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童心说”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2、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它于北宋末年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
它以南方民间曲调和方言来演唱,改折为出,改末为生,一出之中不限一个宫调和一韵,不必一人独唱到底。
以管乐伴奏,曲调轻柔婉转,曾因受到元杂剧的冲击,一度衰落,后复兴,为明清传奇的产生提供了艺术基础。
3、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4、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5、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6、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
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7、铁崖体----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杨维桢。
-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8、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童心说 李贽阅读附答案
童心说李贽阅读附答案童心说(明)李贽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①,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非内合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②。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③,文何必先秦。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明矣。
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注释]①见:通“现”。
李贽《童心说》的“真”与“假”
李贽《童心说》中的“真”与“假”童心说,既是李贽文学理论的思想核心,也是他文学批评观点的理论基石。
李贽在《童心说》中先是提出了“童心”就是“真心,赤子之心”,并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以真假的辩论将文章作了一个更加深入的阐释,表达自己的观点。
李贽在文章开头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李贽所说的童心,就是真心,并不只是指的就是一种真诚之心,而是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本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真真切切的感受。
而这种感受并不是靠着博览群书和众多的所见所闻从而使自己的见解符合众人的一种审美感受和道德要求,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符合社会的一种舆论,在世人的眼里认为你是真,这才是所谓的真心。
在我看来这种童心,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人的本性,而非是在道德的约束下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化。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完全是违背了人发展的一种自然规律,把人内心的一种想法给完全束缚住,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
人的各种反应都是生理和心理的一种反应和需求,在很多的时候都是应该得到满足的,而并不只是以一味的抑制。
朱熹是将伦理道德放得太高,胜过一切。
再说李贽的童心,要求流露出人的自然性情,不必因周围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本心。
在我看来李贽和朱熹是一种完全相悖的观点,要求自然流露,不依傍他人的理论见解,这又完完全全违背了社会道德发展的一种要求。
李贽所说的“童心者,心之初也。
”拥有一颗童心的人,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性。
就连古代的圣人,尽管他们也是博览群书,但是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心,不会因己所说的和所写的就是自己内心最初的体验,完完全全是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感。
如故因要符合众人的一种满足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内心想法,那这就是所谓的假人假事。
“夫既以闻见道为心,则所言者皆以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
”用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要求“发乎情,止乎礼”,在李贽看来,我们的这种行为方式是完完全全的一种虚假的行事作风。
李贽“童心说”
李贽“童心说”张青波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初姓林,名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
李贽提出了“童心说”,最重要的体现在美学上。
“童心说”本质就是强调作者的真实感受,敢于摆脱束缚世俗的苛刻,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代表新兴理论形成的思想家李贽,接受所谓的“心即理”,“心无外物,心无言,心不合理”的思想,强调以精神主义为主题,要时刻保存本心,反对假的现象。
李贽在他的著作《童心说》中提出了两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命题:其中一个就是哲学命题,他认为做人要时刻保持着一颗原始的童心,做一个真实的人,讲真话。
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对是假纯真,最初的人性也。
如果失去了纯真,他们就失去了真正的童心,就失去了一个真正的人。
”一、崇尚自然、实事求是李贽围绕着童心,“清白”思想是他的研究的重要场所,他要求文学必须实事求是,做事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追求自然的本质,坚决反对违背道德原则的思想,李贽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感受,他强调指出,自然是感受文学作品的重点、真理,李贽认为美是自然的,自然本身是美丽的,只要是自然的,天然存在的理性管理。
文学主要表现在人的内心想法要时时刻刻遵循自然的规律和原则,既然人的心性是童真的、是自然的,那么文学应该自然的表现这种真情流露的童真之心,它本身是不应加以任何限制和阻碍的。
李贽反对新的叛乱,那就是他能从“真”和“自然”开始正视自私和愿望,这是一个正面的功利思维是人的本性,并认为这是良心的自然表现并且不加节制。
他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
除去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食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这种物质欲望和追求的生活是人的天性,所以客观存在的自私是合理的,所以在文献中也应该表达普通人的感情,文本应该是由人的真实的所思所想写出来的,并不是因为“自然的在写感情的文字,面对自然来表达真实想法,以创造它可能成为对文字作品真实自然的愿望。
李贽“童心”说之“知行合一”观在小说评点中的运用和体现
李贽“童心”说之“知行合一”观在小说评点中的运用和体现李云涛【摘要】李贽的“童心说”理论认为“童心”乃成人、成圣实践之根柢,主张为人处世应保持“童心”,依据“最初一念之本心”来行事,方可成人、成圣,否则便是假言假行,属假道学行经。
强调个体实践必须依“童心”而行,与“童心”相一致,此可视为李贽“童心说”之“知行合一”观。
李贽的文学理论和小说评点也正是建立在此种理论基础之上的,如对《水浒传》中鲁智深、李逵等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即依“童心说”之此种“知行合一”思想来展开。
%Li Zhi's Theory of Innocent Mind holds that childlike innocence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and sage and proposes that to be human and sage,one is supposed to keep child's mind,doing things from his conscience.Otherwise,his word and be-havior would be not true.It emphasizes that human's practice should be on the basis of innocent mind and be consistent with it. This is what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n Li Zhi's Innocent Mind Theory is about.Li Zhi's literary theory and novel critique also rest on this theory.For example,his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u Zhishen and Li Kui in Water Margin was on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Innocent Mind Theory.【期刊名称】《学术探索》【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6页(P97-102)【关键词】知行合一;童心说;《水浒》批点【作者】李云涛【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42一、古代哲学中“知行合一”思想及李贽“童心说”的知行合一观知与行是中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哲学观念,有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等说法,其中知主要有两种意思,一种指知识、经验,一种指先验的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之知即为此意),行则主要指道德实践[1](P412)。
李贽 童心说
422页《琵琶记》1、男权社会道德伦理说教2、利他主义完全没有自我3、十全十美,始终如一语尽意也尽财尽情亦尽《西厢记》1、2、不愿丈夫外出做官(共同)他明确认为衡量古今文学作品的尺度是“童心”的尺度,是人的真性情的尺度,而不是什么“事君,事父”的道德伦理的尺度,也不是什么“古选”“先秦”的尺度。
这些伦理道德观念的尺度、特定时代的尺度,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因而根本不足以作为贯通古今的衡量文学作品之价值的尺度。
而唯一能够作为贯通古今的衡量文学作品之价值的尺度的,只有发自人类的至性至情的童心,因为只有发自童心的作品,才能拨动一切时代的人们的心弦,才能激发一切时代的人们的心灵震颤,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激发最广大的社会化的情感共鸣。
李贽的文艺美学思想是直接从“童心说”中阐扬和发挥出来的。
从“童心说”出发,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他称颂抒发真性情的六朝诗,《西厢记》等为“天下之至文,也是从“童心说”出发,他提出了“自然之谓美”的命题,深刻提示了艺术的情感——审美本质,阐发了与“假道学”相对立的自由抒发真情的创作论,强调要因乎人性之自然来表达,抒发真实的情感,而不要有丝毫的矫强和伪饰。
他反对以文章为“末技”的传统观点,质问“文与道岂二事乎”“孰谓传奇不可以兴、观、群、怨。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体裁和风格是随时代变化的,因此,“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只要“童心”未失,就自然会有体现人的至性至情的作品。
他对真性情与创作的关系作了极生动的表述。
他认为“画工虽巧,已落二义”,推崇无工之工的自然之“化工”。
他提出了“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为文章垂不朽者”的深刻命题,强调文学家也应具有独立特行的豪杰精神,只有胸中绝无俗气,才能下笔不作寻常语,并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和“怒骂成诗”说。
“自然之谓美“——论艺术的“情感——审美“本质美的本质是什么?西方美学家康德说,美的本质是社会话的情感共鸣。
李贽 童心说
“化工”是指像自然造化所创造的一样, 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也就是庄子所谓的 “天籁”之音。 “画工”是善画工师所创作的作品,尽管 可以精巧异常,但却不能达到“造化无工” 的境地。
“童心说”的意义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在“文以载道”为 文条律的约束中,具有了反道学、反传 统诗教的积极意义。晚明李贽、袁宏道 等人的理论,其基本的思想特征是肯定 人的生活欲望和人性的自由发展,倡导 个性解放,亦即对“个人的发现”,把 文学视为个性与情感的自由表现。
现代启示: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社会化、 理性化、世俗化中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 “带着童心到处漂泊,才知道什么地方都好 看,什么地方都好玩,什么地方都新鲜,什 么地方都看不够。儿童的眼睛就是好奇的眼 睛。你是否衰老?只要看看是否还保留着好 奇的眼睛。” ——贾平凹:《美文十年作品精选》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 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 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 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 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 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 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 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 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 理为之心也。
贵真反假
文学艺术要求真善美,但不同的作 品中对真善美也各有侧重,因此中 国古代的文论传统中,不同的学派 对真善美也各有偏重。李贽的童心 说,融合了道家的思想,同时将佛 禅所论的“本来心”之论融汇其中, 以童心说要求人们要做个真什么,巴金 说:“把心交给读 者。” ——《随想录》
第二节 童心说
李贽
李贽(1527—1602),本姓林,原 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卓 吾,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 泉居士。明福建泉州晋江人,回 族。主要生活在明代封建专制集 权主义走向极端,理学教育占绝 对统治地位的时期。26岁考中举 人,30岁被选任河南辉县教谕, 以后做了20年小官,50岁任云南 姚安府知府,54岁辞官。李贽辞 官后过了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晚年著书讲学,对当时耿定向等 道学家多有揭露,对当时作为统 治思想的程朱理学也作了激烈抨 击,因而触怒了地主阶级当权派, 屡次遭到迫害。
童心说-李贽(3)原文
童心说|李贽(3)原文
六经、《论语》、《孟子》,不是史官的溢美之辞,就是臣下的阿谀之言,不然的话,也是那班糊涂弟子们,追忆老师的言语,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或是据自己听到的只言片语,写下来汇集成书。
后代书生,不明此理,就以为全是圣人的精辟理论,而奉若经典。
又哪里晓得,这其间多半根本不是圣人的精论呢!即使真有圣人讲的,也是有的放矢,不过就一时一事,随机应答,以点拨那些不开窍的弟子罢了。
对症下药,不拘一格,怎么可以当成万古不变的真理呢!显而易见,六经、《论语》、《孟子》早已被拿来用做道学家唬人的工具,伪君子藏身的挡箭牌了,绝对没法和发自童心的由衷之言同日而语的。
呜呼!我又到哪里去寻找童心未泯的真圣人,与他一起探讨作文之本呢?
1。
李贽音乐美学思想的“童心说”基础解析——“李贽音乐美学的思想
失。李贽认为 : “ 童子者 , 人之初也 ; 童心者 ,心之初 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 而遽失也?盖方 其始也 ,有闻见从耳 目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 ,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 失。……夫道理闻见,皆自 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 1 这段文字又指出了 “ 童心”是未闻见道理之前的本心。 李贽在文章中既没有说童心是善是恶,也没有指出最
一
一
有何特点 ; 第三 ,“ 童心说”有无思想基础 ,如果有 ,
那 “ 童 心说”的思想基础是 什么 ; 第四,“ 童心说 ”
是否是李贽音乐美学命题思想的核心,它与李贽音乐 观的关系怎样 ,是否存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因此,有 关 “ 童心说”的讨论实际是讨论李 贽音乐美学思想核 心 问题的讨论 。本文并不就 “ 童心说”这一篇短小的 文章进行孤立的研究,而是把它放到李贽的著作中去 研究 ,放到历史中去考察。 李贽 《 焚书 》共六卷 , 第一、 二卷为书答 , 卷三 、
卷四为杂述 ,卷五为读史,卷六为诗 ,另加增补一和 二 ,基本都是 书答。《 童心说 》出 自李 贽 《 焚书 》卷 三第九篇 ,是李贽 7 2篇杂述中的一篇短文。就 7 2篇 杂述的内容看 ,基本是一篇一议 ,或人物或传序 ,或
时事或祭文 ,都是李贽对某个人或某事件的观点。7 2
心的解释有两种 : 第一 ,童心即真心。第二 ,童心最
初一念之本心 ,童 C , f  ̄ I S 本心。第二段论述童心因何而
篇杂述中以 “ 说”命名的有六篇 , 分别为 : 《 杂说 》 、 《 童 心说 》 、 《 四勿说》 、 《 虚实说 》 、 《 高洁说 》 、 《 读律肤说 》 ; 以 “ 论”命名的有六篇 , 《 论政篇 》 、 《 何心隐论 》 、 《 夫 妇论》 、 《 鬼神论 》 、 《 战国论》 、 《 兵食论》 。在 《 续焚书 》 中以“ 说” 命名的也有七篇, 分别是《 汝师子友名字说 》 、 《 穷途说 》 、 《 法华方便品说 》 、 《 金刚经说 》 、 《 五宗说 》 、 《 隐者说 》和 《 三教归儒说 》 ; 以“ 论”命名的有三篇 ,
明代-李贽《童心说》原文、译文及注释
明代-李贽《童心说》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童心说明代-李贽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李贽的“童心说”与小说评点
第二十二讲 李贽的“童心说”与小说评点理论
•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 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 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 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 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 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 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 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 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 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 (《忠义水浒传序》)
第二十二讲 李贽的“童心说”与小说评点理论
• 李和尚曰:此回文字分明是个成佛作 祖图。若是那班闭眼合掌的和尚,决 无成佛之理。何也?外面模样尽好看, 佛性反无一些。如鲁智深吃酒打人, 无所不为,无所不做,佛性反是完全 的,所以到底成了正果。算来外面模 样,看不得人,济不得事。此假道学 之所以可恶也与?此假道学之所以可 恶也与?
第二十二讲 李贽的“童心说”与小说评点理论
• 世上先有《水浒传》一部,然后施耐庵罗 贯中借笔墨拈出。若夫姓某名某,不过劈 空捏造以实其事耳。如世上先有淫妇人, 然后以杨雄之妻、武松之嫂实之;世上先 有马泊六,然后以王婆实之;世上先有家 奴与主母通奸,然后以卢俊义之贾氏、李 固实之。若管营、若差拨、若董超、若薛 霸、若富安、若陆谦,情状逼真,笑语欲 活。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 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亦何能至此哉! 此《水浒传》之所以与天地相终始也与?
第二十二讲 李贽的“童心说”与小说评点理论
• 李贽对被封建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的 儒家经典和孔孟之学进行抨击,对儒 家经典的《六经》、《论语》、《孟 子》表示了极大的轻蔑,认为这些不 都是圣人之言,是经过后人吹捧拔高 形成的,不能当做万年不变的真理。 这些著作是当时懵懂弟子,迂阔门徒 随笔记录,大半非圣人之言,即使是 圣人之言,也只是一时所发之药石, 不能成为“万事之言论”。
童心说阅读理解的答案
童心说阅读理解的答案“童心说”的首要美学标准是“真实之美”,即文学创作要表达个体的真实情感。
以下是童心说阅读理解的答案,欢迎阅读。
童心说(明)李贽龙洞山人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场阿辩也。
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腐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为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腐门徒云耳。
浅析李贽的童心说
文学创作要保持一颗纯真之心——浅析李贽的《童心说》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
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
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而死。
《童心说》是他著名的一篇散文,是《焚书》卷三里的一篇杂论,他在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主要揭露道学及其教育的反动性和虚伪性,阐明了李贽的读书作文教育观,洋溢着自由主义教育反对封建教育的桎梏,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精神。
关于《童心说》,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拙见。
一、童心即真心——反对假道学我们知道,《童心说》是李贽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在《童心说》的开头,他说道:“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认为,童心,实质上是真心,如果认为不该有童心,就是以为不该有真心。
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
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
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
而所谓“假道学”则是指满口仁义道德,而言行不一的人。
这种人与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相违背,他认为写文章要遵循真实性,根基于现实生活,不能“失却真心”。
他的文学理论影响到现当代的文学家——巴金。
“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这是“人民作家”巴金的心灵感言。
其实“说真话”既简单又复杂,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巨人精神,在当下求真意识淡薄的氛围下,更彰显出“说真话”的价值和意义,巴金正是以“说真话”而被大家所赞赏的。
他在《随想录》里提出说真话的倡议,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话题,也是我们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
然而具体到文学上,落在文本上,则又产生另一种效果和困惑。
这里面有说与不说的难堪,真假之辨的尴尬,还有话语的矛盾与陷阱。
试论李贽的“童心说”
试论李贽的“童心说”摘要:李贽的文学思想对晚明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
其对“童心”即人的自然之性的提出,使晚明文学理论和创作出现了与前代截然不同的景象,对后世的思想文化领域影响重大,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李贽童心说李贽是中国十六世纪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卓越的戏曲小说评论家。
他重视具有真实性的人情世俗的现实文学, 反对形式化,刻意化的文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童心说”。
“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
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都出自于“童心”。
这里所说的“童心”,就是指真心,即人的自然本性:“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乎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①本文从“童心说”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等方面来对李贽的思想进行分析, 以论证其对当前文学艺术创作和社会的启发及意义。
一、“童心说”的理论渊源李贽的“童心说”吸收了中国道家的传统和佛教禅学以及反对儒学教条的文化思想。
“童心说”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在《老子》中,有“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之”②以及“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③等句。
老子提倡“童心”、“赤子之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
庄子“法天贵真”的思想提出“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④李贽的“童心”, 主要强调“真”,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了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获得了既定的知识和约定俗成的认知,具有了“理性”,于是便歪曲了外在对象的形象, 他就失去了本真成了不真实的人。
李贽提出的“童心”,正是要打破当时的社会加于人性的枷锁。
李贽的“童心说”和禅宗思想也有密切关系。
李贽深通禅学,其一生, 深受佛禅思想影响。
禅宗以“悟”为参禅法门,它不需要分析、推理、判断,不需要认识事物所必需的逻辑程序,只要保持心灵的空灵澄澈,进行全身心的直觉体验,就能得到对宇宙的根本认识。
李贽童心说的故事
李贽童心说的故事
《童心说》是李贽的一篇著名文章。
其主旨是对人们丧失本真自我,以后天习染等蒙蔽纯净本心的现象进行猛烈抨击,主张人应该保持童心,保持本真自我。
李贽认为,只有童子才保持了人心纯真的本来面目,童子之心是未受外在污染的纯真之心。
而本真自我在接受了闻见的道理以后便丧失了。
人的道理闻见,主要是从读书识义理而来,因此读书识义理便是造成童心丧失的主要原因。
其实,李贽所谓的读书识义理便会丧失童心,并非叫人闭目塞听,不读书,不与外界接触,他主要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
因此,李贽提倡童心说,就是要人们返回赤子之心,重现本真自我,以纠正虚伪的世风。
论李贽及其“童心说”
李贽的“童心”说
李贽的“童心”说明代文艺上的新思潮是在嘉靖、万历时期思想文化界反理学、反传统的浪潮中壮大起来的。
以“异端之尤”名世的李贽,是晚明杰出的思想家、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也是这股体现了人性觉醒、思想解放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在接受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发展为对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的批评。
后被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状下狱迫害至死。
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著作约30余种。
(1)童心说:李贽反对一切虚伪、矫饰,重视具有真实性的人情世俗的现实文学,并把这种文学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予以肯定,这个高度就是“童心”。
童心说是李贽文艺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天下之至美的文章应出自于童心。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
他明确指出: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他所谓童心即是真心,是不受闻见道理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
李贽的“童心”,正是指人的本性,人的自然之性。
“童心”之美,亦即人性之美,自然本性之美。
以“童心”为“天下之至文”之源,也就是强调作家必须写出摆脱假道学桎梏的人性之美,方为最美之佳作。
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标准。
只要有童心,“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以“童心”作为创作和评论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从这种观点出发,他给予《西厢记》、《水浒传》等戏曲、小说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古今至文”。
“童心说”不仅是批判反动道学和文学教条主义的思想武器,同时也是主张革新创造的理论依据,作为正统文学的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在反对华而不实的“台阁体”所造成的点缀升平、阿谀逢迎的恶劣风气上,起过历史的进步作用。
但他们的文学方向是根本错误的。
一切以古人为标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所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导致了做诗文都得规步秦汉盛唐的不良风尚。
《童心说》ppt课件
立即
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论乎 就
(2)若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假如、 如果
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像、如
若入前为寿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你们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及,比得上
4
(3)绝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大声发于水上,如钟鼓不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以为妙绝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16
【分析第四段】
1、本段似乎否定了儒家经典的价值和地位,怎样理解?
儒家经典不仅被道学家奉为圭臬,一般文人学子亦盲目尊崇。 既以童心为新的伦理标准,就必须抹去历代封建统治者罩在儒家经 典上的神圣光圈。李贽指出,儒家经典中,大半文字并非出于“圣 人”之口,其中多有虚假之辞。即使是出于“圣人”之口,也是针 对具体问题而发的议论,因此,不能视为“万世之至论”。这样, 李贽就把道学家们赖以安身立命的护身符拦腰斩断,给予假道学以 致命一击。这就是本段的主旨。总之,这篇文章不仅在思想内容上 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重大意义,在艺术表现上也别具特色。 全文自始至终保持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理论上的自信,纵论古今, 视点甚高。几乎每个段落都大量采用排比句式,文字简洁而明快, 文势磅礴而流畅,逻辑严密而完整,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力度。 17
18
2、怎样理解李贽所说的读书识义理便会丧失童心?
其实,李贽所谓的读书识义理便会丧失童心,并非 叫人闭目塞听,不读书,不与外界接触,他主要是抨击 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陋儒对经书的迷信盲从,食而 不化,甚至以之文过饰非的丑陋现象。因此,李贽提倡 童心说,就是要人们返回赤子之心,重现本真自我,以 纠正虚伪的世风。
童心说阅读答案及译文
童心说阅读答案及译文童心说阅读答案及译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心说阅读答案及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童心说》(明)李贽龙洞山人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场阿辩也。
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浅谈李贽的“童心说”——高怡婷
浅谈李贽的“童心说”高怡婷摘要:在程朱理学成为主导文化的明代万历年间,李贽对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所导致的假道学发起挑战,不仅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发出质疑之声,还对充斥于官场、社会的虚伪之风进行批判。
进而提出其思想理论中的核心基础——“童心说”。
“童心说”强调做人要保持真诚真实,就不能丢失“童心”,秉持真性情真个性,肯定人满足自身生活欲求的自由。
关键词:童心说;本心;真心;李贽的哲学思想庞杂、矛盾又极具个性,他不仅是从儒家营垒走出的反叛者,还深受阳明心学的影响,甚至吸纳了佛家、道家、禅宗等思想。
李贽不仅生性倔强,反对束缚,承认人的感性欲求和自由发展。
他对“假道学”的批判远非彻底,但他不缺乏探索的真诚和勇气,不缺乏怀疑一切的批判眼光。
李贽身上的矛盾和复杂也正是晚明社会及其矛盾、复杂的现实体现,是他用毕生心血和全部生命争得的“绝假纯真”,“童心说”对于李贽,乃是本质的东西,是他全部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一、“童心说”的历史背景“童心说”被公认为是李贽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那么童心在李贽的心目中到底有什么内涵呢?它是如何形成?只有了解李贽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心目中的童心的样子,分析形成其理论的基础,我们才能了解童心之说对李贽整个人生的影响。
李贽所属的明代晚年,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发展起来了,商品经济迅速膨胀,城市和集镇也随之繁荣。
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
市民阶层要求有自己的文化形态,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性解放的憧憬,对世俗生活的肯定等等。
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也可以说是社会的转型期。
在这样一个转型期,作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的理学,再也维系不住人心,王阳明心学,特别是王艮、李贽的激进思想不胫而走。
李贽所面对的那个时代现实,官场、社会无不充斥着大话、假话、空话;官场与文坛上充满着假人、假事、假文。
李贽鲜明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与一切障蔽“童心”的“道理闻见”相对立,与隐瞒、欺骗的虚伪社会气氛相对立,标志着李贽思想的成熟,也是他与封建社会决裂的宣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心说
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阐述此观点的文章叫《童心说》。
文章提出,“天下之至文,夫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童心者,真心也”。
李贽以“童心”说来做为孔孟之道的对立面,认为“道理闻见”使人的言谈举止不再发自本心,因而言谈举止成为“以假人言假言”、“事假事而文假文”的虚假世界,而他所说的童心是“好察迩言”,“则得本心”(《答邓名府》)而在当时不扫除“道理闻见”的污染,恢复人的本性,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文艺创作,所以李贽在《童心说》的最后发出感慨:“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首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
一、他以“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二、他以“童心说”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理论。
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古愈好。
三、他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
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
强调抒真情,说真话的《童心话》,对古人今人以至后人都有启迪,是为千古之至文。
李贽(明)《童心说》及译文
龙洞山人叙《西厢》[1],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2],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3]。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4],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5],又变而为传奇[6],变而为院本[7],为
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8],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9],更说什么《语》、《孟》乎[10]!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11],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注释:
[1]龙洞山农:或认为是李贽别号,或认为颜钧,字山农。
《西厢》指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
[2]见:通“现”。
[3]矮人何辩: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了。
[4]《选》:指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5]近体:指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6]传奇:指唐人的传奇小说。
[7]院本:金代行院演出的戏剧脚本。
[8]举子业:指科举考试的文章,也就是八股文。
[9]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
[10]《语》、《孟》:指《论语》、《孟子》,《四书》中的二种。
[11]道学:指道学家。
【译文】龙洞山农在为《西厢记》写的序文末尾说:“有识之士不以为我还有童心的话,就知足了。
”童心,实质上是真心,如果认为不该有童心,就是以为不该有真心。
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
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
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
儿童,起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水源。
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那么,童心为什么会贸然失落呢?在人的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的闻见和理性的道理一经入主人的心灵之后,童心也就失落了。
久而久之,做得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又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人的闻见、道理,都是通过多读书,多明理才获得的。
可是,古代的圣贤又何尝不是读书识理的人呢!关键在于,圣人们不读书时,童心自然存而不失,纵使多读书,他们也能守护童心,不使失落。
绝不像那班书生,反会因为比旁人多读书识理而雍塞了自己的童心。
既然书生会因为多读书识现而雍蔽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要热衷于著书立说以至于迷人心窍呢?童心一旦雍塞,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成文章,也就无法明白畅达。
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的话,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列。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童心已失,而后天得到的闻见道理却入主心灵的缘故。
既然以闻见道理为本心,那么说的话就成了闻见道理的翻版,而不是出自童心的由衷之言。
哪怕他说得天花乱坠,跟我又有什么相干。
这难道不是以假人说假话,办假事,写假文章吗?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赏备至。
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呀!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
即使是天下的绝妙文章,因被假人忽视埋没而后人无从得知的,不知有多少。
原因何在?因为天下的好文章,没有不是发自童心的。
如果童心常在,那些所谓的闻见、道理就会失去立脚之地,那么,任何时代,任何人,任何体裁都可以写出极好的作品来。
诗歌,何必一定推崇《文选》;散文,何必非得看重先秦。
古诗演变成六朝诗外,近体格体,古文也发展为唐朝传奇,金代院本,元人杂剧,《西厢记》,《水浒传》,还有当今应科举的八股文,凡是讲求圣人之道者都是古今杰出的文章,绝不能以时代先后为标准,厚古薄今。
所以,我对那些发自定心的文章体会最深,实在用不着言必称六经,言必称《论语》、《孟子》。
六经、《论语》、《孟子》,不是史官的溢美之辞,就是臣下的阿谀之言,不然的话,也是那班糊涂弟子们,追忆老师的言语,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或是据自己听到的只言片语,写下来汇集成书。
后代书生,不明此理,就以为全是圣人的精辟理论,而奉若经典。
又哪里晓得,这其间多半根本不是圣人的精论呢!即使真有圣人讲的,也是有的放矢,不过就一时一事,随机应答,以点拨那些不开窍的弟子罢了。
对症下药,不拘一格,怎么可以当成万古不变的真理呢!显而易见,六经、《论语》、
《孟子》早已被拿来用做道学家唬人的工具,伪君子藏身的挡箭牌了,绝对没法和发自童心的由衷之言同日而语的。
呜呼!我又到哪里去寻找童心未泯的真圣人,与他一起探讨作文之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