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镇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乡镇防汛应急预案(共3篇)》
《乡镇防汛应急预案(共3篇)》乡镇防汛应急预案由会员“tylong1101”投稿精心推荐,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乡镇防汛应急预案希望你能喜欢这篇乡镇防汛应急预案范文。
一、基本情况xx镇位于xx县东北部,金溪下游,总面积252.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xx村距县城20公里。
全镇辖12个村委会、7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有3189户,总人口11208人(其中农业户2582户,人口10036万人),镇党员总数495人(农村党员403人),其中女党员78人。
全镇有耕地面积1.70万亩,其中水田1.68万亩;旱地面积221亩,林地面积23.7万亩,水果8635亩。
现有各类企业2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
二、指导思想本预案是当汛期出现暴雨天气和洪涝灾害时,有关部门和人员所采取的不同于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工作方案,以确保紧急状态时迅速安全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
力争做到“不死人,少损失”。
三、主要易发灾害点小松水库下游低洼处主要有小松街尾、李园屯中、定高黄塘、湖头埂头、埂尾、湖头、上元外碓七处易发点,易滑坡等地质灾害点主要有18处,具体住户、人数、财物、联络电话、险情分析及应急转移方案具体见各村的防洪工作预案。
四、健全组织指挥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镇防汛抗灾调度,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指挥:黄朝阳(党委副书记、镇长)常务副指挥:林其明(党委委员、副镇长)副指挥:吴宗贤(党委副书记)魏智(党委武装委员、人武部长)肖和(综治副镇长)成员:詹作全(党委办负责人)宋发成(政府办负责人)杨瑞忠(水电工作站站长)吴彬祥(民政办主任)余泉华(国土资源所所长)严和荣(农技站站长)沈灼泉(公路站站长)林敏(财政办主任)雷建斌(企业站站长)吴火生(农机站站长)叶礼旺(小松公安派出所所长)肖福生(小松水库管理所所长)方淑勇(小松广播站站长)张扬薇(小松卫生院院长)李陈枝(小松林业站站长)林茂(小松中学校长)宋起燚(小松中心小学校长)杨瑞旺(小松供销社主任)李祖华(小松供电所所长)吴建萍(小松邮电支局局长)谢正辉(小松村村主任)廖弼满(高历村村主任)下设六个专业组:1、综合组任务是。
乡镇防汛防洪应急预案范本
乡镇防汛防洪应急预案范本乡镇防汛防洪应急预案范本第一部分:前言乡镇防汛防洪应急预案是乡镇政府制定的应对突发性洪涝灾害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加强对洪涝灾害的预警、防范、抢险和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为此,特制定本《乡镇防汛防洪应急预案范本》,作为各乡镇政府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的参考。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原则1. 指导思想: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中心,科学、谨慎、高效地开展防汛防洪工作。
2. 基本原则:(1) 坚持预防第一,综合治理。
(2)坚持失守防范,主动预警。
(3) 坚持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4) 坚持依法防洪,科学救助。
第三部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1.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推进防汛防洪工作,包括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2. 指挥部:负责具体的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包括指挥部主任、指挥部副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 监测预警部门:负责监测气象、水文等信息,预测和预警洪涝灾害,及时向指挥部和广大群众发布预警信息。
4. 救援抢险部门:负责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包括消防、民兵、志愿者等力量的动员和协调。
第四部分:预警预案1. 预警级别和颜色:根据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级别。
2. 预警信息的发布:监测预警部门应及时向指挥部和广大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受影响区域、预警期限等。
第五部分:防范预案1. 防范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统一组织人员搭建挡水墙、加固堤坝、清理河道、疏通水渠等工作,确保河道通畅,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的灾害性。
2. 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在预警信息发布后,指挥部应向广大群众宣传防汛知识,告知避险地点和逃生路线,鼓励群众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第六部分:应急救援预案1. 抢险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救援抢险部门应根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确保救援工作的快速、顺利进行,包括疏散、救助、转移、抢险等工作。
防汛度汛应急预案编写大纲范文
防汛度汛应急预案编写大纲范文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国在汛期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可能发生的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三、预案编制依据1. 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2. 国家及地方防汛抗旱规划、政策文件。
3. 历史洪水、暴雨资料及灾害风险评估。
4. 同类预案及经验借鉴。
四、预案总体目标1.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避免人员伤亡。
2. 保障基础设施安全:确保重要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减少灾害损失。
3. 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灾后社会秩序井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五、组织结构及职责1. 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防汛度汛工作,协调各部门、单位及社会力量。
2. 防汛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汛管理工作,协调、监督各部门、单位履行职责。
3. 抢险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确保险情及时得到控制。
4. 监测预警部门:负责洪水、暴雨等灾害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5. 疏散转移部门:负责组织群众疏散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六、预防措施1. 建立健全防汛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岗位职责。
2. 加强防汛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防汛意识。
3. 开展防汛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4. 完善防汛基础设施,提高排水、泄洪能力。
5. 制定抢险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
6. 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确保随时调用。
七、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发布:监测预警部门发现洪水、暴雨等灾害迹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抢险救援:抢险救援队伍立即行动,对险情进行处置。
3. 疏散转移:疏散转移部门组织群众有序转移,确保生命安全。
4. 灾后安置:受灾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提供临时安置和生活保障。
5. 恢复重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防汛应急演预案编制大纲范文
防汛应急演练预案编制大纲范文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国在汛期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洪水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强化汛期防护,消除或降低洪涝灾害事故风险。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指挥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 结合实际,全面部署。
充分考虑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 科学实施,团结协作。
运用先进技术,提高防洪调度、抢险救灾能力,形成全社会的防洪防汛合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地区在汛期面临的洪水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领导和协调全社会的防洪防汛工作。
2.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
3. 各级防汛指挥部要明确职责,加强对防洪防汛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五、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阶段:根据气象、水利等部门提供的信息,提前发布预警,提醒有关部门和群众做好防范工作。
2. 应急准备阶段:各级防汛指挥部要组织力量,备齐防汛物资,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准备工作。
3. 应急响应阶段: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各级防汛指挥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4. 恢复重建阶段:洪水灾害过后,各级防汛指挥部要组织力量进行灾后重建,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六、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防汛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各级防汛指挥部和相关部门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2. 定期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全社会的防洪防汛意识。
七、预案的修订和解释1. 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以适应防洪防汛工作的需要。
2.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国家防汛指挥部所有。
通过以上预案编制大纲,我们可以看到防汛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原则、适用范围、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流程、培训和演练以及预案的修订和解释等内容。
镇_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坝)、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集镇防洪以及供水危机等自然灾害。
三、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一)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维护社会稳定,尽力做到不倒一坝,不溃一堤,不损一站(房),不死一人。
(二)基本原则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
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
洪涝干旱灾害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委会为主进行处置,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镇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指导、督促各村的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
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
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四、组织体系(一)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是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
(二)村防汛抗旱工作组各村成立防汛抗旱工作组,负责本村范围内的防汛抗旱工作。
五、监测预警(一)巡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设施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二)监测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等变化,及时掌握灾情发展动态。
(三)预警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范措施。
六、应急响应(一)响应启动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二)响应行动1、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员安全。
2、调度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加强重点领域管控,确保重要设施安全。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一、编制目的为了做好我国防汛抢险工作,提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经批准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等进行编制。
三、工作原则1. 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的,确保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2.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部署,突出重点。
3. 科学决策,有序应对,快速反应,全力抢险。
4. 社会参与,公众自救,团结协作,共同抗灾。
四、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所有防洪工程、水库大坝、重要河道、城市防洪以及可能引发水旱灾害的各类工程和区域。
五、预案内容1. 组织指挥体系:建立健全防汛抢险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行政首长、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和任务。
2. 预防预警机制: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3. 抢险救援措施:针对不同险情,制定具体的抢险救援措施,明确抢险救援队伍、物资、设备等资源配置。
4. 转移安置:制定转移安置方案,明确转移对象、安置地点、交通保障等。
5. 灾后重建:制定灾后重建计划,明确重建目标、任务、资金、期限等。
六、工作流程1. 预报预警:气象、水文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抢险救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抢险救援。
3. 转移安置:对受灾群众进行转移安置,确保人员安全。
4. 灾后重建:灾后积极开展重建工作,恢复防洪工程设施功能。
5.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七、责任与考核1.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责任,严肃纪律,确保预案落实。
2. 建立健全防汛抢险工作考核制度,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预案演练与修订1. 定期组织防汛抢险预案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在汛期发生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防汛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 《防洪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4. 《防汛抗旱工作规定》5.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防汛抢险工作。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抗结合2.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 依靠群众,全民参与五、组织体系1. 防汛指挥部(1)组成: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职责:负责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分级指挥机构(1)县(市、区)级防汛指挥部(2)乡镇级防汛指挥部(3)村级防汛指挥部3. 防汛抢险专业队伍(1)消防、公安、卫生、交通、通信等专业队伍。
(2)民兵、志愿者等社会力量。
六、应急处置措施1. 洪水预警(1)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组织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2. 汛情应对(1)加强堤防巡查,及时发现并排除险情。
(2)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确保堤防安全。
3. 汛情解除(1)全面检查堤防、水库、水闸等工程设施。
(2)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应急物资储备1. 防汛物资:编织袋、沙袋、铁锹、锄头、水泵、发电机等。
2. 医疗救援物资:药品、医疗器械、救护车等。
3. 通讯设备:手机、卫星电话、对讲机等。
八、宣传教育1. 加强防汛抢险知识普及,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2. 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防汛抢险信息。
九、预案管理1. 定期组织修订和完善预案。
2. 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防汛指挥部负责解释。
镇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镇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了加强防汛抢险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
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灾害分析
水灾是我市常见的灾害,主要由暴雨、台风、地质灾害等因素
引起。
特别是在汛期,一旦遇到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河流洪水等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做好抢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应急组织
1.指挥部:设立防汛抗洪指挥部,负责领导、协调、指挥全市
的防汛抗洪工作。
2.应急救援队伍:是指市级及县区级防汛队伍,由各有关单位、部门及道德志愿者等组成,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各县区应设立应急
救援指挥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灵活调配救援队伍。
3.台风应急队:由市、县区防汛指挥部或相关单位、部门、社
会志愿者等组成,分负责应急救援、疏散转移等重要工作。
四、预案内容
1.相关措施:。
防汛应急抢险预案编制大纲范文
防汛应急抢险预案编制大纲范文一、编制目的为了做好我国在遇到突发性洪水、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抢险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2. 国家和地方防汛应急预案;3. 当地气象、水文、地质等信息资料;4. 历年防汛抗洪实践经验和教训。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遇到突发性洪水、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抢险工作。
四、工作原则1. 以人民为中心,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 预防为主,防抢结合;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5. 科学防控,确保质量。
五、组织结构1. 成立防汛应急抢险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和指挥整个应急抢险工作;2. 设立预报预警组、抢险救援组、转移安置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分别负责相关职责;3. 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应急抢险组织,落实各项措施。
六、预报预警1. 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 各级防汛部门要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 当地政府要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知危险区域居民做好转移准备。
七、应急抢险1. 一旦发生灾害,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 抢险救援组要迅速组织抢险队伍,开展抢险工作;3. 转移安置组要组织危险区域居民迅速安全转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 物资保障组要确保抢险救援物资充足,满足应急需求;5. 宣传报道组要实时报道抢险救援情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八、后期处置1. 抢险救援结束后,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2. 对抢险救援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个人进行表彰;3. 对应急抢险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
九、预案的修订和实施1. 预案制定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2.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3.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预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预案的落实。
2024年镇委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2024年镇委防汛抢险应急预案____年镇委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____年防汛抢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本镇的防汛抢险工作,并为防指、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防汛抢险和救灾工作提供指导。
第三条防汛抢险工作的目标是科学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及时发现并抢险处理各类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四条防汛抢险工作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应对、严格管理、及时响应。
第二章防汛抢险的组织和指挥第五条建立健全防汛抢险组织体系,包括防指、抢险指挥部、抢险小组等。
第六条防指是统一领导和指挥抢险工作的机构,由相关领导担任指挥,负责决策、调度、协调等工作。
第七条抢险指挥部是负责具体指挥抢险行动的机构,由抢险指挥部指挥员领导,包括救援、工程、通信、后勤等部门。
第八条抢险小组是执行具体抢险任务的工作单位,由各部门、各单位派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救援、工程等任务。
第九条防指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逐级报告上级领导,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灾情和抢险进展情况。
第三章防汛抢险的预案和措施第十条做好灾前预防工作,包括加强对河道、水库、水闸等防洪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居民宣传教育等。
第十一条构建健全抢险队伍,包括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抢险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
第十二条做好灾中救援工作,包括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和转移被困人员,提供急救和医疗救助。
第十三条做好灾后恢复工作,包括对受灾区域进行清理和修复,为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后续救助。
第十四条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包括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防汛抢险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分工第十五条建立健全防汛抢险的工作机制,包括加强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做好信息共享和联动工作。
第十六条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分工明确的原则,落实抢险工作的责任,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范文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汛期期间我国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制定本预案,以提高应对突发性水旱灾害的能力。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水利部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大江大河、重要湖泊、水库、防洪保护区等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抢险工作。
1.4 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团结协作、全民参与。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防汛抢险指挥部设立防汛抢险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全国的防汛抢险工作。
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军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代表组成。
2.2 地方防汛抢险指挥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抢险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抢险工作。
2.3 抢险救援队伍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建立抢险救援队伍,包括专业抢险队伍、志愿者队伍等。
三、预防预警机制3.1 监测预报建立健全水利气象监测预报体系,及时掌握水雨情信息,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 预警信号根据水雨情信息,发布预警信号,包括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
四、应急响应行动4.1 响应级别根据洪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4.2 响应措施(1)调度水利工程:根据洪水预报,提前做好水库、湖泊、河道的调度工作,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2)转移疏散:对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进行转移疏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抢险救援: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抗洪抢险工作,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4)灾后重建:洪水退去后,组织力量进行清淤、消毒、恢复水利设施等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五、保障措施5.1 人力保障建立健全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5.2 物资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应储备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包括救生衣、编织袋、砂石、土工布等。
乡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范文
乡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范文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做好突发性水旱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持和促进我乡社会稳定与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本乡范围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洪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雨、干旱灾害以及地震,恐怖活动等引发的水库垮坝、河道决口、滑坡、泥石流、洪水危害,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一)组织机构成立乡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由乡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副乡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职责1. 乡防汛抗旱指挥部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洪工作的法规、政策和乡党委、政府的决定、指令。
(2)组织制定和修订本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3)统一指挥、协调全乡防汛抗旱工作,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4)及时发布洪水、干旱预警信息,组织转移危险地区群众。
(5)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
三、预防预警机制(一)预防预警信息1. 气象信息:包括天气预报、预警信号等。
2. 水文信息:包括水位、流量、降雨量等。
3. 地质信息:包括地质灾害预警、险情等信息。
(二)预防预警措施1. 加强防汛抗旱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汛抗旱意识。
2. 定期开展防汛抗旱演练,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3. 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制度,确保防汛抗旱物资充足。
4. 加强防汛抗旱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旱设施的抗灾能力。
四、应急响应(一)响应分级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二)响应措施1. Ⅰ级响应:启动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体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到岗到位,组织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大纲
一、前言1. 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洪涝灾害损失,提高防汛抢险工作的应急响应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
二、适用范围1. 适用区域: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水库、河道、湖泊等水工程及其周边地区。
2. 适用对象:各级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气象、公安、交通、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三、组织体系1. 预防准备阶段(1)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设立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3)建立防汛抢险队伍,明确职责分工。
2. 应急响应阶段(1)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灾情等级和应急预案要求,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组织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阶段(1)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情信息。
(2)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地区和单位做好防范工作。
2. 应急响应阶段(1)启动应急响应,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做好受灾地区物资保障、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工作。
3. 应急恢复阶段(1)组织受灾地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2)总结防汛抢险工作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1. 通信保障(1)确保防汛抢险通信畅通,建立应急通信网络。
(2)配备应急通信设备,确保应急指挥调度需要。
2. 物资保障(1)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如沙袋、水泵、救生器材等。
(2)确保物资储备充足,便于应急调用。
3. 人员保障(1)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技术保障(1)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防汛抢险工作效率。
(2)加强科研攻关,提高防汛抢险技术水平。
六、预案管理与更新1. 预案管理(1)定期组织预案修订,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XX镇防汛抢险指挥部抗洪抢险预案
XX镇防汛抢险指挥部抗洪抢险预案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抢险方针,确保全镇安全度汛,一旦有大的汛情发生,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抗洪抢险,特制定我镇防汛预案。
一、组织机构镇成立防汛抢险总指挥部,由镇长郝翔任总指挥,会同洪水发生的村以及包村干部对防汛方案付诸实施。
总指挥下设四个组,具体负责防汛现场的组织、抢险、联络、供应、救护等工作,其主要职责分工如下:1、汛期监察抢险组:组长:XX成员:XX发生汛情的村负责人,带领专业抢险队伍,组织当地群众全力抢险。
2、民兵应急分队:组长:XX负责民兵的调动,参与应急抢险。
3、医疗救护组:组长:XX成员:XX与医疗卫生部门负责抗洪抢险人员的救护工作。
4、通讯联络组:组长:XX成员:XX与防汛值班人员,会同司机搞好抗洪抢险的通讯联络工作。
5、物资供应组:组长:XX成员:XX和供销社、物资等部门负责抢险的食品、物资供应。
二、职责范围1、抗洪抢险总指挥要在汛情发生时,亲自坐阵,根据现场情况精心组织、合理指挥,全力组织抗洪抢险,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2、抗洪抢险组,要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迅速到达汛情发生地,根据现场情况,全力抢险,并及时准确地向总指挥报告进度情况。
3、医疗救护组要保证汛情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坚守岗位,随到随治安全转移。
4、通讯联络组必须保证上、下的通讯畅通无阻,使现场总指挥随时掌握汛情,及时下达命令,并能向上级汇报抗洪抢险进展情况。
5、物资供应组必须保证及时供应抗洪抢险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和食品等。
三、接报汛情与处理1、镇防汛指挥部或值班人员接到汛情报告后,立即办理以下事项:①详细登记汛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及受灾情况。
②立即将汛情报告镇防汛办公室或总指挥。
③通知机关防汛队伍,迅速赶赴现场。
④通知洪水发生村的主要负责人发动群众,组织力量全力抗洪。
⑤根据现场汛情,通知邻村抢险队伍迅速赶赴现场抗洪。
⑥迅速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汛情。
2、镇防汛指挥部接到汛情报告后,根据洪水情况,现场总指挥要及时带领一定数量的抗洪抢险队员赶赴现场,会同汛情发生地的干部尽快制定最佳抢险方案,并进行现场指挥,全力组织抗洪。
(应急预案)平阳县乡镇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平阳县乡(镇)防汛预
平阳县乡(镇)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编制大纲一、概况(一)地理环境:包括乡镇位置、地形地势、交通情况等。
(二)社会经济:包括办事处、村居、户、人口、耕地面积(其中水田面积、旱地面积等)、学校、生产总值、厂矿企业、工农业产值等情况。
(三)河流河网:包括所在水系、主河道及支流的河长、面积、宽度、水深等情况。
简要说明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河流水系等情况。
二、水利工程基本情况(一)水库、山塘:包括水库、山塘的名称、位置、总库容、集雨面积、坝型(即土坝、粘土心墙坝、土石坝、拱坝或重力坝等)、坝顶高程、坝高、坝长、坝基地质条件、工程安全状况及其他配套工程设施等。
(二)堤防:包括海堤、江堤、溪堤等防洪堤的名称、位置、防洪标准重现期(年一遇);堤防长度、宽度、高度;堤顶高程、堤基地质条件、修建时间;保护人口、耕地等情况;堤身安全状况等。
(三)水闸:包括水闸的名称、位置、孔数、孔宽、流量及工程安全状况等。
(四)工程管理:包括分级管理责任单位、管理制度等情况。
三、历史灾害及原因分析(一)历史主要灾情:选择几次典型的台风、暴雨、洪涝、地质等及受灾情况等。
(二)灾害原因分析:1、气象水文:包括气候情况、年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气温变化情况等。
2、地理、工程及人为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工程因素及人为等多方面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四、重点隐患部位(一)可能发生险情的水库山塘:说明现有防御能力和可能影响下游村庄、人口、农田面积、交通情况等。
(二)可能出险的堤防:说明现有防御能力和受损进水可能影响的村庄、人口、耕地、学校、工矿企业、交通情况等。
(三)可能发生险情的水闸:说明现有防御能力和对周边影响的村庄、人口、耕地、工矿企业、交通情况等。
(四)地质灾害点:说明地质灾害点名称、位置、规模、稳定状况、离村庄距离,影响村庄、房屋、人口等。
(五)其它方面:在建工程、危房数量、危房内居住人口,近海养殖人员、沿海或海岛船只船只停泊等(有渔船的乡(镇)要具体说明渔船、渔民、港口码头及停泊等情况,并在附表中详细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河道发生超标准洪水或河堤决口;
(2)某局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或多处局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3)水库、淤地坝垮坝;
(4)县防指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4.
镇防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行使权力。镇防指召开紧急会议,镇防指指挥长主持会议,镇主要领导、防指成员、有关部门参加,做出防汛抗洪应急工作部署,镇防指组成前线指挥部,现场指挥防汛抢险和抗洪救灾工作,镇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抗洪抢险相关工作,镇、村两级投入最大力量,继续进行抗洪抢险,同时将险情、灾情立即上报县防指,请求县防指支援。
3.1.3
(1)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2)洪涝灾情发生后,相关村和单位第一时间向镇防指报告洪涝受灾情况,镇防指应及时准确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镇政府和上级防指报告。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4.6
4.6.1
(1)当河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镇防指应按照批准的防洪预案和防汛责任制的要求,组织专业和群众防汛队伍巡堤查险,严密布防,必要时请求上级调动部队、武警参加堤段、重点工程的防守或突击抢险。
(2)当河道洪水水位继续上涨,危及重点保护对象时,镇防指应根据河道水情和洪水预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防御洪水方案,清除河道阻水障碍物、临时抢护加高堤防和增加河道泄洪能力。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各类通讯渠道,确保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7)防汛检查。实行“查组织、查预案、查隐患、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依法强行拆除。
XXX镇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XXX镇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
为了做好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我镇防汛抢险、抗洪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预案。
4.
4.
(1)河道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且河堤发生重大险情;
(2)某局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或多处局部同时发生较大洪涝灾害;
(3)水库、淤地坝发生超警戒洪水,同时出现重大险情。
4.
镇防指召开紧急会议,指挥长主持会议,镇主要领导、防指成员、有关单位参加,具体安排防汛抗洪工作,并向县防指汇报险情、灾情,请求县防指支援。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靠前指挥,镇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抗洪抢险工作,镇、村两级防汛应急抢险队全力开展抗洪抢险工作,及时控制险情。镇防指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和工情发展变化,组织抗洪抢险后备力量,随时准备进行更大规模的抗洪抢险工作。
4.
4.(1)河道发生超警源自水位洪水;(2)某局部发生较大洪涝灾害或多处局部同时发生一般洪涝灾害;
(3)水库、淤地坝发生重大险情。
4.
镇防指召开会议,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议,具体安排防汛抗洪工作;有关责任人上岗到位,靠前指挥,镇防指各成员按照相关职责做好相关工作;根据预案组织防汛抢险,镇、村两级抢险队进行应急抢险,派出技术组到一线具体帮助防汛抗洪工作,并及时将工作情况向县防指汇报。
2.1
镇人民政府设立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镇防指),负责领导组织全镇防汛抗洪工作,办事机构为镇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镇防办),设在镇政府办公室。
2.1.1
(镇防指由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分管水利的副镇长、武装部长等任副指挥,相关分管领导、相关机关站所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请详细列出。
4.1.3镇防指各成员单位应按镇防指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4.1.4洪涝灾害发生后,由镇政府和镇防指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和抗灾救灾等方面工作。
4.1.5洪涝灾害发生后,由镇防指向镇政府和上级防指报告情况,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可越级上报,并同时报上级防指。任何个人发现堤防、水库、淤地坝发生险情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1.4.2防汛工作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防汛责任体系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制。各有关单位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
1.4.3防汛抗洪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
1.4.4防汛抗洪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2)堤防有决口风险,水库、淤地坝有溃坝风险时,镇防指迅速向下游乡镇、村组发出警报,同时向县防指报告险情,堤防、水库、淤地坝下游乡镇、村组收到上游发出的警报后,应组织受威胁区域的群众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防止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4.7
4.7.1汛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救灾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堤防决口和水库、淤地坝垮坝应急方案。研究制定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主动应对大洪水。针对河道堤防险工险段,还要制定工程抢险方案。
(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防汛物资可采取自储、委托储备等多种储存方式。
4.6.2
(1)当山洪灾害易发区雨量观测点降雨量达到一定数量或观测山体发生变形有滑动趋势时,应及时上报,由国土部门发出警报,对紧急转移群众做出决策,如需转移时,镇防指要立即通知村及有关单位按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
(2)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应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防止出现漏户漏人和人员返回危险区情况发生。
1.4.5坚持依法防汛,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
1.4.6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依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镇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洪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设立前线防汛指挥部。镇内有关行业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立行业防汛指挥部,负责本行业、本单位防汛抗洪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3)镇防指应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上报洪涝灾情。
3.2
3.2.1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洪涝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责任人、防汛队伍和雨水情监测预警措施,加强防汛抢险队伍的建设。
(3)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淤地坝等各类水利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及时堵复河堤缺口;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渡汛方案。
2.1.3
党政办公室:负责防汛抗洪重大事件协调,负责防汛有关通知、文件的上传下达。
镇武装部:负责防洪抢险队伍的组织、训练和抗洪抢险等工作。紧急情况下要担负起抗洪抢险、营救群众、抢救国家财产和群众财产等重大抗洪任务。
………(其余成员单位职责请按实际情况编写)
所有成员单位要在镇防指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服从大局,明确责任,齐心协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决不能推诿扯皮,贻误时机。
(3)发生山洪灾害后,若导致人员伤亡,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突击队紧急抢救,必要时向上级政府请求救援。
4.6.
(1)当出现堤防决口,水库、淤地坝溃坝前期征兆时,镇防指和防汛责任单位要迅速调集人力、物力全力组织抢险,尽可能控制险情,并第一时间向下游发出警报。重要河道堤防决口,水库、淤地坝等事件应立即报告县防指。
2.1.2
镇防指负责领导、组织、监督、协调全镇的防汛抗洪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有关防汛抗洪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的命令,制定防汛抗洪规章制度,及时提出防汛抗洪工作具体部署,及时掌握雨情、汛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洪减灾措施,督促检查各村组、各单位落实防汛责任制,组织开展防汛安全检查,组织调配防汛抗洪物资和队伍,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2.1.4镇防办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决定、调度命令以及镇党委、政府的指示,承办镇防指的日常工作,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洪工作,督促检查防汛抗洪措施的落实;负责组织辖区防汛应急抢险预案的编制、审查;组织、协调各村、各单位实施防汛抗洪责任制,参与组织抗洪抢险工作并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负责防汛监测、预警、通讯设施设备和使用管理;做好防汛物资计划储备和使用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汛情、灾情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必要时发布雨水情信息、水情预报和汛情公报;提出全镇防汛抗洪部署和决策意见,供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防指决策。
1.3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突发性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洪涝灾害包括:河川洪水、洪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以及由洪水、地震、恐怖活动等引发的水库、淤地坝垮坝、堤防决口、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
1.4
1.4.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防洪与抢险并重,防汛与排涝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洪抢险的现代化水平。
4.1.6因洪涝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镇防指应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和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灾害扩大的传播链,防止次生和衍生灾害的蔓延,并及时向镇政府报告,必要时请求上级支援。
4.
4.
(1)局部发生一般洪涝灾害;
(2)水库、淤地坝发生一般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