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6年制数学四年级下册《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时《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青岛版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重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过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内的基本运算律,而且有利于他们更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通过用两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列出的两道算式,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照例子列举出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特点,并用字母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教材有意识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掌握乘法分配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又有利于学生发展符号感,进一步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与简练。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通过教师的一系列的设疑、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边想、边学、边练,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书写过程。因为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等一系列达到简算的公式学下了,学生蒙了,不知何时该用什么,何时不该用什么,所以我想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学会乘法分配律的书写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来做好引领者,虽然这样一节课下来,部分老师会认为很被动,可教学效果比教师在上面演练,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做的效果要好。最后我们再把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加以运用,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大量运算中的一类特殊的积、和运算进行概括,使学生的计算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发展数与代数的运算能力。由于该班是我刚接下的新班级,任课几周我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及其各方面的能力还不是太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设定为“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尝试”,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指导学生探索、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

法分配律。

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学生会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5)教法、学法

教法: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1.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始终要参与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了与我们生活情景有关例题,让学生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分配律。2.合作交流,体会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创新意识。

(6)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提问: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分别用字母怎样表示?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有时在运算中用上这些定律,便可以使计算较为简便。今天我们大家还要再来一起学习有关乘法的一个定律。

揭示并板书:乘法分配律

(二)学习新知

1.大屏幕出示例题:商场正在开展服装促销活动。一件短袖衫32元,一条裤子45元,一件夹克衫65元。王老师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2)通过读题,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指名学生发言)

(3)指出:这里有一个多余条件,是哪个?

2.学生尝试解题

(1)你会解答这道题吗?试试看。

(2)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解答,教师巡视。

(3)、请两名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分别口述,教师相机板书:

(65+45)×5 65×5+45×5

=110×5 =325+225

=550(元)=550(元)

3.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1)谈话:以上两位同学分别说出了他们的计算方法,你能看得懂他们分别是怎么想的吗?

(2)比较最后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什么了?

(3)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45)×5=65×5+45×5

4.寻找等号两边算式的联系,提出猜想

(1)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觉得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根据刚才的观察以及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猜想呢?你能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试试看。

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将学生列举的等式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具体地说出等式两边的得数,切实体会等式两边的得数是相等的。5.发现规律,揭示规律

(1)观察黑板上的每一个等式,说说你发现什么了?(与同桌交流交流)

(2)引导:像黑板上这样的式子还能再列举出一些吗?能举得完吗?

(3)大家想想,把我们发现的这些等式的规律用语言、文字等方式来表达,该怎样表达呢?(在小组内说说,再在班内交流)(4)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样的三个数,这样的规律又该怎样表示呢?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a+b)×c=a×c+b×c

引导学生小结: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同另一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大屏幕出示以上内容,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理解并掌握规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指出:第2、3题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②集体交流。说说第3组为什么相等,第4组为什么不相等,怎么改一下就能使他们相等?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65+45)×5 65×5+45×5

=110×5 =325+225

=550(元)=550(元)

(65+45)×5=65×5+45×5

……

(a+b)×c=a×c+b×c

设计意图:把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和应用板书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数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