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爱因斯坦小时候》。

(2)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了解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科学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坚持追求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爱因斯坦小时候》。

2. 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了解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概念和爱因斯坦的思考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爱因斯坦小时候》。

2. 爱因斯坦的图片或照片。

3. 与课文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让学生对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科学的热爱有所了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科学?为什么人们对科学如此重视?2. 朗读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爱因斯坦小时候》。

(2)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注意课文的细节和爱因斯坦的思考过程。

3. 讨论和思考:(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科学概念和爱因斯坦的思考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4. 扩展学习:(1)向学生提供与课文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研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和反思:(1)让学生总结课文《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爱因斯坦的故事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深度。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在扩展学习环节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科学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的质量。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拓展对爱因斯坦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习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学生培养勇于提问、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对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创新精神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教师举例运用生字词,让学生加深理解。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创新精神。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爱因斯坦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课文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或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创新精神,并尝试找出家里或周围的创新事物。

2. 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篇关于爱因斯坦的小短文,可以是介绍爱因斯坦的成就或表达对爱因斯坦的敬佩之情。

聋校语文第十册第4课《爱因斯坦小时候》教案

聋校语文第十册第4课《爱因斯坦小时候》教案

4 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教学内容学校课文4个生字新词和6个自然段。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棵四个生字和新词。

2、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学习爱因斯坦喜欢动脑筋、做事认真的精神。

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4、能看课文插图,说写一段话。

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教学重点。

1、学会生词,理解词义,学会应用。

2、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爱因斯坦喜欢动脑筋、做事认真地精神。

3、背诵和默写课文。

四、教学难点。

看图说写一段话。

五、教具准备。

挂图放大课文六、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教学目的: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4 爱因斯坦小时候二、新授。

1、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词语。

2、板书词语。

wěi dàyī méi zāo gāo tài dù伟大一枚糟糕态度3、指导学生读词语。

(1)领读。

(2)集体读。

(3)分组读。

(4)指名学生读。

4、指导书写。

5、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伟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的意思。

糟糕——是指事情坏得很。

态度——是对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6、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让学生自由练习。

(3)指名读。

(4)齐读课文。

(5)比一比,看谁读得流利。

三、巩固练习。

1、指名读词语。

2、让学生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并和大家一起朗读了课文,具体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抄写词语,并默写词语。

2、朗读课文。

课后记:本课生字较少只有4个,学生学得很从容,教学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课文句子意思。

教学步骤:一、复习检查。

1、检查作业。

2、默写词语。

伟大一枚糟糕态度3、板书课题: 4 爱因斯坦小时候二、新授。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语文版8. *少年爱因斯坦 教学设计 (3)

语文版8. *少年爱因斯坦 教学设计 (3)

1、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学习他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的优秀品质。

2、了解“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3、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之“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2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按老师的要求结合同步练习册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利用早读课时间朗读课文,这有利于老师讲课,同学们对课文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从而过到学习本课的目标。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学习他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的优秀品质。

难点: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之“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4教学过程4.1 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少年爱因斯坦课前预习:1、利用早读课时间朗读课文。

2、结合同步练习册中的自主预习一、二题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爱因斯坦简介:著名物理学家,犹太后裔。

生于德国。

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加入瑞士籍,1913年回德国,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发现光电效应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因受纳粹政治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对宇宙学说也有贡献。

二、字词掌握。

三、自主学习:按照时间顺序,归纳出爱因斯坦都有些什么经历?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

五岁时因为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

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

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

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

十二岁时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

四、议一议:1. 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爱因斯坦是一个沉静而孤僻、相貌丑陋的孩子,他语言发育很迟缓,语言表达能力极差,但是他却有着不同寻常的音乐天赋,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富有正义感,并且勤学好问,在十几岁时就具有很高的科学天份。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1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1

8. 少年爱因斯坦教学设想(学情预估)《少年爱因斯坦》是安排在人物传记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

本文篇幅较长,文章语言也自然平实,因此,学生对文章较为喜欢。

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去把握文中爱因斯坦的具体典型事例,去归纳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学习特点,品味画眼睛的好处。

教学目标:1.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

2.领会描写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

教学重点:根据事例归纳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学习特点以及画眼睛的作用。

教学难点:描写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学法点悟]学习本文,可以采取“略读”的方法。

“略读”是指快速浏览的读。

略读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越是“略读”越能筛选捕捉到文章最主要的信息。

阅读时要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充分发挥人的直觉思维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

然后,分组讨论交流这些故事反映了少年爱因斯坦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之一——“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1.猜一猜:他是谁?节假日,在狭窄的街道上,人们常常见到一个满脸胡子,衣着不整,流浪汉一般的人,一手推婴儿车,一手拿着一本书,聚精会神的阅读,有时还停下来,把书放到婴儿车里,掏出笔和纸写点什么。

2.由学生讲述有关爱因斯坦的一个小故事。

3.引入课题,请学生简介爱因斯坦,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二.检查预习,弄懂字词1.轮读生字词,让学生判断对错。

2.正音,齐读。

3.自由读读记记,记忆字音字形。

4.请学生选择个别词语解词释义。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步骤1:课件出示问题。

(1).你对少年爱因斯坦做的哪件事印象最深?(例:六岁时,他要求拉小提琴。

)(2).讨论:这些故事反映了少年爱因斯坦的哪些优秀品质?从哪些语句看出来?(例:充满好奇,第13段:父亲给……)(3).画眼睛:哪些地方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体会一下作用。

语文版8. *少年爱因斯坦 教学设计 (5)

语文版8. *少年爱因斯坦 教学设计 (5)

1教学目标一、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二、学习肖像描写方法“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三、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品质。

2学情分析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更不用说勤学好问了,作业只想抄答案,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

爱因斯坦恰好有这些好的习惯,希望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养成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习惯,明白这样的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少年爱因斯坦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渴望成功。

怎样取得成功呢,我告诉大家一句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爱因斯坦,他的成功就离不开这句名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少年时期的爱因斯坦,看他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吧。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检查预习,给下面的字注音。

出示幻灯片孤僻匀称闲暇涓涓沉浸琢磨腼腆充斥羡慕挎着羞怯遏止大名鼎鼎二、走进作者,了解爱因斯坦。

三、再读课文,按爱因斯坦年龄的增长,概括出少年爱因斯坦的主要经历。

1.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2.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3.五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4.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5.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6.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7.十二岁时,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5—12段)幼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音乐天赋(13—18段)幼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的习惯(19—20段)少年爱因斯坦的正义感(21—24段)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25—33段)少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科学天赋交流与合作,各小组讨论后展示。

问题一、1、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爱因斯坦是一个沉静而孤僻、相貌丑陋的孩子,他语言发育很迟缓,语言表达能力极差,但是他却有着不同寻常的音乐天赋,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富有正义感,并且勤学好问,在十几岁时就具有很高的科学天份。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小板凳》这篇课文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老师检查作业的第一天,爱因斯坦没有上交作业,到了第二天交上来一只难看的小板凳,当老师说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难看的小板凳时,小爱因斯坦又从抽屉里拿来了两只更难看的小板凳。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原文上课了,老师将学生的手工作品都放在讲台上。

瞧,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突然,老师拿出一只小板凳,问:“你们见过比这还丑的小板凳吗?”学生们都笑着说:“没有。

”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有的。

”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的那只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

”他又举起右手的那只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

老师那里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虽然它还不能让人满意,但总比前两只强一些。

”老师和同学们听后,都为他鼓掌。

这个小学生是谁呢?他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人物像。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爱因斯坦,课文讲了爱因斯坦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三只小板凳》。

(师板书课题)3、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爱因斯坦小时候

-爱因斯坦小时候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九册4.《爱因斯坦小时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爱因斯坦小时候》是全日制聋校语文教材第十册第四课,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讲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喜欢做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有一幅插图。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本课将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讨论、自学等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学习爱因斯坦喜欢动脑筋、做事认真的精神。

2.想想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

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

教学重难点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

教学准备搜集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课件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新课1、曹老师注意到我们这个多媒体室有很多高科技的设备,比如空调、风扇和多媒体,那同学们知道这些都是谁发明的吗?2.恩,很好!原来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科学家的名字啊,真是了不起!(课件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问:你们认识他吗?3.请收集资料的学生向大家简单介绍爱因斯坦(教师适当补充资料)4.没错,他就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那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伟人,他小时候又是怎样的呢?出示课题,《爱因斯坦小时候》齐读。

【设计意图】对于五年级的同学来说通过事先有一定准备的问题的引入,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迫切地想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师: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讲了爱因斯坦的哪两件事,这两件事说明爱因斯坦从小喜欢什么。

生.......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2)说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3)师述:是呀,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人,(课件画出)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力气才能做好的事情。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用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3)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才华;(3)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2. 通过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3. 培养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2. 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才华;3. 勇于探索和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3. 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习兴趣;4. 案例教学法:分析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爱因斯坦小时候》;2. 教学多媒体:图片、视频等;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照片;(2)教师简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3)引导学生关注爱因斯坦小时候的特点和故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爱因斯坦小时候》;(2)学生通过课文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的生活和性格特点;(3)学生标注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5.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的描写方法,写一写自己身边的朋友;(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写作成果;(3)教师点评并指导。

《少年爱因斯坦》教学设计

《少年爱因斯坦》教学设计

《少年爱因斯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型选用议读课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

第三步:依据课文,展开讨论第四步:再读课文,小结讨论。

教学步骤第一步:读课文,提出问题。

1、展示幻灯片“爱因斯坦的肖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爱因斯坦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自读课文及注释,画出提示时间的词语,弄清课文内容。

3、学生归纳出每段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简介神态描写,请学生勾画出文中几次描写爱因斯坦的眼睛的句子和作用。

5、教师提问,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交流,写下简要的心得体会。

2、教师用幻灯片展示爱因斯坦少年时的主要经历和事迹。

(按时间顺序列成表的形式)第三步:依据课文,展开讨论按下面句式说话、讨论。

我认为少年爱因斯坦是一个的人,从中可以看出。

学生说话:1、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性格沉静孤僻、外貌丑陋的人,从第1段中可看出。

2、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说话很晚的人,从2-4段的介绍中可看出。

3、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人,从5-12段的叙述中可看出。

4、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人,从他对袖珍罗盘感兴趣中可以看出。

5、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从13-18段的叙述中可看出。

6、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从他反对暴力专制制度中可看出。

……第四步:再读课文,小结讨论。

1、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了解少年爱因斯坦是一个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人。

感受到他富有正义感,独立思考、勤奋钻研、热爱科学的优秀品质。

同时,文中四次用了“画眼睛”的神态描写方法,刻画了爱因斯坦的眼睛,表现了他的聪明与睿智,使描写直指人物有心灵。

少年爱因斯坦的那些美好的品质,我们一定要自觉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

2、作业布置3、板书设计幼年堪忧——相貌丑、说话晚、反应慢。

学习经历——音乐天赋、独立思考、有正义感、勤学好问、科学天赋。

45、爱因斯坦小时侯

45、爱因斯坦小时侯
单元
第七单元
课题
45、爱因斯坦小时侯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的类型
读短文,边读边想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9个,正确书写5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会读不同语气的两句句子。
过程、能力与方法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体会人物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坚持不懈、肯下功夫才能有所成就。
4、出示句子: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
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
指导朗读体会语气
5、老师怎么会感动呢?
6、联系实际,想一想:在手工课上你是怎样的呢?有没有受到什么教育?
7、感情朗读全文
8、小结
1.请学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以上的问题,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学字
(1)、出示学生读错的字及生字,学生自读,记住字形,然后小组交流
(3)、你从哪里觉得爱因斯坦喜欢专研问题?(“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打开一看……”)
(4)、指导朗读第二节
2、过渡:爱因斯坦上小学了,他很少说话,老师不太喜欢他,同学都笑话他,可后来老师转变了对他的看法,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3、老师为什么生气呢?你还从哪里看出老师不太喜欢他?(“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老师的语言、)
拓展
四、说一说
有人说爱因斯坦笨,有人说他很勇敢,有人说他很诚实,还有人说他很认真……你认为他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1.小组交流
1.学生齐读课题。
2.将课前收集的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与伙伴分享。
3.带着问题听录音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1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1

8.少年因斯坦教课想(学情估)《少年因斯坦》是安排在人物元的最后一篇文,是一篇自文。

本文篇幅,文章言也自然平,所以,学生文章喜。

教课中,要点引学生去掌握文中因斯坦的详尽典型案例,去因斯坦小候的学特色,品尝画眼睛的好。

教课目:1.学少年因斯坦好学好、思虑的秀品。

2.会描述眼睛表人物心理的作用。

教课要点:依据案例因斯坦小候的学特色以及画眼睛的作用。

教课点:描述眼睛表人物心理的作用[ 学法点悟 ]学本文,可以采纳“略”的方法。

“略”是指快速的。

略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体的内容,越是“略”越能捕获到文章最主要的信息。

要快速捕获有效信息,充分人的直思的作用,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学可用自己的言述少年因斯坦的故事。

而后,分交流些故事反响了少年因斯坦在学方面拥有哪些秀品,会人物肖像描述方法之一——“画眼睛” 表人物心灵的作用。

一.述故事,入新1.猜一猜:他是?假日,在狭小的街道上,人常常到一个胡子,衣着不整,流浪一般的人,一手推儿,一手拿着一本,聚精会神的,有停下来,把放到儿里,取出笔和写点什么。

2.由学生述相关因斯坦的一个小故事。

3.引入,学生介因斯坦,教充相关料。

二.,弄懂字1.生字,学生判断。

2.正音,。

3.自由,字音字形。

4.学生个解。

三.自主研究,合作交流步 1:件出示。

(1) . 你少年因斯坦做的哪件事印象最深?(例:六,他要求拉小提琴。

)(2) . :些故事反响了少年因斯坦的哪些秀品?从哪些句看出来?(例:充好奇,第 13 段:父⋯⋯)(3) . 画眼睛 : 哪些地方描述了因斯坦的眼睛?领会一下作用。

(例:先找段、句子,再领会,如从“忽”看出小因斯坦灵巧、明。

)(4) . 委 : 从用正确、答案中肯、表达充分、言等分。

步 2:教按座位学生分成四,每学生定内容自学且交流。

步 3:交流,价打分。

教提出建:(1)每小派代表,小成可充,其余小随后也可充(作加分的渠道),要求全体学生擦亮眼睛看文本,起耳听答案。

语文版8. *少年爱因斯坦 教学设计 (4)

语文版8. *少年爱因斯坦 教学设计 (4)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孤僻、腼腆、遏止等字词;(2)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3)找出描写少年爱因斯坦的眼睛的句子,领会“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圈画、小组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

2重点难点(1)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2)找出描写少年爱因斯坦的眼睛的句子,领会“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3学情分析《少年爱因斯坦》是安排在人物传记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

本文从文体上看是他传,文章所传的人物是外国的著名的科学家,虽然篇幅较长,但由于所传人物是学生较熟悉、较敬佩的人,文章语言也自然平实,因此,学生对文章较为喜欢。

本文细致而自然地叙述了爱因斯坦从1岁到12岁的学习经历,着重凸显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少年时期的一些突出特点。

在教学中,我将重点设计为引导学生去把握文中爱因斯坦的具体典型事例,去归纳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学习特点,进而去学习爱因斯坦身上具有的优秀精神品质。

并且将人物肖像描写之“画眼睛”手法作为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这一手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中国现代文学大家鲁迅,还有“一代球王”贝利,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认识——少年爱因斯坦。

活动2【讲授】明确学习目标在我们认识爱因斯坦之前呢,我们来明确一下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学习目标。

活动3【讲授】正音很好,让我们先把“预习指导”里面的字音掌握下来,请同学们大声地将词一个读两遍。

在这里面,我们要特别重视第三个词的读音是腼腆(miǎn tiǎn)活动4【讲授】人物传记的三步骤学习一篇人物传记,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1.与人物相遇,去了解他的生平经历;2.与人物同行,沿着时间轨迹体验他所做的事情,进一步了解他;3.与人物对话,感受人物的心灵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4五、爱因斯坦小时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坦、筋、掏、笨、业、娃、蜡、凳、糟”9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坦、笨、业、娃、蜡”5个生字。

2、朗诵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尝试读出不同语气的两个句子。

边读边思考,想一想老师开始为何生气,后来为何很感动。

3、让学生知道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

一、教学重难点:朗诵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老师开始为何生气,后来为何很感动。

二、教学准备:上网搜集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三、教学进程:一、激发兴趣,揭露新课。

一、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问:你们熟悉他吗?(出示:“爱因斯坦”四个字,学习“坦”)二、请搜集资料的学生向大家简单介绍爱因斯坦(教师适当补充资料)3、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巨人,他小时候又是如何的呢?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讲通过事前有必然准备的问题的引入,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迫切地想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思: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如何的孩子?二、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脑筋、板凳、糟糕、作业、蜡、掏A、指名学生读一读B、给“蜡”组词,找找它还有哪些亲戚?交流随机板书:惜、错、措、猎、借(读一读)C、齐读词语2)说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如何的孩子?为何?3、师述:是呀,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人,出示: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力气才能做好的事情。

(读一读)【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培育学生自读课文时不加字、不漏字,读正确、读通顺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习边读边思的读课文的方式。

而识字教学仍须重视,不能放掉,可采用检查预习或自读情况的方式,对个别难写难读难记易混淆的字,要发挥每一个学生作用,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识字个性,对于好的方式要毫不吝啬地予以表扬,对于不妥的方式,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在婉转的指出的同时可作适当的讲解。

爱因斯坦小时候

爱因斯坦小时候
1、破题入手,整体感知 因为课前布置了预习,加之课文内容较浅显,学生基本能了解课文内容。所以,一上课我就围绕课题,直接切入课文内容:“群鸟”指谁?“学艺”是什么意思?向谁学艺?怎样学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叙述,运用FLASH课件把课文内容演示一遍,由于儿童好奇心强,对直观的东西感兴趣,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第五自然段主要讲爱因斯坦说:这个板凳虽然不好,但比第一次、第二次的强多了。
4、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提问:
说说老师是怎样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的?
(老师看到爱因斯坦做板凳那么认真,就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3)归纳段意。
第六自然段主要讲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创设情景,识记能力,感受
多媒体课件
有关爱因斯坦发明的图片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讲解-播放-举例
学生对爱因斯坦有了初步了解
2分钟
自制
出示课文的每个自然段,突出重点句子

【教育资料】《少年爱因斯坦》教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少年爱因斯坦》教案学习专用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课型:自读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2、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3、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1、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2、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先在黑板上写出:A=X+Y+Z ,让学生来解读。

这是一个走向成功的秘诀,A代表人生的成就,X代表工作,Y代表方法,Z代表闭嘴。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加上正确的方法,还须少说空话。

这个成功的秘诀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得出的,人们都说爱因斯坦是个天才,今天我们就走进天才的少年时代。

二、预习情况检测:(见学案)字词、作者、名言。

三、学生默记本课学习目标。

四、学生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了解他勤学好问勤于思考的优秀学习品质。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

一人讲一个即可,可按年龄段划分。

课文提供的材料有:(1)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2)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3)五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4)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5)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6)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7)十二岁,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

2、小组讨论交流。

这些故事反映了少年爱因斯坦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明确: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

这些优秀学习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学们可以认真朗读、同桌合作、细心揣摩文章中多处描写爱因斯坦眼睛的句子。

思考这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小组交流(结合“思考与练习三”)A、“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他们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多么明亮的光彩啊!他那小脑袋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得多认真啊!可他的小嘴为什么不说话呢?小阿尔伯特长得很不匀称,四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因此家人担心他是低能儿,但“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又给人以希望:还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爱因斯坦小时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坦、筋、掏、笨、业、娃、蜡、凳、糟”9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坦、笨、业、娃、蜡”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尝试读出不同语气的两个句子。

边读边思考,想想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

3、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

一、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想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

二、教学准备:上网收集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新课。

1、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问:你们认识他吗?(出示:“爱因斯坦”四个字,学习“坦”)2、请收集资料的学生向大家简单介绍爱因斯坦(教师适当补充资料)3、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伟人,他小时候又是怎样的呢?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通过事先有一定准备的问题的引入,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迫切地想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思: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脑筋、板凳、糟糕、作业、蜡、掏A、指名学生读一读B、给“蜡”组词,找找它还有哪些亲戚?交流随机板书:惜、错、措、猎、借(读一读)C、齐读词语2)说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3、师述:是呀,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人,出示: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力气才能做好的事情。

(读一读)【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读课文时不加字、不漏字,读正确、读通顺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习边读边思的读课文的方法。

而识字教学仍须重视,不能放掉,可采用检查预习或自读情况的方法,对个别难写难读难记易混淆的字,要发挥每一个学生作用,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识字个性,对于好的方法要毫不吝啬地予以表扬,对于不妥的方法,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在婉转的指出的同时可作适当的讲解。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过渡:那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他是这样一个人呢?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2、交流:(一)出示第三小节:1、指名读2、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二)出示第四五小节1、自读思考: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2、交流,排序:()老师生气。

()同学们不再笑。

()爱因斯坦说明情况。

()爱因斯坦交板凳。

3、讨论:为什么生气?比较朗读:1)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2)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

(男女对读,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不同的语气中所包含的老师的态度情感。

)4、讨论:老师后来为什么感动?(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由于爱因斯坦的认真诚实,使老师改变了令老师同学感动。

)【说明】本环节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一种自由、自主、互动的学习环境中理解课文。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再通过圈划词句,找到有关的内容,然后通过讨论和细细地品读句子,从而理解课文。

四、再读全文,感悟提升1、读全文,想想在爱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2、讨论:可就是这样一个伟人,有人却认为他很笨,你怎么认为,请你用书上的内容再结合自己课外查阅的内容,来谈谈你的看法?【说明】这一环节既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又向课外知识拓展,既有利于课内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五、作业1、描写生字:坦、笨、业、娃、蜡2、任选择一题做一做1)给“蜡、板”换个部首再组词,看看谁写得多?2)你能用上“脑筋、板凳、糟糕、作业”中的任意词语写一句话吗?看谁用得多?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说明】二年级开始要让学生逐步养成作业意识,除却说的读的,更要有写的,但要把握好量,不能过多,要注意分层。

【说课要点】1、说教材《爱因斯坦小时候》是“边读边想”部分的课文,这部分除了要学文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读书习惯和进行语言实践。

课文共有9个生字,字形虽然构词率较高,但有些词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是最密切,因而要加强指导学生对这些词的理解。

写字教学上,难度不大,教师只要加强指导,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容易,更投入。

2、说学情学生刚刚从一年级进入二年级,虽说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已认识了许多字词,但课文相对来说篇幅长了,难度大了,既要读文又要思考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多给些时间,多给些指导,多给些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更加自信、大胆地去学习。

3、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及说明]部分。

目标之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

课文共有9个生字,字形虽然构词率较高,但有些词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是最密切,因而要加强指导学生对这些词的理解。

目标之二是边读边思的方法指导、习惯培养,一开始要求不要过高,学生一遍不行可放慢速度,两遍三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

目标之三是课文的朗读,读出两句句子的不同语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文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读出不同语气,难度不大。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通过课上的讨论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品质。

4、说教法整个教学过程,我从教学伊始问题导入开始就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注意力的集中往往凭借个人的喜好,当他们对之感兴趣时,注意力就相对于不感兴趣的要集中,因而我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课上的与之相关的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视线,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自然而然地展开教学。

进入课文教学时,我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听听课文录音,想想“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反复地朗读让学生去体悟。

又根据班级实际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对话的不同的语气,在读中要求不要过高,注意多表扬。

随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采用讨论的方法学习课文,在讨论中感悟理解课文。

最后又回到整体,让学生谈谈“在爱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从而懂得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道理。

而分层作业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5、说学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

例如在学文时,引导学生采用边读边思的方法来读文,再尝试采用讨论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不急于求成,不以唯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去衡量学生要求学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多给一些鼓励与赞赏,这样可以调动了低年级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说实施根据教学设计,将教学分成五个环节在课堂中实施。

教学伊始的问题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

在读文识字阶段,主要是从扶到放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朗读训练是一个难点,可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读,通过范读、指名读、角色读的形式突破难点。

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合作、竞争意识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说话练习上,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展开辩论说说“爱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和“这样一个伟人,有人却认为他很笨,你怎么认为,请你用书上的内容再结合自己课外查阅的内容,来谈谈你的看法”,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做事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品质。

【教学反思】《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教学,通过激趣,依据“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

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堂课感觉一气呵成,自以为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各抒己见的机会,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见解。

可在上另一个班级的时候却碰到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他固执己见一定要认为爱因斯坦不仅笨而且虚荣,还振振有辞地说:“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第三次做的板凳,而他前两次做得更差,说明他拿出来的是他做得最好的板凳。

做得最好的板凳赢来的是老师同学笑,这说明他的笨;他一开始拿出自己做得最好的,说明他要面子。

”接着他又举了许多爱因斯坦小时候怎样笨的事例,他的观点还赢得了几个同学的赞同。

当时说老实话我真想极力反对,但想到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感悟,导我是强忍住怒火,去面对他的偏执,甚至还表扬了他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能标新立异。

可课后发现许多学生持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他与我所要的与编者的意图完全不一样了,于是我利用午间阅读带领他们上阅览室,祥细地了解了一下爱因斯坦。

才让孩子们真正地体会到爱因斯坦那种做事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好品质,而不是个别人所说的笨和虚荣。

由此也让我想到我们如今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只需要一味地呵护、学生的主体,而不需要一些反对。

我想教师的主导还是要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从而使导得恰到好处。

【有关练习】一、填空爱因斯坦小时候喜欢(),做那些需要()、()才能做好的事情,长大后他成为一个()。

二、比一比再组词坦()娃()糟()筋()担()佳()遭()肋()三、加部首再组词()()()()反()()昔()()()()()()四、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看谁写得多?五、读一读你能读出不同语气吗?1)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2)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