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人口社会学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人口政策
(一)人口数量 1.父母身心健康提供合适的教养环境 2.父母的技能、收入 3.社会财富和民风 4.因个人、阶级、社区之间不同利益有差别 (二)人口质量: 1.从事人口素质研究,着重于消极、积极的优生 学 2.消极优生学 3 .积极优生学
拓展阅读书目
1.陈长衡:《中国人口论》,商务印书馆 1918年版。 2.许仕廉:《中国人口问题》,商务印书馆 1930年 版。 3.李培林等:《 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 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4.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2001年版。 5.陈达:《人口问题》,商务印书馆 1934年版。 6.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关于人口问题的思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适度人口 生育革命优生节育缓解人口压力 自然节育不悖人理、不伤身体、普遍实用 改良婚姻及其家族制度改变一夫多妻、早 婚、大家庭、子孙满堂的习俗
关于人口研究的建议
1.研究困难 (1)无精确可靠的人口统计数据 (2)无生死婚离、性别、职业、疾病的人事登记 (3)无国土面积和自然资源的测量 (4)人口研究成果少 (5)币制、度量衡、计算方法不统一 2.人口研究问题 (1)人口数量多少 (2)人口数量增减变动 (3)中国地大物博吗?自然资源的容纳能力 (4)马尔萨斯的人口压迫是否存在? (5)人口增长率高低 3.人种改良 (1)遗传与环境对人口改良的影响 (2)优生与卫生 (3)预防差别生育率 (4)财富分配、教育、生活水平、节育与优生知识,节育与社会运动
人口社会学研究
沈洁
内容
介绍人口社会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这个经 过 介绍陈长衡、言心哲、许仕廉三人的人口 社会学思想 介绍陈达的人口社会学研究及其关于人口 普查的思想 云南环湖示范区人口普查实践及其结果
人口社会学研究在中国的开端
(一)对西方人口社会学思想的介绍 1.柏拉图:适度人口思想(小国寡民的城邦 思想) 2.亚当.斯密:反对国家干预,让经济自反地 调节人口 3.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4.马克思,恩格斯:不存在普遍的人口规律, 资本主义的人口过剩是制度原因造成的。
(二)中国学者的人口社会学思想 增值人口思想 适度人口思想 限制人口思想 近代人口思想 现代人口思想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 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 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 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 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 嘉庆四年,上书言事,极论时弊, 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 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 卒。 乾隆57年,洪亮吉奉命到黔地考察, 历时一年。这其间,他在与社会各 阶层广泛的接触中,敏锐地看到了 人口过快的繁衍速度与经济发展速 度之间的矛盾,于1793年写出了著 名的蕴含着人口论思想的专著《意 言》,特别是《意言》中的第六篇 《治平篇》更集中地表现了洪亮吉 的人口论思想。
《人口原理》
“两个公理”: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两个级数”:几何级数;算术级数 “两种抑制”: “积极抑制”(现实性抑 制); “道德抑制”(预防性抑制)。 “三个命题” :人口增加必然受到生活资料 的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定会一直增 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抑制人口增长 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人口普查的开端与清华大学国情普查所的成立
陈达论述人口普查的意义与方法 1.采取直接调查,无须再以间接方法来估计人口。 2.提高分析人口资料的技术,拓宽使用范围,由行 政到科学研究领域。 3.普查制定时空直接调查全部人口,由一县一市一 国逐步推进,采取住所制和实际制。 4.主张人口普查与人事登记由同一机构主持,前者 针对固定人口,后者针对流动人口,考察人口的静态、 动态变化 。 5.普查获得的人口学资料运用于科学研究和政策制 定。
(三)调查内容 1.包括少数民族,可结合少数民族社会的组 织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2.战时省际移民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 3.对人口素质初步研究 4.宗教信仰,了解精神生活
调查结果——中国人口概况
(一)性别、年龄、家庭人数和人口密度 1.女婴出生率高,生存率低,说明女婴死亡率 高。 2.5岁下, 54岁上人口所占比例小,婴儿死亡 率高,老年人寿命短。 3.严格区分家与户,环湖示范区家庭规模平均 数为 4.92人,中位数为 4.51人,众数为 4.01人。 4.人口密度,低度工业化,高人口密度 280人/ 平方千米。
(三)职业 1.职业评价的高低顺序 2.社会地位比收入更重要。 3.农村人口的社会地位与构成 (1)地主 (2)自耕农 (3)半自耕农 (4)佃农 (四)工业集中与分散 1.工业分散于各地,借助原料、技术、技工、国防、当地经济之 利,建设当地迫切需要的工业继续留在本地发展 2.技术工人的流动,农村劳动力缺乏,家庭不和谐,逃避兵役 3.移民 4.市镇化
陈达
陈达(1892~1975),中国社会 学家。又名邦达,字通夫,浙江省 余杭吴山镇(今属仓前镇)人。 主要经历:1912~1916年在北京 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学习。1916~ 1923年公费保送赴在美国留学深造, 1918年6月,获美国波仑市立德学 院学士学位,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 学,次年获硕士学位,再继续入哥 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3年暑期获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 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1929 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 创办社会学系并作教授兼系主任。 主编《清华学报》,同时为中央研 究院院士、国际人口学会会员。抗 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 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 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1947年 至1949年,先后任世界人口学会副 会长,国际统计学会会员,太平洋 学会会员兼东南亚部负责人。
清华大学国情普查所——人口普查的具体工作
(一)概况 1.1939年春,云南呈贡县人口普查 2.1942年云南环湖户籍示范区普查 (二)开展工作的步骤与方法 1.划分调查区和监查区,33个区和1249个 2.培训外勤人员,调查员、监查员、联络员 3.采用人口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居住地、宗 教信仰、民族、婚姻等 11项。 4.用条纸法进行统计分析,与划记法相比,准确率提高 86.3% 5.人口普查与人事登记相结合,由主计处和内政部分别管理 6.农村人口和市镇人口两分法,农村人口占 66.4%,这是首次根 据经济情况把中国人口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7.政府、民众、专家三方合作, 1942年 10月 17日修订了人口 普查法规,行政院长为国情普查所主计部和内政部分理副普查长。
许仕廉
许仕廉,生于1896年。中国著 名社会学家。湖南湘潭人。主 要从事社会学、人口学的调查 研究与教学工作。留学美国, 获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经历:1924年回国,先后 任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教授、燕 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26年 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1927年创办《社会学界》年刊。 1928年主持创办了清河实验区。 1930年参与筹建中国社会学社。 1931年赴美讲学,任芝加哥大 学社会学系研究导师;1933年 兼任伦敦社会学会及意大利人 口问题研究委员会驻华通讯员。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赴美定居。
陈长蘅
陈长蘅 (1888~1987) 中国人口学 家、经济学家。字伯修,号建公,四 川荣昌人。 1906年入四川游学预备学堂英文班。 1911年赴美留学。 1917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1928年任中国经济学社常务理事。 30年代参加中国统计学社,曾任重 庆朝阳法学院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 浙江英士大学财政学教授。 1949年后任金华新成初级中学校长。 1956年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1961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1980年任上海市人口学会顾问。 1987年在上海去世。 主要著作有:《中国人口论》 (1918)、《进化之真相》(1919)、 《三民主义与人口政策》(1930)。
《治平篇》
在《治平篇》中,洪亮 吉首先指出,历经康熙、 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 社会较安定,而人口却 急剧增加。 接着洪亮吉以一家为例, 深刻而具体地揭示出人 口增长过快必定会使土 地、房屋及其他生活资 料显得越来越紧张的道 理。
洪亮吉在谈到人口繁衍 过快造成生活资料贫乏 的同时,还十分忧虑因 此会导致社会不安定因 素的增加:生活资料的 匮乏,有人必然起而作 乱。 洪亮吉的《意言》,特 别是《治平篇》比英国 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 《人口论》发表还早5年, 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论 专著。
《中国人口问题》
本书阐述了中国人口密度、人口性比例及年龄分配、中国人口的婚姻状况及职业 分配、中国人口的迁徙、中国人口的品质等问题,是中国早期研究人口问题的代 表作之一。 1.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2.人口论调和人口公例 (1)孙中山民族主义,人口增长与民族生存竞争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马尔萨斯人口公例,一切罪恶痛苦乃是人口问题之自然结果。 3.在详细研究中国国情,应该先讨论人口公例 (1)介绍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人口问题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增长与阻遏 (2)评价人口公例的两个假设 (3)反驳了人口几何级增长而粮食代数级增长。 4.生育下降原因 (1)女性运动 (2)经济欲望 (3)生育节制的方法 (4)优生运动 5.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6.人口、土地与社会的关系
(二)出生、死亡、婚姻 1.人事登记,进行出生、死亡、婚姻登记,在环湖示范区进行人口普查 方法的试验。 2.通过出生登记考察已婚女性的生育率。 (1)生育率有差别,农村高于城市(三县高于一市),农村中不同阶级 的生育率不同,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佃户、雇工中,半自耕农最 高 (2)城市中不同阶级的生育率不同,党政人员生育率最高,工人生育率 低 (3)受过教育的妇女迟婚、生育率低 (4)上流社会人家的生存率高于下层社会,生存率不等于生育率,体现 了优生重要。 3.死亡登记 (1)婴儿死亡率高 (2)期望寿命低 (3)身心缺陷多,呼吁提高人口素质。 4.婚姻状况 (1)初婚登记,婚姻形式包括正常结婚、童养媳结婚、招赘。 (2)结婚率与初婚年龄
主要著作:《文化与政治》、 《一个市镇调查的尝试》(英 文版,1930)、《社会教育与 社会理论》、《中国人口问题》 (1930)、《人口论纲要》(1934) 等。 主要观点:要讨论中国一切经 济、社会与政治问题,必须从 人口问题入手。人口、土地、 生活程度及社会文明是社会的 四要素,人们可通过人口的状 况去衡量其他三项的状况。他 特别强调种族品质对于社会的 重大关系,认为一个民族要取 得竞争的胜利,关键在于提高 人口素质;极力提倡社会学的 本体化。
解放前编写的有《中国移民的劳动状况》、《现代中国人口》、 《中国最近八年间罢工调查》、《中国劳工问题》、《南洋华 侨与闽粤社会》、《浪迹十年》等。解放后编写的有《解放区 的工人生活状况》、《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工人运动 史》等。其中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中国 移民的劳动状况》,被当时美国众议院第88次会议选为档案出 版。 《现代中国人口》一书,提出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的理论,在 国内外影响很大。1931年,到平西、怀来一带,通过对宋家营、 杨庄两个村的调查,提出做到每对夫妇只生一对子女,实行 “对等更替”控制人口的主张,实行节制生育。并在北京成立 节育指导所,创办《人口福利》刊物,宣传节育知识。 1952年后,先后在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劳动部 劳动干部学校任教授。1975年1月16日逝世。陈达长期从事人 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和教学,注重实际调查,是现代 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