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优秀教案
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7万古情怀此登临——《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知人论世,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知人论世,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布置任务孔子曰:“古人登高必赋”。
万里江山登临见,无限情思涌心头,诗人们抒发万千感慨使得登高成为承载多层意蕴的文化符号。
我校文学社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探寻登高的精神意义,特邀同学们以不同身份,参与“登高”主题宣传片的拍摄与制作。
情境任务:任务一:寻踪问迹,访登临之地任务二:拍摄画面,赏登临之景任务三:朗诵配音,悟登临之情任务四:剪辑排序,品登临之义二、解读标题,明登临概念观察三首诗歌标题,勾画关键字,明确登临诗歌概念。
预设:题目主要有“登某处”“上某处”“望某处”等就是登临诗。
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楼、阁等),而生发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词。
三、任务一:寻踪问迹,访登临之地1、作为总导演,请你搜集相关资料,向摄影制作组介绍拍摄地及其特点。
学生代表展示,预设:①幽州台:幽州即黄金台,亦称招贤台,位于今北京城东南。
由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wěi),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黄金台”之名正式出现于南朝,以鲍照名句“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为首见。
②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50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约1545米。
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引言: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培养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和批评鉴赏能力。
《登飞来峰》和《登幽州台歌》是两首具有相似题材的唐诗,本文将从主题、艺术手法、艺术效果等角度,设计一堂比较阅读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欣赏这两首诗歌。
一、活动目标1.了解《登飞来峰》和《登幽州台歌》的题材和主题。
2.理解和对比两首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两首诗歌的背景音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登飞来峰》和《登幽州台歌》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学习《登飞来峰》(1)整体感知教师先引导学生读一遍《登飞来峰》,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摸索出该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情感把握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分小组讨论诗中的主题以及诗歌所展现出的情感。
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观点,并举例支持自己的观点。
(3)艺术欣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诗歌的词语、句子、形象和节奏的分析。
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共鸣。
3.学习《登幽州台歌》(1)整体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读一遍《登幽州台歌》,听取学生对诗中主题的理解,然后提问学生他们对同一主题的其他作品有何了解。
(2)情感把握学生分小组讨论《登幽州台歌》所展现的主题和情感,并呈现出自己的观点。
(3)艺术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登幽州台歌》的艺术手法,包括运用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
学生也可以自由发挥,从意象、语言等方面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诗歌的美。
4.比较阅读(1)主题比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列出异同点,并就异同点进行讨论。
(2)艺术手法比较学生从语言运用、形象描写等方面比较两首诗歌的艺术手法,并找出两首诗歌的差异和联系。
(3)情感表达比较学生就两首诗歌的情感表达进行比较,分析诗歌通过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效果。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I案"I!"#$%&'(上/202I/&'151《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常凯常凯,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教0。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七下第20课,这篇课文共五首古诗。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两首(出示两首诗题),猜猜为什么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学习?(诗题中都有“登”字,都是登临高处的楼台山峰)登高抒怀是自古以来人们共有的情愫,那么这两诗人登临处会有特的表达呢?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走进这两首诗。
二、朗读,整体感知1.学自由朗读,请两位学生分别朗读这两首诗,其他学生点评,关注字音、节奏。
明确:强调《登幽州台歌》“怆”字的读音,点明两首诗的节奏下: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比较两诗体裁的不同。
明确:《登来峰》是我们的七言绝句,讲究平仄和韵,登台歌》韵律比较自,韵,诗有五言和,古体诗。
3.读,读字音和节奏。
过:读出诗歌的神韵,把握诗人的情我们一同来受登台的有情三、赏读《登幽州台歌》1.注解,出诗理解的:“”“”“古人”“来”理解?明确:关注作者登临的特地点“幽州台”:有的为天下所,他其人,在台放两黄金来,、这样的名士纷,,也就成了名垂千史的一代明君。
陈子昂是他的忠实粉丝,同时期还专门创作组诗追思E”。
因,本诗前两句中“古人”应该是指古代能礼贤下士的圣,“来”指世那些能人才的圣明君主,“前”和”并非方词,而是间名词,理解为“过去”“未来”。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案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案20、古代诗歌五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
2.有感情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默写并学以致用。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意境。
2.对古诗词知识方面的知识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3、知人论世。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全诗。
三、教学难点: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自学指导法、比较阅读法、练习法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每课三分钟:D3-34主题:党的十九大精神课题呈现: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要点:学习《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
教学准备:学生围绕古诗查找相关资料: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诗中典故等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小诗,都是登高望远之作《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解题: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二、初读读准确1、自由朗读感受两诗句式的不同《登幽州台歌》是古体诗,格律较自由(“歌”古体诗的一种体裁,有“长歌”“短歌”之分,此是“短歌”);《登飞来峰》是近体诗中的七绝,句式整齐,押ng韵,朗读节奏:二二三2、个别读,齐读三、再读明诗意1、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何以见得?2、根据注释自读理解诗意,质疑解疑。
(预设:前、后、古人、来者)3、知人论世: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知识卡片:“知人论世”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师指导阅读资料(1)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第21课《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两首诗相关的问题,如“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尝试仿写两首诗中的某一句,体验诗人情感的表达。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诗词创作感到陌生和畏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诗词创作活动,降低创作难度,让学生们更加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也有待改进。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过于主导,导致其他成员发言机会较少。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讨论前,明确小组分工,鼓励每个成员积极参与,确保讨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典诗词中情感表达的特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体会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修辞手法的识别:学生往往对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辨识不清,难以理解修辞手法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对比分析能力:学生在对比分析两首诗的结构、韵律、情感表达等方面时,容易混淆,难以抓住关键点。
举例:
-意象把握:《登飞来峰》中的“浮云”不仅指实际的云彩,还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学生需理解这一深层含义。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案
a)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及创作意图;
b)分析两首古诗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
c)体会两首古诗的意境和寓意,学习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表达方式;
d)领悟古代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使学生能够理解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热情和好奇心。通过学习《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这两首古诗,我发现学生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色:
首先,他们对诗歌背景和创作意图的理解较为深入。在讲解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了解诗人陈子昂和王安石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学生们能够将这些背景知识融入到对诗歌的理解中,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举例:通过学习《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定信仰、奋发向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登高望远、胸怀壮志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登高所见所感的奥秘。
2.增强文化自信:深入了解两首古诗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3.培养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古诗的意境和寓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表达。
21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千百次回眸,有幸遇到您——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中的两首登临诗。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登高望远、吊古伤今的精神悲曲,是一曲在悲愤中用泪和恨高呼的生命悲歌。
这首诗篇幅短小,仅仅二十二个字,但是每一个字却都有千斤之重。
读之似有厚重水泥板层压之感,然后能明白陈子昂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以及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那份孤寂。
《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设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对《登幽州台歌》这篇苍凉沉郁且富有感染力的经典诗文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学生初次接触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在学习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感知诗中意象特点,通过想象诗歌意境,品味作者情感。
2.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3.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1.感知诗中意象特点,通过想象诗歌意境,品味作者情感。
2.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给每位同学提供一个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的平台,我们班级“博览”微信公众号决定开设“千百次回眸,有幸遇见您——诗词鉴赏·创作"板块,今天我们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来参与设计板块的下设栏目。
任务清单:任务一:【画一画】任选其中的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展示诗文内容任务二:【诵一诵】任选其中的一首,有感情朗诵,并将朗诵音频发送至班级“荔枝FM”账号参加读诗活动优秀作品评选任务三:【写一写】假如你是王安石,你会对陈子昂说些什么?二、讲授新课任务一:【画一画】任选其中的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展示诗文内容资料链接(一)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幽州台,蓟北楼、或者燕台。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望岳》教案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学习内容】教材:《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学习目标】1.运用对比阅读和知人论世的方法,感知诗歌内蕴,感受诗人情感。
2.分析景和情的特点,理解诗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建立“景一人一志(情)”的联系思维。
【课型及课时】教读引领课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通关参考“课前预习任务单”,巩固基础知识。
二、导入新课古人云:“君子登高必赋。
”登临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类别。
认真阅读这些登高抒怀的古诗,将其中励志的诗句摘录下来,为制作励志卡积累素材。
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想一想:你读过哪些登临诗呢?(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4)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三、学习活动任务一:自读诗歌,描绘所见之景,感受所抒之情。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两首和登高相关的佳作一一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1.自读诗歌,疏通诗歌大意。
(I)听朗读示范音频并在书上做标记,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停顿。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诗歌大意。
(3)圈画出诗歌中与景色相关的字词,思考:两位诗人在登高之时看见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通过对两首诗歌诗意的初步理解,找出需要重读的字词,边读边思考:你在朗读时,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重读“不见”。
古人是指古代能礼贤下士的君主,来者指的是诗人以后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
两个“不见”突出了贤君良臣不遇,诗人生不逢时的惆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重读“悠悠”。
悠悠是指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悠悠”二字通过叠词手法,写出了天地空间的辽远;“独”写出了个人的孤单渺小。
(3)“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重读“千寻,,和“日升,,。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1《登幽州台歌》 《登飞来峰》登临诗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登临诗教学设计——《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21 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两首古诗。
本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中,体会寄寓的情思和抒发的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第五单元导语中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登幽州台歌》诗人陈子昂是唐代具有政治才能的文人,却怀才不遇,进言不被采用还遭贬职,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感慨人生的短暂渺小,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悲愤。
《登飞来峰》诗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作此诗时诗人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登上飞来峰山应天塔最高层,面对眼前之景,兴怀赋诗,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壮志。
王安石48岁任宰相后上书皇帝改革变法,遇到了司马光等人的阻挠,但是他毫不畏惧,坚决与之斗争。
这种精神从这首诗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登高而赋的经典之作,同样是登高而赋,因描写地点、景物和创作背景的不同,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却大相径庭。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节奏和韵律之美;对比品读不同诗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置身诗境,发挥联想和想象演读画面;同时联系诗人经历及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所感所思的不同,从而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提升诗歌品悟的能力和鉴赏素养。
【学情分析】本课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文章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中,体会寄寓的情思和抒发的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与积累,已经对诗歌的学习方法、朗读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
七年级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的领悟力,但想象力的发掘与情感领悟能力的提升仍需教师的积极引导与训练。
同时文本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对诗人及写作背景的不熟悉,不能真正感受诗文中地点及景物与情感的联系,对此补充诗人及背景资料,由教师引导,将学生独立思考和生生合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教学设计力求有所突破,从对比品读的角度,分析景物及情感,以读促解,边读边悟,对学生的品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难度;同时利用微写作学以致用,将诗歌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结合,对于诗文的深刻哲思的感悟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反复品读。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提问:有谁能介绍一下诗人陈子昂吗?(指名学生回答)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去领悟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人生哲理从 而受到启迪和教益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登幽州台 歌》与《登飞来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首。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情感和胸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篇文章将围绕这两首诗歌,探讨其背景、 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首经典之作。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写了诗人登临 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豁达胸怀。
《登飞来峰》
诗歌的前两句“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飞来峰的高耸入 云和登上千寻塔后可以观赏到壮美的日出景象;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 身在最高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坚定信念,展现出诗人的 豪情壮志和豁达胸怀。
提问:有谁能介绍一下诗人陈子昂吗?(指名学生回答)
同时我们还应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是不是因为怀才不遇而造成的 呢?请同学们结合注解和课后练习三展开讨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明确:作 者感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遭际的原因也有社会现实的原因还有浓郁的家 国意识和儒家“天命观”的影响等。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作者的感慨而是要 从多方面去理解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描写了诗人登 临幽州台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登幽州台歌》
诗歌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说明诗人感到自己已经赶不上古人和未来的世代;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台远眺时的场景,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 伤。
《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登飞来峰》和《登幽州台歌》两篇诗都是陆游的代表作。
它们都深受读者的喜爱,经常用作中小学生的语文课的阅读材料。
本文尝试以阅读教学为主线,运用直观比较、分析比较等方式,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两篇诗句之美,探究诗句中蕴含的深情。
一、直观比较首先对学生进行直观比较,从诸多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篇诗歌的不同之处。
首先,用图片来对比诗歌中蕴含的景象,如《登飞来峰》描绘的:“碧峰如插入清云天,九重塞上一片空。
千里只垒剑阁,万里不曾见人迹。
”与《登幽州台歌》的景象比较:“丛飞远林湿,把底澄如镜。
碧空云横川,雪里日熹红。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觉察到两篇诗歌中景象的不同,《登飞来峰》更加荒无人烟,《登幽州台歌》拥有灿烂自然美景等。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得出这些诗句的不同,如《登飞来峰》的三平七下,形成了一种“上下对照,上下转折,上下伴随”的对仗句结构;而《登幽州台歌》的前三句三平四仄和四平四仄的句式,为后面的内容创造了节奏感,更让人着迷。
二、分析比较其次,学生需要进行逻辑性深入的分析比较,从而深刻领略这两篇诗歌中蕴含的内容。
首先,学生需要加以比较理解陆游对飞来峰和幽州台的情感投射,因其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对于南梁群峰和桤林庄留下的记忆有着难以言表的感伤,如《登飞来峰》中:“双泪一夜雨,心如昨日月。
”和《登幽州台歌》:“不归沧海难,唯觉流星痕。
”都表达了其深沉的思绪,倾诉心中的苦闷。
再者,学生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探讨这两首诗歌中的情绪写照,如《登飞来峰》中对苍苍之势的赞美,抒发了失守感、忧国忧民之思;而《登幽州台歌》中却是对群峰如临其上的自豪感,以及思羡孤独的悲伤情绪等。
让学生能够欣赏到诗歌的优美句式,也能够有关的诗歌的精神内核。
三、综合性比较最后,学生可以对比观察这两篇诗歌所渗透的希望与迷失,对于人生苦闷的思考,前者抒发了追求自由、穷其心思、痛斥世俗之心;而后者则更多的表达着时代的愤懑、逃避社会,以及对幽篁栖栖的思念。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感知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
2.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查找景物,抓关键词句,知人论世,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3.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三首登临诗的异同,感受三位诗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阅读推荐
1.单篇:杜甫的《登楼》《登高》,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2.整本书:《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教师教学)
3.《登飞来峰》
全班齐读,请同学点评,老师补充。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调整自己的诵读的节奏。然后全班第一次齐读《登飞来峰》,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有前两次拍摄方案设计的经验,这次同学们独立设计一下《登飞来峰》的拍摄方案。
提示:从景物选择、镜头运用、色彩处理和诗人状态来进行设计!
同学们自主发言,可以每人从一个方面来谈自己的设计效果。老师适时追问,时刻引导同学发言方向。
补充诗人创作背景,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怀和志向。
21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后任鄞县知县,治理一方,政绩显著。
1050年夏,30岁的诗人任职期满,回老家探亲,经过飞来峰,登上峰顶。老师明确:《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变法的宣言书。
老师追问:诗人登上只有29米的飞来峰到底抒发了什么情感?这些情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追问:诗人登台望远抒发了什么情感?这些情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体会完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后,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出陈子昂的满腔悲愤。
老师起头,全班再次齐读。
2.《望岳》
请一位同学进行朗诵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老师提示诵读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调整自己的诵读的节奏。然后全班第一次齐读《望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案
举例:《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诗人攀登高峰、俯瞰世界的壮志豪情。
(3)诗歌朗读与欣赏: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古代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案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内容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案,涉及教材章节如下:
1.《登幽州台歌》:出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人陈子昂以慷慨悲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2.《望岳》:出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人杜甫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诗歌创作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创作出自己的诗歌,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然过于依赖模仿,缺乏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设置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3.《登飞来峰》:出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人王之涣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追求理想的壮志豪情。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
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2.诗歌朗读与解析;
3.诗歌意境及艺术特点分析;
第21课 《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运用反复诵读、斟词酌句和结合背景等方法,赏析这两首登高诗。
2. 比较这两首登高诗所承载的诗人情志,把握它们的不同之处和共同动因,理解中国古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课前准备】1. 朗读《登飞来峰》和《登幽州台歌》两首诗歌,疏通词义。
2 . 自主阅读《望岳》《登鹳雀楼》《登金陵凤凰台》《登岳阳楼》,熟悉内容,了解背景。
【教学过稈】孔子曾经说过:“君子登高必赋。
”我国古典诗词中,登高赋诗抒怀是一个传统。
古代文人每逢登高,往往会有诗作,比如杜甫登高,就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那么,提到登高,你会想到哪些诗句呢?(学生分享自己学过、读过的登高诗句)大家的积累还不错。
荀子说:“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登上高处,眼界开阔往往会触动诗人内心的情感。
今天,我们来赏读两首“登高诗”,品味两位诗人在登临高处时,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活动一:借助图画,通过诵读和斟词酌句,理解诗歌情感。
(一)苏轼说:“诗画本一律。
”诗是语言的画,画是静默的诗。
请大家自由朗读,感受诗人情感,用诗中的词句,为下面的两幅画各配一个“题”,并阐释理由。
点拨:在画上题写诗文叫作“题”,“题”既可以直接使用诗中的原词原句,也可以进行组合、做些变化。
预设:学生配“题”可能出现的词句。
1.《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画面中诗人眼前有层层浮云翻滚,和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相符合。
“身在最高”—画面中诗人站在山峰之巅,和诗中“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相符合。
2、《登幽州台歌》。
“天地悠悠”—画面中的留内,给人以苍茫浩渺之感,诗句中的“天地悠悠”形容时间久远、空间广阔,和画面体现的情境一致。
“独立怆然”—画面中的诗人形单影只,在苍茫天地间显得十分渺小、孤单,诗句“独怆然而涕下”最能体现这一情境。
(二)斟词酌句,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诗中词语分析、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类文教学
一、导入主题
古代文人有“登高必赋”的习惯,登高必赋出自《韩诗外传》,孔子认为:“君子登必赋,小子愿者何?”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在登高之后,能赋诗述说内心的感受。
后来,“登高必赋”被认为是文人必备的技能,古时的诗人几乎都践行了这一点,他们登高赋诗,多有慷慨苍凉之句。
王维登高(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思念亲人,而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思念的是友人,王之涣登高唱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积极进取,年轻时的杜甫登高,信心爆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登高之诗。
二、《登幽州台歌》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首盛唐时期的古诗,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1、一读节奏
我们先一起来读一下这首古诗,读的时候注意它的节奏。
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怎么划分节奏啊?
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5字,三个停顿。
音节比较急促。
后两句每句6字,四个停顿,多了一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
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让我们再一起读一遍。
那么,我们一起看看本诗的大体内容是什么呢?
诗歌有多种理解,常用的就是直译和意译。
直译(翻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直译太刻板,缺少了诗的意境,一般采用意译,
意译(符合意境大意相通)
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2、二读情感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古诗。
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
(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
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
诗人登上幽州台,为何会泪流满面呢?这幽州台是什么地方呢?(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jì)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
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
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人邹(zōu)衍(yǎn)延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
)
所以啊,诗人登上幽州台,就产生了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3、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大声读读古诗吧。
二、登飞来峰
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辽中阐释的是怀才不遇的情感。
而另一位诗人却有着不同的感悟?这位诗人是谁?我先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这位诗人是否熟悉。
1、激趣导入:请大家根据我提供的信息,猜一猜,他是谁?
①他官至宰相,且两度出任宰相;
②他是现在的江西临川人;
③他坚持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④他还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是我们学过的他的名句。
2、解题:登/飞来峰
3、诵读赏景
①想要更好地了解他,不如去读他的作品。
诵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②理解诗歌大意
③王维的诗画被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觉得王安石的这首诗也非常具有画面感。
接下来请同学们从诗中找出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
(赏景:边读边找出,诗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描绘出怎样的画面?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千寻塔”,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与之相似,写出塔之高。
描绘了鸡鸣、日升的灿烂、壮观景象。
4、悟情明理
①登高所见如此壮观、灿烂的景象,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不为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慨。
实际上诗人写诗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
我们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绍兴城外的宝林山,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②杜甫有句话说得多好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安石自幼酷爱学习,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妙笔生花!他的诗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比如这首诗,他就引用了典故。
“浮云”的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
”——陆
贾《新语慎微篇》。
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③读完了王安石的故事,知道了“浮云”的典故,同样王安石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奸邪小人,那他的反应是什么?“不畏”
“不畏”说明了什么?坚决果断地读读这个词。
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
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反动势力怎样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能如此坚持和毫不畏惧,全都源于“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最高层”又有了什么样的深层含义?仅仅指的是他站的比别人高吗?还指他身上的哪些方面?
“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眼睛,自然是我站的高的缘故”,言下之意,浮云还在我的脚下。
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4、小结
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伟略。
请同学们合上书本,一起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三、对比阅读:
作者的人生际遇不同,登高所悟也完全不一样。
仕途坎坷的陈子昂用幽州台的典故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孤独,年轻气盛的王宰相登飞来峰则完全相反,用浮云的典故道出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理解诗人的文学作品,更读懂了古人的内心情感。
中国古代诗词就是因为包含着文人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才会有着这样的无穷魅力。
愿每个同学都能徜徉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大花园里,品评其中的芬芳,汲取其中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