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练习题答案(版)

合集下载

《普通逻辑学》考试样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考试样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一)一、填空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

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4.主项与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E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I 。

5.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属种)种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五种关系。

6.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肯定;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全称。

7.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判断不能换位,I 判断不能换质位。

8.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的非共产党员是律师。

其推理的逻辑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S O P→S I P→P I S 。

9.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10.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 真。

11.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 ,结论应为SOP 。

1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P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13.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5.“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这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负该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

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16.当“p ←→q”为假时,”pvq为真。

17.“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你来而且他也来。

18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普通逻辑学》考试样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考试样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一)一、填空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

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4.主项与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E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I 。

5.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属种)种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五种关系。

6.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肯定;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全称。

7.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判断不能换位,I 判断不能换质位。

8.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的非共产党员是律师。

其推理的逻辑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S O P→S I P→P I S 。

9.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10.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 真。

11.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 ,结论应为SOP 。

1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P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13.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5.“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这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负该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

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16.当“p ←→q”为假时,”pvq为真。

17.“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你来而且他也来。

18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4、违反三段论 " 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的规则,会犯5、 "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 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 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 " 这两个判断中, " 知识 分子"这个概念 ( )(1)都是集合概念( 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

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2、对SAP 判断换质,其结论是 ;对SAP 判断换位,其结论是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 假,则SAP._、 SIP 、 SOP的逻辑错误。

"作为定义,属于()(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 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6、" 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

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

" 这个三段论是(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7、已知"当且仅P才q, ""pq","p->q" 均真,则(1)p真q真(2)p假q真(3)p 真q 假( 4 )非p 真非q 假8、" 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普通逻辑学练习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练习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练习及答案
目录
一、单选题 (1)
二、多选题 (18)
三、判断题 (20)
四、填空题 (22)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哪一句是直言命题?(D)
A.这部电影真是太好看了!
B.今天星期几?
C.上课要认真听讲。

D.我是神仙。

2.“所有原因都会导致结果”与“所有原因不都会导致结果”二者之间是(C).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3.“有的当代小说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学者,所以有的当代小说家是学者。

”这个三段论是(B)式。

A.AAA
B.IAI
C.AAI
D.AII
4.“人”和“机器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C).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全异关系
D.交叉关系
5.在“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和“我是中国人”两语句中,概念“中国人”(D).
A.都是非集合概念
B.都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D.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6.在“有的S是P”这个特称肯定判断中,量项“有的”的逻辑含义是(B).
A. 多数
B. 至少有一个
C. 一部分
D. 少数
7.若断定SAP和SEP都真,则(A).
A.违反矛盾律
B.违反排中律
C.违反同一律。

普通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学生用

普通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学生用

才不上场;现已知D不上场;所以,R上场。这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 理的否定前件式。
(3)根据前提⑤,可推知C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只有R不上 场,C才不上场;现已知R上场,所以,C也要上场。这是必要条件假言 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4)根据前提③,可推A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当且仅当A上场,C才 上场;现已知C上场,所以,A也上场。这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 肯定后件式。
5.这里包含有两个选言推理。 第一个选言推理是:墓主人或是自然老死,或是暴力致死,或是病 死(此前提省略);经检查确认墓主人不是自然老死,也不是暴力致死; 所以得出结论:墓主人是病死的。 第二个选言推理是:墓主人或因慢性病而死,或因急性病(包括慢 性病急性发作)而死;经检查,未见慢性病致死的证据;所以得出结 论:墓主人是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亡的。 七、请运用假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的规则指出:“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而这个推理却是从否 定前件到否定后件。 2.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前提 否定了后件,从而结论否定了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3.这个推理是正确的。我们以p表示“甲队体力强”,以q表示“甲队 技术高”,以r表示“甲队配合好”,以s表示“甲队战胜乙队”。这样,这个 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pqr) ←s) (pqr)→s。这是个必要条件假 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它是个有效式。 4.学生甲、乙两人的回答都不合逻辑。甲运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 推理,他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乙运用的是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他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 5.A、B、C、D四个学生关于裹尸布真伪的言论,都运用了假言推 理。因此,他们的言论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借助假言推理的规则逐一加 以检查就清楚了。 ①A的言论实际上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这个 推理就其形式结构来说是正确的(符合“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 则)。但是它的大前提是错误的。即“如果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在 六百多年时间里一直被我们的教友所敬奉”,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在 事实也是不成立的。因为,由于宗教迷信的影响和欺骗,即使它是假 的,也可能为宗教徒所祟拜。 ②B的看法也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个推理在形式上是错

《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3题,38.7分)1.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谓项和联项•D、量项和联项正确答案: D2.下列关系推理中无效的是。

•A、中国和朝鲜是友好邻邦,所以,朝鲜和中国是友好邻邦•B、全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相矛盾,所以,特称否定命题与全称肯定命题相矛盾•C、小孙离动物园很远,小赵离动物园很远,可见,小赵离小孙很远•D、甲在乙的东边,乙在丙的东边,所以,甲在丙的东边正确答案: C3.下列直言三段论第二格形式中,是有效的•A、PEM∧SAM→SEP•B、PEM∧SEM→SEP•C、PEM∧SIM→SIP•D、PEM∧SOM→SOP正确答案: A4.“反证法”与“选言证法”二者•A、都是间接论证•B、都是直接论证•C、前为间接论证后为直接论证•D、前为直接论证后为间接论证正确答案: A5.以“杨树是阔叶植物”为大前提,再加上为小前提,可以必然地推出“有些落叶植物是杨树”。

•A、阔叶植物是落叶植物•B、阔叶植物不是落叶植物•C、有些阔叶植物是落叶植物•D、有些阔叶植物不是落叶植物正确答案: A6.“所有的困难都不是不能克服的”这一命题是•A、全称肯定命题•B、全称否定命题•C、特称肯定命题•D、特称否定命题正确答案: B7.已知“甲队可能会战胜乙队”,可推出•A、甲队必然战胜乙队•B、并非“甲队必然不会战胜乙队”•C、并非“甲队可能不会战胜乙队”•D、并非“甲队必然会战胜乙队”正确答案: B8.以“如果要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和“不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为•A、可以提高学习成绩•B、既要提高学习成绩,又必须端正学习态度•C、无法提高学习成绩•D、或者要提高学习成绩,或者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正确答案: C9.“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优秀的”,这一论断•A、只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B、只能通过简单枚举法得出•C、只能通过科学归纳推理得出•D、既可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也可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A10.“要么甲是罪犯,要么乙是罪犯,要么丙是罪犯”为选言推理的前提之一,可组成有效的推理形式是•A、甲和乙都是罪犯;所以,丙不是罪犯•B、甲是罪犯;所以,乙是罪犯,要么丙是罪犯•C、甲不是罪犯;所以,乙和丙是罪犯•D、甲是罪犯;所以,乙不是罪犯,丙也不是罪犯正确答案: D11.(p→r)∧(¬q→¬s)∧(p∨¬q)→r∨¬s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A、简单构成式•B、复杂构成式•C、简单破坏式•D、复杂破坏式正确答案: B12.以“有些劳动产品是商品”为前提进行换质推理,其结论应该是•A、有些劳动产品不是商品•B、有些劳动产品是非商品•C、有些劳动产品不是非商品•D、劳动产品是商品正确答案: C13“行政管理专业”与“经济管理专业”这二个概念的关系是•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正确答案: D14.下面这些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中,不具有对称关系的是•A、同一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正确答案: C15.有人说:“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善良的。

《普通逻辑学》练习题答案(版)

《普通逻辑学》练习题答案(版)

逻辑学练习题答案教材《普通逻辑学》第一章 绪论 (P19~22) 一、单项选择题1~5 B –B –D –B -C 二、填空题1.严复 2.思维形式的结构 规律 方法 3.逻辑常项 4.形式 内容 5.间接 概括三、分析下列各题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

1.只有p 才q 即p q ← 2.如果p 那么q 即p q →3.p 或者q 即p q ∨ 4.p 并且q 并且r 即p q r ∧∧5.所有M 是P ,所有S 是M ;所以,所有S 是P 即MAP SAM SAP ∧-四、请指出下列各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 ”和“P ” 2.逻辑常项:“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S ”和“P ” 3.逻辑常项:“如果……那么……” 逻辑变项:“p ”和“q ” 4.逻辑常项:“只有……才……” 逻辑变项:“p ”和“q ” 5.逻辑常项:“或者……或者……或者……” 逻辑变项:“p ”、“q ”和“r ” 6.逻辑常项:“……并且……并且……” 逻辑变项:“p ”、“q ”和“r ” 7.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AM 、SOM 、SOP 8.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 q →;p ;q第二章 概念 (P57~64)一、单项选择题1~5 A –B -B –C -D 6~10 B –C –B –D -D 二、填空题1.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内涵 外延 3.交叉 4.反对 5.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6.说明 规定 7.一次 连续 8.属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三、分析下列语句中是从内涵方面还是外延方面来表述标有横线的概念。

1.内涵和外延 2.内涵 3.内涵 4.内涵和外延 5.内涵和外延 6.内涵和外延 7.内涵 8.内涵 9.内涵 10.内涵和外延 四、分析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的种类。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1]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1]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法律、教育等专业适用)一、填空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和两个部分组成的。

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的不同决定的。

常项、变项、常项2.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

概念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3.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单独概念4.主项与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E、I5.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五种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6.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肯定、全称7.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判断不能换质位。

O、I8.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

其推理的逻辑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

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有的非共产党员是律师、S O P→S I P → P I S9.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SOP取值为,SAP取值为。

假、真、假10.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

真假不定、真11.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结论应为。

MAS 、SOP1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中项不周延13.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而后件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真、假1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而后件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假、真15.“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这一判断的负判断是,与负该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16.当“p ←→q”为假时,”pvq为。

真17.“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你来且他也来18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

《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

《普通逻辑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________;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________。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SOP________。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________。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

"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

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

"这个三段论是(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7、已知"当且仅p才q,""pq","p->q"均真,则(1)p真q真(2)p假q真(3)p真q假(4)非p真非q假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普通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学》练习题 (2)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概念 (4)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8)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中) (9)第五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11)第六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上) (12)第七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 (17)第八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23)第九章归纳推理 (27)第十章类比推理和假说 (33)第十一章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34)第十二章论证 (42)练习题参考答案 (48)第一章绪论 (48)第二章概念 (50)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53)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中) (54)第五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57)第六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上) (58)第七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 (61)第八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67)第九章归纳推理 (71)第十章类比推理和假说 (74)第十一章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75)第十二章论证 (80)《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思维形式结构2.逻辑常项3.逻辑变项二、选择题1.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A. 将在于勇也在于谋B. 甲不出国而乙出国C. 甲出国而乙不出国D. 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E. 甲出国乙也出国2.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A. 或者B. 法官C. 律师D. 并非E. 他3.逻辑学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性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能支持上面的观点:A. 人人需要逻辑,人们都在应用逻辑。

B. 逻辑学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代中国,那时的中国已成为阶级社会。

C. 逻辑学只通过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而间接地为人们认识和获取真理服务。

D. 逻辑学研究人类思维的共有现象和普遍规律。

E. 如果逻辑学有阶级性,那么各阶级就会有自己特殊的思维形结构,各阶级之间也就因无法沟通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了。

4.在司法审判制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判为有罪,也即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把有罪者判为无罪,也即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指逻辑学。

3.“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

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 ,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 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 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 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 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 是P。

” ②2、4 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 ③3、11 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 ④5、12 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并且q,而且r。

“p ” ⑤6、8 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 ⑥7、9 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 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 “所有的母亲都不是自私的”和“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两个判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变项是____。

2、“将不在于勇而在于谋”和“甲不出国而乙出国”这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某甲犯了贪污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 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变项是____。

4、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____和_______两个部分组成。

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_____•的不同决定的。

5、在性质判断中,决定性质判断的形式是____和_____。

6、“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_________。

7、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________。

8、_____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9、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___而后件____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0、“并非P或q"的逻辑常项是_____变项是_______。

11、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概念叫做_______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叫做____概念。

12、当SEP和SOP都假时,则S和P的外延具有_____和_______关系。

13、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______,结论应为___ ___。

14、“所有S不是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变项是____ ____。

15、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____,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____。

”16、当“P←→q”为假时,“P∨q"为_____。

17、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_____或____关系的判断假。

18、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分章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填空题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并非如果,那么】,变项是【p,q】。

二单项选择题1.“只有p,才q”与“如果p,则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C)。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不同的逻辑项,不同的变项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填空题1.已知p→q为真,且p为真,则q的真值为 T ;p←q的真值为 T 。

2.根据假言易位推理,从p→q可以推出¬q→¬p;从p←q可以推出q→p。

3.已知p∨q为假,可知p的值为F;q的值为F。

4.如果p真q假,则p→q为F;p∨q为T。

5.已知p∧(q→r)与¬r均真,则p取值为T,q取值为F。

6.以(p∧q)→r和¬r为前提,可以必然推出结论¬p∨¬q。

7.以(p∧q)←r和r为前提,可以必然推出结论p∧q。

8.以¬p→¬q为前提,再加上另一前提q,结论是p。

9.以p←¬q为前提,再加上另一前提¬p,结论是q。

10.以¬p→¬q为前提,再加上另一前提¬p,结论是¬q。

11.以¬p←¬q为前提,再加上另一前提¬q,结论是¬p。

12.以p→q为前提,加上另一前提p,结论是q,若加上另一前提¬q,结论是¬p。

二、单项选择题1.运用假言推理,由p→q可以推出( D )A.q→p B.¬p→¬q C.¬q←¬p D.¬q→¬p2.运用假言推理,由p←q可以推出( D )A.¬p←¬q B.q←p C.¬q→¬p D.¬p→¬q3.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B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4.已知q←p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B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5.已知q→p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C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6.负特称否定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A )A.SAP B.SEP C.SIP D.SOP7.“并非如果受灾,就减产”等值于( A )A.受灾并且没减产 B.没受灾并且减产 C.没受灾或者没减产 D.没受灾并且没减产8.“并非只有贪污,才犯罪”等值于( B )A.贪污并且没犯罪 B.没贪污并且犯罪 C.没贪污或者没犯罪 D.没贪污并且没犯罪9.“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与下述( C )具有等值关系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不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学好外语而不能出国 D.不学也外语也不能出国10.下列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有( B )A.((P→¬q)∧¬q)→P B.((¬P→q)∧¬q)→PC.((¬P→q)∧P)→¬q D.((¬P→¬q)∧¬q)→¬P11.由前提“(p→q)∧(r→s)”和“(p∨r)”,可得出结论( B )A.¬q∧s B.¬(¬q∧¬s) C.¬(q∨s) D.q∧s三、双项选择题1.已知p等值q为真,则p和q的真值为( AD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2.已知p要么q真,则( BC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3.运用假言直接推理,由p→q,可以推出( BC )A.q→p B.q←p C.¬q→¬p D.p←q4.下列命题中联言命题的有( AD )A.小张和小李都是江苏人 B.小张和小李是同乡人C.小张不是浙江人,就是江苏人 D.小张不是浙江人,而是江苏人5.当p和q皆假时,下列命题形式中取值为真的有( CD )A.p∧q B.q∨p C.p→q D.p←→q6.当p真q假时,下列命题形式取值为假的有( AD )A.p∧q B.p∨q C.p←q D.p←→q7.以“一个三段论或大前提是肯定的,或小前提是肯定的”为一前提进行有效的选言推理,则另一前提可以是( BD )A.这个三段论大前提是肯定的 B.这个三段论大前提不是肯定的C.这个三段论小前提是肯定的 D.这个三段论小前提不是肯定的8.运用假言直接推理,从“只有到分数线,才能被录取”,可以推出( CD )A.如果到分数线,就能被录取 B.如果没被录取,就不到分数线,C.如果被录取了,就到分数线 D.如果不到分数线,就不能被录取9.下列各组命题中具有等值关系的有( AD )A.“并非所有植物是绿色植物”和“有些植物不是绿色植物”B.“并非工厂都不是企业”和“工厂都是企业“C.“并非小张和小李都是工人”和“小张和小李都不是工人”D.“并非老马是江苏人或浙江人“和”老马既不是江苏人也不是浙江人”10.“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的等值命题是( AB )A.如果不满18岁,就没有选举权 B.如果有选举权,就年满18岁C.如果年满18岁,就有选举权 D.不满18岁,也有选举权11.下列各组前提,能推出q的有( AC )A.¬P→q和¬P B.¬P←q和¬P C.p∨q和¬P D.¬p∨¬q和p12.下列命题中与“¬p或¬q”等值的命题是( AC )A.¬(p并且q) B.¬(¬p并且¬q) C.如果p,那么¬q D.如果¬p,那么q13.由前提(p∧q)←r再加上前提( B )或( D ),可必然推出结论¬rA.p∨qB.¬p∨¬qC.p→¬qD.¬(p∧q)四、多项选择题1.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BCD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2.下列命题中具有“如果p,那么q”的形式的有( ABD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如果想等到艺术享受,就必须有艺术修养C.只有会外语,才能当翻译 D.要是明天天气好,我就去世界公园3.运用假言直接推理,从“如果你去,那么我去”可以推出( BCD )A.如果你不去,那么我不去 B.如果我不去,那么你不去C.只有我去,你才去 D.只有你不去,我才不去4.下列各组前提,能推出的q有( ABCD )A. p←→¬q和¬pB. ¬p←→q和¬pC. ¬p∨q和pD.(¬p→q)∧(¬r→q)和¬p∨¬r5.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ABD )A.((¬p→q)∧¬q)→p B.((p→¬q)∧q)→¬pC.((p∨¬q)∧p)→q D.((¬p∨q)∧p)→q6.下列等值关系成立的命题有( ABCD )A.¬(q∧¬q)←→(¬p∨q) B.¬(¬p∨q)←→(p∧¬q)C.¬(p→¬q)←→(p∧q) D.¬(¬p←q)←→(p∧q)7.下列命题形式中,与¬p∧q等值的有( ACD )A.¬(p∨¬q) B.¬(p∨q) C.¬(¬p→¬q) D.¬(p←q)五、简答题1.“只有SIP是真的,SAP才是真的,SAP是假的,所以,SIP是假的。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指逻辑学。

3. “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

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显然是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教材第67页)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明确作出肯定。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肯定,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或者说“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是有条件地陈述某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即“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

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作出肯定。

4.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否定: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没有平等的“人权”。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________;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________。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SOP________。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________。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

"作为定义,属于 (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

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

普通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指逻辑学。

3.“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

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A. 思维形式B. 思维内容C. 思维规律D. 思维方法2. 命题“如果张三是学生,那么张三是人”是()A. 假命题B. 真命题C. 矛盾命题D. 不确定命题3. 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形式?()A.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铜是金属,所以铜是导电的。

B. 所有学生都是人,张三是学生,所以张三是人。

C.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铜不是金属,所以铜不是导电的。

D.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铜是导电的,所以铜是金属。

4. 以下哪个选项是归纳推理的典型形式?()A.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所以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

B. 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所以观察到的乌鸦是黑色的。

C. 观察到的乌鸦是黑色的,所以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

D. 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所以观察到的乌鸦是黑色的。

5. 以下哪个选项是类比推理的典型形式?()A. 因为苹果是水果,所以橘子也是水果。

B. 因为苹果是水果,所以苹果是甜的。

C. 因为苹果是甜的,所以橘子也是甜的。

D. 因为苹果是甜的,所以苹果是水果。

6. 以下哪个选项是假言推理的典型形式?()A. 如果张三是学生,那么张三是人;张三是学生,所以张三是人。

B. 如果张三是学生,那么张三是人;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学生。

C. 如果张三是学生,那么张三是人;张三不是学生,所以张三不是人。

D. 如果张三是学生,那么张三是人;张三不是人,所以张三不是学生。

7. 以下哪个选项是二难推理的典型形式?()A. 如果张三是学生,那么张三需要考试;如果张三不是学生,那么张三不需要考试;张三是学生,所以张三需要考试。

B. 如果张三是学生,那么张三需要考试;如果张三不是学生,那么张三需要工作;张三不是学生,所以张三需要工作。

C. 如果张三是学生,那么张三需要考试;如果张三不是学生,那么张三需要考试;张三需要考试,所以张三是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练习题答案教材《普通逻辑学》第一章 绪论 (P19~22) 一、单项选择题1~5 B –B –D –B -C 二、填空题1.严复 2.思维形式的结构 规律 方法 3.逻辑常项 4.形式 内容 5.间接 概括三、分析下列各题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

1.只有p 才q 即p q ← 2.如果p 那么q 即p q →3.p 或者q 即p q ∨ 4.p 并且q 并且r 即p q r ∧∧5.所有M 是P ,所有S 是M ;所以,所有S 是P 即MAP SAM SAP ∧-四、请指出下列各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 ”和“P ” 2.逻辑常项:“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S ”和“P ” 3.逻辑常项:“如果……那么……” 逻辑变项:“p ”和“q ” 4.逻辑常项:“只有……才……” 逻辑变项:“p ”和“q ” 5.逻辑常项:“或者……或者……或者……” 逻辑变项:“p ”、“q ”和“r ” 6.逻辑常项:“……并且……并且……” 逻辑变项:“p ”、“q ”和“r ” 7.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AM 、SOM 、SOP 8.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 q →;p ;q第二章 概念 (P57~64)一、单项选择题1~5 A –B -B –C -D 6~10 B –C –B –D -D 二、填空题1.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内涵 外延 3.交叉 4.反对 5.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6.说明 规定 7.一次 连续 8.属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三、分析下列语句中是从内涵方面还是外延方面来表述标有横线的概念。

1.内涵和外延 2.内涵 3.内涵 4.内涵和外延 5.内涵和外延 6.内涵和外延 7.内涵 8.内涵 9.内涵 10.内涵和外延 四、分析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的种类。

1.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2.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3.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4.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 5.虚概念 6.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之。

对划线各概念依次编号:a b c d e f1、 2、 3、4、 5、 6、7、 8、六、下列定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

1.不正确,“同语反复” 2.不正确,“以比喻代定义”3.不正确,“包含负概念” 4.不正确,“循环定义”和“定义过宽” 5.不正确,“定义过宽”和“定义含糊不清” 6.不正确,“定义过窄” 7.不正确,“同语反复” 8.不正确,“定义过宽” 七、下列划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

1.不正确,是分解,不是划分 2.不正确,“子项相容”和“划分标准不同一” 3.不正确,是“分解”而非“划分” 4.不正确,“越级划分”和“多出子项” 5.不正确,“子项相容”和“划分标准不同一” 6.不正确,“越级划分” 7.正确 8.不正确,“划分不全” 八、(略) 九、图解题1、 2、3、 4、第三章 判断(上) (P100~105)一、单项选择题1~5 B –B –D –D -A 6~10 A –A –C –A -D 二、填空题1.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情况 2.有所断定 有真假性 3.全称否定 特称肯定 4.量项和联项 主项和谓项 5.差等关系 矛盾关系 6.关系项 关系者项 关系联项 7.非对称 传递 8.L¬p 和M¬p Lp 和M¬p 9.可真可假 真 假 可真可假 10.可真可假 三、图解题1.2.3.s ps pca b dab dccabd四、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判断?请说明理由。

1.是 表达了假言判断“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 2.是 陈述句表达判断3.是 该祈使句表达了一种规范,故表达了一种规范判断 4.否 该祈使句仅仅表达一种愿望,故不能表达判断 5.是 反问句表达判断 6.否 一般疑问句不表达判断7.否 该感叹句仅表达了一种情感,故不表达判断8.是 该感叹句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说明了事物某种情况,故表达了“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这个性质判断。

9.是 表达了一个假言判断五、分析下列性质判断的结构及其种类,并指出其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1.全称肯定判断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转换:所有事物都是可认识的。

) 2.全称肯定判断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3.特称肯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转换:有的干部是不廉洁奉公的。

) 4.特称肯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5.特称否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6.特称肯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7.单称否定判断 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8.单称肯定判断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9.单称肯定判断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10.全称肯定判断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转换:所有人都是有恻隐之心的。

) 六、已知下列性质判断的真假,请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指出同素材的其他判断的真假。

1.所有的律师都不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可真可假)有的律师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可真可假) 有的律师不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真) 2.这个房间里所有的人都是英国人。

(可真可假)这个房间里有的人是英国人。

(真)这个房间里有的人不是英国人。

(可真可假) 3.某厂所有的产品都是合乎质量检验标准的。

(假)某厂所有的产品都不是合乎质量检验标准的。

(可真可假) 某厂有的产品是合乎质量检验标准的。

(可真可假) 4.所有的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

(假)所有的合同都不具有法律效力。

(可真可假) 有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可真可假)s p七、请分析下列关系的对称性与传递性。

1.对称关系传递关系 2.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3.对称关系传递关系4.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5.对称关系传递关系 6.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7.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8.反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9.反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10.对称关系传递关系八、已知下列模态判断的真假,请根据模态判断的对当关系,指出同素材的其他判断的真假。

1.有恒产者一定没有恒心。

(假)有恒产者可能有恒心。

(真)有恒产者可能没有恒心。

(假)2.不劳动者一定得食。

(假)不劳动者可能得食。

(假)不劳动者可能不得食。

(真)3.这个班上有些毕业生一定会获得学士学位。

(真)这个班上有些毕业生一定不会获得学士学位。

(假)这个班上有些毕业生可能会获得学士学位。

(真)4.明天一定会下雨。

(假)明天一定不会下雨。

(真)明天可能不会下雨。

(真)九、请根据规范判断的对当关系,指出哪些规范判断正确时下列规范判断为错误的。

1.当“公民允许不信仰宗教”或“公民必须不信仰宗教”正确时,“公民必须信仰宗教”错误。

2.当“中国人允许学外语”或“中国人必须学外语”正确时,“中国人必须不学外语”错误。

3.当“每个人必须遵守法律”正确时,“允许个别人不遵守法律”错误。

4.当“大学生必须不自主创业”正确时,“允许大学生自主创业”错误。

第四章判断(下)(P134~140)一、填空题1~5 C –A –D –B -C 6~8 A –D -B二、填空题1. 在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肢判断联结项联结项肢判断的真假2. 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 p并且q3.至少有一种存在相容选言不相容选言4. 某一事物情况为另一事物情况条件前件后件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6.等值(p→q)←→(q←p)(p←q)←→(﹁p→﹁q)7.否定某个判断而形成¬p 8.¬p∨¬q9. p∧¬q 10.联结词肢判断真假值(或逻辑值)三、指出下列选言判断中的逻辑错误,并做简要说明。

1.应为相容选言判断,误用了不相容选言判断。

2.应为不相容选言判断,误用了相容选言判断。

3.应为联言判断:高等学校既出人才又出成果。

此处误用了相容选言判断。

4.应为相容选言判断,去掉“二者必居其一”。

5.选言肢不穷尽,还有自然起火。

四、指出下列假言判断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应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必须科技创新。

”或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强加条件3.应为必要条件,改为“只有……才……” 4.应为必要条件,改为“只有……才……”5.应为必要条件,改为“只有……才……” 6.应为充分条件,改为“如果……就……”五、在括号中填上“真”或“假”。

1. 假 2.真 3.假 4.真 5.真假6.假 7.假 8.真 9.真 10.真六、指出与下列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并写出等值公式。

1.有的推理不是必然性推理。

¬SAP←→SOP2.所有的正确思想都不是头脑里固有的。

¬SIP←→SEP3.他或者爱好文艺,或者爱好体育。

¬(¬p∧¬q)←→(p∨q)4.植物生长不良或者由于既缺水又缺肥,或者由于既不缺水,又不缺肥¬(p∨*q)←→(p∧q)∨(¬p∧¬q)5.掌握了丰富材料,并不能写出好文章。

¬(p→q)←→(p∧¬q)6.或者学习成绩好,并未能获得奖学金;或者学习成绩不好,而能获得奖学金。

¬(p←→q)←→(p∧¬q)∨(¬p∧q)七、下列判断哪些是等值的?哪些是不等值的?1.3.6.是一组同素材的判断,分别是 SAP 、 SAP、¬(SOP),三者等值;2.4.5.是另一组同素材的判断,分别是SEP、¬SEP、SIP,其中4、5等值。

八、下列各组判断是否等值,试用真值表判定之。

二者同真同假,故等值。

2.¬(p∨q)¬ p ←q二者并非同真同假,故不等值。

二者同真同假,故等值。

4.¬(p∧q)¬p∨¬q二者同真同假,故等值。

九、请运用真值表解答下列问题。

1.A、B、C不同真为第二行和第四行:q均为假,而p一真一假,因此可以断定“小周不当选学习委员”,不能断定“小张当选班长”。

2.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为第二行:P真q假,即选派李经理,不选派王经理。

3.满足题目要求的是第一行: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

十、以p、q、r…等表示肢判断,写出下列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

1.(p∧q)→(r∨s)2.(p∧q∧r)→(s∨˙t)∨u3.(p∨q∨r)→(s∨˙t)4.( ARB→(ARC→A))或(p→(q→r))或p∧q→r5.(p∧q∧r)→(s∧t)十一、分析题1.题目要求“如果被告不能打开这架照相机,那么这架照相机一定不是他的”,即相当于“只有被告打开相机,这架相机才是他的”,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