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四版机械基础全单元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第四版)
第八章凸轮机构共(12)课时§8-1 凸轮机构的概述知识点:一、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应用教学目标:热爱机加行业教学工具:教案、课本导入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应用1、组成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部分所组成。
2、运动规律凸轮机构可以将主动件凸轮的等速连续转动变换为从动件的往复直线运动或绕某定点的摆动,并依靠凸轮轮廓曲线准确地实现所要求的运动规律。
①特点优点是:只要正确地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意给定的运动规律,且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
缺点是:凸轮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或线接触,不易润滑,容易磨损。
因此,凸轮机构多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8-2 凸轮机构的分类及特点知识点:一、凸轮机构的分类教学目标:热爱机加行业教学工具:教案、课本导入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l)盘形凸轮也叫平板凸轮。
这种凸轮是一个径向尺寸变化的盘形构件,当凸轮l绕固定轴转动时,可使从动件在垂直于凸轮轴的平面内运动(2)移动凸轮当盘形凸轮的径向尺寸变得无穷大时,其转轴也将在无穷远处,这时凸轮将作直线移动。
通常称这种凸轮为移动凸轮。
(3)圆柱凸轮凸轮为一圆柱体,它可以看成是由移动凸轮卷曲而成的。
曲线轮廓可以开在圆柱体的端面也可以在圆柱面上开出曲线凹槽。
2、按从动件的形式分类(l)尖顶从动件结构最简单,而且尖顶能与较复杂形状的凸轮轮廓相接触,从而能实现较复杂的运动,但因尖顶极易磨损,故只适用于轻载、低速的凸轮机构和仪表中。
(2)滚子从动件在从动件的一端装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滚子。
由于滚子与凸轮轮廓之间为滚动摩擦,故磨损较小,改善了工作条件。
因此,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应用也最广泛。
(3)平底从动件从动件一端做成平底(即平面),在凸轮轮廓与从动件底面之间易于形成油膜,故润滑条件较好、磨损小。
当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始终与平底垂直,传力性能较好,传动效率较高,所以常用于高速凸轮机构中。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_刘跃南)电子教案-9.液压元件
机械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1 § 9-2 § 9-3
液压泵传、动液的压工马作达原和理液压缸
液压控传制动阀系统的组成及图形符号 液液流压压量辅传件动的两个基本参数——压力、 复习题
CONTENTS
目
录
9-1
§ 9-1 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
图9-1 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作用
9-1 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
一、液压泵及液压马达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结构上没有很大差别,有些液压泵可直接作 液压马达使用。与电传动相比,液压泵相当于发电机,液压马达则相 当于电动机。下面重点介绍液压泵。 (一)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图9-2是一个简单的单柱塞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柱塞2安装在泵 体3内,柱塞在弹簧4的作用下和偏心轮1接触。当偏心轮转动时,柱塞 作左右往复运动。柱塞往右运动时,其左端和泵体所形成的密封容积 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就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单向阀5进 入泵体内,单向阀6封住出油口,防止系统中的油液回流,这时液压泵 吸油。当柱塞向左运动时,密封容积减小,单向阀5封住吸油口,防止 油液流回油箱,于是泵体内的油液受到挤压,便经单向阀6排入系统, 这时就是压油。若偏心轮不停地转动,泵就不断地吸油和压油。
P0=Fv=pAv
因
Av=q
故
图9-10 液压泵输出功率的计算
9-1 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
式中,p的单位为Pa,q的单位为m3/s,P0的单位为W,但常用的功率单位为kW,所以将式(9-1) 写成便于计算的形式
9-1 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
(1)双作用式叶片泵 双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9-4所 示。它由定子、转子、叶片和前后两侧装有端盖的泵体等组成。叶 片安放在转子槽内,并可沿槽滑动。转子和定子中心重合,定子内 表面近似椭圆形,由两段长半径为R的圆弧、两段短半径为r的圆弧 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在端盖上,对应四段过渡曲线的位置开有 四条沟槽,其中两条与泵的吸油口连通,另外两条与压油口连通。 当电动机带动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向 定子内表面,并随定子内表面曲线的变化而被迫在转子槽内往复滑 动。转子旋转一周,每一叶片往复滑动两次,每相邻两叶片间的密 封容积就发生两次增大和减小的变化。容积增大产生吸油作用, 容积减小产生压油作用。因为转子每转一周,这种吸、压油作用发 生两次,故这种叶片泵称为双作用式叶片泵。双作用式叶片泵的流 量不可调,是定量泵。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
2. 熟悉机械的运作原理,了解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掌握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提高机械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2. 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3. 机械的运作原理4. 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5. 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参数计算、运作原理等理论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基础》2. 教学课件3. 实物模型或图片4. 实验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引导学生掌握机械的基本知识。
3. 讲解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机械参数。
4. 分析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实际应用。
5. 讲解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维护保养机械。
6.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程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机械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参数计算、运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机械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和维护保养方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对机械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敏捷性、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制造企业,实地了解机械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基础(第4版)》电子教案 项目四 机械加工基础
(1)切削层厚度垂直于切削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 削层公称厚度(以下简称为切削厚度)。车外圆时,如车刀 主切削刀为直线,则
hD f sin r
(2)切削层宽度沿切削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削层 公称宽度(以下简称为切削宽度)如车刀主切削刃为直线, 则
bD a p / sin r
(3)切削层横截面积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度量平面内的横 截面积称为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以下简称为切削面积)。 可用下式计算
3.刀具的工作角度 上面讨论的外圆车刀的标注角度,是在忽略进给运动
的影响并假定刀杆轴线与纵向进给运动方向垂直以及切削 刃上选定点与工件中心等高的条件下确定的。如果考虑进 给运动和刀具实际安装情况的影响,参考平面的位置应按 合成切削运动方向来确定,这时的参考系称为刀具工作角 度参考系。
n f
前刀面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三个刀面、两个刀刃、一个尖
n
主后面
f
前刀面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三个刀面、两个刀刃、一个尖
n
主后面
f
副后面 前刀面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三个刀面、两个刀刃、一个尖
主切削刃
n
f
前刀面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三个刀面、两个刀刃、一个尖
主切削刃
n
f
副切削刃 前刀面
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间。
vc
dn 1000
知识模块3.切削用量
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或进给速度) 和背吃刀量。三者又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1) 切削速度(m/s或m/min)
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速度称为 切削速度。计算切削速度时,应选取刀刃上速度最 高的点进行计算。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 由下式确定
《机械基础》 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常用单位。
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机械的基本概念:机械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机械的分类:传动机械、执行机械、控制机械等。
机械的性能:强度、刚度、精度、可靠性等。
机械的基本参数:尺寸、形状、位置等。
常用单位:长度、质量、时间、力、能量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利用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机械的基本参数和常用单位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张机械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第二章:机械零件2.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功能和选型原则。
理解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和运动传递方式。
2.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零件的分类:固定零件、传动零件、执行零件、控制零件等。
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齿轮、轴承、联轴器、弹簧等。
机械零件的功能和选型原则:根据机械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零件。
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配合尺寸、配合类型和配合精度。
运动传递方式: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介绍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和运动传递方式。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张常用机械零件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机械传动3.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用机械传动方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理解机械传动的设计和选型原则。
3.2 教学内容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机械传动的定义和作用。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_刘跃南)电子教案-5.常用机械传动装置
机器是人类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重要工具。利用机器进行生产可以减轻或 代替体力劳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便于对生产进行严格分工与科学管理, 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水平已经成 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上述特点,带传动多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传动比要求不严格的机械中。一般带传动允许的传 动速比imax=7,功率P≤50kW,带速v=5~25m/s,传动效率η=0.90 ~0.96。
生产中使用最多用的是平带和V带。其中,平带多用于高速、远距离传动,其他场合大都使用V带。
5-1 带传动
四、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图5-3 V带的结构
5-1 带传动
根据国家标准GB/T11544-2012,我国生产的普通V带按照横截面大小的不同,共分为Y、Z、A、B、 C、D、E七种型号。Y型V带的截面积最小,E型的截面积最大。V带的截面积愈大,压缩层传递的功率也 愈大。生产现场中使用最多的是Z、A、B三种型号。国家标准还规定,V带的节线长度(即横截面形心连 线的长度)为基准长度,以Ld表示。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如表5-1所示。在进行V带传动的计算和选用 时,可先按下列公式计算Ld的近似值L'd:
机器在工作时,靠其内部的各种机构和零部件来传递动力和运动。机械传动采用机 械方式来传递动力和运动。在生产实际中,机械传动是一种最基本的传动方式。因为机 械传动总是通过各种机构和零部件的运动来实现的,所以本篇将对机械及机械传动的一 些基本概念,常用传动机构和零部件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及机械传动系统的分析方法 等作必要的叙述。
链传动的主要缺点是: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为常数,因此传动平稳性差,冲击和噪声较大;急速反向 转动的性能较差;制造费用比带传动高。
机械基础齿轮传动教案(第四版)
机械基础齿轮传动教案(第四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四章齿轮传动(10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齿轮传动的分类、特点2、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了解齿廓的啮合的特点3、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几何尺寸计算4、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的特点5、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6、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应用特点7、了解齿轮轮齿失效的形式教学重点难点上述3、5两点【复习】1、链传动的组成及特点、类型和应用2、链传动的传动比3、滚子链的组成、标记和特点第一节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一、概念齿轮机构是由齿轮副组成的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
二、齿轮传动的类型齿轮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两轴平行两轴不平行按轮齿方向按啮合情况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外啮合齿轮传动内啮合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相交轴齿轮传动交错轴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1)根据轴的相对位置,分为两大类,即平面齿轮传动(两轴平行)与空间齿轮传动(两轴不平行)(2)按工作时圆周速度的不同,分低速、中速、高速三种;(3)按工作条件不同,分闭式齿轮传动(封闭在箱体内,并能保证良好润滑的齿轮传动)、半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浸入油池,有护罩,但不封闭)和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暴露在外,不能保证良好润滑)三种;(4)按齿宽方向齿与轴的歪斜形式,分直齿、斜齿和曲齿三种;(5)按齿轮的齿廓曲线不同,分为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等几种;(6)按齿轮的啮合方式,分为外啮合齿轮传动、内啮合齿轮传动和齿条传动。
三、齿轮传动的应用1、传动比式中 n1、n2表示主从动轮的转速 z1、z2表示主从动轮的齿数 2、应用特点:优点: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可靠性高,传递运动准确。
传递功率和圆周速度范围较宽,传递功率可达50000kw ,圆周速度300m/s结构紧凑,可实现较大传动比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简便缺点:运转中有振动、冲击和噪声齿轮安装要求高不能实现无级变速不适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第二节渐开线齿廓一、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一是传动要平稳,二是承载能力要强二、渐开线的形成、性质1、渐开线的形成当一条动直线(发生线),沿着一个固定的圆(基圆)作纯滚动时,动直线上任意一点K 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电子教案4.常用机构课件
图4-12 双摇杆机构
图4-13 造型机翻台机构
4-1 平面连杆机构
图4-14所示的港口起重机也采用了双摇杆机构,该机构利用连杆上的特殊点M 来实现货物的水平 吊运。
图4-14 港口起重机
4-1 平面连杆机构
二、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 以上讨论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四杆机构。为什么有不同形式之分呢?这是因为机构形式与各杆间的
图4-9 移动摄影台升降机构
图4-10 机车主动轮联动装置
4-1 平面连杆机构
根据曲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得到平行双曲柄机构(图4-11a)和反向双曲柄机构(图4-11b)。前 者两曲柄的回转方向相同,且角速度时时相等;而后者两曲柄的回转方向相反, 且角速度不等。由于 平行双曲柄机构具有等传动比的特点,故在传动机械中常常采用。
图4-18 曲柄滑块机构向导杆机构的演化
图4-20 曲柄摆动 导杆机构
4-1 平面连杆机构
4.摇块机构 在图4-18d中,以杆2为机架,便得到摇块机 构。图4-21所示的汽车自动卸料机构用的就是摇 块机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过用移动副取代转 动副、改变构件的长度、以不同的构件作机架或 扩大转动副等方法,均能使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成 满足各种运动要求的平面四杆机构。 此外,平面四杆机构又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基 本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多个平面四杆机构 组合在一起,构成平面多杆机构,以满足各种不 同的工作要求。
4-2 凸轮机构
图4-24所示为凸轮自动送料机构。当带有凹 槽的凸轮1转动时,通过槽中的滚子驱使从动件2 作往复移动。凸轮每转一周,推出一个毛坯送到 加工位置。
图4-25所示为自动车床的横刀架进给机构。 当凸轮1转动时,其轮廓迫使从动杆2摆动,从动 杆上固定有扇形齿轮3,通过它带动齿条使横刀架 4完成所需要的进刀或退刀。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
章节名称TOPIC 1平面机构运动副和运动简图授课形式讲授课时1班级教学目的掌握常用的运动副类型教学重点低副和高副教学难点辅助手段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一、运动副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
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
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
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a)转动副(b) 移动副(c) 螺旋副图6—1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和绕 X、Y、Z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及绕A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
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
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_刘跃南)电子教案-3.机械传动概述
3-3 机构的运动简图
实际构件的外形和结构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构件的表达原则是撇开那些与 运动无关的构件外形和结构,仅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用简单的线条表示出来。例如,图3-8a中的构件3 与 滑块2组成移动副,构件3的外形和结构与运动无关,因此可用图3-8b 所示的简单线条来表示。图3-9b 所 示为偏心轮机构中的偏心轮2 和连杆3,它们的外形和结构与运动无关,与运动有关的只是A 与B 及B 与C 间的距离,因此构件2、3 可以用图3-9b 所示的简单线条表示。
3-1 基本概念
二、零件、构件、部件 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零件(如齿轮、螺钉等)组成的。所谓零件,
是指机器中不可拆的每一个最基本的制造单元体。机械中的零件通常分 为两类:一类是通用零件,它们在各种类型的机械中都可能用到;另一 类是专用零件,只用于某些类型的机械中。
但是,当分析机器的运动时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零件之间都具 有相对运动,由于结构和工艺上的需要,常常把几个零件刚性地连接在 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运动。例如在图3-1所示的单缸内燃机中,运动 件连杆7 就是由连杆体、连杆头、螺栓和螺母等零件刚性连接在一起而构 成的(图3-2)。在机器中,由一个或几个零件所构成的刚性单元体称为 构件。
3-1 基本概念
三、机械传动的组成与任务 由机器的组成可知,传动部分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常用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电动传动、气压传
动、液压传动,其中以机械传动应用最广。机械传动通常是由各种机构、传动装置(以及各种零件配合完成的。 机械传动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传动的任务有: (1)将原动机输出的速度降低或提高,以适合执行机构的需要。 (2)用原动机直接进行调速不经济或不可能时,采用变速传动来满足执行机构经常变速的要求。 (3)将原动机输出的转矩变换为执行机构所需要的转矩或力。 (4)将原动机输出的等速旋转运动转变为执行机构所要求的,速度按某种规律变化的旋转或非旋转运动。 (5)实现由一个或多个原动机驱动若干个速度相同或不同的执行机构。 (6)由于受到原动机或执行机构机体外形、尺寸等的限制,或为了安全和操作方便,执行机构不宜与原动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_刘跃南)电子教案-1.机械工程材料
1-1 概述
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起到了很大 的刺激与促进作用,以高温超导材料、精细陶瓷材料、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与新材料技术不断涌现。但 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新材料研制与制备加工工艺开发的非同步发展。高温超导材料、金属陶瓷梯度 功能材料等,作为先进材料的优越性与实用价值非常明显,但尚缺少高效、低成本的制备与加工技术。
表1-1 金属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新、旧标准名词和符号对照
1-2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通过自动记录或绘图装置得到的表示试样所受载荷F和伸长量Δl的关系曲线称为拉伸 曲线;经计算,可得到表示试样所受应力σ和应变ε的关系曲线,称为应力-应变曲线。图1-1所示分别为低 碳钢试样的拉伸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1-1 概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机时代,材料加工的特点是 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以及随之出现的矿 山、冶金、轮船和机车等大型机械的发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多,所用的金属材料 由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材料加工包括锻造、冲压、钣金工、焊接、热处理等技术及其装备,以及切削 技术和机床、刀具、量具等得到了迅速发展。
1-2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3.静载荷拉伸试验 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可通过静拉伸试验来确定。 目前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采用GB/T—2002,由于目前原有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数据是采用旧标准进行测定和标注的,所以原有旧标准GB/T228—1987仍然沿用,本教材为叙述方便采用旧标 准。关于金属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新、旧标准名词和符号对照见表1-1。
第一章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认识1.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的认识第二章:传动系统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传动方式: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培养学生对传动系统的兴趣和认识2.2 教学内容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常见的传动方式: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传动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动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动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传动方式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的认识第三章:控制系统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控制方式: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兴趣和认识3.2 教学内容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机械控制、电子控制、计算机控制常见的控制方式: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控制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控制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控制方式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的认识第四章:执行系统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执行元件:电机、气缸、传感器培养学生对执行系统的兴趣和认识4.2 教学内容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常见的执行元件:电机、气缸、传感器执行系统的设计和应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执行元件引导学生思考执行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执行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执行元件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执行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的认识第五章:机械基础的应用实例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兴趣和认识5.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机床、机械基础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汽车、飞机机械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电、玩具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第六章:机械零件设计基础6.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兴趣和认识6.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强度、刚度、可靠性、经济性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载荷、材料、尺寸、形状机械零件的计算方法:应力分析、变形分析、寿命计算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机械零件设计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七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7.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铸造、焊接、切削、装配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兴趣和认识7.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设计、加工、检验、装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铸造、焊接、切削、装配机械制造工艺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7.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选择和应用的认识第八章: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8.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兴趣和认识8.2 教学内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性维护、计划性维护、完整性维护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日常检查、定期维护、故障排除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技术手段:润滑、紧固、调整、清洁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在实际机械运行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8.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第九章:机械自动化技术9.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培养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认识9.2 教学内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9.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能力第十章:机械创新设计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使学生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对机械创新设计的兴趣和认识10.2 教学内容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新颖性、实用性、可靠性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机械基础电子教案”这一主题展开,共包含十个章节。
机械基础全册教案[第四版]
机械基础(第四版)绪论(2课时)【导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机械,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例如:螺钉、自行车、汽车、挖掘机),它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可以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的称为加速机械(自行车、飞机);一类是使人们能够对物体施加更大力的称为加力机械(旋具、机床)。
教学目标:1、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2、掌握零件、构件、机构、机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和机器的组成3、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重点难点:1、机器和机构的区分2、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机械基础就是来研究这些机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的。
2.课程内容它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课程任务学以致用。
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1.零件和构件(1)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例如螺母、螺栓),有时也将用简单方式练成的单元件称为零件(如轴承)。
(2)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如曲柄、连杆)。
(3)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零件是制造单元,相互之间没有运动。
构件是运动单元,相互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2.机器和机构(1)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如带传动机构、齿轮机构)。
(2)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如电动机手机)。
(3)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不同点:机器能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工或实现能量转换,机构只能用来传递运动和力而不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相同点:都是由构件组成;构件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的组成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动力部分: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各部分的运动。
执行部分(工作机构):机器中直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版机械基础全单元教案机械基础(第四版)绪论(2课时)【导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机械,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例如:螺钉、自行车、汽车、挖掘机),它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可以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的称为加速机械(自行车、飞机);一类是使人们能够对物体施加更大力的称为加力机械(旋具、机床)。
教学目标:1、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2、掌握零件、构件、机构、机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和机器的组成3、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重点难点:1、机器和机构的区分2、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机械基础就是来研究这些机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的。
2.课程内容它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课程任务学以致用。
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1.零件和构件(1)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例如螺母、螺栓),有时也将用简单方式练成的单元件称为零件(如轴承)。
(2)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如曲柄、连杆)。
(3)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零件是制造单元,相互之间没有运动。
构件是运动单元,相互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2.机器和机构(1)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如带传动机构、齿轮机构)。
(2)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如电动机手机)。
(3)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不同点:机器能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工或实现能量转换,机构只能用来传递运动和力而不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相同点:都是由构件组成;构件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的组成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动力部分: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各部分的运动。
执行部分(工作机构):机器中直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传动部分(传动装置):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
控制部分:显示、反映、控制机器的运行和工作。
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1.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
根据接触情况可分为高副和低副。
(1)低副:两构件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根据运动特征分为转动、副移动副和螺旋副。
(2)高副:两构件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按接触形式不同分为滚轮接触、凸轮接触和齿轮接触。
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1)低副特点:单位面积压力小,传力性能好,滑动摩擦,摩擦阻力大,效率低。
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2)高副特点:单位面积压力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制造和维修困难,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3.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称为高副机构。
(a)转动副 (b) 移四、机械传动的分类(P10)本章小结 1.机器、机构的特征及异同点。
2.构件与零件的概念。
3.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4.机器的组成。
5.运动副概念及其分类。
6.高副、低副的应用特点。
7.机械传动的分类。
作业:上述 3,4,6第一章带传动(5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带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V带的主要参数和标记3. 理解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4. 了解带传动的分类5. 了解V带的结构和带轮的结构分类6.了解同步带传动教学重点难点: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比2.V带的主要参数和标记【复习】1.零件和构件的定义及区别和联系2.机器和机械的异同点;机器的分类3.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4.高副和低副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第一节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导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用带传动的场合(例如缝纫机、录音机、跑步机),还有一些机器中也常用到带传动(例如粉碎机、手扶拖拉机)。
这么多用到带传动的场合,那么带传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又是怎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新授】一、带传动的组成和原理1.带传动的组成带传动一般由固连与主动件的带轮(主动轮),固连与从动件的带轮(从动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挠性带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是以张紧在至少两个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与力的。
目前,大多数用带传动的都是依靠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主动轮通过摩擦力将运动和力传递给带,带有通过摩擦力将运动和力传递给从动轮,从而实现带传动的正常工作。
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带和带轮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有关,还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有关。
因此,带与带轮之间应有一定的张紧程度,以保证足够的摩擦力。
3.机构传动比i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机械传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针对不同的机械传动,具体的表达式会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同的。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之比,通常用i12表示i=n1∕n2从传动比公式可以得出:当0<i<1时,机械传动为增速传动(从动轮转速大于主动轮转速);当i=1时,机械传动为等速传动(从动轮转速等于主动轮转速);当i>1时,机械传动为减速传动(从动轮转速小于主动轮转速)。
机械中常用的是减速传动。
传动比的角标符号的含义要清楚,i12与i21的含义是不同的,在计算中不能混淆。
i12:1为主动轮,2为从动轮,表示轮1与轮2的转速比;i21:2为主动轮,1为从动轮,表示轮2与轮1的转速比。
二、带传动的类型(P13)第二节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V 带传动是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带传动。
1.V 带(1)外形:V 带是一种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工作面是与轮槽相接处的两侧面,带与轮槽底面不接触。
(2)分类: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帘布芯和绳芯(3)组成:由包布、顶胶、抗拉体和底胶(4)特点:帘布芯:制造简单,抗拉强度高,价格低,应用广。
绳芯:柔韧性好,适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
2.V 带带轮常用结构有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和轮辐式基准直径较小时采用实心式带轮,当基准直径大于300mm 时,采用轮辐式带轮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圆带传动平带传动 V 带传动 普通V 带传动窄V 带传动多楔带传动材料: 铸铁,常用HT150、HT200。
转速高时:用铸钢、钢的焊接结构低速、小功率时:用铝合金、塑料。
实心式:当带轮直径d ≤(2.5-3)d S (带轮轴孔直径)采用。
腹板式:当带轮直径d ≤300mm 时采用。
孔板式: 当带轮直径d ≤300mm 时采用。
轮辐式: 当带轮直径d ≥300mm 时采用。
二、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1、.普通V 带的横截面尺寸楔角a为40度(带的两侧面所夹的锐角),相对高度(h∕bp )为0.7的V 带称为普通V 带。
顶宽b ——V 带横截面中梯形轮廓的最大宽度。
节宽bp ——V 带绕带轮弯曲时,长度和宽度不变的层面称中性层,中性层的宽度称节宽。
高度h ——梯形轮廓的高度相对高度h∕bp ——带的高度与节宽之比普通V 带已经标准化,按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别为Y 、Z 、A 、B 、C 、D 、E 七种型号,在相同的条件下,横截面尺寸越大,传递的功率越大。
为了保证带传动工作时带和带轮槽工作面接触良好,V带带轮轮槽角要适当减小些,一般取34、36、38度。
2.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带轮上与所配用V 带的节宽b p 相对应处的直径。
在带传动中,带轮基准直径越小,传动时带在带轮上的弯曲变形越严重,V 带的弯曲应力越大,从而会降低带的使用寿命。
为了延长传动带的使用寿命,对各种型号的普通V 带带轮都规定了最小基准直径。
3.V 带传动的传动比id d1——主动轮基准直径,mm d d2——从动轮基准直径,mm n 1——主动轮的转速,r/min n 2——从动轮的转速,r/min 通常V 带传动比i ≤7,常用2~74.小带轮的包角α1d1 d2 2 1 12 d dn n i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
两带轮中心距越大,小带轮包角也越大,带与带轮接触弧也越长,带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反之,带能传递的功率就越小。
为了使带传动可靠,一般要求小带轮包角大于等于120度。
包角计算公式 5.中心距a 中心距——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
两带轮中心距增大,使带传动能力提高;但中心距过大,又会使整个传动尺寸不够紧凑,在高速时易使带发生震动,反而使带传动能力下降。
因此,两带轮中心距一般在0.7~2(dd1+dd2)范围内。
6.带速v带速太低,传动尺寸大而不经济带速太高,离心力又会使带与带轮间的压紧程度减少,传动能力降低因此带速一般取5~25m ∕s7.V 带的根数Z根数多,传递功率大,但受力会不均匀,所以带的根数应小于7。
三、普通V 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 带的标记中性层——V 带绕带轮弯曲时,其长度和宽度均保持不变的层面。
基准长度L d ——在规定的张紧力下,沿V 带中性层量得的周长,又称为公称长度。
标记示例:2.普通V 带传动的应用特点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d2d11()18057.3d d a α-≈︒-⨯︒(2)传动平稳,噪声低,有缓冲吸振作用(3)在过载时,传动带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缺点:(1)不能保证的准确的传动比(2)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四、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1.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1)安装V带时,用大拇指将带按下15mm左右,带的张紧程度就达到合适状态。
(2)安装V带时,两轮轴线要平行,两轮槽对称平面应重合,偏角误差小于20'(3)V带在轮槽内要有正确的位置。
V带顶面应与带轮外缘表面平齐或略高一些,底面与槽底面应有一定间隙。
(4)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
(5)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V带清洁,应给V带传动加防护罩。
2.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V带常用的张紧方法有调整中心距法和采用张紧轮法,其中在安装张紧轮时,要安装在松边内侧且靠近大带轮处,目的是不使小带轮的包角减小。
第三节同步带传动简介;【复习】1.V带的主要参数和型号2.V带传动比和包角的计算公式3.V带包角中心距带速和根数对带传动的影响及取值范围4.V带的标记和应用特点5.V带安装与维护时的注意事项6.V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导入】前面讲到的带传动都是靠带与带轮接触弧上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但有一种带并不是靠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力的,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同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