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我国森林有害生物防控与展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对70种主要森林有害生物的分析评估,前10 个重要有害生物中有7个是外来有害生物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截止目前入侵我国的主要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共30种, 其中病害5种,害虫21种,有害植物4种(主要种类)
2003-2005年间入侵4种 西花蓟马、刺桐姬小蜂、红火蚁、刺槐叶瘿蚊 1980-2002年入侵12种 椰心叶甲、松材线虫病、曲纹紫灰蝶、红脂大小蠹、松 突圆蚧、美洲斑潜蝇、水椰八角铁甲、蔗扁蛾、湿地松 粉蚧、锈色棕榈象、茶薦子透翅蛾、褐纹甘蔗象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3. 本土重要病虫种类增多,发生范围扩大
全国主要本土森林有害生物260余种,其中发生 面积超过100万亩的37种(类),较上世纪80年 代增加20余种 1980年后376种病虫害在省际间扩散蔓延,其中 害虫238种,病害138种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四阶段
可持续控灾(SPM)
1999年前后,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可持 续控灾”的防治策略,支撑这一策略的重要 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调控理论和系 统论,IPM仍是其重要理论基础。这一策略的 提出,推进防治工作又前进了一大步,为防 治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0-2004年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杨树天牛
工程区发生面积下降50%,平均 被害株率下降30%、平均虫口密下降 42%。
271万亩 44.4% 144.6万亩 15.6% 4.6头 10.9头
发生面积
被害株率 工程实施前 工程实施后
虫口密度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
综合治理试点与示范
1981-1985年,在辽宁、安徽、浙江、山东、 山西开展了松毛虫和杨树天牛综合防治试点。 1986-1988年,在21省156县的范围内开展综防 示范,推广面积5600万亩。3年挽回经济损失达 5亿多元。使综合防治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杨树天牛综合治理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8
推进防治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突出立法、执法与执法监督三个环节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五”期间,森林病虫害防治率由九十年代末的60% 提高到75%、监测覆盖率由60%提高到85%、种苗产地检疫 率由80%提高到90%,成灾率由7‰降到5‰。一些重大病虫 害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996-2005年全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全国现有森林有害生物8000余种,其中本土主要有害
生物260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30种,发生面积超过100万 亩的45种(类)。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880亿元 。
发生面积超100万亩的森林有害生物
松毛虫
通过工程治理,发生面积从2001年 的2650万亩下降到2005年的1407万亩, 压缩了47%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1-2005年全国松毛虫发生面积
(一)发生现状与趋势
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概况
16000 14186 14000 12000 10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1000 10000 11000 13000 12462 12705 13044 13993
1987年
福建漳州发现香蕉穿孔线虫病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主要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入侵案例
1988年 从美国传入湿地松粉蚧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5年
广东、北京发现蔗扁蛾
广西百色发现芒果象甲 从美国传入我国的红脂大小蠢在油松上被发现 陕西发现李属坏死斑病毒 广东发现椰心叶甲 广东、福建等地发现香蕉枯萎病;广东、广西、海南、 云南、四川等地发现香蕉穿孔线虫病 广东吴川发现红火蚁;广东深圳首次发现刺桐姬小蜂; 河北秦皇岛和辽宁辽中县发现刺槐叶瘿蚊
1968年 广东顺德发现桑树细菌性青枯病 1972年 杨树花叶病毒病随意大利引进的杨树和种苗(插条)传入我国 1975年 在黑龙江伊春带岭凉水林场发现落叶松溃疡病 1979年 我国辽宁丹东发现美国白蛾
1982年 在江苏南京中山陵发现松材线虫病
1982年 在广东珠海市邻近澳门的松林内发现松突圆蚧 1984年 广东深圳发现薇甘菊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五阶段 推行森林健康理念,调整防治方针
将森林可持续经营、近自然林业、森林
健康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一并做为防控工作的
指导理论,于2004年提出了“预防为主,科
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工作方针。
我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步入了新阶段。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治理模式。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4
提出森防工作的“四个转变”
以可持续控制理论为指导,在世纪之交,国家林 业局提出了防治工作的“四个转变”
指导思路上 重“除治” 防治策略上 治标
重“预防”
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
组织管理上 一般防治
工程治理
生物防治为主
防治措施上 化学防治为主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5 积极推行和倡导无公害防治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行以 生物措施、物理措施、环境友好型化防措施为 主要内容的无公害防治。将无公害防治做为森 防行业必须遵循的防治工作基本原则。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6
全面推进预防为主战略
4. 新的重要种类增加,主要造 林树种病虫害发生严重
部分次要有害生物上升为主要危害种类 有害植物和森林鼠(兔)害成为新的关注点
松树、杨树等主要造林树种的病虫害发生 面积占总发生面积70%以上
鼠 害 危 害 状
薇甘菊危害状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5. 次期性害虫危害加剧,部分种类转向危害 中幼林
张如力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2008年6月
内容简介
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的简要回顾
有害生物发生形势与面临的新挑战
新时期防治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 的简要回顾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一阶段 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TPM) 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化学防治占主 导地位的背景下,提出“预防为主,积极 消灭”的方针,主张“治早、治小、治 了”。这种“种群消灭”曾一度起到减灾 目的,但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下降57% 下降72% 下降72%
松毛虫
红脂大小蠹
松材线虫病
当前发生
危害最严重年份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2.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频次增加,发生面 积扩大,扩散蔓延和灾害损失严重
新入侵物种16种,较1980年前增加1倍多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二阶段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IPC) 1975年后,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 防治” ,但实际工作中 “预防” 并未为 “主”,“综合防治”也只是几种防治方 法的简单叠加,在思想意识上,依然是 “种群消灭”占主导地位。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三阶段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IPM)
1989年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明确了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使过去大 面积使用化学防治的做法有所改变。其宗旨不是 把病虫害彻底消灭,而是控制在经济水平允许的 范围内。但还仅是针对某一有害生物采取措施, 尚未形成系统的防治策略。
221.8 209 202.77 190.92 187.97 186.49
39
40 41 42 43 44 45
松叶蜂类 杨干象 松针蚧 *松材线虫病 *日本松干蚧 圆柏大痣小蠹 齿小蠹类
128.4
118.53 116.14 115 106.65 101.68 100.47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9
10 11 12 13 14 15
兔害
萧氏松茎象 冠瘿病 蜀柏毒蛾 青杨天牛 松切梢小蠹类 光肩星天牛
754.71
446.1 441.86 439.91 419.4 375.19 371.92
24
25 26 27 28 29 30
松梢螟
*红脂大小蠹 栗山天牛 黄古毒蛾 天幕毛虫 云斑天牛 杨毒蛾
224.6
4
5 6 7 8
19Biblioteka Baidu
20 21 22 23
松墨天牛
舞毒蛾 *美国白蛾 白杨透翅蛾 竹蝗
298.87
269.7 234.77 232.94 226.78
34
35 36 37 38
沙棘木蠹蛾
松瘿小卷蛾 杨树黑斑病 板栗疫病
云杉大(小)黑天牛
156.04
152.62 143.69 141.91 140.03
1. 一些重大病虫种类危害程度减轻,发生 面积明显下降
松毛虫发生面积2000万亩,较最 高发生年份4600万亩下降了57% 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由2000年的 790万亩下降到220万亩 松材线虫病连续4年实现了发生 面积和病死树量双下降,年病死 树由1999年的557万株下降到154 万株
国家林业局
强化监测预报 建立四级监测 预报网络体系,开展趋势预报 与生产性预报 强化检疫执法 依法开展产地 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开展 隔离试种和风险评估 强化营林措施
各省级森防站 各地市 森防站 县级 森防站 国家级中 心测报点
启动预防工程
各基层 监测点
各基层 监测点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1980年以前入侵14种 苹果绵蚜、双钩异翅长蠹、美国白蛾、苹果蠹蛾、松针 褐斑病、日本松干蚧、杨树花叶病毒、温室白粉虱、松 疱锈病、落叶松枯梢病、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 加拿大一支黄花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主要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入侵案例
1949年 海南、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发现飞机草 1964年 我国从阿尔巴尼亚引种油橄榄苗木,在贵州、云南、广西、 重庆、浙江和湖北等地发现油橄榄肿瘤病
序 号 1 2 3 种类 *紫茎泽兰 鼠害 *飞机草 *松突圆蚧 松毛虫 春尺蠖 *湿地松粉蚧 杨舟蛾类 发生 面积 5472.69 3171.62 2824.55 2322.12 2096.59 1043.8 812.26 781.22 序 号 16 17 18 种类 落叶松鞘蛾类 松针病害 桑天牛 发生 面积 360.85 318.84 301.95 序 号 31 32 33 种类 杨树干部病害 杨毛臀萤叶甲 柽柳条叶甲 发生 面积 183.83 169.45 161.43
7
全面推行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实施以“四率”为主要内容的森防目标管理 1992年全面推行森防目标管理,旨在增强各 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防治工作的责任意识。 对“四率”内涵进行科学调整 经过“九五”、“十五”的不断实践,现已将 发生率改为成灾率、监测覆盖率改为测报准确率、 防治率改为无公害防治率。
2
1992年开始,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开 展了声势浩大的杨树天牛综合治理,经过艰苦 努力初步扭转了天牛虫害猖獗发生的被动局面, 探索了治理方法和经验。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3
实施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
1997年杭州会议正式提出了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 集中了当时最优化的防治策略、综防技术、先进管理手 段和有效的行政措施,在工程区内进行优化组合,集中 资金、人才、技术优势进行综合治理。 1998年开展试点,2000年开始在全国28省(区市) 和3个森工集团的1827个县全面实施六大森林病虫害治 理工程。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松材线虫病
实现了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 “双下降”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红脂大小蠹
通过采取以引诱剂为核心的综防措施,发生面 积从790万亩压缩到220万亩。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截止目前入侵我国的主要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共30种, 其中病害5种,害虫21种,有害植物4种(主要种类)
2003-2005年间入侵4种 西花蓟马、刺桐姬小蜂、红火蚁、刺槐叶瘿蚊 1980-2002年入侵12种 椰心叶甲、松材线虫病、曲纹紫灰蝶、红脂大小蠹、松 突圆蚧、美洲斑潜蝇、水椰八角铁甲、蔗扁蛾、湿地松 粉蚧、锈色棕榈象、茶薦子透翅蛾、褐纹甘蔗象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3. 本土重要病虫种类增多,发生范围扩大
全国主要本土森林有害生物260余种,其中发生 面积超过100万亩的37种(类),较上世纪80年 代增加20余种 1980年后376种病虫害在省际间扩散蔓延,其中 害虫238种,病害138种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四阶段
可持续控灾(SPM)
1999年前后,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可持 续控灾”的防治策略,支撑这一策略的重要 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调控理论和系 统论,IPM仍是其重要理论基础。这一策略的 提出,推进防治工作又前进了一大步,为防 治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0-2004年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杨树天牛
工程区发生面积下降50%,平均 被害株率下降30%、平均虫口密下降 42%。
271万亩 44.4% 144.6万亩 15.6% 4.6头 10.9头
发生面积
被害株率 工程实施前 工程实施后
虫口密度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
综合治理试点与示范
1981-1985年,在辽宁、安徽、浙江、山东、 山西开展了松毛虫和杨树天牛综合防治试点。 1986-1988年,在21省156县的范围内开展综防 示范,推广面积5600万亩。3年挽回经济损失达 5亿多元。使综合防治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杨树天牛综合治理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8
推进防治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突出立法、执法与执法监督三个环节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五”期间,森林病虫害防治率由九十年代末的60% 提高到75%、监测覆盖率由60%提高到85%、种苗产地检疫 率由80%提高到90%,成灾率由7‰降到5‰。一些重大病虫 害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996-2005年全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全国现有森林有害生物8000余种,其中本土主要有害
生物260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30种,发生面积超过100万 亩的45种(类)。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880亿元 。
发生面积超100万亩的森林有害生物
松毛虫
通过工程治理,发生面积从2001年 的2650万亩下降到2005年的1407万亩, 压缩了47%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1-2005年全国松毛虫发生面积
(一)发生现状与趋势
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概况
16000 14186 14000 12000 10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1000 10000 11000 13000 12462 12705 13044 13993
1987年
福建漳州发现香蕉穿孔线虫病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主要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入侵案例
1988年 从美国传入湿地松粉蚧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5年
广东、北京发现蔗扁蛾
广西百色发现芒果象甲 从美国传入我国的红脂大小蠢在油松上被发现 陕西发现李属坏死斑病毒 广东发现椰心叶甲 广东、福建等地发现香蕉枯萎病;广东、广西、海南、 云南、四川等地发现香蕉穿孔线虫病 广东吴川发现红火蚁;广东深圳首次发现刺桐姬小蜂; 河北秦皇岛和辽宁辽中县发现刺槐叶瘿蚊
1968年 广东顺德发现桑树细菌性青枯病 1972年 杨树花叶病毒病随意大利引进的杨树和种苗(插条)传入我国 1975年 在黑龙江伊春带岭凉水林场发现落叶松溃疡病 1979年 我国辽宁丹东发现美国白蛾
1982年 在江苏南京中山陵发现松材线虫病
1982年 在广东珠海市邻近澳门的松林内发现松突圆蚧 1984年 广东深圳发现薇甘菊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五阶段 推行森林健康理念,调整防治方针
将森林可持续经营、近自然林业、森林
健康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一并做为防控工作的
指导理论,于2004年提出了“预防为主,科
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工作方针。
我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步入了新阶段。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治理模式。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4
提出森防工作的“四个转变”
以可持续控制理论为指导,在世纪之交,国家林 业局提出了防治工作的“四个转变”
指导思路上 重“除治” 防治策略上 治标
重“预防”
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
组织管理上 一般防治
工程治理
生物防治为主
防治措施上 化学防治为主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5 积极推行和倡导无公害防治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行以 生物措施、物理措施、环境友好型化防措施为 主要内容的无公害防治。将无公害防治做为森 防行业必须遵循的防治工作基本原则。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6
全面推进预防为主战略
4. 新的重要种类增加,主要造 林树种病虫害发生严重
部分次要有害生物上升为主要危害种类 有害植物和森林鼠(兔)害成为新的关注点
松树、杨树等主要造林树种的病虫害发生 面积占总发生面积70%以上
鼠 害 危 害 状
薇甘菊危害状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5. 次期性害虫危害加剧,部分种类转向危害 中幼林
张如力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2008年6月
内容简介
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的简要回顾
有害生物发生形势与面临的新挑战
新时期防治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 的简要回顾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一阶段 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TPM) 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化学防治占主 导地位的背景下,提出“预防为主,积极 消灭”的方针,主张“治早、治小、治 了”。这种“种群消灭”曾一度起到减灾 目的,但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下降57% 下降72% 下降72%
松毛虫
红脂大小蠹
松材线虫病
当前发生
危害最严重年份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2.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频次增加,发生面 积扩大,扩散蔓延和灾害损失严重
新入侵物种16种,较1980年前增加1倍多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二阶段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IPC) 1975年后,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 防治” ,但实际工作中 “预防” 并未为 “主”,“综合防治”也只是几种防治方 法的简单叠加,在思想意识上,依然是 “种群消灭”占主导地位。
(一)防治思路的探索与发展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经历的5个阶段
第三阶段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IPM)
1989年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明确了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使过去大 面积使用化学防治的做法有所改变。其宗旨不是 把病虫害彻底消灭,而是控制在经济水平允许的 范围内。但还仅是针对某一有害生物采取措施, 尚未形成系统的防治策略。
221.8 209 202.77 190.92 187.97 186.49
39
40 41 42 43 44 45
松叶蜂类 杨干象 松针蚧 *松材线虫病 *日本松干蚧 圆柏大痣小蠹 齿小蠹类
128.4
118.53 116.14 115 106.65 101.68 100.47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9
10 11 12 13 14 15
兔害
萧氏松茎象 冠瘿病 蜀柏毒蛾 青杨天牛 松切梢小蠹类 光肩星天牛
754.71
446.1 441.86 439.91 419.4 375.19 371.92
24
25 26 27 28 29 30
松梢螟
*红脂大小蠹 栗山天牛 黄古毒蛾 天幕毛虫 云斑天牛 杨毒蛾
224.6
4
5 6 7 8
19Biblioteka Baidu
20 21 22 23
松墨天牛
舞毒蛾 *美国白蛾 白杨透翅蛾 竹蝗
298.87
269.7 234.77 232.94 226.78
34
35 36 37 38
沙棘木蠹蛾
松瘿小卷蛾 杨树黑斑病 板栗疫病
云杉大(小)黑天牛
156.04
152.62 143.69 141.91 140.03
1. 一些重大病虫种类危害程度减轻,发生 面积明显下降
松毛虫发生面积2000万亩,较最 高发生年份4600万亩下降了57% 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由2000年的 790万亩下降到220万亩 松材线虫病连续4年实现了发生 面积和病死树量双下降,年病死 树由1999年的557万株下降到154 万株
国家林业局
强化监测预报 建立四级监测 预报网络体系,开展趋势预报 与生产性预报 强化检疫执法 依法开展产地 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开展 隔离试种和风险评估 强化营林措施
各省级森防站 各地市 森防站 县级 森防站 国家级中 心测报点
启动预防工程
各基层 监测点
各基层 监测点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1980年以前入侵14种 苹果绵蚜、双钩异翅长蠹、美国白蛾、苹果蠹蛾、松针 褐斑病、日本松干蚧、杨树花叶病毒、温室白粉虱、松 疱锈病、落叶松枯梢病、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 加拿大一支黄花
(二)我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特点
主要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入侵案例
1949年 海南、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发现飞机草 1964年 我国从阿尔巴尼亚引种油橄榄苗木,在贵州、云南、广西、 重庆、浙江和湖北等地发现油橄榄肿瘤病
序 号 1 2 3 种类 *紫茎泽兰 鼠害 *飞机草 *松突圆蚧 松毛虫 春尺蠖 *湿地松粉蚧 杨舟蛾类 发生 面积 5472.69 3171.62 2824.55 2322.12 2096.59 1043.8 812.26 781.22 序 号 16 17 18 种类 落叶松鞘蛾类 松针病害 桑天牛 发生 面积 360.85 318.84 301.95 序 号 31 32 33 种类 杨树干部病害 杨毛臀萤叶甲 柽柳条叶甲 发生 面积 183.83 169.45 161.43
7
全面推行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实施以“四率”为主要内容的森防目标管理 1992年全面推行森防目标管理,旨在增强各 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防治工作的责任意识。 对“四率”内涵进行科学调整 经过“九五”、“十五”的不断实践,现已将 发生率改为成灾率、监测覆盖率改为测报准确率、 防治率改为无公害防治率。
2
1992年开始,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开 展了声势浩大的杨树天牛综合治理,经过艰苦 努力初步扭转了天牛虫害猖獗发生的被动局面, 探索了治理方法和经验。
(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的重要实践活动
3
实施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
1997年杭州会议正式提出了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 集中了当时最优化的防治策略、综防技术、先进管理手 段和有效的行政措施,在工程区内进行优化组合,集中 资金、人才、技术优势进行综合治理。 1998年开展试点,2000年开始在全国28省(区市) 和3个森工集团的1827个县全面实施六大森林病虫害治 理工程。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松材线虫病
实现了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 “双下降”
(三)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红脂大小蠹
通过采取以引诱剂为核心的综防措施,发生面 积从790万亩压缩到220万亩。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