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医疗预防面试题目答案(3篇)
第1篇一、面试题目1. 请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2. 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如何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3. 在医疗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疑似传染病患者?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院内感染及其预防措施。
5. 针对流行性疾病,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6. 请简述免疫接种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7. 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8. 请谈谈你对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
9. 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如何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10.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如何提高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专业素养。
二、答案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传染性、流行性、致病性和可防性。
传染性是指病原体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流行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致病性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组织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可防性是指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传染病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加强防控意识;二是采取针对性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三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 结合实际案例,如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具体如下:(1)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切断传播途径;(2)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追踪密切接触者;(3)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4)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减少人员流动;(5)实施隔离措施,减少病毒传播;(6)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提高救治能力。
3. 在医疗工作中,正确处理疑似传染病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1)立即上报,及时隔离;(2)对疑似患者进行详细询问、检查,排除其他疾病;(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4)加强对疑似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情绪;(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传染病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传染病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发热为传染病之共同表现,皮疹为传染病特征之一。
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疹形,苞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红斑疹、玫瑰疹、瘀点、疱疹、脓疱疹、荨麻疹等。
(一)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苞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
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
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4.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
可分为下几种感染现象。
(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2)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
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3)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再度出现。
伤寒最为常见。
(4)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
见于伤寒。
(二)临床特征1.临床分期: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
公共卫生基础知识考点及答案解析
公共卫生基础知识考点及答案解析一、传染病学1.1 传染病的概念考点:请简述传染病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答案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因子。
2. 传染性:能在生物之间传播。
3. 流行性:在一定范围内呈暴发或散发状态。
4. 免疫性: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1.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考点:请列举传染病的三大传播途径。
答案解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1. 呼吸道传播:如流感、肺结核等。
2. 消化道传播:如霍乱、痢疾等。
3. 接触传播:如乙肝、艾滋病等。
二、流行病学2.1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考点:请简述流行病学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答案解析: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及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控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2.2 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方法考点:请列举流行病学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答案解析:流行病学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1. 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
2. 关联性分析:如相对危险度(RR)、优势比(OR)等。
3. 因果推断: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三、卫生统计学3.1 统计学基本概念考点:请简述统计学的定义及基本任务。
答案解析: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其基本任务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决策分析。
3.2 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考点:请列举推断性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
答案解析:推断性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有:1. 参数估计:如点估计、区间估计等。
2. 假设检验:如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
四、环境卫生学4.1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考点:请简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答案解析: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健康,恶劣的环境可导致疾病。
【精选】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2)【附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A.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B.有传染性.免疫性和病原体C.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D.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E.有传染性.免疫性和流行性【答案】C2、寒哮病久,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白,脉沉细者,治宜选用A.小青龙汤B.紫金丹C.苏子降气汤D.参蛤散E.金匮肾气丸【答案】C3、最早开创了妇科外治法先河的医著是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脉经》D.《千金要方》E.《景岳全书》【答案】B4、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的是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D.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E.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答案】D5、患者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疗应首选A.杏苏散B.参苏饮C.荆防败毒散D.葛根汤E.桂枝汤【答案】B6、下列各病证中,除了哪个病证外,都可以使用麻杏石甘汤A.感冒属于表寒里热者B.胸痹属于痰热蕴结兼风热表证者C.肺痈初起,喘较甚者D.饮证属于风热犯肺者E.饮证属于饮犯胸肺,症见热盛有汗,咳喘者【答案】B7、患者,男,31岁。
目赤肿痛,羞明,流泪,伴头痛发热,脉浮数。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是A.太渊.风池B.上星.少商C.行间.侠溪D.太溪.鱼腰E.外关.四白【答案】B8、患者,女,28岁。
产后2个月,哺乳期,突发右乳皮肤红肿热痛,疼痛难耐,既而出现皮肤湿烂,发黑溃腐,直径达7cm,发热恶寒。
壮热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数。
考虑A.乳核B.乳痈D.乳发E.乳疬【答案】D9、黄疸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恶心欲吐,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弦滑。
总结一下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总结一下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一般情况下,传染病有4个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分别为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感染后免疫,临床特征表现呈多样化。
1、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特异性的病原体,包括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白喉由白喉棒状杆菌所引起;
2、有传染性: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是有传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等某种途径感染他人,并存在传染期,传染期可以作为传染病隔离时间的重要依据;
3、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需要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基本条件,流行过程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称为流行病学特征。
按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可分为四种,即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的情况,在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可表现出各种流行病学特征;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可以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即主动免疫,有免疫力的人群,近期一般不会再次感染相同的疾病。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原体,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在流行过程中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相应的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4.有感染后免疫力: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经感染某种病原体后均会产生特异性免疫。
各季节高发传染病
春季
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综合症。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熏醋消毒素,被子勤晾晒,疫苗按时注,春季好郊游,莫去人密处。
夏季
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餐具消毒双保险,个人卫生要注意,生蔬凉拌莫多餐,瓜果食前先去皮,大型家宴要消减,室内清洁灭蚊蝇,保证营养足睡眠。
秋季
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
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冬季
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方法:按时接种疫苗,注意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
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地方性D. 遗传性答案:D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遗传传播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A. 血液传播B. 性传播C. 粪口传播D. 媒介生物传播答案:C4.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隔离患者B. 增强个人免疫力C. 随意丢弃病人使用过的物品D. 接种疫苗答案:C5.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A. 结核病B. 麻疹C. 细菌性痢疾D. 阿米巴痢疾答案:B6.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B. 病原体开始繁殖到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C. 病原体侵入机体到疾病最严重的时间D. 病原体开始繁殖到疾病最严重的时间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H. 易感人群D. 环境因素答案:D8. 以下哪个是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A. HIVB. HPVC. HBVD. H1N1答案:A9.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不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过度使用抗生素答案:D10. 下列哪项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A. 血液传播B. 性传播C. 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D. 空气传播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哪些?()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垂直传播E. 媒介生物传播答案:ABCDE1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A. 改善卫生条件B. 隔离患者C. 消毒杀菌D. 健康教育E. 随意丢弃病人使用过的物品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传染病的流行?()A. 病原体变异B. 环境因素C. 社会因素D. 遗传因素E. 个体免疫力答案:ABCE14. 下列哪些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增强个人免疫力D. 随意丢弃病人使用过的物品E. 健康教育答案:ABCE15. 以下哪些是传染病的临床特点?()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地方性D. 季节性E. 遗传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流行性。
传染病分类及防治知识
传染病分类及防治知识一、传染病的定义及特点1. 传染源:传染病的源头可以是患者、携带者或病原体所在的物体。
2. 传播途径:传染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3. 易感人群:未经免疫的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抵抗力,容易感染。
4. 流行性:传染病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迅速传播,形成疫情。
5. 可预防性: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病率。
二、传染病的分类1. 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如霍乱、痢疾、甲型肝炎等。
2. 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如流感、肺结核、麻疹等。
3. 血液传染病:通过血液传播,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疟疾等。
4. 接触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皮肤病、性病、狂犬病等。
5. 体表传染病:通过生物媒介传播,如蚊媒传染病(疟疾、登革热)、蜱媒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Q热等)以及其他生物媒介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等)。
6.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引起,如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等。
三、传染病的防治措施1. 控制传染源:对患者、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及时消灭病媒生物,如蚊子、老鼠等。
3.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自身免疫力,积极参加疫苗接种,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密切接触。
4. 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做出准确判断。
5.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四、常见传染病的防治1. 霍乱:通过食物和水传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水产品,发生疫情时,要遵循政府发布的防疫措施。
3. 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传播,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的注射行为,发生疫情时,做好个人防护。
4. 疟疾:通过蚊子传播,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避免在疟疾流行区野外活动,发生疫情时,遵循政府发布的防疫措施。
传染病分类及防治知识对于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传染病是由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
传染病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传染性:传染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能够在人群中快速传播。
特定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源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繁殖,导致感染并传染给其他人。
2.个体易感性:传染病的个体易感性不同,有些人更容易感染病原体,而有些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能够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易感性取决于个体的免疫力、生理状况、年龄等因素。
3.传播途径多样:传染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水源传播等。
不同的传播途径也决定了传染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
4.潜伏期:传染病通常具有潜伏期,即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
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原体的特性,有些传染病的潜伏期很短,只有几天,而有些传染病的潜伏期则较长,甚至达数月之久。
5.传播速度快:由于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一旦在人群中出现,传播速度非常快。
大规模传染病的爆发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大量人群,快速蔓延。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卫生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包括勤洗手、保持整洁的居住环境、避免接触污染物等。
2.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个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3.个人保护:在疫情期间,可以采取个人保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饮食安全:合理的饮食安全措施可以减少食物和水源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在选择食材时,要选择新鲜、无菌的食品,并确保食品的加工和烹饪过程达到安全标准。
5.拒绝传染源:如果有人感染了传染病,应尽量避免与其直接接触,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同时,对于有传染病症状的人,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总之,传染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的威胁。
儿童传染病及其预防PPT
三周。幼儿必须卧床休息,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糖 的含量,多吃水果、蔬菜。脂肪性食物必须少吃, 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4)预防。 重点是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保护 水源。对可疑者及甲肝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 45天。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饭前、 便后洗手。餐具需严格消毒,或实行分食制。不 要生吃或半生吃食品,尤其是不要生吃小海鲜。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要严格筛查献血人 员及慎重选择血制品。注射器、针头最好使用一 次性的。对易感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
儿童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二)儿童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一)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2、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3、传染病的预防 4、免疫和预防接种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
入机体引起的,并能在人群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的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性如下:
(2)症状; 一般无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从面部、 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 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不留痕迹。发疹期 间患者可发热或有轻度周身症状,并常有耳后和 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病初期无科氏斑。本病愈后 情况良好,并发症少。
(3)护理; 幼儿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食用流质或半流
(3)护理; 患儿要多饮水和食易消化的食物,昏迷时可鼻 饲或由皮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多帮助患儿翻 身,以免发生褥疮。 (4)预防。 灭蚊是预防“乙脑”及控制其流行的关键。 预防接种是保护幼儿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在流行 期前1~2个月接种“乙脑”疫苗。
8.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 儿童近年来常见传染病之一,发病率 高,对幼儿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季节性D. 遗传性答案:D解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特点,但不具有遗传性。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D解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血液传播等,情绪传播不是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疾病发生答案:D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增加疾病发生不是预防措施。
4. 下列哪项不是甲类传染病?A. 霍乱B. 鼠疫C. 艾滋病D.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答案:C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5.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B. 从发病到痊愈的时间C. 从感染到传染的时间D. 从发病到传染的时间答案:A解析: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是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多选题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A. 空气传播B. 水传播C. 食物传播D. 接触传播答案:ABCD解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
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疾病发生答案:ABC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增加疾病发生不是预防措施。
3.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包括: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环境因素答案:ABC解析: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环境因素不是流行环节。
三、判断题1.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对)2. 传染病的潜伏期越长,传染性越强。
(错)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基本特征及临床特征
传染病基本特征及临床特征1. 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播给他人。
根据病原体的性质、传播途径和病情表现,传染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播疾病等。
2.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传染性:传染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有时还可能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
- 致病性:传染病引起的病变可以导致机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表现为各种临床症状。
- 周期性:传染病常常呈现季节性或流行性,具有一定的传播规律。
- 预防性: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个人卫生等来减少发病率。
3. 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和传播方式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发热:许多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常常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等症状。
- 呼吸道症状: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肺炎等常伴有咳嗽、喉痛、流涕等症状。
- 消化道症状: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食物中毒等常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 皮肤症状:某些传染病如水痘、麻疹等可以引起皮疹或出疹等皮肤症状。
- 全身症状:传染病常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乏力、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
4. 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医生会根据病情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传染病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药物治疗:针对具体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
- 支持疗法:如输液、镇痛、调节体温等支持性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症状。
- 隔离措施:对于高度传染性的疾病,采取隔离措施是必要的,以减少传播风险。
- 预防接种: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保护人群的免疫力。
在面对传染病时,及早发现、快速隔离、有效治疗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关键。
同时,公众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传染病的防控不仅是医疗工作者的责任,也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传染病护理学总结
传染病护理学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2、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病原携带状态: 是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但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
5、复发: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明显。
6、再燃:有些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在发热时。
7、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传染其他个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8、传染源包括: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9、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0、传染患者管理"五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1、染病分为三类: 甲类: 鼠疫和霍乱乙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按甲类管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12、发热: 1)稽留热:体温持续升高达39.0-40.0℃左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链球菌肺炎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
常见干疟疾等。
4)回归热13、发热患者: 降温措施: ①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②对高热、烦躁、四肢肢端灼热的患者,可用25%~50%的酒精擦浴。
传染病的特征特点是什么
传染病的特征特点是什么传染病的特征特点是什么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传染病的特征特点是什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染病的特征1.有病原体(Pathogen)2.有传染性(infectivity)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1)散发性发病(sporadic occurrence):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epidemic):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pandemic):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epidemic outbreak):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的诊断诊断主要根据病历纪录理学检查以及摄影图像(例如X光)但感染症最主要的诊断工具还是微生物培养,在培养基中提供适当物质,并置入患者检体样本培养,常用来诊断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的细菌性感染。
部分病媒无法被人工培养,尤其是多数病毒和钩端螺旋体。
过去已发展出利用血清学标记物检查患者,甚至包括运用抗体作为检查方式之一。
更新的技术可直接使用血液或分泌物中所含病毒或病原相关蛋白质等。
作聚合酶连锁反应,不仅检验速度快,准确率亦大幅提升。
鉴别病原过去根据柯霍氏法则的验证程序,可以大致确认疾病的病原是否具有传染性,这个法则成功地验证结核分支杆菌为结核病的病原;但有许多情况下这个法则无法如期运作。
确认流行范围流行病学的发展对族群中的疾病研究也相当重要,当传染病爆发时,必需仔细分细事件为偶发性(sporadic)、地方病、流行病、大流行,以利医疗团队、公共卫生部门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来源:上海助医网作者:发布时间:2007-06-04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一)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
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
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4.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
可分为下几种感染现象。
(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2)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
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3)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再度出现。
伤寒最为常见。
(4)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
见于伤寒。
(二)临床特征
1.临床分期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
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乃至数年;同一种传染病,各病人之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
通常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短至数小时;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伏期可达数年。
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
(2)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一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
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
(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
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高峰。
随机体免疫力之产生与提高趋向恢复。
(4)恢复期势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
多为痊愈而终局,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
2.特殊临床表现
(1)发热及热型发热为传染病之共同表现,然而,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又不尽相同。
按热度高低可呈低热,中度热,高热和超高热。
按热型分为稽留热,多见伤寒;弛张热,多见于伤寒缓解期,败血症以及化脓性感染性疾病;间歇热,见于疟疾;波状热,见于布鲁氏菌病;回归热,见回归热病;双峰热,多为黑热病;消耗热,多见于结核病。
(2)皮疹为传染病特征之一。
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疹形,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红斑疹、玫瑰疹、瘀点、疱疹、脓疱疹、荨麻疹等。
皮疹出现的日期、部位、出疹顺序、皮疹的数目等,各种传染病不完全相同。
常见出疹性传染病有猩红热、麻疹、水痘、斑疹伤寒、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
(3)中毒症状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循环乃至扩散全身,可出现四种形式的中毒症状。
①毒血症(toxemia)是指病原体在局部繁殖,所产生的内毒素与外毒素进入血循环,使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者。
②菌血症(bacteremia)是指病原菌在感染部位生长繁殖,不断入血只作短暂停留,并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
病毒侵入血循环者称病毒血症(Viremia),其它病原体亦然,如立克次体血征(rickettsemia),螺旋体血症(spirochetemia)等。
③败血症(sopticemia)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断侵入血循环并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及其它组织器官明显损伤的临床症状等。
④脓毒血症(pyemia)病原体由血流扩散,到达某一或几个组织器官内繁殖,使之损害,形成迁徙性化脓性病灶者。
(4)临床类型为有助于诊断,判断病情变化及传染病转归等,可将传染病分为各种临床类型。
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包括迁延型);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暴发型;按病情特点分为典型与非典型;非典型包括顿挫型及逍遥型,顿挫型的特征是指症状出现后,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或即行消失,如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病人中的少数病例,逍遥型的特征是症状不
明显,但病变仍在进行,突然出现并发症而加重病情,如此型的伤寒病人,常常在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时方被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