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一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公转导致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缩微表示。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3. 地图的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曲面转换为平面的过程,常见的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兰伯特投影等。
4.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地图符号、颜色、注记等解读地图信息,学会使用指北针确定方向。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结构:地球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大气。
- 气候类型: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现象。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调节、渔业资源分布。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 内外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沉积、固结成岩。
-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层、褶皱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 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功能区划分、交通规划等。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 农业类型与布局: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等。
- 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工业集聚与分散。
- 工业布局与环境: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3. 交通运输与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 交通网络布局:交通干线、枢纽、终端。
- 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贸易模式、贸易政策、经济一体化。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
自然地图展示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口、交通、经济等人文地理要素,专题地图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信息展示。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压力与风的形成、气候类型与分布。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3. 地壳与地貌:地壳的构造、板块运动、地震与火山活动,以及山脉、平原、盆地等地貌形态。
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土壤形成因素、植被分布与生态系统。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
2. 农业与工业: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等)、工业的分布与结构、产业转移。
3. 交通与贸易:交通网络的构成、交通运输方式、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
4. 环境与发展:环境问题(污染、全球变暖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经济。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与导航应用。
五、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地理环境: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资源分布与环境问题。
2.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经济合作与竞争。
3. 区域文化与社会:文化多样性、社会结构、教育与卫生。
4. 区域规划与治理:区域发展战略、空间规划、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初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 经纬度系统:地球表面通过经纬度网格定位,经度表示东西位置,纬度表示南北位置。
3. 地图种类:包括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资源分布图等。
4. 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
5. 地图符号与注记:地图上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及其特征。
- 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类型与流域特征。
- 湖泊、地下水的分布与特性。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4. 生物地理-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 物种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增长。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功能区划分。
- 人口问题:城市拥挤、老龄化等。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农业技术。
-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 交通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
-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
3. 政治地理- 国家与地区:领土、边界、主权。
- 国际关系:合作与冲突、全球化影响。
四、地理技术应用1. 遥感技术:卫星遥感、航空摄影、GIS(地理信息系统)。
2. 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
3. 灾害防治:地震预警、洪水防治、气象预报。
五、地理实践1. 地理观测:观测天气、测量地形、水质检测。
2. 地理实验:土壤分析、气候模拟。
3. 地理调查:社会调查、环境调查、资源调查。
六、地理思维与方法1. 空间思维: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与联系。
2. 综合分析: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影响。
3. 地理实践能力: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现象的缩影,通过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元素表达地理信息。
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技能。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 气压、风向、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测量与分析。
2. 水文循环与海洋地理:- 水循环的过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淡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 海洋的构造、洋流、潮汐现象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貌学:-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与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等)对地貌的影响。
- 各种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峡谷等)的形成机制与特征。
4. 生物地理:- 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5. 土壤与自然资源:- 土壤类型、形成过程及其地理分布。
- 自然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与可持续性问题。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增长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
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农业布局与农业区位论。
-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地理与经济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 交通运输、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网络。
4. 文化地理与旅游地理:- 文化景观、文化扩散与文化冲突。
- 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与旅游活动的地理影响。
5. 政治地理:- 国家、地区、边界的地理意义。
- 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与全球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功能与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电子书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电子书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1.1.1 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1.1.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1.3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季节变化、地球的五带1.2 地图的基本知识1.2.1 地图的定义与分类1.2.2 比例尺、地图符号与注记1.2.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第二章地质作用与地貌2.1 地质作用2.1.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2.1.2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2 地貌类型2.2.1 陆地地貌:山脉、平原、高原、盆地2.2.2 海洋地貌: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2.2.3 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第三章气候与气象3.1 气候系统3.1.1 大气成分与大气层结构3.1.2 气候类型与气候带分布3.1.3 气候变化与气候异常3.2 气象现象3.2.1 气压、风、云、降水3.2.2 气象要素的观测与天气预报第四章水文地理4.1 水循环与水资源4.1.1 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4.1.2 地表水与地下水4.1.3 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与保护4.2 河流与湖泊4.2.1 河流的形态与流域4.2.2 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河流分类4.2.3 湖泊的类型与水文特征第五章人口与城市5.1 人口地理5.1.1 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与人口流动 5.1.2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 5.1.3 人口政策与可持续发展5.2 城市地理5.2.1 城市功能与城市结构5.2.2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5.2.3 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农业与工业6.1 农业地理6.1.1 农业类型与农业布局6.1.2 农业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6.1.3 农业问题与农业政策6.2 工业地理6.2.1 工业类型与工业布局6.2.2 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6.2.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政策第七章地理信息技术7.1 遥感技术7.1.1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7.1.2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7.2 地理信息系统(GIS)7.2.1 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7.2.2 GIS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8.1 环境问题8.1.1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8.1.2 区域环境问题:水污染、土地退化8.1.3 环境管理与环境政策8.2 可持续发展8.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8.2.2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策略8.2.3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育结语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涵盖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也与社会科学紧密相关。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1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1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现象;地球公转导致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现象的缩影,包括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
地图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学会识别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颜色,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表示地形和海底地形的方法。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以及各自的特征和分布。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寒流和暖流的形成原理,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质作用与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的形成和特征。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 工业布局: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与分散现象。
- 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
3.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方法和在各领域的应用。
结语:高中地理选修1的学习不仅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及例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及例题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其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3. 地图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例题: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设地图上某段距离为2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则实际距离为20千米。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等。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等。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 植被的分布与生态作用。
例题:简述水文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与问题。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的布局与环境影响。
3.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特点。
-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原则。
4. 区域发展与规划:-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例题: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例题:如何利用GIS技术进行城市犯罪热点分析?五、综合地理1. 地理环境问题:- 资源的分类与利用。
-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 地理与生活:-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地理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3. 地理与国际视野:- 国际合作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
- 地理知识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性。
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其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缩影,包括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
3.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各有其特定的表达内容和使用场合。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河流的特征、流域的划分以及湖泊、地下水等淡水资源。
3. 地貌学:-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等)对地貌的影响。
- 主要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的形成和特征。
4. 生物地理:- 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理分布的影响。
5.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形成条件及其地理分布。
- 植被类型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
- 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规划。
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和农业区位因素。
-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和地理分布的影响。
3. 工业地理与经济地理:- 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布局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特点。
4. 交通运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 交通网络的布局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
- 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在地理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和应用领域。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第一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第一章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轴的倾斜与四季的形成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地图的投影方式- 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3. 地理坐标系统- 经度与纬度的概念- 坐标系统的应用- 地球上任意点的定位方法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湖泊与地下水3. 地貌学- 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五大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貌的形成与演变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植被的分布与生态系统- 土壤侵蚀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 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 城市布局与规划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与分布- 农业与环境的关系- 农业技术的发展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布局与环境影响- 工业全球化趋势4. 交通运输- 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与选择 - 交通网络的布局-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图像的解译-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 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GIS在各领域的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定位与导航中的应用- GPS技术的发展与挑战五、地理与环境问题1. 资源与能源-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 资源的可持续管理2. 环境问题与保护- 全球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酸雨等) -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政策与法规3. 灾害地理学-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灾害的预防与减灾-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六、地理与区域发展1. 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划分与特征-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2. 世界地理概述- 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重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概况- 国际合作与地理因素3. 中国地理概述-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以上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框架图,涵盖了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与实际地面的距离关系,地图符号和颜色用于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地图可以获取方向、比例、地形、气候等信息,需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符号和解读方法。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3. 地貌学: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山脉、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的形成与特征。
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植被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
5. 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可持续利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
2. 农业与工业:农业的分类与分布,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贸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
4. 文化与旅游:文化景观的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5. 区域发展与合作: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合作与全球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地考察的方法与技巧,地理实验的设计。
2. 地理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地理竞赛与研究:参与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六、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1. 地理学的科学方法:观察、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和产生的现象。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等。
- 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3.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自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
- 地球公转: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五带划分)。
4. 大气环境- 大气组成: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
-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系统:气候的形成、气候类型、气候分布。
5. 海洋与陆地- 海洋的分布: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环流、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 陆地的形态:陆地的类型(平原、高原、山地、盆地)、陆地的分布。
6.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定义、特点、利用方式。
-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火山、洪水、干旱、台风等。
-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预警系统、应急措施、灾后重建。
7.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 人口迁移:原因、类型、影响。
- 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化管理。
8. 经济与文化-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指标。
-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类型、文化景观的形成。
-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9.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10.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遥感的原理、遥感的应用。
-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定义、GIS的应用。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经纬线与经纬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度范围是0° - 180°,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
-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纬度范围是0° - 90°,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
3. 地图三要素。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方向: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数字。
4. 等高线地形图。
- 等高线: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 地形部位: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处可能发育河流)、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 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 = 较高处海拔 - 较低处海拔。
-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判断地形类型、选择登山路线(等高线稀疏的路线较缓)、选择宿营地(避开山谷,防止山洪)、判断河流流向(河流由高向低流,与山谷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
1. 宇宙中的地球。
- 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以下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南北直径与东西直径之比约为3:4。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得地球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的季节变化。
3.地球的纬度和经度:纬度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位置的一个角度,以赤道为基准线,分为北纬和南纬;经度是垂直于纬度线的线,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线,分为东经和西经。
4.地图投影:地图是将球体表面的地理现象投影到平面上表示,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等距投影等。
二、宇宙中的地球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经历了宇宙膨胀和加速膨胀等演化过程。
2.太阳系的形成和结构:太阳系由太阳和其周围的行星、卫星、小行星等天体组成。
3.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分为大洲和海洋两大部分。
4.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地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三、地球的气候1.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一定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而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天的气象现象。
2.气候要素:气候由温度、降水、风向、风速和湿度等多种气候要素组成。
3.气候带:根据地球赤道附近和两极附近气温特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大气候带。
4.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形和环流系统等。
四、地球上的陆地1.地球的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两大类,构造运动主要有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变动,外力作用主要有风蚀、水蚀和冰蚀等。
2.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由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等地貌组成。
3.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冰雪和地下水等,其中河流是最重要的水资源,也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地球上的水域1.地球表面的海洋:地球表面约71%为海洋,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北冰洋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部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如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和作用,包括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散射和吸收作用。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 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暖流和寒流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3. 地貌:- 内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如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形成的山脉。
- 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如风化、侵蚀、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河谷。
-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山区的交通不便、平原的农业发展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如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
-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如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
- 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包括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和分布,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
- 工业的区位因素,如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
- 工业区位对环境的影响,如工业污染、资源消耗。
3. 交通与贸易:- 交通网络的布局和类型,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贸易的模式和流向,包括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
-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择性必修一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缩微表现。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比例尺判断地图范围与内容详略,利用图例识别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根据方向确定地图上各地物的方位。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地球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大气组成,各层有不同特点和作用。
- 气候类型与分布: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气候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全球变暖是当前主要问题,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
2. 水文循环与水资源:- 水文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是地球上水分子循环的过程。
-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冰川、地下水和河流湖泊中,人类主要利用河流水和地下水。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的形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等)共同作用下形成地貌。
- 地质构造:地壳的构造包括板块构造、断层、褶皱等,它们影响地貌形态和地震活动。
4. 植被与土壤类型:- 植被分布:植被分布受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如热带雨林、草原、荒漠等。
- 土壤类型:土壤根据其形成条件和成分,可分为砖红壤、棕壤、黑土等类型,不同土壤适宜不同作物生长。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影响,人口迁移是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机会。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
2. 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根据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农业可分为灌溉农业、水稻农业、畜牧业等类型。
全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全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3.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遥感图像。
二、自然地理1. 大气:- 大气层的组成与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空间。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
2. 水文:- 水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与湖泊: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湖泊的成因与分类。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沙质土、黏土、壤土等。
- 植被分布:热带雨林、温带草原、寒带苔原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世界人口稠密区、稀疏区;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布局。
- 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3. 交通运输与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贸易:国际贸易、区域贸易、贸易政策。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实践。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图像的获取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与展示。
3.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原理与应用。
五、区域地理1. 中国地理:- 地形、气候、河流、湖泊。
- 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经济发展。
- 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
2. 世界地理:- 大洲与大洋:地理位置、特点。
- 主要国家与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特点、文化特色。
六、地理实践1. 地理实地考察:目的、方法、实践意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是地理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包括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基本要素。
3.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各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应用领域。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气候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等- 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湖泊、地下水等其他水体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等-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高原等4. 生物地理-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物种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5. 土壤- 土壤类型与形成因素- 土壤侵蚀与保护- 土壤肥力与农业生产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增长-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 城市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与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 农业可持续发展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4.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发展-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5.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 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GPS在地理信息采集中的作用五、地理与环境问题1. 资源问题- 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能源问题与新能源技术2.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影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与公众参与3. 灾害问题-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分布- 灾害预防与减灾措施- 灾害管理与灾后重建六、地理与区域发展1. 区域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等2. 区域发展的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 区域发展的模式与路径3. 区域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与挑战结语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涵盖了自然现象和人文社会,还包括了对这些现象的科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一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以及各自的特征和分布。
- 气候变化:长期气候变化的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河流的特征:河流的流域、水系、河流的类型和河流的水文特征。
- 湖泊与地下水:湖泊的形成和类型,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等。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以及各自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类型与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以及农业的区位因素。
- 工业的类型与分布: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工业区位的选择。
- 农业与工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工业结构调整等。
3.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 交通运输网:交通网络的布局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的概念,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大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大全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地图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构成: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气候类型主要根据降水和温度进行划分。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现象。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河流的特征:河流的流域面积、长度、落差、流量等。
- 湖泊与地下水:湖泊的成因、类型,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城市问题。
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因地制宜的农业布局原则,农业带的形成。
- 农业技术:灌溉、肥料使用、农业机械化等。
3. 工业地理- 工业类型: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 工业布局:资源型、市场型、技术型等布局特点。
- 工业与环境:工业污染、可持续发展等。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原理:通过卫星或航空器搭载的传感器远距离获取地表信息。
- 遥感应用:土地利用监测、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等。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功能: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展示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的适于生物生存的天体,有球形或近球形的外形。
地球可以分为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和地球的外部地貌(大陆、多山原、平原和盆地等)。
地球的外形是地图的基础,地图的制作需要投影和比例尺等工具。
二、地理坐标与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经纬度是地理坐标的基础,经线是指地球上从南极通往北极的半圈线,纬线是指地球上围绕赤道画出的并与地球轴直角相交的线。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使得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三、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大气是由氮气、氧气、水汽、氩气等组成的,其中氮气和氧气占大部分。
大气的主要特征有压强、密度、温度、湿度、气流和大气层等。
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四、大气环流与水循环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大规模的空气流动现象,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渗透和蓄水等。
五、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表层水、地下水和冰雪资源。
表层水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和水库等;地下水包括地下河流和地下水库等;冰雪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冰山和冰雪原等。
六、水的成因与分布水的成因主要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地下水主要是由降雨渗入地下形成的,地表水主要由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形成。
水的分布有不均匀性,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水分布不均匀的两个重要因素。
七、地球上的陆地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包括大陆和岛屿两种类型。
大陆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由陆壳构成,岛屿则是地球表面的陆地环绕着海洋的较小的地块。
八、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海洋是地球上的最大环境因素之一,海洋对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大气对海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水汽、降水中。
以上就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
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地球与地图
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 2、地图三要素 3、等高线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一、经纬网的判读
(一)、经线
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点的线
形状:半圆不平行相交于南北极点
2、特征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长度:约2万千米
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
3、经度
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数愈向西愈大
4、半球划分:东半球(20°W—160°E)西半球(160°E—20°W)
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一直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求出对应经线的度数。
(二)、纬线
1、概念: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圆平行
2、特征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由赤道向南北缩短
实质:地表某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3、纬度
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都数越大,南北的度数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半球划分:北半球、南半球
(三)、经纬线的运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方法:确定经纬线;定经纬度;)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图无图))
3、最短航线的判定法(过地心大圆的劣弧最短)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过极点,方向分为三种情况: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北极点之后再向南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南极点之后再向北
c、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
(2)、同一纬线,却不同经线上
a、同在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北—正东—东南;若A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北—正西—西南
b、同在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南—正东—东北;若A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南—正西—西北
4、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
(1)、两点经度相同,则两点纬度差乘110千米
(2)、两点纬度相同,则两点经度差乘110千米乘
(3)、两点不同经度,不同纬度
5、对chi点(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相加为180°(东西经不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不同)
二、地图三要素
一般情况: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
(一)、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
有经纬网的地图: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大小
(二)、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图幅相同,实地范围相同
计算:原比例放大/缩小到n倍;比原比例尺放大/缩小n倍缩放:
图幅面积的变化:
(三)、图例:
三、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
(三)、等高线的运用
1、高、低值区的判断:高低,低高
2、坡度:等高线密集坡度越陡,反之亦然;
3、凸坡凹坡问题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高高低低
选点:水库坝址、港口、气象站、疗养院、航空港5、选址选线:公路、铁路,引水路线,输油输气管道,
选面:农业生产布局,工业区与居民区
四、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