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报告
元件模拟电路实验报告(3篇)
![元件模拟电路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7e4c4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5.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基本模拟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掌握模拟电路的测试方法,包括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阻抗测量等。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电阻元件:电阻元件是模拟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其特性表现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其斜率即为电阻值。
2. 电容元件:电容元件的特性表现为储存电荷的能力。
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为非线性,其斜率与电容值和电压值有关。
3. 电感元件:电感元件的特性表现为储存磁场能量的能力。
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为非线性,其斜率与电感值和电流值有关。
4. 电路测试方法: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为在电路中施加一定的电压,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然后绘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
阻抗测量方法为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的阻抗。
三、实验器材1. 电阻元件:R1、R2、R3(不同阻值)2. 电容元件:C1、C2、C3(不同容量)3. 电感元件:L1、L2、L3(不同电感值)4. 直流稳压电源5. 电压表6. 电流表7. 示波器8. 电路实验板四、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1)将电阻元件R1、R2、R3分别接入电路,测量通过电阻元件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2)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2. 测量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1)将电容元件C1、C2、C3分别接入电路,测量通过电容元件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2)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3. 测量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1)将电感元件L1、L2、L3分别接入电路,测量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2)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4. 测量电路阻抗(1)将待测电路接入电路实验板,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值。
(2)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路的阻抗。
大学模电实验报告
![大学模电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b31f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3.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模拟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模拟信号处理和模拟电路设计的学科。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基本放大电路: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等。
2. 运算放大器:包括反相比例放大、同相比例放大、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等。
3. 滤波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数字多用表5. 绝缘导线6. 插头四、实验步骤1. 搭建共射放大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共射放大电路。
- 调整偏置电阻,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正弦波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2. 搭建运算放大器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运算放大器电路。
- 输入不同电压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 搭建滤波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滤波电路。
- 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共射放大电路:- 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放大倍数为20。
-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频率为10kHz,放大倍数为10。
2. 运算放大器电路:-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电压为1V,输出电压为-2V。
-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电压为1V,输出电压为2V。
- 加法运算电路:输入电压分别为1V和2V,输出电压为3V。
- 减法运算电路:输入电压分别为1V和2V,输出电压为-1V。
3. 滤波电路:- 低通滤波器: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5V;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1V。
- 高通滤波器: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1V;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5V。
模电专业实践报告(2篇)
![模电专业实践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588b9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2.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础,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我们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
本次实践报告将详细记录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观察、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借鉴。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常用模拟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应用;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内容1.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会设计、搭建和调试放大电路。
(2)实验内容: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性能。
(3)实验步骤:① 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② 连接信号源,输入信号;③ 测量输出信号,观察波形;④ 分析电路性能,调整电路参数。
2. 模数转换器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模数转换器进行信号处理。
(2)实验内容:搭建模数转换器电路,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3)实验步骤:① 搭建模数转换器电路;② 连接信号源,输入模拟信号;③ 测量数字信号,观察转换结果;④ 分析转换误差,调整电路参数。
3. 信号处理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学会设计、搭建和调试滤波器。
(2)实验内容:搭建低通滤波器,实现信号的滤波处理。
(3)实验步骤:① 搭建低通滤波器电路;② 连接信号源,输入信号;③ 测量输出信号,观察滤波效果;④ 分析滤波性能,调整电路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搭建了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后观察到输出信号波形。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实现了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管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
2. 模数转换器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搭建了模数转换器电路,实现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模电实验实训结果分析报告
![模电实验实训结果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2a6e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5.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模电实验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模拟电路的设计、搭建、测试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实验:1. 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2. 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3.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实验4. 滤波电路实验5. 电源电路实验三、实验结果以下是对各个实验结果的分析:1. 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实验中,我们使用了Multisim软件对二极管进行伏安特性仿真,并使用示波器观察实际电路中的伏安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符合理论分析,即在正向电压作用下,电流随电压增加而迅速增大;在反向电压作用下,电流几乎为零。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特性。
2. 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在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基本放大电路,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放大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且放大倍数与电路参数相关。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倍数和带宽。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分析了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增益带宽等特性。
3.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实验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基本的运算电路,如反相比例放大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加法器和减法器等。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运算电路能够实现相应的数学运算,且运算精度较高。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方法。
4. 滤波电路实验滤波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并使用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滤波电路能够有效滤除高频或低频信号,实现对信号的分离。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滤波效果。
5. 电源电路实验电源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简单稳压电路和开关稳压电路,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稳压电路能够有效稳定输出电压,使其不受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
大学生模电实训报告
![大学生模电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9cb9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9.png)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作为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电子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意识,学校安排了为期两周的模电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对实训过程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二、实训目的与要求1. 目的:-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 熟悉电子实验设备的使用。
2. 要求:- 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
- 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 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实验项目:1. 基本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共射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带负反馈的放大电路-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运算放大器的非理想特性- 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4. 振荡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R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5. 滤波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低通滤波电路- 高通滤波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四、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 准备实验器材和工具。
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搭建电路。
- 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测试电路性能。
- 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 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4. 撰写实验报告:- 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 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训心得1.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2. 动手能力提升:-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搭建电路、测试电路性能,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创新意识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电路设计方案,培养了创新意识。
4. 团队合作精神:- 实训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2c2d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e.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2.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3. 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提高电路分析能力;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3. 射极跟随器实验;4. 差动放大器实验。
三、实验原理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进行实验至关重要。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基本的模拟放大电路,其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
3. 射极跟随器: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的放大电路,常用于信号传输和阻抗匹配。
4. 差动放大器:差动放大器是一种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的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测量、通信等领域。
四、实验步骤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熟悉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基本测量。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3. 射极跟随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4. 差动放大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1)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1V;(2)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5V;(3)放大倍数为5。
模电实习报告范文
![模电实习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e9b6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6.png)
一、实习目的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电子技术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晶体管放大电路(1)共射极放大电路通过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观察并分析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及静态工作点之间的关系,掌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2)共基极放大电路搭建共基极放大电路,研究其输入、输出特性,分析共基极放大电路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2. 正弦波振荡电路(1)LC振荡电路搭建LC振荡电路,观察并分析电路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掌握LC振荡电路的振荡原理。
(2)RC振荡电路搭建RC振荡电路,研究其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掌握RC振荡电路的振荡原理。
3. 集成运算放大器(1)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搭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研究电路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掌握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同相比例放大电路搭建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研究电路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掌握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 滤波电路(1)低通滤波电路搭建低通滤波电路,研究电路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掌握低通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2)高通滤波电路搭建高通滤波电路,研究电路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掌握高通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五、实习心得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了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团队合作精神至关重要。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团队合作精神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3. 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模电的实验报告
![模电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01488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c.png)
模电的实验报告模电的实验报告模电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书本上定理的课程以及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下面是模电的实验报告,欢迎阅读!模电的实验报告1在本学期的模电实验中一共学习并实践了六个实验项目,分别是:①器件特性仿真;②共射电路仿真;③常用仪器与元件;④三极管共射级放大电路;⑤基本运算电路;⑥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实验中,我学到了PISPICE等仿真软件的使用与应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也见到了理论课上学过的三极管、运放等元件的实际模样,结合不同的电路图进行了实验。
当学过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时候,对理论本身会有更具体的了解,各种实验方法也为日后更复杂的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几次的实验让我发现,预习实验担当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旦对整个实验有了概括的了解,对理论也有了掌握,那实验做起来就会轻车熟路,而如果没有做好预习工作,对该次实验的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就会在那里问东问西不知所措,以致效率较低,完成的时间较晚。
由于我个人对模电理论的不甚了解,所以在实验原理方面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但半学期下来发现理论知识并没有占过多的比例,而主要是实验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实验前先要检查仪器和各元件(尤其如二极管等已损坏元件)是否损坏;各仪器的地线要注意接好;若稳压源的电流示数过大,证明电路存在问题,要及时切断电路以免元件的损坏,再调试电路;使用示波器前先检查仪器是否故障,一台有问题的示波器会给实验带来很多麻烦。
做音频放大实验时,焊接电路板是我新接触的一个实验项目,虽然第一次焊的不是很好,也出现了虚焊的情况,但技术都是在实践中成熟,相信下次会做的更好些。
而这种与实际相结合的`电路,在最后试听的环节中,也给我一种成就感,想来我们的实验并非只为证实理论,也可以在实际应用上小试身手。
对模电实验的建议:①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的实物演示部分,可以用幻灯片播放拍摄的操作短片,或是在大屏幕上放出实物照片进行讲解,因为用第一排的仪器或元件直接讲解的话看的不是很清楚。
电源模电实验报告(3篇)
![电源模电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6a857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8.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会使用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和集成稳压器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3.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
变压器将市电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低压交流电压;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压;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纹波成分,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电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保持稳定。
三、实验器材1. 变压器:220V/12V/1A2. 整流桥:4只1N4007二极管3. 滤波电容:4700μF/25V4. 集成稳压器:LM78055. 电阻:10kΩ、1kΩ、100Ω6. 电压表:0~30V7. 电流表:0~5A8. 示波器:双踪示波器9. 实验电路板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容和集成稳压器依次接入电路。
2. 调整变压器输出电压,使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约为15V。
3. 测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观察电压波形。
4. 调整滤波电容,使滤波电路输出电压约为12V。
5. 测量滤波电路输出电压,观察电压波形。
6. 调整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稳定在12V。
7. 测量输出电压,观察电压波形。
8. 使用电流表测量输出电流,观察电流变化。
9.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约为15V,电压波形为脉动直流电压。
2. 滤波电路输出电压约为12V,电压波形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3. 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稳定在12V,电压波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4. 输出电流约为1A,电流波形为稳定的直流电流。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能够将市电交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满足实验要求。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会了使用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和集成稳压器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并掌握了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
俄国模电实验报告(3篇)
![俄国模电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b7924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技术。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模拟信号的产生、处理、传输和接收的一门学科。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模拟信号:指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2. 模拟电路:指用模拟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用于产生、处理、传输和接收模拟信号。
3. 模拟电子元件:包括晶体管、运放、二极管、三极管等。
三、实验器材1. 实验箱:包括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2. 模拟电子元件:晶体管、运放、二极管、三极管等。
3. 连接导线、电阻、电容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图,确定电路元件的型号和参数。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元件,注意连接顺序和方向。
(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现象。
2. 调试电路(1)调整电源电压,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2)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3)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电路元件参数,使输出信号达到预期效果。
3. 测量数据(1)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记录实验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4. 分析结果(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2)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实验中的误差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模拟电子电路,并测量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 分析结果(1)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验证了电路的可行性。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以下误差:a. 电路元件参数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
b. 实验过程中存在接触不良、连接错误等问题。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为今后实验提供了参考。
模电技术实验报告
![模电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cb44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3.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搭建和调试方法。
3. 学习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实验技能。
4. 提高对电路性能指标的理解和测试能力。
二、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模拟信号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技术。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晶体管放大电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
2. 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用于测试电路的性能。
3. 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信号的波形,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4. 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1)搭建共射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端、放大电路和输出端。
(2)调整电路参数,使放大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3)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测量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和失真等性能指标。
2. RC正弦波振荡器(1)搭建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包括RC振荡网络和放大电路。
(2)调整电路参数,使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3)使用示波器观察振荡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4)测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幅度和相位等性能指标。
3. 差分放大电路(1)搭建差分放大电路,包括两个共射放大电路和公共发射极电阻。
(2)调整电路参数,使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
(3)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差模和共模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测量差分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和CMRR等性能指标。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输入信号幅度 | 0.1V || 输出信号幅度 | 5V || 增益 | 50 || 带宽 | 10kHz || 失真 | <1% |2. RC正弦波振荡器|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振荡频率 | 1kHz || 振荡幅度 | 2V || 相位| 0° |3. 差分放大电路|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差模增益 | 20 || 共模抑制比(CMRR) | 60dB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
模电装配实训实验报告
![模电装配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df98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5.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2.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3. 学会焊接、调试和测试电子电路,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电路元件识别与检测;2. 电路焊接技术;3. 电路调试与测试;4. 实验报告撰写。
三、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模拟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制、解调等基本电路。
本实验以模拟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装配实训,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和测试方法。
四、实验器材1. 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等;2. 常用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烙铁、焊接平台等;3. 实验电路板、导线等。
五、实验步骤1. 电路元件识别与检测(1)学习并识别常用电子元件的名称、符号和参数;(2)使用万用表检测元件的电阻、电容等参数,确保元件质量。
2. 电路焊接技术(1)了解焊接平台、烙铁等工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焊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如烙铁预热、焊接时间、焊接顺序等;(3)进行电路焊接练习,确保焊接质量。
3. 电路调试与测试(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绘制电路原理图;(2)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装配;(3)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测试;(4)分析测试结果,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4. 实验报告撰写(1)整理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3)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成功装配并调试了模拟电子电路;(2)掌握了电路焊接技术;(3)熟悉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4)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2. 实验分析(1)在电路焊接过程中,注意焊接时间、焊接顺序等操作技巧,确保焊接质量;(2)在电路调试与测试过程中,合理选择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提高测试精度;(3)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模拟电子技术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技能。
模电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f6ed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9.png)
模电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对电压、电流、电子元器件等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电子系统的设计、分析和测试。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培养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1. 学习并掌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电路结构;2. 理解并掌握放大器的特性参数,如增益、带宽等;3. 了解并掌握反馈电路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4. 学习并掌握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5. 理解并掌握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和滤波特性。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放大器实验,第二部分为滤波器实验。
1. 放大器实验1.1 非反馈放大器实验通过搭建非反馈放大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电压增益,并对其频率响应进行分析。
1.2 反馈放大器实验通过搭建反馈放大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电压增益,并对其频率响应进行分析。
2. 滤波器实验通过搭建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频率响应,并分析其滤波特性。
三、实验步骤以下为放大器实验和滤波器实验的基本步骤,具体实验步骤请参考实验手册。
1. 放大器实验1.1 非反馈放大器实验步骤:a) 搭建非反馈放大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电压增益;d)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1.2 反馈放大器实验步骤:a) 搭建反馈放大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电压增益;d)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2. 滤波器实验步骤:a) 搭建低通滤波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频率响应;d) 分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带宽等参数,并绘制频率响应曲线和滤波特性曲线。
模电实验报告答案
![模电实验报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6d744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2.png)
实验名称: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一、实验目的1. 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
3. 研究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 学习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仪器进行实验测量。
二、实验原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基本的模拟电子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
共射极放大器具有电压增益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输入输出相位相反等特点。
三、实验内容1. 电路搭建: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2. 静态工作点设置:通过调节偏置电阻,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3. 输入信号接入: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接入放大器电路。
4. 测量放大器输出: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5. 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改变静态工作点,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设置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调节偏置电阻,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通过测量晶体管的发射极电压和集电极电流,确定静态工作点。
2. 输入信号接入将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信号接入放大器电路,观察输入信号波形。
3. 测量放大器输出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4. 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静态工作点,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当静态工作点过低时,输出波形失真严重;当静态工作点过高时,输出波形振幅减小。
因此,需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器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论1. 成功搭建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并实现了放大功能。
2. 通过调节偏置电阻,可以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保证放大器正常工作。
3. 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有显著影响,需要合理设置。
大学数电模电实训报告
![大学数电模电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81d73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c.png)
摘要:本报告记录了我在大学期间进行的数字电子技术(数电)和模拟电子技术(模电)实训过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实训内容总结及个人收获。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数电和模电实训,旨在:1. 巩固和深化对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
2. 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增强对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数电实训(1)数字电路基础实验:认识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如门电路、触发器等,学习其工作原理和功能。
(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验: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加法器、译码器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实验: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2. 模电实训(1)模拟电路基础实验:认识模拟电路基本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学习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2)放大电路设计实验:设计简单的放大电路,如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3)振荡电路设计实验:设计简单的振荡电路,如正弦波振荡器、矩形波振荡器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2. 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3.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实验理论,找出实验误差的原因。
4.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动手能力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实验方法掌握:通过实验,我掌握了实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模电实训报告总结
![模电实训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5683a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9.png)
模电实训报告总结在本学期的模电实训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次实训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我的工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模电实训的详细总结。
一、实训目的模电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中。
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电路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本次模电实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等。
(一)基本放大电路我们首先学习了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搭建实验电路,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性能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深入理解了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参数,以及如何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的测试和分析。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学习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如比例运算电路、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和积分运算电路等。
通过实际搭建这些电路,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掌握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外部电阻来实现不同的运算功能。
(三)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实训中,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直流稳压电源,包括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通过计算和选择元器件参数,搭建电路并进行调试,最终实现了输出电压稳定、纹波系数小的直流电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电路,以及如何解决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三、实训过程在实训开始前,老师详细讲解了实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并向我们介绍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使用方法。
模电实验实训报告范文模板
![模电实验实训报告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b747f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0.png)
一、实验名称模电实验一:晶体二极管特性分析二、实验目的1. 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掌握基于软件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方法;2. 熟悉pocket lab硬件实验平台,掌握基本功能的使用方法;3. 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三、实验原理晶体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反映了二极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变化。
本实验通过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和反向电压、电流,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分析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脑:一台,用于运行仿真软件Multisim和pocket lab硬件实验平台;2. 仿真软件:Multisim;3. 硬件实验平台:pocket lab;4. 信号发生器;5. 数字万用表;6. 电阻;7. 二极管。
五、实验步骤1. 打开Multisim软件,搭建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2. 设置仿真参数,对直流电压源V1进行DC扫描,扫描范围0~1V,步长0.01V;3. 测量二极管中的电流,记录数据;4.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5. 打开pocket lab硬件实验平台,搭建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6. 设置信号发生器参数,进行实验;7.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记录数据;8. 根据测量数据,分析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六、实验数据与结果1. Multisim仿真实验结果- 电压扫描范围:0~1V- 步长:0.01V- 二极管电流测量数据(部分):电压(V) | 电流(mA)----------|----------0.0 | 0.00.1 | 0.010.2 | 0.05...1.0 | 1.0-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3所示)2. pocket lab硬件实验结果- 信号发生器参数:频率:50Hz振幅:5V直流电压:0V负载电容:C110F- 负载电阻与输出电压、纹波电压数据(部分):负载电阻(kΩ) | 输出电压(V) | 输出纹波峰峰值(V)----------------|--------------|-----------------1.0 |2.15 | 0.110.0 | 3.85 | 0.2100.0 | 4.31 | 0.3(表格中数据可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七、实验分析与讨论1. 分析Multisim仿真实验结果,得出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2. 分析pocket lab硬件实验结果,得出二极管的基本特性;3. 对比仿真实验和硬件实验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4. 讨论二极管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模电实验报告实验现象
![模电实验报告实验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7e7aa53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2.png)
一、实验背景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并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现象。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2. 单极共射放大器3. 负反馈放大电路4. RC文氏电桥振荡器5.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四、实验现象以下是对各个实验内容的实验现象描述:1.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1)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正弦波,且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2)当输入信号为方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方波,且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3)当输入信号为三角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三角波,且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2. 单极共射放大器(1)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正弦波,且幅度、相位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2)当输入信号为方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方波,且幅度、相位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3)当输入信号为三角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三角波,且幅度、相位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3. 负反馈放大电路(1)引入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带宽变宽,稳定性提高。
(2)负反馈可降低放大电路的增益,提高线性度。
(3)负反馈可改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 RC文氏电桥振荡器(1)当电路参数满足振荡条件时,输出信号为正弦波。
(2)调节振荡电路的参数,可改变振荡频率。
(3)加入稳幅电路,可改善输出信号的波形。
5.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1)变压器输出电压经整流、滤波、稳压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2)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受负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稳压电源的设计需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实验报告模板模电(3篇)
![实验报告模板模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f8361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此处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包括相关公式、电路图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模拟电子实验箱5. 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图连接实验电路;2.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相关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幅值的信号;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5.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变化;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7.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此处列出实验数据,包括测量结果、波形图等。
)1. 电路参数测量结果:(列出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测量值)2. 电路输出波形分析:(分析电路输出波形,如幅度、频率、相位等)3.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分析误差原因)六、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总结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3. 对实验电路进行改进,提高电路性能;4. 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实验技能。
七、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仪器与设备;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与分析;6. 实验结论;7. 参考文献。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2. 操作实验仪器时,轻拿轻放,避免损坏;3. 严谨实验态度,认真记录实验数据;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场地,归还实验器材。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第2篇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孙晖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 实验类型: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与调试技术;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方法,了解在不同偏置条件下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 学习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频率特性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4. 了解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失真的关系,掌握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方法;5. 进一步熟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2.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3.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4. 测量输入电阻5. 测量输出电阻专业:光电1302 姓名:杜嘉伟 学号:3130000946 日期:2014/12/3 地点:东三6. 测量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7. 研究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三、主要仪器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共射电路实验板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1)按所设计的放大器的元件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电路的完整性。
(2)开启直流稳压电源,用万用表检测15V 工作电压,确认后,关闭电源。
(3)将放大器电路板的工作电源端与15V 直流稳压电源接通。
然后,开启电源。
此时,放大器处于工作状态。
(4)调节偏置电位器,使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满足设计要求CQI=6mA 。
为方便起见,测量CQI时,一般采用测量电阻C R 两端的压降RC V ,然后根据CQ I =RC V /CR 计算出CQ I 。
(5)测量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将测量值、仿真值、理论估算值记录在下表中进行比较。
2.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1) 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kHz 的正弦波,加到电路板上的Us 端。
(2) 用示波器检查放大电路输出端是否有放大的正弦波且无失真。
(3) 用示波器测量输入Ui 电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幅度,使电路输入Ui= 10mV(有效值)。
(4) 负载开路,用示波器测出输出电压Uo 有效值,求出开路放大倍数。
(5) 负载接上1k Ω,再次测Uo ,求出带载放大倍数。
3.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1)负载开路,逐渐增大输入信号幅度,直至输出刚出现失真。
(2)用示波器测出此时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即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MAXV 0。
(3)负载接上1k Ω,再次测MAXV 0。
4. 测量输入电阻iR(1)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幅度和频率?),加到电路板上的Us 端。
(2)用示波器测出Us 和Ui 电压。
(3)求出输入电阻。
5. 测量输出电阻oR(1) 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加到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2) 断开负载,用示波器测出输出电压Vo'。
(3) 接上负载,用示波器测出输出电压Vo 。
(4) 计算输出电阻oR 。
6. 测量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1) 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kHz 的正弦波,加到放大电路输入端。
(2) 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测输出电压,调节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Vo =1V 。
(3) 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降低信号频率,使输出幅度下降至0.707Vo 时,得到下限频率Lf 。
(4) 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增大信号频率,使输出幅度下降至0.707 Vo 时得到上限频率Hf 。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B V V)(V V E)(C V V)mA (CQ I理论值 5.2306 4.530 9 6 仿真值 5.271 4.558 9.001 6 实验值5.184.569.106下图是PSPICE 模拟图理论值计算过程:要使CQ I =6mA ,则V R I V V C CQ CC C 9=⨯-=,V R R I V e e CQ E 530.4)1.5750(6)(21=+⨯=+⨯≈V V V E B 2306.57.0=+=2.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测试条件实测值(有效值)理论值VA仿真值VA )(mVVs)(mVVi)(oVVVA∞=LR10 7.51 0.725 96.53 87.24 92.67 k1=LR10 7.36 0.369 50.47 43.62 47.27 下为实测值与仿真结果理论值计算过程:电压放大倍数22)1(])1([)(e be Le be b LL ce cebi o v R r R R r I R R r r I V V A ⋅++'-≈++'⋅'+-==ββββ ,其中E be I r 26300⨯+=β, 则由公式算出,当Ω='Ω=500,k 1LL R R 时,放大倍数=43.62,当Ω='∞=k 1,L L R R 时,放大倍数=87.24另外,PDF中的电压放大倍数公式给错了,那是共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计算公式。
3.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测试条件实测值(有效值)理论值VA仿真值VA (有效值)m axoV(峰值)maxoV(峰值)maxoV(峰值)maxoV∞=LR 3.18V 4.5V 3.77V 4.35V k1=LR 2.46V 3.48V 3.00V 3.30V 以下两张图是临界最大不失真时的仿真图理论计算过程:截止失真:LCQ CE R I v '⋅=∆1 饱和失真:V V V v CES CEQ CE 77.37.0-53.4-92==-=∆当Ω='k 1LR 时,V v CE 61=∆,当∞='L R 时,V v CE 31=∆ 而最大不失真电压应取两者最小,故为表格中的答案。
4. 测量输入电阻iR输入电阻(实测值) 理论值 仿真值)(mV V s)(i mV V)(Ωk R i)(Ωk R i)(Ωk R i10029.32.1130.8221.48理论计算过程:按题中电路,输入电阻Ω=+=k r R R R R be b wb b i 822.0////)(215. 测量输出电阻oR输入电阻(实测值)理论值仿真值)('V V o)(V V o)(0Ωk R)(0Ωk R)(0Ωk R2.811.430.96510.952仿真结果:k 1=L R 时:∞=L R 时:故仿真值=(2.1090/1.0802-1)*5100=952 理论计算过程: 输出电阻Ω=≈k R R c o 16. 测量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测试条件 实测值 理论值 仿真值L fHfL fHfL fHf∞=L R 186Hz 180Hz / / 163Hz 36.3MHz k 1=L R800kHz980kHz//166Hz66.2MHzk1R时,=LR时,∞=L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从实验数据来看,实验值、理论值和仿真值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2. 由于实验中所采用的元件并非理想元件,理论计算时一般都忽略一些小量,而模拟时却又是忽略一些实际因素的值,故三者在值上略有偏差。
3. 数据误差较大的一组实验是测量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这是因为在实验中调节的时候,很难确保静态工作点不变,且电压跳动幅度较大,很难把控。
另外,模拟的上限频率值太高,是因为模拟时没有忽略分部电容的影响。
4. 测量CQ I 时,万用表的内阻若不够大,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误差。
5. 从实验中能分析出以下结论:(1)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工作区时,能实现将电流放大的功效,若加上了负载LR 之后,会使得放大系数变小。
(2)共射放大电路存在最大不失真电压。
当CQ I 偏小时,放大电路容易产生截止失真;当CQ I 偏大时,容易产生饱和失真。
饱和失真在图像上的体现是“削顶”,而截止失真会“缩顶”。
当接入负载L R 后,其最大不失真电压会下降。
所以静态工作点一定要选取在最佳位置。
(3)共射放大电路存在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其通频带为上下限频率之差。
七、讨论与心得(1)试分析电路中的Re2、Rb1、Cb 起什么作用?Re2: 防止RL 被短路,并分vi 的一部分压降,可以控制放大倍数。
Rb1: 使vbe 上有压降,即使滑动变阻器为0,防止vbe 被短路。
Cb: 隔离直流信号,防止输入信号Vi 在Rs 上有分量。
(2)当静态工作电流ICQ通过测量VE或VC来间接地得到时,分析万用表内阻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若万用表内阻不够大,则会从原电路中分一部分电流,导致Ic测量存在误差。
(3)各仪器的接地端不再连在一起,示波器上的波形将发生什么变化?波形将会紊乱。
(4)在测试各项参数时,为什么要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不失真?因为一定要保证其工作区域在三极管的放大区。
(5)与负载开路相比,接上负载对放大电路的上下限频率有什么影响?在测上限和下限频率时,如何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为什么使输出电压为1V?接上负载之后对下限频率基本无影响,上限频率会大大减少。
选择输入信号应保证一开始V不失真,o实验中调节成使V为1V。
输出电压取为1V是因为比较方便测量与读取。
o(6)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时,示波器上有关按钮应置什么位置?应该设置一个波形为反向,看是否重合。
若重合就代表它们是反相的。
(7)在测量输入电阻时,为什么不能直接测Rs两端的压降?因为RS两端没有电路的公共接地点,若用示波器或者毫伏表测量,会干扰信号,导致误差。
(8)如何判断放大器的截止和饱和失真?当出现这些失真时应如何调整静态工作点?截止失真是缩顶,饱和失真是削顶。
出现饱和失真时应将静态工作点向下调,截止失真应该向上调。
(9)在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测量时,测得VCEQ<0.5V,说明三极管已处于饱和状态;若VCEQ ≈+VCC(电源电压),则说明三极管已处于截止状态;若VBEQ > 2V,估计该晶体管已被击穿。
(10) 共射电路实验中所用的耦合电容是(哪一种类)电容。
在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我们选用的D882是NPN管对吗?描述怎样从外观判别e、b、c三个管脚。
对,有箭头的是从b管脚到e管脚,剩下一个是c管脚(11) 仿真电路时,若将VSIN元件的属性设置为:DC=10mV;AC=20mV;VOFF=30mV,VAMPL =40mV,FREQ=1KHz。
则在进行静态工作点计算时,采用的电压值是;DC=10mV进行交流扫描分析时,采用的电压值是;AC=20mV进行瞬态分析时,采用的电压值是。
Voff=30mV, Vampl=40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