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以伊利股份为例
![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以伊利股份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8c581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f.png)
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引言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
然而,股权激励是否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以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股份为例,探讨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对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政策进行分析。
一、股权激励的背景与原理股权激励是指企业向员工或管理层提供公司股票或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以激励员工或管理层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绩效。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是利益共享和利益一致原则,通过让员工或管理层成为公司的股东,使他们产生共同利益,进而激励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努力。
二、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政策伊利股份一直重视股权激励,通过向员工和管理层发放股权、期权等方式,实现与员工利益的共同增长。
在股权激励方面,伊利股份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 股票激励计划:在上市前,伊利股份通过股份制改造,将部分股权分配给核心员工和高管,使其成为公司的股东,并与公司利益联结。
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伊利股份通过向员工和管理层发放股票期权,使其在一定期限内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以激励其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3. 股份回购:伊利股份通过股份回购,提高公司股价,实现员工和管理层持有股权的价值增长。
三、股权激励对伊利股份绩效的影响股权激励可以激发员工和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在伊利股份的案例中,股权激励对其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股权激励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使员工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2. 提升管理层的激励效应:股权激励使管理层在企业内部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激励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绩效。
3. 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股权激励可以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激发其创新潜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4. 加强企业治理:股权激励促使员工和管理层更加密切地关注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的透明度和财务状况,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d7e27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2.png)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股权激励是一种用于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提升企业绩效和增加股东财富的制度安排。
伊利股份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早在2002年就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凝聚力。
本文旨在探讨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式,并分析其对企业经济的后果。
一、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式1. 股票期权计划:伊利股份设立股权激励计划,向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发放股票期权,以鼓励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伊利股份将股票期权视为一种无形资产,并根据公允价值确定期权费用,该费用按照期权授予日期分期摊销。
2. 股票奖励计划:除了股票期权计划外,伊利股份还通过发放股票奖励来激励员工。
股票奖励视为一种工资性质的支出,并在发放当年计入成本。
考虑到伊利股份是上市公司,该支出还需要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计入当期经营成本。
二、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1. 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凝聚力: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与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关系。
这种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使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决策。
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2. 提升企业绩效和创新能力:股权激励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使其更加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在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计划为员工提供了创新和表现的机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这种激励机制提升了企业的绩效和创新能力,使其在乳制品行业保持着竞争优势。
3.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通过股权激励,企业能够引入更多的中高层管理者和核心员工作为股东,从而扩大股东的基础,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在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领导层和员工的利益一致化,增强了企业的管理效果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改善了企业的发展环境。
4. 提升股东财富: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旨在增加股东财富。
《2024年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范文
![《2024年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919b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b.png)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篇一一、引言股权激励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上市公司激励员工、稳定核心团队的重要方式。
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深入探讨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
二、公司背景伊利股份作为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采用的股权激励计划对于公司治理和员工激励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情况。
三、股权激励会计处理1. 会计原则与处理方法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授予日,公司需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相关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
在等待期,相关费用需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
当股权激励行权或失效时,公司应调整相关的权益或费用。
2. 伊利股份的会计处理案例以伊利股份为例,其股权激励计划在授予日和等待期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费用的确认和分摊合理。
公司在行权日或失效日的会计处理也较为规范,确保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四、经济后果分析1. 激励效果与员工积极性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伊利股份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稳定了核心团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持续发展。
2. 财务影响从财务角度看,股权激励计划会导致相关费用的增加,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
然而,这些费用反映了公司为获得长期利益所做的投入。
同时,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也可能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股价以及市场价值。
3.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信心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往往能得到市场的积极反应,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伊利股份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其股价表现和市场价值均有显著提升,这充分说明了股权激励计划对投资者信心的积极影响。
五、案例总结与启示通过对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强投资者信心。
同时,公司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024年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范文
![《2024年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39c7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f.png)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
股权激励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有效地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对其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进行分析。
二、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概述伊利股份作为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通过向员工授予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等方式,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三、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1. 授予日的会计处理当公司授予员工股权激励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在授予日确认相关的费用和负债。
对于股票期权,其公允价值会被计入费用,并相应地调整资本公积。
对于限制性股票,公司会按照公允价值将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 行权日的会计处理当员工行使股票期权或满足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时,公司需要进行行权日的会计处理。
此时,公司会调整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并将行权款项或股票的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
四、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分析1. 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股权激励的实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公司在授予日确认的相关费用和负债会增加公司的当期费用和负债;另一方面,如果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得当,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公司的业绩和市场份额,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2.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助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通过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使得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并积极参与公司的治理和决策。
这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3. 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也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一方面,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能够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和预期,从而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
伊利集团三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及启示
![伊利集团三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d750ee6cc7931b764ce1506.png)
股市-证券团三次股叔戲励方尊的i杵及久并2005年12月31H,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由此,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企业管理中拉开序幕。
此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股权激励作为稳定和激励公司高管及员工的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4年6月20日,为规范市场上参差不齐的激励机制,证监会发布了第33号公告《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伊利集团作为国家520重点工业企业,率先进行了股权激励,并在多次股权激励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
在2006年、2016年和2019年,伊利分别进行了三次股权激励,这三次激励方案的设置侧重点各有不同。
一、伊利集团股权激励案例分析1.公司简介。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伊利股份”,证券代码600887)o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乳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多年来,伊利已发展为中国产品线最多、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家同时具有奥运会和世博会标准的乳制品企业。
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十年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高居行业第一,净资产收益率持续稳健上升,企业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多年来伊利股份凭借其杰出的业绩和高速发展已成为证券市场公认的蓝筹绩优股。
2.股权激励方案。
①第一次股权激励。
2006年4月24日,伊利集团发布股权激励方案,声明2006年12月28日企业将以每股13.33元,授予5000万份股票期权(约占当年股本总□上海王瑶瑶章雁数9.681%,仅低于证监的规定上限10%),8年内行权,首次行权期为2007年12月28日。
行权条件:激励对象首次行权时,公司上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7%,主营业务增长率不低于20%。
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为公司总裁、高管和核心业务骨干。
其中授予总裁潘刚1500万股(占授予股数总量的30%),3名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和总裁助理分别获授10%,剩余40%的份额由其他29名关键员工取得,受益群体覆盖范围较小,股权分配相对集中。
“金手铐”还是“金手表”?------伊利股权激励计划案例分析
![“金手铐”还是“金手表”?------伊利股权激励计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e5c82589eb172dec63b7b4.png)
“金手铐”还是“金手表”?——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计划案例分析案例背景乳制品行业虽然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未来10—20年内仍属于需求增长中,中国乳业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7年底,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02319.HK)、光明乳业(600597)处于中国乳品产业的第一集团,三家企业已经占据了中国乳业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中,伊利集团成立于1993年,现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个。
伊利股份于1996年1月向社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于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2005 年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7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38%;实现净利润2.93 亿元,同比增长22.69%;实现税后每股收益0.75 元。
在2006年之前,伊利一直稳稳占据着中国乳业龙头的位置,但后来居上的蒙牛无疑给伊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06年4月,伊利更换新的管理层的10个月后,出台了股票期权形式的股权激励计划以激励新的管理层,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然而伊利股份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并非一帆风顺。
2006年4月,伊利董事会提出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后,因多个条款不合理被中国证监会要求修订,包括提高业绩考核条件、增加首期以后行权条件、取消加速行权、不得MBO等,投资者也对这份激励计划也提出了质疑;伊利股份于2007年4月30日修改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业绩考核指标计算口径,被市场认为降低行权条件;2008年1月31日,伊利股份发布预亏公告,称由于期权费用应确认成本费用导致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中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伊利股价随即跌停。
伊利的股权激励计划为什么如此饱受争议?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依然处于不完善阶段,非有效市场下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仍较严重。
上市公司监管水平滞后,股权激励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侵占小股东利益,有损公司价值的事件。
股权激励蕴含着巨大的利益,有时公司会利用信息优势在发布公告时机做出选择,操作行权价格。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9be07725c52cc58ad6be01.png)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4.1伊利股份背景介绍伊利股份是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国企背景,但股权却相对分散,第一大股东为呼和浩特投资公司,持有9.97%的股权,最终控股股东为呼和浩特国资委,总共持有10.58%。
伊利股份的发展态势一直很好,然而自从2004年经历罢免独董、国债巨亏、证监会调查、郑俊怀等高管被捕以来,伊利股份开始被人们所关注。
而2006年4月24日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再次将其推向了人们议论的高潮。
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为该方案出台速度太快,自从股改停牌以来到股改后复牌当天即公布股权激励。
二是本次激励力度太大。
4.2股权激励方案概况(一)激励方案实施步骤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总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步:股改时通过对价支付,有条件获取1200万股激励股份2006年4月20日伊利股份发布股改方案,该股改方案非常特殊,方案中不仅明确了对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支付对价,即每10股流通股将获得0.9股的股票对价。
而且还与众不同的将股改对价的一部分转变为了对高管的股权激励。
参加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非流通股股东承诺,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若公司2006年和2007年的经营业绩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将分别向流通股股东追送一次股份,否则,将应向流通股股东追送的股份转送给公司激励对象,作为股权激励。
非流通股股东将获得转增股份中的1200万股于方案实施日划入第三方账户,用于追加对价安排。
业绩条件为:(1)2006和2007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上年度的15%;(2)财务报表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第二步:2006年4月20日第五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议案: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公司总裁、总裁助理和核心业务骨干)5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公司股票的权利。
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5000万股公司股票,涉及的标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A股普通股;标的股票占当前公司股票总额的比例为9.68巩。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伊利股份为例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伊利股份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4830c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8.png)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伊利股份为例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伊利股份为例近年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激励机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企业中。
股权激励通过将员工与公司股权挂钩,激励员工更好地为公司发展做出努力。
本文将以中国知名乳制品企业伊利股份为例,探讨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首先,股权激励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提升员工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以伊利股份为例,该公司通过将优秀员工纳入股权激励计划,使其成为公司的“股东”,共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这种股权激励机制激发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努力。
员工身为公司股东,将更加愿意为公司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从而提升整体绩效和企业竞争力。
其次,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股权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和创业精神,鼓励员工提出新的理念、新的业务模式,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伊利股份在股权激励计划中设立了一定的分红机制,员工通过其贡献的成果与公司共同分享利益,产生更多创新和改革的动力。
此外,股权激励还能够提升公司的人才吸引力和人才留存率。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人才市场中,优秀的员工是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资源。
相比于传统的薪酬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更能够吸引并留住公司的核心人才。
伊利股份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向员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酬体系,使其获得更多的回报,并与公司共同成长。
这种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机制,有效地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留存意愿,为公司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然而,股权激励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股权激励需要公司在实施过程中合理制定激励计划,避免激励机制被少数人独吞,导致利益分配不均衡。
其次,股权激励计划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员工获得的回报也会相应下降,这可能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受到影响。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以伊利公司为例-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以伊利公司为例-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c1a6a82e3f5727a4e962d9.png)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股权激励,也称为期权激励,主要是用股份去鼓励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一些核心技术员工尽心尽力为公司服务。
股权激励机制给予了员工部分股份及股东权益,调动起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并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实现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如果一家企业想要长期发展,除了坐筹帷幄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一支忠诚又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本文选取了乳制品行业巨头——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公司),本文通过对其伊利公司两次股权激励计划进行案例对比和分析,探索建立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及完善这种激励机制的制度性建设。
关键词:股权激励;伊利公司Research on Equity Incentive of Listed Companies——TakeYili Company as an ExampleAbstractEquity incentives, also known as option incentives, mainly use shares to encourage company directors, senior managers, and some core technical staff to serve the company with all their heart and soul. The equity incentive mechanism gives employees some shares and shareholders 'rights, mobilizes employees' enthusiasm for work, encourages employees to grow together with the company, and provides stable talent support for the company to achieve the company's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f a company wants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its leaders,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be a loyal and combative team.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dairy industry giant—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Yili Compan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the company's equity incentive mechanism through cas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its two equity incentive plans And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is incentive mechanism.Key words:equity incentive; Yili compan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引言 (1)(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三)研究方法 (3)1. 案例分析法 (3)2. 文献研究法 (3)二、股权激励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一)股权激励相关基本概念 (3)(二)理论基础 (3)1.委托代理理论 (3)2.人力资本理论 (4)三、案例背景 (4)(一)伊利集团概况及发展过程 (4)(二)伊利集团股权结构 (5)四、伊利集团股权激励制度对比分析 (6)(一)要素对比 (6)1.激励范围 (6)2.股票来源及数量 (7)3.行权价格 (7)4.有效期 (7)5.行权期 (7)(二)效应分析对比 (7)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7)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8)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9)4.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0)五、结论与建议 (10)(一)小结 (10)(二)建议 (10)1.激励对象应全面 (10)2.制定合理的激励价格 (11)3.设置科学的行权条件 (11)4.制定适当的激励程度 (11)5.激励期限应适度 (12)6.多元化的激励模式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股权激励计划主要是用股权去鼓励公司的员工,其中包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一些核心技术员工。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a94b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b.png)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研究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研究报告概述: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给予员工或管理层股权或股权认购权等等方式激励员工工作的一种方式,在当下的企业经营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案例,通过股权激励,为员工提供了发展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伊利股份背景:伊利股份是国内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商,主营业务包括乳制品和非乳制品生产和销售。
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线,同时拥有全国最广泛的销售渠道网络。
其股票已被纳入国内几乎所有大型股指。
财报显示,公司收入规模达到1202亿元(183亿美元),位于中国上市公司第62位。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伊利股份于2011年启动了股权激励计划,计划将1.95%的股权分配给员工,分两次实行,分别是2011年至2013年,2014年至2016年。
股份分配纯属于公司富余利润,不影响公司的股本结构,在当下的股份公司中比较常见。
首先,股权激励奖励方案对于员工来说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
“自上市以来,伊利股份已经累计发行374万股,价值28亿元(4.2亿美元),被员工购买,调查显示员工持股可以持续提高绩效”,报告指出。
此外,股权激励还为员工提成了更高的绩效要求,公司也因此获得了更好的表现。
其次,股权激励计划也为伊利股份提供了人才储备。
属于伊利股份计划的员工担任项目经理或其他关键职位,并能够参与到公司的决策中。
这种方法可以吸引具有才能和经验的人加入公司,并使公司能更好地培养和储备人才,以提高业务和管理能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最后,股权激励还可以带动公司的财务表现。
研究报告指出,公司绩效得出显著结论。
在股权激励计划开始后的前五个财年(2011-2015年)中,公司销售额增长了92%,净利润增长了132%。
这表明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不仅对员工本身,也对公司股民和高管都带来了好处。
结论: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方案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为公司提供了吸引才能和储备人才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公司绩效的提升。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5266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f.png)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近年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企业。
股权激励并购会计处理成为了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以伊利股份为例,可以深入分析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细节与经济后果。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向员工提供公司股份或股权的方式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的激励机制。
它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绩效。
股权激励的实施通常需要进行会计处理,以准确地记录和反映与股权激励相关的经济业务。
伊利股份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股权激励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伊利股份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采用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方式。
股票期权使得员工可以在未来特定的时间内以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份,而限制性股票则要求员工在特定期限内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方可获得股票所有权,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会计处理方面,首先需要确定股权激励成本的计量基准。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股权激励成本应当根据服务获得权取得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在当期损益表中进行确认。
而伊利股份在实施股权激励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计量方法,例如,按照市场价格计量、按照内部估值进行计量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计量基准,伊利股份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影响。
其次,对于股权激励成本的会计处理,伊利股份采用了分期摊销的方法。
根据公司管理层的评估,伊利股份将股权激励成本以约定的摊销期限平均分配,并在每一期摊销期间按照所确定的比例进行核算。
这种摊销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股权激励成本的真实情况,并避免了一次性计入损益表所带来的财务波动。
最后,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股权激励,伊利股份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促进团队的稳定和成长。
此外,股权激励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承诺感,减少员工的流失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研究30页PPT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研究3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bfe8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后的除权效应,用于股权激励股份的价值在3.6
亿元以上。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都存在与伊利 类似的问题,有人形象的把股权激励比喻成 金手铐,要真正达到激励目的,不要使金手 铐变成金手表,各公司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股权激励程序。
谢谢!!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绩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将分别向流通股股东追送 一份股份,否则将应向流通股股东追送的股份作 为股权激励转送给公司激励对象。由于管理层兑
现了“2006年和2007年年度经营利润较上年增 长17%以上”等承诺,伊利股份在2006年和2007 年对管理层核心骨干分别追送了600万份股票,共 计1200万股。
这样伊利的股权激励实际上就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伊利股权激励计划是伊利股改方案中 “追加对价安排”的1200万股,另一部分是 5000万股的股权激励。从约定的条件可以看 到,只要能够满足“追加对价安排”的条件 被伊利管理层重复使用于伊利股权激励计划 中,这意味着伊利管理层仅完成2006年、 2007年两年的业绩,无须另外作出努力,就 可以轻易得到两部分股权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的成本和带来的收益又是多少呢?
按照伊利股份2005年实现的2.93亿元净利润计 算,2006年、2007年每年保持17%的增长速度, 则分别可以比2005年增加利润4981万元和
5823万元,合计不过10804万元。按照非流通股
东股改后25.86%的持股比例,两年后因上市公 司净利润增长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仅为2794万元, 非流通股东却需要付给管理层1200万股股份,
2006年摊销25% 股份支付费用即1.85亿元 2007年摊销75% 股份支付费用即5.54亿元 伊利股份2007年前三季度已经实现净利润3.3亿元,
10(案例10)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是金手铐还是金手表-基于伊利股份的案例分析(2015-07-16)
![10(案例10)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是金手铐还是金手表-基于伊利股份的案例分析(2015-07-16)](https://img.taocdn.com/s3/m/b006f32ebed5b9f3f90f1c4f.png)
指标:累计收益 率(AR)
等待期内 方法:事件研究法 横向比较 VS 指标:超额累计 收益率(CAR)
伊利的股权激励计划未得到市场的认可
《 公司财务管理 》
案例 10 伊利股份案例分析
15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案例10 实施股权激励的财务绩效
销售净利率
问题
盈利能力指标 ROA
案例 10 伊利股份案例分析
6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待期较短,激励对象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行权。 问题1 伊利为什么选 择股票期权这 种激励方式? 2. 股票期权方案更容易得到股东认同。股票期权 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的收益全部来自于上市公 司股价对于授予价格的溢价。 3. 对上市公司现金流基本没有影响。股票期权方 案一般采用定向增发获得股票,从而对公司现 金流没有任何影响。
设计上 多次调整方案
. . .
2006年11月28日
伊利股份股权 激励计划
2007年4月30日 实施中 遭到投资者质疑 2008年1月31日
伊利修改激励计划业 绩考核指标计算口径 伊利发布预亏公告: 由于期权费用摊销, 2007年度出现巨亏。
被市场认为降 低行权条件
伊利股价随即 放量跌停
《 公司财务管理 》
伊利股份价值创造效率在下降
《 公司财务管理 》
案例 10 伊利股份案例分析
17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案例10 伊利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缺陷分析
问题1 伊利股权 激励力度 是否过大?
1
期权价值与企业总股本和总资产的比较
伊利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对应的股票占授予日股本总额的9.68%,股 票期权公允价值对于总资产的比值都超过5%,与大多数正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 市公司相比,伊利股份的激励力度相对是很大的。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09cfe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1.png)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有企业开始股权激励方面的尝试,武汉、上海、北京等地都推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具体形式。
之后,各种文件与政策陆续确定股权激励可以作为公司高管的激励方式。
2005年8月证监会与国资委、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推出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与考核办法,以及配套的监督制度由证券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2005年11月中国证监会“关于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进行明确的规范,可见股权激励在我国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
但直到2006年2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发布,才有了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规范,改变了以往企业会计准则在这方面的空白。
伊利作为较早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1月预亏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
因此,我们以伊利为例,来分析在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如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来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新旧会计制度对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差异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与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企业用期权来奖励员工或者作为薪酬的组成部分,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股份支付交易。
由于股份支付是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规定,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在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对股份支付进行专门的规范,我国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只需调整公司的权益结构,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唯一变化的是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会被摊薄。
而新准则规定,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所形成的股份支付,应记入股权激励期间的费用。
因此,存在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股权激励研究——基于伊利股份的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研究——基于伊利股份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d78ca0d1f34693daef3e46.png)
伊利股份在设计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中,考虑了高层与骨 干员工的作用,增加了对关键员工的激励,激励对象较为广泛。 同时激励计划设计了业绩指标考核体系,对行权条件进行了有 效约束,促使管理层更加注重长期目标,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健 发展。
但应看到,激励计划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具体体现在: (1) 在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时未充分考虑收益风险对等原则;(2)股权 激励的价值分配有失均衡;(3)在考核体系设计上注重业绩指标 考核,忽略了其他指标的作用。本案例研究主要从激励计划的 设计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未来的研究还可以从激励计划的实施 效果进行阐释。□
中图分类号:F272 .9
文 献标 识:A
一、引言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以发行的股票或其他股权性权益授予 公司高管人员,以产权为约束,借以促进高管人员个人收益同公 司长远利益相结合,改善公司治理并推动公司长远发展的利益 驱动机制。实践表明,股权激励机制有力推动了上市公司业绩 的提升和治理结构的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万科、金发科技 等 8 家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2006 年共完成净利润约 30.12 亿元,同比增加 12.01 亿元,整体增幅为 66.32%。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邱静.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问题探究.商业文化,2008,1 [2]刘国芳,朱米香.股权激励试水三 年得失.董事会 ,2008,3 [3]王艳.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反思及中国股权激励 模式探索(优秀硕士论文),2005 [4]张淑凤.股权激励制度研究.东北 财经大学.2 00 5,12
HOTSP OTS
股权激励研究
——基于伊利股份的案例分析
□明玭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27bb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d.png)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伊利股份(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以下简称“伊利”)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伊利的成功离不开其在企业进步过程中接受的股权激励机制。
本文将以伊利的股权激励案例为例,探讨其在企业进步中的作用和影响。
伊利于1993年在中国牛奶市场上市,并于1998年在上海证券来往所上市。
为了激励公司员工的工作乐观性、创设力以及增进企业长期健康进步,伊利接受了股权激励规划,通过设立股票期权、股票嘉奖等方式,将公司股票作为激励手段,与员工共同分享企业的进步效果。
在伊利的股权激励规划中,员工可以通过采购伊利的股票获得股权,随着企业业绩的增长,员工持有的股票也会升值,从而获得更多回报。
这一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乐观性和创设力,信任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够转化为公司的业绩提升和个人回报。
而且,股权激励规划还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使得员工更加允诺长期留在伊利,并为公司的长期进步贡献力气。
一个典型的股权激励案例是伊利于2016年启动的员工股份规划。
该规划面对全部员工,员工可以通过认购伊利股份的方式获得股权。
这项规划的设立旨在激励和嘉奖员工,并培育一支忠诚、稳定的员工队伍,推动公司业务的可持续进步。
员工股份规划的实施对伊利的进步产生了乐观影响。
第一,该规划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更加主动地关注和参与公司的进步。
员工不仅享有业绩增长所带来的回报,还可以参与公司治理和决策,对企业的进步起到乐观增进作用。
第二,员工股份规划提高了员工的乐观性和创设力。
员工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因此他们更允诺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第三,员工股份规划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员工拥有股权后,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连,允诺长期为企业进步做出贡献,从而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2024年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范文
![《2024年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0d47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c.png)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篇一一、引言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治理中重要的一环,已成为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详细分析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
二、公司背景及股权激励概述伊利股份作为国内知名的乳制品企业,近年来积极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旨在通过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紧密结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三、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一)权益结算方式的会计处理在采用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中,股票授予和未来解锁等过程需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通常通过权益类科目(如资本公积)来记录股权激劢的相关交易。
随着激励对象满足解锁条件,将费用及相关支出确认为成本。
(二)现金结算方式的会计处理在现金结算方式下,需要更侧重于现金流动和未来现金流的预估和计算。
比如企业在期权到期日因承担向持有人支付的权利而发生的潜在负债和损益应当予以正确计算并合理估计入账。
(三)特定事件处理和核算策略调整如果遇到某些特殊事件如市场行情的大幅变动等,则需要调整原估计值和现行账务处理方法。
此过程中要求财会人员准确及时地进行相应处理和报告,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规定。
四、经济后果分析(一)财务绩效层面分析从财务绩效角度来看,股权激励机制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开支对盈利的影响,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股东回报的提升。
此外,激励员工的行为可以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间接影响公司的销售和盈利水平。
(二)公司治理层面分析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股权激励可以强化管理层和员工的长期责任感和使命感,减少短视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同时,它有助于改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和监督机制。
(三)市场反应和社会影响分析从市场反应来看,股权激励计划通常能得到投资者的积极响应,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和股价表现。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9be07725c52cc58ad6be01.png)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4.1伊利股份背景介绍伊利股份是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国企背景,但股权却相对分散,第一大股东为呼和浩特投资公司,持有9.97%的股权,最终控股股东为呼和浩特国资委,总共持有10.58%。
伊利股份的发展态势一直很好,然而自从2004年经历罢免独董、国债巨亏、证监会调查、郑俊怀等高管被捕以来,伊利股份开始被人们所关注。
而2006年4月24日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再次将其推向了人们议论的高潮。
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为该方案出台速度太快,自从股改停牌以来到股改后复牌当天即公布股权激励。
二是本次激励力度太大。
4.2股权激励方案概况(一)激励方案实施步骤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总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步:股改时通过对价支付,有条件获取1200万股激励股份2006年4月20日伊利股份发布股改方案,该股改方案非常特殊,方案中不仅明确了对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支付对价,即每10股流通股将获得0.9股的股票对价。
而且还与众不同的将股改对价的一部分转变为了对高管的股权激励。
参加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非流通股股东承诺,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若公司2006年和2007年的经营业绩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将分别向流通股股东追送一次股份,否则,将应向流通股股东追送的股份转送给公司激励对象,作为股权激励。
非流通股股东将获得转增股份中的1200万股于方案实施日划入第三方账户,用于追加对价安排。
业绩条件为:(1)2006和2007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上年度的15%;(2)财务报表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第二步:2006年4月20日第五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议案: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公司总裁、总裁助理和核心业务骨干)5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公司股票的权利。
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5000万股公司股票,涉及的标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A股普通股;标的股票占当前公司股票总额的比例为9.68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有企业开始股权激励方面的尝试,武汉、上海、北京等地都推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具体形式。
之后,各种文件和政策陆续确定股权激励可以作为公司高管的激励方式。
2005年8月证监会和国资委、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推出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和考核办法,以及配套的监督制度由证券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2005年11月中国证监会“关于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进行明确的规范,可见股权激励在我国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
但直到2006年2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发布,才有了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规范,改变了以往企业会计准则在这方面的空白。
伊利作为较早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1月预亏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
因此,我们以伊利为例,来分析在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如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来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新旧会计制度对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差异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企业用期权来奖励员工或者作为薪酬的组成部分,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股份支付交易。
由于股份支付是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规定,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在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对股份支付进行专门的规范,我国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只需调整公司的权益结构,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唯一变化的是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会被摊薄。
而新准则规定,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所形成的股份支付,应记入股权激励期间的费用。
因此,存在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伊利的股权激励计划符合股份支付准则对股份支付的定义:即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交易;并且是以获取职工服务为目的的交易;同时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我们将以伊利为例,根据其股权激励的进度来判断其在不同的时期应分别进行怎样的会计处理。
二、伊利股份股权激励的基本情况(一)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进展2006年3月,伊利提出了股票期权计划草案。
2006年11月,伊利股份披露经过修订的股权激励计划,共授予激励对象5 000万份股票期权,标的股票总数占当时总股本9.681%,行权价格为13.33元,同年12月28日被确定为股票期权授予日。
此后由于公司实施利润分配和发行认股权证,2007年11月21日,股票期权数量调整为6 447.9843万份,权行权价格调整为12.05元。
33名高管及骨干获5 000万份股票期权,潘刚获1 500万份,占本次股票期权数量总额的30%。
伊利的股权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公司股票的权利。
伊利高管获得上述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3.33元。
2007年12月28日,有64 480股行权。
在2008年1月31日,伊利发布预亏公告。
具体时间点如表1所示。
在2008年3月,伊利公布年报。
2008年4月29日,伊利公布修改后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改变股权激励成本的摊销方法。
伊利股权激励进展情况见表1。
表1: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进展情况表(二)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行权条件行权条件:按照规定,激励对象的薪酬价格将与企业经营业绩捆绑起来:在首次行权时,公司上一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必须不低于17%,并且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应低于20%。
同时规定首期以后行权时,伊利股份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2005年相比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
新方案的第三处重大修改是提高了业绩考核的质量。
原方案规定,首期行权时,伊利股份上一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7%且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
激励对象首期行权不得超过获授股票期权的25%。
从行权条件可以看出,伊利的股权激励中并没有包括市场条件,没有关于股价上升至何种水平职工可相应取得多少股份的规定。
只有非市场条件,即规定了可行权时企业必须满足一定的业绩要求。
所以对伊利股份而言,2006年12月28日是授予日,可行权日是2007年12月28日,所以这两个日期之间就是等待期。
三、伊利股份支付应进行的账务处理(一)授予日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分为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两种。
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除了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都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伊利采用的是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为权益工具的一种,因此在授予日,伊利股份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二)等待期内的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当在等待期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的员工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按照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计量。
在等待期内按非市场条件预计最佳的行权数量计入各等待期的成本费用,并在定期报告附注中披露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
并在附注中披露股份支付交易对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信息。
根据伊利股份测算,公司股票期权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14.779元/份,如果伊利公司所有激励对象都将满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规定的行权条件,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将对公司等待期内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损益影响总额为73 895万元(14.779元/份×5 000万份=73 895万元)。
但是,如果伊利按非市场条件预计的最佳行权数量并非5 000万,则作为职工薪酬计入成本费用的数额就不一定为73 895万元。
从伊利披露的信息可知:伊利认为所有被授予股票期权的员工都不会离职。
2008年4月29日伊利公布的年报修改中披露:2007年应承担的股份支付费用为554 212 500元,2006年追溯调整的股份支付费用为184 737 500元。
现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调整为:2008年应承担的股份支付费用为274 069 469.18元,2007年应承担的股份支付费用为459 819 229.45元,2006年追溯调整的股份支付费用为5 061 301.37元。
期权授权日公允价值总额为738 950 000.00元,其中首期25%部分,2006年承担2 024 520.55元,2007年承担 182 712 979.45元;其余75%部分2006年承担3 036 780.82元,2007年承担277 106 250.00元,2008年承担274 069 469.18元。
如表2所示:表2:各年费用和资本公积数额表1. 2007年年底应做的会计分录(1)确认2007年度摊销的股权激励成本: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酬(股票期权激励) 459 819 299.45元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9 819 299.45元(2)确认2006年度应摊销的股权激励成本: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9 819 299.45元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9 819 299.45元2.在2008年年底应做的会计分录确认2008年度应摊销的股权激励成本: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酬(股票期权激励) 274 069 469.18元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4 069 469.18元(三)可行权日之后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7年12月27日,伊利股份(600887)公布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计划首期行权相关事项的议案,31名管理层进行首期行权共64 480股,占可行权数量的1‰。
伊利的股份面值为1元。
借:银行存款776 984元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38 950元贷:股本64 480元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 451 454元假设在2008年12月28日,伊利被授予股票期权的员工将剩下的期权全部行权,则需做下面的分录:借:银行存款776 207 016元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38 211 050元贷:股本64 415 520元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 450 002 546元从伊利股份有关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来看,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对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进行确认时,会大大增加当期的管理费用,特别是2007年,数额巨大,这会导致当期利润的巨额减少,这也是伊利2007年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为了避免对利润影响的幅度过大,伊利可以将股权激励成本在多个年度进行摊销,但伊利并未采取这个做法,而是将其在三个年度摊销完。
这隐含的假设是伊利被授予股票期权的高管将在2008年12月28日将全部行权。
企业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信号。
伊利的这种做法是合法的,但这种做法容易传递给市场一种信号:如果2008年底伊利高管全部行权后,是否代表连伊利的高管都不看好伊利?要不为何伊利高管如此着急行权?这种信号所带来的伊利股价的大幅波动和下挫估计不是伊利所愿意看到的。
2008-10-30 /许敏敏席秀华案例讨论题:1.伊利股份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是什么?2.你认为股份期权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是合理的吗?为什么?3.在对股票期权可供选择的计量基础如内在价值、最小价值以及公允价值中,哪种计量基础更科学、可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