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保育学课件--第一章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一章第一节 幼儿保育概况

第一章第一节 幼儿保育概况

《学前儿童保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 童卫生保健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细致研究0~6岁婴幼儿的保 育与教育的综合问题。
在当前0~6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中具有及其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 课程注重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直接指向0~6岁儿童保教事业的发展实际和 需要,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保育知识专业性和通俗性的统一,在教学目标上突 出培养学生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适用范围上兼顾 学科系统行和我国国情多样性的统一。
学前儿童保育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儿 童、增进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
吐尔逊古丽·赛开
课程介绍
一、课程地位 1.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3学分,42学时,入学 后第二学期开始。 2.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是一脉相承,前后后赢得,他一学前教育原理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五大领域)、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游 戏、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学科都是密切联系的,同时也进一步落实了 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 3.本课程旨在帮助早教专业人员和教养人(父母、祖辈、保姆等)树立 科学的早教理念,掌握适宜的早教方法和技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 全面发展。
本课程不仅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生的需要,也适应于一线托幼 机构的的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而且后知道普通家庭开展日常的儿童的保育 教育。
三、使用教材
四、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初步理解和掌握0~6岁儿童保教的基本理论、目标、任务 、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0~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各年龄相应的保教方法和 技能。
在顺承学前教育专业的已开设的课程的基础上本课程同时 也为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
课程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件)
中新口腔
第四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方法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
中新口腔
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生活 卫生与保健
中新口腔
第四章 学前儿童膳食卫生
第一节 膳食中的营养素
• 能量 • 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 • 无机盐 • 维生素 •水
中新口腔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合理膳食 • 0-6个月婴儿的合理喂养 • 6-12个月婴儿的合理喂养 • 1-3岁婴幼儿的合理喂养 • 3-6岁幼儿的合理膳食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教材编写组
中新口腔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性质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定义 • 健康的概念与内涵 • 健康的十大标准 •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的发展目标 • 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
中新口腔
第二节 研究任务与内容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任务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内容
中新口腔
第二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
续过程 • 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均衡性 • 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
调 • 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 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密切联系
中新口腔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 先天因素 • 后天因素
中新口腔
第三节 托幼机构教育活动卫生 • 游戏活动 • 教学活动
中新口腔
第十二章 托幼机构环境卫生
第一节 托幼机构园地卫生 • 园地选择的卫生要求 • 园地布局卫生要求
中新口腔
第二节 托幼机构建筑卫生 • 托幼机构园舍建筑的合理设计 • 托幼机构各室的卫生要求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保育要点1—概述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保育要点1—概述

整体发育、神经、淋巴、生殖系统的发育(五)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密切联系(六)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各自的特点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一)先天因素1.遗传因素通过各种方式的基因传递,子代可以显现亲代的各种形态、功能、性状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征,这就是个体的生长潜力。

2.非遗传因素先天非遗传因素影响,主要来自母体对胎儿的影响。

(二)后天因素1.营养:营养丰富且平衡的膳食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反之,营养缺乏的膳食不仅会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疾病。

2.体育锻炼和劳动:经常进行锻炼和劳动可以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缓解精神压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

3.生活制度在合理的生活制度下,学前儿童的生活有规律、有节奏,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身体各部分活动与休息适度,营养消耗也能得到及时的补充,这将有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4. 疾病: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受各种疾病的直接影响,影响程度决定于病变涉及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等。

5. 环境(1)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保持愉快的生活状态,促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2)地理和气候环境:在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下,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形成了北方和南方的差异。

季节对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春季身高增长较快,秋季体重增长较快。

小结并布置作业举例说明、图示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表现为全身各组织、各器官、各系统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

2.()是机体的质变过程,比较复杂,不能用度量衡测量出来。

3.简述学龄前期儿童的特点及保健要点。

4.简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课后反思:。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件)精品名师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件)精品名师资料

第三节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途径
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安全 卫生与保健
第八章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预防
第一节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概念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的预防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
第三节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发展历史

代婴幼儿的身体养护与疾病预防 近代儿童卫生与保育的发展 现代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发展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卫生保 育的基础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


骨骼 关节 骨骼肌
第二节 学前儿童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肺
第三节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
第四节 学前儿童服饰卫生新趋势

智能服饰 保育服饰 益智服饰
第七章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概述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含义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内容

生活技能 生活卫生常识 生活卫生习惯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猩红热 百日咳 结核病 手足口病 麻疹 水痘 肠道寄生虫病 细菌性痢疾 病毒性肝炎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非传染性疾病



弱视 近视 龋齿 湿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肥胖
第九章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与 急救
第一节 意外伤害的急救要领和方法

制订托幼机构生活制度的卫生学依据 托幼机构生活制度的卫生要求

《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

《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
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内容及意义
02
学前儿童保育学
保育学的概念

学前儿童保育学的概念
学前儿童保育学首先研究儿童的身体本身,以及家庭和托幼机构的教育环境与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除了对传统的卫生保健的内容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外,学前儿童保育学还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与保育;研究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和心理疾患及其预防问题;研究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的健康心理社会环境的创设,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民主的家庭气氛和集体气氛的创设等。
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
●了解学前儿童保育的对象、内容及意义●理解学前儿童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学的概念●掌握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演变过程●应用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基本方法来开展教学与科研
学习目标
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01来自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保育的概念

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
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
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
小结
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内容及意义
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内容及意义
做好特殊儿童的照顾工作
为体弱儿、残疾儿以及有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儿童提供特殊的照顾、帮助与指导。
促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使其健康、安全、愉快地成长。
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促进其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保育学需要将传统上对于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卫生的生活习惯,掌握应对疾病的正确方法和良好心态,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内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特点与养护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保育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创伤的护理措施与教育
学前儿童保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学前儿童保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保育概述

识记
二、保育的范畴
现代保育涵盖了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 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
识记
三、学前儿童保育的目标、内容和作用
• 学前儿童保育的目标 P28 1、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保障儿 童的身体健康。 2、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3、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和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使他 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充分的发展。 (促进健康、培养品质、帮助适应)
1-2课程目标
4、具备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 5、为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打下基础
1-3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记与领会
难点:应用 分析案例,对案例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保育
托幼机构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托幼机构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托幼机构膳食安排与保育
三、学前儿童保育的目标、内容和作用
• 学前儿童保育的作用 P30 1、为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有效的 保障。 2、对学前儿童饮食起居全方位的照顾,也是对他们独立 生活能力的培养。 3、幼儿园时学前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个场所,帮助 其融入这个“社会”。 (条件和保障、照顾和培养、融入“社会”)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目 录
第七章 第八章
学前儿童疾病预防与保育
学前儿童安全问题与保育
托幼机构保育管理 托幼机构保育技能
附录
第九章
第十章
学前儿童保育学
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的相关概念
识记
一、保育和学前儿童保育
保育:一般是指成人对儿童的保护和养育。 学前儿童保育:

幼儿保育学ppt课件

幼儿保育学ppt课件
+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机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
63
(二)小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要点
+ 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 2、容易兴奋、容易疲劳 + 3、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 + 4、可根据小儿动作和语言能力,判断小儿
.
1
什么是幼儿保育学?
幼儿保育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儿童、增进儿
童健康的一门学科。
学习幼儿保育学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生 长发育规律、心理、营养、环境、疾病预防等基本卫生保健 知识和技能,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基本制度和要求。通 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和保育观,能以一 种较高的、较广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对 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在 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负重、支撑能力很差,新生儿无力抬头。 4、肌肉:四肢屈肌的力量大于伸肌,四肢呈蜷曲状
态。
.
69
(三)关节 关节不够牢固,在受到强力作用下,容易发生脱臼
(四)皮肤 1、表皮:新生儿的皮肤薄嫩,保护功能差。 2、皮下脂肪:由于皮下脂肪较少,容易使体热散失。 3、水肿:新生儿生后3~5天可出现水肿。 4、色素斑 5、头发 6、皮脂腺:皮脂腺分泌旺盛。
.
49
六、皮肤
(一)皮肤的功能 1、感觉器官 2、保护作用 3、调节体温 4、排泄器官
.
50
(二)小儿皮肤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1、皮肤的保护功能差 2、皮肤调解体温的功能差 3、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 第一章

第二节 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发展
• 1904年1月 《奏定学堂章程》
• 1922年
壬戌学制
• 1938年3月 战时儿童保育会
• 1951年10月 幼儿园
• 1978年,五届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 指出: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幼儿园。
• 1994年12月,卫生部、国家教委在《托儿所、幼儿园卫 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对托儿所的保健设备和保健人员的 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保健工作的内容页有详细规定 。
• 2003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 育和教育服务”
• 2010年9月27至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世界幼儿保 育和教育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第三节 国内外学前儿童保育的主要理论
• 约翰·洛克(1632~1704),17世纪英国哲学家,他的教 育论著《教育漫画》(“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直译即“和教育有关的一些想法”),一 直被视为西方教育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关于幼儿保育的思 想,至今仍值得我国幼教工作者研究和思考。
四、保育工作的特点 (一)幼儿园保育工作要有现代的儿童观 (二)幼儿园保育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幼儿园保育工作必须融入一日常规工作中去 (四)幼儿园保育必须与教育相互渗透
(五)幼儿园保育工作具有更直接的目的性与教育性 (六)幼儿园保育工作具有全面整体性 (七)幼儿园保育工作具有控制性 (八)幼儿园保育工作具有集体性 (九)幼儿园保育工作具有开放性
• 张雪门 (1891-1973) 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 陶行知(第四节 研究学前儿童保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第一章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第一章ppt课件

酶: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人体缺乏酶或酶分泌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引起疾病。
可编辑版课件
15
三 、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
(二)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
1.神经调节
通过反射对各器官功能的调节(特点:迅速、局限、短暂)
2.体液调节
通过体内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完成,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生殖等基本功能。
运动系统具有--------- 、---------、---------等功能。
可编辑版课件
24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柔软的骨 2.灵活的关节 3.易疲劳的骨骼肌
可编辑版课件
25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柔软的骨
(1)幼儿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成骨细胞在幼年时期参与骨的成长,使骨 不断伸长、增粗。 (2)幼儿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血液循环快,新陈代谢旺盛,受伤后愈 合较成人快。 (3)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人为黄骨髓) (4)骨组织含有机物较多,无机物较少(各占1/2)。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 不易骨折,但受压后容易弯曲变形。(青枝骨折——幼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
(一)细胞
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二)组织
组织
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
构成人体的组织。
(三)器官
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特定形态和特
定功能的结构。
(四)系统
人体内若干功能和结构相近的器官,共同执行某一
完整的生理功能而组成系统。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可编辑版课件

35
(一)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ppt课件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ppt课件

1.合理的喂养和饮食搭配。 2.生理卫生 3 有规律的生活 4.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
ECCD(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Development) “儿童早期关心与发展”
“关心”
பைடு நூலகம்
“关”:关爱,反映在对婴幼儿的照料中,以一颗 爱心来照料婴幼儿的健康和生活,包括营养、发 育、卫生、保健等方面。 “心”:留心,表现为对婴幼儿成长轨迹的注意 和重视,以一种耐心去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和需要, 包括动作、语言、感觉、情绪等等方面。 关心与发展密不可分,要关心婴幼儿的发展,必 须在婴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加以关心,它囊括了教 和养的全部内容。
婴幼儿保育对象
一般幼儿——家庭教育,普通托幼机构保育 环境特殊幼儿——院内救助;家庭辅助;家庭寄 养和收养。 身心发展特殊幼儿——家庭教育,交流班普通幼 稚园、学前特教班。
第二节 保育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保育目的
1心理保育:对婴幼儿心理及其能力的保护与增进. 包括加强对婴幼儿的心理能力的培养,如:婴幼 儿在活动中受挫时表现出伤心或者退缩,婴幼儿 教师应该帮助其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使情绪稳 定下来,并积极鼓励婴幼儿,使之能愉快地投入 到新的活动中去。 2身体保育
对战时儿童保育会的评价
第一、救助了难童。 第二、支援了抗战。 第三、促进了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战时儿童保育会通过自己的工作,赢得了国际社会 对中国抗战的广泛同情与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 际影响。 第五、以伟大的母爱,弘扬了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 民族的爱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她们的精神或 许比她们的工作成就更有价值,是更值得我们珍视的 精神财富。
独生子女的问题与对策
1.独立生存能力 2自我中心问题 3.独生子女的竞争意识 在独生子女教育中,更应该注重独立意识、自我 服务意识、团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 培养。 通过“孩子影响孩子”“孩子发展孩子”“孩子 教育孩子”来促进去发展。

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概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概述

学前教育专业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概述CONTENT 目录p 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概述p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p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育与保育p 第四章 托幼机构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工作p 第五章 托幼机构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p 第六章 托幼机构膳食安排与保育p 第七章 学前儿童疾病预防与保育p 第八章 学前儿童安全问题与保育p 第九章 托幼机构保育管理p 第十章 托幼机构保育技能考情分析考试时长:2.5小时 满分:100分,60分及格题型数量分值单选2020名词解释515简答535论述220案例分析110题型展示单选题:1.学前儿童保育中“育”即教育儿童使之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技能和( ) A.社会适应技能 B.情绪调节技能C.行为自控技能 D.安全自护技能名词解释题:多动症简答题:简述学前儿童保育的内容。

论述题:结合智力落后儿童的表现与成因,谈谈如何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保育?案例分析题:现象一:马上离园了,孩子们特别兴奋和激动,教师在桌子上放了几篮的胶粒,没有提醒孩子们玩胶粒时应遵守的规则就直接让孩子们随意玩。

孩子们纷纷坐到桌子旁,有的孩子抢了好多胶粒放在自己的座位前,有的孩子大声叫到:“老师。

他抢我的胶粒……”有的孩子什么也不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等待……现象二:离园时间到了,老师稳定好孩子们的情绪后,按照家长来的先后顺序请孩子逐个离园。

剐开始的时候,教室里还比较安静,但没坚持多久,班级里就吵闹起来:有的孩子离开位置开始你追我赶了;有的孩子在大声地开玩笑;还有的孩子没有看到自己的家长,顿时情绪烦躁,甚至哭了起来……此时,老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叫家长已经来了的孩子快速离园,一边制止打闹的孩子,以免发生意外,还要匆忙地回答个别家长的问题,那情形真像“打仗”一样。

问题:(1)如何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2)结合实际谈谈离园环节的保育工作要点。

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概述l第一节 学前儿童保育的相关概念l第二节 学前儿童保育的目标、内容和作用l第三节 学前儿童保育的历史发展和观念更新第一节 学前儿童保育的相关概念一.学前儿童保育的概念 P261. 保育一般是指成人对儿童的保护和养育。

最新学前儿童保育概述(第一章)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ppt课件

最新学前儿童保育概述(第一章)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ppt课件
(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问题2 请同学读下列语句,它们在表述形式 上,有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
(1)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a、b两条直线平行吗?
(3)若a2=4,求a的值;
(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注意:1、Leabharlann 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
如果两个角是同旁内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5)对顶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注意:添加“如果”、“那么”后,命题
的意义不能改变,改写的句子要完 整,语句要通顺,使命题的题设和 结论更明朗,易于分辨,改写过程 中,要适当增加词语,切不可生搬 硬套。
如命题:熊猫没有翅膀。改写为:
学前儿童保育概述(第一章)_教 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
料.
5.3.2 命题、定理、证明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 命题的一般形式: “如果……那么……” 命题的构成: 题设和结论
(2)知道什么是真命题和假命题. (3)理解什么是定理和证明. (4)知道如何举一个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判断一个命题真假的方法: 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验证、推理、
举反例等方法。
问题: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思考如何 判断命题的真假.
1、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能被2整除。
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
7、对顶角相等;

8、同垂直于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是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件)-PPT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件)-PPT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第四节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第五节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
肾脏 膀胱 尿道
第六节 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的功能 内分泌疾病
第七节 学前儿童免疫神经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活性细胞 免疫分子 免疫力的获得
第八节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教材编写组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性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定义 健康的概念与内涵 健康的十大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的发展目标 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研究任务与内容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任务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内容
学前儿童卫生保育基础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与保育 学前儿童安全卫生与保育 学前儿童教育卫生与保育
第九节 学前儿童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 听觉器官 嗅觉器官 味觉器官 皮肤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影响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服装卫生
学前儿童服装结构卫生 学前儿童服装材料卫生 学前儿童服装色彩卫生
第三节 学前儿童服装配饰卫生
图案卫生 织物附属物卫生 金属附属物卫生 塑料附属物卫生
第四节 学前儿童服饰卫生新趋势
智能服饰 保育服饰 益智服饰
第七章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生活卫生教育的概述
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教育 卫生与保健
第十一章 托幼机构保育活动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是师德的核心 三.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 任心、耐心和细心是幼儿园教师师德的重要内 容
教育爱决不仅是对幼儿身体的呵护,更是需要幼 儿园教师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保障他们在幼 儿园里快乐而有尊严地生活。
四.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 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摘自《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第1版
案例 一天区角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在忙碌地收拾玩 具。于洋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薛宏伟钻 到桌子底下去了!”薛宏伟是班中比较调皮捣蛋 的孩子,这下又在干些什么……我弯下身对着他厉 声喊道:“薛宏伟,你是怎么回事?这么不讲卫 生,快出来!”听到我大声地批评他,薛宏伟惊 恐地从桌子底下钻出来,小声地说:“老师, 我……”“别说了,快洗手去。”他本来还想分辨, 可我不由分说地制止了他,他眼巴巴地看着我又 咬了咬自己的嘴唇,怏怏地走到盥洗间去了。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富有爱心是幼 儿园教师的核心品质。责任心是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
责任心来自于教师对幼儿教育意义的正确认识与使命感, 来自于对每一个幼儿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耐心和细心是幼儿园教师做好保教工作的重要保证。由于 幼儿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较差,幼儿教师几乎要对他们 的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件事都给予关心和帮助。
这时,蒋嘉怡又跑来对我说:“老师,薛宏伟刚才捡 了好多的小纸屑,这都是剪小花纸的小朋友掉在地上 的,薛宏伟是在收拾自己的玩具后帮助他们整理”听 着她的话,想到薛宏伟看我时委屈的眼神和紧闭的双 唇,我的脸顿时红了,心中也懊悔不已。 的确,孩子的淘气时常会遭到我们的训斥或责怪,但 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弄清事实的真相,给孩子一个 辩解的机会,就会发现,孩子是如此单纯可爱。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培训丛书《幼儿教师的专业 素养》吴颖新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例如,当幼儿在活动中受到挫折而表 现出伤心或退缩时,幼儿教师应该表 现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理解,这可儿教师要同时考虑幼儿身 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保育。幼儿园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 搭配合理的膳食,这是对幼儿身体保育的重要内容,幼儿 教师应尽可能引导每个幼儿吃完一定量的食物,以满足幼 儿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如果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而 采取消极的办法,逼迫幼儿吃,则会使幼儿对进餐过程产 生消极的情绪,这不但会影响幼儿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 收,甚至会逐渐导致幼儿产生神经性厌食。因此,幼儿教 师在对幼儿进行身体保育的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对幼儿 的心理保育,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 积极鼓励幼儿多吃一些食物,如果幼儿实在不想吃,则应 尊重幼儿的选择,绝不能逼迫幼儿吃。
当一名保育员,你准备好了吗?
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教育的内容与要求;第三部分组 织与实施;第四部分教育评价 总则第5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 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 育出版社 2002年2月第2版
全面的保育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保育这一概念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个方面。 (2)无论是身体保育还是心理保育都含有两层含义:一 个是对身体和心理的保护和照顾,使其免受伤害,能正 常发育;另一个是对身体机能和心理能力的促进和增进, 使其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 (3)在对幼儿进行保育的过程中,要将身体保育和心理 保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忽视任何一方,以促使幼儿 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地发展。
第一章学前儿童 保育学概述
第一节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内容 和特点
一、保育的概念
传统的保育,主要是指对幼儿的身体方面进行 保护和照顾,比如体检、生活作息、膳食营养、 锻炼与安全、疾病防治等,这种理解是很不完 整的。
保育的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 “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 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在这种新的保育 观的基础上,保育不仅要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 观,更要反映未来社会与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 不仅要搞好传统的保育工作,更要重视“保” 与“育”的相互作用过程,将保育和教育真正 有机地结合起来。
[案例]
一天,一位小朋友的妈妈下午送幼儿到园后告诉张老师, 孩子没睡午觉,让他睡一会儿。家长走后,带班老师就 让幼儿去寝室睡觉了。到了下班时间,孩子们被陆续接 走,带班老师检查了门窗、水源等,便锁上门下班走了, 竟忘记了在寝室里睡觉的孩子。孩子的家长去接孩子, 发现门锁着,,就回家了。晚八点多钟父母才发现没接 到孩子,又立即返回幼儿园四处寻找,与带班老师联系, 这时幼儿教师才想起该幼儿被锁在寝室里。打开寝室门, 孩子嗓子已哭哑,抱着父母直发抖。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培训丛书《幼儿教师的专业素 养》吴颖新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读书推荐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解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编 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第1 版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里提出幼
儿园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 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一.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 则和规范
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总是把教 师作为自己亲近与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 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 至可以说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平。这就 要求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幼儿提 供一个可信任、言行一致的楷模,时时处处给幼儿以正面的 影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以德育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