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性能和试验方法》的个案研究
调强放射治疗自动计划技术的研究进展
![调强放射治疗自动计划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8bf01b128ea81c758f578a5.png)
《中国癌症杂志》2018年第28卷第6期 CHINA ONCOLOGY 2018 Vol.28 No.6435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综 述·通信作者:胡伟刚 E-mail: jackhuwg@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加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逆向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技术在保证靶区接收足够照射剂量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作为新兴技术,自动计划技术能够提高IMRT 计划的质量和效率,已获得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自动计划技术是指通过某种自动化的算法或手段生成临床可接受的IMRT 计划的技术。
本研究将通过回顾近年来的文献,就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放射治疗自动计划研究的临床意义 优质的IMRT 计划需要专用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 ),也需要熟悉该系统的计划设计者不断尝试和反复修改(trial and error)。
不同的计划设计者由于自身的经验、目标函数的设置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对同一患者可能设计出完全不同的IMRT 计划。
与此同时,不同的放疗中心有不同的IMRT 计划质量标准,大型学术中心与小型临床单位在同一患者的计划质量上有较大的差异。
一项与胰腺癌放疗相关的回顾性研究指出,在治疗计划有偏差的患者中,有45%的患者会引发3级以调强放射治疗自动计划技术的研究进展范嘉伟 综述 王佳舟,胡伟刚 审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摘要] 逆向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技术在保证靶区接收足够照射剂量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在IMRT 治疗计划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尝试与优化才能在提高靶区覆盖率与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比较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05967c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0.png)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比较陈杰;朱云云;朱锦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结果,评价它们应用于临床的准确性.方法:用IBA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分别采集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的鼻咽癌调强照射野数据,并用IBA Omnipro I'mRT1.6软件分析处理.结果:Xio系统62个照射野3 mm 3%通过率均值为95.4%,3 mm 5%为98.4%;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75个照射野3 mm 3%通过率均值为92.8%,3 mm 5%为95.8%.二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个治疗计划系统都可以应用于临床调强放疗,Xio系统的准确性要优于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Objective To value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Xio and Oncentra MasterPla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for their IMRT dose verification. Methods Both the NPC IMRT beam dose data of Xio and Oncentra MasterPlan systems were collected by IBA MatriXX. Then they were analyzed by IBA OmniPro I'mRT 1.6 software. Results The 3mm 3% average pass rate of 62 beams in Xio system was 95.4% and the 3mm 5% was 98.4%. The 3mm 3% average pass rate of 75 beams in Oncentra MasterPlan system was 92.8% and the 3mm 5% was 95.8%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Xio and Oncentra MasterPlan system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tw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can be applied to clinical IMRT, moreover, Xio system has a higher accuracy than Oncentra MasterPlan system.【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2(033)009【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调强放疗;剂量验证;Gamma通过率;Xio;Oncentra MasterPlan【作者】陈杰;朱云云;朱锦锋【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放疗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放疗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放疗科,福州3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6;R730.551 引言随着肿瘤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调强放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1]。
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a263ff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3.png)
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于金明;李宝生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杂志》
【年(卷),期】2001(8)2
【摘要】调强放疗是一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放疗技术 ,引起了肿瘤放射治疗学界的广泛重视。
笔者着重对调强放疗在头颈部、前列腺、颅脑、乳腺及肺脏等部位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3页(P183-185)
【关键词】放射疗法;调强;综述文献;肿瘤;治疗
【作者】于金明;李宝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5
【相关文献】
1.国产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XGS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廖奎;陈华万;梁廷;王志令;王志海;陈晓品
2.调强放射治疗与盆野照射放射治疗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J], 魏炜
3.比较宫颈癌采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差异[J], 李建明;王思本
4.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牛锐; 赵维秋; 陈忠; 高建梅; 庞克华; 胡永强
5.评价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朱泓政;李陆军;郭毅;邹元梅;朱锦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设计与软件实现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设计与软件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50278a1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0.png)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设计与软件实现
唐木涛;陈超敏;孙华斌;黄尉初;王猷金;党勃
【期刊名称】《中国辐射卫生》
【年(卷),期】2006(15)4
【摘要】目的研制开发调强放射治疗逆向计划系统。
方法按照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流程进行需求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完成各系统模块开发:包括调窗处理、三维重建、剂量计算模型建立、笔射束权重优化、治疗计划评估等;用体模进行绝对剂量验证,采用切片法进行相对剂量验证(验证优化结果与测试结果的等剂量线分布面积重合率)。
结果受照体积内任意一点剂量计算不精确度小于3%,优化结果与测试结果的等剂量线分布面积重合率误差小于5%。
结论我们开发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结果比较精确,通过逆向计划优化能够实现高剂量照射区与靶区在三维方向上的适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415-417)
【关键词】调强放疗;治疗计划系统;逆向计划;遗传算法;软件开发
【作者】唐木涛;陈超敏;孙华斌;黄尉初;王猷金;党勃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8
【相关文献】
1.后装调强放疗计划系统的软件实现 [J], 余辉;张书旭
2.基于计划驱动的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J], 王永涛;吉磊
3.基于二维定位图像的实时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胡俊峰;钱建生
4.肿瘤放射治疗三维计划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J], 夏四清
5.放射治疗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曹磊;马国鹏;马利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
![一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0df92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e.png)
一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
高磊;吕庆文;李树祥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01(022)005
【摘要】调强放疗(IMRT)是一种先进的适形放射治疗方法,它能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增益比,促进肿瘤的局部控制.本文介绍了一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它采用科学的精确的计算方法进行笔射束的剂量计算,采用反计划实现治疗计划的制定.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高磊;吕庆文;李树祥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02医院北京市 100039;第一军医大学广州市 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广州市 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5
【相关文献】
1.动态调强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KylinRay-IMRT的研发及验证 [J], 吴宜灿;程梦云;汪冬;汪晖;江河;赵锦波;王永亮;金雏凤;FDS团队;曹瑞芬;胡丽琴;龙鹏程;贾婧;郑华庆;宋钢;宋婧;何桃
2.质子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KylinRay-IMPT [J], 吴宜灿;汪冬;汪晖;王永亮;金雏凤;FDS团队;贾婧;曹瑞芬;胡丽琴;宋婧;宋钢;何桃;赵锦波;江河
3.不同治疗计划系统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J], 杨健; 刘颖; 王胜利; 张勇; 许新明; 王静; 杨红霞; 董俊峰; 刘丹
4.加速器模型和治疗计划系统对知识库计划模型的影响:一项基于宫颈癌适形调强放射放疗计划的研究 [J], 陈晓慧;王佳舟;胡伟刚;彭佳元;翟鹏
5.儿科患者的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对两个商业治疗计划系统的评价 [J], Ehab M. Attalla;Ismail Eldesoky;Eman Eldebawy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临床效果的观察及评估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临床效果的观察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b6dd08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f.png)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临床效果的观察及评估【摘要】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调强放射治疗被广泛用于食管癌的治疗。
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估食管癌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的临床效果。
研究对象为食管癌患者,采用临床观察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评估,分析治疗反应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预后评估。
结果显示调强放射治疗在食管癌初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验证其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调强放射治疗对食管癌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验证。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临床效果、观察、评估、治疗反应、不良反应、预后评估、指导意义、深入研究、验证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处于较高水平。
调强放射治疗作为治疗食管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配合化疗或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调强放射治疗已经在食管癌的早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食管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其解剖结构复杂,血液供应丰富,临床表现多样。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寻求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观察食管癌患者在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对调强放射治疗在食管癌初期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治疗机制和疗效,为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估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在初期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法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希望能够验证该治疗方法在食管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依据和决策依据。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探讨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效果
![探讨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070069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b.png)
探讨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50例。
对照组予以切线野三维适形技术,观察组予以调强放射技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计划靶区参数值。
结果观察组适形指数、均匀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调强技术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使靶区剂量分布更合理,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nsity-modulated technique in radiotherapy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mastectom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angent field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technology, and the observationgroup receive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echnology. Compare the parameter values of the planned target are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conformity index and uniformity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tensity modulation technolog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adiotherapy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 It can make the target dose distribution more reasonable, safe and effective,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关键词】调强技术;乳腺癌;放射治疗;根治术后;切线野三维适形技术;计划靶区乳腺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并且还有复发的可能性[1]。
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设计及其优化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设计及其优化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2e92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d.png)
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设计及其优化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放疗过程中给患者的正常组织会受到一定的损伤,而且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界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放疗计划系统在制定放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界,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目前放疗计划系统大都采用逆向规划方法,即给定剂量分布和正常组织的限制条件,优化射线出射方向和强度,得到一个满足要求的放疗计划。
在逆向规划中,通过改变投射方向和投射强度对正常组织的受损程度进行调整,而且很多时候得到的计划不能直接满足临床需求,还需要通过人工微调等手段进行优化。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并提高计划效率和计划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个高效的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并采用优化算法对计划进行优化,以提高计划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设计一个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实现自动计划生成。
2.对计划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保证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3.采用并行计算技术和GPU加速技术,提高计划的计算速度和效率。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部分将设计并实现一个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实现自动计划生成。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可视化的图形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交互式操作。
(2)设计计划生成模块,通过优化算法实现自动化计划生成。
(3)设计计算模块,实现计算出每个方向和强度的剂量分布。
2.基于优化算法的计划优化本部分将采用优化算法对计划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保证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的优化模型。
(2)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3)考虑不同的生物物理模型和约束条件,对计划进行调优。
3.基于并行计算技术和GPU加速技术的计算优化本部分将采用并行计算技术和GPU加速技术,提高计划的计算速度和效率。
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034d0a5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2.png)
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胡杰;董晓庆;林清;陶建民;张莹;张颖【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6(37)8【摘要】目的:检验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在临床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12月Pinnacle计划系统的210个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1 479个射野,选用UNIDOS E剂量仪、0.125cc电离室以及RW3固体水模体进行剂量学验证,计算实测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计算剂量的相对误差.用Mapcheck2 1177阵列进行5 cm深度平面通量图的γ分析,以3 mm/3%为分析限制条件,计算γ通过率.结果:绝对剂量验证中,相对误差δ在±2%以内的占78.1%,2%<|δ|≤3%的占14.8%,3%<|δ|≤4%的占5.2%,4%<|δ|≤5%的占1.9%.在通量图γ分析中,γ通过率≥95%的有l 379个射野,93%≤γ通过率<95%的有72个射野,90%≤γ通过率<93%的有21个射野,γ通过率<90%的有7个射野.结论:Pinnacle计划系统的调强计划实际精度能达到规定的要求.【总页数】4页(P101-104)【作者】胡杰;董晓庆;林清;陶建民;张莹;张颖【作者单位】200072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疗科;200072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疗科;200072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疗科;200072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疗科;200072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疗科;200072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6;R815【相关文献】1.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体会 [J], 卜明伟;杨金磊;贾艳华2.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混合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与单纯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比较与分析 [J], 刘旭红;陈晓;艾毅钦;李文辉;杨毅;侯宇3.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J], 郭和锋;庄名赞;陆佳扬;陈志坚4.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J], 郭和锋;庄名赞;陆佳扬;陈志坚5.自动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与手动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J], 曾广平; 康盛伟; 唐斌; 黎杰; 王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25ae208581b6bd97f19eab4.png)
且除计算机控制 的多 叶光栅 ( C ML )外无需其 它的射野形状 修饰装置。另外 , 可在一个计 划里同时实现大野照射及小野 的追加剂量照射而无需使用电子线 , 这样在每 次照射 中正常
组织受 照的剂量较低而不 同靶 区又可 以获得相应需要 的剂 量, 这一治疗方案可能具有重要 的放射生物学意义。
维普资讯
j
放射治疗计
李 宝生 , 于金 明 , 王立 英 , 本华 徐 王仁 本 ,
孔
丽 , 献光 , 赵 周
山东 涛 , 万龙 f 东 省 肿 瘤 医 琏 , 李
南 2 0 1 5 17
摘 要: 调强放射治疗 f R 1 I q 作为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先进放 射治疗技术 . M 在一些 发选 国家 已经应用于临床 。其优势在于 肿瘤靶I 置=维剂量分布 的适形程度及其均匀性较标准的适 形放疗更好 , 从而在减少或不增加正常组织受高剂量 照射 的前提下增 加肿瘤组织的受照剂量 . 这样就可 提高肿瘤 的局部控制率 . 降低正常组织井发症 的发生率。本文对调强放疗 的计划过程 、 剂量 计 算 及 优 化 方 式 等 进行 了综 述 关 键 词 : 强 放 射 治 疗 ; 射 治疗 计 划 ; 射 治 疗 剂 量 凋 放 放 中 图 分 类 号 : 70 5 R 3 5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2 220 )8 4 1 0 10 04 0 10 —06 — 3 c
医师确定该计划是否可被接受: 1 R 在 M T逆 向计划中 , 先提出 数学化的临床 目标 ,然后由计划 系统优化射野参数 ,以实现 所想达到的临床 目标 。当然这些 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 而 不能要求靶 区获得 l0 0 %的剂 量靶区外为 0 。对计划进行临
放射物理学实验设计
![放射物理学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dc90736c175f0e7cd137b6.png)
放射治疗教研室实验设计方案图1调强放射治疗原理图 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正是基于次原理之上,由计算机反馈优化完成。
其主要步骤为,先由医生确定处方剂量,包括靶区的照射剂量和靶区周围危及器官的耐受剂量,然后由计算机给出实现该结果的方法和参数,从而实现治疗计划的自动最佳优化。
治疗计划的优化是逆向计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计划的可靠性和效率直接影响治疗的精度和疗效。
2、实验内容、流程从服务器上导入已勾画的鼻咽癌病例DICOM 图像 启动电脑,TPS 根据靶区形状,设定系统参数 设定优化参数,进行计划优化⑶能够阐述计划设计过程中计划参数变更设置的逻辑原理。
5、评分标准⑴操作40分。
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实验。
重在操作技能考察。
过分依赖教师者,酌情扣分。
计划系统参数设置不正确≤20分计划系统参数设置正确,优化参数设置不合理≤30分计划系统参数设置正确,优化参数设置合理,顺利开始优化≤40分⑵计划数据处理和计划再优化40分。
考察学生对调强放射治疗原理的理解能力,考察学生对临床限制剂量值理解能力。
最终生成计划不能满足物理应用≤20分最终生成计划能够满足物理应用,不能达到临床应用指标≤30分最终生成计划能够满足物理应用,能够达到临床应用指标≤40分⑶计划分析和讨论20分。
考察学生在计划优化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能叙述出在优化过程中更改优化参数基于何种理由≤10分能够叙述出在优化过程中更改优化参数基于何种理由≤20分6、要求阅读的参考资料⑴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9。
⑵冯平柏,主译《实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⑶殷蔚伯,余子豪等,《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⑷涂彧,《放射治疗物理学》,原子能出版社,2010.1。
一种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系统[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c6c5ed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9.png)
专利名称:一种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系统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马长升,林秀桐,崔永斌,孙涛,马长东,于霜,范欣明申请号:CN202121990085.4
申请日:20210823
公开号:CN216136587U
公开日:
202203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直线加速器、治疗床,所述治疗床上设有验证模体,验证模体内插入电离室;治疗床下侧对应于验证模体位置固定有闪烁体;所述治疗床的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拍摄验证模体信息的第一摄像头,治疗床两侧设有用于拍摄闪烁体信息的第二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能够得到强度计划剂量分布,对治疗安全性准确估计;同时,可以实现模体或者人体透射剂量的在线验证。
申请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地址: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武博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论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
![论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90fe8f4af45b307e9719738.png)
论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目的:探究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优势。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给予调强放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经随访,2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转移,占5.00%,无死亡病例,患者生存率高达100%。
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过程当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Ⅰ级损伤现象,3例患者出现Ⅱ级损伤现象。
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患侧肺平均受量为5.5 Gy,患侧乳腺平均剂量为53.5 Gy。
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调强放射治疗之后,靶区内剂量分布更加均匀有序,可有效减少患者双肺的放射受量值,最大限度维持患者皮肤的原状,在用于初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短期内复发率低,然而由于乳腺癌的危害性大,致死率高,远期疗效目前尚不明确,亟待加以深入研究。
标签: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保乳术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具有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属于高发性恶性肿瘤的范畴,仅次于子宫癌,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影响[1-2]。
一般而言,乳腺癌好发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中以原发性乳腺癌所占比例最高,乳腺癌通常发生于患者的乳房腺上皮组织部位,癌细胞以极快的速度扩散,部分患者发现自身患有乳腺癌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锁骨上淋巴结已经呈现肿大的状态,治疗难度非常高。
鉴于此,本文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访调查的方法,探讨调强放射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皆是女性,年龄30~48岁,平均(37.59±3.08)岁。
20例患者中,共有7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左乳房,4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右乳房,6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外上象限,3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外下象限,肿瘤的平均直径为(1.97±1.04)cm,乳头与肿瘤边缘的平均距离为(2.14±1.18)cm,乳腺癌术后取腋窝淋巴结样本进行化验,化验结果全部呈阴性。
调强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83440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a.png)
自适应放疗:根据肿瘤变化调整治疗计划, 提高治疗效果
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头颈部肿瘤
优势: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减少并发症和副作用
适应症:鼻咽癌、口腔癌、 喉癌等
剂量调整:根据肿瘤形状和 大小,精确调整放疗剂量
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 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胸部肿瘤
适应症:肺癌、食 管癌等胸部肿瘤
优势:提高肿瘤控 制率,减少正常组 织损目录标题 调强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 调强放射治疗的技术特点 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调强放射治疗的未来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调强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
定义和原理
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通过调整放射线的强度和方向,实现对肿瘤的精确照 射,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并发症:心脏疾病 、肺部感染等
预防与处理:个体 化治疗计划、定期 监测与评估
调强放射治疗的未来发展
放疗技术和设备的进步
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将更加普及,提 高精准度
新型放射治疗设备如质子治疗和重 离子治疗等将逐渐应用于临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放疗计划制 定和实施中的应用将进一步发展
剂量计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需求,精确计算放射剂量,确保 肿瘤得到有效治疗且副作用最小化。
动态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反应和肿瘤缩小情况,动态调整照 射野和剂量,提高治疗精准度。
高级算法:采用先进的物理算法,确保剂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治疗计划的优 化。
图像引导和自适应放疗
图像引导放疗:实时监测肿瘤位置,确保精 确照射
放疗与免疫治疗的结合将为肿瘤治 疗带来新的突破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使用前的临床剂量学验证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使用前的临床剂量学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2e2f812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49.png)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使用前的临床剂量学验证胡杰;董晓庆;陶建民;张莹;张颖;林清【摘要】Objective Pre-use dosimetric veriifcation of 3D TPS (Three-Dimensional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was performed in the department so as to verify its effectiveness and security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Methods Dosimetric veriifcation of the absolute dose was carried out to calculate the absolute dose of POI (Point of Interest) for the water phantom and compare it with the actually measured value. The relative deviation and passing rate for the test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ation of Netherlands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Dosimetry (NCS). The dosimetric veriifcation of the relative dose was carried out to scan the Mapcheck and solid water so as to import the images to the TPS. The 2D dose distribution at the depth of 5 cm from the surface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ly measured result. Then, the passing rate for the tests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AAPM TG119. Results For the dosimetric veriifcation of the absolute dose, the POI whose relative deviation of the absolute dose was less than 1%, 2%, 3%and more than 4%occupied 33%, 84.5%, 95.3%and 2.3%respectively, which were all located in the high dose gradient area within the built-up area. For the dosimetric veriifcation of relative dose, the test whose passing rate was greater than 99%and 98%accounted for72.2%and 89%respectively with its lowest passing rate being 92.1%. Conclusion The veriifcation result proved the intended effectivity andsafety of 3D TPS in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which was worthwhile to be promoted. However, the physician and physicist should be highly aware of dosimetric abnormalities caused by the curved and tongue-and-groove design of leaves, which can lead to unnecessary radiation damage.%目的:对我科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使用前的剂量学验证,以检验该系统在临床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调强放射治疗的物理剂量验证
![调强放射治疗的物理剂量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f2b26a3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5.png)
调强放射治疗的物理剂量验证
邓小武;黄劭敏;钟宁山;卢泰祥
【期刊名称】《癌症(英文版)》
【年(卷),期】2001(020)010
【摘要】目的:检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t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剂量误差,探索 IMRT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措施和方法.方法:(1)用体模治疗计划移植的方法对 43例 IMRT治疗计划的照射区以电离室作实际物理剂量测量,以验证治疗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的准确性,照射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修正 IMRT治疗剂量误差和确定其剂量精度范围.(2)选取计划照射区内剂量梯度变化较大处进行重复摆位测量剂量,推算和验证由于摆位误差可能造成的剂量误差.结果:(1)与计划剂量比较,实际测量剂量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74%~4.98% 并近似正态分布,平均误差为 2.38%,标准差为 1.39%,标准误为 0.21%.全部 43例的剂量误差均在 5% 以内.(2)实际测量的剂量梯度变化与计划剂量梯度一致.全部计划中的最大梯度值为 15% /mm. 在该处重复摆位测量的最大与最小值的相对差别为1.97%.结论:用体模计划移植测量方法能有效检验 IMRT计划计算和执行的误差,可作为每个病人治疗前的剂量验证常规方法;IMRT治疗精度的保证需要优于 1 mm 的额外精确摆位.
【总页数】3页(P1092-1094)
【作者】邓小武;黄劭敏;钟宁山;卢泰祥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胸外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 63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880a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2.png)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宫颈癌是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和化疗。
而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基本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放疗的疗效可以与手术媲美。
传统的放疗方法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但由于放射剂量受到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的影响导致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多,其中还包括了严重的放射性肠炎、膀胱炎、盆腔骨骼坏死等放射性副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减轻不良反应,近年来,新型放疗技术——调强放射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
IMRT通过在不同角度和强度下照射肿瘤,局部控制肿瘤生长的同时尽量减少照射正常组织和器官,从而比传统放疗技术更有效减轻放疗副作用。
但是,目前IMRT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研究较少,大多集中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且,国内在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也很少,因此,有必要在此方向上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以拓展该领域的知识和应用基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IMR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IMRT与传统放疗技术的疗效比较,评估其在局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1. 研究对象选取初诊宫颈癌患者,按照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
2. 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一组接受IMRT治疗,另一组接受传统放疗治疗。
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身体指标、放疗剂量、副作用进行监测,并在放疗后进行一年内的随访观察,包括复查病情及生活质量评估等。
3. 数据处理采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病理学资料及治疗相关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放疗剂量、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的观察,分析IMRT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四、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有助于探索IMR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其与传统放射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并且将促进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预防。
最终预期结果是指导临床医生在宫颈癌治疗中选择最优可行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临床效果的观察及评估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临床效果的观察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01eacd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1.png)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临床效果的观察及评估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而调强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一种常见方法。
本文的目的是观察和评估调强放射治疗在食管癌初始阶段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55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32-75岁。
根据肿瘤分期,分为Ⅰ期19例,Ⅱ期26例,Ⅲ期10例。
所有患者均在诊断后接受调强放射治疗。
放疗计划使用三维逆向规划系统进行计划,给予密度适应辐射治疗。
放疗剂量为平均每照射一次1.8-2.0 Gy,每日1次。
根据治疗反应评估标准(RECIST)评估肿瘤收缩情况。
通过对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的评估,来评估治疗的初期效果。
结果:治疗后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严重放射性损伤或中毒。
根据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治疗后观察到肿瘤明显缩小,或者完全消失的患者有49例,占总数的89.1%。
治疗后剩余或进展性肿瘤的患者有6例,占总数的10.9%。
对于肿瘤收缩的患者,其平均肿瘤缩小率为64%。
对于进展性病变的患者,进展时间的中位数为4个月。
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在食管癌的初期阶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对于大多数患者,肿瘤能够明显缩小或者完全消失。
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剩余或者进展性病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指导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肺癌临床研究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肺癌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cf90e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2.png)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肺癌临床研究
韩波;邓晓琴;李瑛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1(015)002
【摘要】目的总结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应用美国NORMOS公司的调强多叶准直器(MIMiC)及CORVU3.0逆向调强适形放疗计划系统,治疗肺癌46例,其中单纯调强适形放疗12例,常规照射与单纯调强适形放疗结合治疗34例.结果一年生存率Ⅰ、Ⅱ期为75%(6/8),Ⅲa期50.0%(8/16),Ⅲb期为33.3%(5/15),Ⅳ期14.3%(1/7).全组生存时间≥24个月者8例,占同期病人的57.1%(8/14).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肺癌为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关其时间-剂量分割及与常规照射的衔接有待于进一步细致地研究.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韩波;邓晓琴;李瑛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中剂量学比较 [J], 陈登源;张林燕;沈思婷
2.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J], 范玉敏;翟福山;刘明
3.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 贺志仁;古伟光;胡建新
4.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 卢琳;李绪彤;秦琛;宋婷婷
5.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J], 周爱民; 邓歆波; 熊琼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rformance of RayStation are in full compli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And evidence for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tandard.
alSO it iS
器机架置于0。,每个单野进行照射,使用MapCheck
态调强技术,计算(多靶区、前列腺、简单c形靶区)或7 cm2(头
颈、困难C形靶区),最小子野跳数为7(多靶区、前 列腺、简单C形靶区)或5(头颈、困难C形靶区)。 对每个IMRT测试例,按照标准报批稿中规定的剂
式中8为TPS的点剂量计算误差,D,为计划计算剂 量(cGy),D。为实际测量剂量(cGy),D。为靶区分
次处方剂量(cGy)。
胶片读数与剂量的转换系数和刻度曲线。此方法可 消除电离室修正因子、温度、气压、加速器每天输出 量的变化等影响因素带人的修正和误差。下文中的
测量剂量均由电离室读数与转换系数直接换算得 到,或由胶片刻度曲线转换得到。(2)IMRT测试
强放疗计划系统进行一系列测试,并验证标准报批稿的可行性。方法试验内容包括治疗计划剂量 目标、点剂量计算准确性和剂量分布计算准确性。测试模体包括AAPM
TGl
19号报告的测试例模体
和固体水验证模体,调强测试例主要包括模拟多靶区、模拟前列腺肿瘤、模拟头颈肿瘤和模拟c形靶 区(又分简单和困难)等。使用常见测量设备和工具,在RayStation和加速器上分别优化计算和测量 感兴趣剂量,并计算和分析两者误差。结果5个模拟不同肿瘤计划的剂量目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点剂量电离室测量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全部模拟计划的总误差为(0.83±1.65)%。单野剂量分布 平面探测器测量结果的^y通过率均>99.0%,复合剂量分布胶片测量结果的1通过率均>92.5%。 结论RayStation调强放疗计划系统性能试验结果均符合标准报批稿要求且证明其可行。 【关键词】 调强放疗;性能试验;剂量验证;点剂量;剂量分布
Qin—hong+,ZHANG Xin,YANG Xiao—hui,YAN Wei—liang, Oncology,Beijing Hospital,Ministry of Health,Beijing 100730,
China To study a series of tests to the IMRT planning system RayStation,and 【Abstract】 Objective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tandard.Referring to the standard”Performance and test methods fo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tandard).Methods Referring to the Standard,the tests include:dose goals used for planning,point dose calculation accuracy and dose distribution calculation accuracy.And test phantoms include:AAPM TGl 19 report S test cases and solid
4.7%的要求。 6=(D。一D。)/D。×100% (1),
量数据导入RayStation中,进行加速器数据建模。 5.测试例:根据标准报批稿推荐,测试例包括以
下两种:(1)初始测试例:即前后对穿野和带状射
野。通过设计初始测试例对模体进行照射,使用电
离室和胶片测量模体中心点剂量,根据电离室和胶 片测量结果,为后面的IMRT测试例确定电离室和
生堡越射胜擅堂苤盍!Q!!生!旦筮丝鲞箜!翅坠i!』垦!!堕Q!!!!:坠E!!望尘竺!Q!!:y!!:!!:№:!
・415・
・物理・生物・技术・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性能和试验方法》的 个案研究
吴钦宏 张新杨小辉严卫亮
李高峰
【摘要】
目的参考《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性能和试验方法》(标准报批稿),对RayStation调
3.测量设备和工具:配置60对多叶光栅的瓦里
安ix电子直线加速器,瓦里安Aria 8.6治疗网络的
支持,飞利浦BrillianceCT
30 cm×30 cm×15
Big Bore
CT模拟定位机,
8.点剂量计算准确性:根据标准报批稿推荐,选
择0.125 cm3指形电离室来测量点剂量。分别使用
cm固体水,P1rW 31010型0.125
doses of interest in RayStation.and
use
on.Referring to the Standard,we optimize and caleulate and tools,such
as an
the
common
etc,to
ionization chamber,films,a detector array,and and analyze the eiTors between them.Results
Case study
of function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WU Radiation
test
methods fo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LI
Gao-feng.+Department of
7
water
phantom for verification.and IMRT test
cases
SO
include:muhitarget,mock prostate.head/neck and CT— measurement equipments
measure
shape(easier version and harder version)and
厚与层间距均为3 mm,作为IMRT测试例的验证模
AAPM)的TGll9号报告。试验内容主要包括治疗
计划剂量目标、点剂量计算准确性和剂量分布计算 准确性。
体cT图像。分别将测试例的IMRT计划,根据测量 要求移植到验证模体中,计算感兴趣点剂量和平面 剂量,记录或导出相应计算结果。将验证计划从
RayStation通过DICOM RT导出,再导入Aria治疗 网络中,以便加速器直接调用照射。
Nuclear
cm3指形电离室,Sun
Nuclear MapCheck 1 0,ISP
PCE剂量仪,Sun
PRO胶片扫描
标准报批稿规定的IMRT测试例进行测试,加速器 在治疗计划设定的机架角度照射验证模体,使用电 离室在模体内规定测量点测量测试例中各方向上射
野累积的复合剂量。对大部分测试例,点剂量测量 至少在2个位置进行:一个位于靶区内,另一个位于
system,TPS)的IMRT性
能进行一系列测试。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RayStation调强放疗计划系统 V2.5,一套基于瑞典RaySearch实验室成熟算法平
台的新TPS。
万方数据
生堡越尉肚擅堂苤盍!!!!生!旦筮!!鲞筮!塑£!i!』旦!i选Q!!!!:!!P!!塑!竺!!!!,!!!:丝:型!:i
例:下载和使用AAPM官方推荐的TGl 19测试例模 体图像和轮廓,其中包括模拟多靶区、模拟前列腺肿
瘤、模拟头颈肿瘤和模拟c形靶区(又分为简单和
困难)等测试例。 6.治疗计划剂量目标:根据标准报批稿推荐,从 机架角0。开始等间隔设置照射野:对模拟多靶区和
模拟前列腺肿瘤测试例,共设置7个角度的照射 野;对模拟头颈肿瘤和模拟c形靶区测试例,共设 置9个角度的照射野。在RayStation中分别选择
an
【Key words】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Performance
testing;Dosimetric
verification:Point dose:Dose distribution
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9.剂量分布计算准确性:根据标准报批稿推荐, 分别选择EBT2免冲洗胶片或MapCheck平面探测 器来测量IMRT剂量分布,分别使用规定的IMRT测
试例进行测试。 (1)胶片的测量条件:考虑到点剂量测量的等 中心位于固体水电离室中心,此处无法放置胶片,故 将胶片夹在等中心往上0.5 cm的两块固体水之间。
能和试验方法》(标准报批稿)对RayStation治疗计
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IMRT)的剂量验证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但方法不 尽相同¨圳。笔者参考《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性
DOI: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3.05.024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2BAl22804)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卫生部北京医院放疗科(吴钦宏、李高 峰);1叭111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张新);100089北京市康利达 经贸公司(杨小辉、严卫亮)
量目标分别设计IMRT计划,报告实际满足剂量目 万方数据
生堡趑盟胜擅堂盘查!Q!!生!旦笠丝鲞筮!翅£!i!』垦!尘坐Q!!尘:!!P!!坐!塑!!!!:!!!:丝:№:!
2.试验内容:标准报批稿由全国医用电器标准
标的情况。
化技术委员会放射治疗、核医学和放射剂量学设备 分技术委员会归口,主要参考了美国医学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