升的计算方法为允许温升=允许最高温度-内外温差-环境温度例如,用A级绝缘材料时允许温升=[105-(20~30)-35]℃=(40~50)℃这时外壳测得的温度应是[(40~50)+35]℃=(75~85)℃电动机的温升高低与电动机的负载大小、环境温度高低、通风量的大小、实际转速高低(尤其是变频调速f<50Hz 运行时要注意)和电动机的质量好坏有直接关系,但不能超过允许最高温度,否则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甚至冒烟、烧毁。

所以在电动机运行中要经常测量,观察电动机的外壳温度的变化,切不可马虎大意。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电机温升估算的简化公式

电机温升估算的简化公式

以过负载 15 %时线圈不用更换.
(2) 配制新线圈 ,估算新线圈的温升 :
额定功率的提高或长期过负载可通过减少线
圈匝数和加大导体截面来解决. 若线圈匝数从 12 减到 11 , 激磁电流会大大
增加 ,功率因数显著降低. 线圈匝数从 12 到 11 的
变化就象电网电压从
380V
提高到
U
=
12 11
×380
= 450V 一样. 激磁电流可能达到原来的 3 至 4 倍. 针对上述情况 ,可用 4 路并联 23 匝代替 2 路
并联 12 匝. 等效的电网电压 U = 380 ×24/ 23 = 396 ( V) I′0 = I0 ×(396/ 380) = 1. 04 I0 激磁电流大约只提高 4 %左右. 原来一个槽内导体的总截面 qcu = 2 ·W 1 ·n ·π·d2 / 4 = 2 ×12 ×3π×1. 322 / 4 = 98. 53 ( mm2 ) 用下述公式确定新采用线圈的导体直径 dX qcu = 2 ×23 ×2π·d2X / 4 = 98. 53 ( mm2 )
380/ 660V , IN = 82. 6/ 47. 7A , cosφDa = 34. 9cm , D
= 23. 8cm , L = 21. 5cm , Z1 = 48 , Z2 = 38 , 绕组节
距 :10 (1~11) , 双层绕组 , 一只线圈的匝数 W1 =
12 ,并绕导体数 n = 3 , 导体直径 d = 1. 32mm , 并联
A 367. 5 405. 3
j 5. 8 6. 27
A ·j 2131 2541
查表取导体直径 ( 不带绝缘) 的近似值1. 18 mm. 现在新线圈的数据是

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一、绕组温升公式:△t——绕组温升R1——实验开始的电阻(冷态电阻)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热态电阻)k——对铜绕组,等于;对于铝绕组:225t1——实验开始时的室温t2——实验结束时的室温该公式是参照EN60335-1和国家标准。

注,一般绕组温升测试时可(t2-t1)两者温差值不做考虑。

二、绕组温升公式代入计算方法1、将电机两根电源线,连接在变频器电源输出端。

2、打开变频电源,调节变频电源仪器相关输出电压、频率值。

3、打开变频输出电源开关,同时记录显示屏中的功率值,该值为冷态电阻R1。

4、在设备测试时,同时记录测试室环境温度值T1。

5、电机连续运行3小时后,再次读取电阻值R2.6、最终将相关测试值代入绕组温升公式内,得出电机温升值。

三、温升测试仪器:四、温升测试操作规范:1、打开变频电源,调整测试电机的相应参数如电压、频率。

2、将温升测试仪器背面的电源输入端电源插头连接到变频电源输出端。

3、将温升测试仪器背面的两个测试端分别连接到被测风机电机连接线。

4、打开温升测试仪器电源开关,同时,打开变频电源器电源输出端开关。

5、当温升测试仪器上分别显示电阻、温升、时间时,将COLD档(冷态值),切换到HOT档(热态值)。

另将温升值T档,切换到△T档。

6、通电后,在读温升仪器测试值正确范围内时,Time显示屏中会显示测试运行时间。

一般电机测试运行3小时后,读取最终温升测试值。

罩极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罩极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罩极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一、绕组温升公式:
△t——绕组温升
R1——实验开始的电阻(冷态电阻)
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热态电阻)
k——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于铝绕组:225
t1——实验开始时的室温
t2——实验结束时的室温
该公式是参照EN60335-1和GB4706.1-2005国家标准。

注,一般绕组温升测试时可(t2-t1)两者温差值不做考虑。

二、绕组温升公式代入计算方法
1、将风机罩极电机两根电源线,连接在变频器电源输出端。

2、打开变频电源,调节变频电源仪器相关输出电压、频率值。

3、打开变频输出电源开关,同时记录显示屏中的功率值,该值为冷态电阻R1。

4、在设备测试时,同时记录测试室环境温度值T1。

5、风机连续运行3小时后,再次读取电阻值R2.
6、最终将相关测试值代入绕组温升公式内,得出电机温升值。

三、温升测试仪器:图示
四、温升测试操作规范:
1、打开变频电源,调整测试电机的相应参数如电压、频率。

2、将温升测试仪器背面的电源输入端电源插头连接到变频电源输出端。

3、将温升测试仪器背面的两个测试端分别连接到被测风机电机连接线。

4、打开温升测试仪器电源开关,同时,打开变频电源器电源输出端开关。

5、当温升测试仪器上分别显示电阻、温升、时间时,将COLD档(冷态值),切换到HOT档(热态值)。

另将温升值T档,切换到△T档。

6、通电后,在读温升仪器测试值正确范围内时,Time显示屏中会显示测试运行时间。

一般罩极电机测试运行3小时后,读取最终温升测试值。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4 海拔以1 000 m为标准,每升100 m,温升增加温升极限值的1%;4 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通常说A级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A级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90℃;那么,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有何不同其实,这与测量方法有关,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反映出的数值不同,含义也不一样;1 温度计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绕组绝缘的局部表面温度;;允许工作温度”;5 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1 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2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因温度太高会使油质发生变化和破坏油膜;2 在额定负载下温升超出铭牌规定;不管什么情况,均属电机有故障,必须停机检查,特别对温升突然变大更要注意;其外部原因有:电网电压太低或线路压降太大超过10%,负载太重超过10%,电机与机械配合不当;内部原因有:单相运行、匝间短路、相间短路、定子接地、风扇损坏或未固紧、风道阻塞、轴承损坏,定转子相擦、电机与电缆接头发热特别是铜铝或铝铝连接、电机受腐蚀或受潮等;此外,从理论上讲电机均可正反转,但有些电机的风扇有方向性,如反了,温升会超出许多;总之,必须针对各种具体情况,排除故障;★另附补充资料各绝缘等级材料绕组温升允许值对照表。

高压电机运行F级绝缘最高运行温度

高压电机运行F级绝缘最高运行温度

高压电机运行F级绝缘最高运行温度之吉白夕凡创作F级绝缘最高允许温度是155度,性能参考温度在120度之间。

如果温度不继续上升,电机运行不逾额定电流,就可以长期运行;否则就须检查电机以及改善环境温度(如装置排气扇等)。

绝缘等级是指电动机或变压器绕组采取的绝缘资料的耐热等级。

电动机绕组经常使用的绝缘资料,按其耐热性一般分为A、E、B、F、H五种等级,每一绝缘等级的绝缘资料都有相应的极限允许工作温度,(电机绕组最热点的温度)电机运行绕组绝缘最热点的温度不得超出其规定,否则,将加速绕组绝缘老化,缩短电机寿命;如果温度超出允许值很多,绝缘就会损坏,导致电动机烧毁。

绝缘等级允许最高温度A级 105度E级 120度B级 130度F级 155度H级 180度上述度是摄氏度。

与电动机外壳的温度是有差此外,当外壳达到上述温度时,电动机差未几早已烧了。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与温升的关系为:A级 55度E级 65度B级 70度F级 85度H级 105度绝缘资料根据热稳定性可分为如下7个等级:1,Y级,90度,棉花2,A级,105度,3,E级,120度4,B级,130度,云母5,F级,155度,环氧树脂6,H级,180度,硅橡胶7,C级,180度以上F级绝缘最高温度是155度,在不超出额定电流时可以长期运行。

F级绝缘电机概况温度80多度是否运行正常?根据分歧绝缘资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依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F级可承受155度.所以说运行正常.楼主可以继续观察,只要温度变更不明显,就没有问题.绝缘的耐温是实际温度,和环境温度没有关系.我在试验电机时温度达到120多度很罕见的.楼主说40度,80-40=40,温升才40度,没有问题的.电机使用时间过长,铁心磁化疲劳,绝缘漆有机成分挥发等原因导致电机工作温度会少许升高.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停机的时候甩开电源,检测对地绝缘电阻,相间绝缘电阻及三相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就放心用.运行中如何调整发电机定子温度?发电机冷却有很多方式,一般普遍采取空气冷却。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
绕组温升公式:Δt=(R2-R1)/R1×(K+t1) -(t2-t1) Δt:绕组温升
R1:实验开始的电阻(冷态电阻)
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热态电阻)
K: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铝绕组,等于225
t1:实验开始时的环境温度
t2:实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
电机温升公式θ=(R2-R1)/R1×(235+t1)+t1-t2(K)R2:实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Ω
R1:实验初始时的绕组电阻,Ω
t1:实验初始时绕组温度(一般指室温),℃
t2:实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一般指室温),℃
K:对铜线时为235,对铝线时为225
电阻发温升计算公式:Q=(Rr-Re)/Re×(235+te)+te-tk Rr:发热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Re:冷却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Te:测量Re时的环境温度,也就是实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
Tk:做温升实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

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电机绕组温升测试方法
一、绕组温升公式:
△t——绕组温升
R1——实验开始的电阻(冷态电阻)
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热态电阻)
k——对铜绕组,等于;对于铝绕组:225
t1——实验开始时的室温
t2——实验结束时的室温
该公式是参照EN60335-1和国家标准。

注,一般绕组温升测试时可(t2-t1)两者温差值不做考虑。

二、绕组温升公式代入计算方法
1、将电机两根电源线,连接在变频器电源输出端。

2、打开变频电源,调节变频电源仪器相关输出电压、频率值。

3、打开变频输出电源开关,同时记录显示屏中的功率值,该值为冷态电阻R1。

4、在设备测试时,同时记录测试室环境温度值T1。

5、电机连续运行3小时后,再次读取电阻值R2.
6、最终将相关测试值代入绕组温升公式内,得出电机温升值。

三、温升测试仪器:
四、温升测试操作规范:
1、打开变频电源,调整测试电机的相应参数如电压、频率。

2、将温升测试仪器背面的电源输入端电源插头连接到变频电源输出端。

3、将温升测试仪器背面的两个测试端分别连接到被测风机电机连接线。

4、打开温升测试仪器电源开关,同时,打开变频电源器电源输出端开关。

5、当温升测试仪器上分别显示电阻、温升、时间时,将COLD档(冷态值),切换到HOT档(热态值)。

另将温升值T档,切换到△T档。

6、通电后,在读温升仪器测试值正确范围内时,Time显示屏中会显示测试运行时间。

一般电机测试运行3小时后,读取最终温升测试值。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3℃。

基于IEC 60349的牵引电机温升测试方法

基于IEC 60349的牵引电机温升测试方法

2601年第28卷第3期基于IEC60349的牵引电机温升测试方法黄见会0,,井宇航1(1.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912706;2.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株洲917706)摘要:牵引电机是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传动系统中关键的一个部分,温升是牵引电机性能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试验验证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牵引电机温升限值以及基于IEC66349的温升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并以某动车组的异步电机温升的试验为例,通过对2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IEC66349;牵引电机;温升试验Test method of traction motor temperature rise based on IEC60349HUANGJianhul/0,JING Yuhang1(1.CRRC Zhuzhon Locomotive Co.,Lth.,Zhuzhon410006,China; 2.Tha Staia Keq LaVorator)ofHeavy Duty AC DUve Elec t wo Locomotive Systems Inteqration,Zhuzhon419000,China) Abstract:Traction motor is a key part of the Waction drive system of rail transit vehmics;anO the temperature Use is an important inOex of Waction motor peUormanco tes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st verification,this panes first inWoduces the temperature Use limit of Waction motor,and then inWoduces in detail the temperature Use limit baseh on IEC The pUncinle anO methon of tempera­ture Use test of66349,anO taVing the temperature Use test of asynchronons motor of a EMU as an example:the reliaVil让)anO sta­bility of the test methoa arc verifieh by analyzing the two test results.Key wordt:IEC66349;traction motor;temperature Use testdol:17.3969/j.imn.1966-8554.0021.03.H1概述电力牵引已经成为轨道交通牵引动力的发展方向。

电机温升实验数据处置及计算

电机温升实验数据处置及计算

电机的温升实验及误差分析柴修山〔立奇电器〕1 引言温升实验是一个重要而费时的型式实验工程,超过规定的限值将会阻碍电机的寿命和靠得住性。

为了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电机的温升裕度一样不宜取得过大,但电机的电磁参数、材料性能、通风构造的制造质量等都会直接或间接阻碍电机的损耗和散热冷却。

电磁计算时,温升计算的准确度不高。

因此,电机的温升指标必需通过实验考核确信。

2温升实验电机温升是电机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温升实验的方式有许多种,但应用在电机绕组中的温升实验,测量绕组温升的要紧方式是电阻法。

依照绕组导线受热后电阻值增加的原理,其电阻与温度间的关系符合式(1)。

若是测得温升实验前冷态电阻R1及实验完毕刹时绕组的热态电阻R2,就可直接按式(1)计算绕组的平均温升θ。

θ=R2−R1R1∗(K+t1)+t1−t2式中t1—实验开场时的绕组温度,℃t2—实验完毕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K—铜绕组取235上式中,要求定子绕组的热态电阻R2需在电机切离电源前用带电测量装置测量,但由于条件有限,一般直流电桥用以测量绕组电阻时,规定应在交流电源断开后再接赢流电桥,绕组热态电阻就只能在电机切离电源并停车后测量。

可是不管动作何等迅速。

也总需要一段时刻才能测取电阻的数值,而在这一段时刻内,可能电机绕组的温度已经开场下降了,因此新测出的电阻值不是运行中的电阻值,不可能正确反应运行时的温度,而是冷却了一段时刻后的绕组温度。

可见,绕组热态电阻的测量足电机温升实验的重要步骤,温升计算的准确与否,关键要看所测量的方式是不是正确,测量的数据是不是准确。

3绕组电阻的测量电机切离电源后,绕组温度会当即降低,既使在断电后15~20s内测得的热态电阻,计算温升也比实际温升低5℃左右,故电机停转后测得的热态电阻,可用外推法进展修正。

在不具有效带电测量定子绕组热态电阻装置时,准确估算热态电阻,不仅可提高温升的测试准确度,而且可方便地测取电机的发烧血线。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详]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详]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45506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45506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

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3)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07~0.38℃,平均为0。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电机的发热避免不了的想到了发热程度,涉及到电机发热程度的理论认识是:温升,温升限度、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等。

因此,要认识和理解上面几个名词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注意和修正电机的发热程序。

1.温升电机温升温升限度(1)某一点的温度与参考(或基准)温度之差称温升。

也可以称某一点温度与参考温度之差。

(2)什么叫电机温升。

电机某部件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电机该部件的温升。

(3)什么叫电机的温升限度。

电机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电机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称温升限度。

电机温升限度,在国家标准GB755-65中作了明确规定,如附表所示。

在电机中一般都采用温升作为衡量电机发热标志,因为电机的功率是与一定温升相对应的。

因此,只有确定了温升限度才能使电机的额定功率获得确切的意义。

2.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1)什么叫绝缘材料。

用来使器件在电气上绝缘的材料称绝缘材料。

(2)什么叫绝缘结构。

一种或几种绝缘材料的组合称绝缘结构。

(3)什么叫耐热等级。

表示绝缘结构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并在这样的温度下它能在预定的使用期内维持其性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及其所分的等级耐热等级。

耐热等级分为Y 级90℃、A级10℃、E级120℃、B级130℃、F级155℃、H级180℃和H级以上共七个等级。

从上所述,电机中不同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有着不同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所谓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指:在此温度下长期使用时,绝缘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电气性能不发生显著恶性变化,如超过此温度,则绝缘材料的性能发生质变,或引起快速老化。

因此,绝缘材料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根据它经济使用寿命确定的。

从附表中可以看到,温升限度基本上取决于绝缘材料的等级,但也和温度的测量方法、被测部的传热和散热条件有关,取决于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当周围冷却介质(例如空气)的最高温度确定后,就可根据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规定电机部件的温升限度。

根据统计我国各地的绝对最高温度一般在35~40℃之间,因此在标准中规定+40℃作为冷却介质的最高标准。

温升

温升

温度或温升的测量方法电机绕组或其他部份的温度测量方法有以下四种:即电阻法、埋置检温计(ETD)法、温度计法和叠加法(亦称双桥带电测温法),不同的方法不应作为相互校核之用一、电阻测温法电阻测温法是利用线圈在发热时电阻的变化,来测量线圈的温度,具体方法是利用线圈的直流电阻,在温度升高后电阻值相应增大的关系来确定线圈的温度,其测得是线圈温度的平均值。

原理电阻法是利用线圈在发热时电阻的变化,来测量线圈的温度,具体方法是利用线圈的直流电阻,在温度升高后电阻值相应增大的关系来确定线圈的温度,其测得是线圈温度的平均值。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电机线圈的电阻值将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相应的增加,而且其阻值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对于铜线圈来说,线圈的热态温度的计算公式是:t2=R2R1(t1+234.5)-234.5(1式中R1———冷态线圈电阻,单位是欧姆R2———断电瞬时热态线圈电阻,单位是欧姆t1———冷态温度,一般等同于测量电阻R1时的环境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与铜线圈有关的常熟。

如果是铝线圈,该常数为229根据以上公式求出t2后,若要求得到温升,将计算得到的温度t2,与试验结束时环境空气温度t3之差即可得到,即温升为(t2-t3)K:△t=R2R1(t1+234.5)-234.5-t3(2)冷态时的电阻(电机运行前测得的电阻)和热态时的电阻(运行后测得的电阻)必须在电机同一出线端测得。

线圈冷态时的温度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与电机周围环境温度相等。

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线圈在热态的温度了。

测量方法测试前测量电阻,测试后,待温升稳定后再测度电阻,然后根据两者电阻差值计算温升。

测量步骤采用标准产品的热电阻,比如铂电阻、铜电阻,比如应用最普遍的P t100铂电阻,其温度值和电阻值有对照表(分度表)可查,在升温中,测得电阻值就可查测得对应的温度。

或再干脆配套一只接受热电阻信号的数字显示温度计,那升温过程就一目了然。

若没有或不用标准产品,那就要先用铜丝或其它材料制作个电阻,电阻值与材料的电阻率、截面积、长度有关,与制作时的温度有关(最好在0℃时),阻值最好取整数,比如100Ω。

串激电机绝缘知识

串激电机绝缘知识

单相串激电机绝缘的基本知识绝缘等级是指电动机或变压器绕组采用的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电动机绕组常用的绝缘材料,按其耐热性一般分为A、E、B、F、H、C六种等级,每一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都有相应的极限允许工作温度,(电机绕组最热点的温度)电机运行绕组绝缘最热点的温度不得超过其极限允许工作温度,(电机绕组最热点的温度)电机运行绕组绝缘最热点的温度不得超过其坏,导致电动机烧毁。

串激电机的温升限值(GB3883.1-2014)电机绕组温升公式:△t=(R2-R1)/R1*(K+t1)-(t2-t1)R1---实验开始的电阻(冷态电阻)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热态电阻)K---铜绕组234.5,铝绕组-225T1--试验开始时的温度,T2--试验结束时的温度。

单相串激电机耐热等级一般为E级,它工作条件严酷,现在空载转速一般在30000r/min,甚至达到了40000r/min,启动频繁,振动剧烈,并经常过载,从而出现了比额定电流大6-7倍的制动电流,致使电机温升急剧上升,其瞬时热冲击温度可达到200℃甚至更高,所以单相串激电机绝缘结构损坏是由高温高转速所产生的高离心力以及振动等因子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因此在设计单相串激电机时,应根据实际使用条件经济原则选择使用。

在这里就针对我公司现有的绝缘材料简单介绍一下。

一、槽楔:它只是一种辅助绝缘材料,用等级低的问题也不大。

我司现在在用的槽楔属于B级。

二、漆包线:是电机中最重要的绝缘材料,我公司用的是Q(ZY/XY)-2/200:漆包圆绕组线聚酯亚胺类漆聚酰胺酰亚胺类漆,2级漆膜,耐热等级200(表示热级,它表示最小温度指数为200℃,热冲击温度至少220℃),想了解更细的参照国家标准:GB/T 6109.1-2008三、槽绝缘:很少出现由于槽绝缘热老化损坏而造成的电机故障,我司主要如下:3.1 PMP : 耐热等级为B级,它是由一层聚酯薄膜和电工绝缘纸通过F级胶水制成的三层柔软复合材料。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范本模板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范本模板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

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

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3) 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绕组温升公式
△t=(R2-R1)/R1*(234.5+t1)-(t2-t1)
▽t---绕组温升
R1---实验开始的电阻 (冷态电阻)
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热态电阻)
k---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于铝绕组:225
t1---实验开始时的室温
t2---实验结束时的室温
电机温升公式
θ=(R2-R1)/R1*(235+t1)+t1-t2(K)
R2-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Ω;
R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电阻,Ω;
t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温度(一般指室温),℃;
t2-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一般指室温),℃。

235是铜线,铝线为225
电阻发温升计算公式:
Q=(Rr-Re)/Re x (235+te)+te-tk
Rr:发热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Re:冷却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te:测量Re时的环境温度,也就是实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

tk:做温升实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

电机温升试验
电机中绝缘材料的寿命与运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为保证电机安全、合理的使用,需要监视与测量电机绕组、铁心等其他部分的温度。

按国家标准规定,不同绝缘等级的电机绕组有不同的允许温升,如下表所示
绝缘等级绝缘结构需用温度环境温度热点温度温升限值
A 105 40 5 60
E 120 40 5 75
B 130 40 10 80
F 155 40 10 105
H 180 40 15 125
若超过规定值,如对B级绝缘的电机,温升每增加10度,电机的寿命将降低一半。

因此电机的温升试验,准确的测取某个部件的温度,对改进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电机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电机绕组和其他各部分的温度测量,目前虽已采用不少先进技术,仍可归纳为电阻法、温度计法、埋置检温计法三种基本方法。

一、电阻法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电机绕组的电阻值将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相应的增加,而且其阻值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测定电机绕组的电阻来确定其温度,故称电阻测量法。

当绕组温度在-50~150度范围时,其温升有下式确定
Δθ=(Rf-R0)(k+θ0)/R0+θ0-θf
式中R0、θ0分别为绕组的实际冷态电阻和环境温度;Rf、θf分别为绕组热态式电阻和环境温度;k为常数,对铜绕组为235,对铝绕组225
如果不能采用带电测量装置,可采用较先进的快捷、准确、数字显示的各种毫欧表
或微欧计等直流电阻测量仪。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高准确度、高稳定度的恒流电源所产生的直流电流通到被测电阻上,则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将严格的按照电阻值变化
二、温度计法
对电机中不能采用电阻法测量的部位,如定子铁心,轴承及冷却介质等,可采用温度计法来测量。

温度计法是用温度计贴附在可接触的表面来测量温度,所测得的温度是被测点的表面温度。

为了减小误差,从被测点到温度计的热传导尽可能的良好,将温度计球面部分用绝热材料覆盖,以免周围冷却介质的影响。

温度计除包括水银、酒精等膨胀式温度计外,也包括半导体温度计及非埋置的热电耦或电阻温度计。

在电机中存在交变磁场的部分,不可采用水银温度计,因为交变磁场在水银中产生涡流会发热,以致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三、埋置检温计法
埋置检温计法是讲电阻检温计、热电耦或半导体热敏元件埋植于电机内部不能触及的部位,如定子绕组的槽部和铁心内等,经连接导线引到电机外的二次仪表,从而测定温度值。

在测量时应控制测量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以免因测量电流引起的发热而带来误差。

每个检测元件应与被检测点表面紧密相贴,以有效的防止测温元件受到冷却介质的影响。

此法所测温度为测点的局部温度。

一般检温计应埋置于预计的最热处,对电机的绕组温度,其数目应不少于6个。

也可用于监视局部温升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