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岩石学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成岩岩石学(Petrology)(知识概括)剩下的是什么:知野外能鉴定善数据会成图懂思维

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第一章绪论岩石及其地质分布

1.地球的圈层(physically distinct layers):地壳、地幔、地核(内、外)lithosphere

mesosphere core

2.岩石概念: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颗粒、火山玻璃和生物遗骸等

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3.三大岩石与循环:火成岩(岩浆岩igneous rocks)包括侵入岩与火山岩;沉积岩

(sedimentary rocks)由水、风、冰川等介质搬运的岩石碎屑或生物遗骸累积石化而成;

(并非所有的层状岩石都是沉积岩例如火成层理);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s)由于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而使先前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改变而成(正、副变质岩ortho-metamorphic vs para-metamorphic)

4.分类:

5.岩石学大类中的分科:野外地质、岩相学、岩石学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效应。

6.地球内部的岩石分布:{大洋壳厚度10km 地层均一=蛇绿岩套}{大陆壳厚

度较大平均35km 平均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地幔橄榄岩olive}{地核铁镍合金外核液态内核固态} 含量:变质岩27.4% 沉积岩7.9% 岩浆岩

64.7%

7.构造环境与岩石组合;

8.火成岩与资源、环境、灾害:金属成矿作用、火成岩与油气藏、非金属矿产

与宝玉石、火山地质灾害。(环太平洋火圈与矿产)

9.岩浆与岩浆作用:岩浆与熔体(岩浆:熔体+晶体+气体);岩浆相;常见火

山岩的喷发温度(岩浆温度)

岩石类型温度(C)

流纹岩700-900

英安岩800-1100

安山岩950-1200

玄武岩1000-1250

10.密度与成分和温度的关系:越富FeMg质,密度越大;温度高,密度小。

11.岩浆粘度影响因素:化学成分和熔体结构(SiO2含量高则粘度大);温度(温

度高则粘度低);水含量;晶体含量;

12.总结三大岩石的识别标志。(结构、构造、成分、野外特征)

第二章火成岩的产状与野外调查

1.火山岩(喷出岩)(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两类岩石的差别,核心是由岩浆冷凝快慢的差别形成的。快速冷却,粒度细小;缓慢冷却,粒度较大。

2.火成岩的产状(野外关系)分类:PDF课件上(不好复印)

3.侵入岩:(1)整合侵入体与不整合侵入体;(2)据岩体的形态大小分类:岩基、岩株、岩床、岩墙、岩盆、岩盖。(3)侵入体深度:浅成相、中深成相、深成相。(各自的特点要清晰)(4)侵入体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断层接触。

浅成相(epizone):深度为0—5km。规模较小,与围岩多呈不整合接触。常见岩墙、岩床、岩盖、小岩株等. 岩体具细粒、隐晶质结构及斑状结构,斑晶可具熔蚀或暗化边结构。岩体接触变质较弱

中深成相(mesozone):深度为3—15km,多属较大的侵入体,如岩株、岩基、岩盆等。岩石具中粒、中粗粒结构、似斑状结构。接触变质带较宽,有时有云英岩化带,常见矽卡岩带

深成相(catazone):深度>15Km。岩体较大,岩体走向与区域构造线理方向一致,围岩为区域变质岩,岩体主要为花岗岩类。岩体常为片麻状构造,交代结构发育。岩体无冷凝边,围岩无接触变质带,与围岩多为逐渐过渡关系。

(接触关系)侵入接触:岩体侵入到围岩中,比围岩晚。可从切割关系(切过早期岩石的构造线)、冷凝边、捕掳体等几方面识别。

沉积接触:岩体形成后,被剥露到地表,然后被沉积岩覆盖。

断层接触:岩体与围岩之间是一断裂带为界的

4.喷出岩(extrusive rock)的野外产状:A.火山锥B.熔岩流C.岩钟、岩针、岩穹

D.火山颈。

5.通常侵入岩岩相划分,主要依据其岩石的形成深度;沉积岩的岩相划分,常常依据沉积环境。火山岩相划分是指火山物质的火山岩相划分是指火山物质的喷发类型、搬运方式和定位环境与状态,即形成方式的总和。

6.火山岩相:1.喷出相a.溢流相b.爆发相c.侵出相2.火山颈相3.次火山相4.火山沉积相

1、喷出相,形成深度为地表,包括:a溢流相,形成熔岩。b爆发相,产物为火山碎屑岩。c侵出相,物为熔岩及角砾熔岩等。

2、火山颈相,形成深度为地表至岩浆房或火山源区,产出岩石为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等。3、次火山相,形成深度为地表以下至月3km深处,产出岩石为熔岩、角砾熔岩、角砾岩等。产出状态

4、火山沉积相,形成于地表,产出岩石为喷出岩、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沉积岩等。产出状态:陆相、海相,层状、透镜状沉积等。

7.侵入岩的野外调查:•(1)火成岩体的内部组成(岩石类型)和内部构造;(2)岩体内部不同岩类或组成单元之间的关系(包括包体和岩墙、岩脉等);(3)火成岩体的形态和大小特征;(4)火成岩体与围岩的关系;(5)围岩构造;(6)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标志:例如,与火成岩体侵位深度、剥蚀深度、岩浆混合、同化混染、分离结晶以及岩浆活动与区域构造关系等的地质标志;(7)岩浆岩与成矿关系,(8)岩体侵位机制,等等

讨论:1、对比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的地质特征。2、分析不同类型侵位机制与岩体形态和内部组成的关系。3、如何判断岩体内不同单元之间的先后关系?4、讨论火山喷发方式与产状的关系。5、讨论侵入岩在野外的主要研究内容。6、试述喷出岩在野外的主要研究方法。7、讨论镁铁质岩墙群的研究意义。

第三章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1.结构和构造的概念。

(一)结构:

结晶程度、颗粒大小grain sizes(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颗粒形态、颗粒取向、相互关系。

全晶质(holocrystalline)结构:全部由已结晶的矿物组成玻璃质(hyaline)结构:由未结晶的火玻璃组成半晶质(hypocrystalline /hemicrystalline)结构:中既有结晶矿物又有玻璃;

玻璃质脱玻化作用生成以下结构:雏晶结构、霏细结构、球粒结构。

绝对大小分为隐晶质cryptocrystalline、显晶质phanerocrystalline。

相对大小:等粒、不等粒、斑状、似斑状(基质为显晶质)。(结构)

斑状结构:斑晶在地表条件下不稳定,常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