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散文——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
散文阅读读懂散文

3.把握情感,领悟主旨 情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旨:人生短暂,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这种“头脑 中的旅行”会使我们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让心灵抵达世界 的各个角落。
散文阅读读懂散文
从两个方面确定读懂散文的技法
一、从散文的特点角度定读法 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是 指散文选材十分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组织材料、安排 结构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 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了更好 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因此,我们阅读一篇散文,必须明白三个 问题,即“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
4.由技及文巧分析 从近年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看,对文章表达技巧的考查常 常与体味文章的意境、内涵密切相关。因此对文章表达技巧的 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技巧的使用层面,应该从技巧的表达效 果——文章的意境、文意的表达角度细加分析。
[范文阅读示例]
[2015·湖北省卷]
头脑中的旅行
1.关注标题,抓住由头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苏派语文备考】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一、行文思路(一)纵向式1.时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写人记事散文和文化历史散文,写人记事散文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人记事,文化历史散文特点是追叙史实、联系现实来抒发感慨和思考。
这类散文内部结构一般为相承式。
示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者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一个消逝山村”的“前世今生”。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登泰山记》)2.空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写景类散文和场景变换类叙事散文,写景类散文以移步换景、景变情迁为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一般为相并关系。
场景变换类以在场景变换中进行叙事为特点,其内部结构一般是相属式。
示例:《荷塘月色》作者的游踪是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空间顺序)《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凉闲人”“秋日红枣”五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3.逻辑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抒情说理类散文。
作者以情感抒发或哲理思考统率全文,最能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逻辑顺序通常从事物事理的不同方面展开,彼此之间没有前后关系,有主次联系、因果联系、递进联系、总分联系,或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都可以看作是逻辑顺序。
示例:《荷塘月色》情感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故都的秋》紧紧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展开描写《记念刘和珍君》无论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还是“无话可说”,都饱含着鲁迅先生的“悲愤”。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赤壁赋》)(二)横向式1.总分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情理类散文。
一般结构是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是感情基调、或是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层面展开论述或抒情。
示例:《故都的秋》文章开篇将故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对比,点明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然后整篇文章是以“清、静、悲凉”为中心层层递进,逐步刻画了故都的清秋景色。
2.对比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抒情类散文。
一般结构是通过时空对比来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感悟。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
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必须 标画,或写出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
❖第三步:全局兼顾,明确文章主旨
当堂训练(重庆高考题)
❖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 感受来展开的,请圈划勾连,概 括归纳段意,梳理作者的思路,概 括主旨。
❖ 5.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和着端 午节的临近,路上走亲戚的人也便多了起来。“麦梢黄,
❖ 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 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 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忙前这段 空闲,要走走娘家。走亲戚不能空手,胳膊上挎着篮子,拎 着袋子,提着盒子,装的无非是些鲜果吃食之类。母女们, 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了头,就有说不完的话。说思念, 叙家常,夸丈夫,聊弦子;自然也少不了说些打工挣钱的难 处,孩子上学的忧心,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到了饭时,女儿 又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 父母。
❖ 8.“算黄算割”,鸟还在彻夜地叫。老人们说, 那鸟是人变的。说是从前,有个农人总以为 麦子全黄了熟了再割,结果,一场暴雨,麦 子全泡在田里了,颗粒无收。气死了的农人, 变成了鸟,一到麦天,就白天彻夜地叫,提 醒农人麦子一边黄,就得一边割。虽说,这 道理农人都懂,不用提醒,鸟儿们仍要坚持 着叫到忙罢,直到嗓子滴出血。到那时,你 听吧,叫声又改成“布谷”、“布谷”了。 收完麦子,该是种苞谷的时候了。
❖ 11.“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 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 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阅读散文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或把握其主题,那么该如何才能读懂散文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要认真阅读。
在阅读散文时,要仔细地阅读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以免错过关键信息。
散文是一种精心雕琢过的文章,作者在其中可能隐含了许多深层次的含义和思想,只有通过细心的阅读才能领会到其中的奥秘。
在阅读散文时,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地读下去,多琢磨,多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要从整体上把握。
在阅读散文时,不仅要看重每个细节,还要注意把握散文的整体结构和主题。
散文通常会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通过描述、议论、描绘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要通过整体把握,找出散文的主题,理清线索,才能更好地读懂散文。
要注重感悟。
散文是一种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文学形式,有时候需要深入作者的内心去理解。
在阅读散文时,不仅要把握表面的文字意义,还要通过感悟和想象去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通过感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才能把散文读得更加深刻、更加有味道。
读懂散文并不难,关键在于认真阅读、从整体把握和注重感悟。
只有通过这三个方法,才能更好地读懂散文,领略其中的魅力,获取其中的启迪,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在阅读散文时能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领略散文的魅力吧!第二篇示例: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通过自由运用语言,描绘文字美感,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读懂散文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我们来谈谈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第一,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每篇散文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例如作者的身份、经历、情感等。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一位从农村来的作家可能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读者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散文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思路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
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显得尤为重要。
(一)行文思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1)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线索分类散文通常都有多条线索,可分为明线和安详。
一般来说,暗线往往是情感线索。
一般叙事的线索有以下几种: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线索来写的。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
如《一定要争气》,重点记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
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
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不仅按参观顺序来写,而且以参观者每到一处的踪迹开头。
点明参观的地点,再抓住每一处所见所闻具体描述。
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
如写《一个苹果》把传来传去的苹果作为线索,围绕苹果叙述了感人的事。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养花》围绕中心事件养花写了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怎样养花,怎样劳动获得丰收,怎样享受劳动成果.养花有何乐趣等。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教学园地11-08 1131学习目标: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学、测、讲、练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散文阅读题几次大考(摸底、六县联考)的均分及学生认为存在的根本问题均分低?----读不懂二、出示江苏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均分、得分率。
(最好换成江苏某年的散文得分统计)08江苏高考文学作品阅读(20分)12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1.99分 49.75%13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2.82分 70.5 %14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24分 37.33%15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89分 48.17%合计:9.94分说明读不懂是普遍现象,根本问题三、方法:(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概括几种方法)1.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但“散”中有规律可寻。
那就是一切材料,哪怕是插入,引用插叙,描写景物,旁涉其他人事,回忆等等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心。
例:《乡土情结》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段:以不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
第二段:“童年的烙印”在乡土情结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三段:描写少小离家的两种情况,写出了远离乡土的孤苦无助。
第四段: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美他们不忘乡土之情。
第五段:以不消失的乡土之恋结尾。
中心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
2.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1)教材中散文的标题:《我的四季》,《江南的冬景》,《想北平》,《金岳霖先生》。
(2)福建《吟风》,天津的《敦煌》,湖北的《雾》,湖南的《谈静》,安徽的《我与地坛》---直接明确了写作的对象。
如果文章写到了与此无关的内容,那就要考虑它与写作对象的关系,就要捉摸为什么要写其他的内容?(3)辽宁《雨韵》,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北京《碧云寺的秋天》,四川《我爱水》,南通调研《寒冷的味道》,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文题不仅明确了写作对象,更是表明了的感情倾向及模糊的主旨。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4大考点5例题详解

4大考点+5例题详解★知识划重点★一、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散文所表达的内容总是会按照特定的顺序展开,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可采用以下技巧:1.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2.划分层次,概括要点。
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
二、分析文章标题、首段、中间段、结尾段的作用散文标题的作用: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
局部段落的作用:散文作品中总会有一些特殊段落,这主要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如开头段和结尾段,或是叙述中的插入段。
从高考命题来看,常会就这些特殊段落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设题。
开头段的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结尾段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补充说明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

具体做法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总起句、中心句、
总结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
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无明显信息的段落,
应该通读全文,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分析合成
段意。
精选
6
六、典例试题赏析
焰火的变奏 (2007年四川卷)
① 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 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 瀚画面。
5、略读知“照应”
“照应”一般在结尾,精因选 此略读了解即可。 5
五、答题步骤
1.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 件什么事情,写了什么景,记了几个人,中间穿插了 哪些典故、传说等。
2.以段落(句子)为单位仔细审读,内容相近的段落 要合并为一层,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
3.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精选
11
七、空课作业【试题演练】
1.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 作者的思路。(6分) (2009年重庆卷《瓷器 的意味》)
【参考答案】 首先,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分) 接着,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2分) 最后,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2分)
[命题分析] 此题题干表述规范,明确要求考生梳理“行文
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⑧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 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
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
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精选
9
高考快速读懂散文“四步法”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 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 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 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 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 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 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 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 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 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 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 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 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 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 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 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 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 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系列(二)
快速读懂散文
高考语文题量大,考生答题时间很紧,在 重视考查阅读能力的当下,快速读懂文章就 显得尤其重要。高考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从 来没有缺席过,快速读懂小说、散文是高考 制胜的关键。先前已经发布了《快速读懂小 说》,这里介绍快速读懂散文的方法。
读懂散文,首先必须了解散文知识和文体 特征。明白这些之后,我们才能进入文本内 部。下面简单介绍散文的知识。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 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 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 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 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 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 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 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读好散文的方法

读好散文的方法
读好散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整体阅读:在阅读散文时,要注重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不要局限于某个段落或句子,而是要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2. 抓住关键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要抓住文章的关键点,如重点段落、关键词语等,这些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线索。
通过抓住关键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 品味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通常优美、精炼、富有感染力,要注意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细节,如修辞手法、语气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4. 思考感悟: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思考和感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感悟。
通过思考和感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5. 积累阅读经验:读好散文需要积累阅读经验,多读优秀的散文作品可以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同时,要注意总结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总之,读好散文需要注重整体阅读、抓住关键点、品味语言特点、思考感悟和积累阅读经验等方面。
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在文学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小说、诗歌等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散文更为贴近生活,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揉搓。
读懂散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三种读懂散文的方法。
要理解散文的语言文字。
散文作品是文学家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其思想情感的作品。
读懂散文首先要理解文章中所使用的词语、句子结构以及表达方式。
有些散文作品虽然表面看起来平淡,但其内涵深刻,需要读者用心去体味。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捕捉到作者的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读懂散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同时也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和内涵。
通过以上三个方法,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读懂散文,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智慧,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和人生感悟。
愿我们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深意,启迪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字数:499】第二篇示例:要读懂一篇好的散文,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散文是一种抒情性强、富有感情和思想的文学形式,它的语言优美、内涵深刻,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和理解。
下面将介绍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文字的魅力。
散文通常采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充满情感和感悟。
要理解散文,首先要感受文字的含义,品味文字的韵味。
可以从作品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意境描绘等方面入手,感受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通过捕捉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还可以注意作者的语言节奏、句式结构等,这些都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手法,通过这些元素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含义。
背景知识的了解。
散文作品通常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自然风景、人生哲理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要读懂散文,就要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如果一篇散文是关于自然风景的写作,那么读者就需要了解相关的自然地理知识和生态环境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通过自然风景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如何读懂散文——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

如何读懂散文——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篇一:如何读懂散文——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资料简介本课件为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指导之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是我们备课组共同整理改编而成,希望能给予各位一定的帮助,同时希望各位给予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篇二:如何读懂散文——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学、测、讲、练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散文阅读题几次大考(摸底、六县联考)的均分及学生认为存在的根本问题均分低?----读不懂二、出示江苏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均分、得分率。
(最好换成江苏某年的散文得分统计)08江苏高考文学作品阅读(20分)12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1.99分49.75%13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2.82分70.5 %14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24分37.33%15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89分48.17%合计:9.94分说明读不懂是普遍现象,根本问题三、方法:(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概括几种方法)1.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但“散”中有规律可寻。
那就是一切材料,哪怕是插入,引用插叙,描写景物,旁涉其他人事,回忆等等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心。
例:《乡土情结》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段:以不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
第二段:“童年的烙印”在乡土情结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三段:描写少小离家的两种情况,写出了远离乡土的孤苦无助。
第四段: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美他们不忘乡土之情。
第五段:以不消失的乡土之恋结尾。
中心: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
2.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1)教材中散文的标题:《我的四季》,《江南的冬景》,《想北平》,《金岳霖先生》。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6篇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6篇第1篇示例:高三阶段是学生面临高考的关键时期,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能够读懂散文并准确理解其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高三阶段如何读懂散文进行一些方法梳理。
一、认真阅读散文无论是哪一类散文,认真阅读是第一步。
在阅读时,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将散文内容逐字逐句地读清楚。
可以使用标记笔在重点词句上做标记,以便后续理解和总结。
二、把握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写作时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而中心思想则是作者对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核心。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捕捉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义。
三、分析散文的结构散文的结构大多分为引言、扩展部分和结尾。
在分析散文结构时,可以通过划分段落和句子来帮助理解散文的脉络和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理解散文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者在写作中运用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段。
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等。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捕捉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五、注意散文的语言风格散文的语言风格通常包括朴实、明快、抒情等等。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从而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含义。
六、联系实际生活散文往往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在阅读散文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与散文内容进行对比和联想,从而更深刻地领会散文的内涵和情感。
通过以上几点方法的梳理,相信高三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在高三阶段不仅要注重阅读量的积累,更要注重阅读质量的提高,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从而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第2篇示例:高三阶段是学生们面临高考的关键时期,阅读散文作品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散文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思想、描绘生活的文学形式,通过阅读散文可以增加对人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散文阅读思路

散文阅读思路散文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但是,如何有效地阅读散文,让自己的阅读更加深入、准确、有意义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散文阅读的思路和技巧。
1.了解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文学作品,它不同于诗歌、小说等其他文体。
散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思想的表达为主要特征,没有句子或行数的限制,更加自由自在。
此外,散文具有情感性强、思想性深、语言简洁等特点。
因此,在阅读散文时,我们需要了解散文的这些特点,明确其基本特色,以便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和技巧。
2.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每篇散文都有其独特的写作目的。
这些目的可以是代表社会某种价值观或思想, 也可以是纯粹为了传达作者的个人体验和感受, 还可以是在某个社会历史背景下倡导某种价值。
我们在阅读散文时可以尝试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通过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们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且我们可以以下方式对主旨进行分析:•仔细阅读文章的首段或结尾,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分析文章中重要的句子和段落,以确定作者的立场和呼吁。
•考虑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暗喻、对比等,以了解作者的意图。
3.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多数散文在写作时是不分章节的, 所以作者通过段落对文章进行分节明确。
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特的思想, 它们共同组成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
在阅读一篇散文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架构和主题。
当我们阅读文章时,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段落内部的思想连贯性通过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 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方式。
4.寻找文章的背景信息许多散文是建立在历史、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的。
因此,我们如果能够了解文章背后的背景信息,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
例如,如果你正在阅读一篇描述农村的散文, 你可以尝试了解当地的景观环境、民俗、社会、经济等历史背景信息, 以更好地理解散文文章里的细节。
阅读和鉴赏哲理散文的小技巧

阅读和鉴赏哲理散文的小技巧阅读和鉴赏哲理散文的小技巧一、整体阅读,明确主旨哲理散文往往通过一两件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深刻的哲理。
阅读时,应先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阐述人生哲理?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
哲理散文一般采用卒章显志的结构方式,所以,如果我们认真研读文章的结尾部分,大多能明确文章的主旨。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一般来说,散文总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哲理散文也不例外。
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人物,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错,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
找准文章线索的办法是抓文章的关键词句。
作者写作时,往往会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段落中安排一些起统摄、提挈、凸现作用的词语或句子。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和句子,找准文章的线索,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鉴赏技巧,品悟效果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自己的阅读品位。
所以,阅读哲理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结构安排: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4.表达方式: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肖像、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抒情和议论等。
四、品味语言,感受风格散文的艺术可以称之为语言的艺术。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
优美的散文,更富有哲理,充满诗情画意。
作家在创作时,一定会用同他的思想感情完全贴切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其思想感情,因此,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其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
人生感悟类散文的阅读指导

人生感悟类散文的阅读指导雄鹰在蓝天上翱翔,是对人生勇气的搏击;信鸽不远万里传信,是对人生信念的执著;黄鹂在树梢上鸣叫,是对人生美好的歌唱……当我们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跨入充满七彩梦幻的少年时期,对人生的不断思索使我们慢慢成熟起来。
那些深藏在心灵处的鲜活的印记带我们走入悠悠岁月,去感悟人生哲理!阅读人生感悟类散文,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于动情点处把握我们都知道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形散神聚”,而且散文离不开抒情,它“取于心而注于手”,我们在阅读人生感悟类散文时要学会抓住“动情点”,即作者的情感出发点,来理顺文章的情感主线,把握文章的主旨。
如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从“赏花”的喜悦,到“惜花”的惋惜,最后到“思花”的感慨,情感的变化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思索,贯穿全文,有力地突出散文的“神聚”特点。
当然散文的“情”主要集结于作者,再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认真体味,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于关键语句中品味俗话说“画龙”要“点睛”,才能活灵活现,阅读人生感悟类散文,也要善于抓住“精髓”,即关键词句,细细咀嚼﹑品味,才能领悟作者蕴涵于事件中的人生寓意。
“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亨特父亲的话虽朴实,但却富有深刻的含义:孩子应学会独立,学会一步一步走好眼前的路,走好人生的路。
《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则告诉我们:人生应当豁达、进取。
所以一篇好的人生感悟类文章,它不会长篇阔论的大谈人生道理,不起眼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可能寓意深刻,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关键词句仔细推敲。
三、于情感体验中共鸣阅读此类文章,我们还可以唤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启发思维,引导自己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假设自己就是主人公,跟随他或悲或喜,或忧或乐,比如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假设我就是亨特,想象在父亲的鼓励下如何一步一步爬下石架,再联系自己平时面对困难的种种表现,从而从中获得情感共鸣:要坚定于脚下的路直到成功。
如何快速读懂散文

学习目标: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学、测、讲、练1.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但“散”中有规律可寻。
那就是一切材料,哪怕是插入,引用插叙,描写景物,旁涉其他人事,回忆等等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心。
2.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3.梳理行文脉络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
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
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具体步骤方法: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必须标画,或写出来)语段结构分析:任何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小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两句话,同时这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
具体方法:找每一段落的“关键句”或“中心词”;中心句(起始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指代词。
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准确把握层次间关系,从而把握行文脉络)全文层次分析: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
任何一篇文章,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大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二段,交代写作的由头;中间(写了哪些内容——散文的“形”);结尾(篇末点睛、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散文的神)。
分析全文层次,可根据概括出的段意和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结构大致一致并反复出现的标志性句子或词语句子,来加以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读懂散文——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篇一:如何读懂散文——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资料简介本课件为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指导之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是我们备课组共同整理改编而成,希望能给予各位一定的帮助,同时希望各位给予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篇二:如何读懂散文——感悟类散文行文思路梳理】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学、测、讲、练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散文阅读题几次大考(摸底、六县联考)的均分及学生认为存在的根本问题均分低?----读不懂二、出示江苏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均分、得分率。
(最好换成江苏某年的散文得分统计)08江苏高考文学作品阅读(20分)12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1.99分49.75%13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2.82分70.5 %14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24分37.33%15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89分48.17%合计:9.94分说明读不懂是普遍现象,根本问题三、方法:(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概括几种方法)1.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但“散”中有规律可寻。
那就是一切材料,哪怕是插入,引用插叙,描写景物,旁涉其他人事,回忆等等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心。
例:《乡土情结》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段:以不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
第二段:“童年的烙印”在乡土情结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三段:描写少小离家的两种情况,写出了远离乡土的孤苦无助。
第四段: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美他们不忘乡土之情。
第五段:以不消失的乡土之恋结尾。
中心: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
2.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1)教材中散文的标题:《我的四季》,《江南的冬景》,《想北平》,《金岳霖先生》。
(2)福建《吟风》,天津的《敦煌》,湖北的《雾》,湖南的《谈静》,安徽的《我与地坛》---直接明确了写作的对象。
如果文章写到了与此无关的内容,那就要考虑它与写作对象的关系,就要捉摸作者为什么要写其他的内容?(3)辽宁《雨韵》,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北京《碧云寺的秋天》,四川《我爱水》,南通调研《寒冷的味道》,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文题不仅明确了写作对象,更是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及模糊的主旨。
3.梳理行文脉络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
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
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具体步骤方法: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必须标画,或写出来)语段结构分析:任何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小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两句话,同时这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
具体方法:找每一段落的“关键句”或“中心词”;中心句(起始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指代词。
高考题示例:(《麦天》07江苏)学生研读文本,概括归纳;教师明确(多媒体展示)麦天,要到了。
麦天,是农人的苦日子:许多年许多代以前……农人忙碌辛苦,艰难的日月(现在)农家的节日(麦天)开始了。
女看娘:先前……如今……村子通了公路……。
男人守在家做麦收前的杂事……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悦。
麦天,累人的日子。
(而)心疼丈夫,这些天,妻子做饭上“硬料”。
麦天过去了。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准确把握层次间关系,从而把握行文脉络)全文层次分析: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
任何一篇文章,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大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二段,交代写作的由头;中间(写了哪些内容——散文的“形”);结尾(篇末点睛、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散文的神)。
分析全文层次,可根据概括出的段意和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结构大致一致并反复出现的标志性句子或词语句子,来加以整合。
第三步:全局兼顾,明确文章主旨(在前面三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推敲后面的抒情或议论)四、当堂训练(重庆高考题)1.教师要求: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2.学生:默读文章,圈划勾连,归纳段意,理清思路,概括主旨3.投影学生答案:4.师生明确标准答案:(1)段意概括:开始叙述小时候痛恨时间的管束;初中时漠视时间不刻苦学习;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发现白发感叹时光流逝;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2) 行文思路:童年时代感受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由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3)学生概括主旨:时间是永恒的,它支配着人的生活。
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命是长久的。
五.小结:一:强化文体意识---把握基本行文思路二、关注“标题”----写什么(明确写作对象,或作者的感情倾向)三:理清“思路”----怎样写(内容的层次安排)四:归纳“主旨”----为何写(写作的目的、意义)(最后,最好能够有一小段简洁的总结语,或者是关于散文阅读价值的,或者是关于散文结题方法的)爱读散文,是习惯。
散文让你走近大千世界,伴随风霜雨雪、丽日蓝天,去探寻自然更替的奥秘,触摸历史变迁的血脉;或是透过多彩人生、跌宕命运,去倾听心灵咏叹的旋律,感知生活哲理的寓意。
读散文,尤其是那些沁人心脾的美文,总有一种兴奋,似喝过香浓的咖啡,让思绪如春风中鼓荡的柳絮,欢快而尽兴地飞舞;有时,那些文字带给你的则是几多沉吟,似品茗微涩的苦茶,让情感如湖泊里泛起的涟漪,踟躇而无言地游弋。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一:梳理行文思路xuzhouyizhong dingyun学习目标: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散文阅读题几次大考(摸底、六县联考)的均分及学生认为存在的根本问题均分低?----读不懂二、方法:(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概括几种方法)1.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我的四季》,(运用象征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
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品味人生。
)福建《吟风》,天津的《敦煌》,湖北的《雾》,湖南的《谈静》,安徽的《我与地坛》---直接明确了写作的对象。
如果文章写到了与此无关的内容,那就要考虑它与写作对象的关系,就要捉摸作者为什么要写其他的内容?(2) 《想北平》,辽宁《雨韵》,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北京《碧云寺的秋天》,四川《我爱水》,南通调研《寒冷的味道》,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故乡的风景美,农村生活的温馨、宁静、平和,朴素,农民的自然朴实)----文题不仅明确了写作对象,更是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及模糊的主旨。
2.梳理行文脉络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
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
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具体步骤方法: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必须标画,或写出来)找每一段落的“关键句”或“中心词”;中心句(起始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指代词。
高考题示例:(《麦天》07江苏)学生研读文本,概括归纳;教师明确(多媒体展示)麦天,要到了。
麦天,是农人的苦日子:许多年许多代以前……农人忙碌辛苦,艰难的日月(现在)农家的节日(麦天)开始了。
女看娘:先前……如今……村子通了公路……。
男人守在家做麦收前的杂事……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悦。
麦天,累人的日子。
(而)心疼丈夫,这些天,妻子做饭上“硬料”。
麦天过去了。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准确把握层次间关系,从而把握行文脉络)全文层次分析: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
任何一篇文章,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大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二段,交代写作的由头;中间(写了哪些内容——散文的“形”);结尾(篇末点睛、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散文的神)。
第三步:全局兼顾,明确文章主旨(在前面三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推敲后面的抒情或议论)三、当堂训练(重庆高考题)1.教师要求: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2.学生:默读文章,圈划勾连,归纳段意,理清思路,概括主旨(讨论)3.投影学生答案:4.师生明确标准答案:(1)段意概括:(找每一段落的“关键句”或“中心词”;中心句(起始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指代词。
)开始叙述小时候痛恨时间的管束;初中时漠视时间不刻苦学习;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发现白发感叹时光流逝;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2) 行文思路:童年时代感受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由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3)学生概括主旨:时间是永恒的,它支配着人的生活。
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命是长久的。
四.小结:一、关注“标题”----写什么(明确写作对象,或作者的感情倾向)二:理清“思路”----怎样写(内容的层次安排)三:归纳“主旨”----为何写(写作的目的、意义)结束语:爱读散文,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