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报告--中国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践报告-中国传统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大的整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
价值的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 足以支
撑起我们的民族自豪与民族自信心。如此悠久的历史,智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留下太多太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中浸润华夏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这些人文精神随着代代子孙的脉搏一同跳动,永不停息,为我们民族的进
步兴盛和发展,开拓创新提供了源泉。
摘要:今年暑假期间,进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釆用“点面结合”,即选取典型项目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了皖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并在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中宣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关键词:皖南片、芜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活动相关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可以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诸如徽州特色皖南古村落一一西递、宏村、皖南江城魅力水都一一芜湖等,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为保护人类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呼吁中国艺术研究院以
及其他各有关单位为研究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
皖南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梨簧戏、芜湖铁画、芜湖的十兽灯、芜湖三刀、芜湖赭塔……数不胜数,不得不令人自豪。但另一方面,皖南地区的大部分人们对自的非遗了解的并不是很深。
由此我们想到,何不在大学生及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历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呢?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活动目的:
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
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
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
4.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队伍中来!
5.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
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究!
通过实地考察和查找相关资料,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下
皖南及芜湖地区的传统文化。
徽州特色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
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夥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是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一徽州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
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村落形态保存完好,风光秀美。村中自
古尊儒术、重教化,文风
昌盛,集中体现了明清
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
化现象,如程朱理学的
封建伦理文化、聚族而
居的宗法文化、村落建
设中的风水文化、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因此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西递距黔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
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夥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
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
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o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
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 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
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
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宏村位于黔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公顷,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宏村的古
建筑均为粉墙青瓦,
分列规整。承志堂是
其中最为宏大、最为
精美的代表作,被誉
为“徽派木雕工艺
陈列馆”,各种木雕
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
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半月形池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
上一大奇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