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讲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重新定义“增长极”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重新定义“增长极”](https://img.taocdn.com/s3/m/5dcefa3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7.png)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重新定义“增长极”
佚名
【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
【年(卷),期】2015(0)5
【摘要】2015年4月30日。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总页数】1页(P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解读
2.天津市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
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批,区域投资将加速
4.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建议
5.新兴市场增长极重新定义全球经济结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讲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7c825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7.png)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讲义一、引言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然而,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经济压力、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时,我们也意识到需要在区域发展方面进行更多的协调与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更高水平的综合发展。
为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应运而生,旨在进一步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发展。
二、规划目标2.1 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产业互补协作,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预计到 2025 年,京津冀地区 GDP 总量将超过 10 万亿人民币,成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体。
2.2 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各地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重点是实现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防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到2025 年,京津冀地区将成为一个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的示范区域。
2.3 区域协调规划要求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增强互联互通和交流合作。
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经济区域合作水平,促进城市间的协同发展。
到 2025 年,京津冀地区将成为一个具有更加紧密联结、协调有序的区域。
2.4 文化发展规划要求促进京津冀地区文化的多元与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质量与效益。
重点是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走向世界。
到 2025 年,京津冀地区将成为一个具有多彩文化品牌和强大文化产业的区域。
三、规划重点3.1 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将以打造创新驱动的高端制造业集群为目标,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完善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方案。
重点开展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环保、数字经济等产业合作,实现产业互补、协同发展。
3.2 交通路网建设加快构建京津城际轨道、京津城际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提高区域交通运输能力。
重点加强京津冀铁路网建设,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线路的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精)课件讲稿: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最新)
![(精)课件讲稿: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6bd0cad02d276a200292ebf.png)
(精)课件讲稿: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最新)京津冀紧密合作,协同保护生态环境,无论是在生态建设方面还是在污染防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设计和政策安排。
我们将从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实践与基础、存在的问题、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政策和法制建设五个方面出发,全面剖析“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这一主题。
一、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实践与基础(一)实践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应对雾霾天气,在“大气十条”出台之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也制定了相关行动计划,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对协同减排、防治机动车污染、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等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也就重污染天气应对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
这些规划、行动计划和立法建立健全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促进了对协调解决区域内突出环境问题的研究,以及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防治措施的落实。
2013年,北京和天津签订了《北京市天津市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提议双方加强两市重点污染物治理技术的合作,探索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置换、交易方法;加强京津PM2.5污染治理合作,建立京津环境监测数据及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信息的共享机制;开展环境监测能力项目合作,探索建立重污染天气的应急联动预案。
同年5月,北京和河北签订《北京市——河北省2013至2015年合作框架协议》,提议围绕首都经济圈大气治理等方面建立国家层面的协作机制,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
201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4年重点工作》,提出建立专家委员会。
由该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溯源、传输转化、来源解析等基础性研究,掌握区域大气污染的成因规律,进一步提高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科学指导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由于京津冀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方式以及大气污染来源等存在较大差异,联防联控机制目前进展缓慢。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概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b6e841e7cd184254b35358f.png)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概述一、通过纲要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3]从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专题汇报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规划纲要,经过一年多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完成顶层设计,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也已清晰明确。
[3]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3]会议强调,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
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
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要大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2015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炉,规划将北京地铁6号线通至河北燕郊、大兴线通至河北固安、房山线通至河北涿州。
受地铁即将开通的影响,有不少北京上班族趁周末前去看房,部分楼盘每天签约三四十套,有楼盘开盘一天房子便卖出了8成。
此外,燕郊有的楼盘已涨价约10000元/平米二、改革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了细化清单和路径设计后,还得三地踏石留痕的执行力,并重视改革驱动的作用,用改革为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势能动能。
[5]有了规划纲要,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会被纳入到体系化、全局性设计中。
这有利于在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结构,建立一体化市场,将首都“健体”做减法和区域联动算加法结合。
京津冀区域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北京有“大城市病”,津冀则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京津冀规划
![京津冀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694c1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b.png)
京津冀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政府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共同制定的指导性规划。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简要介绍。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友好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该规划是国家战略,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规划提出要优化区域布局。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资源相对集中,一些地区发展有限。
规划通过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加快园区建设,推动空间布局合理、有序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规划强调要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通过加强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统一的市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规划还提出要加强城市群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流动管理,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再次,规划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约束比较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规划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施大气、水环境治理,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规划还通过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规划强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较大,一些地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规划提出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完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总的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该规划通过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京津冀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这对于提高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6528ce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9.png)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指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的提出,源于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作为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地产泡沫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已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
背景介绍中,首先需要了解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现状和发展瓶颈。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集中的城市群之一。
这一地区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非突然的举措,而是在长期的政策研究和试点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北京、天津和河北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间联系紧密,互相依存。
促进这三地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也将推动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现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
通过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可以让京津冀地区发展共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目的和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旨在推动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这一战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由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形成良性互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协同发展可以借助不同地区的产业优势和技术创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更新版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c291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f.png)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一、背景京津冀一体化是指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中心)为中心,通过加强区域性城市协调和合作,构建起一个相对优势互补、经济相互联系的协作区域,形成一个经济繁荣、人口疏解、环境友好的城市群。
2014年4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目标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建设低碳绿色生态区域。
三、规划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包括发展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主要目标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1.发展安排根据京津冀一体化的总体规划,计划到2020年,整个区域GDP将达到10万亿元,基本形成以北京为核心,以石家庄、保定、廊坊为支撑,以唐山、沧州、邢台、秦皇岛为依托的一张大“鹰爪子”形态的区域发展格局。
同时,将实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和能源互联互通。
2.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通信等方面,主要目标是实现各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核心的诸多区域经济圈,建设一批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其中,交通建设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点。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一小时交通圈”愈发成熟,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委政府就已经形成了共同推进交通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除了已有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外,还加紧推进新机场的建设和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3.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中提出了很多生态保护措施:一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找到京津冀区域关键的环保攻坚点;二是推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业政策;三是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退耕还林还草;四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建立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协作机制。
京津冀一体化研究PPT培训课件
![京津冀一体化研究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92df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f.png)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频发。这些问题不仅影 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服务一体化难题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面临诸多难题。
详细描述
交通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发达,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详细描述
京津冀地区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交通网络, 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区域内交通网络覆盖面广,连接了北京 、天津和河北的主要城市,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提供了便利 。
生态环境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WTO)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京 津冀一体化发展逐渐得到重视和推进。
02
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
经济发展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详细描述
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该地区以高端 制造业、科技产业、金融业等为主导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
THANKS
感谢观看
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北京、天津的公共服务质量较高,而河北的 公共服务质量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导致居民 在地区间流动时面临诸多不便,制约了一体 化进程的发展。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加 强政策协调和资源整合,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04
京津冀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加强政策协调与规划对接
政策协调
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京津冀地区教育合 作,提高教育质量。
【全新】政府投资条例一图读懂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ppt
![【全新】政府投资条例一图读懂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12bdb86529647d2728524e.png)
政府投资条例
经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机关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创优成果鼓励奖”。
一是实施理论武装行动,全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围绕上级党代会精神和十八大精神开展理 论学习,与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联办“天平”杯党务干部知识竞赛,邀请县委宣传部王庆嘉部长 作专题报告;用好《机关党建工作通讯》、《机关家园》网
一是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确保政府投资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政府投资资金应当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项目,以非经 营性项目为主;国家建立政府投资范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
二是明确政府投资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
政府投资应当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注重绩效、公开透明,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状况相适应;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违法违规举借债务筹措政府投资资金;安排政府投资资金应当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
PART.02 第二部分
《政府投资条例》 全文
《政府投资条例》 全文
第一章 总则
《政府投资条例》 全文
第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政府投资,是指在中国境内使用预算安排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活动,包括新建、扩建、 改建、技术改造等。 第三条 政府投资资金应当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 国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前款规定的领域。 国家建立政府投资范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PPT课件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0593c1cc22bcd127ff0c38.png)
.
12
3.河北:更需要北京和天津的支持
河北的主要优势:
空间优势——如保定市面积2.2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天津都大);张家口的 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京津两市之和,还有1536.57万亩未利用土地;沧州 1.4万平方公里,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开发。
区位优势——如邯郸、石家庄、保定“京津保”黄金三角、张家口、廊坊“京津 廊”金三角)
➢ 从发展环境看:经济大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与改善民生的矛盾仍较
为突出。
.
10
天津的目标定位:“一个基地、三个区”
➢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 ➢ 国际航运核心区 ➢ 金融创新示范区 ➢ 改革开放先行区
北方经济中心
北方经济中心
金融中心 贸易中心 航运中心 物流中心
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
.
11
天津:需要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质的提升
➢ ——重化工业与生态环境矛盾加剧;
➢ ——城镇化水平不高,缺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吸 纳力不足;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需要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带动,要抓住北京功能疏解历史契机,加快发展。
.
14
2015京津冀三地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北京
天津
河北
人口(万人)
2151.6
1516.81
建设好首都,推动北京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
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形象;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 全国的首善之区
——要率先示范,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
.
6
北京的主要优势:
地位高、体量大、实力强、变化快、素质好
2015年
全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城镇化率高达86.4%;服务业比重达到77.9%.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万亿元,人均GDP16278美元,科技创新居于全国前列。
第四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PPT课件-2021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PPT课件-2021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fd04973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74.png)
1.下列有关京津冀一体化的地理背景,叙述正确的
是( )
①北京发展所带来的人口、交通、就业和环保压力严
重,发展周边卫星城,疏导北京城市压力刻不容缓
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利用交通先行的优势,为京津冀
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③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构建“两
核多点”的发展格局
④在一体化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及防治环境
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4)锋面气旋的判定
1.上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 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一项 区位条件。
答案: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 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 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 富;土地资源丰富)。
拥有北方最 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 大的综合性港口; 沿海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制造 沿海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针对新兴的产业带,要加快产业的集聚与整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专业化高端人才相对缺乏 天津 业 基 础 雄 厚 ; 对 外 开 放 程 度
沿海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高;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
京津冀地区内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市,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市,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主要城市之间实现交通“一卡通”
拥 地沿拥京有理海有津北位 土 北 冀方 置地方地最 优资最区大 越源大内的 ,比的快综 矿较综速合 产丰合铁性 资富性路港源;港覆口 、口盖; 土;所北地有资地京源级丰市富,全 科 旅,高地速国技游价公低路政创资,覆人盖治新源力所资有、中丰源县丰级文心富富市,,化;农推、产业动基不国业础同好运际层输方交次式之往高间客、、运联程交 严 地 出联运通 重 价,主拥 , 高要城堵 城 ,市之, 市 城间实大 用 镇现气 地 化交通污 紧 问“一染 张 题卡通较 , 突”
【内容完整】解决城市病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与思考
![【内容完整】解决城市病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51339e6700abb68a982fb29.png)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 解读与思考
CONTENTS
目录
1
《京津冀协同发 展规划纲要》的 背景与战略意义
2
《京津冀协同 发展规划纲要》 的核心思想
3
推进《京津冀协 同发展规划纲要》 实施的重要保障 措施
《京津冀协同发 展规划纲要》的 背景与战略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与战略意义
西北部的生态涵养区
包括北京市山区、天津市山区、河北张承地区以及其他山区,应重点发挥生态保障,水
源涵养、旅游休闲、绿色产品共给等功能。
北京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主要任务是有序 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
北京和天津,要发挥“双引擎”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 担负重要角色。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思想
第一个是北京到天津的发展轴 包括北京、廊坊、天津沿线。这个地方主要是向科技研发转换, 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 第二个是京保石发展轴 就是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沿线。这个地方主要是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带和城镇的聚集轴。 第三个是北京到秦皇岛 包括北京、宝坻、唐山、秦皇岛沿线,可以辐射到沧州。主要 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带。
一个基地、三个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 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一个基地、三个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 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 态环境支撑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思想
第二,对区域空间格局进行整体谋划,提出“一核、双城、三轴、 四区、多节点”的整体框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思想
中部功能核心区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e44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0.png)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 一、引言京津冀一体化,简称“京津冀”,是指以北京、天津和河北为核心区域,通过经济、产业、交通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构建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这一规划方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
## 二、背景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亟需制定一体化规划方案以推动区域发展。
## 三、规划目标1.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2. 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协同发展。
3. 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4. 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四、规划内容### 4.1 经济合作与协调在经济合作与协调方面,将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产能合作、产业转移和人才流动。
通过建立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中心和合作基金等机制,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 4.2 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为了实现经济的协同发展,将优化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 4.3 交通网络建设为缓解京津冀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将加快交通网络建设。
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推广应用。
同时,还将鼓励企业发展共享交通、绿色出行等新型交通模式,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 4.4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了提高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技术的应用,建设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等生态环境项目,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家战略布局的发展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 不仅仅是解决北京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需要,也不仅仅是解决天津、河北发展面临的 矛盾和问题的需要,而且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 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城市化率:2014年河北省只有49.3%,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54.77%,低了5个百分点。
(二)雾霾“倒逼”区域联防联控
生态环境是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2013年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京津冀地 区。
严重的大气污染形势使京津冀三地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联起手来进行联 防联控。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 祝尔娟 2015-5
主要内容
宏观背景与战略意义 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 落实规划与合作对接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包括总纲、实施细则和具体名录。
这份蓝图的绘就,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完成顶层设计。方略既定,可 以预见,京津冀区域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崭新时期。
21.13
48.99
51.39
78.78 48.26
81.94
83.50 76.09
全社会固 粮食总
指标名称
定资产投 资/亿元
产量/万 吨
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 额/亿元
地方财 实际利用 政收入 外资/亿 /亿元 美元
年末本地 电话用户 数/万户
移动电话 用户数/
户
城镇个 数 /个
城市群合 计
占全国比 重/%
16278 0.7:21.4:77.9
4027.2 7562.3 3746.8 29513.4
17019.43 1.3:49.4:49.3
2390.02 11654.09 7083.39 50947.75
6542.43 11.7:51.1:37.2
3764.6 26671.9 13330.7 211000
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转型; ➢ 从发展后劲看:外来嵌入式大项目根植性差,经济的内生性不强,本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
不活跃,发展后劲堪忧; ➢ 从发展阶段看:仍处于工业化后期集聚极化阶段,与周边竞争多于合作,作为中心城市对周
边辐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 从发展环境看:经济大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与改善民生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二是加强与北京、河北的金融合作、物流合作、交通合作,提高区域辐射服务功能。如共同建 设自贸区,利用北京的人才优势、金融优势、全国市场、交通优势以及河北的港口优势、特色 市场、现代物流等优势,共建北方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舒适度,启动消费驱动,建设宜居宜业、绿色生 态城市。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1.打造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世界级城市群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已经进入到“城市时代”,而且已有过去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
竞争进入到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阶段。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正在进一步扩大,正在加快 “经济转型”和“经济崛起”,迫切需要建设若干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作为引领和 支撑。
河北的主要问题 ➢ ——经济水平较低。长期以来,河北在京津虹吸效应下,人才、资源、资本不断流出,出现
了“环京津贫困带” ; ➢ ——发展方式粗放。传统重化工业比重过大,未来减排任务繁重,急需相关产业替代补充。
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到2017年,河北将完成6000万吨钢铁、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 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的削减任务,即“6643”工程; ➢ ——重化工业与生态环境矛盾加剧; ➢ ——城镇化水平不高,缺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需要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带动,要抓住北京功能疏解历史契机,加快发展。
北京
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形象;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 全国的首善之区
——要率先示范,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
北京的主要优势:
地位高、体量大、实力强、变化快、素质好 2014年
全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城镇化率高达86.4%;服务业比重达到77.9%.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万亿元,人均GDP16278美元,科技创新居于全国前列。
而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过程,既给区域带来发展契机,同时也是首都北京实现转型 升级的“蝶变”过程。
2.天津:也离不开北京和河北
天津的主要优势:海港优势、现代制造优势、科技教育优势、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天津的主要问题: ➢ 从产业结构看:重化工业比重较大,急需要向集约化、高端制造、现代服务转型升级,发展
天津的目标定位:“一个基地、三个区” ➢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 ➢ 国际航运核心区 ➢ 金融创新示范区 ➢ 改革开放先行区
北方经济中心
金融中心
北方经济中心
贸易中心
航运中心
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
物流中心
天津:需要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质的提升
一是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全力建设现代制造研发转化基地。从大项目带动、央企、外资 大企业带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的发展模式;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生态宜居环境, “以创业聚人”、“以宜居聚人”、 “以环境聚人”,增强对优质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增强外 来产业的根植性和经济的内生性,启动民间资本,发展中小企业和配套产业。
2014京津冀三地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人口(万人) GDP(亿元)
北京 2151.6 21330.8
天津 1516.81 15722.47
河北 7383.75 29421.2
合计 11052.16 66474.47
人均GDP(美元) 三次产业比重 财政收入(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全年货运量(万吨)
总值的比重为13.1%,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3134.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 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7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 ➢ 研发产业产值规模全国最大,技术市场交易量占全国40%以上。 ➢ 金融业对北京的GDP、税收、就业贡献很大。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 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金融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20.4%, ➢ 文化创意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北京地区图书出版单位占全国的41%,报刊种类占全国的 30%,音像出版单位占全国的43%。生产制作的电影占全国一半;数字电影后期制作能力 占全国2/3。文物艺术品交易总量约占全国的80%,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重已达12.12%(2011),其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已经超过金融业。
10181.82 45888.29 24160.89 291461.15
全年客运量(万人)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71745 672.8
19599.41 3354.4 54001.8 1406.1
61000 12631.4 95000 183.7
152344.41 16658.6 149001.8 1589.8
94059
24028.5
68221.23
15619. 6
971.69
68.54 47.91
76.47
30.43 98.06
22837.30 50770.15 9027
62.48
92.75 47.98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三大“经济航母”之一。 2012年三大都市圈GDP占全国的比重为42.99% 其中:长三角为20.96%、京津冀为11.04%、珠三角为10.99%。
•
习总书记讲: 表面看,北京的问题是人口过多带来的,其实深层次上是功能太多带来的。北京既
有作为首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又有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研中心、教育 中心、医疗中心等诸多功能,必然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使城市的功能、人口数量与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北京“大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功能过于集中,要突破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在于功能疏 解。
3.河北:更需要北京和天津的支持
河北的主要优势: 空间优势——如保定市面积2.2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天津都大);张家口的面积3.7万平方
公里,是京津两市之和,还有1536.57万亩未利用土地;沧州1.4万平方公里,还有1000多平 方公里的土地可供开发。 区位优势——如邯郸、石家庄、保定“京津保”黄金三角、张家口、廊坊“京津廊”金三角) 港口优势——有黄骅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 生态和旅游优势——如张家口有崇礼滑雪场、坝上草原、官厅水库和地热温泉;保定有白洋 淀、白石山;衡水的衡水湖;邢台的大峡谷; 产业合作的基础——如中关村与宝坻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宝坻中关村科技城;北京亦庄与廊 坊合作,共建新兴产业、高端制造的示范区;北京凌云公司落户邯郸武安市,实现共赢;北 汽、核电落户沧州、海洋软性套管公司等。
环首都圈近地层污染物输送示意图
需要区域共同采取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扶持高新技术及环保企业。河北要压减6000万吨钢、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燃 煤、3000万箱玻璃。
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能源消耗(吨标准煤):2012年北京7354.2, 天津7927.5,河北30250.2.
北京的主要问题: 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态严峻
比如蓝天难见、繁星无影、河水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等。特别是这些年 来发生的长时间、大面积雾霾,不断损害了市民健康,也损害了中国形象、首都形象。 (APEC)
长期以来,北京凭借其首都优势,集 聚了周边乃至全国大量优质资源,这 种强大的“虹吸”效应,不仅导致出 现了“环首都贫困带”,而且使首都 北京因过度集聚深受“大城市病”困 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首都核心 功能的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