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生态学原理
(主编宗浩副主编蒋光藻刘智慧编著马丹炜刘智慧陈自勉宗浩蒋光藻3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FK)40mm
0”生态学原理(Z4主编4K宗浩4副主编4K蒋光藻刘智慧4编著(以姓氏笔划为序)4K马丹炜刘智慧陈自勉宗浩蒋光藻)6mm4SS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川]WB新登字号DW4责任编辑K×××3mm
K27内容提要”SS
全书为7章。包括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本书由作者多年来总结生态学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并收集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的资料编写而成。以阐明生态学原理为主,图文并茂。适用于作生命科学各专业普通生态学教材。也可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农业相关专业的生态学基础教材,还可供生态学、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及农林牧副渔有关工作者参考。K36mm
FL(1,2LL(4”生态学原理主编K宗浩副主编K蒋光藻刘智慧编著K马丹炜刘智慧陈自勉宗浩蒋光藻”SS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成都建设北路二段四号)邮编:610054电子科技大学印刷厂印刷开本 787×1092 1/16印张 25.75字数 62.7万字版次 1996年8月第一版印次 1996年8月第一次印刷印册 1000册ISBN ××××××定价:元)FL)
2前言K
生态学的理论和应用,由于其与世界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乃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有着最密切的关系。生态学近年来发展异常迅速,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研究领域快速涌现出来。生态科学在即将走进21世纪时,它已经从一个描述性的科学,进入了一个定量或半定量的严密学科和实验学科。本书在长期使用的讲义的基础上修改、充实新的内容编写而成。本书第一次尝试把系统生态学作为一章。以往的生态学教材都仅作为附录或简介。我们认为“系统生态学的出现,使生态学领域出现了革命”(E. Odum, 1977)。因此,在生态学的教科书中应该有它的位置。此外,目前本科生对阅读生态学杂志和学报有一定困难,应该对他们进行系统生态学的基础教育。
本书在绪论后按生物与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系统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顺序介绍生态学基本原理。全书提纲由宗浩起草,经编写组审查,和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编写而成。全书第三章种群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第六章系统生态学由宗浩编写,第一章绪论、第七章应用生态学的第一,二节由刘智慧编写,第七章第三节由蒋光藻编写,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由陈自勉编写,第四章群落生态学由马丹炜编写。最后全书由宗浩统稿。在编写过程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从构思到编写过程都得到钟章成教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表示感谢。郑鸽同志为本书绘制了主要的图、表,并进行了部分编辑和校对,在此也表示谢意。(ZSS宗浩1996年3月)
2目录
第一章绪论。[CM(10mm](1)[CM)]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CM(10mm](1)[CM)]
第二节生态学的历史发展。[CM(10mm](2)[CM)]
第三节生态学的分支及其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CM(10mm](6)[CM)]
第四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CM(10mm](7)[CM)]
第五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CM(10mm](8)[CM)]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CM(10mm](10)[CM)]
第一节生态因子的分类及作用特点K。[CM(10mm](10)[CM)]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CM(10mm](10)[CM)]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CM(10mm](10)[CM)]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CM(10mm](11)[CM)]
SS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K。[CM(10mm](12)[CM)]
一、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CM(10mm](12)[CM)]
二、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CM(10mm](14)[CM)]
三、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CM(10mm](16)[CM)]
四、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CM(10mm](20)[CM)]
五、适应组合。[CM(10mm](21)[CM)]
SS第三节生物与温度的关系K。[CM(10mm](23)[CM)]
一、地球上的热量平衡与温度变化规律。[CM(10mm](23)[CM)]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CM(10mm](27)[CM)]
三、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M(10mm](32)[CM)]
四、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CM(10mm](34)[CM)]
五、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CM(10mm](38)[CM)]
六、动物的热能代谢与体温调节。[CM(10mm](39)[CM)]
SS第四节生物与光的关系K。[CM(10mm](43)[CM)]
一、光的性质。[CM(10mm](43)[CM)]
二、光质的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CM(10mm](43)[CM)]
三、光照强度的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CM(10mm](43)[CM)]
四、日照长度的变化与生物的光周期现象。[CM(10mm](47)[CM)]
SS第五节生物与水的关系K。[CM(10mm](50)[CM)]
一、陆地环境中水的分布。[CM(10mm](50)[CM)]
二、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CM(10mm](51)[CM)]
三、以水为主导因子植物的生态类型。[CM(10mm](53)[CM)]
四、湿度对动物的影响。[CM(10mm](54)[CM)]
五、动物的渗透压调节。[CM(10mm](56)[CM)]
六、雪被。[CM(10mm](62)[CM)]
SS第六节生物与大气的关系K。[CM(10mm](63)[CM)]
一、大气的组成。[CM(10mm](63)[CM)]
二、大气成分对生物的生态作用。[CM(10mm](64)[CM)]
三、风的形成及种类。[CM(10mm](66)[CM)]
四、风对植物的影响。[CM(10mm](68)[CM)]
五、风对动物的影响。[CM(10mm](69)[CM)]
SS第七节生物与土壤的关系K。[CM(10mm](70)[CM)]
一、土壤的生态意义。[CM(10mm](70)[CM)]
二、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及其对生物的影响。[CM(10mm](71)[CM)]
三、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CM(10mm](74)[CM)]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CM(10mm](76)[CM)]
第一节种群的基本特征K。[CM(10mm](76)[CM)]
一、种群空间格局。[CM(10mm](76)[CM)]
二、种群密度。[CM(10mm](77)[CM)]
三、种群繁殖力。[CM(10mm](80)[CM)]
四、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CM(10mm](81)[CM)]
五、存活曲线。[CM(10mm](81)[CM)]
六、生命表。[CM(10mm](8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