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政府及
产业界积极应对,纷纷提出各自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的发展热点。我国是夜歌能源短缺的国家,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国家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重点强调将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在汽车石油替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天然气、生物质燃料、煤基燃料等代用燃料汽车,使用汽柴油或代用燃料同时增加电驱动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由动力电池作为蓄能装置、由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具有燃料效率利用率高、低排放或零排放等特点,发展和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政府和汽车行业的共
识,也是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在能源、环境、运输安全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地挑战。能源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交通运输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运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推动智能交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汽车新能源文献综述 2.1汽车新能源的涵义
第三章汽车新能源分类
3.1 汽车新能源的分类
3.1.1混合动力汽车3.1.2纯电动汽车3.1.3燃料电池汽车3.1.4氢动力汽车
3.1.5燃气汽车3.1.6生物乙醇汽车3.1. 7物理原料电池汽车3.1.8新
能源汽车的其他方案
第四章汽车新能源技术现状分析 4.1汽车新能源的现状
第五章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分析 5.1汽车新能源的发展
4.1汽车新能源的现状
随着世界污染的日益严重和能源逐渐短缺,全球开始注重环保和能源问题,而汽车
行业是造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有数据说,机动车消耗了国内石油总
产量的85%,而大量汽车的使用则产生有害尾气污染环境。如何减少汽车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从长远来看,最终的解决之道不是限制汽车工业发展,而是寻找石油的替代品,开发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中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6-200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中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7年12月,长安汽车自主开发的中国首款混合动力汽车——杰勋HEV量产下线。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8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66辆,同比劲增107.95%。仅仅在2008年6月一个月内就完成100辆的销售。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2020年以前节约和替代石油主要依靠发展先进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实现。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节约石油7306万吨、替代石油910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16406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石油需求削减41%。届时,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在汽车石油替代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法规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早,各国相继出台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张的政策。国际主流汽车生产企业都视新能源汽车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领域,纷纷制定并实施了各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规划。在我国,国家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无论从政策上还是经济上,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方向。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规则》对新能源汽车作出概念界定:所谓新能源汽车是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汽车(如超级电机动车)。《规则》明确规定,今后“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企业,应当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许可方能取得生产资格”,并对准入企业设立15道门槛,并实行一项否决制。
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据了解,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将得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2008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召集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一汽、东风以及清华大学等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数十位专家开会,商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政策问题。据有关人士透露,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的实施细节即将出台,而参加上述会议的几十位专家也基本组成了审核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家委员会。法规实施后,新能源汽车上牌照、上公告都将与传统汽车区别开来。据与会专家介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措施,也有望由国务院各部委和各地方出台。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压缩天然气、氢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二甲醚类燃料以及灵活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燃料电池及电催化器、电极、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制造,都已列入了鼓励目录,享受鼓励政策。
2008年12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对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直接采取财政补贴措施,并通过税收政策从生产和使用环节对新能源车的发展进行支持,初步预计到2012年,财政部将向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投入200多亿元,刺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同时,科技部和财政部表示“计划在前期小规模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再选择11个有较好的应用条件、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方面有强烈需求的大中型城市,连续3年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规模达6万辆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此来拉动规模产业化的进程。”此前,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照国内汽车年产1000万辆计,就是100万辆。
种种信息无疑表明了一种动向,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企业普遍看好的一个方向,甚至成为汽车企业实力的一种象征。未来的汽车市场必然被新能源汽车占据,而现在各个方面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