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诗句赏析

合集下载

咏雪的诗 意思

咏雪的诗 意思

10首咏雪的诗句及赏析以下是10首咏雪的诗句及赏析: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句诗描绘了壮美的雪景,表现了诗人豪迈、慷慨的情感。

同时,也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句诗以梨花喻雪,表现了雪花的洁白和美丽。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向往。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唐·白居易《夜雪》)这句诗描绘了雪珠散落珠帘、渗透罗幕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深夜独处、思念亲人的情感。

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关注。

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句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白雪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慨。

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荏苒的感慨。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句诗描绘了风雪夜归人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的感慨。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这句诗描绘了冰塞川、雪满山的壮美景色,表现了诗人豪迈、豁达的情感。

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慨。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晋·谢道蕴《咏雪联句》)这句诗描绘了黄云、白日、北风、大雪等元素组成的画面,表现了诗人豪迈、慷慨的情感。

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慨。

8、“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这句诗以撒盐空中比喻白雪纷飞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关注。

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荏苒的怀念。

9、“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十句咏雪的诗句

十句咏雪的诗句

十句咏雪的诗句及赏析以下是十句咏雪的诗句及赏析: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代·岑参这句诗描绘了骑马追逐的场景,弓刀被大雪覆盖,营造出一种壮丽而雄浑的氛围。

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和豪情。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诗人用“风一更,雪一更”形容天气变化无常,用“聒碎乡心梦不成”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同时,“故园无此声”则表达了对故乡宁静安详的向往和怀念。

整首词给人以深情悠远之感。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代·岑参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了雪花落在树枝上后,树被白雪覆盖的景象。

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唐代·岑参这句诗描绘了雪花飘入珠帘,打湿了罗幕,使得狐裘和锦衾变得不暖和。

这个场景表现了边疆战士在严寒天气中的艰苦生活,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坚韧和忠诚。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代·岑参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瀚海结冰的壮观景象和万里愁云的压抑氛围。

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唐代·岑参这句诗描绘了中军设宴款待归客的场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齐奏,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气氛。

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和深深的友情。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代·岑参这句诗描绘了暮色中大雪纷飞,红旗在风中飘扬的壮丽景象。

尽管红旗被冻结在空中无法翻动,但这个场景却展示了一种顽强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唐代·岑参这句诗描绘了轮台东门送别友人的场景,雪满天山路营造出一种别离的氛围。

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咏雪文言文注释翻译赏析

咏雪文言文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撒盐空中似梅花,梅花满地尽皑皑。

【注释】1. 咏雪:以雪为题材进行吟咏。

2. 纷纷:雪花飘落的样子。

3. 所似:像什么。

4. 撒盐:比喻雪花飘落的样子。

5. 差可拟:大致可以相比。

6. 梅花:此处比喻雪花。

7. 皑皑:洁白的样子。

【翻译】雪花纷纷飘落,像什么样子呢?撒盐在空中,大致可以相比。

撒盐在空中,就像梅花一样;梅花满地,都是洁白一片。

【赏析】这首《咏雪》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雪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白雪纷纷何所似?”以疑问句的形式开头,直接将读者带入雪的意境之中。

诗人没有直接描述雪的形状,而是通过“何所似”引发读者的联想,使读者在心中自行构建出一幅雪的图画。

次句“撒盐空中差可拟”,用“撒盐”来比喻雪花的飘落,既形象又生动。

盐粒在空中飘洒,与雪花飘舞的景象相似,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第三句“撒盐空中似梅花”,将雪花与梅花相提并论,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强,这样的比喻使得雪花不仅具有了美丽的外表,还赋予了它一种高尚的品格。

最后一句“梅花满地尽皑皑”,描绘了雪花覆盖大地的景象,洁白的雪花将整个世界装扮得如同仙境一般,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比喻和联想,将雪花的美妙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以雪为题材,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诗人在描绘雪的美丽景象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

总之,《咏雪》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值得后世读者细细品味。

岑参咏雪的诗句

岑参咏雪的诗句

岑参咏雪的诗句岑参咏雪的诗句岑参,唐代边塞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其创作的关于雪的诗句,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赏析一下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杜甫在《渼陂行》诗中说:“岑参兄弟皆好奇”。

此诗就处处都体现出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

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

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

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

“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

“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

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咏雪诗句集锦》课件

《咏雪诗句集锦》课件
春雪烂漫
详细描述: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孜的《雪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春雪的烂漫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
04
CHAPTER
咏雪诗句的文化内涵
VS
在寒冷的冬季,雪的洁白和纯净往往引发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感,成为他们表达情感的对象。
详细描述
在冬日的寂寥与孤独中,诗人借助咏雪的诗句来表达情感。他们通过描绘雪花在寒风中飘荡、覆盖大地等景象,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温暖的渴望。
通过整理和展示咏雪诗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3
02
01
整理和展示经典的咏雪诗句,帮助读者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题材。
目的
提高读者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弘扬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意义
02
CHAPTER
咏雪诗句的历史背景
唐诗的咏雪诗句,展现了唐代文人墨客对雪景的独特感受和诗意表达。
人文关怀的体现
借鉴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元素,使诗句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反映现代社会的文化多样性。
多元文化的交融
06
CHAPTER
结语
本课件汇集了众多咏雪的经典诗句,通过赏析这些诗句,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古代文人对雪的描绘和情感表达,感受雪景的美丽与意境。
本课件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对于学习和欣赏咏雪诗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课件中的注释和赏析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内涵和背景。
总结词
唐代的咏雪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雪景的美丽和诗人的浪漫情怀。这些诗句在唐代广为流传,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宋代的咏雪诗句,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境的创造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入观察。

咏雪诗句赏析

咏雪诗句赏析

咏雪诗句赏析时在严冬,远处响起似乐似悦的晶莹大雪,穹顶翻腾几曾烟火;历史上对大雪有多少英雄伟人发表了感慨,那种抚摩荒凉自然,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怀,流淌在唐宋两朝盛世的诗句里,今天来欣赏一篇这样高超的诗歌,抚慰岁月似水的心灵,也让我们从思想文艺的宝库中汲取满满的精气神,增强自身的修养素质。

此文以载笔赞美大雪的诗歌为主,透过雪的形象,反映出自然间的和谐之美,赞美大雪,它将沉睡的地球复苏,清晰如琉璃般晶莹耀眼;它也为大地画上一层洁白的围巾,给人以一种安详的抚慰;大雪使山水成为一个完美的组合,令人着迷;同时它也带来一份舒张,消除一份压力,让心灵放松,心畅神怡。

让我们先来看一首唐朝著名诗人李煜的《醉花阴》:“醉花阴也无人,凭藤临窗独抽苔。

蝉噪林送黄昏,莺啭花底有时发。

鹧鸪如奔鸣,飞过墙头去。

狐言终不及,穿花蛱蝶,游春宵。

”这首诗表达了冬日大雪时,主人公即使在独自一人,也能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温暖。

写作时,他描绘的是一片大雪覆盖的花园,或许正是被大雪的禁锢而安稳的心情,令他的思绪更为清明,来抒发其中的情感。

穿花蛱蝶,游春宵,一般人可能只觉得雪会冻伤花草,但他竟能勾勒出大雪中绽放的春色,这也是宋朝诗人柳永的《雪梅咏》里所体现出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枫渔火,这是诗人咏叹大雪时宁静的景象,但他也可以从它中找到礼赞大雪的灵感,他用凄美的语句写出了大雪下的宁静之夜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令人畅想。

来到宋朝,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一句“锦帐湿碧烟,罗幕寒芙蓉。

满地霜华换,看见红妆中。

”他看到的是大雪覆盖的江南,他将红装打扮,白雪皑皑的江南,形容成芙蓉覆盖着碧烟,大雪为江南增添了一份沉静婉约,红色的点点夹杂在雪花中,十分美妙动人。

更有一首“咏雪”古诗,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咏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但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夜来妆面初改。

”这首诗把唐宋两朝最典型的两种景色融合在一起:繁华的冬季江南和清晰的夏日山寺。

郑板桥咏雪的诗句解释

郑板桥咏雪的诗句解释

郑板桥咏雪的诗句解释郑板桥咏雪的诗句解释《咏雪》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写一篇古诗。

本诗是使用数字文学来表达脍炙人口诗歌,描写极为清楚简单,通俗易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咏雪诗句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咏雪郑板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诗文释义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创作背景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

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赏析这首诗歌主要表达意思是雪花多、白和美。

诗句之中一三五等,这些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只有那么几片雪花,郑板桥使用数字,主要是通过这样方式来告诉人们,雪景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美好景象。

在郑板桥使用数字作出《咏雪》这样朗朗上口数字诗之后,这种简洁表达方式也渐渐被人们所喜爱,在郑板桥之后也有着很多人模仿着郑板桥这首《咏雪》来作诗,如在后来比较出名由乾隆皇帝所作《咏雨》还有不知道是谁做作《数星星》,以及后来《咏书》《咏林》等。

可以说是郑板桥开创了数字诗鼻祖,不过虽然在后来有很多人模仿郑板桥咏雪诗,但是在数字诗上成就,却没有一个人达到郑板桥高度。

因此那些所作诗歌流传程度,更是不及郑板桥咏雪。

作者简介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咏雪的诗句赏析

咏雪的诗句赏析

咏雪的诗句赏析导读: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咏雪的诗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一)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燕山一带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样,一片一片吹落在轩辕台上。

这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

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

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

句中说“雪大如席”,这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

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二)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了,我知道雪下得很厚,因为经常能听到竹子折断的声音。

描写深夜的雪很难用视觉形象来呈现的,于是诗人把视觉改为听觉。

当然,下雪本身是没有声音的,所以诗人就通过“时闻折竹声”来表现。

在一个下着雪的深夜,彻夜难眠的诗人不时听到外面传来竹子折断的声音,就知道雪已下了厚厚的一层,竟把许多竹子都压折了。

通过听觉来描写雪,是这两句诗的主要特点。

(三)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

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四)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咏早春飞雪的小诗构思新颖,独具特色,出奇制胜。

头两句写的是新年已经过去,却见不到芬芳的鲜花的影子。

早春二月,人们出门去惊奇地发现地上已长出了一点草芽。

度过漫漫寒冬的人们盼望早些见到春色,“都”正表现出人们盼春之切与毫不见春之音讯的怨怅。

“惊”字流露出看到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喜悦之情。

(五)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

唐诗三百首咏雪的诗句

唐诗三百首咏雪的诗句

唐诗三百首咏雪的诗句导读:描写雪的诗句自古以来不在少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三百首咏雪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评析:诗题终南望余雪,即望终南山上的余雪。

阴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由长安望终南山,看到的是山的北面,故云阴岭。

秀丽的终南山北岭,峰顶的积雪就像飘浮在云端。

林表,树林上空。

明,闪耀光亮,这里指积雪反光。

霁色,雪后初晴的景色。

霁,配音指雨停了,《尚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

”后凡雨雪停、云雾散,皆曰霁。

雪后放晴,残雪反射日光,照明了树林的上空,日暮的长安城,变得更加寒冷。

应试诗,首先要切题,这首诗诗题《终南望余雪》,题眼就在一个“余”字,余雪,就是残雪。

终南阴岭秀,这一句首先点了诗题中的地点,阴岭二字,看似随口而来,却别有匠心,从长安望终南,看到的自然是阴岭(此岭),而也正因为是阴岭,所以峰顶的积雪化得更慢,故有残雪。

首句道出余雪之因。

积雪浮云端,积雪在云端之上,言山之高伟,这一句从上一句秀字来,又点出了诗题中的望余雪之意。

这两句点完题意,接下来,诗的重点就在“余雪”这个题眼上了。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残雪反射的寒光在树林的上空闪耀,让人有一种寒光凛凛的感觉。

下雪不冷化雪冷,残雪正在融化,整个长安城都变得更加寒冷。

霁色添明,暮寒加剧,分别从视觉上和感觉上写残雪的凛凛寒色,中有残雪之魂在。

这首诗,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写得缥渺森秀,不愧是咏雪的最佳之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咏雪句子赏析

咏雪句子赏析

自古以来,雪作为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一直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雪》便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意象,描绘了雪的形态、意境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咏雪》。

《咏雪》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一、开篇点题“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两句诗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描绘了北风凛冽、草木凋零的景象。

诗人以“北风卷地”形容风势之猛烈,使得“白草折”,形象地表现了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

同时,“胡天八月即飞雪”也点明了时间,胡天指的是北方,而八月正值秋季,按常理而言,应是秋风扫落叶之时,然而北方的八月却飘起了大雪,为后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象做了铺垫。

二、对比手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前两句的恶劣环境与后两句的美丽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前两句写风雪交加,草木凋零,给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而后两句则写春风吹拂,梨花盛开,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感受到恶劣环境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美好。

三、意象运用“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中的意象运用得非常巧妙。

梨花象征着纯洁、美好,诗人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雪后的景象,既表现了雪后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的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梨花盛开也与“春风”相呼应,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

四、情感表达《咏雪》这首诗在描绘雪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前两句写风雪交加,草木凋零,反映了诗人对恶劣环境的无奈;而后两句写春风吹拂,梨花盛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五、语言特点《咏雪》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朴实,富有韵律感。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将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关于咏雪诗句

关于咏雪诗句

关于咏雪诗句
一、课本中的咏雪诗句(人教版)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赏析:以春花喻冬雪,意境壮美,富有浪漫色彩。

诗人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想象奇特,形象地写出了塞外雪景的壮丽神奇。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赏析: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北国雪景图。

“千里”“万里”互文见义,极言范围之广,“冰封”“雪飘”动静结合,写出了冬季的严寒和雪景的壮观。

“望”字统领下文,展现出长城、黄河等景象在大雪覆盖下的雄浑气魄。

二、课外常见咏雪诗句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赏析:这首诗构思新颖,独具特色。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情感,它嫌春色来得太迟,竟然穿过庭院树木,化作飞花,富有情趣。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终南山的阴岭积雪,“浮”字写出了积雪的高耸,给人一种空灵之感。

后两句写雪晴后的景色,“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由山上的雪景写到城中的寒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思。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旅客暮夜投宿,通过“苍山远”“白屋贫”渲染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后两句写主人雪夜归来,“柴门闻犬吠”先闻其声,后“风雪夜归人”见其人,画面感极强。

关于咏雪的诗句赏析

关于咏雪的诗句赏析

关于咏雪的诗句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咏雪的诗句赏析谢道韫,东晋女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卒年不详。

咏雪的原文加赏析

咏雪的原文加赏析

咏雪的原文加赏析咏雪的原文加赏析《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创作的咏雪抒怀五言律诗。

店铺整理的原文加赏析,供参考!基本信息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赏析这首诗以咏雪为题,实际上是观雪感怀。

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

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

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

“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

“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

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

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

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朦“如雾”。

“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

这与“下帘隙”不同。

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

至于阶上,已为白雪凝积,则不觉其飘落。

似乎空中之雪一味飘舞,阶上之雪但只凝积,一动一静,互不相涉。

“似花积”既写阶上雪色,亦隐隐引出下二句。

作者写空中、地上之后,目光复归于居中的“庭树”。

“不见”二句上承首句的“庭树”展开。

杨柳、桂树均为庭树中之一部分。

“杨柳春”指叶绿,“桂枝白”指花发。

时值隆冬,桂枝皆白,看似花,但庭中杨柳未绿,则知桂枝之白为非花。

从首句至此全是写景,并且是诗人立于帘下所见之景。

然而在景中已暗寓感伤之情。

末二句则直接展现诗人自我。

“零泪”是伤怀的表现。

有感如此,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自责多情若此,终有何益?直以此二句表现诗人的苦寂、孤独之感。

触发诗人“相思”、“零泪”的是呢?诗中没明确讲。

然而从前面对雪景的描绘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

诗中先言“似花积”,又以“不见”春与“徒看”相对举,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见非花之雪,不见春叶、春花。

【古代咏雪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古代咏雪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古代咏雪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2 、遥相望、含情一笑。

施岳《解语花云容冱雪》3、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

吴文英《无闷催雪》4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范成大《秦楼月楼阴缺》5 、望断江南音信绝。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6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清江《送赞律师归嵩山》7 、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

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8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姜夔《钓雪亭》9、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1 0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刘禹锡《更衣曲》1 1、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

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1 2、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吴文英《瑞鹤仙秋感》1 3、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1 4、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彭元逊《六丑杨花》1 5、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

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1 6、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吴文英《无闷催雪》1 7、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吴伟业《沁园春观潮》1 8、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1 9、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

刘克庄《木兰花慢渔父词》2 0、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

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2 1、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

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2 2、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

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2 3、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2 4、西风起,飞花如雪,冉冉去帆斜。

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2 5、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 6、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张可久《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古代咏雪的`诗句21、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

——董以宁《卜算子·雪江晴月》2、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彭元逊《六丑·杨花》3、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

郑板桥咏雪的诗句解释

郑板桥咏雪的诗句解释

郑板桥咏雪的诗句解释
导读:《咏雪》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写一篇古诗。

本诗是
使用数字文学来表达脍炙人口诗歌,描写极为清楚简单,通俗易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咏雪诗句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咏雪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诗文释义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创作背景初到扬州郑板桥,穷困潦倒,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

其后,三人结伴游观小玲珑山馆以雪花为题即兴作诗《咏雪》。

赏析这首诗歌主要表达意思是雪花多、白和美。

诗句之中一三五等,这些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只有那么几片雪花,郑板桥使用数字,主要是通过这样方式来告诉人们,雪景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美好景象。

在郑板桥使用数字作出《咏雪》这样朗朗上口数字诗之后,这种简洁表达方式也渐渐被人们所喜爱,在郑板桥之后也有着很多人模仿着郑板桥这首《咏雪》来作诗,如在后来比较出名由乾隆皇帝所作《咏雨》还有不知道是谁做作《数星星》,以及后来《咏书》《咏林》等。

可以说是郑板桥开创了数字
诗鼻祖,不过虽然在后来有很多人模仿郑板桥咏雪诗,但是在数字诗上成就,却没有一个人达到郑板桥高度。

因此那些所作诗歌流传程度,更是不及郑板桥咏雪。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七年级咏雪讲解

七年级咏雪讲解

七年级咏雪讲解
【原创版】
目录
1.咏雪的背景和意义
2.咏雪的文学价值
3.如何欣赏和解读咏雪
4.咏雪的作者介绍
5.咏雪的创作背景
正文
【咏雪的背景和意义】
《咏雪》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中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寓意着瑞雪兆丰年。

【咏雪的文学价值】
《咏雪》以其优美的诗句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这首诗采用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在诗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形象生动。

这些都使得《咏雪》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欣赏和解读咏雪】
欣赏和解读《咏雪》,首先要理解诗中的意境。

作者通过描绘雪景,展现出一个宁静、美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雪是纯洁的象征,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其次,要注意诗中的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使得诗句更加形象生动。

比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就是通过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雪花之大。

【咏雪的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猎,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严谨,善于通过写景抒发情感。

【咏雪的创作背景】
《咏雪》创作于唐代,当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咏雪的诗句摘抄】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咏雪的诗句摘抄】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咏雪的诗句摘抄】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夜泊荆溪唐·陈羽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小雪唐·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别董大二首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对雪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后书事唐·陆龟蒙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宋·苏轼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咏雪赏析描写雪的诗句

咏雪赏析描写雪的诗句

咏雪赏析描写雪的诗句雪,是冬天的使者,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存在。

在文学作品中,雪常常被描绘得令人心驰神往,无论是其洁白如玉的外表,还是其轻盈飘逸的身姿,都让人为之倾倒。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些描写雪的诗句,感受雪的魅力。

1.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诗人通过"西岭千秋雪"和"东吴万里船"这两个景色的对比,表现了雪的洁白和船的遥远,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雪在这里是一种壮美的存在,给人以无限遐想。

2.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名句。

诗人通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两个景象,表现了雪的广袤和气势,给人一种雄浑的感觉。

雪在这里是一种广袤的存在,给人以无限遐想。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

诗人通过"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景象,表现了雪的瞬息万变和生机盎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雪在这里是一种生机盎然的存在,给人以无限遐想。

4. "洁白的雪花,如同一片片蝴蝶翩翩飞舞。

"这是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蝴蝶,表现了雪的轻盈和优美,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雪在这里是一种柔美的存在,给人以无限遐想。

5. "雪花飘飘,如同梦境中的精灵,轻轻飞舞在大地上。

"这是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精灵,表现了雪的神秘和灵动,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雪在这里是一种神秘的存在,给人以无限遐想。

以上这些诗句,都展现了诗人对雪的不同感受和表现方式。

有的诗句表现了雪的壮美和广袤,有的诗句表现了雪的柔美和生机,有的诗句表现了雪的神秘和灵动。

这些不同的表现方式,都充分展现了雪的多样性和魅力。

古诗《咏雪》的诗句

古诗《咏雪》的诗句

古诗《咏雪》的诗句清风拂面,和煦的阳光照耀着这片山林,晶莹剔透的白雪飘落下来,在这冬日里,环境显得格外的宁静安详。

正是这时,一位雅士情怀深浓地咏叹起一首古诗《咏雪》。

他看着脚下像是仙境般的雪景:蔚蓝的天空上,白色的云雀拍动着双翅,空中+一片朗朗的雪花在飘舞;满目的白雪把山的颜色给遮蔽了,给人一种惬意的平静;雪花绵绵的飘落,在空中折射出一道道晶莹的彩虹,把大地染上一层赤红的色彩;树枝上的白雪把它们裹在一层柔软的盒子里,如同一把美丽的花环,给这片山林增添了更多的美丽。

那位雅士陶醉在这片美景之中,心里不由感叹:“雪晴苍穹,白露洁月。

冰轮转转,万壑鸣动。

穹苍万里,天涯一宵,泪满眉眼,思绪无声,楚歌夜夜,心醉终开。

他拿起笔,把心里所感叹的这首古诗付诸笔下:咏雪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却话巴山夜雨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枫叶荻花纷纷舞,芙蓉春色未央染。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东风无力百花残,西风夜放寒蛩旋。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开花结子著满堂,咏志凝思落萧芗。

睇落窗外,雪飞满天,纷纷扬扬的,如同一片人间仙境。

他思绪再次飞溢,口中唱腔乐声再起:“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满地银花连翩跹,地乾影动素寒衣。

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十年离索引未休,谁言寸草心抵赖?”诗歌在山林里不断回响,仿佛在抒发着他对雪景的喜爱。

他想起这样一句话:“风雪夜归人,铁马重入城。

”他知道,雪花纷飞的夜晚,总有一天会迎来欢乐的归家;总有一天,归家之路上,人们会把欢乐倾泻而出,在冬日里,冰雪纷飞!突然,雪花纷飞的声音给拦了住,那雅士也只能告别山林,与雪花一起,在雪飘的夜晚,继续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诗句1.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6.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4.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5.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6.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长相思》)
17. 草枯鹰眼急,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18.雪花似掌难遮眼,
风力如刀不断愁。

(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9.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20.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杜甫《对雪》)
21.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
22. 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翁森《四时读书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