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素描简介
地质素描简汇及其工程应用分析
![地质素描简汇及其工程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d341e34afe04a1b071deaa.png)
地质素描简汇及其工程应用分析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各种地形地貌并存,各期构造运动衍生出的地质现象千姿万态,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地质素描,有助于对各类地质形态、特征和规律进行透彻的理解和把握,以满足相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其中,地质素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关键词:地质素描;素描分类;素描方法;素描技巧;工程运用前言地质素描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当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为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等,提供场地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的直接依据,野外地质素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质素描吸取了绘画技巧,采用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直观、形象的感觉记录和阐明地质问题,概括地质结构、构造等特点,反映地质现象的形态特征和规律。
有些用冗长文字无法表述清楚的地质现象,通过地质素描便可一目了然。
因此,地质素描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各种地质报告和许多文献记录中,成为野外地质工作或工程施工中获取原始资料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结合常用型地质素描分类、素描方法和成图要求,进行了地质素描的专题分析和研究,并且列举了一些大型工程的成功案例和应用效果。
一、地质素描简汇1.实用型地质素描分类实用型地质素描通常可分四类,分别是剖面素描、地景素描、露头素描及标本素描。
⑴剖面素描:野外地质工作者在穿越主要地质路线时,随手勾绘地质剖面,或在施工中精绘开挖作业面地质形态特征、不同高程上的地质现象、构造及侵入岩形态和穿插关系,标注产状要素和花纹,这是地质工作中普遍应用的一种素描形式。
多应用于基岩中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前期勘察与后期施工过程中,如水电站、水库及一些大型山区河道治理。
⑵地景素描:主要对地貌景观的大视域描绘,用于描述地质作用或不同性质的岩石形成的特有地形地貌特征。
地景素描的地质现象范围比较大。
地质体的地景层次较复杂,描绘前必须掌握对应的区域地质资料,并在现场进行认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理出规律,然后确定构图,运用合理线条,达到准确的描绘。
地质素描图的类型与画法
![地质素描图的类型与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c9f9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b.png)
露头素描
这类素描描绘的地质现象规模较小,往往是些微地貌、小构 造或较大构造的局部等.
辉绿岩中的球状风化
标本素描 包括矿物标本、岩石标本、构造标本及古生物标本等素描.
三、素描图的类型(按地质内容划分)
1、基本程序 2、沉积构造 3、接触关系 4、节理、劈理 5、褶皱 6、断层 ……
图5-31-D1000点布茸—波希日玛断层素描图
图5-32 多吉鄂阿断层素描图
图5-33 姜梗日断层组合构造剖面
图4-28 5460高地断层(F2)素描图
盼来沟断层剖面素描图
加朗拉
N F6
J 2o p 15 44
0
10
P 2x 45 65 20m
1
2 P 2x 3 J 2o p 4
5
6
7
劈理
岩石组合、沉积韵律
沉积构造
不整合关系
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
褶皱部分
a a
b 图5-17a~b赛多岗日—雀德达改陇向斜联合剖面
b 图5-18(a~b)布茸向斜联合构造剖面
断层部分
断层角砾岩、劈理、牵引褶皱、擦痕、阶步、构造透镜
图5-30-D0285点布茸—波希日玛断层素描图
Thank You
素描图的类型介绍
、素描图要素
比例尺 方位 图例及说明(可在图中表示) 图名(写清楚具体表达的对象)
二、素描图的类型(按素描对象不同划分)
1、剖面素描 2、地景素描 3、露头素描 4、标本素描 ……
剖面素描 地形与剖面相结合,使地质内容更加明显突出.
Hale Waihona Puke 地景素描地景素描在我们观察视域内所描绘的地质现象范围较大, 地质体在地面所组成的地景层次较复杂.
地质素描3
![地质素描3](https://img.taocdn.com/s3/m/3108dfa44028915f804dc29c.png)
• 运用阴影线时也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①方向性。阴影线的起伏必须保持与景物表面的起伏一致,掌握"
线条随面走,面变线亦变"的原则。
•
②疏密性。线条的疏密是表示光线明暗的办法之一,明处用线要疏,
暗处用线要密,最暗时甚至涂黑,尽量符合阳光照射于景物上的实际情
况。
•
③灵活性。在注意景物科学性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美化图面,如何
合宜地运用阴影线颇有讲究。也就是说,阴影线的长短、疏密、曲直、
断续等技法的运用要灵活掌握,以美化和令人悦目为标准。
曲线—表现 光滑圆润的 轮廓和质感
折线-刚直 挺拔、明确 有力
点描-利用点的疏密变化表现质感
用不同的线条描画不同地貌形态
利用点描、直线、弧线、折线分别表示沙地、古长城遗址、页岩低山、 变质岩高山,使不同物象具有不同质感
山岳和断层三角面的几何形态
用不同方向和不同交角的线条 表示立体
用线条的疏密、粗细增加立体 感
线条和质感
• 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并非 物象本身所固有,而是抽 象出来的,如物象的形状、 结构、明暗、质地、以及 环境位置等特点中提炼而 来。如物象边线(轮廓 线)、起伏转折线、各个 局部的衔接线、明暗交接 线等等。
砂岩用点描表现
• 素描的线条基本上分为两大类: • 一是轮廓线,用于勾勒景物的基本轮廓,必须抓住景物的关
顶面
亮调
正面
暗调
高光
亮调
侧面
灰调
地质素描在铁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地质素描在铁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eb4119866fb84ae45c8da8.png)
地质素描在铁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摘要】地质素描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重要工作环节,本文通过地质素描在朔州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阐述其对铁路隧道施工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隧道地质素描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铁路的发展十分重视。
由于对速度的要求大大提高,线路的桥隧比不断增大,隧道所穿越的地区地质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建设工程的难度不也断加大。
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察工作尤为重要,对地质情况准确的分析在隧道的建设中起到主导的作用,而铁路隧道的勘察一直是困难重重,笔者就参与过的勘察及所接触到一些资料,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就地质描述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通过工程实例提出一些看法。
1 地质素描简介1.1 素描工作的对象和内容隧道内的地质素描是将隧道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面产状、地下水出露点位置及出水状态、出水量、煤层、溶洞等准确记录下来并绘制出成图表,包括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
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层岩性:地层地质时代、岩层厚度、层间结合程度、岩层产状、岩性、岩石硬度、风化程度等。
(2)构造地质:断层破碎带宽度、破碎带的成分及胶结程度、破碎带的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
节理裂隙特征、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质、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的起伏情况和粗糙程度,节理裂隙的组合状况。
(3)水文地质:隧道水文地质的描述主要指巷道及掌子面的渗水、滴水、淋水、涌水,水量水压及补给情况等。
要求了解地下水性质、出水点位置以及雨季、旱季的区别。
出水点和地质环境的关系;与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
1.2 地质素描的工具地质素描的工具主要包括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地质记录簿、皮尺、数码相机等。
1.3 地质素描的工作方法首先对隧道整体进行详细观察,了解其埋深、构造、岩层岩性、水文情况等,确定节理、裂隙、断层等重点对象,并用罗盘量出代表性岩层、构造的产状。
记录好岩层界线,重要构造在洞室的产出状态、位置及方向。
地质素描2
![地质素描2](https://img.taocdn.com/s3/m/3b5b2647af45b307e871979c.png)
水平岩层的透视 右为岩层露头的素描图,左为该露头的透视分析图。 沟谷两侧为不同方向的崖壁,岩层产状都水平。 A-崖壁平行画面,层理为平行画面的水平线,不消失,为原线 B-崖壁垂直于画面,层理为垂直画面的水平线,为平行透视,为变 线,消失于心点 C、D-崖壁以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与画面斜交,系成角透视,消失于 各个余点
野外的不消失现象
直立原线 直立峭壁垂直基 面、平行画面, 在透视图上不消 失,保持原状 (长江三峡)
野外的不消失现象
水平岩层(四川资阳)
野外的不消失现象
倾斜岩层的倾斜原线(黄河西固)
2、消失、变线、消失点
• 凡与画面不平行的一组直线,在画面上 愈远愈见靠拢,最后消失于一点,这种 现象是消失,这种线段叫变线。
中于一点。
2、透视学的术语:
• 视点(E):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 物象(A):被描画的物象 • 画面(K):透视图所在的透明图片 • 视线(E1,E2,……):视点与物象各点
间的连线
• 视锥(E-L’M’N’O’):以视点为锥顶 的视线所形成的一个圆锥
• 视域(LMNO):视点一定时的最大可 见范围
• 地平线、视平线与视点关系: • 画者平视时,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 • 画者仰视或俯视时两者分离 • 视点的高度决定地平线的高度,视点多高,地平线多高
高视点,视域开阔,地质地貌现 象都在地平线下方;视域内,地 面部分往往大于天空部分,地物 前后关系明显。
图2-5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线、视角、视锥、视域
视角在60°以内时,物象清晰而不变形,所以60°为人眼 的最大正常视角。 视角与物象的大致关系: 视角为28 °-37 °时,视域内物象观察得最清楚, 视角为28 时°,画者与物象的距离为物象直径的2倍; 视角为37 °时°,画者与物象的距离为物象直径的1.5倍; 视角为53 °时°,画者与物象的距离为物象直径的1倍;
地质工作基础-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
![地质工作基础-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https://img.taocdn.com/s3/m/6ee760380b4e767f5acfcedc.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地质工作基础: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
野外勾绘的地质素描,通常是在调查观察过程中进行的,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记录本上用铅笔或钢笔画,不可能精工细作,故又称地质素描草图。
1、地质素描的优越性地质素描比地质摄影优点多。
地质素描除了不受天气、镜头取景范围、近景与远景的限制和比较经济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质现象,认为哪些特征应当强调,哪些附属物或近旁的草木对这些特征有所干扰而应当排除时,若采用照像的办法,忠实于客观景物的复制,就会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质内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若采用素描技术处理,则完全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要,对各种地质现象特征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舍,该突出哪些,该精简哪些,都任凭自己的运笔予以描绘和体现。
事实表明,一份地质调查报告,如果能充分运用地质素描,既有助于揭示和说明问题的现象本质,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简明扼要、文图并茂,效果更佳2、地质素描的基本步骤选定素描对象的范围,确定景物在画框内的位置。
安排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图框内勾画出其范围。
勾画景物(或地质体)的轮廓线。
主要是抓住外形轮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阶地、层面、断层之类。
勾画时先近后远,近处画得细致、清晰、浓重,远处画得粗略、轻淡、隐约。
尽量符合透视原理来运笔。
在轮廓线勾画就绪的基础上,加阴影线。
这一步骤主要是掌握景物形象的立体感,使其逼真如实。
适当画些背景或衬托物,用以美化画面。
为了清楚地表达画面的内容,可在景物(或地质体)附近标上必要的文字,如村庄、地层年代符号或其他符号等。
最后写上图名、地名、方位、测量数据、比例尺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3、地质素描的种类地质素描按其内容,最常。
地形素技法
![地形素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b259c19ec3d5bbfd0a74ba.png)
(一)山地的素描山地是相对平坦地面而言的正地貌。
它由山岭和山谷复合而成,相对高度大者称为山,相对高度小者称为丘陵,是野外最常见的地貌类型。
山地的形态复杂多变,有的起伏剧烈、多悬崖峭壁,有的则起伏和缓。
山地的画法首先要从最明显的山脊峰顶线入手;第二步按照次一级峰顶线把它分解成一座座的山岭;第三步按照从某座山岭伸出的“山股”画出更次一级的峰顶线或者谷地线;最后在受光处少绘或不绘晕纹线,在背光处多画晕纹线,以衬出山脊形态。
对于由坚硬岩石构成的陡峻山地来说,轮廓多用硬直、棱角明显的线条表示,“山股”峰顶线多用“人”字线表示,山谷线多用较平直折线表示(图3—5,a);对于由软岩石或土质构成的和缓山地来说,轮廓线一般用平滑圆弧曲线表示,不画“山股”峰顶线,山谷多用倒“人”字线表示(图3—5,b)。
(a)陡峭山地素描图 (b)和缓山地素描图图3—5 山地素描技法(二)地质素描地质素描图的描绘是在地形素描图的基础上,画出岩石露头处的地层符号、产状、厚度和地质构造线等而成(图3—6)。
在岩石露头被松散堆积物掩盖的部位,仍按地形素描图的画法进行素描。
关于地层符号的画法应按有关地质书刊的统一范例,尽量不要在野外自创地层符号,以免给读者带来读图困难。
在地质素描图上,允许画上一些野外肉眼难以看出的地质构造线,并尽可能标出其产状。
对于断层构造线,如有可能亦应标出断盘位移方向。
为了突出表现特定的地质现象,在地质素描图上允许少画或不画与目的无关的景物或线条。
图3—6 地质素描技法(三)植物素描从自然地理学角度看,植物素描应表现植物群落特征,而不是表现单个植物体。
但由于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与单个植物形态密不可分,况且在近景素描时也要描绘一些单株植物,所以研究和熟悉单个植物体的画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植物素描时,最重要的问题是灵活运用不同的线条以区分不同植物的外貌特征。
如乔木应先画出粗大的树干和树冠外形,然后根据树杈和树叶的展布特征用不同的晕线表示出树冠内部细节特征(图3—7)。
地质素描1
![地质素描1](https://img.taocdn.com/s3/m/862ea2b0195f312b3169a59c.png)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 赵秀丽
第一章 概论
• 一、地质摄影 • 地质摄影是以特殊地质科学为主体的摄
影活动;地质摄影的主体主要是通过摄 影技术展示地球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 地质形态、地质构造、古生物、特殊矿 物质和各类地质遗迹,并融和其它自然 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地质景观的展 示。
• 1、地质摄影的优缺点 • 摄影的优点在于镜头所拍摄的景物可以毫无遗漏地收
七、地质素描历史回顾
• 1、与山水画的关系: • 题材相同 • 绘画理论和表现技法有共同之处 • 山水画中严谨写实之作,客观上描绘了地质地
貌物象。
• 2、与地景版画的关系:近代地质素描的前身 • 3、与古典地图的关系: • 直观写景写实,或略兼写意,透视成图 • 画面地物渐趋符号化
四川娥眉震旦系-寒武系接触界线素描图 剖面示意图
Onion-shaped structures
Exfoliation of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Desert (Egypt)
Onion-skin weathering of basaltic -pillows
二、地质素描
• 地质素描优越性 • 素描不受天气的限制,不受镜头取景范
• 2、地质摄影的特点: 要求摄取的景物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 要求所摄影的景物尽量给人们以美的享
受
• 3、地质摄影的分类: 视野范围大和视野范围小
河南焦作云台山丫字瀑
河南焦作云台山红石峡
河南焦作云台山红石峡
三山子组a段灰岩中燧石结核
沂水盘车沟段竹叶状灰岩
4、地质摄影的要求
• 突出地质现象,主要内容要清晰 • 注意光线的照射与阴影的关系,有立体感 • 比例尺(人、放大镜、硬币等) • 回到室内及时整理,标注、命名等。
看完前辈的这些野外地质素描,敬意油然而生!07
![看完前辈的这些野外地质素描,敬意油然而生!07](https://img.taocdn.com/s3/m/80688d7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0.png)
看完前辈的这些野外地质素描,敬意油然而生!07
河北张家口珍珠岩
山西大同第四系火山的纺锤形火山弹
河北滦平岔道口水下凝灰岩磨光面
矽卡岩中的黄铁矿
山东里旺重晶石脉穿插磁铁矿标本
来源:蓝淇锋、宋姚生、丁民雄等
二、野外常用的几种素描
1.剖面素描:地形与剖面相结合,使地质内容更加突出,这是野外地质工作中最普遍的素描形式。
逆断层及褶皱
2.地景素描:地精素描描绘的范围较大,地质体在地面所组成的地景层次较复杂,该种素描需要处理的手法较多较为复杂。
广西桂林岩溶地貌
3.露头素描:这种素描的地质现象规模较小,往往是一些微地貌和小构造。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4.标本素描:包括岩石标本、矿物标本、构造标本、和古生物标本,要求精细入味。
粉砂岩组成的砾岩
三、地质素描几点要求
地质素描虽然没有统一的格式但应尽可能标注以下内容
1.图名及素描内容的文字说明;
2.地质界限或代号及相应说明;
3.图中标志性地点的标注;
4.比例尺;
5.素描地点、作者及单位。
四、矿哥教你画素描
教学1
↓ ↓ ↓
↓ ↓ ↓
↓ ↓ ↓。
地质素描简介
![地质素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09962120b4e767f5acfcedc.png)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相关概念及具体实施简介1岩石分类1.1 岩石一级分类即按成因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上地幔或地壳深部产生的炽热粘稠的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是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在地壳表层,母岩经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火山喷发作用而形成的松散碎屑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过介质(主要是水)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灰岩、白云岩、砂岩等。
变质岩是由于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先已形成的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变所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大理岩等。
1.2 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的概念地质年代按照宙、代、纪、世表示,具体可参见“表1.1 地质年代表”。
地层单位按照宇、界、系、统、组等表示。
如,我国辽西的寒武系、第四系地层分组可参见图1.1、图1.2。
对于第四系黄土,Q1、Q2为老黄土,Q3、Q4为新黄土。
新黄土一般有湿陷性。
古生界Pz图1.1 寒武系地层示意新生界Kz图1.2 第四系地层示意1.3 地质符号参见“表1.2 部分地质符号简表”及表1.3。
表1.3 第四系地层成因及符号Q al冲积层Q dl 坡积层Q pl洪积层Q el 残积层Q l 湖积层Q eal风积层Q n 沼泽堆积Q eol 崩塌堆积Q del滑坡堆积2 岩层产状2.1 产状要素任何面状构造或地质体界面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的数据表示,参见图2.1。
走向,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图2.1中AOB)。
倾向,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叫倾向线(图2. 1中OD)。
图2. 1 倾斜平面的产状要素图示图2. 2 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图示α-真倾角;β、β-'视倾角;ω-二者夹角倾角,倾斜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图2.1及图2. 2中之α角),即在垂直倾斜平面走向的直立剖面上该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地质素描
![地质素描](https://img.taocdn.com/s3/m/a4ab4580680203d8ce2f2453.png)
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以野外地质物象为对象,用素描技法描绘出地质客观实体的空间形态及相互关系。
如地貌景观、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等内容。
往往用许多文字还表达不清的地质现象,而一张素描图却表达得十分清楚,这对提高工效和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地质素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份,第一步先要对井巷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包括岩性、产状、构造、位置关系等,第二步进行内业整理,对外业工作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上图,按一定比例绘制地质情况,必要时附上文字说明,如有条件,对一些地质特殊地段还可采用井下摄影技术。
一、透视法在野外素描中的应用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前远后、近弯远直的透视法原理,将地质景观反映到素描图面上二、块面的应用法为了将复杂的地貌形态反映到面上,就需要先简单的几何体将类似的地形形态逐块进行勾绘,构成与素描对象近似的块面,以及各部分相对大小和结合关系,组成景物的整体关系。
块断面是构面形体的基本单位,不论地景形态多么复杂多变,但均可划分成理想的几何形体,有利于分析、对比和素描。
三、素描图中线条的运用(一)、轮廓线条:它概括了物象外形特点,相当于逆光照片中物体周边线. (二)、块面分割线条:表现物象表面起伏变化的线。
在轮廓像中反映物体次级形态的一种线条,使物体具有立体质感,以表示物体的(竖面、平面、斜面、波状面和弧形面)五大块面。
(三)、阴影线条:用于反映物体明暗差别的线条或点。
运用线条时根据五大块面,可选用水平线、直立线、斜线、弧线和曲线分别表示地形、物体形态的变化。
在素描中,运用各种线条要注意其反映物具体部位特征:弧线、曲线一般附合物体起伏变化特征,线条宜均匀柔滑,如缓山坡地形。
陡坡、陡崖用直竖线,线条一般平行,不要相互斜交呈网。
四、野外常用的几种地质素描图(一)、剖面素描:野外地质工作者经常在穿越主要地质路线时勾绘地质随手剖面,以反映所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地层、构造、侵入岩形态及穿插关系等),但多是和平常的剖面测制图相同,没有反映路线所通过的地形地貌和在不同高程上地质现象的变化,缺乏立体感。
地质素描图
![地质素描图](https://img.taocdn.com/s3/m/3d5624e281c758f5f61f678e.png)
地质素描图
工程名称:司家营田兴铁矿3#主井地质素描人员:
地质素描时间:开挖(爆破)时间:2010.12.18 22:18
素描编号:0001
现象描述(偏帮现象、岩爆现象、渗水
涌水状态、发生时间等):
无
图形素描(断层、节理的位置、走向倾向;溶洞、空洞、采空区的位置;坍方位置、大小;偏帮部位;岩爆部位;渗水涌水的位置等):
白云质灰岩,岩层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成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其岩层产状为:N65ºW/70ºNE;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局部有填充粘土,
N70ºE/75ºSE,N45ºW/75ºSW,右拱脚有少量裂隙水。
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
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地质素描
![地质素描](https://img.taocdn.com/s3/m/91a7ee92dd88d0d233d46a57.png)
立体
立体图形素描,不 但要表现地质现象 的存在和诸多因素 间联系,而且把现 象的空间关系反映 出来。给人以立体 感觉。它是以绘画 为基础的一种表现 手法。
素描要点
要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地质内容,要处理 好以下几个关系: 1、用透视关系反映地质构造在空间位置 的变化。其原则是:近大远小。 近:高、大、宽、前、下、弯、滑 远:低、小、窄、后、小、直、朦。
地质素描的步骤
1、控制比例,划出总体轮廓,确定景象前后位置。 控制比例一般用比例法:素描前手握铅笔,伸直手臂,以笔的一端瞄准景物高、低、 长、宽、大、小等可比较的一端,并移动拇指把一端准确记下来。以第一次的比较长度 作为一,其它各次以其比较的相对比例相应地定在图上,作为圈定大体轮廓的控制。然 后用简单线条勾出图象的大体轮廓,并作为圈定整个画面其它景物高低、大小、远近比 较标准。 2、画出景象的几何立体形态,划定块面 在大体轮廓已定基础,从近到远、从主到次,逐个将已圈定的景象单位,按实际形 状所近似的几何立体正式成立圈定出来,并分析其主要块面性质,画出分割线条。这时 素描已初具立体感效果。 3、画细部,加注说明 成分割线条画完后,即应着手景物细部的表现,作者根据要表达的地质内容特点, 可选用不同线条。完成后加注说明: 1)图中的主要高地、居民点、河流等名称和标高; 2)地层界线、地质符号或代号及相应说明; 3)比例尺、方位、日期; 4)图名或素描图说明。
在运用上述线条法则基础上,常以点线、 折线、曲线、丁形线、小片全涂、平直 线等六种辅助线交叉使用,或选用其中 某一种作为主要线条,以再现不同类型 的景物。如坚硬的砂岩用折线,凹凸不 平的用丁形线,广阔平原和田园、水平 层理用平直线,沙丘、沙滩用点线,外 貌园滑、尖利构造用曲线等,不同线条 所起的效果不同。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 教学PPT课件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88fb8c804d2b160a4ec071.png)
31
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
2、近大远小
主要是指景物体态的 大小,公路边上的树,其
大小是近似的,但从视觉 上则是近的大、远的小。
近大远小
32
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
3、近宽远窄
是指等宽的景物、因距离变化、两边连线至远方逐步 由宽变窄,最后在视平线上交汇成一点。
近宽远窄
33
4、近前远后 是指地貌开阔而又遮挡重叠,透视变化不太明显,素描
透视由于远近高低和角度不同,在视觉 上会引起不同的反映,这种现象叫透视现象。研究这些现象在平面上用 线来表示景物规律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各种景物在人们视觉中,在空间位置上总是给人以近大远小、近宽 远窄,直至成一线一点或消逝。同样的物体越远越小、越低、最远,在 地平线上变成一个小点。这种相同或相似的物体因距离及角度的变化, 其形状、大小、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等方面随之产生变化的透视现象, 是人们视觉反映的基本规律,即透视率。
立体图形
4
第一章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
一、透视法基本原理
9
22
一、透视法基本原理
为达到立体感的效果,就必须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应用。现将
透视的基本原理及素描技法要领分述如下:
透视,就是物像在平面 上的投影。所谓投影, 即假设素描者与实物间 有一透明的垂直平面。 实物轮廓线上所有的点 与素描者眼睛的连线。 在假设垂直平面上相交, 这些点就是实物在平面 上的投影点。如果这个 假设平面是画纸,那么, 这些投影在平面上的交 点的连线就是我们所要 画的像。
24
透视现象
二、透视的主要类型
平行透视
1、平行透视:是在方 形物体的平面中,存 在着平行画幅的面或 前一边平行于视线, 投影到画面上前一个 边比后一个边长,左 右的夹角向视平行线 收拢至视平行线交于 一点,这种透视为平 行透视,又称一点透 视。
地质素描的基本常识——地质实习报告模版
![地质素描的基本常识——地质实习报告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98289f852458fb760b5618.png)
地质素描的基本常识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岀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
在野外勾画的素描,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通常就在野外地质记录本上画,不可能精工细画,也可称为地质素描草图。
以铅笔作画较多,如技术熟练,用笔有把握,也可用钢笔作画。
1.地质素描的优越性地质素描比地质摄影优点多。
地质素描除了不受天气、镜头取景范囤、近景与远景的限制和比较经济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质现象,认为哪些特征应当强调,哪些附属物或近旁的草木对这些特征有所干扰而应当排除时,若采用照像的办法,忠实于客观景物的复制,就会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质内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若采用素描技术处理,则完全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要,对各种地质现象特征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舍,该突出哪些,该精简哪些,都任凭自己的运笔予以描绘和体现。
事实表明,一份地质调査报告,如果能充分运用地质素描,既有助于揭示和说明问题的现象本质,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简明扼要、文图并茂,效果更佳。
2.地质素描的基本原则作素描图的最基本要求,必须僮得透视原理,或者说,必须掌握投影法则,整个画面,就是一张实物的投影图。
所谓投影法则,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中都能体会到,比如说远处的山肯泄比近处的树髙,而当我们站在旷野上,极目远望时,却觉得远山綾于近树。
又如公路两侧排列成行的电线杆,每一根的髙度,肯泄都是相同的。
但当我们向电线杆的尽头望去时,只觉得近处的杆子高,向远处挨个儿低下去。
再如当我们站在挺直的铁路上向远处望去,两条铁轨好似从平行逐渐向尽头交汇合并起来。
如此等等,就是透视现象。
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总结岀几条规律,可作为素描时掌握之要点:①等大的物体,近者大而远者小,以至消失。
②物体等距排列,处于近处之间距较长,而处于远者较短,最后与视平线处于重合。
③等高的物体,近者高,而远者低,最后与视平线处于重合。
④视中线左侧物体,渐远渐偏向右方,右侧者反之,最远处交汇集中于一点。
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包括哪些内容
![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包括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f0520c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0.png)
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包括哪些内容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包括哪些内容?1、岩性:是最基本的地质资料。
主要描述岩石名称、颜色、构造、构造、矿物成分、风化程度等。
新建狗磨湾隧道所见到的均是石英云母片岩,呈灰色—灰黑色,层状构造,片理发育,风化轻微—颇重,含绢云母,有滑腻感。
2、断层:是地壳上主要的构造痕迹,它的形成、特性及规模决定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对隧道施工影响极大,是开挖时发生塌方的主要地质原因之一。
主要描述断层位置、产状、断层破碎带宽度及构造类型、断层性质及其与其它断层的关系、派生节理产状、密度及充填物等。
在开挖面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断距很小的断层。
3、贯穿性节理:是造成块体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描述节理产状、密度、宽度、延伸情况、节理面特征(光滑、粗糙、起伏不平)、出露位置等。
在开挖面调查中,曾多次发现贯穿性非常好的节理,发生过几次块体塌方,由于我们开展超前预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因此,没有造成大塌方。
4、岩脉:岩脉侵入的位置往往是地壳的薄弱点。
我们主要描述岩脉的岩性,出露位置、宽度、接触关系、破碎情况、风化程度等。
在开挖面调查中,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是石英岩脉,风化轻微,呈透镜状或线状穿插于围岩中,杂乱无规则,造成围岩非常破碎。
5、水:水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
地层渗水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若在断层带内岩体破碎,或节理被次生粘土充填地段有水,则会大大降低围岩的自稳能力,增加坍塌的可能。
我们主要描述出水点位置及其与断层和节理的关系、出水状态(滴、流、涌)、水味、水色、水温、出水点附近有无沉淀物等。
同时了解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对于地下水与地表水可能存在水力联系的地方开展了地下水动态观测,提前确定施工中的排水措施,以防止造成涌水事故。
矿井地质素描图绘制
![矿井地质素描图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a03588cc58f5f61fb73666ef.png)
四、主要煤巷素描图
对于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倾斜、缓倾斜煤层,当其稳定时,只需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时,则应编录一帮素描图。对于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急倾斜煤层,当其稳定时,只需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时,则需编录迎头断面,并据此编绘出巷顶水平切面图。对于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倾斜、缓倾斜厚煤层,第一分层巷道需作一帮素图。对于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急倾斜厚煤层,则应编录煤门一帮素描图和必要的迎头断面,并据此编绘巷顶水平切面图。
②巷道标度及巷道主体素描。高程标度区间的选择通常要根据巷道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标高,以保证主体素描绘制的美观。主体素描通常为巷道的一帮,可以是左帮、也可以是右帮。巷道通常用顶部的测点控制顶板轮廓,通过实测巷道坡度及巷高控制地板轮廓。中间填充揭露的岩性。填充岩性时需要重点注意岩层的厚度与倾角。
③巷道方位、平(斜)距及岩层走向。实测巷道方位,也可根据测量数据填图取。水平巷道可以填写平距,斜巷则填写斜距。岩层走向根据实测填写即可。 理发育情况,岩石破碎情况等。
⑤岩性特征:至少能区别出灰岩、泥岩、砂岩、煤等,特殊的如方解石脉等。
(2)所绘图纸内容主要包括:
①图名、比例尺、图签。图名通常以地名命名,如11071底抽巷地质素描图,比例尺通常选用1:200。图签用于填写绘图人、审核人、完成日期等。
岩巷素描图编制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是井下现场收集资料,第二是室内手绘(或计算机)绘图。(1)现场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长度参数:如巷道高度,迎头巷道宽度,岩层厚度,标志层厚度(如煤线等),测点到迎头距离等。
②产状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岩层面测量其走向、真倾角、巷帮岩层倾角、迎头岩石倾角等。
矿井地质素描图绘制
矿井地质素描图是用于把矿井生产过程中,通过开掘井筒、煤巷、岩巷等活动实际揭露的地质现象及实测结果直观反应出来的图件,是矿井地质编录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矿井地质素描图通常主要有立井地质素描图,石门、斜井、岩石上(下)山地质素描图,岩巷地质素描图,主要煤层巷道地质素描图等四种。通常后两者最为常用。
矿井地质素描图绘制[详解]
![矿井地质素描图绘制[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b56ef7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a.png)
矿井地质素描图绘制:矿井地质素描图是用于把矿井生产过程中,通过开掘井筒、煤巷、岩巷等活动实际揭露的地质现象及实测结果直观反应出来的图件,是矿井地质编录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矿井地质素描图通常主要有立井地质素描图,石门、斜井、岩石上(下)山地质素描图,岩巷地质素描图,主要煤层巷道地质素描图等四种。
通常后两者最为常用。
岩巷素描图编制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是井下现场收集资料,第二是室内手绘(或计算机)绘图。
(1)现场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长度参数如巷道高度,迎头巷道宽度,岩层厚度,标志层厚度(如煤线等),测点到迎头距离等。
②产状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岩层面测量其走向、真倾角、巷帮岩层倾角、迎头岩石倾角等。
③地质构造如断层、褶曲、断裂等。
④构造现象如层理、节理发育情况,岩石破碎情况等⑤岩性特征至少能区别出灰岩、泥岩、砂岩、煤等,特殊的如方解石脉等。
(2)所绘图纸内容主要包括;①图名、比例尺、图签。
图名通常以地名命名,如11071底抽巷地质素描图,比例尺通常选用1:200。
图签用于填写绘图人、审核人、完成日期等。
②巷道标度及巷道主体素描高程标度区间的选择通常要根据巷道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标高,以保证主体素描绘制的美观。
主体素描通常为巷道的一帮,可以是左帮、也可以是右帮。
巷道通常用顶部的测点控制顶板轮廓,通过实测巷道坡度及巷高控制地板轮廓。
中间填充揭露的岩性。
填充岩性时需要重点注意岩层的厚度与倾角。
③巷道方位、平(斜)距及岩层走向实测巷道方位,也可根据测量数据填图量取。
水平巷道可以填写平距,斜巷则填写斜距。
岩层走向根据实测填写即可。
④岩性描述主要描述巷道揭露的岩层岩性、厚度、层理节理发育情况,岩石破碎程度,坚硬松软情况等,也可以进一步描述其中的化石情况,矿物情况等。
⑤断面图即对迎头的素描,为了美观且能反应情况通常选用1:100的比例尺,巷道正常掘进情况下通常不超过15m下井观察并绘制断面图,如遇构造等异常情况,必须加密绘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相关概念及具体实施简介1岩石分类1.1 岩石一级分类即按成因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上地幔或地壳深部产生的炽热粘稠的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是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在地壳表层,母岩经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火山喷发作用而形成的松散碎屑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过介质(主要是水)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灰岩、白云岩、砂岩等。
变质岩是由于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先已形成的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变所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大理岩等。
1.2 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的概念地质年代按照宙、代、纪、世表示,具体可参见“表1.1 地质年代表”。
地层单位按照宇、界、系、统、组等表示。
如,我国辽西的寒武系、第四系地层分组可参见图1.1、图1.2。
对于第四系黄土,Q1、Q2为老黄土,Q3、Q4为新黄土。
新黄土一般有湿陷性。
古生界Pz图1.1 寒武系地层示意新生界Kz图1.2 第四系地层示意1.3 地质符号参见“表1.2 部分地质符号简表”及表1.3。
表1.3 第四系地层成因及符号Q al冲积层Q dl 坡积层Q pl洪积层Q el 残积层Q l 湖积层Q eal风积层Q n 沼泽堆积Q eol 崩塌堆积Q del滑坡堆积2 岩层产状2.1 产状要素任何面状构造或地质体界面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的数据表示,参见图2.1。
走向,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图2.1中AOB)。
倾向,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叫倾向线(图2. 1中OD)。
图2. 1 倾斜平面的产状要素图示图2. 2 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图示α-真倾角;β、β-'视倾角;ω-二者夹角倾角,倾斜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图2.1及图2. 2中之α角),即在垂直倾斜平面走向的直立剖面上该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其夹角(图2. 2中之β、β'角)称视倾角。
倾角与视倾角的的关系可用数学式表示:βcosωα=(2. 1)tantan⋅2.2 产状的表示(1)走向:一般用与正北方向所夹的锐角表示,如NE300,或N300E;NW450,或N450W。
(2)倾向:与走向垂直,即夹角900或2700。
(3)倾角:倾向线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
(4)产状:文字表示法①用英文缩写“ST”表示走向,“/”表示倾向,“∠”表示倾角,如ST300/3000∠350,或ST300/3000∠350。
②只用倾向加倾角表示,如3000∠350。
在地图上用符号长短线(走向倾向)“⊥”数字(倾角)表示。
2.3 测量(1)一般采用地质罗盘。
(2)磁偏角校正:在测量前,应进行侧偏角校正。
因为:地理方位=地磁方位±磁偏角式中,东偏取“加”,西偏取“减”。
我国一般为西偏,取“减”。
在山西岢岚,经内插后的磁偏角为:3°56′≈4°。
具体做法为:拨动罗盘的刻度盘,使其指示黑线对准360°-4°=356°,或者测量值减4°。
3 岩石(体)的具体分类3.1 岩石强度分类从工程地质角度,岩石按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b)可分为硬质岩、软质岩两大类,见表3.1。
表3.1 岩石硬度分类3.2 岩体按完整程度分类(1)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划分见表3.2。
表3.2 岩体完整程度定量分类v岩体岩石2岩体岩石(2)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见表3.3。
3.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石按风化程度划分见表3.4。
表3.4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3.4 岩体厚度划分块状层(巨厚层):厚度大于100cm;厚层:厚度50cm~100cm;中厚层:厚度10cm~50cm;薄层:厚度小于10cm。
4 地质构造与岩体构造主要地质构造有褶皱、节理(裂隙)、断层、劈理。
(1)对于节理、断层、劈理,需要其量测产状、长度,描述其延伸情况;(2)对于节理(裂隙),一个地区、特定岩层,其节理(裂隙)主要呈现的是成组发育,一组裂隙的产状基本一致,一般可为两组或三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对于断层,还需要描述断层破碎带情况、断层带充填物性质等;规模较大的断层则会呈现区域分布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
岩体有其结构构造,如表4.1所示。
表4.1 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沉积岩因沉积环境改变,而形成层理。
5 地下水类型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根据物理力学性质分为气态水、结合水(吸湿水和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和固态水等形态。
从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角度看,重力水最为重要,按其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地面以下的岩石与土体依含水状况分为包气带和饱水带。
从地表到地下稳定自由水面之间的地带,岩石与土体中的空隙没有完全被水充满,其中含有许多与大气连通的气体,称为包气带。
自由水面之下的地带,岩石与土体中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即为饱水带(参见图5.1)。
岩土体渗透性分级见表5.1。
表5.1 岩土体渗透性分级渗透性等级标准岩体特征土类渗透系数k(cm/s)透水率q(Lu)极微透水k<10-6q<0.1 完整岩石,含等价开度<0.025mm裂隙的岩体黏土微透水10-6≤k<10-50.1≤q<1 含等价开度0.025~0.05mm裂隙的岩体黏土~粉土弱透水10-5≤k<10-41≤q<10 含等价开度0.05~0.01mm裂隙的岩体粉土~细粒土质砂中等透水10-4≤k<10-210≤q<100 含等价开度0.01~0.5mm裂隙的岩体砂~砂砾强透水10-2≤k<10q≥100 含等价开度0.5~2.5mm裂隙的岩体砂砾~砾石、卵石极强透水k≥10 含连通孔洞或等价开度>2.5mm裂隙的岩体粒径均匀的巨粒注:Lu —吕荣单位,是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的平均压入流量,以L/min计。
6 地质素描示例6.1 地质素描的作用1)监控量测内容之一(目前记录、提交的资料仅以必测项目另外3项图5.1 地下水类型示意图为主),可有效监控围岩、洞室稳定性;2)超前地质预报内容和分析参考之一,可用于预报前方地质和岩层情况,一般可单独成节予以介绍和分析。
6.2 地质素描工具地质罗盘;皮尺或钢卷尺;小锤(地质锤);数码相机;记录本、笔。
6.3 做法1)认真查阅勘察资料中隧道工程地质剖面图、了解相关地质情况,掌握隧道设计规范关于岩体分类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在现场认真查看开挖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基本内容见上,验证剖面图的内容),逐项作图和记录;3)各项内容在现场要借助皮尺、罗盘量测其距离、宽度、范围、产状;4)记录实际看到的各种地质情况,用铅笔或签字笔粗略画出断面图;5)室内可重新清绘(另处重画、不是涂去重画)。
6)注意岩性符号与岩性、线条与产状需大致对应。
7)用数码相机清晰地照下掌子面、侧壁的整体和细部特征。
6.4 描述的基本内容结合岢临高速隧道检测工作特点(在地质预报报告文字部分可描述),主要内容包括:【岩性】K33+550右线掌子面为寒武系石灰岩3g(奥陶系石灰岩O1y、第四系粉土Q3eol),中等风化(或强风化、弱风化),岩层呈近水平层状、产状为163°∠2°。
【结构构造】呈碎裂松散结构(或薄层状结构、碎裂松散结构整体块状结构,或分部位描述),结构面发育(;节理面主要为两组,产状分别为?)。
【地下水】水文地质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掌子面未见地下水。
【围岩稳定性】综上,掌子面岩体完整性差(好、较好)、属Ⅴ级围岩,围岩成洞较差条件、稳定性较差,开挖后围岩易掉快、失稳。
特别强调,如果岩性、产状、位置变化或与勘察资料不一致时,要高度注意,尤其是岩性变差。
具体描述可见表6.1 “洞内外观察原始记录表”。
6.5 图示见下图,为示意图。
侧壁、顶拱相似。
图6.1 掌子面素描示意图以上供参考。
二〇一一年七月廿八日燕山阶段老阿尔卑斯阶新阿尔卑斯阶段藻类及菌类繁盛(绿藻)原核生物出现表1.1 地质年代表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同位素年龄/Ma 构造阶段生物演化阶段宙(宇) 代(界)纪(系)世(统)时代间距距今年龄大阶段阶段动物植物显生宙PH新生代Cz第四系Q全新世Qh 0.01联合古陆解体人类出现无脊椎动物继续演化发展被子植物繁盛更新世Qp 2.59新近纪N上新世N2 2.7哺乳动物繁盛中新世N118古近纪E渐新世E38.7始新世E223.5古新世E18.5中生代Mz白垩纪K晚白垩世K231爬行动物繁盛早白垩世K141裸子植物繁盛侏罗纪J晚侏罗世J368中侏罗世J2早侏罗世J1三叠纪T晚三叠世T322中三叠世T214联合古陆形成海西|印支阶段印支阶段早三叠世T19古生代Pz晚古生代Pz2二叠纪P晚二叠世P37海西阶段两栖动物繁盛中二叠世P220蕨类植物繁盛早二叠世P118石炭纪C晚石炭世C225早石炭世C134泥盆纪D晚泥盆世D318鱼类繁盛裸蕨植物繁盛中泥盆世D216早泥盆世D124早古生代Pz1志留纪S末志留世S428联合古陆形成加里东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藻类及菌类繁盛晚志留世S3中志留世S2早志留世S1奥陶纪O晚奥陶世O352中奥陶世O2早奥陶世O1寒武纪Є晚寒武世Є310中寒武世Є213早寒武世Є130 硬壳动物出现元古宙PT新元古代Pt3震旦纪Z晚震旦世Z287裸露动物出现早震旦世Z150南华纪Nh晚南华世Nh2120早南华世Nh1地台形成晋宁运动真核生物出现青白口纪Qb晚青白口世Qb2100早青白口世Qb1100中元古代Pt2蓟县纪Jx晚蓟县世Jx2200地台形成晋宁运动早蓟县世Jx1200长城纪Ch晚长城世Ch2200早长城世Ch1200古元古代Pt1滹沱纪Ht 500吕梁运动200太古宙AR 新太古代Ar3300中太古代Ar2400陆核形成古太古代Ar1400始太古代Ar0冥古宙HD喜马拉雅阶段0.012.605.323.33256.5659613720522724125025727729532035437238641043850049051354368063080010009001200140016001800230025002800320036004600生命现象开始出现真核生物出现表1.2 部分地质符号简表分类构造/岩性图例/花纹/符号地质构造实测界面推测界面岩层产状断层破碎带第四系松散层黄土粘土卵石中砂粉土素填土沉积岩砂岩砾岩砂质砾岩灰岩泥岩泥质砂岩泥质灰岩泥灰岩白云岩页岩岩浆岩花岗岩闪长岩橄榄岩玄武岩表6.1 洞内外观察原始记录表洞内外观察原始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