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豆“3414”试验分析与总结
大豆“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试 验 增产 的处 理 进 行 比较 , 高到 低 依次 为 : 从 处理 1 、 O 处理 8 处 理 4 处 理 5 处 理 3 处 理 1 处 理 l 。 优组合 是 处理 、 、 、 、 2、 3最 l. 0 即施 氮 、 、 肥 纯量 分别 为 9 .、4 .、9O gh 2 磷 钾 30 1 70 9 .k/m 。
4 参 考 文 献
【] 宝华 , 云 彩 , 学 伟 , . 同肥 料 组 合 对 高 油 大 豆 黑 河 1 1李 赵 郑 等 不 9品 质
收 稿 日期 2 1— 3 0 00 0—5
【】 2 高永富 . 大豆肥料肥效 验证试验初报[] J. 内蒙古农 业科技 ,0 7 S ) 20 (1 :
由 表 2可 知 , 豆 株 高 在 4 .~ 90 m, 株 荚 数 1 .~ 大 1 5 .c 单 9 55
2. , 1 2个 单株 粒数 3 .~ 37粒 , 粒重 1 . 1 .g 06 4 . 百 40 67 。 ~
表 2 大 豆 考 种 测 产 结 果
3 结 论 与 讨 论
和 产 量 的 影 响 I1 作 与 栽 培 ,0 6 2 :7,3 J. 耕 20 ()3 5 .
12 试 验 设 计 .
采 用 “44 正 交 试 验设 计 , 计 方 案 见 表 1小 区面 积 3 1” 设 。
1.mz行长 6 5行 区 , 重 复 。 验两 侧步 道 各留 l 95 , m, 3次 试 m。
13 试 验 实 施 .
试 验地 设 在 中心 东 山 试验 田 , 岗 地 , 层 黑 土 。 平 薄 前茬 为 大豆 , 翻起 垄 。 秋 5月 1 3日播 种 , 量 8 .k/m , 适 乐 播 25 gh 用 时种 衣 剂拌 种 。 械 开 沟 , 下深施 肥 , 工 播 种 。 机 种 人 2铲 2趟 , 除草 剂封 闭 灭草 , 工除 大草 2次 。 人 9月初 采 点考 种 , 区收 全
“3414”肥料田间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探讨

“3414”肥料田间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最关键的一项技术环节是“3414”肥料田间试验。
目的是获取作物的最佳产量、最佳施肥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根据我区近两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探讨。
1试验设计1.1“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组合成的试验。
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1处理N0P0K0、2处理N0P2K2、3处理N1P2K2、4处理N2P0K2、5处理N2P1K2、6处理N2P2K2、7处理N2P3K2、8处理N22P2K0、9处理N2P2K1、10处理N2P2K3、11处理N3P2K2、12处理N1P2K2、13处理N1P2K1、14处理N2P1K1。
该方案可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1.2试验设计的关键点试验设计的最关键点是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若2水平确定的相对偏高,试验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会内推。
若2水平确定的相对偏小,最佳施肥量会外推。
2水平确定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土肥专家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施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2试验实施2.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地块平坦、整齐、不同肥力水平、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
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2.2试验作物品种和肥料品种选择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
肥料应选择氮磷钾单质品种,如尿素、三料过磷酸钙、硫酸钾等,磷酸二铵及其他二元或三元复合(混)肥不能做为试验用肥。
2.3试验地处理准备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多点采集土壤样品,制备风干混合土样,进行土壤养分测试。
3414肥料试验意思

3414肥料试验意思3414肥料试验是一种用于农田肥料施用效果评估的试验方法。
肥料是指供应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物质,而农田肥料试验则是通过对农田中不同施肥处理进行比较,评估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农民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农田肥料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最佳的肥料施用量和施肥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比较,可以评估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找出适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
在进行3414肥料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试验地点和试验作物。
试验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出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肥料的效果。
试验作物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种植特点和经济价值进行选择,例如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等。
然后,需要确定不同的施肥处理。
一般来说,可以设置不施肥(对照组)和不同施肥水平的处理组。
施肥水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目的进行确定,例如低、中、高三个水平。
每个处理组需要设立足够的重复,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处理组进行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例如灌溉、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还需定期进行观测和测量,包括作物生长情况、叶片颜色、根系发育、产量等指标,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和环境因素(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记录。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最佳的施肥处理和施肥水平,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3414肥料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农田肥料施用效果的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比较,确定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一试验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农民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神木县大豆“3414”肥效试验报告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8 — 2 4
李 志军等 : 神 木县大豆“ 3 4 1 4 ” 肥 效 试 验 报 告
・ 8 5 ・
1 . 4 田 间 管 理
5 . 1 5 5 X1 *X 3 —1 1 . 1 X *X 。 ( Y一 产 量 , X一 肥 料 用量, X1 一 N ,X 2 一 P 2 O 5 ,X 3 一 K 2 O, 单 位 为
k g / 6 6 7 m )
回归 方 程 相 关 系 数 R 为 0 . 9 9 , 标 准 误 差 为 6 . 0 4 , 经方 差 分 析 , F值 > F 。 . 。 。 >F 。 . 。 ( 表 2 ) , 说 明产量 与 氮 磷 钾 施 用 量 之 间 具 有 极 显 著 的 相
摘 要 : 通 过 对 大豆 “ 3 4 1 4 ” 肥效试验分析 , 结果 表 明神 木 县 中南 部 黄 土丘 陵 沟 壑 区 中等 肥 力 地 块 大 豆 最 佳 施 肥量与产量为 : 6 6 7 m。施 N一6 . 6 1 k g , P 2 O 5 —1 . 4 9 k g , K 2 0— 3 . 1 3 k g , 产量为 1 6 3 . 1 2 k g / 6 6 7 m , 氮、 磷、 钾
施 4 0 氮肥 ; 8月 2 日结 荚 ;1 O月 2 1 日成 熟 , 全
根据 表 1 各 处 理 的 施 肥量 与 产量 , 通过 测 土
配 方施 肥数 据 管理 系统 “ 3 4 1 4 ” 数据分析, 采 用 三
元二 次 肥 料 效 应 模 型 拟 合 , 所得 氮 ( N) 、 磷
新宾县大豆“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报

13 试 验 设 计 与 方 法 .
展, 我们进 行 了大豆施 用氮 、 、 磷 钾肥料 效应 的研究 。 素含氮 4 % , 肥为 过磷 酸钙 含磷 1 %, 肥为 硫酸 6 磷 6 钾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地 基 本 情 况 .
试验 在新 宾满 族 自治县 上夹 河 镇腰 站 村李 长 贵
一
互作不 显著 , 结果有 待进一 步试验研究 。 所得
9 一 0
试验研究 218 00 .
45 g 6 m , . / 7 2钾肥 4 g6 7 氮 、 、 肥全 部作 基肥 1 k6 k /6 m 。 磷 钾 . 田间管理 4
一
摩i 2 础琏抛
5月 1 2日播种 施 肥 .播 种后用 乙草胺 加氯 嘧 黄
5月 1 9日播 种 的产量 较高 ; 密度 在 10 5 0株/6 m 左 量呈 正相关 。 由于栽 培试验 受气候 条件 影响较 大 , 67 试
右 较理想 ;种 肥 ( 以三元 复合 肥作 底施 ). ̄ 75 验 期 间干旱 较重 , 效未 能 充分 发挥 , 其他 因素 的 75 1 . k 肥 与 67 6 m 是较适 宜 的施肥 量 , 在这个 范 围 内产 量 与施肥
2 试 验 结 果 分 析
2 1 生 育 性 状 调 查 及 产 量 .
由 表 3可 知 大 豆 lO g经 济 产 量 需 N 量 : Ok
. g 9 Ok 45 k ;大 豆 植 株 性 状 按 照 调 查 内容 按 照 时 期 进 行 调 查 . 大 64 k ;大 豆 lO g经 济产 量需 P量 :.2 g
瘩2i i j 确童 瓤
218 研究 0. 0 试验
3414试验数据处理及配方施肥简介(上)

b3 + 2b4x2 + b7x1 + b9x3 = Px2/Py
b5 + 2b6x3 + b8x1 + b9x2 = Px3/Py
第六步:三元二次方程
注意: EXCEL软件必须安装数据分析功能才能进行上述计算。
1、放入OFFICE安装盘;2、按下操作进行
注意:
因为许多版本的office 2003中不含有MSOWC.DLL文件,所以在在打开网页后, 表格不能输入数据,从而无法计算提供最佳施肥量。
第四步:在“y值输入区域”输入产量,“x值输入区域”输入
x1, x2, x3……等 ,若将表头也选中,在标志框处打“”,并选
择任意位置为输出区域,确定。
第五步:数据运算结果判读
上述方程拟合成功,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
计算经济最佳施肥量
b1 + 2b2x1 + b7x2 + b8x3 = Px1/Py
y = 30x + 5000 R2 = 1
8
作物产量(t/ha)
y = 6500 R 2 = #N/A
6 4 2 0 0 100 200 300 400 肥料用量(kg/ha) y = 30x + 5000 x<50 y = 6500 x>50 R2 = 0.997
不同产量增加趋势需要不同的模型、
5
6 7 8 9 10 11
225
225 225 225 338 113 113 225
180
120 120 120 120 60 120 60
120
0 60 180 120 120 60 60
5550
5259 5367 5036 5223 4535 4617 4788
“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1. 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 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推荐采用“3414”设计方案,我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部分实施方案及“3414”扩展实施方案。
(2)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应用效果试验。
(3)配方肥校正试验3.“3414”完全实施方案全称为: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肥料试验设计(1)“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与码值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原因是此方案不含带有小数的码值。
“311—B”,“311—A”等含带有小数的码值。
)(2)该方案除了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3)其具体操作参照有关的试验设计与统计技术手册。
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肥料试验设计“3414”试验设计的码值方案处理X1X2X3号1000202231224202521262227232822092211022311322122111312114112根据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004专题四 3414试验与田间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专题四 3414试验与田间肥效对比试验报告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因为其既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首要途径,也是筛选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府谷县从2009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按照项目安排,布设玉米、马铃薯、糜子三个主要作物开展“3414”肥效试验。
构建了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现将试验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点基本情况全县共布置了50个“3414”试验点,其中玉米16个、马铃薯15个、糜子19。
各试验点土壤养分含量情况(0-20cm)见表1。
采用常规测定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
有机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法;碱解氮:碱解扩散法;速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表1 试验点基本情况表作物类型编号土壤类别地下水位灌溉能力自然灾害玉米719400G20100423F008 719402G20100413M068 719400G20100417A033 719405G20100417T071 719402G20120328M190马铃薯719402G20100413M067 719400G20100417A032 719405G20100417T072 719400G20100423F005 719400G20110605K200 719400G20110605K201 719400G20100417A033 719400G20100415K021 719402G20120328M191 719402G20120328M192糜子719400G20100423F009 719405G20100417T075 719400G20100415K054 719402G20100411M006 719400G20100417A031 719402G20100413M066 719405G20100417T073 719400G20100423F006 719400G20110605K199 719402G20120328M193表2 试验点土壤基本养分含量情况(0-20cm)汇总表作物类型编号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玉米719400G20100423F008 9.6 43.3 6.4 129 719402G20100413M068 8.2 36.2 12.4 71 719400G20100417A033 7.7 29.1 1.8 95 719405G20100417T071 8.4 61 1.0 157 719402G20120328M190 11.2 26.3 5.5 47马铃薯719402G20100413M067 13.9 27 3.1 66 719400G20100417A032 6.8 27.7 2 45 719405G20100417T072 4.8 68.9 2.3 47 719400G20100423F005 9.5 39.7 7.6 46 719400G20110605K200 10.3 31.2 11.5 55 719400G20110605K201 5 29.8 3.2 79 719400G20100417A033 7.7 29.1 1.8 95 719400G20100415K021 7.3 24.8 8.2 108 719402G20120328M191 13.7 36.2 7.8 93 719402G20120328M192 11.2 34.1 4.8 83糜子719400G20100423F009 8.2 22 16.2 91 719405G20100417T075 14.5 43.9 3.3 119 719400G20100415K054 9.3 26.3 6.7 139 719402G20100411M006 8.5 31.9 7.5 143 719400G20100417A031 9.5 35.5 1.7 74 719402G20100413M066 10 32.7 3.9 74 719405G20100417T073 7.9 37.6 3.8 82 719400G20100423F006 9.7 37.6 6.5 78 719400G20110605K199 9.1 34.8 6.4 67 719402G20120328M193 8.6 31.9 2.9 711.2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设计方案(表3)。
德惠市高油大豆“3414”试验总结

德惠市高油大豆“3414”试验总结作者:王金花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本试验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吉林省土肥站相关要求开展,是获得大豆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可掌握各个施肥单元大豆优化施肥数量、肥料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大豆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关键词:德惠市;高油大豆;“3414”试验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22-11 试验时间与地点时间:2008年4月~2008年10月。
试验地点:德惠市米沙子镇四家子村韩敬荣家承包田。
2 试验地基本情况(1)土壤情况。
供试土壤类型:黑土;肥力状况:中等;土壤质地:中壤;土壤测试值:有效氮168.0mg,速效磷10.0mg,速效钾148.0mg;经纬度:东经125°19′34.0″,北纬44°07′51.1″。
(2)气象情况。
多年平均积温为2850℃,当年有效积温为2820℃,当年降水量530mm,无霜期144天。
(3)前茬作物品种及施肥情况。
前茬作物是玉米,品种为吉单271。
产量水平为10000公斤/公顷。
施肥水平为N:170kg/hm2,P2O5:60kg/hm2,K2O:55 kg/hm2。
3 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肥料及品种:氮肥——尿素;磷肥——重过磷酸钙;钾肥——硫酸钾。
当地大豆最佳施肥水平为N:60 kg/hm2,P2O5:50kg/hm2,K2O:40 kg/hm2。
供试作物为大豆,品种为吉农18。
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设计, 14个试验小区按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40平方米,6行区,垄长9.80米、宽0.68米,各小区间过道1.0米。
柞水县大豆“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2 . 2 . 7 收 获 。按 小区 单收 单打 ,每 小 区采植 物样 品 ( 整 株) 进行 室 内考 种 。
表 1 试 验 处 理 设 置
P 2 、P 3 分 别为 0 k g 、2 . 5 k g 、5 、7 . 5 k g ;K o 、K1 、 K 2 、l ( 。 分 别为 0 k g 、2 . 5 k g 、5 k g 、7 . 5 k g ( 试 验 处 理见 表 1 1 。
最 高 ,为 1 5 6 . 8 1 k g / 6 6 7 r n 。 ,比对 照增产 2 2 . 0 6 %,
增 产效 果 明显 。
应避开道路 、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小区单灌单 排 ,避免 串灌 串排 。
2 . 2 . 2 试验 材 料 。试验 品种 选 择 当地 高产 、抗 病 品
l 4个 处理 ,采取 多 点重 复试 验 。4个水 平 :0水 平 指不 施 肥 ,2水 平 指 当地 最 佳 施 肥 量 的 近似 值 , l 水平 =2水平 X 0 . 5 ,3水平 ( 过量 施 肥 水 平) =2水 平X 1 . 5 。大 豆 6 6 7 m 施 肥水 平 ( 纯 养 分) :N 。 、N 、
试验 地 设覆 在 陕西 省柞 水县 凤凰 镇金 风 村 。试
验 地 属 山地 季 风 气 候 ,地 处 东 径 1 0 9 。5 1 3 2 ”,
肥 采 用穴施 法 ,充 分利 用雨 后墒 情适 时追 肥 ,穴 施
后覆土。 2 . 2 . 6 试验 观 察 。将 出苗 、中耕 、除草 、追 肥 、降
1 . 2 . 1 科 学制 定 肥 料 配 方 。 各 山区 县 土 肥 站 在 测
嫩江县大豆“3414”试验分析

5 和7 、6 经济 效 益逐 渐增 高 ,但
是 投 产 比相 同 ,说 明使 用 磷 肥
因 素 ,4 个水 平 ,共 1个 处理 嘲 4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1 1 7 通 讯 作 者 :庞 景 海 作者介绍 :李艳梅 ,女 ,博 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E ma:i n e 3 @16cr — ilam i 0 2. n ly 5 o 康殿科 ,男 ,本科 ,研究方 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E m i kk20 @1311 — al d . 7 6 . 1 : 0 31 0
l. 片叶 ,说 明 N、P 38 、K的综 合 作 用 对 株 高 、 叶 龄 有 一 定 影
响 。各 个 水 平 下 N、P 、K的 用 量对 茎 粗影 响不 明显 ,但 N肥 对 叶 色 的影 响 比较 明显 ,7 1 月 5日
氮 肥 对 这 两 项 指 标 的 影 响 不 大 。在 NP水 平 上经 济效 益没 有 :
供依 据 。 在 测 土 配 方 施 肥项 目中 , 要 获得 正 确 的肥 料效 应 结论 ,
4 %, 自筹 ;磷肥 为重钙 ,含磷 6
( 。 4 %,黑 龙 江 省 土肥 站 提 P0 ) 4
供 ; 钾 肥 为 硫 酸 钾 , 含 钾 ( 5  ̄, 自筹 。 K0)0
1 试验 地基 本情 况 . 2 试 验 地 位 于 嫩 江 县 中心 农 科 所 , 东 经 15 1 北 纬 2。 6 ,
期 、鼓 粒 期 和 成 熟 期 的 时 间基
本 相 同 。 无 肥 区 开花 最 晚 , 比
1 。 天
22 大 豆 生 育 性 状 调 查 .
最 早 的 处 理 3 5 6 7 9 、 、 、 、 、 1、 1、 1、 1、 1 0 1 2 3 4晚 2天 ,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效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为便于汇总,同一作物、同一区域内施肥量要保持一致。
该方案除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等等。
此外,通过处理1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
利用“3414”实施方案可以得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方案中的处理1为空白对照(CK),处理6为全肥区(NPK),处理2、4、8为缺素区(即PK、NK和NP)。
收获后计算产量,用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百分数来表达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
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低;相对产量50%~75%为低;75%~95%为中,大于95%为高,从而确定适用于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肥料施用数量。
对该区域其他田块,通过土壤养分测试,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
“3414”肥料试验分析方法探讨

“3414”肥料试验分析方法探讨作者:吴秋艳罗家传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8期“3414”试验方案可作为一个完整的三因素试验用于建立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而且还可以作为三个二因素或三个单因素试验建立二元或一元肥料效应回归方程。
“3414"试验具有较直观的可比性,便于实施与示范推广。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目前“3414”试验结果分析方法大多采用软件法,优点是比较方便,但也存在不直观的问题,而且对于三元二次回归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因为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可能是凸形、凹形、鞍形等不同形状的效应曲面,稳定点无法获得最优施肥量。
因此“3414”试验结果的分析,应该采用一元、二元、三元综合分析法,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确定最优施肥方案,特别是在进行二元二次分析时,应采用模拟寻优法,计算最高产和大于一定产量水平的最佳方案,并计算加权平均数和95%的置信区间,获得最佳施肥范围。
本文结合实例,采用Ex-cel 2003,利用直观方法,对“3414”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l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黄泛区农场四分场,土质砂壤,有机质1.04%,碱解氮47.30 mg/kg,速效磷36.67mg/kg,速效钾158.59 mg/kg。
前茬为小麦,供试量施肥量为过磷酸钙18.9 kg,氯化钾56.3 kg,最高产量为640.6 kg。
3.4三因素分析表明,单产大于600 kg方案有1 032个,平均施尿素30.2 kg,过磷酸钙48.3 kg,氯化钾7.5 kg,平均产量为666.1 kg。
经模拟寻优,对各因子不同水平频数的分析表明,N因子的频数峰值在1.25—2.50间,P 因子的峰值在2—3间,K因子的峰值在1.25-2.50间,说明试验设计的N、K水平比较恰当,但P水平偏低。
3.5“3414"试验作为一种三因素四水平肥料试验,具有因子全,水平多,操作简单,分析方便的优点,一个试验可完成空白、单因子、二因子、三因子分析,结合土壤化验、植株分析,可以完成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等数据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农大豆“3414”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总结

科学试验Ke xu e s h iya n农大豆“3414”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总结孙德发为了进一步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等配方施肥基本参数,建立不同施肥区域大豆作物的氮、磷、钾的肥料效应模型,确定该作物合理的施肥品种和数量,建立最佳的施肥指导体系,为肥料配方设计和指导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按照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特设此试验。
1、试验材料1.1氮肥为大庆尿素,含氮(N )46%,自购。
1.2磷肥为重过磷酸钙,含磷(P 2O 5)44%,自购。
1.3钾肥为硫酸钾,含钾(K 2O )50%,自购。
1.4供试作物品种:东农53。
2、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选取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不设重复。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我县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3、施肥方法本试验采用6行区,行长10米,小区面积42平方米,氮、磷、钾推荐施肥水平(2水平)施肥量每亩分别为3公斤、4公斤、5公斤,全部肥料作底肥,破垄夹肥一次施入。
见表1。
(1)氮、磷、钾施肥水平(见表2)(2)每小区施肥水平(见表3)(3)每小区施肥量(见表4)(4)各小区具体施肥量(见表5)4、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我县后头乡前头村,前茬作物为大豆,土壤肥力中等,试验田间管理每点一致,不同点相近。
5、试验结果调查表(见表6)6、试验结果分析(见表7)从表7看F 值<F 0.05<F 0.01,差异不显著。
从表中看最佳施肥量为N 2.51公斤、P 3.02公斤、K 4.14公斤,我们试验推荐的最佳施肥量N 3公斤、P 4公斤、K 5公斤略高,如要进一步验证“3414”的最佳施肥水平,有待来年进一步试验。
(作者单位:152200黑龙江省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38--。
寒地黑土大豆田“3414”肥效试验

邵 东彦 ( 96 ) 男 , 宁 法 库 人 , 级 农 艺 师 , 事 土 肥 技 15 一 , 辽 高 从 术推广工作。 2 1 — 8 1 00 0 — 6
试 验 各处 理 测 产汇 总 结 果见 表 2 由表 2可 知 , 施 肥 。 各
处 理 产 量都 高 于 不 施肥 处 理 , 不施 肥 处 理 即 无肥 区产 量 可 以作 为验 证肥 效 的基 础肥 力。 同一 处理 重复 间差 异 不大 , 表 明试 验 地肥 料 基 础 较 一 致 。 高产 量 在 各 重 复 中都 集 中出 最
14 试 验 实 施 .
3 结 论 与 讨 论
肥料 以底 肥形 式破 垄夹肥 一次 人 工施人 种下 。 机械 播种 覆 土镇 压 , 其他 中耕 管 理与 大 田相 同 。 要 用豆 田除 草 剂进 主
最 优施肥 方 案处理 7施 肥 组合 为 N PK , 2 2即氮 、 、 比 磷 钾 例 为 1 :.:., 佳施 肥 量 为 : . 2 17 最 0 0 纯氮 4 g m2五 氧化 二磷 5k / 、 h
寒地 黑 土 一般 含 有 丰 富 的 有机 质 , 同时 所 处 的 气 候 优
越 , 季气 温 高 , 热 同季 , 夜温 差 大 , 种植 大 豆 的理 想 夏 雨 昼 是
表 1 大 豆 “ 4 4 试 验 方 案 31 “
土壤 。 然而 近 年来 , 由于 市场 经 济 的拉 动和 价格 的刺激 等 因
全 磷 02 % 、 钾 25 % 、 解 氮 5 . mgk , 效 磷 1 . .3 全 .6 碱 0 1 /g 速 47 m /g 速 效 钾 4 . l k 。 验 地 前 茬 为 大 豆 , 年 秋 天 作 gk , 68Ⅱg g 试 , 上 物 收获 后 用 旋 耕机 搅 茬 后起 垄 。 同时 , 机械 镇 压 器 镇 压 , 用
3414肥料田间试验数据分析

(二)“3414”完全实施的结果统计 与分析
如果“3414”方案完全实施并没有发生某些处理数据缺损
t Stat 6.683577 2.38336 0.369014 -4.04444 -1.21936 0.201567
P-value 0.021662 0.140002 0.747522 0.056044 0.346997 0.858897
0.213249 -1.69641 0.165048
0.377616 0.302093 0.604186
-0.79925 0.468918 1.570584 0.19137 -0.92714 0.406331
Lower 95% 265.065 -1.17286 -3.14118 -11.2857 -0.55796 -1.39093 -0.95383 -1.35024 -0.36428 -2.23766
4
2
2
4
4
9
4
2
6
9
4
4
6
6
4
1
1
4
1
2
2
1
4
1
2
1
2
4
1
1
2
2
1
该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它不仅可以用于建立三元二次肥料 效应方程,而且还可以建立二元二次或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
例如,通过处理4—10,12,可以建立以N2水平(x1的2 水平)为基础的磷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通过处理2,3, 6,8,9,10,11,13,可以建立以P2水平(x2的2水平)为基 础的氮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通过处理2—7,11,14, 可以建立以K2 水平(x3的2水平) 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肥料效 应方程。
神木县大豆“3414”肥效试验研究

神木县大豆“3414”肥效试验研究
李志军;张元香;杨林;呼丽霞
【期刊名称】《新农村(黑龙江)》
【年(卷),期】2013(000)020
【摘要】本文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中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豆产量。
最佳施肥量:N:6.79kg/667m2,P2O5:1.55kg/667m2,K2O:3.07kg/667m2,产量为158.62kg/667m2,氮、磷、钾比为:1:0.23:0.45。
【总页数】1页(P38-38)
【作者】李志军;张元香;杨林;呼丽霞
【作者单位】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榆林市 719300;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榆林市 719300;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榆林市 719300;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榆林市 719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寒地黑土大豆田"3414"肥效试验 [J], 邵东彦
2.周口市大豆3414田间肥效试验分析 [J], 张东辉;梁青
3.神木县春玉米“3414”肥效试验报告 [J], 李志军;龚清世;高成平;梁鸡保
4.神木县大豆“3414”肥效试验报告 [J], 李志军;高成平;魏样;郑秋霞;贺晓
5.大豆3414田间肥效试验 [J], 田廷伟; 张红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大豆“3414”试验分析与总结摘要:本试验严格按照3414试验方案开展,对大豆试验植株的生育性状、物候期、产量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对试验数据开展了经济效益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为获得大豆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3414试验;分析;总结
中图分类号:s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53-2
1 试验目的
通过大豆“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获得大豆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
掌握大豆优化施肥数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构建大豆施肥模型,为大豆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块
位于42°42.198n,129°06.073e,土壤为薄层黄土质台地白浆土,土壤养分含量为n 14.05mg/kg,p2o5 4.47mg/kg k2o
156.40mg/kg。
2012年5月1日播种,6月5日出苗,6月25日间苗,6月29日第一次铲趟,7月21日第二次铲趟,10月12日收获。
2.2 试验品种
大豆,长农16(123~126天,2650℃,3500~4000kg/hm2),前茬作物玉米。
2.3 肥料
尿素(n4 6.2%)、过磷酸钙(p2o5 12%)、硫酸钾(k2o5 0%)
2.4 因素水平
大豆理论最佳公顷施肥量:n-p2o5-k2o=40-45-40。
试验采用三因素:氮、磷、钾,四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0.5、3水平为2水平×1.5(表1)。
2.5 试验方法
按3414试验要求,设14个处理,三次重复,各处理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为20m2(长2.5米、宽8米)。
氮、磷、钾肥全做底肥施入,以保证各小区供肥均匀。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生育性状调查
见表2,7月6日调查中,在p2k2上,n1、n2、n3的株高比n0分别高0.8cm、1.4cm、1.9cm;在n2k2上,p1、p2、p3的株高比p0分别高0.8cm、1.0cm、0.1cm;在n2p2上,k1、k2、k3的株高比k0分别高2.4cm、1.4cm、0.5cm;其他表现无明显规律。
7月25日调查中,在n2p2上,k1、k2、k3的茎粗比k0分别多0.06cm、0.01cm、0.12cm;其他表现无明显规律。
结果表明,n、p、k肥对株高存在一定影响。
3.2 物候期调查
开花期中处理1(n0p0k0)最晚为7月23日,其次为处理2、4、8为7月22日,其余为7月21日;结荚期中处理1和处理13最晚
为8月8日。
3.3 产量性状调查
见表3,在p2k2上,n1、n2、n3比n0实粒数分别多3.6粒/株、5.4粒/株、8.1粒/株;百粒重分别重0.14g、0.71g、0.18g;小区产量分别增加0.21kg、0.38kg、0.53kg;增产率分别升高9.5%、21.3%、24.0%;秕粒率表现无明显规律。
在n2k2上,p1、p2、p3比p0实粒数分别多1.5粒/株、2.3粒/株、6.6粒/株;百粒重分别重0.33g、1.15g、0.78g;小区产量分别增加0.15kg、0.27kg、0.55kg;增产率分别升高7.3%、16.8%、25.5%;秕粒率表现无明显规律。
在n2p2上,k1、k2、k3比k0实粒数分别多4.6粒/株、5.3粒/株、7.0粒/株;秕粒率分别少0.00%、0.09%、0.53%;小区产量分别增加0.14kg、0.15kg、0.36kg;增产率分别升高6.4%、10.9%、16.4%;百粒重表现无明显规律。
以上说明,n、p、k肥用量增加,实粒数、小区产量、增产率均表现为增加。
秕粒率增施k肥,秕粒率有所降低。
3.4 经济效益分析
见表4,在p2k2上,n1、n2、n3比n0经济效益分别增加411.90元、948.80元、985.7元;产投比依次为4.4:1、4.5:1、4.6:1、4.3:1。
在n2k2上,p1、p2、p3比p0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43.75元、648.30元、981.25元;产投比依次为5.0:1、4.7:1、4.6:1、4.5:1。
在n2p2上,k1、k2、k3比k0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41.4元、199.4元、270.4元;产投比依次为7.2:1、5.5:1、4.6:1、
4.0:1。
据以上可知,各肥料增施,经济效益随之递增,但增施p、k肥产投比随之降低。
3.5 小区产量方差分析
对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可知,0.05水平:在p2k2、n2k2、n2p2上,n、p、k各因素0~3水平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0.01水平:在p2k2、n2k2、n2p2上,n、p、k各因素0~3水平的处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3.6 回归方程应用
回归方程计算得出,n肥最佳施肥量为38.1kg/hm2,比理论推荐值少1.9kg/hm2。
p肥最佳施肥量15.8kg/hm2,比理论推荐值少39.2kg/hm2。
k肥最佳施肥量40.2kg/hm2,比理论推荐值多
0.2kg/hm2。
最佳施肥量对应的产量是2364 kg/hm2(表5)。
4 结论
(1)在本次试验中,各因素对生育性状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规律。
(2)增施n、p、k肥,实粒数、小区产量、增产率均随之增加;大豆秕粒率随k肥用量有所降低。
(3)回归方程分析得出,n肥最佳施肥量为38.1kg/hm2,p肥最佳施肥量15.8kg/hm2,k肥最佳施肥量40.2kg/hm2,最佳施肥量对应的产量是2364kg/hm2。
(5)由于今年播种前期干旱,5月下旬连续降雨、低温寡照及8、9月份阴雨、台风对大豆生育生长的影响和开花期、结荚期延迟,导致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受到影响。
作者简介:侯继忠(1984-),珲春人,和龙市西城镇农业技术
推广站助理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