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完善分析-文献综述
宁波市港口物流发展制约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宁波市港口物流发展制约问题探讨-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125acecd1f34693dbef3e14.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港口物流发展制约问题探讨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接触这个概念。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我国政府于2001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物流术语标准》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现代物流已经被公认为企业经营的“第三利润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并被有识之士誉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港口物流进行研究:1 定义和内涵的角度研究港口物流Klan(1995)认为港口作为最基本的运输结点,连接着物流网络中的海运和陆上作业,其核心业务是安排货物在各运输方式之间或同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转换,只有具备储存、集散货、制造和贸易这四大功能时,港口才可以从运输结点转变或提升为物流结点。
刘建军(2002)认为港口物流有条件也有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单一的仓储、装卸等分段服务,向生产原材料、产成品到消费者全过程的物流服务转变,为用户提供报关、流通加工、配送、装拆箱、多式联运、信息处理等增值服务,同时,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应重视信息、成本、企业形象以及实效问题。
张丽君(2005)认为传统的港口物流主要是提供装卸、仓储、转运服务,而现代的港口物流是指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庄倩玮,王健(2005)认为港口是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国际生产、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货物集结点、信息中心、现代产业中心和国际贸易服务基地。
宁波港口物流中心构建探讨文献综述(定稿)
![宁波港口物流中心构建探讨文献综述(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18c1da86d4d8d15abe234ecc.png)
成灶平在《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借鉴》一文中,基于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如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低;港口间发展缺乏协调性,联盟程度低。作者在总结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如拓展港口物流业国内外战略联盟、加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等[7]。这些问题在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作者所提出的措施也同样适用于构建宁波港口物流中心这一目标。
文献综述
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物流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贸活动的门户,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建设港口物流中心,确保港口物流顺畅有效是现代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1]。宁波是一个港口资源丰富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临港产业,特别是以港口物流业为核心的临港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相比,与国内外一些港口城市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宁波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缓慢,后方集疏运系统尚不完善,高素质物流人才缺乏。此外,上海大小洋山港的崛起和长江战略的实施,嘉兴港等周边港口的兴起,使宁波—舟山港面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货源腹地的拓展受到严重阻碍。但是宁波港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竞争优势等潜质使其具备发展港口物流业的条件和实力。构建港口物流中心,已成为宁波转变港口发展方式、建设枢纽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地位以及建设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的迫切需要。
分析港口物流中的文献评述
![分析港口物流中的文献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685d75d8336c1eb91a375dcd.png)
分析港口物流中的文献评述一、引言建国以来,我国港口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拥有国内巷道通航里程12.63万公里,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705个。
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必将会带来新一轮的港口投资建设热潮。
准确把握未来港口物流需求无疑是合理规划港口建设的重要前提。
二、文献评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使用单一预测方法预测和使用组合模型进行预测两类。
单项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和人工智能算法预测法三种。
(一)单一预测方法1、时间序列预测法。
如王再明、王宏波(2005)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以GM(1,1)和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武汉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中短期的预测,并对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结果进行残差检验和残差修正。
发现修正后的预测精度可达到最优的精度等级。
张世良、黄跃华(2014)采用GM(1,1)扩展模型对天津港进出船舶数量进行了预测。
陈宁、朱美琪等(2005)采用二次指数平滑对某港口的吞吐量进行了预测,发现二次指数平滑模型比较适合快速成长的港口进行吞吐量定量预测。
李增蔚、叶俊(2015)以宁波-舟山港为例,利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进行了预测。
张家善(2015)认为集装箱吞吐量是反映一个港口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要数量指标,并基于趋势曲线预测理论,以香港为例,通过建立三次曲线趋势预测模型,对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时间序列预测法仅仅利用预测目标历年数据进行预测,因此预测过程相对简单,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相应减少。
但是,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仅仅将时间作为影响预测目标的因素,忽视了其他真实影响预测目标的因素,亦无法有效揭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2、回归预测法。
陈其超(2013)以重庆市港口为例,分析了社会经济总量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关系,利用重庆市生产总值与重庆港港口吞吐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重庆市港口物流需求进行了预测。
港口物流核心文献综述(2010—2015)
![港口物流核心文献综述(2010—2015)](https://img.taocdn.com/s3/m/3363de03b7360b4c2e3f64b7.png)
港口物流核心文献综述(2010—2015)作者:陈梦来源:《物流科技》2016年第04期摘要:文章主要对港口物流近五年的国内外核心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并总结分析出目前国内港口物流研究的不足,最后提出未来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港口物流;核心;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cent 5 years' core articles. Summaris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topic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field, then analysis the shortage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Finally, give some propose in the aera about the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core; literature review港口物流是随着现代港口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主要功能包括货物集港、拼箱运输、到港拆箱、送货,以及包括报关、信息管理、咨询信息、供应链金融等相关服务。
本文搜集了30余篇发表时间在2010~2015年8月期间国内外港口物流核心文献,分析其在港口物流方面的研究重点,以供相关后续研究参考。
1 国外港口物流研究现状国外港口物流研究多元化程度较高,Hee-sung Bae[1-4]等诸多学者积极进行相关研究,不仅在供应链、绿色港口经济、区域港口物流等主要方面硕果累累,还积极进行港口物流政策研究、港口物流预测研究、港口物流与宏观经济关系研究、港口区域边境等多方面研究。
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文献综述
![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6fe5844a216147916112813.png)
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文献综述作者:徐意靖来源:《科学之友》2009年第33期摘要: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港口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做好集装箱港口的各项工作,对于加速车、船和集装箱周转,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效益,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从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发展历程、国内外发展现状、该领域发展与展望进行一个综述。
关键词: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发展;展望中图分类号:F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007-03现代港口在当今综合运输网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港口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不但是水陆联运的枢纽,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换装点及集装箱的集散地。
因此,做好集装箱港口的各项工作,对于加速车、船和集装箱周转,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效益,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综述主要围绕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从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发展历程、国内外发展现状、该领域发展与展望进行一个综述。
1前言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给港口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如何以建立和强化集装箱港口物流来规范和加强对港口物流系统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业能力,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港口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具有重大意义。
2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发展历程2.1国外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发展历程追溯集装箱运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它经历了具有客观规律性的4个不同时期:萌芽期、开创期、成长扩展期和现代成熟期。
1830年~1956年为集装箱运输的萌芽期,1853年美国铁路采用了容器装运法,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集装箱运输的雏形。
1956年~1966年为集装箱运输的开创期,这一时期,虽然有了集装箱班轮航线,但所使用的船舶都是将货船改装成的集装箱船,没有专用集装箱泊位,航线也局限于美国国内。
港口物流体系的优化与创新
![港口物流体系的优化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235f0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6.png)
港口物流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其物流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显得尤为关键。
港口物流不仅是货物运输的节点,更是供应链中实现资源整合与高效运作的核心环节。
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港口物流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进行优化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一、港口物流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港口物流体系在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在基础设施方面,部分港口的码头设施老化,泊位数量不足,装卸设备陈旧,导致作业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吞吐量需求。
同时,港口与内陆运输网络的衔接不够顺畅,公路、铁路等集疏运体系存在瓶颈,影响了货物的快速流转。
信息化水平是制约港口物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港口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缺乏与上下游企业的有效对接,信息共享程度低,导致物流链上的各方难以实现协同运作。
此外,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难以保证,给物流决策带来了困难。
服务质量方面,部分港口物流企业服务意识淡薄,业务流程繁琐,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物流增值服务的种类和水平有限,难以提升港口物流的整体竞争力。
二、港口物流体系优化的目标与原则港口物流体系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为实现这些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原则。
将港口物流体系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基础设施、信息系统、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和优化。
协同性原则。
加强港口与海关、商检、货代、船公司等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协同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高物流运作的整体效率。
可持续性原则。
在优化港口物流体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港口物流的绿色发展。
以客户为中心原则。
关注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港口物流体系优化的策略(一)基础设施优化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和扩建码头泊位,更新装卸设备,提高港口的货物装卸能力。
浅析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本模板】
![浅析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f9c999f8e9951e79a8927dd.png)
摘要我国港口物流经过多年的经营,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年吞吐量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远景规划等问题和不足。
本文对我国港口物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对策目录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及现状 (1)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 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与远景规划 (2)2.2 物流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2)2.3 物流建设各自为政,物流联盟程度不高 (2)2.4 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 (2)3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3)3.1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3)3.2 重视物流联盟,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4)3.3 加快培养港口物流专门人才 (4)4 结论 (5)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及现状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一个主要环节,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是我国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和依托。
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设有1460多个港,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
随着港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政府制定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途径.港口是水陆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
经济全球化、港口国际化、服务需求多元化,为我国港口和港口物流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促进了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陆集装箱吞吐量强劲增长,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
2003年完成4800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一。
其中上海、深圳港完成 1128万标箱和1062万标箱,分别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第三和第四。
【文献综述】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文献综述】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111c0ea26925c52dc5bf27.png)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引言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规格和强度的专为周转使用的大型货箱。
在我国某些地区,如香港和台湾等地其又被称为“货柜”。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是运输领域的重要变革,是世界杂货运输的发展方向。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国都把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和发展看作本国货物运输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实力增强的重要标志。
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集装箱化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么多年发展以来,我国集装箱船队发展迅速,航线不断增加;集装箱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内陆技术运系统明显改善;依靠科技进步,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我国对于集装箱运输的研究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集装箱运输量、运输船队及船舶的发展研究;二、集装箱码头、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三、国内外集装箱运输市场、各集装箱码头竞争力评估研究;四、国内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等。
二、主题自集装箱运输产生以来,由于其具有运输私密性好、包装不易破损、运输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装载密度高、码垛规范等特点,在进入七十年代后逐渐成为航运业发展的主流。
Aidas Vasilis Vasiliauskas 和Jurgita Barysiene(2008)讨论了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集装箱的发明和应用给交通系统带来的变化、世界集装箱船队的发展以及世界港口集装箱运输量的发展趋势,指出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增长是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政策性因素等长期作用的结果。
对于本国影响方面,Andres Tolli和Juri Laving(2007)指出,中国集装箱运输在今后的十年里将以其占据的市场份额主导世界集装箱的运输,他希望能良好地利用爱沙尼亚的有利地理位置,在中国港口广泛的开展集装箱中转运输,以集装箱码头运作和航线的共同联盟来增加该国的集装箱运输量。
而对于未来发展方面,Jakov Karmelic, B. Sc.(2009)通过数据分析了世界十大港口的吞吐量、全球集装箱船船队以及这些船队能力的排名,指出对于目前以及未来的状况,认为很有必要详细分析前几个周期的态势及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以防止更多危机产生。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共3篇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58ba2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f.png)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共3篇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1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港口物流作为我国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本篇文章旨在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以期为我国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系统分析1.港口物流的多元化产品港口物流是指通过港口实现货物、信息、资金、人员等要素的集散、转运、仓储、加工等一系列活动。
港口物流的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货物物流产品、招商引资服务物流产品、综合物流服务产品、保税仓储服务和航运服务产品等。
2.港口物流的市场竞争状况中国港口物流市场竞争激烈,海内外港口、国际物流公司、各级政府等多方竞争参与者都在积极争夺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情况下,港口物流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定位、公关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而关键能力包括处理高温、重压、高分数的业务,优质服务与有效市场拓展等能力。
二、评价研究1.港口物流发展的经济贡献我国港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贡献众多。
从运输资本角度来看,港口物流行业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商品流通的通道,同时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2.港口物流发展的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港口物流系统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物流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港口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也给港口物流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港口物流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3.港口物流发展的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港口物流行业也开始重视环保。
在港口物流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国港口物流行业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港口物流发展文献
![港口物流发展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70c4cd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a.png)
港口物流发展文献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入,港口物流作为贸易的重要环节之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港口物流发展文献对于研究港口物流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港口物流的定义、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全面了解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一、港口物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港口物流是指通过港口进行货物的装卸、仓储、运输、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活动。
港口物流的基本特征包括:时间敏感性、空间分散性、信息高度集成性和资源协同性。
由于港口物流涉及到多种环节和多个参与方,因此,港口物流的运作需要高度的协调和合作。
二、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全球范围内的港口物流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港口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港口进行进出口贸易,港口物流的规模不断扩大。
2. 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提高。
为了适应全球贸易的发展需求,港口物流服务提供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和运输速度。
3. 港口物流技术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港口物流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装卸设备等,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港口物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1. 港口拥堵。
由于货物的集中和集散,一些重要港口存在拥堵问题,导致货物流通受阻。
2. 港口运营成本高。
港口物流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提高运营效率以降低成本。
3. 港口物流信息不对称。
由于港口涉及到多个参与方,信息流通存在不对称现象,影响了物流的协调运作。
四、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为了解决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通过推行智能化装卸设备、优化货物流通流程等措施,提高港口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共享。
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港口物流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物流的协调性。
港口物流综述
![港口物流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7338dd9195f312b3169a53a.png)
港口物流综述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物流的内涵正在逐渐扩大,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宽,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时期的港口物流呈现出大物流、一体化、虚拟链的特点,这些新特点对传统的港口物流运转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现代港口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流职能,因此,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功能完善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章主要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港口物流的概念,介绍了港口物流的特点,说明了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现代国内几大港口的现状进行分析。
引言物流的发展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而港口物流作为联结水陆运输的核心枢纽更是举足轻重。
港口物流是水运模式下的现代物流集成系统,是物流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实现了供应链物资流通整体系统中基础的物流支持和附加的增值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对我国贸易发展及经济发展都十分必要,而发展现代物流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服务业,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全球物流市场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在这个世界物流大市场日益融合的国际环境中,我国港口承担着越来越多国内和国际的物流业务,加快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提升我国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影响力,如何打造现代化的物流港口,让物流服务业成为企业挖掘利润的新的源泉,同时也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港口物流1、港口物流的概念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新要求。
港口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是货物集结点、信息中心、现代产业中心、国际贸易服务基地,港口是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展国际物流的理想角色。
国内外港口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港口物流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128ea8b6bec0975f465e28c.png)
国内外港口物流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吴晶晶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在国际物流运输中,港口一直都是汇集各种运输方式的重要物流运输节点,它能充分利用自己先天的口岸优势,加上配套的软件及硬件的运用,对诸如集装箱拼装拆箱、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具有辐射能力,对促进港口周边的加工工业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港口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港口物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关键词:港口物流发展研究现状港口物流(Port Logistics)是在专业学术杂志和研讨会及各大媒体上最近这几年频繁出现的新名词,主要是指把港口作为全球综合物流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和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在集疏运、配货、堆存等方面的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化通讯、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从而有效地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基本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一、国外港口物流研究现状国外港口的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建设已经很完善。
目前,全世界拥有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港口,据统计,较大的贸易港有2000多个,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吞吐量比较大的港口如:鹿特丹、新加坡、釜山等都是比较著名的港口。
当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物流已经发展到了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关于港口物流研究的方向比较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对港口功能方面的研究。
克林(Klin)指出,港口作为物流运输结点,连接着陆上和海运这两个部分的作业,港口的核心业务是能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快速有效地安排货物进行转换,当储存、集散配货、制造、贸易这四大功能全都具备时,港口就可以从传统的运输结点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物流结点。
2.对港口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
Hoyle,Pinder,Husain三人主编的《滨水区复兴》中指出,世界上很多港口城市都在进行老港新建,引进科技、休闲、第三产业等,利用港口运输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升港口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打造高品位的综合功能区。
港口物流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港口物流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ac2c271752d380eb62946d4e.png)
港口物流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港口物流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港口物流在区域贸易和物流中的作用日益提升,国内外大批学者开始系统全面地研究港口物流的发展。
本文通过列举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阐述了港口物流研究的现状,并对一些理论进行了评价。
关键字:港口物流;发展研究;评价一、引言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港口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物流学术界、产业界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港口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货物水陆空运输的中转地,更是提供了发展国际贸易、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港口是水路运输的重要环节,如果说第一代、第二代港口业务是以调配和集散货物为主要任务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后的第三代港口已是资源的配置中心。
现代港口物流则是具有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多功能的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物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方面的作用不断突出,港口商业化的趋势在进一步增强,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物流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二、国外研究1968年,英国地理学家XX提出的“港口通用模式”即Anyport模型,将港口发展划分为六大发展阶段:①原始发展阶段;②顺岸式港口扩展阶段;③顺岸式港口细部变化(突堤、栈桥等)阶段;④船坞细部变化阶段;⑤港地式码头发展阶段;⑥专业化码头(T头突堤或栈桥及深水泊位,为工业专用)发展阶段。
1970年XX指出,在集装箱时代到来之前,件杂货港口服务的腹地普遍比现在小,大部分港口货物的来源地与目的地至多在几百公里之处。
1978年,XX指出,海运技术变化使得航运公司必然在运营中追求规模经济,具体做法就是将特定区域的件杂货集中到一两个港口处理以提高效率,麦耶首次将这些集中了大量货物流的港口定义为主枢纽港(Loadcenter)。
1988年XX指出,在当代发达国家,集装箱货物由陆上运到与装货港或卸货港相距几千公里的地方,多式联运使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这三种交通方式间的相互依赖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经验借鉴综述6100字》
![《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经验借鉴综述6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4d8f0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1.png)
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经验借鉴综述目录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经验借鉴综述 (1)(一)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1)1.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1)2.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比较 (4)(二)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经验借鉴 (5)1.典型港口物流发展分析 (5)2.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经验借鉴 (8)(一)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1.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1)航运中心模式港口的软硬件设施是港口能否成为航运中心模式的关键要素,一般而言,航运中心的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先进的软件功能,如深水航道、密集的集装箱航线、发达的信息软件等。
航运中心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鹿特丹港。
在航运市场方面,采用航运中心模式的港口,其航运市场异常发达,该市场为供给方、需求方、经纪人三方提供公平的航运交易环境,其中供给方是具有船舶设备且有能力提供服务的一方;需求方是拥有充足的货源且需要运输的一方,经纪人是指供需双方的经纪。
在经济腹地方面,航运中心与腹地经济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成为航运中心的港口城市必须拥有经济发展迅速、贸易量巨大的经济腹地作为支撑。
在集装箱物流方面,集装箱物流量是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国际性航运中心模式拥有充沛的集装箱进出口量及中转量。
在物流企业方面,航运中心模式均有超大型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中心的功能,履行物流配送服务的职责。
物流中心配有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且具有先天的位置优势,靠近码头且拥有连接码头的专用运输通道,是众多企业的配送中心。
在港口设施方面,航运中心所在港口一般具有先进的港口设施,数量充沛的泊位、先进的装卸设备、广阔的集装箱堆场、完备的集疏港体系等等。
另外,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明显,航运中心的港口为满足需求,一般配有一定深度以上的深水航道。
在集疏运系统方面,航运中心所在港口一般拥有一个集海河、铁路、公路及空运等各种运输形式于一体的集疏运网络系统,该系统能高效完成集装箱物流进出口作业。
同时配有先进的服务系统与管理系统,包括有超高服务意识的海关、边检、卫检、动物检等一关三检[1]的口岸执法机关以及保险、修造船、航运市场、船舶检验、船员服务公司、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等。
我国港口物流业务及其优化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港口物流业务及其优化发展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d72834ee87101f69e319585.png)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我国港口物流业务及其优化发展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的进步,物流管理占据了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组织模式,物流逐渐的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和第三利润源泉。
那么什么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而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的网络枢纽,在要满足顾客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的同时还要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因此必须不断的改善其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
从历史看世界港口从其发展过程看历经了三代:海运货物的装卸和仓储中心→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
现代化港口既是货物海陆联运的枢纽,又是国际商品储存、集散的分拨中心,集物流服务中心、商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人员服务中心为一体。
目前,世界上的几个重要的港口都已经开始向着第三代港口转型,也就是向着国际物流中心转型,但是我国却只是刚刚起步,但是各个港口也都各自在努力的建设,努力的向着第三代港口转型二、主题自从1915年美国的一位学者提出物流概念以来一直发展到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物流管理理念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其深度和广度上更有了很大的突破。
到了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又对物流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收益的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物流产业正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物流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韩增林和王成金曾今说过,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现代物流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和新经济的增长点,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对全球经济各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中国的港口发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的港口发展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a38d0dfce2f0066f5332244.png)
关于中国的港口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伴随着2l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的加速,港口面临着提供增值服务和拓展功能的新历史使命。
港口作为国际运输的枢纽接口和国际经贸的支撑平台,其参与经济腹域的资源要素配置、综合物流的作用正在凸现。
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
一、中国港口建设发展现状的总体述评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航运发展史为中国发展水路运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外贸进出口90%以上的货物都是通过港口运送的。
中国沿海200公里范围内的62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国人口的24%,GDP占全国的42%,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85%。
我国沿海地区是国内经济最活跃、海洋运输最繁忙、经济核心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从其发展进程看,沿海地区的迅速繁荣与港口的促进作用密不可分。
合理的港口布局和高效的港口经营是中国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展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
伴随着近些年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攀升,中国对港口外贸运输的依赖也是越来越明显。
经过高强度的建设发展,中国的港口部门正逐步摆脱“瓶颈”状态,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并将继续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二、中国水路运输以及港口的发展历史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封建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港口建设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
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在距今2 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出海渔猎。
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已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
港口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研究文献综述
![港口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b23173b10661ed9ad51f31e.png)
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得 出当服 务质量 与标 准存 在差 距时 ,进 一步 采用 Q F D方法来分 析影响质量指标 的因素及其各 自的重要程度。
( 二) 港 口物 流服务质量的分析 姚亮 ( 2 0 0 4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解释 了在组织港 口物流过程 中可能 出现的各种问题 ,探讨 了港 口物流服务质量 的概念 。吴永富 ( 2 0 0 4 )对 港 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 了探讨 ,设立 了一级指标 和二级指标 ,并 运用德尔菲法经专家打分 赋予各指标 以权重 ,并将结果反馈 给专家 ,在 级指标 中就包括港 口生产绩效 和服务质量现代化这一项 。王磊 、吴庆 军 ( 2 0 0 7 )以 日照港为为例构建了港 1 2 1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功
从搜集到的文献中 ,对港 口物 流评价既有对 宏观 的发展环 境评价 , 也有对港 口物流的 自身功能和发展水平等 的微观评 价。蔡远游 ( 2 0 0 7 ) 研究了港 口物流园 区规 划 战略环境评 价指 标体 系 ,建 立了 以社会 子系 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 为准则层 的评价体系 ,以厦 门港 口物流 园 区为对象 ,确定最适合 厦门物 流园区的规划方案 。更多文献 的是对港 口 物流的微观评价。梁钦 ( 2 0 0 8 )将港 口物流划分为港 口系统和物流系统 两大功能 ,并对 两大功能系统分别建立 了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 商权筛选 法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 合评 价进行 指标 的筛 选、权重 计算 和综 合评 判 。何汉欣 ( 2 0 0 8 )也对港 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进行 了研究 ,建立 了以 基 础设施 能力、物流规模 、物流 服务水平 、信 息化水平 、集疏运 条件 、 物流支持为一级指标的指标体 系。K h a l i d B i c h o u 和R i c h a d G r a y 将港 口系 统放 到物 流和供应 链管 理 的角 度衡量 ,构造 了一个 评价 效率 的有 效框
港口物流运营方案
![港口物流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221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0.png)
港口物流运营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港口物流运营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物流运营方案是指在港口内部以及与港口相关的外围区域内进行各类货物的装卸、储存、管理、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全过程。
港口物流运营的高效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港口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以某一具体港口为案例,拟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港口物流运营方案,探讨如何提高该港口的运营效率,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港口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港口物流运营方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港口物流运营的重要性、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
例如,罗静华等(2018)通过对某港口的物流运营进行研究后发现,该港口存在布局不合理、作业效率低下、设备老化、技术设施滞后、动态规划不灵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如改善港口布局、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等。
另外,王浩等(2017)对某港口进行了物流运营效率分析和评价,认为该港口的物流运营水平较低,需要提高装卸作业效率、加强货物运输管理和加强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协调合作等。
国外方面,Lim et al. (2019) 通过对某港口的物流运营效率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如引进智能化设备、实施物流信息技术、加强人才培训等。
此外,Dunford et al. (2020) 也通过对某港口的物流运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完善港口设施、提高作业效率、优化物流流程等。
以上文献表明,不同港口的物流运营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是改进方案所涉及的内容有相似之处。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港口物流运营方案进行拟定,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
三、案例港口的物流运营现状某港口作为国内较为重要的集装箱和散杂货港,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在全国范围内占有一定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完善分析近年来,随着港口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作为国际化运输的衔接点,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宽,并朝着全方位增值的物流方向发展,于是港口物流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港口物流,即港口城市利用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条件为依托,以长距离的辐射半径为保障,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发展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的港口物流综合服务系统(王晨,2010)。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港口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港口物流服务也越来越完善。
通过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的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李满,2009)。
港口物流优质的服务能吸附更多的腹地,加强港口与腹地的联系,加快区域间协作与物资交流,促进内贸与外贸发展,因此港口物流服务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各地区港口物流服务并不完善,使港口物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港口的发展。
本文献综述从目前国内外港口物流服务的现状、发展对策及研究方法出发,为嘉兴港区港口物流服务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港口物流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港口物流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用户对港口的选择。
最早研究港口选择问题的学者之一Bird(1971),通过调查发现,托运人最重要的选择要素是港口物流的服务水平,主要反映在可靠性、安全性、用户满意度、有效性、通过能力以及运输时间等方面的内容,而其次是运输成本以及其他要素。
Slack(1985)研究了北美中西部与西欧之间的集装箱运输,考察影响出口商和托运人选择港口的因素。
在当时,用户选择港口更多的是依靠海向和陆向的运输价格和服务质量,而不是仅依靠港口物流本身的特性。
Talley(2006)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港口物流服务的空间通达性就是运输服务的空间便利性,通达性程度越高,服务的质量就越高。
由此可见,港口物流服务对用户选择港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港口物流的发展。
港口物流服务的重要作用,使各国纷纷重视对港口物流服务的提升。
在这方面,国际上有些著名港口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相对完善。
鹿特丹是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鹿特丹港为了跟上全球贸易、国际运输和全球物流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功能凋整,即由先前传统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
新加坡港是世界上第二大集装箱枢纽港。
新加坡港的特点是:政府支持“一条龙”发展物流;物流与高科技相结合;专业性强,服务周全。
并且一直致力于港口物流的系统建改(方奕,乐美龙,2009)。
汉堡港为了有足够的装备,快速和安全的处理越来越多的容器,两个新的多样模式转运港口码头,新的造型终端和欧洲终端已经开始运作(GunnaUldall,2008)。
在国内港口物流的发展中,面对我国沿海港口规模有大小,实力有强弱,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形式不同,各地区的港口物流服务还在不断完善中。
宁波港面对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决定集装箱的生成量趋于平稳,省外腹地拓展受集疏运网络的制约,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宁波港的优势等挑战。
提出了港口物流发展应按照“统筹规划,联动发展,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集装箱运输为主攻方向,以区港联动港口物流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配送转运体系为主体,明确依靠深水资源优势,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和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建成国际一流的集装箱枢纽港两个目标,构建港口作业、港外承运、物流信息、后勤服务、政策服务五大平台,全力提升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王军锋,李书彦,2008)。
孙秋高(2007)在《加速发展浙江现代港口物流策略》一文中立足世界港口的发展态势和浙江省发展港口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浙江港口物流的发展要建立按市场需求链组织,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以成本、服务为立足点,帮助客户建立采购、经销、现代物流配送和信息传输等网络。
从市场需求出发,建立由供应商、港口物流集成商、制造商、批发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物流系统,将出口产品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销售及信息服务等环节外包给港口物流企业,在其周围集聚形成供应链网络结构,同时为进口企业承担仓储、运输、包装、加工、分销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2提升港口物流服务的对策港口如何拓展功能,发挥好区域综合物流中心的作用。
王海平(2005)在《建设港口物流服务大平台,促进环渤海地区协调大发展》一文中提到,要以人为本,大力提升港口物流服务品位和质量。
为此需要观念转变,体制突破和制度创新。
拓展国际化,网络化安全快捷的增值服务,要从港口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不同的层面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能力和提升服务品质,要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等方面下功夫;大力降低物流总成本,要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通过港口和港口群的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加速发展物流产业链,并通过合作联动;加速产业链的延伸,要致力于形成节约型的服务环境,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不断降低物流总成本,更好地满足客户快捷方便安全的要求。
邬志华(2010)在《长江港口物流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一文中提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港口物流服务。
应有效整合港口资源,统筹开发建设主要港口的物流园区,加强航道、堆场、物流机械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港口的服务能力,使港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继续改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运输通道,扩大港口的辐射范围。
推进港口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水平,形成商品包装的规格化、系列化,物流信息的条码化,装卸、运输、储存作业的集装单元化,托盘、集装箱、卡车车厢尺寸的标准化等。
陈海蓉(2006)在《青岛港港口物流服务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出构建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对港口物流服务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青岛港物流中心必须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以BDI建设为中心,加快港口与公路、铁路、航空、口岸内外贸、金融、税务、代理、场站等物流相关单位的互联网,为客户提供诸如货物跟踪及状态、货物交接单证办理和管理、提单、通关、联运、仓储情况、船期预告、泊位使用情况、货运市场行情等信息,使港口具备物流信息港功能。
与此同时,青岛港也必须建立和完善物流中心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活动供应链中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环节的信息传递和管理的一体化,从而提高物流效率。
3目前对港口物流服务的研究方法目前对港口物流服务的研究主要从港口物流现服务状出发,以港口物流发展理论为基础,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规范和实证的分析原则,综合分析得出港口物流服务提升的战略目标,并为此制定相关的战略决策。
陈雷(2010)在《连云港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一文中采用多个指标相结合,进行横、纵向对比评价的综合方法。
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结合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实际情况,将多方面的指标引入到影响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竞争力的因素中,采用连云港港口与青岛进行横、纵向对比其主成分的分析结果,不仅可以得到连云港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发展态势,而且可以对比出其优势与不足。
同时将SWOT-PEST矩阵引入综合评价系统中战略性的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来评价连云港港口物流竞争力发展。
王海俊(2009)在《上海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务的模式设计和策略选择》一文中通过分析上海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协整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证明上海发展港口物流完全是必须的、必要的,港口物流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为港口赢得竞争力,最后为上海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务进行模式设计及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1]王晨.营口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 (04):120-121.[2]李满.中国港口物流服务业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3]方奕,乐美龙.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J].中国航海,2009 (02):22-26.[4]王军锋,李书彦.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路径与对策[J].综合运输,2008 (03):57-60.[5]孙秋高.加速发展浙江现代港口物流策略[J].水运工程,2009 (04):13-17.[6]王海平.建设港口物流服务大平台,促进环渤海地区协调大发展[J].区域经济,2005(03):18-19.[7]邬志华.长江港口物流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水运,2010 (05):20-21.[8]陈海蓉.青岛港港口物流服务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9]陈雷.连云港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10]王海俊.上海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务的模式设计和策略选择[J].水运管理,2009 (01):17-22.[11] BIRD J. Seaport and seaports terminals [M]. London Hutchinson&Co.Ltd, 1971.[12]SLACK B. Containerization, inter-port competition and port selection [J]. MaritimePolicy and Management, 1985 (06):23-26.[13]TALLEY W K.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port [J]. Port Economics: Research in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06 (04):18-22.[14]GUNNAR ULDALL. special Advertising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Commerce[J].Electronic commerce, 2008 (09):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