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铁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铁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铁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桥桩基础、承台一、原材料说明:按要求选用160-200mm坍落度,5-25mm碎石1、水泥:安徽白马山海螺PO42.52、细骨料:赣江砂3、粗骨料:宝华5~25mm4、粉煤灰:南京悦力5、外加剂:江苏博特PCA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二、计算步骤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1.15*fcu,o+1.645*σ=1.15*30+1.645*5=42.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2.5/( 42.7+0.46*0.07*42.5) =0.44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室内试验取w/c=0.463.计算水泥用量:查表取用水量W=240kg/m3考率外加剂减水率30%取用水量为共W1o= 240*(1-30%)=168kg/m3Co /′=Wo/( w/c)= 168/0.46=365 kg/m3Co= Co/*0.7 =365*0.7=256kg/m3考虑现场施工需要,粉煤灰超量取代法计算,系数为1.15Fo = 1.15*(Co /_ Co)=1.15*(365-256)=125 kg/m3胶凝材料总用量为=256+125=381 kg/m3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1%外加剂用量取胶凝材料的1.00%Xo=381*1.00%=3.81kg/m3Wo=W1o-Xo=164Co+So+Go+Wo+Xo+Fo=2400 ①So/( So+ Go)*100%=41%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9,Go=10925.初步配合比为:水泥=256 Kg/m3 ,砂=759 Kg/ m3,碎石=1092Kg/ m3,水=164 Kg/ m3外加剂=3.81 Kg/ m3粉煤灰=125 Kg/ m3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256:759:1092:164:3.81:125=1: 2.965:4.266:0.641:0.0149:0.488 6、基准配合比设计实拌25L各材料用量:水泥:6.4Kg 砂:18.975Kg 碎石:27.3Kg(5~16mm:10.92Kg 16~25mm:16.38 kg)水:4.1kg 外加剂:95.25g 粉煤灰:3.125 Kg 将其拌和后,初始坍落度为200mm,半小时后坍落度为195mm,扩展度58cm,凝结时间初凝为10h20min,终凝时间12h05min;含气量3.4%,泌水率1.2%。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5MPafcu.k为30MPa由fcu.o≥30+1.645×5≥38.2(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a a为0.46a b为0.07f ce为1.13*32.5=36.7MPa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 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 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Mco=185/0.43=429kg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1250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 2.9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4.3:12.5:29.1kg;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463:185:526:1226=1:0.40:1.136:2.65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6:4.24:12.04:28.09kg;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0.38:1:1.11:2.72。

C30混凝土: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

c30混凝土配合比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1立方米商品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
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一般保证c30混凝土强度的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
1、工艺: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入模、振捣必须要按照相应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2、材料: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经检测合格。

3、机械:混凝土搅拌、浇筑、运输机械必须满足实际需要。

4、人员素质:必须有责任心且有相关职业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5、环节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下现场检查、旁站,保证每个环节的合格要求。

从强度上讲,C30混凝土应该要求达到34.5MPa才能算合格。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

38:1:1.11:2.7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

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

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

00=28.23(N/mm2).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

46,取σb =0。

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

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

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取σ=5.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 =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 3 0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eu,0>feu k+1.645 (T其中:(T―― ■昆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

取c =5.00( N/mm2 );feu , 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eu , k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取feu , k=20(N/mm2 );经过计算得:feu , 0=20+1.645X5.00=28.23 (N/mm2 )。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ca, c 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c a=0.46,取cb =0.07;fee―― 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 (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X 48.00/ (28.23+0.46 X0.07 X48.00 ) =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 ------ 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 ----- 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B ――卜加剂的减水率,取B =500%。

c30砼配合比设计

c30砼配合比设计

C30砼配合比设计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设计坍落度为10~30mm 混凝土配合比。

1 砼设计配制强度δ=5
f cu,o≥f cu,k+1.645δ
≥30+8.2
≥38.2mpa
2 求水灰比a a=0.46 a b=0.07
= =0.38
3 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最大粒径31.5mm,m wo=180kg
4 确定水泥用量,m co
m co= = 180÷0.41 =439kg
5 βs的确定
βs=38%
6 计算m so,m go。

假设砼密度2400kg/m3。

m co+m so+m go+m co=2400
100%=38%
so
m go=1104kg
7计算配合比为:
m co:m so:m go:m wo=439:677:1104:180
试拌25L,各材料用量:水泥10.975kg
砂16.925kg
碎石27.6kg
水 4.5kg 经试拌,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其和易性、粘聚性良好。

确定计算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

8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调整水灰比±0.02,得到另外两组配合比:m co:m so:m go:m wo=418: 677:1104:180
m co:m so:m go:m wo=462: 677:1104:180
计算:复核:试验监理工程师:。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最新版】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最新版】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eu, 0>feu k+1.645 (T其中:(T ―― ■昆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

取c =5.00( N/mm2 );feu, 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eu, k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eu, k=20(N/mm2);经过计算得:feu, 0=20+1.645x 5.00=28.23 (N/mm2 )。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ca, c 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c a=0.46,取cb =0.07;fe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 (N/mm2 ); 经过计算得:W/C=0.46X 48.00/ (28.23+0.46 X0.07 X48.00 ) =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 ------ 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 ----- 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B ――卜加剂的减水率,取B =500%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JGJ-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二、设计资料:1、标号C30 设计坍落度30-50mm2、材料:水泥:湖南省玉山水泥厂P.O 42.5河砂:耒阳砂场碎石:塘尾村碎石场,最大料径37.5mm水:自来水三、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过程: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 cu ,o≥fcu,k+1.645σ因无统计资料,按表2-19(GB50204)查表:标准差σ=5.0Mpa 则 fcu,o≥30+1.645×5.0≥38.2 Mpa2、计算水灰比(W/C):W/C=W/C=(A×fce )/( fcu,o+A×B×fce)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查表取ro=1.00f ce =ro×fcu=1.00×42.5=42.5MPa已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 ,o=38.2Mpa,水泥实际强度fce= 42.5 Mpa,取A=0.46 B= 0.07则W/C=(0.46×42.5)÷(38.23+0.46×0.07×42.5)=0.493、选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wo)已知:坍落度为 55-70 mm,碎石最大粒径为37.5mm,查表4.0.1-2选取mwo=185Kg/m34、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o)m co = mwo/(w/c)已知: mwo=185 Kg/m3 w/c=0.49则 mco=185÷0.49=378 Kg/m35、选定砂率:查表4.0. 2 取砂率βs=0.33 6计算砂(mso)、碎石(mgo)的用量;(采用质量法)已知: mco =378 Kg/m3 mwo=185 Kg/m3 βs=0.33,设定Mcp=2400 Kg/m3Mcp=mco+mwo+mso+mgo =Mso/(mso +mgo)×100%=βs计算得出 mso =606 Kg/m3 mgo=1231 Kg/m3得出基准配合比:mco :mwo: mso: mgo= 378:185:606:1231(单位:Kg/m3)= 1 :0.49:1.60:3.26四、检验强度,调整并确定最佳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水灰比分别减少、增加0.03,配制以下三组砼拌和物(单位:Kg/m3)1 mco :mwo: mso: mgo= 378 : 185 : 606 : 1231= 1 : 0.49 : 1.60: 3.262 mco :mwo: mso:mgo= 402 :185:598 :1215= 1 :0.46:1.22 :3.023 mco :mwo: mso: mgo= 356 :185:613 :1246= 1 : 0.52 :1.72:3.50五、试验室配合比的密度修正1、W/C=0.49混凝土拌和表观密度计算值为:pc=378+185+606+1231=2400 kg/m3实测表观密度:pt=2425kg/m3因为:2425-2400=25<2400*2/100=48,该配合比不要修正。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C30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等级,其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本文将介绍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注意事项。

1.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沙、石子和水的比例关系。

C30混凝土的配合比需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设计。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500 kg•沙:900 kg•石子:1100 kg•水:175 kg•外加剂:根据需要添加根据上述配合比设计,C30混凝土中水泥、沙、石子和水的比例为1:1.8:2.2:0.35。

具体配合比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应保证满足混凝土的工程性能要求。

2. 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C30混凝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2.1 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的水泥、沙和石子作为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沙和石子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骨料性能。

2.2 水泥的掺合比例根据水泥的标号和需求强度,调整水泥的掺合比例。

过高或过低的掺合比例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混凝土搅拌工艺搅拌混凝土时,应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

搅拌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不完全,影响强度,搅拌强度过大会使混凝土分散性差,易产生空鼓。

2.4 混凝土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适宜,并防止雨水浸泡和过早脱模。

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过程。

2.5 施工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应选择适合的方法,防止产生分层和空隙。

可以采用机械浇注、人工浇注或振动浇注等方式进行施工。

结论C30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等级,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操作,可以确保C30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工程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及时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

c30混凝土配合比多少合适

c30混凝土配合比多少合适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那么c30混凝土配合比应该为: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配合比:0.38:1:1.11:2.72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设计(图片来自设计本@台湾法兰德室内设计)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5MPafcu.k为30MPa由fcu.o≥30+1.645×5≥38.2(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afce/(fcu.o+aa.ab.fce)aa为0.46,ab为0.07,fce为1.13*32.5=36.7MPa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Mco=185/0.43=429kg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1250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

c30混凝土的配比

c30混凝土的配比

c30混凝土的配比C30混凝土的配比C30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等级,其强度等级为C30,抗压强度为30MPa。

它的配比设计要求合理、施工方便、成本控制合理。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C30混凝土的配比设计。

1. 水泥配比C30混凝土的水泥配比一般为1:1.2:2.3,其中1表示水泥的质量,1.2表示砂的质量,2.3表示碎石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砂子配比C30混凝土的砂子配比为1:2.8,其中1表示水泥的质量,2.8表示砂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砂子要求细度模数适中,一般在2.6~3.0之间。

3. 碎石配比C30混凝土的碎石配比为1:4.5,其中1表示水泥的质量,4.5表示碎石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碎石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5~25mm之间。

4. 水灰比C30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为0.5~0.6,具体数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水灰比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过小会导致混凝土易龟裂。

5. 减水剂掺量C30混凝土的减水剂掺量一般为0.5%~1.0%,具体数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减水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且掺量不宜过多。

6. 混凝土掺合料C30混凝土可以适当掺入矿渣粉、石灰石粉等掺合料,掺入量一般不超过20%。

需要注意的是,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且掺入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C30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用途、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耐久性等指标。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试配和试验,确保配合比合理、可靠。

C30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耐久性等指标。

因此,在进行配比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混凝土配合比指的是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是混凝土配制的重要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可以分为常规混凝土和特殊混凝土两种情况。

1.常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常规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公式通常采用最简单的"水泥用量/骨料用量/砂用量/水用量"的方式表示。

例如,对于一种常规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为1:2:3:0.5其中,1表示水泥用量,2表示骨料用量,3表示砂用量,0.5表示水用量。

当我们知道需要制备的混凝土的总用量时,可以利用配合比公式计算各原材料的用量。

2.特殊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特殊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常见的特殊混凝土有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耐火混凝土等。

对于这些特殊混凝土,一般采用试配法进行配合比的计算。

试配法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通过试验和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修正得出最佳的配合比。

试配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材料特性,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2)进行试配实验,在试验室中制备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3)对试块进行养护和试验,得到每个配合比的强度和性能指标;4)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继续进行试验,直至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性能;5)最终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

除了强度和性能要求外,特殊混凝土的配合比还要考虑施工性能,如流动性、抗裂性、耐久性等。

总结:混凝土配合比是制备混凝土的重要参数,可以根据常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也可以采用试配法确定特殊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配合比的计算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不断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3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设计强度: C30使用部位:承台、墩柱、系梁、肋板、盖梁、扩大基础、耳背墙、台帽、桥头搭板等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270:708:1107:173:70:70:3.7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1:2.62:4.1:4.1:0.64:0.26:0.26: 0.014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使用工程部位C3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承台、墩柱、系梁、肋板、盖梁、墩台、盖梁、扩大基础、耳背墙、台帽、桥头搭板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7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2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20mm~160mm,试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40mm。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3.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

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4.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c30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30MPa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水灰比
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比例,通常采用0.4~0.5的范围。

在本例中,采用0.45的水灰比。

2、确定水量
混凝土中的水量一般取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的乘积,即水量=水灰比×水泥用量。

在本例中,假设使用水泥350kg,因此水量=0.45×350=157.5kg。

3、确定粗骨料用量
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一般占总骨料用量的60-75%,在本例中假设采用70%的粗骨料比例,则粗骨料用量=1-水灰比-细骨料用量/水泥用量。

根据经验值,粗骨料用量在本例中取400kg。

4、确定细骨料用量
细骨料用量一般占总骨料用量的25-40%,在本例中假设采用30%的细骨料比例,因此细骨料用量=0.3×粗骨料用量=120kg。

综上所述,c30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350kg、水157.5kg、粗骨料400kg、细骨料120kg。

C30普通砼配合比计算

C30普通砼配合比计算

C 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计条件:大中桥步行板、挡碴块、砼路面、砼磨耗层、站后房建工程等现浇。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强度标准差为5MPa ;坍落度要求70mm ~90mm ;采用山铝水泥P ·O 42.5水泥,富裕系数γc ≥1.0;临朐中砂;青州碎石、最大粒径25mm ;工地饮用水。

因原材料质量较稳定,故采用质量法计算,其设计步骤如下: 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 ,o =f cu ,k +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49.05.4207.046.02.385.4246.0=⨯⨯+⨯=⨯⨯+⨯=ceb o cu cef a a f f a C W αα,3.按耐久性、抗冻性要求复核水灰比:按照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选用水灰比0.46 4.确定用水量: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1-2,用水量为200kg 。

5.计算水泥用量:m co =m wo /〔W /C 〕=200/0.46=434kg 6.确定砂率: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2,用内差法确定砂率βs =35%7.计算砂石用量〔质量法〕:取m cp =2350kg /m 3 将有关数据代入下式得:434+m so +m go +200=2350kgm so /〔m so +m go 〕=35%经计算:m so =601g m go =1115kg 8.初步配合比:m co ∶m wo ∶m so ∶m go = 434∶200∶601∶1115=1∶0.46 :1.38 :2.579.试配调整:⑴试配每盘材料用量:因粗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故试配每盘材料的搅拌量为30L。

即m co=434×30/1000=13.02kg m wo=13.02×0.46=5.99kgm so=13.02×1.38=18.03kg m go =13.02×2.57=33.45kg⑵坍落度及容重测定与调整按上述材料搅拌后,测定其和易性及坍落度(85㎜),认为粘聚性、保水性良好,容重为2360kg/m3与基准配合比差值小于2%故不再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fo= mboßf=355*0%=0kg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mco=mbo-mfo=355-0=355kg
6)选定砂率(ßs)
混凝土采用碎石拌制,最大粒径31.5㎜,水胶比W/B=0.55,选定混凝土砂率ßs=36%。
7)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砂石用量(mso,mgo)
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wo=195kg,矿物掺合料用量mfo=0kg,水泥用量mco=355kg,砂率ßs=36%。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2450 kg,用质量法求得mso=684kg,mgo=1216kg。
3)选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wo)
已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30-50)㎜,碎石最大粒径为31.5㎜,选用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wo=195kg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bo)
1、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wo=195kg,水胶比W/B=0.55,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mbo= mwo/(W/B)=195/0.55=355kg
mc:mf::ms:mg:mw=342:0:689:1224:195
(五)验证设计配合比
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I类环境,允许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30%,实测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量P=0.09%,符合规定要求。
50
良好

325
0
714
1216
195
36.9
0.55
0.36
35
良好

355
0
684
1216
195
39.6
0.50
0.35
30
良好

390
0
653
1212
195
42.8
绘制胶水比—抗压强度线性关系图如下:
图中求得略大于配制强度对应胶水比为1.75,水胶比为0.57。取用砂率ßS=36%,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w=195kg,求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mf=0kg,水泥用量mc=342kg,碎石用量mg=1224kg,砂用量ms=689kg。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ρc,t=2480kg/m3,计算值ρc,c=2450kg/m3,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δ=ρc,t/ρc,c=1.01。设计配合比为:
③计算混凝土水胶比
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38.5MPa,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fb=49.3MPa,无强度统计资料,采用碎石拌制,αa=0.53,αb=0.20,计算水胶比:
W/B= = =0.60
2、按耐久性校核水胶比
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I类环境,允许最大水胶比为0.55,计算水胶比为0.60。采用水胶比为0.55。
附件一:
C30钢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设计概况
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无强度统计资料,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和坍落度为(30-50)㎜,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I类环境。全部采用本地原材料。
1、水泥
水泥采用南京三龙天宝山牌P.O42.5级水泥,其指标如表1:
表1
项目
凝结时间(min)
胶砂强度(MP
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I类环境,允许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为275kg。按强度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355kg,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355kg。
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mfo)和水泥用量(mco)
已知矿物掺合料掺量ßf=0%,每立方米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
(4.75-9.5)mm
压碎值(%)
Ⅱ类
/
不低于Ⅱ类
含泥量(%)
Ⅱ类
Ⅱ类
不低于Ⅱ类
泥块含量(%)
Ⅱ类
Ⅱ类
不低于Ⅱ类
针片状颗粒含量(%)
Ⅱ类
Ⅱ类
不低于Ⅱ类
筛分结果如表5:
表5
小碎和瓜子片按1:1掺配,其合成级配符合连续级配(5-25)mm规定。
4、水
水采用人畜饮用水。
(二)确定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混凝土设计强度fcu,k=30MPa,无强度统计资料,标准差δ=5.0 MPa。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30+1.645*5=38.2(MPa)
取用fcu,o=38.5MPa。
2)计算水胶比(W/B)
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胶比
①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
已知采用P.O42.5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值fce,g=42.5MPa,水泥富裕系数γc=1.16,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
(四)确定设计配合比
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再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的水胶比,同时分别增加和减少1%的砂率,组成三种不同配合比,并拌制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表6:
表6
水胶比
砂率
坍落度(mm)
粘聚性
保水性
配合比(质量比)(kg/m3)
28d抗压强度(MPa)
水泥
掺合料
江砂
碎石

0.60
0.37
fce=γcfce,g=1.16*42.5=49.3MPa
②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
已知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ce= 49.3MPa,粉煤灰影响系数γf=1.00,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γs=1.00,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
fb=γfγsfce=1.00*1.00*49.3=49.3MPa
8)确定计算配合比
计算配合比为:
mco:mfo::mso:mgo:mwo=355:0:684:1216:195
(三)提出试拌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搅拌量为40L,符合最小搅拌量25L的要求。试拌拌合物坍落度为35mm,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试拌配合比为:
mco:mfo::mso:mgo:mwo=355:0:684:1216:1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结果
0.0
4.9
18.4
33.2
48.7
84.2
96.7
规范下限
0
0
0
10
41
70
90
规范上限
0
10
25
50
70
92
100
细度模数为2.70,属Ⅱ区中砂。
3、碎石
碎石采用小碎和瓜子片,最大粒径dmax=31.5㎜。其指标如表4:
表4
检测项目
实测值
技术要求
(9.5-31.5)mm
安定性
(雷氏夹)
抗折
抗压
初凝
终凝
3d
28d
3d
28d
结果
215min
275min
4.2
7.6
20.2
48.2
合格
2、砂
砂采用中(粗)砂。其指标如表2:
表2
检测项目
实测值
技术要求
含泥量(%)
Ⅱ类
不低于Ⅱ类
泥块含量(%)
Ⅱ类
不低于Ⅱ类
筛分结果如表3:
表3
筛孔
项目
累计筛余(方孔筛,mm)百分率(%)
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