醌类化合物习题

醌类化合物习题
醌类化合物习题

醌类化合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醌类化合物

2.二蒽酮

3.苯醌

4.萘醌

5.活性次甲基反应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中草药水煎液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A.香豆素B.蒽酮c.蒽醌苷D.蒽酚E.氧化蒽酚

2.大黄素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显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是

A.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B.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C.分布在l,2位上D.分布在1,4位上E.分布在1,8位上

3.紫草素不溶于

A.苯B.氯仿c.氢氧化钠D.乙醚E.碳酸氢钠

4.可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是

A.丹参醌I B.丹参醌Ⅱ。C.丹参醌Ⅱ。D.丹参新醌甲E.羟基丹参醌Ⅱ。

5.鉴别丹参中的菲醌类成分,可用

A.醋酸镁B.三氯化铁C.浓硫酸D.氢氧化钠

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6.番泻苷A属于

A.蒽酮衍生物B.二蒽酮衍生物C.大黄素型葸酮衍生物

D.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E.蒽酚衍生物

7.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A.番泻苷C B.番泻苷.A C.芦荟苷

D.芦荟大黄素苷E.大黄素葡萄糖苷

8.对碱呈红色的化合物是

A·番泻苷A B.番泻苷B C.大黄素

D.芦荟苷E.大黄苷

9.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酸葡萄糖苷B.番泻苷c.大黄素

D.芦荟苷E.大黄素葡萄糖苷

10.极性最大的化合物是

A·大黄素B.大黄素甲醚c.大黄酸

D.芦荟大黄素E.大黄素葡萄糖苷

1 1.若羟基蒽醌对醋酸镁试剂呈蓝紫色,则其羟基位置可能是

A·1,8_二羟基B.1,5一二羟基C.1,2,3一三羟基

D.1,4,8一三羟基E.1,3一二羟基

12下列游离蒽醌混合物的乙醚溶液,能够被5%碳酸氢钠溶液萃取出来的是

A.大黄素B.大黄酚C.芦荟大黄素

D.大黄酸E.大黄素甲醚

13.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A.含一COOH者

B.含2个以上α-OH者

C.含1个β-OH者

D.含2个以上β-OH者

E.含1个α-OH者

14.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

A.Feigl反应B.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C.Borntrager’S反应

D.Mg(OAc)2反应E.Kesting.Craven反应

15.能与碱反应呈红色的化合物是

A.羟基蒽酮类B.羟基蒽酚类C.羟基蒽醌类

D.二蒽酚类E.二蒽酮类

16.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蒽醌类成分时,常不选用的吸附剂是

A·硅胶B.氧化铝C.聚酰胺

D.磷酸氢钙E.葡聚糖凝胶

17.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1个羰基信号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酚B.大黄素c.大黄素甲醚

D.羟基茜草素E.大黄酸

18.IR光谱中有2个C=O峰,且△v在24~38 cm-1之间的化合物有

A·茜草素B.大黄素c.大黄酸D.大黄酚E.羟基茜草素19.与Mg(OAc)2反应显橙~橙红色的有

A·大黄酸B.大黄素C.大黄素甲醚D.大黄酚E.芦荟大黄素20.与Mg(OAc)2反应显蓝~蓝紫色的有

A.羟基茜草素B.伪羟基茜草素C.大黄素

D.大黄酚E.茜草素

21.丹参醌ⅡA的结构母核属于

A.苯醌B.萘醌C.菲醌D.蒽醌E.蒽酮

22.提取大黄中总的醌类化合物常用的溶剂是

A.水B.乙醇C.氯仿D.乙酸乙酯E.石油醚

23.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OH分布情况是

A.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在二个苯环的β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

D.在二个苯环的α或β位

E.在醌环上

24.1-OH蒽醌的IR光谱中,v。。峰的特征是

A.1675cm“处有一强峰’

B.1580cm叫处有一个吸收峰

C.在:1675~1647cm一和。1637~1621 cm一范围有两个吸收峰,峰间距24-38cm-1

D.在1678-1661cm一和1626-1616cm一范围有两个吸收峰,峰间距

40-57cm-I

E.在:1675cm“和1625cm一范围有两个吸收峰,峰间距60cm-1 25.蒽酚的互变异构体是

A.蒽醌B.葸二酚C.蒽酮D.氧化蒽酚E.菲醌26.蒽二酚不稳定,易氧化成

A.蒽醌B.蒽酚C.蒽酮D.氧化蒽酚E.二蒽酮27.葸醌化合物当含有p.酚OH IJvt,其UV y匕谱吸收峰红移且£T的是A.带I B.带:11 C.带m D.带IV E.带V

28.番泻苷属

A.单蒽核类B.双蒽核类c.大黄素型D.茜草素E.氧化型29.蒽醌的MS特征是

A.分子离子峰为基峰

B.分子离子峰为[M-CO]十

C.分子离子峰为[M-2C0]十

D.分子离子峰为[。M-OH]’

E.分子离子峰为[M-20H]’

30.大黄酸具有弱碱性的原因是

A.有苯环B.有双键C.有氧原子D.有羟基E.有羧基31.紫草素的基本母核是

A.苯醌B.萘醌C.蒽醌D.菲醌E.葸酮

32.Mg(OAc)2反应的条件是

A.蒽醌B.蒽酮C.α-OH D.β-OH.E. COOH

33.聚酰胺层析(CH3OH-H2O为洗脱剂)最后洗脱下来的是

A.大黄酚B.伪羟基茜草素C.大黄酸

D.芦荟大黄素E.大黄素甲醚

34.当UV 光谱中吸收峰(262-295nm)的吸收强度大于4.1时示可能有

A.大黄酚B.大黄素C.番泻苷B

D.芦荟大黄素E.大黄素甲醚

35.下列没有升华性的是

A.大黄酸B.大黄素c.大黄酚D.茜草素E.番泻苷36.与蒽二酚为互变异构体的是

A.蒽酮B.蒽醌C.氧化蒽酚D.蒽酚E.以上都不是37.酸性最强的是

A.芦荟大黄素B.大黄酚C.大黄素D.大黄酸E.大黄素甲醚38.与大黄酸呈阳性的反应是

A.Borntrager's反应B.Kesting—Craven反应 C. Dragendoff反应D.Vitalis反应E.Molish反应

四、选择题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1.ABD

2.CE

3.ABC

4.ABC 7.ACD

8.BE 9. 10.BD 11..BD

16.CE 17.BC 18.ABCDE 19.CDE 20.ABCDE 21.CDE

22.ARCDE 23 BDE 24.BCD 26.CDE 27.ABCDE 28.AD

32.DE 33.BD 34.CE 35.AE

40.ABC 42.ABC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1.ABD分离羟基蒽醌常用的吸附剂是

A.硅胶B.聚酰胺 C.氧化铝D.葡聚糖凝胶E.活性炭

2.CE区别大黄酚和丹参醌ⅡA的方法有

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氢钠溶液 C.醋酸镁甲醇溶液

D.浓硫酸E.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

3.

4.ABC属于大黄素型蒽醌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酸B.大黄酸葡萄糖苷 C.芦荟大黄素

D.芦荟苷E.番泻苷A

5.ABCD大黄中致泻的主要成分是

6.

7.ACD将下述物质混合后溶于乙醚,用5%碳酸钠溶液萃取,能够被萃取出来的是A.丹参新醌甲B.紫草素C.大黄素D.大黄酸E.茜草素

8.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呈红色的化合物是

A.甘草酸B.大黄酸C.阿魏酸D.芦荟苷E.芦荟大黄素

9.

10.

11.羟基蒽醌UV光谱中由苯甲酰基结构引起的吸收谱带为

A.230nm左右B.240—260nm C.262-295nm

D.305-389nm E.>400nm

12.区别茜草素和大黄素,可用

A.IR B.UV C.NaOH D.Mg(OAc)2E.Na2C03

13.

14.

15.

16.区别大黄酚和丹参醌ⅡA的方法有

A.NaOH溶液

B.NaHCO3溶液

C.Mg(OAc)2/MeOH溶液

D.浓H2S04

E.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

17.

18.能被沸碳酸钠提出的化合物有

A.茜草素B.大黄素C.大黄素甲醚

D.大黄酚E.芦荟大黄素

19.只能被沸碳酸钠提出的化合物有

A.茜草素B.大黄素C.大黄素甲醚D.大黄酚E.芦荟大黄素20.能被5%NaOH提出的化合物有

A.紫草素B.大黄酚C.丹参新醌甲D.丹参新醌乙E.丹参新醌丙21.只能被5%NaOH提出的化合物有

A.紫草素B.大黄酚C.丹参新醌甲D.丹参新醌乙E.丹参新醌丙22.能被1%NaOH提出的化合物有

A.紫草素B.大黄素C.大黄素甲醚D.芦荟大黄素E.大黄酚23.能溶于NaHCO,水溶液的化合物有

A.羟基茜草素B.伪羟基茜草素C.大黄素D.大黄酸E.番泻苷B 24.下列能与KOH反应呈红色的是

A.甘草酸B.大黄酸C.茜草素D.大黄素E.阿魏酸

25.B

26.需氧化后才能发生Borntr"ager’s反应的有

A.萘醌B.菲醌C.蒽醌D.蒽酮E.二蒽酮

27.Feigl反应阳性的化合物有

A.紫草素B.大黄酚C.丹参新醌甲D.大黄素E.茜草素

28.无色亚甲蓝反应阳性的是

A.紫草素B.大黄酚C.丹参新醌甲D.2,6一二甲氧基苯醌E.辅酶Q10 29.D

30.

31.

32.与Mg(OAc)2反应显紫~紫红色的有

A.大黄酸B.大黄素C.大黄素甲醚D.羟基茜草素E.伪羟基茜草素33.由

34.由蒽醌母核醌样结构给出的UV吸收峰有

A.230nm左右B.240~260nm C.262~295nm D.305-389nm E.大于400nm 35.

36.

37.

38.

39.

40.为区别大黄素与槲皮素,可用的方法有

A..Borntrager反应

B.Feigl反应

C.盐酸镁粉反应

D.Kesting-Craven反应

https://www.360docs.net/doc/717495276.html,bat反应

41.

42.FeCl气反应呈阳性的是

A.大黄素

B.槲皮素

C.7一OH香豆素

D.茜草素

E.甘草甜素

五、问答题

(一)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2.

醋酸镁反应:橙色蓝~蓝紫色橙红~红色

(二)分析比较

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析题

1.从某一植物的根中利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得到A、B、C、D四种化学成分。请在下面的分离流程图的括号内填人正确的化合物代号。

2.总蒽醌的乙醚提取液进一步分离后,得到A、B、C、D、E、F六种化学成分。请在下面的分离流程图的括号内填人正确的化合物代号。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略)

二、填空题

1.萘醌,菲醌,蒽醌

三、判 断题

1.√

2. √

3.×

4.×

5.×

四、选择题

(一)A 型题(单项选择题)

1.B

2..A

3.E

4.D

5.C

6.B

7.B

8.C

9.C 10.E 11.C 12.D

13.E 14.B 15.C 16.B 17.D 18.A 19.B 20.E 21.C 22.B 23.D 24.C

25.C 26.A 27.C 28.B 29.A 30.C 31.B 32.C 33.C 34.B 35.E 36.C

37.D 38.A

(二)X 型题(多项选择题)

1.ABD

2.CE

3.ABC

4.ABC

5.ABCD

6.AB

7.ACD

8.BE 9.AC 10.BD 11..BD 12.AD 13.AC 14.BCDE

15.ABCD 16.CE 17.BC 18.ABCDE 19.CDE 20.ABCDE 21.CDE

22.ARCDE 23 BDE 24.BCD 25.BCDE 26.CDE 27.ABCDE 28.AD 29.BCDE 30.CD 31.ACDE 32.DE 33.BD 34.CE 35.AE

36.ABCE 37.BCDE 38.AB 39.AB 40.ABC 41.ABCD 42.ABC

五、问答题

(一)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A B C

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一) (+) (+)

三氯化铁试剂:(一) (+)

2. A B C

醋酸镁反应:橙色蓝~蓝紫色橙红~红色

(二)分析比较

1. (B)>(A)>(C)>(D)。

2. (B)>(D)>(A)>(E)>(C)。

(三)解析题

1.(1):D (2):B (3):A (4):C

2.(1):F (2):C (3):B (4):E (5):D (6):A

醌类化合物

第九章醌类化合物 § 9.1 结构 § 9.2物理性质 § 9.3 酸性 § 9.4 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 9.5 提取 § 9.6 分离 § 9.7 大黄 § 9.1结构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9.1.1苯醌类 对苯醌:邻苯醌: 结构式实例:见书 9.1.2萘醌 自然界得到的几乎均为α-萘醌(1,4-萘醌,对醌) 从结构上考虑可以另有β(1,2-萘醌,邻醌)及amphi(2,6-萘醌)] 举例:维生素K1等。识别 @@ 9.1.3菲醌 天然成分: 邻醌:丹参醌Ⅰ丹参醌ⅡA丹参醌ⅡB 对醌: 丹参新醌(甲乙丙) 9.1.4蒽醌类 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 9.1.4.1单蒽核类 蒽醌衍生物(游离或成苷;其中的酚OH或COOH多以成盐形式存在) 1 分类 @@ 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例如大黄酸等。 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例如茜草素等。 大黄素型结构平面对称,可翻转,R1、R2可互换位置。 酸性由强至弱: -COOH 1个β-OH (2个α-OH+1个CH2-OH) 2个α-OH 大黄酸 > 大黄素 > 芦荟大黄素 > 大黄酚、默写结构 @@ 大黄素甲醚 梯度萃取 所用碱液: @@ 5% NaHCO3 5% Na2CO3 0.5% NaOH(或KOH) 1-5% NaOH

2.衍生物(还原产物) [H] [H] 互变 蒽醌氧化蒽酚蒽酚蒽酮 [O] [O] (易氧化,天然少见) 结构式见书 NP.146 识别 @@ 9.1.4.2双蒽核类 1. 二蒽酮类衍生物 两分子蒽酮相互结合而成 例:番泻苷A、B、C、D(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见书 NP.148 写出区别点: @@ A – C B – A D -- C 番泻苷A是由二分子的大黄酸蒽酮葡萄糖苷经C10—C10ˊ结合而成, 在肠内该C10—C10ˊ键断裂后,产生致泻成分单分子大黄酸蒽酮。 2. 二蒽醌类等其它二聚物(略) 结合位置? 不是C10—C10ˊ 9.1.4.3蒽醌苷类的主要苷键 1. 大部分为氧苷 例如:大黄素-1-O-β-D-葡萄苷(单蒽核蒽醌苷类) 番泻苷A、B、C、D(二蒽酮苷类) 2. 个别为碳苷类 @@ (很难被水解,因为C原子上无共享电子对,不易质子化) 例如: 芦荟苷系蒽酮碳苷(糖做为侧链经C-C键直接与蒽环连接), 为芦荟致泻的主要成分。 §9.2 物理性质 1.颜色: 颜色酚OH助色团 @@ 无色:没有 有色:有,引入 色深:越多,色越深,黄-橙-棕红-紫红 2.升华等特性:游离醌类多具有升华性(区别苷类) 小分子苯醌及萘醌并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 及时小结

醌类化合物习题

醌类化合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醌类化合物 2.二蒽酮 3.苯醌 4.萘醌 5.活性次甲基反应 二、填空题 1.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四种类型。 2.自然界存在的蒽醌类包括羟基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如——、——及——等。 3.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中位置的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即——和——,前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苯环上,后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苯环上。 4.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排列为——>——>——>——>——。 5.由于——的存在,蒽醌类衍生物具有微弱的——,能溶于浓HCl,并伴有颜色的改变。6.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上有——的位置时,可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的试剂(如乙酰醋酸酯、丙二酸二乙酯等)的醇溶液反应。 三、判断题 1.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水溶液中成盐溶解,加酸酸化后被游离又可重新沉淀析出。 2.对于分子量小的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3.醌类化合物由于存在较短的共轭体系在紫外区域均出现较强的紫外吸收。 4.萘醌有三个紫外吸收峰。 5.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 四、选择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中草药水煎液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A.香豆素B.蒽酮c.蒽醌苷D.蒽酚E.氧化蒽酚 2.大黄素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显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是 A.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B.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C.分布在l,2位上D.分布在1,4位上E.分布在1,8位上 3.紫草素不溶于 A.苯B.氯仿c.氢氧化钠D.乙醚E.碳酸氢钠 4.可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是 A.丹参醌I B.丹参醌Ⅱ。C.丹参醌Ⅱ。D.丹参新醌甲E.羟基丹参醌Ⅱ。 5.鉴别丹参中的菲醌类成分,可用 A.醋酸镁B.三氯化铁C.浓硫酸D.氢氧化钠 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6.番泻苷A属于 A.蒽酮衍生物B.二蒽酮衍生物C.大黄素型葸酮衍生物 D.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E.蒽酚衍生物 7.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醌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一橙红色针晶,分子式为C15H14O5,与NaOH反应呈红色,醋酸镁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阴性 UV:231(4.47),257(4.26),269(4.18),380(4.20),440(3.94) IR:3400,1678,1625 1H-NMR:12.06(1H,S),11.82(1H,S),11.20(1H,S), 7.30(1H,br,), 7.17(1H,d,J=2.0Hz),6.98(1H,br),6.27(1H, d,J=2.0Hz), 2.42(3H,br) 二橙红色针晶,分子量254,分子式为C15H10O4,与10%NaOH溶液反应红色 UV:225(4.37),256(4.33),279(4.01),356(4.07),432(4.08) IR:3100,1675,1621 1H-NMR: 7.30(1H,br,), 7.75(1H,d,J=8.5Hz),7.51,(1H,m),6.98(1H,br),7.23(1H, d,J=8.5Hz), 2.41(3H,br) MS:254,226,198 三某蒽醌,黄色结晶,分子式C16H12O6(M+300),不溶于水,溶于5%NaOH呈深红色.可溶于5%NaCO3 IR:3320cm-1,1655cm-1,1634cm-1 1HNMR(δppm):3.73(3H,s),4.55(2H,s),7.22 (1H,d,J=8Hz), 7.75 (1H,d,J=8Hz), 7.61(1H,m), 7.8(1H,s), 结构解析1: 黄色片晶,分子式为C15H10O4,氨熏变红,乙酸镁反应阳性. 1HNMR(CDCl3)δppm:12.12(1H,Br.s),11.95(1H,Br.s),7.81(1H,dd,J1=0. 8,J2=8.0), 7.66(1H,t,J=8.0),7.63(1H,Br.s),7.28(1H, dd,J1=0.8,J2=8.0),7.08(1H,Br.s),2.44(3H,s) 结构解析2: 黄色针晶,分子式为C16H12O5,氨熏变红,乙酸镁反应阳性. 1HNMR(CDCl3)δppm:12.31(1H,Br.s),12.11(1H,Br.s), 7.62(1H,Br.s), 7.36(1H,d,J=2.5), 7.08(1H,Br.s), 6.68(1H,d,J=2.5), 3.94(3H,s), 2.45(3H,s) EI-MS:284,155,241,227,213 结构解析3: 黄色针晶,分子式为C15H10O5,氨熏变红,乙酸镁反应阳性. 1HNMR(CDCl3)δ 7.82(1H,d,J=2.4), 7.61(1H,Br.s), 7.32(1H,d,J=2.5),

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 第五章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概述 醌类化合物(quinonoids )是指包括醌类及其容易转变为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苯醌类 苯醌类(benzoquinones )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由于前者 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类化合物多为对苯醌的衍生物,且醌核上多有-OH 、-CH 3、-OCH 3等基团取代。 苯醌类化合物数目不多。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如中药凤眼草(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果实中的2,6-二甲氧基苯醌, 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从白花藤果(Embelia ribes Burn.)的果实中及木桂花(E.oblongfolia Hemsl.) 果实中分离得到的具驱绦虫作用的信筒子醌(embelin )为橙色的板状结晶,是带有高级 烃基侧链的对苯醌衍生物。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泛醌类(辅酶Q 类)具有参与生物体内氧化还原的作用,其中辅酶Q 10(coenzymes Q10)临床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及癌症等。 从中药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根中分得的几个对前列腺素PGE 2生物合成有抑 制 作用的活性物质arnebinone 和arnebifuranone 也属于对苯醌化合物。 二、萘醌类 萘醌类(naphthoquinones)化合物从结构上考虑可以有α-(1,4)、β-(1,2)、及amphi-(2,6) 三种类型。但迄今为止自然界得到的绝大多数均为a-萘醌类。天然萘醌 的衍生物多为橙黄或橙红色结晶,有的甚至呈紫红色。 萘醌类化合物大致分布在20多科的高等植物中,其中紫草科、柿科、蓝雪科等含量 较丰富。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胡桃醌(juglon )具有抗菌、抗癌 及神经中枢镇静作用;蓝雪醌(plumbagin)有抗菌、止咳及祛痰作用;拉帕醌 (lapachol)有抗癌作用。

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1,2]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醌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一类比较重要的活性成分,是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一、苯醌类 苯醌类(benzoquinones)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邻苯醌结构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化合物大多数为对苯醌的衍生物。常见的取代基有-OH 、-OCH 3、-CH 3或其它烃基侧链。 O O 对苯醌 邻苯醌 O O 苯醌类化合物存在于27科高等植物中,在低等植物棕色海藻中也发现苯醌类化合物[3]。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色的结晶体,如2,6-二甲氧基对苯醌,为黄色结晶,存在于中药凤眼草(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的果实中,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从中药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的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密花醌(rapanone),具有抗毛滴虫作用,有抗痢疾阿米巴原虫及抗阴道毛滴虫活性[4]。 从白花酸藤果(Embelia ribes Burm.)的果实及矩叶酸藤果(E. oblongifolia Hemsl.)果实中分离得到的驱绦虫有效成分信筒子醌(embelin)为橙红色的板状结晶,是带有高级烃基侧链的对苯醌衍生物。 O O CH 3O OCH 3 O O HO (CH 2)12CH 3 O O HO (CH 2)10CH 3OH 2,6-二甲氧基苯醌 密花醌 信筒子醌 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泛醌类(ubiquinones)能参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