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议程及学术报告安排

合集下载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设计方法分会简介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设计方法分会简介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设计方法分会简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设计方法分会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下属的一个重要分支机构。

设计方法分会致力于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推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不断地开展研讨会、交流活动和案例研究,分会为国内外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平台。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首先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及设计方法分会进行介绍,包括其背景、组织结构和重要性。

紧接着,文章将详细讲解岩石力学与工程学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涵盖岩石强度理论和实验方法、岩体变形与应力分析方法以及岩体稳定性评价与预测方法等方面内容。

最后,文章还将展示一些设计方法分会在岩石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设计方法分会的概况和重要性,并详细阐述该分会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对该分会的工作内容和贡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对岩石力学与工程设计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正文:2.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简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岩石学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组织之一。

该学会致力于促进和推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应用和交流。

岩石学会在中国岩石力学和岩土工程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并且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声望。

2.1.1 学会背景及组织结构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社团组织,岩石学会成立于1979年。

其成立旨在加强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发展以及产业应用方面的工作。

目前,岩石学会下设多个分支机构,其中包括了设计方法分会。

2.1.2 设计方法分会的重要性设计方法分会是岩石学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聚焦于探索并推广先进的岩石力学与工程设计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和验证各种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设计方法分会可以为岩石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乌金人生_桃李芬芳——记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文兵

乌金人生_桃李芬芳——记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文兵

创新之路56乌金人生 桃李芬芳——记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文兵 张方方 吕腾波 1987年9月,郭文兵第一次来到焦作,迈进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的校门,在时任采矿工程系主任柴一言老师一句“未来的总工程师、矿长们”中,开始了大学生活。

“以前从来没见过总工程师、矿长长啥样,但入学教育时,柴老师那句开场,让我觉得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总工程师或矿长。

”他回忆道。

从1994年硕士毕业留校至今,郭文兵在河南理工大学走到了第30个年头。

他没有成为“总工程师、矿长”,而是成了母校的二级教授,行教书育人职责。

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煤矿“三下”采煤、采动损害与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为煤炭行业培养出学者、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和矿长等人才。

这些年来,他带领团队走遍了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新疆等我国主要产煤省(区),立足矿区技术需求进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成果,为煤矿绿色开采和绿色矿山建设作出了贡献。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自古以来,煤炭就有“乌金”美誉。

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能源之一,煤炭在电力、热力、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已成为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

郭文兵带领学院师生将“采矿精神”汇聚成了新时代的“乌金品质”,为实现“乌金”绿色智能高效开采而奋斗,书写着独属于他们的“乌金人生”。

溯采动损害之源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新密、登封等地小煤窑很多,煤矿与煤矿之间,以及煤矿与附近村民之间经常发生纠纷。

这些纠纷多是由采动损害造成的。

地下煤炭开采破坏周围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引起岩层与地表移动,从而出现采动损害问题,如建(构)筑物破坏甚至倒塌、农田开裂与下沉。

“我们搞采矿,挖煤过程的安全性当然要保证,但开采后造成的地表沉陷等问题,也要想办法控制,以避免或减轻采动损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郭文兵说。

4个项目申报2022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材料

4个项目申报2022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材料

4个项目申报2022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材料4个项目申报2022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材料一、山西岩溶大泉水文地质调查新技术及水资源开发与爱护(一)完成单位:山西省水利进展中心(二)申报奖项: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项目简介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进展的根本大计,"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熟悉的一种深化。

岩溶大泉作为山西省最主要的生态文化和生态载体,不仅在国民经济建设、城市供水平安和维系生态系统稳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更是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高度的标杆。

《山西岩溶大泉水文地质调查新技术及水资源开发与爱护》项目针对当前剧烈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状况下,山西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岩溶水资源衰减、岩水水质恶化和岩溶生态系统失稳等卡脖子问题,突破我省岩溶埋深大、监测数据缺乏、岩溶水污染途径隐藏、岩溶有机污染分析检测手段不足等难题,自主研发和提出了一系列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理论和技术成果,为我省岩溶水资源爱护和社会生态可持续进展供应了技术牵领和实践路径:1.项目集成和研发了水化学-环境多同位素识别解译岩溶地下水污染来源的岩溶水文地球化学调查技术,该技术经应用于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污染组分来源识别,胜利识别出受煤矿老窑水污染影响的岩溶地下水井位,形成了完整的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流程和山西特色的技术成果。

2.以岩溶水文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岩溶水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建立了岩溶水污染组分物源定量评估模型,科学评估了岩溶介质中石膏溶蚀与黄铁矿氧化对岩溶水水质的贡献,定量描述了采煤活动对岩溶地下水水质恶化的影响,解决了简单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污染来源的精准化界定难题。

3.以岩溶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技术和理论,精确刻画了重点区段地表水-岩溶水相互作用行为,提出了人工回灌补给岩溶水源的理论熟悉和技术方案,形成了人工管理下的地表回灌补给岩溶地下水技术和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估模型。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的参考文献和信息来源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的参考文献和信息来源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的参考文献和信息来源泥石流是一种致命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进行灾害防治工程的勘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的参考文献和信息来源。

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程勘查需要依赖于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实践经验。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参考文献和信息来源,可以为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是中国关于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重要技术规范。

该规范从勘察的角度,详细规定了勘察内容和方法,包括应收集的基础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泥石流地质灾害评价等。

这些规定为工程勘查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2.专业学术期刊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领域有许多专业学术期刊,如《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这些期刊定期发表与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涵盖了勘查方法、勘查技术、勘查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阅读这些期刊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实践经验,为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3.相关研究机构和项目报告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的勘察常常会得到国内外的研究机构的支持。

这些机构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会产生大量的项目报告和研究成果。

这些报告通常包含了大量关于泥石流发生机理、预警及应急管理、工程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各种研究机构和项目报告可以为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参考。

4.实践经验和案例研究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勘查需要结合实践经验和案例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工程实施。

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记录和总结不同地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可以为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同时,通过分析已完成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和教训,可为后续的工程勘查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

5.国内外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除了本国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国际上也有许多关于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学术大会聚焦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

学术大会聚焦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

会 议共收到 学术论文2 6 ,经评审 ,5 篇论文 刊登在 《 8篇 5 岩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2 1 年 第 1 期 i T 或 增 刊 上 ,大 会 特 邀 报告 和8 篇 学 00 O f j 5 术论文收录会议论文集。 ( 威 ) 胡
(中 国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会 )
及 与会代表表 示热烈地欢迎与诚挚 的感谢 ,他希望在全体代 表的共 同 努 力下 ,本 次大会报告有特点 、专题研讨 有创新 ,各项会务 工作达到 第 1 届国际岩石 力学 大会预演 的 目的。湖北省科技厅郑 春白副厅长在 2 贺词中代表湖北省科 技厅、省科协 向大会 的胜利 召开表示热烈 祝贺 , 并 表 示 作 为 岩 石 工 程 建 设 大 省 ,湖 北 省 感 谢 全 国 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界 的 大力支持 ,并将一如 既往地 支持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科科技创新与成 果
1月1 0 9~2 1日 , 由 中 国 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会 主 办 的 第 十 一 次 全
国岩 石力学 与工程 学术大会在湖北 省武汉市举行 ,会议主题 是 岩石 力学 与 工 程 的 创 新 和 实 践 。 本 次 大 会是 全 国 岩 石 力 学 研 究 成 果和 岩 石 工 程 实 践 经 验 的交 流 大 会 ,也 是 2 年 在 北 京 召开 的 第 十 二 届 国 际 岩 01 1 石 力 学 学 术 大 会 的演 练 会 议 ,来 自全 国水 利 水 电、 煤 炭 石 油 、 能 源 矿
山、 交 通 铁 路 、地 质 灾害 、 生 态 环 境 、安 全 防 护 、 市 政 建 设 、 国 防 科
开幕式上 ,大会颁发 了中国岩石力学 与工程学会第三届科 学技术 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 六届青 年科 技奖、2 1 年度优 秀博士 0O 学位 论 文奖 、2 1 年 度 学 会个 人 奖 。 0 O 0 0 会议采用 大会特 邀报告与专题研讨 会相结合 的形式 ,对我 国近年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排版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采矿技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排版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采矿技术

ISSN 1671-2900 采矿技术第30卷第5期2010年10月CN 43-1347/TD Mining technology, V ol.30No.5Oct.,2010排版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张三1,李四2,王老五1(1. 长沙矿山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2;2.单位名称,省份城市邮政编码)摘要:介绍了论文格式和书写,作者可以按此短文的格式排版。

关键词:论文;修改;格式0 引言本刊系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矿业科技期刊,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会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网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采矿技术》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矿山技术和装备,沟通、传播国内外矿业信息”为宗旨, 设有采矿与岩土工程、矿山安全与环保工程、机电装备与信息工程、爆破技术与地质测量、经营管理与综合利用、矿业动态信息等主要栏目,交流发表的论文除知名专家的综述性和论述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外,更有很多是反映矿山一线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成果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信息量大、影响面广。

本刊已加入清华、万方、维普等期刊全文数据库,投稿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检索机构的要求才能保证文章的收录、检索。

在引言中,应特别强调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比较本文与其他研究成果的不同之处,重点阐述本文的目的、方法、试验与分析手段、结果等。

1 稿件选用要求作者可以参照本刊2009年样式、网上模板和本文进行修改、排版。

1.1论文清稿本刊版面为大16开,双栏排版。

文稿篇幅(含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和中文文摘):原则上2500~4000字符,文献综述不超过8000字符。

论文修改稿层次体例为:中文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及所属部门、单位地址、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作者简介、基金项目(首页下注)、正文(按 1 2 3 1.1 1.2 1.3 (1) (2) (3) ①②③分章节)、参考文献。

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2021年10月19~23日,南京)
第三号通知
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进展,各类基础设施工程和资源开发工程处于热潮时期。

在水利水电开发、矿山、石油开采、地面和地下交通和铁路建设和许多涉及岩土工程领域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性难题。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和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相关工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岩土力学课题,并涌现出了众多新的研究功效。

这次学术大会将提供一次全国性岩土力学研究和岩土工程实践总结的大好交流机遇。

大会邀请国内外岩石力学与工程界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由各专委会或联合承办会议专题,设相关的专题报告,并就其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平安与防护分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河海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协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体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岩土力学》(EI,CSCD 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中外公路》《现代隧道技术》《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现代矿业》 (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建筑工业》 (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1.岩土工程学报/95758X/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

一级学科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
Hydraulics of Groundwater
Jacob Bear
2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Elsevier Sci Ltd
3
Groundwater
Ground Water Publishing CO.
4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AmericaGeophysicalUnion
publishinguk20riverresearchandapplicationjohnwilleysonsltd21waterairandsoilpollutionkluweracademicpublishing22水利水电技术北京水利部信息研究所23水利学报24水文2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6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7水科学进展28工程勘察29中国农村水利水电30中国岩溶31人民长江32人民黄河33地球科学34地质科技情报35地学前缘36地理学报37地理科学38地下水39水资源保护40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41中国科学d辑42科学通报43武汉大学学报44四川大学学报45河海大学学报46清华大学学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部水文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上海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武汉大学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中国地理学会等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水利部农水司陕西省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河海大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武汉岩土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本学科一直是“211”建设重点学科群之一。近年来以环境污染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特色,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这一地球科学优先发展领域,保持着自己的学科优势。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条例为鼓励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界博士学位研究生创造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成果,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决定设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以下简称“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并制定条例如下:一、奖励名额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名额为每年3 5名。

为保证获奖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当候选人数较少时,由学会理事长办公会决定,可酌情减少奖励名额。

二、评选范围参选博士学位论文限定为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文作者必须是中国岩石力学学会会员(包括学生会员)并在近两年内(以评选年份的9月30日为计算标准)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博士学位证书。

三、评选条件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岩石力学与工程事业,具有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属于“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被推荐为“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奖候选人:1.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有重要的新发现,在理论或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的创新成果;2.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研究中,勇于实践和创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3.在岩石力学与工程新理论或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4.在国际和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

四、申报评奖与授奖时间本项奖励每年评选一次,每年3月30日前截止申报,5月至6月评审,一般结合下一年度全国性或地方学会、专委会学术会议进行授奖。

五、评选组织与程序1.符合上述“评选范围”规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经1名以上常务理事或2名博士生导师推荐均可直接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提出申请参加评选,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评审。

2.申请人(被推荐人)须填写《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推荐表》(见附件一,可复印)的第一页,并亲笔签名对所填内容负责。

会议名称

会议名称

国内主要学术会议预告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铝电解槽新型结构技术研讨会2013-7-1 北京市第13届断裂力学国际会议2013-5-26 北京市第四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2011-11-4 上海市第十二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2011-10-16 北京市第二届洁净钢生产技术国际研讨会2011-8-23 辽宁省第十三届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2011)世界大会2011-6-19 墨西哥第12届世界钛会2011-6-19 北京市第二届Geohunan 国际会议2011-6-6 湖南省2011 IEEE/ICME 复合医工学国际会议2011-5-22 黑龙江省第六届表面工程国际学术会议2011-5-10 陕西省第八届泛华统计国际学术会议2010-12-19 广东省2010年IEEE信息论与信息安全国际学术会议2010-12-17 北京市2010年IEEE计算与信息科学国际学术会议2010-12-17 四川省中国第九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2010-12-17 陕西省第十三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2010-12-17 孟加拉国第一届可持续城市化国际会议2010-12-15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遗传及进化计算国际会议2010-12-13 广东省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2010-12-10 广东省首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题研讨会2010-12-10 广东省第8届国际最优化方法及应用大会2010-12-10 上海市第9届基于web的学习国际会议(ICWL 2010) 2010-12-8 上海市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2010年会)2010-12-4 广东省第七届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0-12-4 湖北省2009海峡两岸功能材料论坛2010-12-4 江苏省2009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2010-12-1 上海市首届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2010-12-1 福建省第七届世界引导式教育会议2010-12-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2010-12-1 黑龙江省2010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国际学术会议2010-11-26 山东省第二届信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2010-11-26 山东省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年会2010-11-23 海南省2010年亚太数字内容安全与数字版权管理会议(DCS-DRM 2010)2010-11-20 北京市2010年亚太数字内容安全与数字版权管理会议2010-11-20 北京市2010先进数据挖掘及应用国际会议2010-11-19 重庆市中国加拿大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1-18 北京市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2010-11-17 福建省第5届智能系统与知识工程国际会议2010-11-15 浙江省第十届亚太地区塑性工程及应用会议2010-11-15 湖北省第七届亚澳复合材料会议2010-11-15 台湾省第十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2010-11-13 浙江省“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1-12 福建省2010年法律语言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年会2010-11-12 重庆市国际语篇分析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2010-11-12 上海市2010全国固体力学大会/《固体力学学报》创刊30周年庆祝会议2010-11-11 湖北省第十二届IEEE通信技术国际会议2010-11-11 江苏省第二届集体智能计算国际会议2010-11-10 台湾省2010年先进钢铁材料国际会议2010-11-9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2010-11-9 浙江省第六届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国际学术会议2010-11-9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15届亚洲放电会议2010-11-7 陕西省第15届亚洲气体放电会议2010-11-7 陕西省第二十五届世界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2010-11-5 广东省2010年中国(国际)光整加工技术学术会议2010-11-5 广东省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二届词典学与二语教学国际研讨会2010-11-5 四川省第八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2010-11-4 北京市2010 年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2010)2010-11-4 江苏省2010年多媒体信息网络与安全国际会议2010-11-4 江苏省第三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2010-11-3 湖北省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10-11-1 江西省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2010-11-1 江苏省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11-1 浙江省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11-1 四川省2010中国北京国际建筑科技大会2010-11-1 北京市中国徐州第四届国际甘薯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日韩甘薯学术研讨会2010-11-1 江苏省第十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2010-11-1 浙江省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2010-11-1 重庆市第十一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2010-11-1 海南省2009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分会学术会议2010-11-1 湖北省2010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2010-10-31 北京市2010“面向可持续建设的工程管理”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2010年年会2010-10-30 江苏省第三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应用国际学术会议2010-10-29 浙江省第四届中国传感器网络学术会议2010-10-28 湖南省2010年智能信息处理与可信计算国际研讨会2010-10-28 湖北省2010国际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2010-10-28 广东省亚洲胸心外科医师协会第20届年会2010-10-28 北京市2010北京标准物质国际研讨会2010-10-26 北京市首届全国益生菌与食品微生物学学术会2010-10-25 上海市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PBPT2010 2010-10-25 北京市第六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2010-10-25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信号处理国际会议2010-10-24 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暨第七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2010-10-23 湖北省2010年Web信息系统与挖掘、人工智能与计算智能国际会议(WISM'10-AICI'10)2010-10-23 江苏省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国际研讨会2010-10-23 重庆市第四届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2010-10-23 四川省“第四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2010-10-22 江西省2010年“智能无损检测与信息处理(INDIP) 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22 江西省2010年计算机应用与系统建模国际会议(ICCASM 2010) 2010-10-22 山西省第五届智能计算及应用国际会议2010-10-22 湖北省第二届“标准化与国际贸易”国际论坛2010-10-22 浙江省第四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22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2010-10-22 上海市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2010-10-22 湖北省第十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2010-10-22 海南省2010年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2010-10-21 北京市第一届网络与分布式计算国际大会2010-10-21 浙江省第四届世界自然医学学术大会2010-10-21 江苏省第十一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2010-10-20 湖南省第二届先进纺织材料及加工技术国际会议2010-10-20 浙江省2010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2010-10-20 福建省第九届亚洲热物理性能会议2010-10-19 北京市第三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19 湖北省第十二届国际羊毛会议2010-10-19 上海市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2010-10-19 湖北省第九届太平洋钢结构会议2010-10-19 北京市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2010-10-18 上海市第八届世界酸雨大会2010-10-18 北京市2010亚洲光电子会议和展览2010-10-18 北京市第一届中国粒子加速器会议(CPAC2010)2010-10-18 北京市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2010-10-16 陕西省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16 天津市“地方治理与政治发展——深圳特区政府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2010-10-16 广东省讨会第九屆海峽兩岸太空∕空間科學研討會2010-10-16 台湾省2010年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2010-10-16 天津市中国运筹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10年全国学术交流年会2010-10-16 北京市2010年国际机器人焊接、智能化与自动化会议暨第八届中国机器人焊接2010-10-16 上海市会议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2010-10-16 河南省第三届图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和第三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2010-10-16 山东省国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全国(南京)2010年针刀学术年会2010-10-15 江苏省第二届矿山灾害预防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2010-10-15 山东省第十三届水利量测技术综合学术研讨会2010-10-15 辽宁省2010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第二十届地铁学术交流会) 2010-10-15 上海市第二届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学术年会2010-10-15 贵州省第十届中日统计研讨会2010-10-15 四川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0年年会暨第21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2010-10-14 江苏省术交流会中华放射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学术大会2010-10-14 山东省2010年国际机器人焊接、智能化与自动化会议(RWIA ’2010)2010-10-14 上海市第27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 2010)2010-10-14 北京市第三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研讨会2010-10-14 北京市第三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2010-10-13 上海市第二届工程废弃物资源化与应用研究国际会议2010-10-13 上海市第六届国际学生论坛2010-10-13 北京市第十五届全国高压学术讨论会2010-10-12 河北省第四届中国粒计算学术研讨会(CGrC2010) 2010-10-11 重庆市第四届亚洲动植物染色体研讨会2010-10-11 北京市第七届全国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学术讨论会2010-10-11 上海市2010年第七届国际酒文化学术研讨会2010-10-11 江苏省第九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ICHD-2010)2010-10-11 上海市第四届中国Web智能学术研讨会(CWI2010) 2010-10-11 重庆市第十届中国Rough 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CRSSC2010) 2010-10-11 重庆市国际土地退化防治学术研讨会2010-10-11 陕西省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2010-10-10 上海市第八届反应堆热工水力、运行和安全国际会议2010-10-10 上海市经济发展思想比较国际研讨会2010-10-10 湖北省2010岩土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2010-10-10 四川省全国第八届水文泥沙学术讨论会2010-10-10 湖南省钙信号前沿国际研讨会2010-10-10 北京市同步辐射细胞CT国际研讨会2010-10-10 北京市第12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2010-10-10 江苏省第16届亚洲运动会科学大会2010-10-10 广东省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2010-10-10 北京市第八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2010-10-8 山东省第九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2010-10-8 山东省第四届均相催化论坛暨第一届中国-加拿大催化双边会议2010-10-8 云南省2010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会议2010-10-8 四川省中日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学术研讨会2010-10-6 福建省海峡两岸苏铁类及兰科植物保育研讨会2010-10-4 台湾省第22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2010-10-1 安徽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2010-10-1 江苏省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议2010-10-1 安徽省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2010-10-1 山东省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2010-10-1 广东省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2010-10-1 贵州省中国书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1 浙江省2010年“中国·西部苗族”学术研讨会2010-10-1 云南省2010年全国岩土锚固工程学术研讨会2010-10-1 重庆市第三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2010-10-1 北京市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2010-10-1 陕西省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2010-10-1 江西省第69届世界铸造会议2010-10-1 浙江省第16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0-10-1 湖南省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学术研讨会2010-10-1 北京市第十届中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2010-10-1 海南省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2010-10-1 湖北省语义知识和网格国际会议2010-10-1 浙江省第十次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2010-10-1 重庆市第十七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2010-10-1 北京市第五届土木工程中的纤维复合材料国际会议2010-9-27 北京市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2010-9-24 广东省2010 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2010-9-24 台湾省第七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2010-9-24 吉林省2010中国-泛俄地区交通铺面国际学术会议2010-9-23 陕西省2010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2010-9-23 北京市第六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2010-9-23 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可视分析学术研讨会2010-9-22 北京市第十二届国际心胸血管麻醉学术会议2010-9-22 北京市第二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学术研讨会2010-9-20 北京市2010中国国际供电会议2010-9-20 江苏省第七届国际音乐考古学学术研讨会(国际音乐考古学研究会[ISGMA]第2010-9-20 天津市七届学术研讨会)第27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2010-9-19 法国第四届土壤-植物连续体中磷动态过程国际会议2010-9-19 北京市第三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2010-9-18 陕西省第二届基于指示器技术的土地复垦及其可持续发展应用研讨会2010-9-18 北京市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第十二届通信设备结构工艺学术会议2010-9-17 北京市2010技术创新、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9-17 山东省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2010-9-17 山东省第十一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2010-9-17 云南省2010生命系统建模与仿真国际会议&2010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中的智能计2010-9-17 江苏省算国际会议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8次全国学术会议2010-9-17 重庆市第十届工业管理国际会议2010-9-16 北京市第十一届合金与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形国际会议(S2P2010)2010-9-16 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暨第25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2010-9-16 北京市(APAO2010)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2010-9-16 陕西省第十七届全国网络与数据通信学术会议2010-9-16 河北省第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0年CSCO学术年会2010-9-16 北京市第十三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2010-9-15 山东省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2010-9-15 浙江省第五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2010-9-15 上海市中德城市环境与气候变化适应性政策和技术研讨会2010-9-15 福建省“蛋白质组学与疾病”专题研讨会2010-9-15 上海市2010年全国第六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2010-9-15 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9-15 上海市第10届国际轧钢大会2010-9-15 北京市第二届亚热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10-9-15 湖南省2010年东北亚生态科学论坛2010-9-14 辽宁省第三届仿生工程国际会议(ICBE'10) 2010-9-14 广东省第七届国际网络与并行计算大会2010-9-13 河南省第18届国际环境生物指示计大会2010-9-13 安徽省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技术国际研讨会2010-9-13 江苏省2010第二届智能计算与自然计算国际会议(CINC2010) 2010-9-13 湖北省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2010-9-12 北京市2010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学术会议(9月东南大学) 2010-9-11 江苏省第十四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2010-9-10 北京市第三届全国妇产和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2010-9-10 四川省第四届危机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区国际大会2010-9-10 黑龙江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2010-9-10 湖南省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2010-9-9 重庆市第三届先进设计与制造国际会议(ADM2010)2010-9-8 英国第二届亚太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国际会议2010-9-7 辽宁省第六届世界工业层析成像大会2010-9-6 北京市第三届IASTED非洲能源与电力国际会议2010-9-6 博茨瓦纳第三届IASTED非洲建模及仿真国际学术会议2010-9-6 博茨瓦纳第三届IASTED非洲水资源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0-9-6 博茨瓦纳IASTED非洲卫生信息国际学术会议2010-9-6 博茨瓦纳第六届世界工业过程层析成像会议2010-9-6 北京市第十届中红外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会议(2010) 2010-9-5 上海市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信息学术交流年会征文通知2010-9-4 山东省第十五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会议2010-9-4 上海市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2010-9-3 江苏省中国航空武器装备试验与发展学术论坛2010-9-1 甘肃省第九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2010-9-1 青海省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会议2010-9-1 江西省北京世界精神病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全国学术会议2010-9-1 北京市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2010-9-1 北京市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SACS-3)2010-9-1 甘肃省第九届全国信息隐藏学术研讨会(CIHW2010)2010-9-1 四川省第十二届全国LED产业研讨与学术会议2010-9-1 广东省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2010-9-1 北京市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石油化工2010-9-1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中国(天津)2010 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2010-9-1 天津市新学术会议第12届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其在铁路和其他运输系统中运作国际会议2010-8-31 北京市第10届致密恒星系统的建模国际会议2010-8-30 北京市2010年真空技术在光电材料与器件中的应用研讨会2010-8-29 上海市“挑战性地区的城市林业”国际会议2010-8-29 北京市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2010-8-28 上海市国际环境信息学学会2010年度年会-生态信息与生态系统保护2010-8-27 北京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2010-8-27 浙江省2010跨国公司与对外投资国际会议2010-8-26 陕西省跨国公司与中国:对外投资与贸易国际论坛2010-8-26 陕西省第二届智能人机系统与控制论国际学术会议2010-8-26 江苏省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2010-8-26 辽宁省全国第六届种子病理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种子健康与农业发展国际2010-8-25 北京市会议第三届国际高级计算智能研讨会2010-8-25 江苏省第五届亚大洋洲染料敏化及有机太阳能电池会议2010-8-25 安徽省第五届国际岩石应力研讨会2010-8-25 北京市第四届IEEE管理和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MASS 2010)2010-8-24 湖北省第5届国际计算机新科技与教育学术会议(ICCSE 2010) 2010-8-24 安徽省第三届21世纪和谐核电系统国际会议(ISSNP2010)2010-8-23 黑龙江省2010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2010-8-23 河南省第八届国际高温气体净化技术研讨会2010-8-23 山西省国际林业研究联盟(IUFRO)第23届世界大会2010-8-23 韩国第十二届国际磁力轴承学术会议2010-8-21 湖北省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2010-8-21 湖北省第十二届磁悬浮轴承国际学术会议2010-8-21 湖北省2010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会议2010-8-21 北京市2010第二届天然产物与传统医药国际会议2010-8-21 陕西省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五届青年学术年会2010-8-20 辽宁省2010年航空器适航与空中交通管理学术年会2010-8-20 北京市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2010-8-20 黑龙江省第一届铁道工程关键技术国际学术会议——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2010-8-20 北京市第五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2010-8-20 青海省第五届国际古昆虫大会2010-8-20 北京市IEEE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2010-8-20 湖北省第五届化石昆虫、节肢动物及琥珀国际会议2010-8-20 北京市第一届智能信息处理国际会议(ISIIP2010)2010-8-20 江苏省第三届计算、通信、控制和管理国际会议(CCCM2010) 2010-8-20 江苏省2010年全国头颈肿瘤功能重建与综合治疗专题学术会议2010-8-20 云南省2010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专题学术会议2010-8-20 四川省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2010-8-20 四川省2010年全国人工智能大会2010-8-20 北京市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2010-8-19 北京市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会议2010-8-19 江苏省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10-8-19 安徽省第四届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讨会(2010 太原)2010-8-19 山西省中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世界气象组织论坛2010-8-19 北京市第六届全国分析哲学会议2010-8-18 山西省2010年中国工程概率统计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10-8-18 湖南省长城2010国际医学物理大会暨第15届中国医学物理学术年会2010-8-18 上海市第十届华东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安徽省耳鼻咽喉-头颈外2010-8-18 安徽省科第十四次年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年会2010-8-18 辽宁省第21届世界癌症大会2010-8-18 广东省第五届国际前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会2010-8-18 吉林省2010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2010-8-17 海南省第七届国际认知科学大会2010-8-17 北京市2010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2010-8-17 青海省中国科学院网络社会学术研讨会2010-8-16 北京市第五届亚洲激光等离子体加速与辐射研讨会2010-8-16 上海市第五届电子学习与数字娱乐国际会议2010-8-16 吉林省传染病及疫苗国际学术会议2010-8-16 湖北省2010年IEEE 自动化与物流国际会议2010-8-16 香港特别行政区混合式教学法国际会议2010-8-16 北京市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2010-8-16 吉林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2010-8-16 吉林省第四届全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大会2010-8-16 江苏省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2010-8-15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9届年会2010-8-15 韩国第6届国际东亚理论语言学论坛(TEAL-6)2010-8-15 北京市2010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2010-8-15 辽宁省西部蓝皮书2010”新闻发布会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论坛2010-8-15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中日双边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研讨会2010-8-15 陕西省2010年移动通信安全年会2010-8-14 北京市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2010-8-14 湖南省2010 国际信息工程会议ICIE 2010-8-14 河北省第8届生成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8-12 北京市第八届生成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8-12 北京市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2010-8-11 甘肃省第六届自然计算国际会议和第七届模糊系统与知识发现国际会议2010-8-10 山东省第六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2010-8-10 河南省第三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2010-8-10 陕西省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2010-8-10 陕西省2010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8-10 宁夏回族自治区可持续建筑材料的设计、性能与应用国际会议2010-8-10 湖北省第九届分布式计算及其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8-10 湖北省第21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2010-8-10 浙江省第八届国际侏罗纪大会2010-8-9 四川省第16届国际晶体生长会议暨第14届国际气相和外延生长会议2010-8-8 北京市第六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学术研讨会(ISPEMI2010) 2010-8-8 浙江省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研讨会(关于纳米材料及异质结构力学的表面效应)2010-8-8 北京市第五届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会议2010-8-8 黑龙江省第二届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会议2010-8-8 北京市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2010-8-8 北京市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大会2010-8-8 黑龙江省2010年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8-7 陕西省(IPPRIE 2010)2010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国际论2010-8-7 安徽省坛2010年全国密码学与信息安全教学研讨会2010-8-7 云南省“自主系统智能控制”专题研讨会2010-8-7 北京市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变态反应疾病中青年学术论坛2010-8-7 北京市2010年度国际制冷技术交流会2010-8-6 广东省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2010-8-6 贵州省2010管理科学与安全工程国际会议2010-8-6 山东省全国第十二届中医糖尿病大会2010-8-6 辽宁省2010年亚太青年通信学术会议(APYCC2010) 2010-8-6 云南省2010年第12届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2010-8-6 吉林省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2010-8-6 山东省第十二届中国机器学习会议2010-8-6 山东省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2010-8-5 北京市第六届国际氧化锌及相关材料研讨会2010-8-5 吉林省中国科学院结构免疫学及生物信息学学术研讨会2010-8-5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2010-8-5 山东省同步辐射谱学和成像学术研讨会2010-8-4 江苏省2010 IEEE 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国际会议2010-8-4 陕西省。

第九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报告

第九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报告

第九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报告本次第九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活动于近期在北京成功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岩土工程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计数百人参加。

活动中,与会者就岩土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为本次交流活动的详细报告。

1. 会议议程安排本次第九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活动为期两天,分为主题演讲、分会场讨论和技术展览等环节。

会议议程包括岩土勘察、基础工程、岩土力学、地下工程、岩土环境工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为岩土工程科研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

2. 主题演讲会议开篇由多位著名岩土工程领域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

其中,北京工业大学李教授介绍了最近进行的岩石力学实验研究成果,湖南大学陈教授分享了地下工程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清华大学王教授则重点阐述了岩土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前景等。

3. 分会场讨论在主题演讲环节结束后,与会者分为不同的分会场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会议组织了岩土勘察、基础工程、地下工程、岩土环境工程等多个分会场,涵盖了岩土工程领域的几乎所有热点问题。

在分会场讨论中,与会者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4. 技术展览与会者参观了本次交流活动的技术展览,展示了一些最新的岩土工程技术装备和产品。

展览中包括岩土勘察仪器设备、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监测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展品,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和交流。

5. 结语通过本次第九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活动,与会者不仅深入了解了岩土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还拓展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岩土工程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的莅临参加,谢谢您们的支持和关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让岩土工程领域的科研与实践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成就。

岩土会议代表 (2)

岩土会议代表 (2)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杨秀仁总工的报告为“依托轨道交通带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国水科院陈祖煜院士的报告为“长江岳阳崩岸—调查与思考”。

这些报告从宏观上探讨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讨论了岩土工程的发展方向。

30日上午的大会报告为:张在明院士,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的工作方法;冯夏庭研究员,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石力学、岩石工程于智能分析方法;伍法权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地质与环境问题张苏民勘察大师,机械勘察设计研究院,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实践的现状与展望。

31日下午的报告为:李广信教授,清华大学,岩土工程若干哲学思考,李老师的报告长达1个半小时,该报告已经录制了流媒体文件,置于本网站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会员服务区”,供免费下载。

白世伟研究员,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岩土工程信息化。

这些精彩生动,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

会议在29日下午、30日下午、31日上午分为滑坡专题、岩土工程理论专题、岩土工程技术专题、岩土工程实录专题等4个分会场继续进行学术交流。

滑坡专题会场载陈祖煜院士的亲自组织、协调下,学术报告的水平较高,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在滑坡研究和实践领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吸引了较多的会议代表。

学术交流报告包括:陈祖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八届国际滑坡会议筹备情况介绍;曹广晶,教授级高工,中国三峡总公司,三峡船闸高边坡工程;林在贯,中国勘察大师,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黄土和黄土滑坡;马惠民,研究员,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中国公路和铁路建设中的边坡工程;黄润秋,教授,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历史性大滑坡;刘传正,研究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基于气象因素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原理与应用;杨泽艳,教授级高工,中国水利水电顾问集团,洪家湾水电站岩质边坡与工程处理;李天扶,教授级高工,电力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韩城滑坡的变形机理及其治理;赵久柄,高级工程师,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铜黄公路川口黄土基岩滑坡治理;赵红敏,教授级高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稳定研究与治理;杜伯辉,教授级高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柘溪水库塘岩光滑坡-我国首例水库蓄水初期诱发的大型滑坡;赵伟敏女士代王治华教授,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滑坡遥感与新进展;李开德,教授级高工,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鲁布革水电站发耐滑坡稳定性分析;汤献良,教授级高工,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漫湾左岸滑坡特征及边坡治理;冯汉斌,教授级高工,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小湾左案坝前堆积体边坡变形特征及其治理;张亮,高工,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铜黄一级公路滑坡治理设计总结。

中国岩土锚固工程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岩土锚固工程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梦恕以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铁道工程学会、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个人和近2 个兄弟学会和单位 向本次大会发来贺 0
信 、贺 电 ,热 烈祝 贺 中国岩土 锚 固工程 协会 成立 二十 周年 。为 了表 彰 多年 来在 我 国岩土 锚 固工程 技 术 发展 中做 出优 异成 绩 的优秀 单位 和先 进个 人 ,协会 评选 出了4个 单位 为 “ 国岩土 锚 固技 术 创新 1 全
来 ,作为 协会 的重 点工 作之一 ,已经成 功举 办 了五次 全 国学 术 交流研 讨会 。
( )2 0 年1 月下旬,协会在青 岛市主持召开 了第十六次全国岩土锚 固工程学术研讨会。本 1 07 0
次学 术 研讨 会 的主 题是 “ 杂地 层与 环境 中地 下工 程岩 土 锚 固技 术 的新 发展 ” ,有 10 复 6 多位 代表 出 席会 议 。在大 会上 ,有 3位 专 家 、教 授和 工程 技术 人 员作 了交 流发 言 ,他们 结合 在公路 与 铁路 隧道 l
与工程应用优秀单位”,2 位老专家获得 “ 2 岩土锚固技术创新与应用杰出贡献奖” ,5位 中青年专 4
家 获得 “ 土锚 固技 术创 新与 应用 突 出贡献 奖 ” ,在 本次 大 会上协 会 向这些 单 位和 个人 分 别颁 发 了 岩 奖 牌和 荣誉 证书 。本 次大 会 的 圆满 成功 得 到 了深 圳 工勘岩 土 工程 有 限公 司的全 力协 助 以及深 圳 冶建 院 建筑技 术有 限 公司 的大力 支持 。
宁 )矿 山支护设 备制 造有 限公 司的 大力 支持 与协助 。 ( )2 0: 2 2 08 年1 月上 旬 ,第 十 七次 全 国岩土 锚 固工程 学术 研讨 会 暨 中 国岩 土 锚 固工 程协 会成 立 二十 周 年 大会 在 深 圳 市 召开 。 本次 大 会 的主 题 是 “ 土 锚 固技 术 创 新 与工 程 应 用 的新 发 展 ” 。出 岩

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第一号通知(征文通知)

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第一号通知(征文通知)

@ 网 址 E m - a i l :c s r m e
v i p s. i n a c. o m
: w w w c. s r m e t. o m
地 址 : 北 京 市朝 阳 区 北土 城 西 路 19 号 北 京 9 8 2 5 信箱 中国岩石 力学与工 程学会
邮编 : 10 0 0 2 9
油 、 铁路交通 、 安全 防护等领域 的研 究成 果 : 特邀 国外一 些 专 家学者作大会报 告 。
会前议题 : 中 国岩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会 理 事会 、 常 务理 事会 : 中国岩石 力学与工 程 学 会科技奖 、 青年科技 奖 、
优秀博士 论文颁奖典礼 ; 短训班 。
会议重 要 日程 : 2 0 1 0 年 4 月 3 0 日前 提 供 论文 全 文 ( 电子版) (请 注 明第十 一 次岩石 力学大会 征文 , 投 至 《岩
r s m a. c c. a
@ r o c k
h w
r s m a. c c. n
网 址 h : w ~ cc w w .
r s m a. c c. n
邮编 : 4 3 00 7 1
地 址 : 武 昌 小 洪 山 中科 院武 汉 岩 土 力 学 研 究所
联 系 人 2 方 祖 烈 胡威 电话 : (0 10 )8 2 9 9 8 1 6 3 ; 8 2 9 9 8 16 5 传 真 : ( 0 10 ) 8 2 9 9 8 16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科 的专 家 、 学者 、 科 技工 作者 与工 程 技术人 员踊 跃 撰 稿 与 出席会 议 。 会议要 点 : 本 次 学术 大会 组织 委员会 和 学术委 员会 由承 办 、 协 办单位 、 学会 专 委会 、 省学会专 家组 成 ; 大 会 邀 请 国 内外 岩 石 力学 与 工 程 界 知 名 专 家作 特 邀 报 告 ; 从 大会 报 告 中遴 选 出“ 第十 二 届 国际岩 石 力学大会”

《岩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岩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岩体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1201524课程名称:岩体力学课程英文名称:Rock Mass Mechanics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理论+实验):56 (48+8)学分:3开课学期:第六学期选用教材:《岩体力学》齐伟编,地质出版社,2011年7月主要参考书:1、《岩体力学》肖树芳、杨淑碧编,地质出版社。

2、《岩体力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岩体力学》沈明荣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4、《矿山岩体力学》郑永学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5、《岩石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

6、《岩石力学》徐志英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7、《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主编,科学出版社。

8、《岩体力学基础》孙广忠著,地质出版社。

一、中英文课程简介:岩体力学是土木工程及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之一。

岩体力学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及破坏规律以及强度和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应用型理论学科,它具有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又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隧道与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和地基工程等方面拥有广泛大量的研究课题,因此可以说该学科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岩体力学是一门正处于开展中的年轻学科,它仅有40年左右的开展历史,这说明该学科正处于快速的开展期,在人类社会高速开展以及我国经济快速开展的今天,各类岩体工程大量涌现,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岩体力学问题,又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为岩体力学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使学科开展开辟了许多新的增长点。

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是相当广泛的,首先,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岩体作为地质体的地质特征是岩体力学研究的基础内容,包括岩体的物质组成、地质体的开展演化历史、岩体中结构面及结构特征的研究,岩体赋存的地质环境特征的研究,如地应力、地下水等。

岩石及岩体力学性质的研究,包括岩石(体)的变形、破坏的规律及本质,以及强度的研究,岩石(体)强度理论的研究等。

另外,还有大量岩体力学的应用课题研究,如地下及隧道工程中围岩应力及围岩压力的研究,边坡工程中斜坡岩体的稳定性及加固技术问题研究,以及地基工程中的岩体稳定性研究等,都有大量的研究课题和内容。

第十四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第十四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第十四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年(卷),期】2024(24)1
【摘要】会议主题:表面工程的低碳、智能与创新发展会议时间:2024年5月10-12日会议地点:浙江宁波阳光豪生大酒店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支持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总页数】3页(P64-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
【相关文献】
1.关于召开“2012年全国骨质疏松诊疗与研究医生培训班暨第十七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和第十四届全国钙剂年会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委员会一届三次学术会议”的参会通知(第二轮通知)
2.关于召开“2012年全国骨质疏松诊疗与研究医生培训班暨第十七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和第十四届全国钙剂年会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委员会一届三次学术会议”的参会通知(第二轮通知)
3.第十四届全国摩擦学大会暨201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4.第五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5.第十四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会议主题:表面工程的低碳、智能与创新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会议手册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会议手册

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会议手册一、引言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行业内人士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将于 2023 年举办一次重要的会议,本手册旨在为参会者提供会议信息及相关资料。

二、会议概况1. 会议名称: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年年会2. 会议时间:2023 年 8 月 15 日至 18 日3. 会议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4. 会议主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三、会议议程1. 开幕式- 会议主题演讲- 领导讲话2. 学术报告- 主题报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前沿技术及应用- 分论坛:岩石力学与工程学在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分会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3. 学术交流- 学术论文展示与讨论- 学术海报展览- 学术交流座谈会4. 实地考察- 北京地铁工程实地考察- 北京市岩石隧道工程实地考察5. 闭幕式及颁奖- 优秀论文颁奖- 会议总结四、参会信息1. 注册方式- 网上注册:请登录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全球信息湾进行在线注册- 现场注册:会议当天到达会场后办理现场注册手续2. 注册费用- 会员:800 元/人- 非会员:1000 元/人- 学生:500 元/人3. 住宿安排- 会议组委会已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参会者可享受优惠住宿价格- 详细住宿信息请查阅会议全球信息湾五、交流展示1. 学术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将征集优秀学术论文若干篇,欢迎广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研究者积极投稿- 投稿截止日期:2023 年 6 月 30 日- 投稿方式:请将论文投至会议官方电流信箱,并备注“年会投稿”2. 学术海报展览- 欢迎参会者提交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海报- 海报展览时间:会议期间- 展览地点:会议场馆六、注意事项1. 会议期间,所有参会者必须佩戴有效的参会证件,方可进入会场2. 会议官方全球信息湾将不定期发布会议最新消息,请及时关注3. 参会者需自行保管贵重物品,会议组委会概不负责七、结语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年年会将是一次汇聚行业精英、学术交流与展示的重要评台。

学术报告学习心得

学术报告学习心得

研究生学术报告学习心得与体会学号:姓名:专业: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4年9月16日本人自2011年9月入学至今,转眼已过3年时间。

由于我是在职博士生,在校的时间比较少,第一学年需要修一些专业课学分,所以我在第一学年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机会了解到学校的学术报告氛围浓烈,因此,每每在能挤出时间是,总是混迹于各类学术报告现场,现将我参与的学术报告及所学所想分别汇报如下:一、《Rigid Mechanics and Applications to Nonlinear Structural Analysis》——杨永斌院士学术报告有感2011年10月2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教授莅临我校,在世纪楼国际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名为Rigid Mechanics and Applications to Nonlinear Structural Analysis的学术报告会。

杨院士的报告主要涉及有限元的简化计算、刚性力学的应用、梁的失稳分析等方面。

在报告中,杨院士强调,解决问题,大方向一定不能错。

理论的应用应系统,但应透彻掌握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如,在说明某理论的Predicter stage为什么要与Corrector stage用不同的方法时,他以着装作比——今天我来给大家做报告,自然应该穿西装,要是我要去跑步,应该穿短裤。

余院长在报告部分结束后,对杨院士的报告十分赞赏,他表示杨院士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直入问题本质的治学水平令人钦佩,同时,他还介绍到杨院士不仅在刚体力学,还在车桥振动等多方面有颇丰建树。

曾庆元院士也高度赞扬了杨院士的讲座,他还表示自己“基本听懂了”杨院士的高水平的报告,也许在座的一般研究生不能听懂很多,这一方面是大家所学有限,另一方面,任何一位学者的理论,都不是几个小时的报告可以详细阐述的,但今天的报告“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道路”,为我们今后的治学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日程
日期时间内容地点:广州颐和大酒店2016年12月11日07:00-24:00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参会代表报到酒店大堂2016年12月11日19:30-21:30第七届理事会十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雅典厅
2016年12月12日07:00-24:00第十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参会代表报到国际会议中心
2016年12月12日08:30-12:00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国际会议中心13:30-15:00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会议国际会议中心15:00-15:30第八届理事会党员大会国际会议中心15:30-16:00第八届理事会党委第一次会议国际会议中心16:15-17:00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国际会议中心17:00-18:00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国际会议中心
2016年12月13日
上午08:30-09:30大会开幕式、颁奖仪式国际会议中心09:30-12:30特邀报告与大会报告1国际会议中心
2016年12月13日
下午13:30-18:05专题报告1——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国际会议中心分会场一13:30-18:05专题报告2——理论与数值模拟国际会议中心分会场二13:30-18:05专题报告3——岩石工程与施工技术国际会议中心分会场三13:30-18:05青年学者论坛雅典厅
2016年12月14日
上午08:30-09:50专题报告1——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国际会议中心分会场一08:30-09:50专题报告2——理论与数值模拟国际会议中心分会场二08:30-09:50专题报告3——岩石工程与施工技术国际会议中心分会场三08:30-09:50青年学者论坛雅典厅
10:10-12:30大会报告2国际会议中心
2016年12月14日
下午13:30-16:40特邀报告与大会报告3国际会议中心16:40-17:00大会闭幕式、颁奖国际会议中心
2016年12月15日会后工程考察
特邀报告与大会报告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