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长明教授介绍右心衰竭诊断与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 (1)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 (3)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5)四、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7)五、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9)六、心力衰竭合并非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 (11)七、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的临床管理 (14)八、慢性心力衰竭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实施 (16)九、晚期心力衰竭的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17)十、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策略 (19)十一、冠心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21)十二、正性肌力药物在晚期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23)十三、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25)十四、心脏超声基础 (27)十五、急性右心衰竭的规范化治疗 (29)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1.在心衰的分期中,哪一期患者表现为有心衰风险因素但无症状和体征?()A.A期B.B期C.C期D.D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2.基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分为哪几个类型?()A.急性心衰、慢性心衰B.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C.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D.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参考答案:C3.以下属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级的是()A.休息时也有症状B.活动明显受限C.活动轻度受限D.活动不受限E.不能下床并需静脉给药支持参考答案:C4.我国心衰的主要病因是()A.高血压和冠心病B.瓣膜病C.扩张性心肌病D.内分泌代谢性疾病E.肺部疾病参考答案:A5.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是()A.预防住院B.改善临床状态C.降低死亡率D.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1.对心衰“易损期”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指心衰住院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B.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较低C.推荐住院期间临床稳定后或出院前尽早启动GDMTD.出院前应该仔细评估容量负荷状态,优化减容治疗方案E.推荐在患者出院后 1-2 周内进行早期随访参考答案:B2.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心力衰竭A期患者一级预防的推荐?()A.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B.高血压患者,推荐积极降压治疗C.定期使用利尿剂D.2型糖尿病,推荐SGLT2iE.高心衰风险T2D患者使用沙格列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个药物在HFrEF、HFmrEF、HFpEF治疗中均得到I类推荐A.SGLT2iB.β受体阻滞剂C.MRAD.ACEi/ARB/ARNIE.维立西呱参考答案:A4.对于HFrEF药物管理建议,不是I类推荐的是()A.维立西呱B.ACEI/ARB/ARNIC.MRAD.β受体阻滞E.SGLT2i参考答案:A5.以下对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管理错误的是()A.维持药物治疗B.可以停用改善疾病预后“新四联”药物C.定期随访D.继续生活方式管理E.避免大量饮水,过度输液、酗酒参考答案:B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关于SGLT2i在HFrEF人群中开展的大型3期临床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目的均为探索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SGLT2i对射血分数降低性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B.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主要终点均达成C.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均纳入了LVEF小于40%的心衰人群D.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均合并糖尿病E.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参考答案:D2.以下对VICTORIA研究和对维立西呱相关推荐错误的是()A.研究纳入近期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低于45%的患者B.研究证明维立西呱可降低高风险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首次因心衰住院发生风险C.推荐近期发生过心衰加重事件、NYHA II - IV级,LVEF<45% 的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尽早加用维立西呱(IIa)D.低血压不是维立西呱的禁忌症E.妊娠期妇女是禁忌参考答案:D3.关于ARNi在HFrEF中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症状性 NYHA Il-Ill 级的 HFrEF 患者,建议使用 ARNi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A类推荐B.ARNi有ARB和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作用,后者可升高利钠肽、缓激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及其他内源性血管活性肽的水平。
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与要点
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与要点◆前言右心在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种心肺疾病可能影响右心功能,导致右心衰竭,而右心功能又是多种心肺疾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
右心衰竭的发病率、患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之一。
本共识首先对右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阐述,然后分别介绍了几种主要基础疾病所致的右心衰竭,旨在为我国右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国右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右心衰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一、右心衰竭的定义右心衰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右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不足以提供机体所需要的心输出量时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右心衰竭的诊断至少具备两个特征:1. 与右心衰竭一致的症状和体征;2. 右侧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或有右侧心内压增加的客观依据。
根据右心衰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可分为慢性右心衰竭和急性右心衰竭。
二、右心衰竭的流行病学1. 发病率和患病率:我国右心衰竭的患病率尚无流行病学的数据。
引起右心衰竭基础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较高,估计我国右心衰竭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2. 危险因素:各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均可导致右心衰竭,高原相关疾病患者死因多为右心衰竭,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左心衰竭均可导致右心衰竭。
COPD也是慢性右心衰竭的常见病因,另外,过度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结缔组织病、脓毒血症、心脏手术、正压机械通气.左心辅助装置的使用、心脏毒性药物(博来霉素.碘胺酮.甲氨蝶呤)等均可导致右心衰竭。
3. 预后:由于病因不同、个体遗传背景不同,右心衰竭预后差异很大。
◆右心衰竭的病因任何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损害右心射血功能和(或)充盈能力的因素都可引起右心衰竭。
一、右心室压力超负荷和(或)容量超负荷1. 右心室压力超负荷:⑴肺动脉高压;⑵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狭窄、体循环化右心室等。
2. 右心室容量超负荷:⑴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右心瓣膜病;⑵房间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瓦氏窦瘤破入右心房、冠状动脉-右心室或右心房瘘等先心病。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十大要点解读PPT课件
4 末期肾病患者
需评估透析方式,合理调整用药。关注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患者随访和转归评估
定期随访
1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密切监测症状和体征变化。
评估治疗效果 2
检查各项检查指标,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预防并发症 3
关注并预防心力衰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调整治疗措施 4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AI辅助诊治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精准地预测 心力衰竭的发展趋势,并为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新型治疗技术
包括植入式心脏支持装置、神经调节疗法 等在内的创新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心力衰 竭患者的预后。
心力衰竭诊治的多学科协作
跨学科团队
由心内科医生、心血管外科医生、心 衰护理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 同制定诊疗方案。
2 公平性与正义性
确保诊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 歧视性决策。
3 生命质量
在治疗决策中权衡患者的生命 质量,以实现最大化获益。
4 善行与无害
从事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同时最 小化风险和伤害。
心力衰竭诊治的健康经济学分析
$10B
$5K
2.1%
年医疗费
心力衰竭治疗者平均每人每年需承担5000元以上 的医疗费用
GDP占比
心力衰竭相关医疗费用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的2.1%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诊治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不容忽视。从患者个人、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开展心力衰竭 诊治的健康经济学分析十分必要。只有深入了解心力衰竭治疗的经济影响,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诊治策略和支付政策,为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 活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做出应有贡献。
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近6年来,心衰的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取得较多突破性进展,慢性心衰的分类、心衰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方法等也在不断更新。
为将这些成果应用到我国心衰患者诊治中,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衰的诊疗水平,我国相关专家撰写并颁布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对心衰领域新共识和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诊治方法进行全面更新。
更新要点一重视引用国人心衰领域研究成果,展示“中国证据”我国心衰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2025年我国≥35岁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1.3%,较2000年增加了0.4%。
在25-64岁、65-79岁、80岁以上人群中,心衰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0.57%、3.86%和7.55%。
但通过规范化的救治,心衰的病死率逐年降低,1980、1990、2000年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15.4%、12.3%和6.2%。
近年来,我国心衰领域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新指南也重视引用国人心衰领域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证据”:①新指南肯定了我国学者提出的“希氏束起搏在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病变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等;②介绍和推荐了中医中药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的循证医学证据。
更新要点二心衰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更新新指南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和治疗后的变化,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FimpEF)、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
在HFrEF患者中,新增了HFimpEF亚型。
➤HFimpEF定义√HFimpEF是指既往LVEF≤40%,当前一次随访测定LVEF>40%,且较基线增加≥10%的患者。
√HFrEF患者射血分数值改善至超过40%,即使后续的射血分数值超过了50%,也不代表其射血分数恢复或转变为HFpEF,其仍然只是HFrEF 的一种亚型。
心衰的诊断和治疗
【病因】 一、基本病因 (一) 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1. 心肌病变:节段性心肌损伤:冠心、心肌梗塞; 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和结缔组织病。 2.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代谢障碍:DM ,VieB1缺乏,心肌淀粉样变,肺心,休克,严重贫血,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类型】 1.按心衰发生速度:急性、慢性、以慢性居多。 2.部位可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3.收缩和舒张功能: 收缩功能障碍占绝大多数,以心腔扩大为主要表现。 舒张功能障碍:以心室松驰度和顺应性下降为主,多见心室肥厚。
4.低排血量型和高排血量型心衰:低排血量型:心排血量不足,收缩末期容量增大、射血分数降低 和心脏扩大,绝大多数心衰有收缩性心;舒张性心衰:心肌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左室舒张末压 增加但收缩功能正常 5. 无症状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无症状性心衰是指左室已有功能下降EF<50%但无症状。
肌抑制所致急性心衰,短期使用3~5天。 (七) 醛固酮拮抗剂:
心衰时应用ACEI、可降低血醛固酮水平(ALD),长期应用同时,血ALD水平不能保持稳定,持续的降低 即所胃ALD“逃逸现象”,心功IV级患者可考虑应用小剂量螺内酯20mg/d。
舒张功能衰竭治疗 1. 治疗肺淤血症状:静脉扩张剂 V或口服; 2. 松弛心肌:钙拮抗剂,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用 于肥厚型心肌病 3. ACEI: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 4.β阻滞:改善心肌顺应性,使容量—曲线下降,改 善舒张功能。 5. 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6. 去除引起舒张功能性心衰的因素如控制血压改善心 肌缺血等。
6.贫血和出血:慢性贫血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大量出血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缺血缺氧; 7.其它:输血,输液过多或过快,酸碱平衡失调, 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钾、低镁、低钙诱发心衰
右心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右心衰竭的诊断及治疗右心衰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右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不足以提供机体所需要的心输出量时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乃丰教授结合2017年ACC/AHA/HFSA心力衰竭指南,就右心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这一话题进行了学术报告。
右心衰竭的诊断至少具备2个特征:与右心衰竭一致的症状与体征;右侧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或有右侧心内压增加的客观依据。
一、右心衰竭的诊断标准右心衰竭的诊断标准如下:(1)存在可能导致右心衰竭的病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左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右室心肌病变(包括右心室梗死、限制性病变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右侧瓣膜病变,以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2)存在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主要由于体循环静脉淤血和右心排血量减少。
症状主要包括活动耐量下降、乏力以及呼吸困难。
体征主要包括颈静脉压增高的征象、肝脏增大、中心性水肿(如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和外周水肿,以及这些体征的组合。
(3)存在右心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和心腔内压力增高的客观证据主要来自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核素、磁共振等。
右心导管可提供心腔内压力增高和功能异常的证据。
二、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首先应考虑积极治疗导致右心衰竭的原发疾病,减轻右心的前、后负荷及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窦性节律、房室正常顺序和间期,以及左、右心室收缩同步。
1.左心衰竭合并右心衰竭大多为慢性病程,即先有左心衰竭,随后出现右心衰竭,但也有部分情况是左、右心同时受损。
右心衰竭加重时呼吸困难会减轻,血压易偏低。
基本治疗原则可以遵循左心衰竭治疗的相关指南,但需要更加重视容量的平衡管理,保持恰当的前负荷是必要的。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能有益,但缺少充分的临床证据,仅适用于平均动脉压(MAP)>25mmHg、肺动脉舒张压-肺毛细血管嵌楔压(PCWP)>5mmH g的反应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避免应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类前列环素。
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补充说明
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补充说
明
右心衰竭是由于右心室所代偿性增加的负荷导致心脏功能失调,
最终导致全身循环系统的衰竭。
近年来,右心衰竭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对于严重患者来说,病情非常危险。
为了更好地支持临床实践,
中国专家共识组特别制订了以下的补充说明。
1. 时间的重要性
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右心衰竭的症状在早期
可能非常轻微或不明显。
因此,在任何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尽早进
行血流动力学检查。
此外,患者应该遵守医生的医嘱,按时就诊和进
行检查。
2. 微生态平衡
维持微生态平衡对于保持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患者应尽量避免过
度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饮食,以及暴饮暴食和压力过大的情况。
3. 有效治疗
对于患者来说,控制病情非常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遵循医生
的建议和指引,按时服药,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如果患者的病情恶化,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4. 心理支持
患有右心衰竭的患者需要得到心理方面的支持,因为他们常常感
到焦虑和沮丧。
医生应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使其更好地应
对疾病。
总之,对于患有右心衰竭的患者来说,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微生
态平衡、有效的治疗和心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心 力衰竭 的症状 和体征 对 A HF的早 期 诊 断 十分 关 键 .详 细 地 询 问病 史 和 系 统 的 体 格 检 查 是
必须 的 . 由此 可 以 获 得 患 者 发 病 的 病 因 、 因 , 诱 以
一
2 急 性 心 力 衰竭 的治 疗 进 展
急 性 心 力 衰 竭 (c t h at a ue A F 是 指 a ue er fi r 。 H ) l 新 发 或快 速 恶化 需 要 紧急 治 疗 的具 有 症 状 和 体 征 的心力 衰 竭 ,其 中大 部 分 为原 有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急 性 恶化 。A HF通 常 以肺 充 血 为 主要 特 点 ,在 少 数 患 者 中 心排 血 量 的减 低 和组 织 灌 注 不 足 亦 可 作 为 主要 临床 表 现 。随 着 人 口老 龄 化 和 急 性 心 肌 梗
不 引 起 心 律 失 常 , 负 性 舒 张 作 用 …。R V V 无 E I E和 S R I E研 究 评 价 了 左 西 孟 旦 治 疗 A F的有 效 U VV H
准 确 的诊 断和 及 时合 理 的治 疗 密 切 相 关 。
1 急性 心 力 衰 竭 的诊 断进 展
性 和 安 全 性 。R VIE研 究 结 果 显 示 左 西孟 旦 明 E V 显 改 善 临 床 症 状 和 改 变 神经 内分 泌 ( 比如 显 著 降
2 11 左 西孟 旦 .. 左 西孟 旦 是 一 种 钙 增 敏 剂 。 可
死 病 死率 的 降低 .因 A HF住 院 的 人 数 不 断 增 加 。 然 而 A F的治 疗 效 果却 并 不 理 想 :出院后 3到 6 H 个 月 的病 死 率 及 再 住 院 率 分 别 达 到 1%~ 0 0 2 %和 2 %~ O 卜 因此 . 低 出院 后病 死 率 和再 住 院 0 3 %[ 降
回眸2009年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甘 油 、硝 普 钠 或 奈 西 立 肽 静 脉 滴 注 , 主 要 目 的是 帮助 减 轻 充 血 症 状 、 缓 解 心 绞
版 相 比 , 新 指 南 修 订 处 颇 多 ,本 文 囿
于篇幅,仅介绍几个亮点 。
1 住 院心衰患者 的治疗要点 .
ACEI
( 或AR )、 1受体 阻滞 剂和地高辛 ,但地高辛的地 B 3 位 有所下降 ,从过去的 I 类降为现在 I 类 。 f a
理想 ,2 0 年美 国心衰指 南认为其不 应 09
用 于治 疗 非 缺 血 性心 肌 病 患 者 。 冠 心 病 所 致 的心 衰 称 为 缺血 性心 衰 , 患 者 大 多 有 心 肌 梗 死 病 史 , 梗 死 后 左 室 重 构 、 扩 大 且 形 状 改 变 ,导 致 进 行 性 左 室 功 能 异 常 。 人 们 认 为 , 通 过 手
一
和心排血 量 。证实容量 负荷过重后 ,应 加大 袢利尿剂剂量 ;仍无效者可加用 第
二 种 利 尿 剂 ( 托 拉 宗 、 螺 内酯 或 氢 氯 美 噻 嗪 静 脉 制 剂 )或 持 续 静 脉 滴 注 袢 利 尿
剂 。所有利尿 剂方案均 失败 时考虑超 滤 或 肾移植 ,并请 肾内科 专家会诊 。许 多
痛 、控 制 高 血压 或 改 善 血流 动 力 学 参
数 。对 低 心 排 量 综 合 征 或 同 时 存 在 充 血
和低心排 量的患者 ,考虑 使用正变力 性 药物如多 巴胺、多 巴酚丁胺或米力农 。 患者病 情稳定和容 量正 常化 后 ,应 开始或恢复使用 口服抗心衰 药物 ,未用 过 血 管紧 张 素转 换 酶 抑制 剂 ( C I AE )
右心衰竭的诊治进展
关 键 词 : 力 衰竭 ; 室 功 能 障 碍 , ; 共振 成像 ; 心 律 失 常 药 心 心 右 磁 抗
1 概 述
二维 超 声 评 价 右 心 室 功 能 并 不 准 确 ; 近 年 来 应 用 的 实 时 三 而
右 心 衰 竭 是 指 由于 心 血 管 系 统 结 构 或 功 能 的异 常 而 导 致 右 心 室 充 盈 或 射 血 功 能 受 损 所 引起 的一 种 复 杂 的 临 床 综
对 于继 发 左 心 衰 竭 的 患 者 ( 即全 心 衰 竭 ) 我 们 可 以选 择 ,
室复杂的几何形状和 自身位于胸骨后的解剖位置 , 使传 统的
DO : 0 3 6 /.s n 1 0 1 6 2 1 . 4 0 5 I 1 . 9 9 jis . 0 90 2 . 0 0 . 3 3
示 , 地 那 非 不 但 能 改 善 肺 血 流 动 力 学 状 态 , 且 可 以减 轻 西 而
近 年 来 , I 术 逐 渐 被 用 于 标 准 地 评 估 右 心 室 的 功 MR 技
能, 它通 过确 定 右 心 室 舒 张 和 收 缩 期 内 径 , 算 右 心 室 射 血 计
分 数 和 右 心 室 容 积 ] 此 外 , R 血 流 研 究 还 可 以 通 过 测 。 M I
l J 华老 年 心脑 血管 病 杂志 2 3年 4月 第 1 卷 第 4 01 5 期
C i JG r t Her ri se sAp 0 , l 5No4 h ei r at anVesl , r 1 Vo 1 , . n a B 2 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继 续 教 育 园地 .
右 心 衰 竭的 诊治 进 展
右心衰检查的金标准
右心衰检查的金标准右心衰是一种心脏病,其诊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金标准和参考内容,用于帮助确认右心衰的诊断。
1. 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一般来说,对于疑似右心衰的患者,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病史询问包括了病情的持续时间、症状(如气短、水肿等)、病史(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
体格检查包括了测量血压、心率、查体等,可以协助医生了解到患者的病情。
2.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一种监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方法。
对于右心衰的患者,心电图可以显示出右心室肥厚、心房颤动、心室肥厚或心脏传导阻滞等表现。
3.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右心衰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出右心室扩张、肺动脉高压、二尖瓣反流等特征。
4.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包括了一系列的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排除其他病因,并评估右心衰的程度和严重性。
5. X光检查:胸部X光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心脏、肺部和肋骨的形态和结构。
对于右心衰的患者,胸部X光可以显示出心脏扩大、肺部水肿等表现。
6. 有创检查:有时候,医生需要进行有创的检查以进一步确认右心衰的诊断。
例如,右心导管检查可以直接测量心脏和肺血管的压力,了解心脏的功能和血液循环情况。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心脏电生理检查也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检查仅仅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参考内容,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诊断右心衰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医生的专业判断。
因此,如果怀疑患有右心衰,建议及时就医,并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检查和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与进展解读
心肌活检
对不明原因的心肌病诊断价值有限,但有助于明确心肌炎症性或浸润性病变的诊断。
ACC/AHA分级: stageA 有心衰危险但无结构性心脏疾病和心衰症状 stageB 有结构性心脏疾病但无心衰症状 stageC 有结构性心脏疾病并既往或当前有心衰症状 stageD 顽固性需特殊治疗 NYHA分级 classⅠ 有心衰症状无明显活动受限 class Ⅱ 一般体力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class Ⅲ 轻微体力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class Ⅳ 静息时仍有心衰症状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低脂、低盐饮食 —每日称体重以早期发现液体潴留 —适量运动(步行) —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
祛除诱发因素 —控制感染 —治疗心律失常 —纠正电解质紊乱、贫血 —避免停用治疗心衰药物 —积极治疗高血压 —避免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瓣膜性心脏病心衰
瓣膜性心脏病心衰主要的治疗是手术修补或置换瓣膜。由于该病的临床特殊性,应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治疗CHF的长期临床试验,均未入选此类患者。本指南仅在专节中作简要阐述。
神经内分泌机制
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激活;其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心衰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阻断心肌重构 。
预后的评定
多变量分析表明,以下临床参数有助于判断心衰的预后和存活[3]:LVEF下降、NYHA分级恶化、低钠血症的程度、运动峰耗氧量减少、血球压积容积降低、心电图12导联QRS增宽、慢性低血压、静息心动过速、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eGFR降低)、不能耐受常规治疗,以及难治性容量超负荷均是公认的关键性预后参数。
右心衰诊断标准
右心衰诊断标准右心衰,即右侧心力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是指右心室泵血功能减退,导致体循环血液回流受阻的病理状态。
诊断右心衰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标准和方法:1. 病史收集: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心脏瓣膜病等可能导致右心衰的基础疾病。
询问患者是否有活动耐量下降、乏力、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
2. 临床表现:颈静脉怒张: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是右心衰的典型体征。
肝脏肿大:右心衰时,由于血液回流受阻,可导致肝脏充血和肿大。
下肢水肿:体循环血液回流不畅,可引起下肢水肿。
腹水:严重右心衰时,可出现腹水积聚。
3. 体格检查:心脏听诊:注意有无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这可能是右心室扩大的表现。
肺部听诊:检查有无肺部啰音,评估肺部情况。
腹部检查:触诊肝脏是否肿大,有无压痛,以及是否有移动性浊音提示腹水。
4. 辅助检查:心电图(ECG):评估心率、心律和心电轴,查找右心室肥大或劳损的证据。
胸部X线片:观察心脏形态,特别是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大小,以及肺部血管的征象。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直接评估右心室的大小、形态和功能,以及瓣膜的情况。
血液检查:包括B型钠尿肽(BNP)或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这些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时通常会升高。
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RI):对于某些复杂病例,心脏磁共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
5. 诊断标准: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综合判断是否符合右心衰的诊断标准。
通常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
6. 鉴别诊断:需要与左心衰、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引起的症状进行鉴别。
7. 治疗和管理:确诊右心衰后,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肺动脉高压、纠正心脏瓣膜病变等。
同时,采取利尿、改善心功能的药物,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措施。
CSC2023右心衰评估及诊疗进展
CSC2023 右心衰评估及诊疗进展右心衰是指在前负荷充足的情况下,右室功能不能支持机体最佳循环状态所继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右心形态及结构与左心有很大差异,追溯至胚胎发育期,右室和流出道系统起源于第二生心区的细胞,胎儿在母体内左右心室壁厚相等,但出生时肺血管阻力(PVR)迅速下降,肺循环阻力仅为体循环阻力的1/10,故右心室壁厚度随着顺应性的增加而下降,游离壁通常仅为2-3 mm。
结构组成上右心室心肌细胞比左心室心肌细胞小15%,含有30%以上胶原蛋白,故其重量为左室的1/6,做功为左室的的1/3。
相对与低顺应性、高阻力的体循环系统相匹配的左心室,右室因与高顺应性、低阻力的肺循环相匹配,更难耐受压力负荷的变化。
对于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如肺动脉压力增高达10mmHg 就会发生右心功能衰竭。
因此正常的右室功能取决于全身静脉回流、肺动脉负荷(右室后负荷)、心包顺应性、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的收缩力?右心室收缩期末弹性与动脉弹性比值(Ees/Ea)为1.0 时,右室功能与后负荷机械偶联处于最佳状态,在比值低于0.6-1.0 时就发生解偶联,导致右室做功增加,收缩功能下降?由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氧血症、酸血症等导致右室后负荷突然升高,或由右室缺血、心肌炎、心脏术后低心排等导致右室收缩力降低是急性右心衰的主要原因?右室搏出量降低导致右心室急剧扩张,在心室相互依赖作用下,室间隔左移使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跨壁充盈压降低,阻碍左室舒张期充盈,引起系统性灌注不足。
右室室壁张力的增高,还可降低冠脉血流并可诱发右室缺血,加重右室功能障碍?全身静脉充血会引发肝、肾功能障碍,可进一步加重液体潴留并使右心衰恶化?另外右室扩张所导致的三尖瓣反流又可加重右室扩张,形成恶性循环。
故急性右心衰以右心室扩张所导致的低灌注和低血压为主要征象,可表现为出汗、精神不振、发绀、肢端发凉、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等。
由此继发的心肾、心肝综合征则为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证明:CVP 升高为肾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右房压(RA)/ 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 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eGFR呈负相关。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详细完整版)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一、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2.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例如心脏扩大、心音异常、心律不齐等。
3.心力衰竭标志物:例如B型钠尿肽(BNP)和降钠素前体(NT-proBNP)的升高。
二、心力衰竭的分级:1.分级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包括心力衰竭分级(NYHA分级)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分级。
三、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1.针对病因治疗:例如控制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等。
3.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用于有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
4.器械辅助治疗:包括左心辅助装置(LVAD)和心脏移植等。
四、心力衰竭的管理措施:1.营养与运动管理:合理的饮食、适度的体力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2.液体和钠的限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限制液体和钠的摄入量。
3.定期随访和监测:定期检查患者的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等。
4.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五、心力衰竭的预防:1.预防病因:例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2.生活方式管理:戒烟、限制饮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等。
以上是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详细完整版。
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分级以及基础疾病等因素,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同时,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也非常重要,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可以减少心力衰竭的风险。
请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右心衰竭的判断和治疗
右心衰竭的判断和治疗
朱文玲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
【年(卷),期】2011(16)2
【摘要】@@ 右心衰竭是一种任何原因导致心脏和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损害右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对右心衰竭和右心功能的研究大大落后于左心,并且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及相关指南,然而右心室对存在心肺疾病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右心衰竭病残率和病死率高于左心衰竭,也是左心衰竭预后的独立因素,为此,右心衰竭的研究已引起心肺领域专家的广泛重视.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朱文玲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直武汤为主治疗肺心病伴右心衰竭28例:附13例西药治疗对照观察 [J], 仇增勇;蒋仕忠
2.法舒地尔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京晔;王瑾
3.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J], 张玉海;李力兵;王亮;吴远斌;毛磊;李钦;王嵘
4.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肺心病伴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 [J], 谷荣玲;薛洁;刘向云;刘善峰;庄富强;陈文静
5.薛芳教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验案1则并医理探讨 [J], 邸海侠;方诺;刘希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 心力衰竭的门诊诊断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心力衰竭的门诊诊断侍作胜
【期刊名称】《日本医学介绍》
【年(卷),期】1994(15)11
【摘要】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心力衰竭的门诊诊断白土邦男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是由于心功能障碍导致绝对或相对的心排出量低下而发生的。
另一方面则通过若干机制加以代偿。
作为其代偿机制有①由于心脏前负荷增大(舒张期容积增加)以维持心排出量的机制,即Fr...
【总页数】3页(P491-493)
【关键词】心力衰竭;诊断
【作者】侍作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04
【相关文献】
1.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 [J], 矢崎义雄;侍作胜
2.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二)──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及其问题 [J], 侍作胜
3.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心力衰竭与循环肽 [J], 侍作胜
4.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是改善预后 [J], 侍
作胜
5.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心功能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床边评价[J], 侍作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长明教授介绍右心衰竭诊断与治疗进展
1右心衰竭诊断与治疗进展
1.右心衰竭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
2.不同病因的右心衰竭的病情发展、处理以及预后差异大。
3.右心功能评估不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评估右心功能的指标准确性欠佳。
4.右心衰竭的治疗措施有限,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多。
2诊断
右心衰竭的病因
1.压力负荷过重
(1)肺动脉高压
(2)肺动脉栓塞
(3)左心衰竭
(4)右室流出道梗阻
(5)外周肺动脉狭窄
2.容量负荷过重
(1)三尖瓣反流
(2)肺动脉瓣反流
(3)房间隔缺损
(4)肺静脉畸形引流
(5)主动脉窦破裂入右房
(6)冠状动脉瘘
3.器械植入
(1)起搏器
(2)ICD
4.缺血及梗死
(1)右室心梗
(2)因冠心病右室功能障碍或右室负荷过重所致缺血(esp.压力负荷过重)5.心肌本身病变
(1)心肌病
(2)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良
(3)脓血症
6.流入受限
(1)三尖瓣狭窄
(2)上腔静脉狭窄
7.复杂性先天缺陷
(1)Ebstein畸形
(2)法洛四联症
(3)大动脉转位
(4)右室双出口合并二尖瓣闭锁
8.心包疾病
(1)缩窄性心包炎
右心衰竭症状和体征
1.心脏收缩、储备能力下降及心排量减少,表现为运动耐量减退、呼吸困难、乏力、疲劳等。
2.液体潴留,如外周水肿、腹水、全身水肿等。
3.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4.心室充盈受限的症状、体征,如颈静脉怒张及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脏肿大和压痛、胃肠道淤血等。
5.心脏听诊:P2亢进,肺动脉瓣区收缩中期喷射性杂音、舒张早期杂音,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右心功能评价方法
1.超声心动图—简便、经济、无创,但准确性不高,变异大,临床上不常规做检测指标:左室偏心指数、多普勒右室做功指数(Tei指数)、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ES)、右房面积
2.心脏磁共振---准确,无创、费用高
检测指标:右室腔容积、右室心肌重量、右室射血分数
3.血流动力学检查—有创,费用高
检测指标:右房压力、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心指数等
4.生物标志物---缺乏针对右心衰竭的特异性
检测指标:BNP、Pro-BNP、TNT、内皮素、尿酸、红细胞分布宽度等右心导管、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对右心功能评价的比较
3治疗几种常见病因所致右心衰竭和治疗之间的关联
1.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
治疗:利尿、强心、抗凝、靶向药物治疗、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肺移植2.左心疾病所致右心衰竭
治疗:左心疾病治疗:药物、介入、器械、外科、心脏移植
3.肺部疾病或缺氧性疾病所致右心衰竭
治疗:抗感染、改善通气,长期氧疗,扩血管、谨慎利尿
4.右心瓣膜病所致右心衰竭
治疗:引起右心瓣膜病的病因治疗,瓣膜成形/置换、利尿
5.复杂先心病所致衰竭
治疗:先心病矫正,利尿、强心
各种原因所致右心衰竭的治疗
1.一般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去除诱发因素,避免劳累、感染
(3)避免妊娠
(4)调整生活方式
(5)心理与精神治疗
(6)氧疗
2.药物治疗:
(1)利尿剂:不同病因所致右心衰竭应用利尿剂的力度不同,避免过度利尿导致血压降低,电解质紊乱。
(2)右心衰竭患者尤其伴低血压时,可以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提高心脏指数及每搏输出量。
(3)酌情使用地高辛。
地高辛已被证实可以明显的改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输出量,还可降低伴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率。
(4)单纯的右心衰竭不合并左心衰竭时,没有证据表明使用ACEI、ARB是有益的。
(5)β受体阻断剂在单纯的右心衰竭的使用方面证据不足,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也不推荐使用。
(6)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用于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但无循证医学证据。
3.抗凝治疗:
(1)因血栓栓塞性疾病所致右心衰竭者需要长期抗凝治疗
(2)合并房扑或房颤患者需抗凝治疗
(3)严重右心衰竭患者,体循环瘀血,血流缓慢,活动少,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可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4.非药物治疗:
(1)心律失常的处理:维持窦性节律及控制心室率对右心衰竭患者尤为重要。
1)缓慢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
2)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ICD植入
(2)心脏同步化治疗,因左右心室不同步加重右心衰的恶化,采用左右心室同步治疗可以改善心衰。
PAH所致右心衰竭治疗
1.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2.治疗:
(1)肺动脉高压基础病因治疗
(2)避免劳累、避免妊娠
(3)抗凝(INR≈2-3)---特发性、家族性、药物相关性肺动脉高压(IIb-C)
(4)长程吸O2(PO2<60mmHg,I-C)
(5)PAH患者需要纠正贫血或缺铁(IIb-C)
(6)心功能不全—地高辛
(7)钙离子拮抗剂(CCB)---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
(8)PAH患者禁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依伐布雷定(ivabradine)等药物(除非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左心衰竭),(III-C)
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治疗流程
1.去除诱发因素和支持治疗
(1)去除感染、贫血、心律失常等因素
(2)排除肺栓塞、心肌梗死、其他疾病
(3)吸氧(SaO2>90%)
(4)尽量避免气管插管
(5)转诊肺动脉高压诊疗中心
2.优化液体平衡
(1)低容量—补液
(2)容量超负荷—静脉利尿,血滤
3.降低右室后负荷
(1)静脉用前列环素类药物:瑞莫杜林、万他维
(2)口服波生坦、西地那非等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
4.提高心排量:
如果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佳:则使用多巴酚丁胺使得
ScvO2>70%,SvO2>65%,CI>2.0L/min/m2,也可使用左西孟旦或米力农。
5.改善灌注压
如果上述治疗措施不佳,则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6.考虑肺移植
如果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佳,可采用体外生命支持ECMO、肺移植
PAH-RVF治疗原则
1.优化右室容量:避免右室容量超负荷
2.增加心输出量
(1)血管活性药物
3.降低肺血管阻力
(1)使用肺血管扩张药物
(2)纠正可能增加肺血管阻力的因素(如呼吸衰竭、低氧及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
4.维持足够的体循环阻力
优化右室容量负荷
1.利尿(Mild progressive diuresis),出入量负平衡500ml左右
(1)根据水肿程度、兼顾血压决定负平衡量----宜缓
(2)密切观察心衰改善情况并调整利尿剂剂量:水肿消退、食欲增加、心率减慢、脉压增大。
(3)注意电解质紊乱
2.口服利尿效果不佳,持续静脉襻利尿剂或利尿剂联合应用
3.口服和静脉利尿效果不佳,考虑持续性血液滤过(CVVHF)或超滤(ultrafiltration)
血管活性药物的特性
降低肺血管阻力
1.静脉或皮下应用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对于血压低或利尿效果不好患者,与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合用
(1)持续静脉或皮下应用瑞莫杜林(曲前列尼尔):初始剂量:1.25ng/kg/min,根据血压和临床疗效逐渐上调剂量。
(2)雾化或静脉用万他维(伊洛前列素):雾化:10~20ug/吸入,6-9次/d;静脉:持续静脉泵入,起始量为0.4~0.5ng/Kg/min。
根据血压、心率和临床疗效逐渐上调剂量。
2.口服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
(1)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那非
(2)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安立生坦
(3)前列环素类:贝前列素
3.禁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动、静脉扩血管药物
国内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用法
右心衰竭治疗监测指标与治疗目标
PAH-RVF手术、介入或器械辅助治疗1.手术治疗: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1)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2)经皮肺动脉内球囊成形术
2.介入治疗:
(1)肺动脉狭窄病变(肺动脉栓塞或肺动脉炎性狭窄)----经皮肺动脉球囊成形或支架术
(2)肺动脉内消融去神经治疗肺动脉高压(中国最早开展)--研究进行中
3.辅助治疗:
(1)右心室辅助装置(RVADs)
仅仅适用于原发性右心室功能不全,不适用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2)体外膜肺氧合(ECMO)
用于重症患者肺移植前的过渡治疗。
经皮球囊心房间隔造口术(姑息性治疗),暂时缓解病情,旨在等待心肺移植
1.在心房之间制造分流:缓解右房高压,增加左室充盈,增加心脏指数,代价是全身缺氧(由于分流血液缺少肺的氧合),这可由增加左心排血量,提高全身氧供来代偿。
2.适应证:经充分的内科治疗仍然反复晕厥,右心衰竭,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0%-92%,红细胞压积>35%,左心功能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5%。
3.禁忌证:严重右心衰竭(右房压>20mmHg),超声心动图或右心导管证实已存在解剖上的房间交通(已存在右向左分流)。
单肺、双肺和心肺移植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预后不良,尤其晚期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已无希望,如无感染,无肝肾功能异常,常是心肺移植的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