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 什么是科学素养? ♪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几方面的 内容 ♪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 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 ,掌 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 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 公共事务的能力。
怎样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 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 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 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 开展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并 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与教学目标
吉林市教育学院 王辉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 ♪ 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和表述技巧是目标设计的关 键因素。
教学目标的含义
♪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之 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 习结果的预期或估计。
三、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为什么科学课程既有总目标又有分目标?
♪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主要维度或基本要素有—— 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 解和实践,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培养。课程目标就是以这三大维度或三大要素为脉络来 进行表述的。总目标对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 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期发展水平做了高度概括,分目标 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 的具体发展水平做了明确界定。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 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虽然总目标分解为3个 分目标,但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 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同时能兼顾或达到多个 分目标。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 真正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 ♪ 加强对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 克服教学目标陈述上的含糊性,使教学目标明确 化。 ♪ 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经常考虑不同领域、不同 层次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的多种类型与对学 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的三个领域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把人类学习分为三个 主要的领域: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类,也主要是根据布卢姆的 分类方法来分类的。 ♪ 各学科教学目标都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也称“三维目 标”。
什么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例:
《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部分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状况、 物体重量的关系; ● 做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含义理解有偏差。用教学参考 书中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所陈述的 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 教师对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完全不了解。 她把在教案中写“教学目标”栏当作走过场,实 际教学并不考虑教学目标。甚至对写教学目标的 必要性提出质疑。 ♪ 教师写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之所以不能发挥 应有的作用,是因为教学目标在陈述上是含糊不 清的,因而不可观察、不可测量,难于操作。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 思想? ♪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 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意味着 必须提高每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做 贡献的能力。
♪ 符号表示、合理命名、分层描述、规范说出、规 范写清、用术语表述、用学科理论表述…
使用行为动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研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素质的具体化) ♪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问题解 决和创新 ♪ •社会参与: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 同、国际理解 ♪ •文化修养:语言与沟通、科技与实践、人 文与审美(人文底蕴与审美情趣)
总目标中提到的“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包含哪 些含义?是否也包含“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 自然”?
♪ 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可能要求他们 “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鉴于现代 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的关系,更应该鼓励孩子从小乐于投身自然、 探究自然,用他们敏锐的感官去拥抱自然,去发 现自然中的变化和奥秘,去欣赏自然的景色美、 生态美、沧桑美和协调美,从而发展爱自然、爱 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三)评测功能
♪ 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它的达成与否就成了评测教 学效果的重要尺度。 ♪ 科学正确地评价一堂课的成败优劣,应从学生在 教师预先设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是否真正达到了目标或达标 的程度来做判断。
当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新课程三维目标分类
什么是科学课程的“开放性”?
♪ 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是指科学教育不是一个完全可 以预设的过程,尤其对科学探究的教学来说,更 是无法预测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即使是过程,也 很难完全预设与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 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整个过程将随着教师、学生 参与教学的程度与具体情况而展开。因此,科学 教育从目标、内容、过程到结果都应该是开放的, 既要有一定的目标与要求,又不能死扣这些目标 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适当的灵活性,使 教学过程跟随学生的学习过程,紧贴学生的学习 需求,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成效。
教学中怎样把握各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要把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 把握,可以而且常常需要在某一堂课、某 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某一个分目标比较侧重, 但在另一堂课、另一个教学环节上又会体 现另一个分目标。从总体上来说,3个分目 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什么是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 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 ♪ 现代教育科学使用的“科学探究”一词往往具有 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科学探究活动,二是科 学探究技能。 ♪ 科学探究活动又可以区分为科学家(泛指一切科 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活动和学生的科学探究活 动,两者在对象、方法和结果上存在差异。 ♪ 科学探究技能是指使人能够顺利完成科学探究活 动的动作方式或操作顺序。
领会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产生新的安排
依据外在标准判断 依据证据判断
设计、组织、重组、组合、修改、 创造
评估、比较、对比、区别、批评、 检查
高级认知
初级认知
认知领域可观察的行为动词
♪ 背诵、复述、回忆、默写、听写、画出、写出、 列举、描述、指明、解答、罗列…
♪ 区分、区别、划分、解释、归纳、说明、总结、 阐明、证明、简述、比较、判断、概括、质疑、 审出、选择、筛选、找出、计算、运用、使用、 拟定、评价、撰写、试论、创造、整合…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 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 每个领域又可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若干个 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层次
一般目标
特殊学习结果、行动动词
知道
知道名词;知道特殊事实;知道规 界定、命名、说出、指出、描述、 则; 区别、辨别 知道倾向和顺序;知道分类和项目; 知道标准;知道方法和顺序; 知道原则或通则;知道理论和结构 转换信息的形式 解释关系 从已有资料插入 运用原则 分析组织和关系 解释、倒置、预测、整合、推断 (知) 使用、解决、建立、准备、示范 区别、描绘、绘图、分辨、推断、 解释
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1)目标的双重性。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 题或某类问题;二是指向科学的本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 秘。 ♪ (2)活动的过程性。任何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必定由若干个基本步骤所组成, 每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有差异的,但各个科学活动的基本步骤却是 大致相同的。 ♪ (3)方法的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问题必须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 (4)工具的有效性。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需要恰当地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了 解感官所不及的事物或现象。 ♪ (5)证据的重要性。科学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 (6)结果的可重复性。科学探究结果必须通过一定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一 方面接受他人的重复验证,证明或证伪;另一方面可以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构思和探究结果。 ♪ (7)结论的开放性。科学探究活动的结论来自对探究结果的归纳整理和逻辑 推理,代表了特定的人在特定时段的研究水平,对它的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 的动力,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带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 思想? ♪ 科学课程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 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 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 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为每个 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 意味着必须提高每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 发展做贡献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
•指本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贡献(终身烙印)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准: ♪ •课程标准 ♪ •质量标准
中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
♪ ♪ ♪ ♪ ♪
•实证思想 •科学概念 •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
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 启蒙课程。 ♪ 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 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小学科学 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联系
♪ 教学目的体现了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育教学总任务,它 们根据该学科的特点规定了各章节的教学范围和教学任务, 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能达 到的学习结果的预测和估计,它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起 引导作用,对教学的评价起依据作用。 ♪ 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同时前者具 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 ♪ 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基础,只有在对教学目的具体 化后,即提出达到目的的手段、时间以及检验目的是否达 到的工具、步骤后,目的才会变成目标。
例:
♪ 《蚯蚓的选择》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之间是相 互联系的(教参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 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目标的内容主体为学习结果,而非学习过程
♪ 在教学目标中,教师设计的应该是学生在 教学活动结束时,学会了什么或学会了做 什么,而不应该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 要做些什么。
教学目标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一是指导着教师的教学方向; 二是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 三是指导着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方向。
教学目标的功能
(二)激励功能
目标是引发个体行为的一个外部诱因, 它能给个体带来为实现某个目标全神贯注、 克服困难、抵制诱惑的力量,给人们带来 巨大的精神动力。
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为学生,而非教师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 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 引导者、促进者,起着主导的作用。
♪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体现的是学生在具体行为 上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即描 述的不应是“教师做了什么”,而应该是“学生 能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