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2)

2018年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2)
2018年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2)

2018年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2)

?

9、导生制:又称兰卡斯特—贝尔制,是指由教师对学生中年龄大、成绩好的施教,而后由

他们任导生,转教其他的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这种制度节省师资、花费少,在英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班级之间进行竞争。但它不能给儿童以系统、充分的知识,也有机械、生硬的毛病,只注重学生的外部动机,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实行体罚,所以只能满足民众对低水平初等教育的要求,不可能适用于各种程度的教育。

10、杜威: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哲学、心理

学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与著述工作。他一生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其思想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实验结合的过程中孕育成熟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其独特的创见和精深的思想对美国乃至现代世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美国人的顾问、导师和良心”,“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11、《费里法案》:1881年—1882年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的法案,

被称为《费里教育法》,它是后来在法国历史上实施最久的教育法。

12、《论雄辩家》:是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发表与公元前55年,在此书中,他谈

论了一个演说家岁必须的学问和应该具有的品格。《论雄辩家》是以对话形式写的。在书中,西塞罗虚构了克拉苏在罗马郊外塔斯克勒姆的别墅的一次聚会。来参加聚会的人对有关雄辩家、雄辩术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西塞罗在〈论雄辩家〉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雄辩家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雄辩家应该是一个就目前的任何问题都能按规定的模式,脱离讲稿,拌以恰当的姿势,得体而审慎地进行演讲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培养这样的雄辩家,而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一个雄辩家不仅要能言善辩,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

13、公学:也是一种文法学校,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而得名,实际上它是一种私立学校。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教育目的实际表现为培养未来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