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是需要理解含义的那毋庸置疑也是需要 品析之处。
用什么样的方法有效地品词析句
表象重现,品析词句 善用想像,深化情感 创设情境,领悟内涵 拓展资料,填补“征候” 活用比较,其义自见 深入思考,理解意图 综合运用,效益最大化
表象重现,品析词句
表象——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去认知客观事物, 往往会在记忆中保持客观事物的形象。这被感知 的对象即使当下没有出现,它也会在脑海中生动 的映现出来,这就是记忆表象,即表象。 品词析句的首要功能就是要使曾经留在学生脑海 中的映像重新浮现在脑海中,使学生产生身如其 境、情同身感的感觉。 让符号的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化成一个个生动的, 充满灵气的,活生生的表象——表象作为反射型的 心理活动,可以由具体事物的刺激引起,也可以由言 语和词的刺激引起。
情境想像
六上 《14 大瀑布的葬礼》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 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 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 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游 人们常常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师:读着这哀伤的文字,看着这“奄奄一 息”“垂下了头”的瀑布,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情景? 生:此刻我仿佛看见了赛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之 中无奈的低下了头,奄奄一息,仿佛就是一个快 要断气的老人。 生:此刻的赛特凯达斯瀑布只有几条水流无精打 采地流淌着,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雄风。 生:赛特凯达斯瀑布往日一泻千里的气势早已荡 然无存,偶尔发出一阵哀鸣。 生:赛特凯达斯瀑布就像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痛 苦呻吟,更像个无助的孩子在偷偷地哭泣。 师:是啊!今日的大瀑布早已面目全非了!同学 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汇报:失望,无奈,悲伤,痛苦,愤怒等
五上《18 慈母情深》 品析词句——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 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 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 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 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表象重现——
母亲的背、母亲的脸、母亲的眼 想象中的,现实中的

师:睁开眼睛,你看到什么样的背? 生:极其瘦弱的背 生:极其弯曲的背 师:你还看到什么? 生:瘦骨嶙峋的背。 生:看到母亲的肋骨。 师:一个瘦弱的弯曲的瘦骨嶙峋的背。不对啊,这是我母 亲的背吗?我记得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什么样的?形 容一下,用一个词。 生:是笔直的。 生:我还记得是挺拔的。 师:对呀,这才是我母亲的背,如今这个背不见了。闭上 眼睛,往前看,慢镜头拉近,读“背直起来了,母亲转过 来”,一张脸,你看到一张怎样的脸? 生:疲惫的脸。 师:疲惫不堪。 生:瘦弱的脸。 生:布满皱纹的脸。 师:这怎么会是我母亲的脸,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脸不 是这样的。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脸是? 生:富有光泽的。 生:精神十足的。 生:没有一丝皱纹。 师:然而这张脸不见了。……睁开眼睛,你看到了一双怎 样的眼? 生:布满了黑眼圈的眼睛。 生:疲惫的。生:布满血丝。
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篇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 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 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区别。
对品词析句的基本认识
“品词析句”的过程就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过 程
品词析句本身就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累计过程,学会了
一个词的写法,领悟了词的内涵,情感,本身就是学生的 学习知识的过程。 而“词句”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态度,感情,观点;学生 可以通过“品词析句”去理解文中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就是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能力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品词析句”的三个维度是有机的融合 、 统一在一起的。
品词析句在现实课堂的反思
品词析句的漠视化
没有“品词析句”——让学生领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言外之
意、弦外之音 没有“沉入词语”——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与文本的思维、认 识、情感产生共鸣 没有"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受到深层的人文陶冶与 情感震撼
品词析句的形式化、表面化
词语的内涵划分为“个人内涵”“客观意义”。“个人内涵”
对品词析句的基本认识
“品词析句”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和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循 “整体——部分——整体”的
教学规律。教师“风格”“流派”的体现都是建立 “部分”这一环节中的“文本细读”之上的。 “文本细读“——南帆先生的”沉入词语”;施特劳斯 的“在字里行间阅读”;谭雪纯先生的“穿行在多重话 语之间”;王尚文先生的“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文本细读最主要,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品 词析句”. 品词析句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微小的“细胞”,是构成阅 读教学“部分”这一环节的基本组成单位.但这最为微 小的“细胞”的有与无,好与坏,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 能否唤醒学生生命的体验,能否促进学生作为“人”的
从课后练习中找品词析句之处(一)
课文描写的场面真壮观,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把 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 ——四上《 1 观潮》 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上《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 了”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六上《少年闰土》
所有要求背诵的段落一定是值得品析涵咏 之处。
所有要求抄写的词句也一定是值得品析涵 咏之处。
从课后练习中找品词析句之处(三)
课文中有些句子含着一定的意思,如,“大家都喊:‘野 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让我们找出类似的 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四下《13 夜莺的歌声》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 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五上《9 鲸》 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六下《12 为人民服务》
怎样理解“品词析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品 词析句”:
理解词语句子的概念化意思,从中品味 、 欣
赏到蕴含在词语句子背后的情感 、 态度 、 价 值观,并领悟、学会“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 所在”。 ——夏丏尊
对品词析句的基本认识
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 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区别。 “品词析句”的过程就是实现“三维目标” 的过程。 “品词析句”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 和方法
想一想
当你准备一节课时,最感困难或困惑的地 方是:
不知道怎样设置合理的引入情境? 生字新词的教学枯燥,不知如何改进? 不知用什么方法整体感知更好? 在精读过程中,不知怎样带领学生涵咏和品味
重点词句? 如何设计拓展内容? 课的结束怎样把握?
品词析句显真功
乌鲁木齐市逸夫小学 王新丽
从单元导读看品词析句的各学段目标(二)
四年级单元导读摘要
上册第一单元: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上册第二单元: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 上册第三单元: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上册第四单元:针对动物描写,比较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上册第五单元: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下册第一单元: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下册第二单元: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 下册第五单元: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 下册第六单元: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下册第七单元: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对品词析句的基本认识
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小学语 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区别。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感受性阅读”。 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 读中积累词语。 中年级: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高年级: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 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阅读教学细则》: 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句是语
从课后练习中找品词析句之处(二)
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体会带点的词语,再抄下 来。 ——四下《17 触摸春天》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在从课文中找出其 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五下《1 草原》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六下《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我们可以怎样做?
怎样达成品词析句——从单元导读看品词析句的 各学段目标 什么样的文字需要品析——从课后练习中找品词 析句之处 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到有效地品词析句 备课中怎样预设品词析句环节
从单元导读看品词析句的各学段目标(一)
一、二年级:打地基——大量识字,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朗读短小文章。 三年级:过渡——理解文意,初识文字魅力, 增强对文字的感性认识。 四年级:开始品词析句——将学生引入语言 的表达、语言的规范,从而体会语言怎样才 能表达具体、生动。 五年级:深入品词析句——结合文字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品读积累。 六年级:运用品词析句——结合思想内容,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灵活运用。
“随文推演”和“心理猜想”
是指让学生通过创造想像和再造想像,对 文章的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进行猜测,揣 摩,体会。“把别人的文章当成自己的文 章”,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状态去理解,体 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随文推演”是指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或 者联系上下文,想像情境或者事情的延伸 发展。
“心理想像”则是指对文本中没有具体写出 来的,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的心理活动进行 猜测,揣摩,想像,再现。 六上 《17 少年闰土》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 四角的天空。 实际活动范围小——心理活动范围小—— 内心渴望能冲出“四角的天空”。
从单元导读看品词析句的各学段目标(三)
五年级单元导读摘要:
上册第四单元: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上册第六单元:想一想作者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


现父母之爱的 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七单元: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上册第八单元:领会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下册第一单元: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下册第二单元: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下册第三单元: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 言,学习用得提的语言进行表达 下册第四单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认真领悟文章的表 达方法 下册第五单元:感受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名著的乐趣 下册第七单元: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下册第八单元: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从单元导读看品词析句的各学段目标(四)
六年级单元导读摘要:
上册第二单元: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
作用 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 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上册第五单元: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上册第七单元: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和动物、动 物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下册第一单元:抓住重点句段,领悟文章蕴含的 道理 下册第四单元: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就是词在人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概念和感知。“客观意义” 则是这个涵义中最稳定,最统一和最精确的部分。 语词只有在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的作为“客观意 义”存在的时候,才能成为生命活动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 胞。 只有经过精心的备课,在课前细细的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并在课时相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 上对词语有深刻的认识或理解,并最终使词句内化为学生生 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
善用想像,深化情感
想像——表象的连续叠加。 从内容新颖度来看,想像可以分为创造想像和再 造想像。是阅读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恰当的运用,往往能使一个普普通通地词语焕发 出炫目的光彩,让人感受到生气勃勃的生命。 席勒在《论悲剧艺术》一书中指出:想象越生动 活泼,也就更易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感情也 就越强烈。 想像主要包括:情境想像、随文推演和心理猜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