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为什么在一个法律体系中享有最高的权威

合集下载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概况(1)宪法作用: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四个方面)(2)宪法的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3、人权概况(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法律的权威来源宪法和法律体系

法律的权威来源宪法和法律体系

法律的权威来源宪法和法律体系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权威来源于宪法和法律体系。

宪法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立法的基础和最高准则。

法律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法律文件和相关规定构成的,为社会提供了具体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

宪法是法律体系的根基,是国家的基本法。

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行方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事项。

宪法通常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制定和修订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约束力。

宪法的制定意味着国家制度和权力的正式确立,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法律体系是宪法的延伸和具体化。

它包括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各种不同层级和范围的法律文件。

这些法律文件通过立法程序或行政授权形成,具有对特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保障社会治安、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公民权益等目标服务的。

法律体系是国家权力的具体表现,是对宪法精神和目标的具体实现。

宪法和法律体系共同构成了法治国家的基石。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和约束社会生活,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行和公民权益的平等保护。

首先,宪法作为最高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机构的权限和运行方式,保证了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其次,法律体系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规范了社会行为和经济活动,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宪法和法律体系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使得社会成员能够在公平的法治环境中行事,并对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实际运行中,法律的权威来源还体现在司法机关的判决和裁决中。

在诉讼过程中,法官根据宪法和法律体系,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

法官的判决拥有法律效力和公信力,体现了法律的权威。

司法机关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保障了法律的平等适用和真实执行。

司法机关的判决和裁决结果,既是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也是对宪法和法律原则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然而,法律的权威来源并不意味着法律的绝对正确和完美。

法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完善的修订。

初二政治一二单元练习题

初二政治一二单元练习题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初二政治一二单元练习题一、基础知识复习(一)为什么要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的权威?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4、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5、宪法的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1)保障宪法的实施;(2)坚持依宪治国;(3)加强宪法监督。

(4)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5)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6)学习宪法、认同宪法、宣传宪法、践行宪法。

(三)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1、宪法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实现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四)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五)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或者我国为保护人权做了哪些努力?)1、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完善立法3、行政机关依法行政4、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六)宪法是怎样规范权力运行的?(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七)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效力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效力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效力王筱维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着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根本体现,同时又是特定国家的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及其一系列基本制度、基本国策等,集中全面地反映了特定国家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此外,一个特定国家的所有法律的制定及其法律体系的形成也均是以宪法作为基础的。

因此,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以下在三个方面。

一是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统一的市场规则,更需要统一的法律制度。

这两点共同决定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宪法至上。

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

二是宪法与法律相比,效力最强。

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必须要在宪法这个大框架中进行,是宪法的具体化,不得与宪法条款相抵触,否则会因为违宪而失去效力。

三是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在法律的执行层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要求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人民权威出发,鞭策他们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了、履行义务。

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宣誓制度旨在提醒公职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向人民承诺,接受人民监督。

在公民守法层面,孙中山曾言: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是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

宪法权威的来源与实现

宪法权威的来源与实现

宪法权威的来源与实现一宪法权威的含义宪法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政治活动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建设法治中国的核心是要尊崇宪法尊严护宪法权威。

宪法权威是指宪法被人们奉为最高规范具有使人们自觉遵守并且在人类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的决定性影响力。

宪法的权威在现实层面体现于其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效力。

宪法是一切法律制定运行以及遵守的最高评价标准。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的地位和效力最高仸何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件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宪法的权威高于仸何部门法的权威体现出至上性。

宪法确立了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仸务宪法是国家基本制度的法律化它不仅规定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而且以规范公权力运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为价值取向。

仸何国家构政党组织都必须在宪法框架内活动。

我国宪法系统地理顺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明确划清了国家关和步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以及各企业事业组织权力行使的范围和边界全而建立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宪法权威体现在其高于一切权力并是权力吅法性的来源。

在此基础上宪法详细制定了各项公民基本权利并始终把保障人权为其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

宪法的权威在价值层面体现于其对立法权价值评判标尺的功能。

宪法规范蕴含了人类最基本最广泛的价值诉求如自由民主人权以及权力制衡价值。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性价值由宪法规范构建起整个法律体系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秩序。

立法关所制定的部门法律应遵循宪法的价值体系不仅不能同宪法规范相矛盾也不能同宪法所表达的价值秩序相冲突。

在国家和社会各领域宪法价值应当成为人们所共同遵循的价值基础。

宪法权威的依据宪法最高法律效力不仅仅是写在本之上的要实现宪法本之上的权威向政治生活转变就要将宪法最高效力写进人们心中。

权威的本质是内在的认同不是基于外在的强制而形成人们服从某种权威其内在追求就是一种正当性或者公正价值的追求即基于内心的信念同意认可或赞同某种价值。

2.1.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1.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1.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关键词:宪法 出处:九年级第九课
基础知识 1、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 据,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 律地位,宪法是母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位。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 力,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宪法的作用: ①宪法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③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④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4、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表现: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普通 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 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20、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表现:
宪法
提议制定、 修改的主体 不同 宪法的制定需要国家成立专门的委员 会起草,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的全国 人大代表
普通法律
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 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 军委、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 各专门委员会、一个代表 团或者30以上代表联名 依据宪法规定,法律和其 它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 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通过的人数 不同
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 的多数通过
公布的机关 不同
由全国人大公布

宪法知识点总结高中

宪法知识点总结高中

宪法知识点总结高中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国家的根本制度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根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宪法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研究宪法知识是了解一个国家政治体系和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

一、宪法的基本性质1.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文件,是国家的法律根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

宪法的制定和修订需要正式的程序,宪法的内容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优先地位,是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2. 具有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基础,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国家的根本制度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3. 具有稳定性和长久性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框架,宪法的制定和修订需要正式程序和程序,因此宪法具有稳定性和长久性,不会因为政治变化或者社会变革而频繁修改。

4. 具有包容性和弹性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基础文件,宪法的内容需要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价值理念,也需要灵活的条文和规定,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 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价值理念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价值理念,包括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的文化和精神追求等内容。

2. 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包括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国家的司法机关、国家的监督机关等内容。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经济权利、公民的社会权利、公民的文化权利等内容。

4. 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包括国家的基本军事政策、国家的基本外交政策、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国家的基本科技政策等内容。

宪法论述题重点24题

宪法论述题重点24题

宪法论述题24题1、论述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尽管宪法与其他一般法律本质上相同,但与其他一般法律相比宪法又具有自身的特征。

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表现在:①内容上的特征。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基本的问题,调整范围十分广泛。

宪法规定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与公民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及国家标志等。

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都通过宪法来加以确认。

②效力上的特征。

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效力是最高的,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

主要包括:宪法是立法的基础与依据;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法律、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违宪的法律、法规是无效的。

③制定和修改的特定程序。

由于宪法具有内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最高性,在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

在制定程序方面,一般设立专门机关按照特定程序制定宪法。

在修改程序方面,为了维护宪法尊严和宪法的稳定,一般规定较之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修改程序。

2、为什么说宪法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答:宪法作为法律,它同一般法律一样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依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但其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在反映有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表现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更为全面和集中;以根本法的形式协调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确立利益协调的共同原则。

宪法必须具备反映阶级关系中的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的功能,并随着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只有到阶级社会消灭后,宪法才能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意志的产物。

3、论述宪法在保护公民权利自由方面的重要作用?答: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也是规定人民权利的契约。

宪法本身不是宪法制定者的目的,只有通过宪法来最大程度地实现全体社会公民共同的利益,增进共同的幸福才是宪法制定者真正的立宪意图。

所以,要实现全体社会公民共同的利益和幸福,宪法首先就必须承认宪法制定者所认可的应当通过实施宪法的活动来实现的利益和幸福价值。

专题三 宪法

专题三  宪法

从“法律”角度对“云水襟怀”言行进行评析(3 • 考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行 使监督权的注意事项 • ①▲想说啥就说啥,想告谁就告谁的言论是错 误的。(1分)(判断) • 理由: • ②▲因为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要正 确行使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 • ③▲行使权利时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 害国家、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 利。 • ④▲行使监督权时,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 尊重他人的权利。
感受中考:2014重庆中考:分析说明题
蝇齐打 零容忍
(1)漫画体现哪些观点等。 •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严 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方针 •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受到法律制裁。 • ④凡不履行法律的规定或做出法律所禁止 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⑤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法守法护 法。
▲小知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 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为什么 要学习宪法,将宪法纳入中考;法治宣传为什么以宪法 为核心) • ①宪法的地位: • 意义: ②有利于学习宣传宪法知识,树立遵守宪法、 维护宪法的意识;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③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呵呵,这下有戏了:那么从现在起,可以把老百姓的 看病难、购房难、读书难、就业难等一大堆难事,统 统写进宪法,让法老大来助威给力! 【2楼】
考点:宪法的特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对于2楼同学的观点,请发表你的看法( 3分) 看法:判断+说明理由 2楼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 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 16题: • (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②宪 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 • (2)宪法地位+意义:见P22笔记问题9 • (3)宪法与中学生的关系 • 我的成长与宪法息息相关: ① 宪法规定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 为准则,宪法保护我健康成长。

试论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试论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试论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者:张亦弛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32期摘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别的国家,宪法都是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国家对有关于宪法现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所体现的重要地位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首先对宪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进行论述,进而阐释其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最后明确宪法在当下转型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宪法;法律体系;地位一、引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对法律体系内其他法律起领导作用,对宪法功能的准确认识和定位有利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对于宪法功能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理论层面,而是应该转换为实际过程所产生的讨论与分析。

因而本文针对宪法地位的研究和讨论具有现实意义。

二、宪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内地位的论述在关于中国法律机制整体上的论述中,有关于宪法在法律中所处的位置逐渐在发生着变化。

尽管可能只是非常细微的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于宪法的认识與认可程度在逐年的提高和理解。

它的改变可以清晰的反馈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宪法是完整法律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民已经认可并支持这一观念。

在成功的法律体系中,宪法以一种什么样的身份存在着,具体在法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有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一直都是我国法律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最为主要的关键因素。

宪法至上的原则,在现代几乎所有国家都认可和将其认定为是否进入法治社会的主要原则。

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如果没有宪法来作为主要根基和基础,那么,这个法律体系也就不足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宪法确认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此结果,无疑将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的认识又往上提升了很高的一段层次。

在上个世纪末党的十五大报告会上首次提出到2010年,我国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设想。

到2011年初,国家宣布拥有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仅仅只不过是在短短的十余年内,有关于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相关表述是有明确变化的。

宪法解读宪法权威与公民合法权益

宪法解读宪法权威与公民合法权益

宪法解读宪法权威与公民合法权益宪法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法律文件,它规范了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各级政府的权力范围,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

然而,宪法本身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文件,需要通过解读和适用来具体化并确保宪法权威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

一、宪法权威的解读宪法权威是指宪法作为法律的最高权威,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和权力。

宪法权威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宪法生效和实施的基础。

宪法权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权力机关的依法行政: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职权和责任,要求国家权力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依法行政,不能超越宪法的规定。

2. 宪法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具有直接适用的特点。

其他法律及具体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应当被视为无效。

3. 宪法的修改和解释权:宪法权威还体现在宪法修改和解释的过程中。

宪法的修改必须符合法定程序,通过由人民代表大会或其机关制定和修改,确保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宪法赋予公民一系列基本权益,这些权益的实现对于公民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尊严的保护至关重要。

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权尊重与保障: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人权,包括生命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等。

国家机关和其他公民都有义务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权,依法保障公民权益不受侵犯。

2. 平等与非歧视原则:宪法废除了一切形式的歧视,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

国家机关不得歧视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益。

3. 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和义务,以及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权利。

这些权利的保障确保了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和监督。

4. 法律保障与司法救济:宪法规定了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和司法救济途径。

公民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家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责任确保公民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总结:宪法解读宪法权威与公民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平等保护、公民参与和法律保障。

坚持依宪治国-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坚持依宪治国-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 章一百三十八条。【说明】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通过并 施行的新中国第四部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 年、2018年五次修改。(2)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
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必考(3)基本内容:宪法
2.宪法的地位(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
★★★★必考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
准则; 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 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 力;④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⑤宪法是公民权利 的保障书。
“打虎成绩单”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 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宪法 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 根本性问题
普通法律
国家生活中的一般 性问题
结合材料中的法律条文,说说这三部法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 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 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 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 本法。
2.1 坚持依宪治国
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国家了解多少?请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
我们国家每年要召开两会, 你知道两会的全称是什么 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简称:人代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会)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 么?
依法治国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 么?
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 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

宪法简答题

宪法简答题

32、行政区划的原则是什么?
1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2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原则3便于管理的原则4照顾自然条件和历史状况的原则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1保证了各种不同聚居情况的少数民族都能行使区域自治权利2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3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独立4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10、监督宪法实施的方式是什么?
1事先审查2事后审查3附带性审查4宪法控诉
11、五四宪法特点?
1整个大陆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陆续完成,封建剥削制度基本消灭,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活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取得了胜利2宪法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但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规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反映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特点。
29、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2从国家机构组成看,国爱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3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看,地方政府的权力由国家以法律规定或认可4从对外关系看,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公民具有统一的国藉。
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1培养“四有”公民2提倡“五爱”公德3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4反对各种腐朽的思想。
14、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1工农联盟是建立、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2工农联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力量3工农联盟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4工农联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可靠保证5工农联盟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的主要依据。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与法律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宪法作为最高法律文书,为国家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而法律则是宪法的具体实施和补充。

本文将就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法律法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

宪法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依据,也是国民权利保障的法律保障。

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组织和运行机制,代表着国家意志和法律精神。

作为基本法,宪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宪法具有权威性。

宪法的修改、解释需要经过一定法定程序,确保了宪法具有稳定性和不易改变性。

二是宪法具有指导性。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原则,为国家的各项法律提供了制度框架和指导思想。

三是宪法具有约束性。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国家机关、公民个人都有约束力。

二、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法律是在宪法的指导下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规定行为的规则。

法律通过具体细化、详细解释宪法的原则,在具体法律问题上进行具体规定。

纵观一国法律体系,法律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多个领域。

法律的地位是派生性的,即法律是建立在宪法之上的。

没有宪法作为总纲,法律就无法依法履行其职能。

同时,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宪法的具体实施。

法律的管辖范围广泛,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变革和实际需要,具体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组织和职权、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三、宪法是最高法律文书,法律是其具体实施和补充。

两者相辅相成,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依存关系。

首先,宪法的规定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宪法确立了国家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最基本的法律原则,为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方向和框架。

同时,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和组织原则,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依据。

其次,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和补充。

法律通过细化和具体规定了宪法的原则和规定,使宪法得以具体实施。

八年级政治下册宪法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下册宪法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下册宪法知识点八年级政治下册学问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l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l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立法法等)是子法.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21(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平凡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一,平凡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需以宪法为根底和依据.其次,平凡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反,相抵触,否那么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u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u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根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爱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n 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给予的.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需利用手中驾驭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我国已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①立法保障: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爱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②司法保障: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救济制度.2,作为一名公民,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P22首先,要谨慎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其次,要踊跃行使公民的监视权利.总之,我们应自觉行使对公共权利的监视,踊跃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关怀国家管理事务.八年级政治下册学问点(一)爱护个人隐私1,什么叫个人隐私权P44个人隐私权:是指公民盼望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2,为什么要敬重别人的隐私P44敬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需遵循的公共生活准那么.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记.3,怎样敬重自己的隐私权1)对自己的一些私人隐私不要到处宣扬.2)学会运用法律制止侵扰个人隐私的行为,依法爱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权.4,怎样敬重他人的隐私权敬重他人的隐私包括:1)未经同意,不私自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2)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3)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5,爱护隐私等于自我封闭吗NO,爱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为了使自己安康成长,我们应当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共享欢乐与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刚好与教师,家长或者亲近的挚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须要的经历和支持.八年级政治下册学问点(二)社会合作与公允1,看完《逃命的野牛》和《合作的蚂蚁》后,答复:野牛为什么不能抵抗狮子的进攻蚂蚁群凭借什么力气逃离火海这两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参考:因野牛们不团结合作,冷眼旁观,望见自己的同伴遇险只会隔岸观火.而蚂蚁们抱成一团,靠着集体的通力合作和团结的力气逃离了火海.启示:社会生活须要合作,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合作.2,为什么社会生活须要合作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当进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生活中所须要的物品和效劳须要社会合作.随着社会的开展,社会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合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困难.这就须要有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障社会合作的顺当进展.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须要人们开展真诚,广泛的合作.3,为什么社会合作须要公允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须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允的原那么.4,在社会合作如何才算公允(1)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这就是公允;(2)良好的合作必须是公允互惠的,每个人都能在公允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3)公允不等于肯定的平均;享受社会利益较多的应担当更多的社会负担;(4)维护公允还需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5,为什么要树立公允的合作意识(1)有利于个人的提高和开展;有利于社会的旺盛,稳定;(2)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华蜜.6,我们如何树立公允的合作意识(课本P76)(1)保持公允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去担当自己的责任;(2)在家庭在学校中同学之间(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允的对待,我们也要公允地对待他人.(4)对社会上不公允的现象,我们也要赐予关注,思索和批判.八年级政治下册宪法学问点。

宪法在法治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宪法在法治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宪法在法治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宪法在法治体系中具有核心作用,其详细说明如下:
1.法律的最高法源: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和职能,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其他法律都必须与宪法相一致,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2.维护宪政秩序: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权力分配,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力的合理行使。

宪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和约束,防止政府滥用权力,维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平等。

3.维护法律的平等适用:宪法规定了法律的平等适用原则,要求法律在适用于所有公民时不得有特权和歧视。

宪法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和公平,防止权力滥用和任意执法。

宪法为司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司法机关必须根据宪法解释和适用法律。

4.约束政府行为:宪法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权力,限制了政府的行为范围和方式。

政府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行使权力,保
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宪法规定了政府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使政府行为受到制约和监督。

5.社会稳定和发展:宪法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和目标,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指导。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宪法在法治体系中具有核心作用,它是最高法律,维护宪政秩序、保障法律平等适用、约束政府行为,同时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宪法的制定和遵守是建立健全法治体系的基础,确保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第2课《保障宪法实施》教材习题答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第2课《保障宪法实施》教材习题答案

第2课加强宪法监督
(P26・运用你的经验)L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 什么?
【参考答案】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拥有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政府必须依法对人大常委 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说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参考答案】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 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 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P30・探究与分享)6.结合小华同学的上述行为,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
(P26・拓展空间)6.(1)开展宪法诵读活动。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诵读宪法的感受。
【参考答案】(工)按照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进行即可。
(2)通过宪法诵读活动,我认识到了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了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 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感受到了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们要自觉 维护宪法尊严,为依宪治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2)宪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 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P24・探究与分享)4.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 法律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法规定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以及对破坏选举行为的制 裁。
(P27・探究与分享)2.本案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与宪法权威(上)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与宪法权威(上)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与宪法权威(上)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今天讲课的题目是“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与宪法权威”。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讲课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理解中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制度的不同,他们的宪法在基本精神上都有一些不同的表述。

另外,以这种基本精神为基础,我们如何建立宪法权威。

基于这样的主题,我们讲课的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宪法的基本精神与指导思想。

第二部分是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权威。

第三部分宪法的基本价值与宪法实施,也就是说如何通过宪法实施来实现宪法的价值。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如何树立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保障。

一、宪法的基本精神与指导思想(一)宪法的基本精神我们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宪法的基本精神与指导思想。

因为平时大家都使用基本精神这个词,基本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制度中最核心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把它称之为灵魂。

那么一部宪法,虽然它有很多不同的一些规定,比如国家机构的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但是哪些价值是贯穿在整个宪法当中,我们称之为一般的宪法精神。

所以,宪法精神是一种宪法存在的社会意义和宪法制度所表现出来一种价值和活力,而它的核心就是以人权保障为基本价值。

这种价值既表现为一种制度,也表现为一种规则,也表现为社会基本的一个运行过程。

我们一般将宪法精神分为公平的精神、平等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和宽容的精神。

首先,因为只有公平的制度下,或者公平的选择得到落实这样一种社会和国家中,每个公民才能感受到地位平等。

如果没有平等,再好的制度对于一个公民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在这种公平的选择下,我们还要强调保护公民的平等权。

因为,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权利就是平等权。

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要求平等对待,包括法院适用法律也要平等对待,而这种平等的精神也来自于我国宪法基本精神。

第三个就是自由的精神,平等重要,自由也是很重要的。

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当中,他不仅追求一些平等,同时也追求自由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为什么在一个法律体系中享有最高的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统帅下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宪法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的原则问题。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大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表现。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
1.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即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
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2.人民主权原则。

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保障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信仰自由,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4.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宪法至上。

这就意味着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的法律地位。

同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统一的市场规则,更需要统一的法律制度。

保持法制统一,首先要保持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统一。

统一到哪里?统一到宪法。

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与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法律为子法。

第二,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就相当于一条大河它一切低于它的法规都是从它身上延伸出来的相当于它的支流。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
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地位: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作用:1.权力作用:(1)巩固和维护国家权力(2)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宪法
2.法制作用(1)为法制的统一奠定基础(2)为法制的完善奠定基础
3.政体作用(1)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2)改革国家政治体制
4.经济作用(1)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2)促进经济的发展
5.必备条件(1)宪法的充分实施(2)法制的健全和完备
此外先发的权威还在于修改权限:为保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

因此,宪法是在一个法律体系中享有最高的权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母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