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现状分析及对策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
摘要:从经济、人口、教育公平、初等、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论述了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必要性,分析了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综合高中
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九年义务制教育后的中等普通教育以及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成的,本文所指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是指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等职前的学历教育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中阶段段教育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快的,通过结构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也日趋合理,中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正在扩大。2000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在21世纪初我国这一决策具有战略意义,它必将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全面和深刻的影响。
一、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教育是非强制性教育,没有法规作为制约依据,是自愿性的,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教育发展的实践,高中阶段阶段教育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的收入、初、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等。
(一)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发展
表征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状况,二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产值与劳动力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将逐年上升,2000年其产值已占35.5%,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不同产业之间从业人员大幅度流动。据1999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01%人口的抽样调查显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10.67%,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站到了73.83%左右,同时还存在13.72%的文盲,说明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较低,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需求,即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应达到高中以上水平,经济的发展将对高中阶段的入学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1981--1997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看,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从1981年4862亿元、489元增加到1997年的74772.4亿元、6079元,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90美元,2000年达到854美元,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根据对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调查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1400美元之间的发展中国家,高中入学率在60%--90%范围。据2004年教育事业发展公告的数据显示,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48.1%,远远低于这一要求,所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是必要的。
(二)人口结构特点对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要求
“十五”后期,我国15—17岁高中阶段的学生人口出现高峰,与初中人口高峰相比推后三年,2004年达到最高峰值7700万人左右。2005年以后开始递减,2010年进入5000万左右的低谷阶段,也就是2010年前后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步伐会相对地平稳而顺畅。2005高中阶段的在校生数增至4200万人,这就要求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适度扩大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这是在越来越多的人口所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形势下,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
(三)初中和高等教育发展对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需求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介绍,随着我国初中入学高峰的到来(从2002年起初中毕业生开始超过2000万,未来的几年每年将比2000年前增加毕业生500—600万),我国高中教育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教育资源的匮乏和不平衡,特别是大中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已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4年我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63.8%,比2003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意味着每年有近40%左右的合格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他们将直接参与就业或
是在家待业。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升学率相对高一些,分别为56.7%和55.7%,中部地区相对低一些,只有47.3%,中部地区一些人口大省的初中毕业升学率还在45%左右徘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教育需求的增加,如果这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中要求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必将对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同时,尽管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的规模持续增加,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规模达2000多万人,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9.1%只接近世界的20%左右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毛入学率60%左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专家预测,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不同学龄阶段的人口增长将分别达到高峰,大学阶段适龄人口将升到最高峰1.2亿,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保守计算,在校生人数将从2001年1100多万人增值1800万人,因此高中阶段教育应有较大的发展。
(四)实现教育公平的需求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而教育机会的民主化则是重要的基石。人类社会教育机会民主化的历史实践进程充分表明,教育机会的民主化代表了人类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客观趋势上都不可避免的选择了这条道路,这不仅是深化各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换句话说,没有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人类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障碍。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尤其是我国居民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重视,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必然是消除各种教育机会上不平等的因素,在取得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大进展,对于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积极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地区适度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普遍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二、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比例有失衡倾向
重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获得成功的“诀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3年统计,在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数年平均增长3%,而普通教育学生数年平均增长1.4%。但近年来,由于我国劳动就业制度还不是很完善,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因而导致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呈下滑趋势。2004年教育事业发展公告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数1.6万所,招生数821.51万人,在校生数2220.3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数1.45万所,招生人数548.14万人,在校生数1367.8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0.02%和37.92%。这种状况将引起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比例的失调,其结果不仅不能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而且出现了不正常的“普高热”现象。即使高校扩招,仍有大量中学生失去求学机会。这对国民素质的提高,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无疑十分不利。
(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按照“十五”计划发展的要求,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的毛入学率,生师比18:1测算,2005年教育队伍缺口仍达116万人,在考虑到高中阶段教师退休高峰的到来,则需要补充教师的量可能达到12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需补充8.3万人,相当于缺口的三分之一,显而易见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的数量直接制约着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要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师队伍,否则同样会成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
2.教师的学历结构状况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为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事实上距这一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以2004年为例,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9.59%,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必然影响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不同学科教师的学历水平差别较大。计算机、英语、体育、劳动技术教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专任教师的学历未达标率大大高于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学生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形化,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尚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对教师实施再培训的任务相当繁重。
3.骨干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以2000年为例(限于普高与职高),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