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30a22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3.png)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通用6篇)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设想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
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
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
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
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
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
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e0509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8.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与默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悟母爱。
(2)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关爱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等品德的具体表现及对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
(2)体会本文质朴而深沉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关键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温馨的氛围,引出课题“回忆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1、请学生介绍作者朱德。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三)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
(四)精读课文1、小组合作,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典型事例,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
2、探讨母亲的品德对作者产生了哪些影响。
(五)语言赏析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质朴而深情的语言。
2、分析语言表达对情感抒发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的点滴,进行口头表达。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短文。
(七)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感恩之情。
(八)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阅读有关母爱的文章,积累好词好句。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高语文素养。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5c6ab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0.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引导学生概括母亲的典型事例,体会母亲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默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
引导学生从母亲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括母亲的事例,分析母亲的形象。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议论性语句的含义,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将文中母亲的品质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获得人生启示。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问题引导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母亲的温馨视频或展示几张母亲与孩子的温馨照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母亲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回忆我的母亲》。
(二)初读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读音和理解上的问题。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词,如“溺”“佃农”“劳碌”等。
(三)整体感知1、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方面?(四)精读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母亲的典型事例,如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等。
2、分析这些事例中体现出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五)重点语句赏析1、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如“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等。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意。
(六)情感升华1、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进一步体会亲情的珍贵。
【教学方案】回忆我的母亲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回忆我的母亲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16f26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4.png)
【教学方案】回忆我的母亲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以及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崇敬之意,以及母亲对作者成长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文中一些表达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b.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与母亲有关的课文,如《背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课文:a. 让学生默读课文《回忆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大意。
b.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c. 阐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崇敬之意,以及母亲对作者成长的重要性。
3. 讨论与思考: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
b.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c.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我们自己是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4. 总结与拓展: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c.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父母、亲情的文章或书籍,如《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
5. 布置作业:a. 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b. 写一篇关于父母、亲情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情。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2. 评价方法:a.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范文(精选7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范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b96f2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1.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范文(精选7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1[课标要求]1、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
2、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4、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之情。
[学法点悟:]学习本文要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
通过自学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整体感知:]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质疑: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解惑: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解惑: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质疑: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解惑: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
作者从母亲的去世写起。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ad2e3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c.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分析,体会作者质朴而深沉的语言风格。
学习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真挚情感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关键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深入理解母亲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朱德元帅的回忆,去看看他心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课题:回忆我的母亲)(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文章主要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方面?(三)精读课文,分析母亲形象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典型事例,并概括母亲的品质。
例如,母亲“整日劳碌着”,表现了母亲的勤劳。
母亲“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体现了母亲的善良和宽厚。
2、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母亲的形象。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展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3、小组讨论:母亲的这些品质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质朴而深沉的语言风格。
比如“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2024年《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ca96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f.png)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长辈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教学难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母亲了解多少?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的母亲。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理解课文内容。
a.朱德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劳动妇女?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自己从课文中感悟到的朱德母亲的形象。
四、品词析句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写朱德母亲的精彩句子,并说明其好在何处。
2.教师选取几处典型的句子,进行分析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顾朱德母亲的形象。
2.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朱德母亲的美好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呢?二、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表达朱德对母亲怀念之情的句子,并进行品析。
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描写母亲的形象,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同学们如何更好地描写人物。
四、课堂小结2.强调尊敬母亲、热爱母亲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回忆我的母亲》。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朱德母亲的勤劳、善良、坚强等品质,通过具体事例感受这些品质的具体体现。
2.指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学习朱德如何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传达深厚的情感。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朱德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表达类似的情感。
2024年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2024年回忆我的母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9718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9.png)
2024年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回忆,培养孝顺父母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具体的细节和描绘来表现人物形象,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来感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将其融入写作中。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作品示例3.教学视频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关于母亲的歌曲,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自己与母亲的点滴往事。
第二环节:课文阅读与分析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母亲的哪些往事?这些往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何表现母亲的形象。
第三环节:写作指导1.教师展示学生作品示例,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以母亲为例,进行现场写作。
3.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母亲形象。
4.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写作。
第四环节:实践活动1.教师播放关于母亲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母亲的生活细节,感受母爱。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母亲的生活细节。
3.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细节融入自己的写作中,完成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五、课后作业1.完成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母亲的品质。
2.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忆母亲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体验、思考,让学生感悟母爱,提升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d99c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a.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提高理解和分析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母亲的勤劳、善良和坚韧,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培养学生尊重、关爱父母,珍惜亲情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理解母亲的优秀品质。
分析文中具体事例对表现母亲形象的作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感情。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她们用无私的爱呵护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了一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去感受他笔下母亲的伟大形象。
(二)作者简介朱德(1886 年 12 月 1 日-1976 年 7 月 6 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文章主要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情?(四)精读课文,分析母亲形象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勤劳:母亲“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善良:母亲“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6份德朱《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6份德朱《回忆我的母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5f25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0.png)
6份德朱《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案一:导读与预目标- 了解《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德朱- 预故事内容,了解主题和情感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短暂讨论,了解什么是回忆文学。
2. 教师简要介绍德朱作为回忆文学作家的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3. 学生独立阅读《回忆我的母亲》的前言和第一章。
4. 学生用思维导图或摘要的形式预测故事可能的发展和主题。
教案二:主要角色与情节分析目标- 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探索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表露活动1. 学生组内合作分享对第一章的理解,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表露。
3. 学生继续阅读并记录故事的情节发展和变化。
4.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创作一个角色关系图或简短角色分析。
教案三:情感描写与文学手法目标- 分析文中的情感描写和文学手法- 理解作者运用手法传递情感和主题活动1. 学生讨论第一章中作者使用的情感描写和文学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手法如何传达情感和主题。
3. 学生继续阅读并寻找并记录故事中的其他文学手法。
4.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一个情感描写和相关的文学手法,并向全班展示。
教案四:文化背景了解目标- 了解故事中反映的文化背景- 分析文化对故事发展的影响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所处的时代和地点。
2. 学生小组合作,在互联网上查找关于当时时代和地点的文化背景资料。
3. 学生讨论这些文化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的影响。
4. 学生个人或小组创作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文化背景细节。
教案五:主题阐释和讨论目标- 探索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活动1.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整理关于故事主题的思考,包括作者可能要表达的意思。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活动,分析角色关系、情感描写和文化背景对主题的影响。
3.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解读,并提出问题和观点。
4.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对自己的启示和思考。
回忆我的母亲(师生交互式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师生交互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95fa0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b.png)
回忆我的母亲(师生交互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回忆和讲述,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与主题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一篇关于母亲的回忆录或感悟。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与母亲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关爱和付出。
2. 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关于母亲的回忆录或感悟。
二、讲述母亲的关爱(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母亲,由组长代表小组讲述母亲的关爱和付出。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三、感恩母亲(5分钟)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教师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母亲做一件小事。
四、互动环节(5分钟)1. 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感恩接力”游戏。
2. 每队成员依次回答关于母亲的问题,回答正确则继续,回答错误则淘汰。
3. 剩下的一队获胜,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表示要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
3.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情况。
六、回忆母亲的辛勤付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展示母亲在家庭中的各种辛勤付出,如做饭、洗衣、打扫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项母亲辛勤付出的场景,由组长代表小组进行讲述。
3.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母亲的付出,并鼓励学生为母亲分担家务。
七、感恩母亲的手写信(15分钟)1. 教师分发信纸和笔,引导学生用手写信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545a2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7.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回忆我的母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回忆我的母亲》。
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朱德将军回忆自己的母亲,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勤劳、坚强、慈爱等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战役、磁铁、支持”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的优秀品质,学会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母亲的优秀品质,学会关爱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朱德将军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课文的作者。
然后简要介绍朱德将军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辅导。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重点讲解朱德将军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以及母亲的优秀品质。
5. 课堂练习(5分钟)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填空、造句等练习。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将军→ 母亲的品质→ 关爱家人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解分析等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朱德将军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以及母亲的优秀品质。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采访父母,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并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小作文。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dd890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4.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
(3)学习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精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组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母亲的伟大品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学习组织材料的方法。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表达。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思维,深入理解课文。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和写作方法。
4. 写作法:安排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关于母亲的歌曲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情感共鸣。
(2)提问学生对母亲的印象和感受,导入课文。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正音释义。
(3)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精读课文(1)分析母亲的形象找出描写母亲的语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合具体事例,探讨母亲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如勤劳、善良、宽厚、坚韧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母亲的形象。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引导学生找出表达作者对母亲感情的语句,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讨论作者为什么对母亲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3)学习组织材料的方法分析课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这种方法的好处,并举例说明。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分享母亲的优秀品质。
6篇德朱《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6篇德朱《回忆我的母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65c5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d.png)
6篇德朱《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第一篇教案
整体概述
本教案是针对德朱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设计的教学活动。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了解并分析德朱对母亲的回忆,并探讨其中隐含的情感和主题。
研究目标
- 理解德朱对母亲的细致回忆和感慨;
-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 分析文章的情感、主题和文体特点。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关于母亲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母亲的回忆和感慨,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预读:让学生快速浏览德朱的《回忆我的母亲》,并提出自己的预测,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索。
3. 阅读:学生阅读《回忆我的母亲》,并根据教师提供的阅读指导问题进行阅读理解,重点把握作者的细节描述和情感表达。
4. 讨论:带领学生讨论文章中对母亲的回忆内容及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和主题的表达。
5.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叙述方式和语言技巧。
6. 启发:通过展示其他文学作品中对母亲的描写,激发学生对母亲形象的认识和情感体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收获,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第二篇教案
(以下类似,依次设计第三篇至第六篇教案)
...。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c786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a.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回忆我的母亲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形、音、义。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了解本文讲了母亲哪些事情及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3.品味本文质朴平实的语言,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4.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理解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品味本文质朴平实的语言,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理解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用具西沃一体机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模式合作探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母亲,是鼓励史铁生勇敢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母亲,是冰心心中守护着红莲的荷叶;母亲,是诗人孟郊眼中春天温暖的阳光。
母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平凡字眼,但又是守护我们的大英雄。
母亲,对于朱德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元勋之一朱德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自己母亲的。
(板书题目)二、检查预习1.走进作者和写作背景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1944年2月25日,朱总司令母亲去世,作者得知母亲去世消息后,怀着深深的怀念与崇敬之情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佃农祖籍妯娌慰勉溺死横蛮韶关私塾调料血溅不辍劳碌3.默写课后读读写写字词4.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èn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rén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共5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88020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7.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3、通过揣摩本文简洁、质朴而深沉的语言,4、学习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培养学生感恩图报的思想情操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领会文中作者以平实质朴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的感情。
三、教学设想: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大,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全文的内容,教师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四个重要的教学板块: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2、精读课文,整体理解文章内容;3、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语言4、总结全文掌握本文布局特点四、课时安排在预习的基础上安排两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课新课、简介作者1、导入新课(1)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或《母亲》导入(2)从作者介绍导入(3)从对联导入(4)背景导入法1944年2月2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夫人不幸去世。
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很多,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都写了挽联,其中党中央的这幅挽联是:“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上联歌颂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下联是对钟老夫人勤劳一生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
2、比较标题《母亲的回忆》与《回忆我的母亲》的优劣3、作者介绍(可以放在对联中介绍)(二)、教学板块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初读课文让学生利用早读课去完成,教师出几道题一方面检查预习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1、给加点字注音佃农溺死私塾劳碌妯娌衙门差役不辍豪绅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节衣缩食为富不仁任劳任怨东挪西借无可奈何:3、整体感知:(1)用几个词语概括朱德母亲的性格特点(也许不完整没关系达到整体感知目的就行)(2)本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并划分层次,结合标题概括每部分内容要点(两种划分方法都行)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1)记叙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2024)(2024)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2024)(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ee652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d.png)
传承与发扬
作者通过写作,希望将母 亲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13
读者共鸣与情感体验
共鸣
通过作者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 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发对母
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情感体验
《我的母亲》
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母亲勤劳、 善良、坚强的品质。
《慈母情深》
梁晓声的一篇散文,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母亲的关爱和教诲,表 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献给母亲的歌》
一首诗歌,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儿女对母亲的敬爱 和感激。
20
母爱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
母亲一生勤劳,即使在艰 苦的岁月里也从不懈怠, 通过辛勤劳作维持家庭生 计。
2024/1/29
坚强乐观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 挫折,母亲始终保持着乐 观的态度,积极应对挑战 。
慈爱无私
母亲对子女充满了无私的 爱,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幸 福,为他们付出一切。
12
作者对母亲情感表达
怀念与感激
作者通过回忆母亲的生平 和事迹,表达了对母亲的 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仍然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 文提醒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显得尤为重 要,《回忆我的母亲》正是对这一点的深刻体现。
18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2024/1/29
19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
2024/1/29
2024/1/29
中国文化中的母爱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6ef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f.png)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回忆我的母亲》。
该文是朱德同志为纪念其母亲逝世而作,通过对母亲生前种种感人事迹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成语及修辞手法。
2.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母亲生前事迹的回忆,抒发对母亲敬爱和怀念之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回忆性写作方法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成语,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a.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
b. 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滴,用文字表达出来。
5.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回忆性写作方法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一段关于母亲的回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2. 重点词汇、成语:勤劳、善良、无私、坚韧、任劳任怨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 课文结构:回忆母亲生前事迹——表达敬爱和怀念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答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建议和评分。
2. 拓展延伸:阅读其他关于母爱的文章,感受母爱的伟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是否得到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学习重点】了解并掌握母亲所具有的品质。
【学习难点】理解并把握朴素文笔下蕴含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请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
(让学生上台朗读)
刚刚大家交流了许多赞美母亲的作品,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母亲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朱德元帅笔下的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课文是作者为了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注:共和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
二、探究交流。
(一)巩固前课知识。
(二)小组探究
三、分组展示探究交流题。
四、教师根据展示情况,适当点拨精讲。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这些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
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2、在对文章的内容比较熟悉的情况下,请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概括母亲具有哪些品质。
(学生小组内讨论归纳,教师随机指导)
朱德的母亲主要有这样一些高尚品质:
(1)勤劳(第4、5、13段)
(2)俭朴能干(第6、12段)
(3)宽厚仁慈(第7段)
(4)坚强(第8段)
(5)有远见(第10段)
(6)同情革命(第11段)
(7)支持革命(第12段)
(学生对于母亲品质的分析,有的比较深刻,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补充)
【当堂检测】记默生字词
【当堂总结】
我们通过朱德对其母亲一生的回忆,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个具有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的女性。
5、回忆我的母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2、品味本课的语言特点。
3、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学习重点】品味本课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品味本课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二、探究交流。
(一)巩固前课知识。
文章通过朱德对其母亲一生的回忆,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个具有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的女性。
(二)小组探究
三、分组展示探究交流题。
四、教师根据展示情况,适当点拨精讲。
1、结合上节课所学,整体感知全文,划分结构层次。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
第三部分(第14-17自然段):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示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对这篇文章结构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分歧主要是最后一部分:一种意见是最后四段是一部分,一种意见是最后两段是一部分。
从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看,后一种意见比较合理,从表达方式的运用看,前一种意见似乎更妥当。
)
2、品味课文的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的特点: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品味:将“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与“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比着平静道出,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
情。
2)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品味: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却依然做农妇,这是一件颇为感人的事。
作者将这件事情不经意地道出,并用最简单的话说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母亲“知道我们党的困难”,平铺直叙中母亲同情革命,了解革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3)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品味: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来说明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
4)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品味:以可感的形象“强健身体”“勤劳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
在实实在在的叙述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
5)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不救的。
品味: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
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3、学完这篇回忆录,我们应该向朱德同志学习什么崇高品质?
明确:热爱母亲,并把这种爱扩大到爱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思想品质。
【当堂检测】基训
【当堂总结】
写作特色:
1)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见品味语言)
2)所选材料典型,如在写母亲“勤劳”这一品质时,说“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3)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