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精品阅读题及答案(2015版)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精品语文阅读题
一、买礼物的小女孩
1.划线句“妈妈要出远门”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水月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她直打哆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尾说“顾客不明白”水月“为什么会泪流满面”,那么你明白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二、人间第一爱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文体名)。
2.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
3.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4.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
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多项选择)()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5.“《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三、一只小燕飞进家
1.小燕子来到老母家为什么能“心安理得”?
2.请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它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了,等过两天我把个大学生还给你。
(2)一家人遥望夜空,不再说话,可我知道大家的心都很酸痛。
3.我一家为什么喜欢小燕子?
4.小燕子的命运让家中每个人都牵挂。
请你设想它丢失后的一种情景,描述出来。
四、遥远的炊烟
1.作者为什么说“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2.文章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3.自选角度,赏析文中下面的句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
五、为天下父母感叹
1.概括“四期”内容。
第一期,大约从隆重降生到十三四岁,老爹老娘的黄金时代。
2.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更一直延伸到儿女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以及再下下一代、再下下下一代”。
3.“父母这玩意儿”、“大多数的老爹老娘都含恨而死,翘了辫子”、“只不过供儿女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写怀念文章时赚笔稿费”等句都体现了柏杨先生文章的语言风格,请对此加以赏析。
六、哥,别痛!
1.概括文章描写哥的几件事。
①哥不配合却医生的治疗
②
③
④
⑤
⑥修理过自行车、开过小商店、搞过电焊、修理过电视机
2.哥不配合却医生治疗这个情节,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作者语言平静,却饱含强烈的情感,请说说这是怎样的情感。
七、我们是一家人
1.“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2)
(3)
2.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第11段=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
3.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4.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
5.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父亲那么老了我还这么小
1. 父亲为什么要假装睡着的,让我尽我的孝心?
2. 写到父亲的遗嘱时,为什么又写现在的家长要求孩子学钢琴、学绘画?
3. 为什么写内山完造“对人,对中国人是很好的”?
4.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作者却说“我已经70多岁了。
70多年来,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与父亲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什么意思?
九、红山楂
1.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
2.本文在叙述方式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主要特色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3. 简要分析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这一形象在全文中的作用。
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写他的性格、行为与众不同,暗示了“他”与山楂之间有一定的因缘和情感
联系。
B、独自来到山楂林,拣起散落的山楂果,不解的询问老师,山楂树被砍时闪动泪花,这
些描写,反映了他对山楂的深厚感情。
C、山楂果成就了他的今天,也带走了他的母亲。
他为同学们讲的故事有力地升华了小说
的主旨。
D、“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也是人性美的体现。
小说最后写红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
说明大家从中受到震撼。
E、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曲折离奇,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又备感温暖。
十、目送
1.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2.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句子“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的深层含意。
3.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
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写出一句话的领悟和评价。
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
——《目送》超脱!
你:——《目送》!
十一、母亲的秘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母亲的秘密”的作用。
3、她为什么“心里蓦然一疼,就将那温热的硬币,又放回了地上那个破旧的钱箱”?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说说第13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十二、幸福的味道
1.(1)文题“幸福的味道”别具一格,请具体解说以此为题的好处。
(2)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幸福的味道”?
2.本文是写有关“幸福的味道”的,开篇却用一大半的篇幅叙写父亲与女儿聊天的内容,请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3.文章结尾写道:“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幸福的味道”?请把这些“幸福的味道”用简明整齐的语言列举出来。
(请举出三种)
一、牡丹的拒绝
1.“牡丹的拒绝”显示出牡丹具有怎样的个性?[来源:学+科+网]
2.文章第⑨段中“富贵”和“高贵”分别写出了牡丹哪方面的特质?
①富贵:
②高贵:
3.下面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者写此句的意图是什么?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修辞手法:
作者意图:
4.作者写牡丹之超凡脱俗意在写人的品性,请就“‘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这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做人品位的理解。
5.“牡丹”的个性被作者称颂,其实,不同的花被不同的人欣赏。
请从荷花、菊花和梅花三种花中选择你钟爱的一种,引用诗、词、文中的名句,用优美的语言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品格。
(40-50字)
答:我钟爱()
花。
二、拜谒高原
1.(1)在第⑥段中,作者写道“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为什么说“这种痛苦无法躲藏”?
(2)在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
”这份“崭新的感觉”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道:“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
”那么,高原贯穿身心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分三点概括。
(1)
(2)
(3)
3.根据文意,简要回答文章第⑧段中“人却能够从心底蔓延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博大的精神和情怀”的含义是什么。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以“拜谒高原”为题,意在表明对雪域高原的向往和仰慕之情。
B.文章以“我”对高原从仰慕对畏惧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逐层深入地揭示了高原给予人的种种启示。
C.文中描写了青藏高原的雄姿和美景,为下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作了铺垫。
D.文章第⑥段结尾句“在地球的这一隅,蓝天在与高原抗衡着,天在按压着山,山一步步拱出天”,意在表现高原顽强向上、敢于斗争的精神。
E.作者多次采用拟人手法,不仅使高原形象更加鲜明,而且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三、不见大雁
1.请用三个词语概括“我”的感情变化过程。
2.第⑹段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
请指出“怦然”“肃然”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⑴文段⑼划线短语“孤独与贫瘠的情景”指的是什么?
⑵文段⑽中划线短语“自己的苦恼与孤寂”指的是什么?
4.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5.“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的含义是什么?以此结尾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
四、清塘荷韵
1.清塘荷韵,美在何处?请从荷的风姿、神韵、意趣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2.如果把文中的第④、第⑤自然段删除,行不行,为什么?
3.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
五、老海棠树
1.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从第⑤段中找出与第⑥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
4.品读第⑦段画线部分“‘奶奶。
’‘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六、失去冰川地球将会怎样
1.请从利弊两个方面概括冰川消融给地球带来的影响。
(200字以内)
2. 瑞士科学家为阿尔卑斯山脉最古老的隆河冰川盖上毛毯“保温”的目的是什么?“保温”二字为什么加引号?
3.“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库”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文中“专家解释说”“专家指出”等语有什么作用?
七、风雨
1.作者在描写风姿雨态时,运用了很多形象而精炼的词语,请对下面两个词语进行品味,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词语一:忽聚忽散
赏析:
词语二:撩起一角
赏析:
2.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他们为什么回惊喜呢?他们还会做什么?
八、秋天的黄昏
1.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说说“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
3.文章插叙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
请赏析“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
(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
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
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这是为什么?
27.选出对此文的理解不正确
...的两项()()(4分)
A.此文既写了狼的凶残贪婪,又表现了狼的善良可爱,这样写作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还能使情节曲折多变,离奇有趣。
B.(8)段作者连用四个问句真实地写出了“我”此时此刻心中的许多疑虑,又为下文写“我”对狼的误解枪杀做了铺垫,水到渠成地将小说情节推向高潮。
C.文中多处写到“惨白的月亮”,既是通过环境描写来预示灾难的降临,又烘托狼的哭声的凄惨、悲戚、苍凉,还渲染出狼死时的悲壮感人。
D.○11、○12段中的两个“蠢驴”都是在写“我”对自己的责骂,竟然愚笨到完全没有认清狼的本性。
E.最末段告诉我们沉重的不是狼的眼睛,而是“我”的心情,“我”因“残酷地杀了一只自己的救命恩兽”而痛苦自责,从而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并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十、中华鲟
1.选文第①段“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中“主要”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2.选文第⑤段“雌性相隔3~5年才产一次卵”运用的是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仔细阅读选文第⑦段,请简要概括人工繁殖中华鲟的过程。
4.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华鲟。
B.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
整个洄游过程约历时一年;洄游路途长达3000余千米,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
C.为了挽救中华鲟,葛州坝工程建设者采纳了中外专家“工程救鱼”的建议,在葛州坝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
D.中华鲟俗名腊子、鲟鱼、鳇鱼等,由于它世代不忘故地,表现了对故乡的至诚至爱,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命名为中华鲟。
十一、故乡草
1. 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在作者笔下,稻草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
3.文章第⑤段写生长在废弃墙头上的野草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4.本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
一、禁忌
1、第7自然段结尾,爷爷为什么“沉默了”?描写“四周也悄然无声”有什么作用?
2、联系全文,说说第8自然段“它还没有开始成长,就已经被人们的禁忌风俗像藩篱一般圈了起来”暗示了什么?
3、文中反复出现“光阴流逝”“年复一年”“一连八个年头”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这个故事与战争相关吗?为什么?
5、小说为什么要以“禁忌”为题?
二、巷子里的阳光
1.请分析第⑪段“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中“扑扑扑”的妙处。
2.你认为用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形容小巷的环境特点是否恰当?为什么?
3.第4段的“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和第2段的“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答。
4.文章末尾说“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阳光给人的丰富“意味”。
三、路
1、第4段中“我”为什么“气闷”?
2、铺小径的水泥方砖是哪里来的?有什么喻意?
3、第4段中“回家我是抹布”是什么意思?
4、尾段,“我天生……铺路好了”是什么意思?“补天石”来自哪个传说?
四、怀念一种声音
1.第⑥段画线句“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小说结尾说:“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小说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五、乡村不言谢
1、乡人是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的?请具体列举出来。
2、本文的主旨(中心)是什么?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借东西,借者自然大方,是因为被借者没有优越感,会主动借出以取悦对方。
B、本文形散而神不散,将乡村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串联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C、结尾处一句:“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是话?!””表现了大娘对我的责备,由于我的言谢,便疏远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D、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将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与城市作对比,暗讽了城市人习惯说谢谢的风气。
4、本文在处理材料方面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六、乡土的篱笆
1.阅读全文,概括“乡土的篱笆”的特点。
2.简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31.本文语言生动,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
②说说“融化”的表达效果。
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4. 联系实际,谈谈对结尾画线句子“每次走近篱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慰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立体按摩”的理解。
七、两条狗
1.概括两条狗各自的性格特点。
2.“黑狗死掉了……父亲说它老死了。
”你同意“父亲”的看法吗?为什么?
3..联系全文,说说此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握一把苍凉
1.文章题目是“握一把苍凉”。
文中说“三分的甜蜜,竟有七分的苍凉”。
这“一把苍凉”的内涵是什么?
2.文中第五段写道“恋爱不是一种陕乐,青春也不是”,第六段又说“恋爱可能是一种快乐,青春也是”。
这两处文字是否矛盾?为什么?
3.文章结尾说“握一把苍凉献给你”,为什么要献给“你”“一把苍凉”?作者意欲告诉“你”什么?
4.分析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1)天辽地阔,扫一季落叶烧成在火中浮现的无数的人脸,悲剧对于我是一种温暖。
(2)中国,我爱恋过的人和物,土地和山川,我是一茎白发的芦苇,犹自劲立在夜风中守望,而这里的秋空,没见鸿雁飞过。
九、爱晚亭
1、从文章来看,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思想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当时作者思想情感的三个语句。
(1)作者当时的心态是:
(2)从文中找出三个语句:
2、文中写了作者对着溪水哭笑和跟着虾蟆跳的两个细节,它们的作用是:)
(1)写“对着溪水哭笑”的用意是(不超过16字):
(2)写“跟着虾蟆跳”的用意是(不超过16字):
3、文章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写法(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1)写法上的特点是(不超过10字):
(2)这样写的作用是(不超过20字):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看到题目便让人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于是就有一种对秋天傍晚景象的联想。
B.这篇散文中写了许多景物,这些景物都明显的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从中可看出作者少时的纯真,年轻时的奔放和年长时的深沉。
C.本文脉络清晰,先是感情的激荡,后是理智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投身自然的强烈愿望。
D.文中的景物与作者的喜怒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被我蹂躏得烘热而稀软”的青草,正表明作者对劳动人民被压迫生活的同情。
E.文章末尾突然写到农夫,看似闲笔,实则意蕴丰富,含蓄地提醒()读者不要忘了社会,不要忘了还存在着人与人的差异和距离。
十、苦夏
1. 联系全文看,题目"苦夏"包含哪几层意思?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
(2)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3.第③段写童年夏天的乐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采用哪些修辞方法来写苦夏?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十一、隐于茶中的境界
1.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爱茶,亦爱品茶”“始终是个独特的习惯”?
2.“诗意栖居”的含义是什么?
3.具体说说下面一段文字在结构上的作用。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匿于市井之中的,这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之中,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大隐者。
4.尾段的“猛虎”“蔷薇”分别象征什么?
十二、雪人
1.“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
”这里的“溅”能换成“飘”吗?为什么?
2.“漂亮的雪人”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有什么好处?
3.联系文章,说说雪人的命运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一、停止与开始
1.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呼吁人们“试一试停止吧”。
2.举乔达摩·悉达多和画家高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3.为什么说“美啊,请让我为你停留!”比“美呵,请为我停留!”“对今天的我们”,表述也许更为恰当?
4.正确理解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梯子应该搭对墙壁。
(2)在路上高速奔跑的感觉固然刺激,然而不能指望看清两边的东西。
二、廉
1.作者写田稷子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2.“我闻之悚然”中“悚然”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让“我”“悚然”?
3.“公私分明到了这个地步,好像
..有一些迂阔”中为什么要用加点词语“好像”?
三、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1.阅读全文回答:文章开头从村庄的沉睡写起,有什么好处?
2.文章第⑤段中的“大吃一惊”,除了具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外,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文章最后说:“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时刻“醒着”的“一些东西”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
四、阳光的香味
1.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4.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五、垂钓
1.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文中瘦老头认为的“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是什么?
3.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一句的理解。
六、去远方
1.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举了中国留学生在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个例子,各侧重说明了什么?
3.第⑥段画线句“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表达在了什么意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4.文中多处流露出了作者对“去远方”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
七、祈求
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 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 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 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 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2. 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
3. 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4. 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
八、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1.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意思。
2.①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指出“窗”和“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
②作者把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
3.文章结尾说:“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
”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认为要怎样才能在“繁华”中“诗意栖居”?
九、窗
1.文章第一段说“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原因是什么?(1)“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是因为:
(2)“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是因为:
2.文章第二段引用陶诗《归去来兮辞》中的诗句,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