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1 正弦定理课件(二)新人教A版必修5

合集下载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习题课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习题课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习题课
(3)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解三角形. 此种情况的基本解法是先用余弦定理求第三边,再用正 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另一角,最后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求第三个角.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解三角形. 此种情况的基本解法是先用余弦定理求出一个角,再用 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出另一个角,最后用三角形内角 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要解三角形,必须已知三角形的一边的长.若已知条件 中一条边的长也不给出,三角形可以是任意的,因此无 法求解.
练一练· 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习题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在△ABC 中,若 2cos Bsin A=sin C,则△ABC 的形状一 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 ( C )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解析 ∵2cos Bsin A=sin C=sin(A+B),
∴sin Acos B-cos Asin B=0, 即 sin(A-B)=0,∴A=B.
1 ah (1)S= 2 a
(ha 表示 a 边上的高); 1 1 1 acsin B bcsin A (2)S= absin C= 2 = 2 ; 2 1 (3)S= r(a+b+c)(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2
研一研· 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习题课
题型一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利用正、余弦定理证明三角恒等式 2 2 2 tan A a +c -b 例 1 在△ABC 中,求证: = . tan B b2+c2-a2
小结 这是一道向量与正、余弦定理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是化去向量的· 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习题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跟踪训练 3 在△ABC 中,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 3 2 b、c,已知 b =ac 且 cos B= . 4 1 1 (1)求 + 的值; tan A tan C → → 3 (2)设BA· BC= ,求 a+c 的值. 2 3 解 (1)由 cos B= , 4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课件1.1.1正弦定理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课件1.1.1正弦定理

解三角形:
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 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 解三角形.
讲解范例:
例1. 在△ABC中,已知A=32.0o, B=81.8o,a=42.9cm,解三角形.
练习: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 形(角度精确到1o, 边长精确到1cm): (1) A=45o,C=30o,c=10cm; (2) A=60o,C=45o,c=20cm.
思考: 在△ABC中,
a b c k(k 0),
sin A sin B sinC 这个k与△ABC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1. 定理的表示形式:
abc sin A sin B sinC
abc
k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课堂小结
2. 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 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及
讲解范例: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 b=28cm,A=40o,解三角形(角 度精确到1o, 边长精确到1cm).
练习: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 形(角度精确到1o, 边长精确到1cm): (1) a=20cm,b=11cm,B=30o; (2) c=54cm,b=39cm,C=115o.
B
A
C
B
复习引入
如图,固定△ABC的边CB及∠B,
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思考:
∠C的大小与它的对A 边AB的长度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C 系? B 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
∠C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
A
C
B
复习引入
如图,固定△ABC的边CB及∠B,
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思考:
∠C的大小与它的对A 边AB的长度

高中数学 1.1.1 正弦定理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 1.1.1 正弦定理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两类三角形 :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②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计算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有解时, 进而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1
2
【做一做 2-1 】 在△ABC 中,c=3,A=45° ,C=60° ,则 a= 答案: 6 【做一做 2-2 】 在△ABC 中,a=2, b=1,sin A= ,则 sin B=
=
=
解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等
1
2
设△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R,则有
a b c = = =2R. ������������������A ������������������B ������������������C
由此还可以推出以下结论 : ①a∶ b∶ c=sin A∶ sin B∶ sin C;
10× 4 b������������������A 10������������������75° ∴ a= = = 2 ������������������B ������������������45°
2 6+ 2
=5( 3+1).
当 B=135 ° 时,A=180 ° -(B+C)=-15 ° <0° , ∴ 此时无解. 故 B=45° ,A=75 ° ,a=5( 3+1).
a b ������������������A a , ������������������B c ������������������A b , ������������������C c ������������������B ; ������������������C
② =
=
=
1
2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高中数学第一章 解三角形 配套课件:1.1.2余弦定理二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高中数学第一章 解三角形 配套课件:1.1.2余弦定理二

a2+2ca2-b2=22aa2=a.
∴a=bcos C+ccos B.
同理可证(2)b=ccos A+acos C;
(3)c=acos B+bcos A.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分。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2(二)
问题探究三 利用余弦定理证明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问题 在平面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的四边长的平方和等于两
∴ 3sin C=-cos C.
∴tan
C=-
3 3.
∵0<C<π,∴C=56π.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分。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2(二)
例 2 在△ABC 中,若 B=30°,AB=2 3,AC=2,求△ABC 的面积.
解 方法一 ∵AB=2 3,AC=2,B=30°,
本 课 栏
本 课 栏 目
c=2,b=2a,且 cos C=14,则 a 等于
A.2
B.12
C.1
(C ) D.13
开 关
解析 由 cos C=a2+2ba2b-c2=a2+2a4×a22-a 22=14,
得 a=1.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分。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1.2(二)
3.在△ABC 中,A=60°,AB=5,BC=7,则△ABC 的面
小结 本题解题关键是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借助于 A+B+C =180°,求出 A,并利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 b、c 的方程组.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分。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2(二)
跟踪训练 3 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c,且 a=2,cos B=35.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2 余弦定理课件(一)新人教A版必修5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2 余弦定理课件(一)新人教A版必修5

=a· a+b· b-2a· b
=a2+b2-2|a||b|cos C.
所以 c2=a2+b2-2abcos C.
同理可以证明:a2=b2+c2-2bccos A, b2=c2+a2-2cacos B.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2(一)
问题探究二 问题
利用坐标法证明余弦定理
如图,以 A 为原点,边 AB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直角坐
2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设中线长为 x, 由余弦定理知: x 2 =4 +9 -2×4×9×3=49, 所以 x=7.
2 2
AC AC 2 2 = 2 +AB -2·2 · ABcos
A
所以 AC 边上的中线长为 7.
1.1.2(一)
1.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边和夹角,解三角形. (2)已知三边求三角形的任意一角. 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当所给的条件是边角混合关系时,基 本解题思想: 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所给条件统一为角 之间的关系或边之间的关系.若统一为角之间的关系,再 利用三角恒等变形化简找到角之间的关系; 若统一为边之 间的关系,再利用代数方法进行恒等变形、化简,找到边 之间的关系.
∴a2-b2=± c2,即 a2=b2+c2 或 b2=a2+c2. 根据勾股定理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练一练· 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1.2(一)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在△ABC 中,已知 a=1,b=2,C=60° ,则 c 等于( A ) A. 3 B. 3 C. 5 D.5
解 由题意:a+b=5,ab=2.
由余弦定理得 c2=a2+b2-2abcos C=a2+b2-ab=(a+b)2- 3ab=52-3×2=19.∴c= 19.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1.1.1 正弦定理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1.1.1 正弦定理
题型四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解:在△ABC 中,C=180° -(A+B)=180° -(60° +45° )=75° . sin 75° =sin(45° +30° ) =sin 45° cos 30° +cos 45° sin 30° = 根据正弦定理,得 a= sin������ = sin75° = b=
IANLI TOUXI
【变式训练1】 在△ABC中,b=20,A=60°,C=45°,求B,a,c.
解:B=180° -A-C=75° .由正弦定理,得 a= sin������ = sin75° = sin(45°+30°) = =30 2 − 10 6,
������sin������ 20sin45° c= = sin������ sin75° 10 2 = sin(45°+30°) = 20 ������sin������ 20sin60° 10 3 10 3
=
反思 当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时,解三角形的步骤如下:(1)利 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2)用正弦定理求出另外两边.
-12-
1.1.1 正弦定理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M 目标导航
题型四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正弦定理课件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正弦定理课件
2.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如图1, 过点A作AD⊥BC于D,
A
c
b
此时有
sin B
AD c
, sin C
AD b
B
所以AD=csinB=bsinC, 即
b c, sin B sinC
图1 D
C
同理可得 a c ,
sin A sinC
即: a b c sin A sin B sinC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1.1.1 正弦定 理课件 (共27张PPT)
定义:Βιβλιοθήκη 解三角形就是:Ac
b
B
a
C
定义: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 三条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 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它元素的过程叫做 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就是:由已 知的边和角,求未知 B 的边和角。
A
c
b
a
C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 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求B和c。
2,A=45°,
变式2:在△ABC中,已知a= 4 3 ,b=2 2 ,A=45°,
求B和c。
3
解 : a b
sin A sin B
sin B bsin A 2
2
2 2
3
a
43 2
3
B 600 或1200
C
750 或150 c
a sinC
4 3 3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1.1.1 正弦定 理课件 (共27张PPT)
例⒉在△ABC中,已知a=2,b= 2 2,A=45°, 求B和c。
变式1:在△ABC中,已知a=4,b= 2 2,A=45°, 求B和c。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高中数学第一章 解三角形 配套课件:1.1.1正弦定理一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高中数学第一章 解三角形 配套课件:1.1.1正弦定理一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分。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如图 3,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
连接BO交圆O于D,连接CD,
∠A=180°-∠D,

所以sina A=sin(18a0°-D)=sina D=2R.
课 栏 目
同理,sinb B=sinc C=2R,
开 关
即sina A=sinb B=sinc C=2R.
B.2∶3∶4
目 开
C.3∶4∶5
D.1∶ 3∶2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分。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一)
解析 ∵A+B+C=π,A∶B∶C=1∶2∶3,
∴A=6π,B=π3,C=π2,
∴sin A=12,sin B= 23,sin C=1.
本 课
设sina A=sinb B=sinc C=k(k>0),则
D.π6或56π


解析 令sina A=sinb B=k,k>0,则 a=ksin A,b=ksin B.
3a=2bsin A⇔
3sin
A=2sin
Asin
B⇔sin
B=
3 2.
∴B=3π或23π.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分。
1.1.1(一)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1.1(一)
本 1.在△ABC 中,sin A=sin B,则△ABC 是
课 栏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目 开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 D)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正弦定理》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正弦定理》PPT课件
sin C=2(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②sin = , sin = , sin = .
延伸探究本例中,将条件改为“在△ABC中,若(a-acos B)sin B=(b-ccos C)
sin A”,判断△ABC的形状.
解 因为(a-acos B)sin B=(b-ccos C)sin A,所以asin B-acos Bsin B=bsin A-ccos
Csin A,而由正弦定理可知asin B=bsin A,所以acos Bsin B=ccos Csin A,
即sin Acos Bsin B=sin Ccos Csin A,
所以cos Bsin B=sin Ccos C,即sin 2B=sin 2C,
所以2B=2C或2B+2C=180°,即B=C或B+C=90°,故△ABC是等腰三角形或
所以 C>B,所以 B=30°,所以 A=180°-120°-30°=30°,所以△ABC 的面积
1
1
S=2AB·AC·sin A=2×2 3×2sin 30°= 3.
素养形成
对三角形解的个数的探究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边和角,此时有唯一解,即当三角
形的两角和任意一边确定时,三角形被唯一确定.
sin 5sin60° 5 3
解 由正弦定理,得 sin A=
=
=
>1,则角 A 不存在,所以该三

2
4在△ABC中,若(a-ccos B)sin B=(b-ccos A)sin A,判断△ABC的形状.
分析
解 (方法一)∵(a-ccos B)sin B=(b-ccos A)sin A,
c
,
C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1 正弦定理配套练习(一)新人教A版必修5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1 正弦定理配套练习(一)新人教A版必修5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1 正弦定理配套练习(一)新人教A 版必修5课时目标1.熟记正弦定理的内容;2.能够初步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1.在△ABC 中,A +B +C =π,A 2+B 2+C 2=π2.2.在Rt △ABC 中,C =π2,则a c =sin_A ,bc=sin_B .3.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 ,B ,C 和它们的对边a ,b ,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4.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a sin A =bsin B =csin C,这个比值是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2R .一、选择题1.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B ∶C =1∶2∶3,则 a ∶b ∶c 等于( )A .1∶2∶3B .2∶3∶4C .3∶4∶5D .1∶3∶2 答案 D2.若△ABC 中,a =4,A =45°,B =60°,则边b 的值为( ) A.3+1 B .23+1 C .2 6 D .2+2 3 答案 C 解析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 得4sin 45°=bsin 60°,∴b =2 6.3.在△ABC 中,sin 2A =sin 2B +sin 2C ,则△ABC 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 答案 A解析 sin 2A =sin 2B +sin 2C ⇔(2R )2sin 2A =(2R )2sin 2B +(2R )2sin 2C ,即a 2=b 2+c 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BC 为直角三角形.4.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则角A 与角B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B .A <BC .A ≥BD .A ,B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答案 A解析 由sin A >sin B ⇔2R si n A >2R sin B ⇔a >b ⇔A >B .5.在△ABC 中,A =60°,a =3,b =2,则B 等于( ) A .45°或135° B .60° C .45° D .135°答案 C 解析 由a sin A =bsin B得sin B =b sin Aa=2sin 60°3=22. ∵a >b ,∴A >B ,B <60° ∴B =45°.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如果c =3a ,B =30°,那么角C 等于( )A .120°B .105°C .90°D .75° 答案 A解析 ∵c =3a ,∴sin C =3sin A =3sin(180°-30°-C )=3sin(30°+C )=3⎝ ⎛⎭⎪⎫32sin C +12cos C ,即sin C =-3cos C .∴tan C =- 3.又C ∈(0°,180°),∴C =120°. 二、填空题7.在△ABC 中,AC =6,BC =2,B =60°,则C =_________. 答案 75°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2sin A =6sin 60°,∴sin A =22.∵BC =2<AC =6,∴A 为锐角.∴A =45°.∴C =75°.8.在△ABC 中,若tan A =13,C =150°,BC =1,则AB =________.答案102解析 ∵tan A =13,A ∈(0°,180°),∴sin A =1010.由正弦定理知BC sin A =ABsin C , ∴AB =BC sin C sin A =1×sin 150°1010=102. 9.在△ABC 中,b =1,c =3,C =2π3,则a =________.答案 1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3sin2π3=1sin B , ∴sin B =12.∵C 为钝角,∴B 必为锐角,∴B =π6,∴A =π6.∴a =b =1.10.在△ABC 中,已知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若b =2a ,B =A +60°,则A =______.答案 30°解析 ∵b =2a ∴sin B =2sin A ,又∵B =A +60°, ∴sin(A +60°)=2sin A即sin A cos 60°+cos A sin 60°=2sin A ,化简得:sin A =33cos A ,∴tan A =33,∴A =30°.三、解答题11.在△ABC 中,已知a =22,A =30°,B =45°,解三角形.解 ∵a sin A =b sin B =csin C, ∴b =a sin B sin A =22sin 45°sin 30°=22×2212=4.∵C =180°-(A +B )=180°-(30°+45°)=105°,∴c =a sin C sin A =22sin 105°sin 30°=22sin 75°12=2+2 3.12.在△ABC 中,已知a =23,b =6,A =30°,解三角形. 解 a =23,b =6,a <b ,A =30°<90°. 又因为b sin A =6sin 30°=3,a >b sin A , 所以本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得:sin B =b sin A a =6sin 30°23=32,故B =60°或120°.当B =60°时,C =90°,c =a 2+b 2=43;当B =120°时,C =30°,c =a =2 3.所以B =60°,C =90°,c =43或B =120°,C =30°,c =2 3. 能力提升1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sin B +cos B =2,则角A 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 π6解析 ∵sin B +cos B =2sin(π4+B )= 2.∴sin(π4+B )=1.又0<B <π,∴B =π4.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 sin Bb=2×222=12.又a <b ,∴A <B ,∴A =π6.14.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 =2B ,a ,b ,c 所对的角分别为A ,B ,C ,求ab的取值范围. 解 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 ,B ,C <90°,即⎩⎪⎨⎪⎧B <90°,2B <90°,180°-3B <90°,∴30°<B <45°.由正弦定理知:a b =sin A sin B =sin 2B sin B=2cos B ∈(2,3),故a b的取值范围是(2,3).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1.1.1 正弦定理 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1.1.1 正弦定理 课件 (共24张PPT)
①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 的对角,进而可求其他的边和角
② 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他角和边
剖析定理、加深理解
正弦定理:sinaAsinbBsincC
4、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 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 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 的过程叫解三角形
剖析定理、加深理解
(1) 已知两角及任意一边,可以求出其他两边
和另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出三
角形的其他的边和角。(此时可能有一解、二解、
无解)
课后探究(: 1)你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 正弦定理吗?
(2)
a b c k sinA sinB sinC
那么这个k值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和三角形有
关的量来表示吗?
在钝角三角形中
B
j
设A 900 过点A作与AC垂直的单位向量 j, 则j与AB的夹角为 A90
j与CB的夹角为 90C
A
C
剖析定理、加深理解
正弦定理:sinaAsinbBsincC
1、A+B+C=π 2、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剖析定理、加深理解
正弦定理:sinaAsinbBsincC
3、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三角形中的问题:
C
b a
D
Bc
A
正弦定理:
abc sinA sinB sinC
(1)文字叙述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 的正弦的比相等. (2)结构特点 和谐美、对称美. (3)方程的观点
正弦定理实际上是已知其中三个,求另一个.
能否运用向量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呢?
在锐角三角形中 B
jc
a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正弦定理》名师课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正弦定理》名师课件


,
2

与的夹角为
2



=
=

− .仿照上述方法,同样可得
探究新知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
=

思考1: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至少已知几个元素?
思考2:正弦定理可以解决哪类解三角问题?
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
典例讲授
例5、在△ABC中,角,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2
2
2
2
求证:(1) cos2A − cos2B = − ; (2)
2 −2
2
=
sin(A−B)
sinC
.
证明
(1)左边= 2 1 − 2sin2 A − 2 1 − 2sin2 B = 2 − 2 − 2(b2 sin2 A −2 sin2 B).



=
, 得 bsinA = sinB , ∴ 2 sin2 A − 2 sin2 B = 0
sinA sinB
∴ 左边 = 2 − 2 = 右边
∴ 2 cos2A − 2 cos2B = 2 − 2
典例讲授
例5、在△ABC中,角,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典例讲授

例4、在△ABC中,: : = 2: 3: 10,则cosC =________.

解析
设角, , 的对边分别为, , ,
∵ : : = 2: 3: 10,
∴ : : = 2: 3: 10.
设 = 2, = 3, = 10, > 0,

高中数学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4课时)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4课时)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sinB≈0.8999,B≈64°,C=76°, c≈30 cm;或B≈116°,C=24°,c≈13 cm.
例3 在△ABC中,已知a=60cm, b=50cm,A=38°,解三角形.
sinB≈0.5131,B≈31°,C=111°,
c≈91 cm
ppt课件
小结作业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及其对边叫做三角 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 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已知两角和一边解三角形;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a
3.在正弦定理中,s i n A 有什么几何意义?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得到哪些相关结论? 这需要我们作进一步了解和探究,加深 对正弦定理的理性认识.
ppt课件
ppt课件
探究(一):正弦定理的几何意义
思什么考?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s
C
b i
A
a sinA
a
b sinB
B
ppt课件
思考5:若证明 单位向量i?
b sinB
sincC,应如何作
C
b
A c
B
i
ppt课件
理论迁移 例1 在△ABC中,已知A=32.0°, B=81.8°,a=42.9cm,解三角形. C=66.2°,b≈80.1cm,c≈74.1 cm.
ppt课件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 b=28cm,A=40°,解三角形.
abc
2R
sinAsinB sinC
ppt课件
思考3:利用正弦定理如何求三角形的周 长?
a b c2 R ( s i n A s i n B s i n C )
思考4: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则其 面积公式S 1absinC 可以作哪些变形?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高中数学 1.2 应用举例课件(一)新人教A版必修5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高中数学 1.2 应用举例课件(一)新人教A版必修5

1.2(一)
方 用余弦定理

用正弦 定理
在△ACD中用正弦定理求AC 在△BCD中用正弦定理求BC 在△ABC中用余弦定理求AB
本 课
asin∠ADC

①AC= sin(∠ACD+∠ADC) ;

asin∠BDC
开 关
结 AB=
AB=
②BC=sin(∠BCD+∠BDC) ;

a2+b2-2abcos C asin C sin(B+C) ③AB=
1.2(一)
例 2 某渔船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呼叫信号,我海军舰
艇在 A 处获悉后,立即测出该渔船在方位角为 45°,距离
为 10 海里的 C 处,并测得渔船正沿方位角为 105°的方向,
本 课
以 10 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小岛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
栏 目
10 3海里/小时的速度前去营救,求舰艇的航向和靠近渔
A、B 两点进行测量,A、B、M、N 在同一铅垂平面内.飞
本 课
机已经测量的数据有:A 点到 M、N 点的俯角 α1、β1;B
栏 目
点到 M、N 点的俯角 α2、β2;A、B 的距离 d(如图所示).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2(一)
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给出了计算MN的两种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dsin α2
课 栏
甲方案:第一步:计算AM.由正弦定理AM=sin(α1+α2);

dsin β2
开 关
第二步:计算AN.由正弦定理AN=sin(β2-β1);
第三步:计算MN.由余弦定理
MN= AM2+AN2-2AM×ANcos(α1-β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问题探究一 问题 1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在△ABC 中,已知 a,b 和 A,若 A 为直角,讨论三
角形解的情况.(请完成下表) 关系 式 a≤ b a>b
图形
解的 个数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问题2 在△ABC中,已知a,b和A,若A为钝角,讨论三角 形解的情况.(请完成下表) 关系 式 a≤b a>b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图形
解的 个数
无解
一解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问题3 在△ABC中,已知a,b和A,若A为锐角,讨论三角 形解的情况.(请完成下表) 关 a=bsin A bsin A<a<b a≥ b 系 a<bsin A 式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角,一钝角) (锐角) a>b 一解(锐角)
1.1.1(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最终目的是判断三角形是否是特殊三 角形,当所给条件含有边和角时,应利用正弦定理将条件统 一为“边”之间的关系式或“角”之间的关系式.
1.1.1(二)
1.1.1 正弦定理(二)
【读一读学习要求,目标更明确】 1.熟记正弦定理的有关变形公式. 2. 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表现形式, 能结合正弦定理解与面 积有关的斜三角形问题. 3.能根据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看一看学法指导,学习更灵活】 1.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其解不一定唯一,应 注意运用大边对大角的理论判断解的情况. 2. 判断三角形形状时, 不要在等式两边轻易地除以含有边角 的因式,造成漏解.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bcos A=acos B. 由正弦定理得 2Rsin Bcos A=2Rsin Acos B, ∴sin Acos B-cos Asin B=0,sin(A-B)=0. ∵A、B 为△ABC 的内角,
∴0<A<π,0<B<π,-π<A-B<π. ∴A-B=0,即 A=B. 故△ABC 为等腰三角形.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跟踪训练3
1.1.1(二)
已知方程x2-(bcos A)x+acos B=0的两根之积
等于两根之和,且a、b为△ABC的两边,A、B为两内角, 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解 设方程的两根为 x1、x2,
x1+x2=bcos A, 由韦达定理得 x1x2=acos B,
图 形
解 的 个 数
无解
一解
两解
一解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问题探究二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1.1(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 1 问题1 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证明S△ABC= absin C= bcsinA 2 2 1 = acsin B. 2 证明 作 AD⊥BC,垂足为 D,
则 AD=AB· sin B,又 AD=AC· sin C,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4.不解三角形,判断下列三角形解的个数. (1)a=5,b=4,A=120° ; (2)a=9,b=10,A=60° ;
1.1.1(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3)c=50,b=72,C=135° . b 4 3 3 解 (1)sin B= sin 120° = × < ,所以三角形有一解. a 5 2 2 b 10 3 5 3 3 5 3 (2)sin B= sin 60° = × = ,而 < <1, a 9 2 9 2 9 5 3 所以当 B 为锐角时,满足 sin B= 的角有 60° <B<90° , 9
⇔sin 2A=sin 2B ⇔2A=2B 或 2A+2B=π π ⇔A=B 或 A+B= . 2 ∴△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小结 条件是边角混合关系式,应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再 由角的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得∠A>∠B, ∴∠B=30° ,故∠C=90° ,
由勾股定理得 c=2.
( B )
A.1
B. 2
D. 3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例2 在△ABC中,a,b,c分别是三个内角A,B,C的对 π B 2 5 边,若a=2,C= ,cos = ,求△ABC的面积S. 4 2 5 3 2 B 解 cos B=2cos 2 -1=5, 4 故 B 为锐角,sin B= . 5 3π 7 2 所以 sin A=sin(π-B-C)=sin 4 -B= 10 . asin C 10 由正弦定理得 c= = , sin A 7 1 1 10 4 8 所以 S△ABC= acsin B= ×2× × = . 2 2 7 5 7
当 B=120° 时,C=30° ,c=a=2 3.
所以 B=60° ,C=90° ,c=4 3或 B=120° ,C=30° ,c=2 3.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小结 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首 先求出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值,根据该正弦值求角时,需对 角的情况加以讨论.
∴csin B=bsin C, 1 1 1 ∴S△ABC=2BC· AD=2acsin B=2absin C. 1 1 同理 S△ABC=2bcsin A=2acsin B.
1 1 1 所以 S△ABC= absin C= bcsin A= acsin B. 2 2 2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D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跟踪训练1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c,已知A=60° ,a= 3,b=1,则c等于 C. 3-1 a b 解析 由正弦定理sin A=sin B,
3 1 可得sin 60° =sin B, 1 ∴sin B= , 2 故∠B=30° 或 150° .由 a>b,
1 1 问题2 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S△ABC= absin C= bcsinA 2 2 1 = acsin B. 2
证明 不妨设 B 为钝角,如图所示,过 A 作 CB 边上的高线 AD, 则 AD=AB· sin∠ABD=AB· sin(180° -B) =ABsin B=csin B.
又 AD=AC· sin C=bsin C,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1.1(二)
1.正弦定理: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a b c = = =2R 的常见变形: sin A sin B sin C (1)sin A∶sin B∶sin C= a∶b∶c ;
a+b+c a b c (2) = = = = 2R ; sin A sin B sin C sin A+sin B+sin C (3)a= 2Rsin A ,b= 2Rsin B ,c= 2Rsin C ; b a c (4)sin A= 2R ,sin B= 2R ,sin C= 2R . 1 1 1 casin B bcsin A absin C 2.三角形面积公式:S= 2 = 2 = 2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1.1(二)
1.在△ABC 中,a=2,A=30° ,C=45° ,则△ABC 的面积 S△ABC 等于 A. 3+1 C. 3+2
解析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 A ) B. 3-1 D. 3-2
asin B 2×sin 105° b= sin A = sin 30° = 6+ 2,
典型例题 例1

1.1.1(二)
已知一三角形中a=2 3 ,b=6,A=30° ,判断三角形
a=2 3,b=6,a<b,A=30° <90° .
是否有解,若有解,解该三角形.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又因为 bsin A=6sin 30° =3,a>bsin A,
所以本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得:
bsin A 6sin 30° 3 sin B= a = = 2 ,故 B=60° 或 120° . 2 3 当 B=60° 时,C=90° ,c= a2+b2=4 3;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1.1(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π 1 3.在△ABC中,b=1,c= 3,C= ,则a=________. 3 ``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3 1 = , 2π sin B sin 3 1 ∴sin B= . 2
∵C 为钝角,∴B 必为锐角,
π π ∴B= ,∴A= . 6 6 ∴a=b=1.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例3
1.1.1(二)
在△ABC中,已知a2tan B=b2tan A,试判断△ABC的
形状.
解 设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 R,则 a2tan B=b2tan A
a2sin B b2sin A ⇔ = cos B cos A 4R2sin2Asin B 4R2sin2Bsin A ⇔ = cos B cos A ⇔sin Acos A=sin Bcos B
1 2 ∴S△ABC=2absin C=(·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1.1(二)
75° 2.在△ABC 中,AC= 6,BC=2,B=60° ,则 C=_____.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