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感觉阶段——我们所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 解释或定义阶段——我们想象的他人的评价或判断。 ♪ 自我反应阶段——我们在对于他人的评价的想象中产生的某种
自我感觉。
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
♪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 人们的行为反应是以人们对所处的客 观环境的判断为前提的。
♪ 符号(symbol)
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
基本概念——符号
♪ 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是认识或使用该种文字的人的沟通工 具。 汉语、英语、法语、日语、韩语……
♪ 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 口头语言、表情、体态语言
基本概念——符号
♪ 物品也是重要的符号
基本概念—情境
♪ 情境 (situation)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 自我
♪ 自我发展的三阶段: 玩耍阶段:个人简单扮演一些人的社会角色。 游戏阶段:同时承担几个社会角色并将其组成一个整体。 概化阶段:个人按照“概化的他人”行动。
♪ “主我”与“客我” “主我”(I):也称作“自然我”,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冲动,是
未经过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 “客我”(me):亦称“社会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
♪ 埃德温·勒默特: 初次越轨行为、 再次越轨行为
♪ 解决社会问题和越轨行为 只有将某种社会状况或行为贴上“正当的”、
“正常的”、“符合规范的”的标签,才会自动 消除它们的对立性。
标签理论
霍华德·贝克尔
对于符号互动论的评价
♪ 理论意义
♪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简单的 被动体。
♪ 注重微观的研究,重视人际互动的过程,而且相比结 构功能主义对于社会的考察更加细致。
理论来源
♪ 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 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社会中的人均把对方作为检 验自己行为的镜子。 亚当·弗格森——习惯的作用大于本能 苏格兰伦理学家的思想通过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而发展为 符号互动理论
理论来源
♪ 詹姆斯对习惯、自我和社会我的研究 ♪ 研究了习惯取代本能的过程 ♪ 自我的分类: ♪ 物质我(The Material Self) ♪ 精神我(The Spiritual Self) ♪ 社会我(The Social Self) ♪ 纯粹的我或抽象我(The Pure Ego) ♪ 其中,社会我的思想对后来的符号互动论影响最大。
心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的调节作用
♪ 如何认识社会变迁?
通过心智和自我概念表征的过程来改变和重构
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 布鲁默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号互动思想
♪ 互动的解释过程是刺激和反应的中介:刺激—解释—反应 ♪ 三大基本前提:
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 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以修正。 ♪ 互动的结构与过程 “共同行动”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 ♪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理论建构的方法、敏感性概念、归纳法、 调查方法、定性分析
♪ 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得出 理论,有助于人们研究现实问题。
人们在行动之前所 面对的情况或场景, 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 人、角色关系、人的 行为、时间、地点、 具体场合等。
你吃了吗?
基本概念
♪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的 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 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 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 机制和规律。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 基本概念 ♪ 理论来源或背景 ♪ 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 ♪ 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 评价:理论意义和理论缺陷
基本概念
♪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 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 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 戏剧分析:剧场、前台、后台、剧组
♪ 印象管理: ♪ 理想化表演 ♪ 神秘化表演 ♪ 补救性表演
♪ 社会机构外的互动 ♪ 角色距离: 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
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 标签理论
♪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讨社会问题与越轨行为的理论 社会问题或越轨行为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即某种问题之所以成为社 会问题,某种行为之所以成为越轨行为是因为社会给它们贴上了这样 的标签。
♪ 由这两个假设认为,心智、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 产生和发展的。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 心智:
♪ 常规姿态:在发出者和接收者身上都能引起共同的反 应,并具有社会意义的姿态。
♪ 想象性预演:选择各种行动方案,扮演他人角色。 ♪ 当一个有机体能懂得常规姿态的含义,承担他人角色
,并想象性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这一有机体 便具有了心智。
♪ “如果人们认定某种情境是真实的, 那么这一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
♪ 个人定义受社会定义的制约。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心智、自我与社会
♪ 基本假设:
♪ 人类之所以与群体 中的他人协作是为了 谋求生存,克服自身 弱点。
♪ 在此过程中,有 利于人类生存的或适 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 下来。
理论来源
♪ 鲍德温的自我发展三阶段论 ♪ 投射阶段 ♪ 主观阶段 ♪ 反射阶段
♪ 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 强调人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 认为人的活动与客观世界是相互依赖的
库利的“镜中我”
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
♪ 库利的“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
库利:“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 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感觉是由别人的 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 ‘反射的我’或曰‘镜中我’。”
的结果。 ♪ 人类个体总是不断进行着自我反省、反思、自我控制。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 社会——被看作业已组织起来的,通过一般的他人而得以规则化
了的活动。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论述的:
♪ 社会制度和结构是如何产生的?
个体之间有组织的和模式化的互动
♪ 社会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依赖于自我的能力
♪ 社会和它的制度是如何维持和延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