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先学前期儿童最突出的是“独立性的需要”。1—3岁称为先学前期。1—3岁,特别是2岁以后,孩子会自如的走、跑、跳,开始会说话,会思考,爱提问,爱模仿,爱游戏。
第一节先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
一、身体发育
先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先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也是十分迅速的。身高年平均增长8—10cm,2岁时达约85cm,3岁可以达到93cm,比出生时增加了近一倍,体重增长速度更可观,3岁约为出生时的4倍,中13kg左右。先学前儿童的内脏器官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正常心率在每分钟100次以上。3岁时降到每分钟100次。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先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3岁的儿童,脑重约1000g,先学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皮质抑郁机能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上。
(一)皮质抑郁(内抑郁)机能的发展;
(二)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信号系统:是以现实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儿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婴儿期,儿童所建立的条件反射基本上都是由具体刺激物作为信号物的。由于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的,因而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直观形式来直接反映现实的。
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条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据研究,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1.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2.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3.直接刺激→对词的反应
4.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第二节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1—3岁的儿童和1岁前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动作增多,熟练和复杂化。1—1.5岁的孩子学会自己走路,2岁以后能跑、爬高、越过小障碍。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爱做事,初步学会使用工具和做游戏。1—3岁的儿童渐渐能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比较灵活、准确、熟练地运用物体。
一、走、跑、跳
孩子刚学会走路时,还走不稳,步子显得很僵硬,头向前,前脚掌着地,走的特别快,常常摔跤,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
1.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同成人不同,头重脚轻,导致走路时难以保持平衡。
2.骨骼肌肉比较嫩弱,骨组织不坚硬,肌肉力量较差,还不能有力的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姿
势。
3.全身动作不能协调一致。刚开始走路的的孩子常把两臂张开,有时甚至横着走,以保持身
体平衡。
二、手的灵活动作
1—3岁的儿童逐渐能够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比较灵活、准确、熟练地运用物体。
儿童开始学习使用各种用具的动作,要有一个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
1.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进行动作。
2.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
3.能够有意地重复有效动作,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
4.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
第三节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先学前期,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直接交往,逐渐为一种间接的交往方式所代替。这种间接交往是通过一种中介性活动——成人指导儿童或与儿童共同从事实物活动而实现的。
一、实物活动在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实物活动:指的是操作实际物体(包括工具)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操作动作组成的。
1.实物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组成活动的动作都是以某种实际物体为对象的。
2.实物活动不仅使儿童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而且也获得了深刻认识事物的心理机
能——思维。实物活动是儿童思维的真正源泉。
二、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一)言语的真正形成
(二)思维能力的出现
(三)自我意识的萌芽,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突出表现为“闹独立”“爱做事”。
1.“好动、爱做事”怎么办?
儿童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拿东西之后,变得非常好动,从早到晚,总是不知疲倦的进行活动。还喜欢模仿成人做事。这时,成人不应该责备他们,更不应该禁止他们。在先学前期儿童看来,世界是个大迷宫,充满了神奇奥秘,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敲开迷宫之门。如果一味打击他们的探索活动,那他们的求知欲就会泯灭,并且会怀疑自己的力量,扼杀正在萌芽的自信心。这正是将来学习活动中的最大障碍。我们对孩子的这种情况的方法是珍惜孩子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有意的分配孩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保持环境清洁等。
2.“闹独立”怎么办?
闹独立,是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这个时期既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也是第一个危机期。帮孩子度过人生第一个转折期,教育是关键。对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不能一味的满足,也不能过多的限制。一味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过多限制,则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驯服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当孩子和成人的意见相矛盾时,不要和孩子硬顶,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先暂时解决问题,再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说理教育。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表情和实际的行动往往比语言禁令更有效。教育时表情一定要严肃,周围的人要配合一致。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日久天长,孩子摸准了大人的脾气,教育更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