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之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
厚壁圆筒__弹塑性力学知识
2. 弹塑性阶段: (1) 弹性区:r r b
(1 )a 2 pe u E (b 2 a 2 ) b2 r (1 2 )r
a2 pe 1 2 2 b
ss
内半径为r ,外半径为b,在 r = r 处承受内压的厚壁筒
sq r
r rb
sq
p
r
sq r
a p
b
sq r
r b2 p a2 1 2 s s 1 l n 2 2 a b a r 2 2 2 s r a p b s 1 2 2 2 2 2 b b a r
通解:
s r C1 C2 r 2
s q C1 C2 r 2
一、弹性分析
2. 解答
通解:
s r C1 C2 r 2
s q C1 C2 r 2
er
1 1 C1 1 C 2 r 2 E 1 1 C1 1 C 2 r 2 eq E 1 1 C1r 1 C 2 r 1 u E 1 2 2 C1 2 a p b p2 1 2 b a a 2b 2 p2 p1 C2 2 2 b a
u
e
rr
u
p
rr
(1 ) r 2s s 2 2 C b ( 1 2 ) r 2 Eb 2
(1 ) r 2s s 2 2 u b ( 1 2 ) r 2 Eb 2 r
=1/2
3 r 2s s u 4 Er ul ue b2 2 a
弹性极限状态:
a p1
弹塑性力学复习重点
1.弹性力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基本假设?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区别?弹性力学解的唯一性定理?答:弹性力学的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弹性力学主要研究对象为,非杆状的结构(如板、壳、挡土墙、堤坝、地基等实体结构)以及杆状构建的进一步精确分析;弹性力学的研究任务是分析各种结构物或构件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和位移,校核它们是否具有所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寻求或改进它们的计算方法。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有5个,分别是连续性假设、完全弹性体假设、物体均匀假设、物体各向同性假设以及微小位移和变形假设。
材料力学‐‐研究杆件(如梁、柱和轴)的拉压、弯曲、剪切、扭转和组合变形等问题。
求得是一种近似解。
结构力学‐‐在材料力学基础上研究杆系结构(如 桁架、刚架等)。
弹性力学‐‐研究各种形状的弹性体,如杆件、平面体、空间体、板壳、薄壁结构等问题。
弹性力学解的解的唯一性定理:弹性体在给定体力、面力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而处于平衡时,体内各点的应力分量、应变分量的解释唯一的。
2.应力状态、应力分量、应力张量、应力张量的三个不变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体积改变和形状改变定理是什么?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2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答:应力状态:物体内同一点各方位上的应力情况。
应力分量:为了探讨各个截面应力的变化趋势,确定可以描述应力状态的参数,通常将应力矢量分解,即为应力分量。
过M 点分别于三个坐标轴相垂直的微面上的应力状况,共有9个分量,统称为一点的应力分量。
应力张量:描述一点的应力状态的张量(数学表示)。
把应力分量作为一个整体用矩阵表示为一个整体称为应力张量应力张量的三个不变量J 1、J 2、J 3:物理意义:当坐标改变时,每一应力分量都将改变,但这三个量不变。
应力张量是二阶对称张量,因此它存在三个不变量,分别用J 1、J 2、J 3表示。
J 1 应力张量的主元之和 在弹性体内任一点,任何三个垂直方向上的正应力之和为一个常数。
弹塑性力学第五章分析解析
平衡方程
1
几何方程
2 1 3
2018/7/31
变形协调方程
22
第五章 简单弹塑性力学问题
二、考虑加载路径对桁架变形的影响——比例加载
P 3 2 1 A 2 2 P 2 2 A 2 2 P 1 2 3 A 2 2
塑性极限荷载
得
由于此时三根杆都已屈服,变形已不再受到任何约束,桁架进入 无限制塑性变形阶段 ,结构丧失进一步承载的能力,所以,又表示桁 架的 极限承载能力 。从上式可以发现, Ps 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无关。这 表明,如果采用理想刚塑性模型,则求出的 Ps 仍是一样的。这就为结 构的极限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018/7/31 5
第五章 简单弹塑性力学问题
【解】1、弹性阶段-弹性解和弹性极限荷载( 0<P≤ Pe )
N1 N3
N1 cos N 2 N3 cos P
平衡关系
N3 N1 N2 1 , 2 , 3 A A A
1 3 2 1 cos 2 P / A
第五章 简单弹塑性力学问题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卓卫东 教授
第五章 简单弹塑性力学问题
引
言
简单桁架问题 梁的弹塑性弯曲问题 平面问题
2018/7/31
2
第五章 简单弹塑性力学问题
引 言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应用前几章的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原 理,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弹塑性力学问题。已经知道,经 过抽象化处理后,一个实际的弹塑性力学问题在数学上总是 归结为一个偏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因此,需要在严格的 边界条件下求解复杂的偏微分方程组。由于往往难以克服数 学上的困难,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求得问题的解析解或 精确解,而只有一些简单的问题,才存在解析解。 本章将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说明弹塑性力学问题的理 论求解方法。
工程弹塑性力学题库及答案
(2)如将该曲线表示成
解:(1)由 在
处连续,有
形式,试给出 的表达式。
(a)
由在
处连续,有
(a)、(b)两式相除,有
由(a)式,有
(2)取
形式时,
当
:
即
当
:应力相等,有
解出得,
(代入 值)
(b) (c) (d)
(代入 值) 5.6已知简单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如图5-1所示,并表示如下:
问当采用刚塑性模型是,应力-应变曲线应如何表 示?
解:1) OD 边:
GD 边:
沿
线,
,
2)
沿 OB 线,
,
8.7 Mises 线性等强化材料,在平面应变( 试导出用表示的强化规律和本构关系。
解:当 时,在弹性阶段有
)和泊松比 条件下,
得
平均应力 因此在弹性阶段有
,进入塑性后有
对平均应变
刚进入塑性时
。由上式导出
。因此进入塑性
后还满足
(2)当 = 时,继续加载,使 解:1)开始屈服时
,求此时的 、 、 。 ,代入 Mises 屈服准则
得
;
2)屈服后对应的塑性应变增量为
由 及屈服条件的微分形式
, 式子得到答案结果。
7.9 在如下两种情况下,试求塑性应变增量的比。
(1)单向拉伸应力状态,
;
,联列可得 ,代入
(2)纯剪力状态,
。
解:(1)单向拉伸应力状态
在
中:
沿
线,
中: ,
中:
,
,
,
, 情况二见图(1),与①一样
所以
8.6 已知具有尖角为 的楔体,在外力 P 的作用下,插入具有相同角度的 V 形缺口 内,试分别按如下两中情况画出滑移线场并求出两种情况的极限荷载。 1)、楔体与 V 形缺口之间完全光滑;2)、楔体与 V 形缺口接触处因摩擦作用其剪应 力为 k。
《弹塑性力学》第十一章塑性力学基础
描述了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变和位移之 间的关系,是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之 一。
塑性变形的增量理论
流动法则
描述了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和应变增量之间的关系,是增量理论的核心。
屈服准则
描述了材料在受力达到屈服点时的行为,是增量理论的重要概念。
塑性变形的全量理论
全量应力和全量应变
描述了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和应变的 状态,是全量理论的基本概念。
100%
材料性能
塑性力学为材料性能的描述提供 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深入了解材 料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80%
科学基础
塑性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一个 重要分支,为研究物质宏观性质 的变化规律提供了科学基础。
塑性力学的发展历程
初创期
塑性力学作为独立学科始于20 世纪初,初期主要研究简单的 应力状态和理想塑性材料。
有限元法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和通用性,可以处 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适用于各种类型 的塑性变形问题。
然而,有限元法在处理大规模问题时可能会遇到 计算效率和精度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算 法和网格划分技术。
边界元法在塑性力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边界元法是一种仅在边界上离 散化的数值方法,通过将问题 转化为边界积分方程来求解。
发展期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塑性力 学在20世纪中叶得到了快速发 展,开始涉及更复杂的材料和 应力状态。
深化期
进入20世纪末至今,塑性力学 与计算机技术、先进材料等交 叉融合,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 深化。
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02
01
03
连续性
材料内部是连续的,没有空洞或缝隙。
塑性变形不可逆
塑性变形发生后,不会消失或还原。
弹塑性力学
岩土塑性理论形成
早期研究: • 1773年Coulomb提出土质破坏条件,其后推广为 Mohr- Coulomb准则; • 1857年Rankine研究半无限体的极限平衡,提出滑移 面概念; • 1903年Kö tter建立滑移线方法; • 1929年Fellenius提出极限平衡法; • 1943年Terzaghi发展了Fellenius的极限平衡法; • 1952~1955年Drucker和Prager发展了极限分析方法; • 1965年Sokolovskii发展了滑移线方法。
• ijk 符号有33或27个元素,取值为1,-1, 0。从下标为自然顺序1,2,3开始,如 果交换次数为偶数,则元素为1,为奇 数,则为-1,如果下标出现重复,则值 为0。可从图解判断:
形成独立学科: • 岩土塑性力学最终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 • 1957年Drucker指出要修改Mohr-Coulomb准则,以 反映平均应力或体应变所导致的体积屈服; • 1958年剑桥大学的Roscoe等提出土的临界状态概念, 于1963年提出剑桥粘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开创了 土体实用计算模型 • 从1970年前后至今岩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十分活跃, 建立的岩土本构模型也很多。 • 1982年Zienkiewicz提出广义塑性力学的概念,指出 岩土塑性力学是传统塑性力学的推广。
2.2.2 标量积
• 矢量有两种乘法,即标量积(点积或内积) 和矢量积(叉积)。 • 矢量U和V的标量积定义为: U V | U || V | cos • |U|表示矢量U的绝对长度, 为矢量U和V的 夹角。
e1 e2 | e1 || e2 | cos90 0
e1 e1 | e1 || e1 | cos0 1
2.3 张量
梁和框架塑性极限分析的新方法
4 0・
第3 9卷 第 1 6期 2 0 1 3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l | 3 9 No . 1 6
J u n . 2 0 1 3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1 6 - 0 0 4 0 - 0 2
2 计算 实例
本 文选取 了3个典 型算例进行分析 , 都属于平面应力问题 。在
下列 的计算中 , 统一取如下的参数 : 弹性模量 E= 2×1 0 N / [ 2 ] G B / T 5 0 1 0 7 - 2 0 1 0 , 混凝 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 s ] .
[ 3 ] C E C S 0 3 : 2 0 0 7 , 钻 芯法检测混凝 土强度技术规程 [ S ]
1 0 mm , 截面面积为 A , A 2的杆 件屈 服应力均 为 3 0 0 N / m m , 截
方法是 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研 究方法 , 但这种方法 由于数学 上
, 的杆件屈 服应力为 1 0 0 N / m m , 三种 杆件 的弹性模量 的 困难 , 只有极少数 很简 单 问题 才能得 到解析 解 ; 第 二类 方法 是 面面积为 A 均为 2×1 0 N / a r m , 采用 A b a q u s 软件求解 。 假设材料是刚塑性的 , 并按塑性变形规 律研 究结构达 到塑性极 限
G UO Qi n g
( S h a n x i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1 , C h i n a )
弹塑性力学-06旋转圆盘
弹性区内的应力分量: 弹性区内的应力分量:
3 + µ 1 + 3µ rp 4 1 + 3µ rp 2 ( ) − ( ) + σ r = σ s − ρω p r [ 8 24 r 12 r
2 2
1 + 3µ 1 + 3µ r p 4 1 + 3µ r p 2 ( ) − ( ) σ θ = σ s − ρω p r [ − 8 24 r 12 r
σ θ = C1 −
C 2 1 + 3µ ρω 2 r 2 − 8 r2
σ r = C1 +
3. 实心圆盘: 实心圆盘:
C2 3 + µ − ρω 2 r 2 8 r2 C 2 1 + 3µ σ θ = C1 − 2 − ρω 2 r 2 8 r
半径为 b ,厚度为 h(h 远小于 b )的实心圆盘 ( 设外边界为自由边界。 设外边界为自由边界。 r=0 处,σr 与 σθ 为有限值:C2 = 0 为有限值: r=b 处,无面力: 无面力:
ω
r
σ θ σr
o h b
σθ
r b
r = 0 : σ r = σθ =
3+ µ ρω 2b 2 8
1− µ ρω 2 [(3 + µ )b 2 − 3(1 + µ )r 2 ] 应变分量: 应变分量: ε r = 8E 1− µ εθ = ρω 2 [(3 + µ )b 2 − (1 + µ )r 2 ] 8E
σθ
r o h b
ω
r
σ θ
σr
3+ µ r = 0 : σ r = σθ = ρω 2b 2 8
b
塑性力学第五章(5)-塑性铰和极限分析
C
Mu
2θ 2θ
Mu Mu
θ
P
θ
第一种: A, B处出现塑性铰
P
Mu P • 2a •θ − P • aθ = Mu • 2θ + Mu • 2θ + Mu •θ P = 5 a
P
第二种: A, C处出现塑性铰
P
P • 2a •θ − P • aθ = Mu •θ + Mu •θ + Mu • 2θ
P
h
(+)
Pl 4
σs
σ
b
整截面屈服
σ =σs
h2 2 2 M = ( − e )bσs + bσse2 4 3 2 h e=0 Mu = bσs 4
ε
理想弹塑性模型
Mu 6 = = 1.5 Me 4
塑性铰(plastic hinge)的力学模型
Mu
Mu
与普通铰相比,塑性铰 是个概念或力学模型 能承受弯矩Mu 单向铰
P
Mu P=4 a
第三种: B, C处出现塑性铰
P
P • aθ = Mu •θ + Mu •θ + Mu •θ
Mu P =3 a
比较知,三种情况中,最小者为
Mu P =3 u a
P
A C
B
需要2个塑性铰, 才能成可动机构 只有A,C可能成为 塑性铰Mu Nhomakorabeaθ
Mu
Pu
Mu
θ
C
θ θ
只有一种可能的 可动机构情况
l P •θ • = Mu •θ + Mu •θ + Mu •θ 根据虚功原理 u 2 内力虚功 外力虚功 Mu P =6 u l
弹塑性力学(
23
三向应力状态( Three—Dimensional State of Stress): 三个主应力都不为零的应力状态。
2 3
1 x
x x
x
zx
xz
二向应力状态(Plane State of Stress): 一个主应力为零的应力状态。
单向应力状态(Unidirectional State of Stress): 一个主应力不为零的应力状态。
n=cos(N,z) SDOAB=nS 26
1、斜截面上的应力 z
Fx 0
px S x lS yx mS zx nS 0
C pz
px l x m yx n zx
N
py l xy m y n zy
yx xy
x
pz l xz m yz n z
y
弹塑性力学 前言
❖弹塑性力学的定义 ❖弹塑性力学中的简化假设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方法 ❖弹塑性力学的主要内容
1
弹塑性力学的定义
❖ 弹塑性力学的定义: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是研究弹性体和弹塑性体在载荷作用下应力 分布规律和变形规律的一门学科。
❖ 任务:
❖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寻求弹塑性状态下的变形规律,建立本构关系及 有关基本理论。
②全应力:p ΔA0 ΔA
O
全应力分解为:
x
z
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正应力”:
pcosa
位于截面内的应力称为“切应力”: O
psina
DF M
DA
y
n
M ap
y
x 19
应力状态
➢ 一点的应力状态: 过一点有无数的截面,这一点的各个截面上应力情况的集合,
梁和框架塑性极限分析的新方法_柯江
in Plasticity[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 ( 690693) : 1800-1805.
图 8 新单元法的塑性区分布(三)
2 800 mm
图 9 塑性极限分析法的塑性铰分布(三)
3 结语
在理论上和工程中,确定梁和框架的塑性极限荷载具有重要 意义,本文通过新单元法与传统的结构塑性极限分析法的对比分 析,可以发现两种 方 法 得 到 的 极 限 荷 载 很 吻 合 ,若 框 架 采 用 塑 性 极限分析法时考虑轴力效应( 但难度很大) ,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 会更接近。 参考文献: [1] 徐秉业,刘信声. 结构塑性极限分析[M]. 北京: 中国建筑工
q 0.5ql
l=2 800 mm
图 4 框架 1 的尺寸及荷载 PE,PE11 (Avg:75%)
+3.31e- 03 +2.91e- 03 +2.52e- 03 +2.12e- 03 +1.72e- 03 +1.33e- 03 +9.30e- 04 +5.33e- 04 +1.36e- 04 -2.60e- 04 -6.57e- 04 -1.05e- 03 -1.45e- 03 -1.85e- 03 -2.24e- 03 -2.64e- 03 -3.04e- 03 -3.44e- 03
[J]. 建筑科学,2012( 3) : 43-45.
On brief introduction of vertical drawing method and its future in Shanxi
塑性力学01_绪论_简单应力状态下的弹塑性问题
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3 基本方程与基本解法
根据基本方程求解 精确解法 即能满足塑性力学中全部方程的解。 即能满足塑性力学中全部方程的解。 近似解法 即根据问题的性质, 即根据问题的性质,采用合理的简化假 设,从而获得近似结果。 从而获得近似结果。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它不受物体或构件几何形状的限制, 它不受物体或构件几何形状的限制,对于各种复 杂的物理关系都能算出正确的结果。 确的结果。
s s
J.Bauschinger(
德国)
塑性变形较大时, σ-ε曲线不能真正 反映加载和变形的 状态。 状态。 例如颈缩阶段, 阶段, σ-ε曲线上试件的 应变增加而应力反 而减小,与实际情 况不符。 颈缩后,由于局部的实际横截面积的减小,局部的 拉应力仍在增加。 拉伸失稳状态
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
4 基本概念
4 基本概念
③理想刚塑性模型
σ =σs
韧性 材料
②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
Eε
σ =
塑性成形阶段, 塑性成形阶段, 忽略弹性应变 σ = σ ② ①
ε σ
④线性强化刚塑性模型
s
(ε ≤ ε s ) ′ σ E ε ε ε > εs) + ( − ) ( s s
+ E ′ε
σ
E′
E′
σs
E
σs
o
④ ③
实验表明, 实验表明,直到1500MPa,体积变形仍然是弹性的, 体积变形仍然是弹性的,并且 这种弹性体积变化是很小的。 这种弹性体积变化是很小的。钢在1000MPa下体积仅缩小0.6% 因此, 因此,对于金属材料, 对于金属材料,可忽略弹性的体积变化, 可忽略弹性的体积变化,认为材料 不可压缩。 不可压缩。 对于金属材料, 对于金属材料,静水压力对初始屈服应力的 影响很小, 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可以忽略不计。
塑性力学-第二章
•引入塑性铰的概念
M
Me (3 2 ) 2
P ( x) 3 2 (1 x / L) Pe
1 2
(0 x )
弹塑性区分界线
略
考虑物理方程 和变形相容
静力法
M s 2Rc L PL M s
机动法
静力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机动法
一些著名的塑性问题的解 答实际是上限或下限解。
2
2by0 h2 2 M s s b ( y0 ) 3 4 h2 2 2 s b (1 2 ) 4 3 h2 s b (3 2 ) 12 M e (3 2 ) 2
2
EKy s EKy0
s
E
Ke
h h K K Ke / 2 2
曲率与弯 矩关系
K M / Me 3 / 2
梁的塑性本构关系
弹性恢复量
M
Me (3 2 ) 2
练习题
本例分析:(1)梁弯矩沿横轴分布可由平衡方程计算;(2)梁开始进入塑性 的边界ξ可以用屈服条件(M=Me)和(19)式求得;(3)梁的弹塑性段的弹 塑性区边界ζ可以用(20)式求得;(4)各处曲率可以用上节(13)式求得。
塑性力学
第二章
教材:塑性力学引论(修订版),王仁、黄文彬、黄筑平著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40学时课程
第二章 梁的弹塑性弯曲及梁和刚架的塑性极限分析
M EJK
M e EJKe
弹性阶段
引入参数 0 1
弯矩与塑性区 尺寸的关系
2by0 h2 2 M s s b ( y0 ) 3 4 h2 2 2 s b (1 2 ) 4 3 2 h s b (3 2 ) 12 M e (3 2 ) 2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一、本文概述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方法,用于评估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
该方法结合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预测结构在静力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应力分布以及破坏模式。
本文将对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计算实例来展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流程和方法,掌握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技巧,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二、弹塑性理论基础弹塑性分析是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情况。
在弹塑性分析中,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特性。
当材料受到的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这种变形在卸载后不能完全恢复,从而导致结构的永久变形。
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塑性力学、塑性理论和弹塑性本构关系。
塑性力学主要研究塑性变形的产生、发展和终止的规律,它涉及到塑性流动、塑性硬化和塑性屈服等概念。
塑性理论则通过引入屈服函数、硬化法则和流动法则等,描述了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弹塑性本构关系则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力、应变和应变率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通常需要先确定材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然后结合结构的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建立结构的弹塑性平衡方程。
通过求解这个平衡方程,可以得到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分布。
弹塑性分析在结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等方面。
通过弹塑性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为结构设计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即为弹塑性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结构在弹塑性阶段行为的理论框架和工具。
在接下来的计算实例中,我们将具体展示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弹塑性力学 第六章 塑性力学基本概念
理想刚塑形模型???
2、线性硬化模型:硬化阶段曲线为线性
将硬化阶段的曲线简化为一条直线,即连续的应力-应 变关系曲线OAA’C简化为两条直线组成的折线OAC。 第一条直线OA代表线 弹性变形性质,其斜 率为E ;第二条直线 AC代表强化性质 ,其 斜率为Et。
b B
s
C
s,
s,
• 影响材料性质的其它几个因素: 1. 温度。当温度上升,材料屈服应力降低、塑性变形 能力提高。高温下,会有蠕变、应力松弛现象。 2. 应变速率。如果在实验时加载速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则屈服应力会相应地提高,塑性变形能力会降低。一 般加载速度不考虑这个因素。高速撞击载荷或爆炸载 荷需要考虑。
§6.3 单轴应力-应变关系的简化模型
屈服条件(加载条件)
s
p
A
*
将累积塑性变形量作为内变量
H O E
k ( dε ) 0
p
*
k函数称为硬化函数,初值:
k (0) s
B‘
• (2)随动硬化模型: • 对一些材料有包辛 格效应的材料,应 变硬化提高了材料 的拉伸屈服应力, 在反向加载(压缩) 时,压缩屈服应力 降低。 • 这种硬化特征称为 随动硬化。
6.2 材料实验结果
一、单轴拉伸实验 • 材料塑形变形性质通过试验研究获得。
• 最简单实验是室温单轴拉压实验: •材料:金属多晶体材料 •试件如图
•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定义为
P / A0
A0
l l0 / l0
l0
--材料的单轴拉伸实验曲线有如图所示两种形态。
conditional yield limit 条件屈服极限
弹塑性力学定理和公式
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 ||广义虎克定律1。
弹性模量对于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成线性关系的各向同性弹性体,常用的弹性常数包括:a 弹性模量单向拉伸或压缩时正应力与线应变之比,即b 切变模量切应力与相应的切应变之比,即c 体积弹性模量三向平均应力与体积应变θ(=εx+εy+εz)之比,即d 泊松比单向正应力引起的横向线应变ε1的绝对值与轴向线应变ε的绝对值之比,即此外还有拉梅常数λ。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这五个常数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常用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见表3-1 弹性常数间的关系。
室温下弹性常数的典型值见表3—2 弹性常数的典型值。
2。
广义虎克定律线弹性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称为广义虎克定律。
它是由实验确定,通常称为物性方程,反映弹性体变形的物理本质.A 各向同性材料的广义虎克定律表达式(见表3—3 广义胡克定律表达式)对于圆柱坐标和球坐标,表中三向应力公式中的x 、y、z分别用r、θ、z和r、θ、φ代替。
对于平面极坐标,表中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公式中的x、y、z用r、θ、z代替。
B 用偏量形式和体积弹性定律表示的广义虎克定律应力和应变张量分解为球张量和偏张量两部分时,虎克定律可写成更简单的形式,即体积弹性定律应力偏量与应变偏量关系式在直角坐标中,i,j=x,y,z;在圆柱坐标中,i,j=r,θ,z,在球坐标中i,j=r,θ,φ。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及其解法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边界条件||按位移求解的弹性力学基本方法||按应力求解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 基本方程的解法 || 二维和三维问题常用的应力、位移公式1.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在弹性力学一般问题中,需要确定15个未知量,即6个应力分量,6个应变分量和3个位移分量。
这15个未知量可由15个线性方程确定,即(1)3个平衡方程[式(2-1—22)],或用脚标形式简写为(2)6个变形几何方程[式(2—1—29)],或简写为(3)6个物性方程[式(3-5)或式(3—6)],简写为或2.边界条件弹性力学一般问题的解,在物体内部满足上述线性方程组,在边界上必须满足给定的边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性极限载荷
4"6
确定塑性区位置
截面的上下两塑性区相连,使 跨中左右两截面产生像结构
・特点:
-塑性较的存在是由于该截面 上的弯矩等于塑性极限弯矩; 故不能传递大于塑性极限弯 矩的弯矩。
<]
ax(x9z\ay=az= rxy=ryz= rzx=0
♦:・小挠度假设:在梁达到塑性极限状态瞬 间之前,挠度与横截面尺寸相比为一微 小量,可用变形前梁的尺寸进行计算。
二.弹性阶段
—
P1
6M
♦ Mises屈服条件:
xmax
bh2
弹性极限弯矩
二
2bh2
弹性极限载荷
三.弹塑性阶段(约束塑性变形阶段)
>Mp塑性区扩展
第十章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
矗塑性极限分析定理和方法
❖梁的极限分析❖圆板的极限分析
❖梁模型法计算圆板和环板的塑性极限 載荷
§10-1梁的弹塑性弯曲
1.基本假定
•:•平截面假设:在变形过程中,变形 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 为平面,且与变形后梁的轴线垂直。
z5=— P
・纵向纤维互不挤压:不计挤压应力, 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heh/2
陆=2町(yxzdz+ 2町aszdz
0he
陆
0叽he
“Me
Ms=—-
s2
h2
弹塑性区交界线:
h/2
(Jszdz
陆=
£
弹塑性区交界线:饥=±丄3
h~2\
<]
►P(lΒιβλιοθήκη 2x)2ALPl/4
四.全塑性阶段
X—6
x = 0
塑性极限弯矩
n
A
•讥
2 ,
.1/21
1
r1
z
Mp=〒“ 3陆 叽*
P占
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