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教案设计
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工艺及方案实现: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
![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工艺及方案实现: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96cf4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d.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工艺及方案实现: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能够识别并解决组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初步的故障排查与调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从设计到实物转化的全过程,理解技术实现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技术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故障排查与调试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识别并解决组装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根据产品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调试和优化。
三、教学资源•教材:《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内容•教学工具:实物技术产品(或模型)、组装工具(如螺丝刀、钳子、万用表等)、调试设备(如电源、示波器等,视产品需要而定)•教学视频: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示范视频•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示范操作法:教师展示实物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过程,边操作边讲解。
•分组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案例分析法:分析组装与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分享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个已组装完成并正常运行的技术产品(如小机器人、电子钟等),简要介绍其功能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这个产品是如何从一堆零件变成现在这样的呢?”引出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主题。
2. 新课教学•组装准备:•介绍组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强调安全使用规则。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d4bb1bad51f01dc381f170.png)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
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
直观图片、详实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
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
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归纳总结讨论: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技术的发展与价值-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技术的发展与价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8bc17dc77da26924c5b00a.png)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技术的发展与价值
教科书
书名: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
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 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感知生活中技术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理解技术的发展与价值。
2.结合案例,认识技术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理解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使用技术的责任意识。
通过情景引出钻木取火。
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问题1. 视频中钻木取火的方法有几种?你推荐小明所在的小组采用哪种取火方法?为什么?问题2.古典式钻木取火法的缺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视频中钻木取火的方法及相应的优缺点。
学生活动2——想一想:除了钻木取火,还可以使用哪些取火方式?
对学生思维进行拓展,感知生活中技术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10分钟
新课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术的价值
一、技术与人的关系
学生活动——呈现三种门锁图片,提出问题: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指纹门锁和刷脸门锁?将指纹门锁和刷脸门锁的创新点记录在表格中完成学习任务三。
感知生活中技术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通过分析问题,学生认识技术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理解技术与人的关系。
二、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活动3——说一说:如果人类没有掌握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世界将会是怎样一幅图景?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人类掌握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的重要性,理解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引出案例分析主题。
学生活动4——结合案例分析思考照明技术的发展源于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技术的产生,理解技术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和愿望。
第2章开启设计之旅教案-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2章开启设计之旅教案-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b099f0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3.png)
第二章开启设计之旅第一节初识设计一、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技术意识:能结合具体的产品,说明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阐明技术设计的特征;能在运用技术原理进行技术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规范、安全的技术习惯;通过案例分析,理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通过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阐述技术设计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的含义以及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小杨打算为自己家里的学习桌添置一个笔筒,用于放置文具物品等。
2.活动探究活动1:探析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小杨在商场里收集到好多类型笔筒,赏析作品,思考笔筒在设计上的变化。
案例分析:金属百变笔筒的设计产品名称:创意百变笔筒产品材质:铝合金身,绒布垫底制作工艺:一次成型工艺,二次高光工艺主要特点:(1)金属质感,线条简约,适合各种场合,不仅仅是笔筒,也是桌面生活的艺术品。
(2)创意使用,想变就变,既可中规中矩,又可随心所欲。
(3)人性化的设计,笔筒内部作弧形处理,使用者轻松且舒适地拿与放,按需收纳,主要文具常在手边,好拿好放,用完即刻归位。
(4)以纯金属打造,可旋转,结构稳定,避免侧翻,底部密织绒布防滑,且可防止刮擦桌面。
知识点拨:(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项技术的产生、更新、改进需要设计,设计是已有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更新,富有创造性的设计使产品具有新的品质,当然这种新品质的实现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投入和支持,从而在实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发展技术。
(2)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为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设计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可以实现创新性设计。
思考: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常见的办公用具会有什么样新的发展?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哪些重要影响?活动2:体验设计的丰富内涵设计是人类基于一定的设想,有目的、有规划的创造性活动。
任务:用3D打印笔设计制作一个个性化笔筒。
工具/原料:3D打印笔1支、3D打印笔电源+电源线、PLA材料、纸膜垫板、剪刀。
《技术与设计1》教案(汇编3篇)
![《技术与设计1》教案(汇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7d60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0.png)
《技术与设计1》教案(汇编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技术与设计1》教案(汇编3篇)《技术与设计1》教案篇1新学期第一堂课《技术与设计1》龙城高级中学倪跃群今秋全面推行的新课程,是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b7618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5.png)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课题: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教学内容分析: 技术的五个性质是指技术的基本特性。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创新源于核心技术的革新, 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的专利性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 我们要尊重知识, 尊重知识产权。
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享有知识产权。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辩论、马上行动等活动, 使学生: (1)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3)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5)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6)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的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创新、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技术的5个性质, 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我校学生关于申请专利的材料。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及检查作业1.讨论及提问: 技术的价值主要讲了哪些问题?2.上节课的作业完成统计及分析。
介绍: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些什么?参考答案(多媒体课件)3.上节课的两个链接查阅的同学请谈体会。
二、新授课1. 技术的目的性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他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 针对具体问题, 形成解决的方法, 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案例分析: 助听器的发明3、讨论助听器的发明:①、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
②、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③、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总结: 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高中通用技术豫科版必修1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一、技术的含义》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豫科版必修1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一、技术的含义》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7cf7c2e3f5727a5e96247.png)
高中通用技术豫科版必修1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一、技术的含义》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整个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起始课,是《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从“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作用”两方面阐述,要达到课程标准中的“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内容标准。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认识水平上,已能运用头脑,对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对技术的问题了解甚少,所以在教学中引入多个案例,进行分析,循循善诱,使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高一学生在认识水平上,已能运用头脑,对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对技术的问题了解甚少,所以在教学中引入多个案例,进行分析,循循善诱,使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重点难点
知道技术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能对典型的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
今天我们要开始一门全新的课程——《技术与设计1》。
那么,什么是技术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技术的含义及作用》。
2【讲授】新课
先来看一个段子:
小米:“我出5。
”
苹果:“我出7。
”。
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技术交流与评价:技术交流》
![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技术交流与评价:技术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a7e980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c.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技术交流与评价:技术交流》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技术交流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掌握技术交流的基本方式(如口头交流、书面交流、图形表达、模型展示等)及其适用场景;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经历技术交流的全过程,体验技术交流的乐趣和挑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技术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尊重他人意见、勇于表达自我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技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技术交流的含义、目的、重要性以及基本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交流对象和交流内容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如何在技术交流过程中保持清晰、准确、有逻辑的表达。
三、教学资源•教材:《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内容•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技术交流案例、视频、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技术交流案例集、模型展示材料、交流工具(如白板、投影仪、麦克风等)•小组讨论工具:小组任务卡、记录纸笔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技术交流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技术交流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交流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模拟交流法:模拟真实的技术交流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交流技巧。
•讲授与演示法:教师讲解技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演示如何进行有效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创设一个技术团队需要向投资者展示项目设计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和兴趣。
•提问引导:提出“为什么要进行技术交流?”“技术交流有哪些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1.1技术与人(教案)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1.1技术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6b505551810a6f42486cd.png)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社会变化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新、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它的学习过程是同学们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形成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富有生机、充满探究、方式多元的活动过程.相信通用技术的学习一定会成为同学们豆蔻年华中夯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从人类远祖掌握钻木取火的技术开始,人类历史便掀开了文明的序幕。
技术,不仅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
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为人类的未来生活描绘了神奇灿烂的图景。
走进技术世界,即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异彩纷呈的生活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学习目标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1、技术与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案例分析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灯火象征着光明、希望和威力。
从普罗米修斯盗火拯救人类,到阿拉丁神灯实现人的愿望,再到宝莲灯赋予人以力量,这些神话充分说明了灯火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aeb55e1eb91a37f0115c1b.png)
技术与设计1教案任课老师: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既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教材以“案例分析”、“马上行动”、“阅读材料”和“举例讨论”为主线,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进而让学生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 必修一 技术与设计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 必修一 技术与设计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80af4c3d4b35eefdc8d33392.png)
如果没有技术,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回到原始社会,成为赤裸的人)
[小结]:体现了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
由此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一、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
[展示课件]: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得出假设,然后教师总结。
(1)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学生回答)
【由次引出技术的涵义】技术是什么?
[课件展示]:技术的涵义
技术就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对大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设问]:技术在我们身边可谓无处不在,谁来说说你所知道或周边有哪些技术?
[学生]……
[观看幻灯图片]:衣服、灯、建筑、汽车、电话机、航天飞船、基因工程等。
[实物展示]:穿针引线工具,收音机,MP3等。
人为了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生存下来,需要依靠技术来保护自己。于是产生了技术。
(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们不再恐慌?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疫苗),医学技术克制了这些疾病。
(4)结合自己身边(眼镜、鞋子等)
【结论】:1、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思考2]: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
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技术与设计1-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教案
![技术与设计1-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bfe7d1a58da0116c17499e.png)
思考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定势思维
概念引导
逆向思维概念:
师: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分析:
《空城计》里诸葛亮在思考问题时的思维:就是一种逆向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的涵义: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有时会遇到难题,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办法来,这时不妨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或倒过来去思考,就有可能找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办法来。
分析
体会逆向思维
听讲
拓展
总结
五、小结
1、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
2、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
3、开发智能与创造潜能
4、影响技术发明和创新的诸多因素
回顾
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1)通过展示本校学生设计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设计兴趣。然后通过观看视频《环保捕蝇器的发明》——典型的设计发明的例子,引发学生的讨论热潮;同时,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做铺垫。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刚刚学习完第一章,对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很有兴趣,对设计活动跃跃欲试,很希望自己能设计出作品来,但是又对设计没有什么经验,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导他们了解如何成为理想的设计师,引导他们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将来的设计活动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本校其他同学的设计作品的展示,提高他们创造设计的信心和兴趣。
2、定势思维——又叫思维定势,是人的思想被长期既定的惯例和习惯所束缚,引导或迫使自己按习以为常的思路和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3、逆向思维的涵义: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
第一节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走进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走进通用技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ba00f343323968001c920a.png)
教学设计
问题: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兴趣?你能发现章节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阅读完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各章节的关系,引出项目式学习、
跨学科实践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适合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
2.教师讲授新知:台灯设计制作项目的大过程。
学习各个设计环节的重点。
3.教师以学校咖啡馆需要照明和调节气氛的灯具为例,讲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情境: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放松休息空间,在校内新建了咖啡馆,需要各种实用且有意境的灯具用来照明并烘托气氛。
同学们决定每人为学校新建的咖啡馆设计制作一款原创灯具。
以A 小组同学“小火车灯”的设计过程,和换了情境的B 小组“智能台灯”作品展示为例,分别从做中学、学中思的角度进行案例分析。
A 小组
B 小组
发现和明确问题 强调“做什么” 制订设计方案 强调“怎么做” 制作模型或原型 强调“做的过程” 测试评估及优化
强调“效果和改进” 产品的使用与维护
强调“使用说明书”。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a7e4b1700abb68a982fbf6.png)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和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1.手臂与椅子的扶手; 2.背部与椅子靠背; 3.臀部与椅子垫; 4.腿部与椅子垫; 5.脚部与椅子脚;阅读了解人机工程学。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思考讨论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阅读: 案例分析 ----铁锹的作业效率思考: “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主要改进了铁锹的运载量与人的负荷强度的关系;装载强度、次数与人的疲劳程度的关系。
健康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马上行动: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舒适用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案例分析:右边两幅图都是培土用的工具。
它们的造型、结构很相似,只是一幅图中的把手部分作了处理。
思考:你觉得右边两幅图中的小工具,哪个使用起来更舒适?为什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安全人机关系中的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如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等。
其目的是避免操作者和使用者产生因作业而引起的伤害或伤亡。
想一想:在我们学校有哪些地方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例如: 走廊的栏杆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并不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练习:讨论旅游鞋中的人机关系 1.存在哪些人机关系? 2.你穿的旅游鞋是否满足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思考探究加深理解人机关系中的安全教学阶段引入教师活动第2课时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人机关系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K12学习】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
![【K12学习】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4ee7ee08a1284ac85043c7.png)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和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1.手臂与椅子的扶手; 2.背部与椅子靠背; 3.臀部与椅子垫; 4.腿部与椅子垫; 5.脚部与椅子脚;阅读了解人机工程学。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思考讨论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阅读: 案例分析 ----铁锹的作业效率思考: “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主要改进了铁锹的运载量与人的负荷强度的关系;装载强度、次数与人的疲劳程度的关系。
健康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马上行动: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舒适用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案例分析:右边两幅图都是培土用的工具。
它们的造型、结构很相似,只是一幅图中的把手部分作了处理。
思考:你觉得右边两幅图中的小工具,哪个使用起来更舒适?为什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安全人机关系中的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如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等。
其目的是避免操作者和使用者产生因作业而引起的伤害或伤亡。
想一想:在我们学校有哪些地方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例如: 走廊的栏杆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并不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练习:讨论旅游鞋中的人机关系 1.存在哪些人机关系? 2.你穿的旅游鞋是否满足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思考探究加深理解人机关系中的安全教学阶段引入教师活动第2课时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人机关系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电子教案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d393c1eb91a37f1115c7a.png)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
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
直观图片、详实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
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
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归纳总结讨论: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与设计1》教案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有选择性地介绍了设计的七个原则,是正确引导学生
进行设计创造的核心内容。
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热情的关键内容。
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需要2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重点学习四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同时,在实践中感受和欣赏设计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技术和设计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
通过学习,有利于展开后
面各个设计环节的学习,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把握设计过程,进行设计
评价。
二、教学学习对象分析
1.教师与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点多,结构紧凑,而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范围上
深度广度都可以扩大,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但由于时间有限,学情所限,教师在阐述时要尽量深入浅出,把握好度,在最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最准确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技能,挖掘学生内在的创作热情,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兴趣和亲身实践的欲望。
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零散的,非自觉的设计的观念,但
对知识化的设计的原则并不了解。
而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和思
维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处在蓬勃发展期,为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会了设计的一般过程,但对真正设计的思考和自我创作缺少经验和遵循依据。
难以理会设计原则的丰富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制约。
因此,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内涵及巧妙适用。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3)能遵守原则,进行简单的设计与制作。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掌握发明创造技法中的简单方法:组合法结构改进法
(2)培养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发展辨证思维能力,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多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辩证地看待设计原则间关系以及在人文和社会伦理道德大
环境下正确使用设计的原则;(2)培养对设计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意识,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重点
创新原则创新技法中的组合法结构改进法功能拓展法实用原则
2.教材难点: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含义及原则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1.根据“最临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创设独立探索,协作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2.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促进对设计原则的理解。
通过典型和常用的创新技法,激发创造动力,领会遵循设计原则的意义;
3.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讨论解答和尝试活动,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力求使学生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之间和谐合作的能力,体验交流合作的乐趣,推进学生对结构知识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我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良好个性品质。
六、教学资源准备
1.往届学生发明创新作品。
2.准备一些实物,图片。
3.一些自行设计的教学工具包。
七、教学程序设计:本节课三大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1、什么是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2、创新技法中的常用方法
3、分析、讨论、总结
二、师生互动精细讲解小组讨论
1、实用原则
2、实用原则的应用
三、小组合作亲身实践个性化辅导学以致用
1、美观原则的内涵及适用范围
2、学以致用:运用创新原则、实用原则进行设计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