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北师大陈宝国普通心理学笔记
![北师大陈宝国普通心理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45e8a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7.png)
北师大陈宝国普通心理学笔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探索人类思维、情感、动机、认知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本文将以北师大陈宝国老师的普通心理学笔记为基础,介绍一些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它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来揭示人类内心的奥秘。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第二章:感知与知觉感知和知觉是指人类接收和理解外部环境的能力。
它们涉及到我们的五官和大脑的协同作用。
感知是指通过五官获得信息的过程,而知觉是指对这些感知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感知和知觉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现象。
第三章:学习和记忆学习是指通过获取知识和经验来改变行为的过程。
记忆是指将学习到的信息储存在脑中,并能够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使用的能力。
本章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并讨论一些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的方法。
第四章:情感和情绪情感和情绪是人类内心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指的是对特定对象或事件的主观评价,而情绪是情感的一种更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了解情感和情绪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对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第五章: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个体差异则是指不同人群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
了解人格和个体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变化。
本章将介绍一些主流的人格理论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和行为。
它探讨个体是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群体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了解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模式。
第七章:心理评估与测量心理评估和测量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它们帮助心理学家获取客观的数据,并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诊断。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a7e0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e.png)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包 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的重要性
记忆是人类智慧的基础,它使得我们能够积累知 识、经验和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的种类与过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心理测验的应用
心理测验在教育、职业、临床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评 估个体的智力水平、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
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心理测验的编制
编制心理测验需要经过设计测验蓝图、编写测验题目、制定评分标准等步骤,确保测验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心理测验的实施
实施心理测验需要遵循标准化的程序,包括指导语、测验时间、评分方法等,确保测验 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睡眠的定义和阶段
睡眠是一种生理状态,包括入睡、浅睡、深睡和快速眼动睡眠等 阶段。
梦境的产生和特点
梦境是在睡眠中出现的一系列主观体验,具有不连续性、不协调性 和情绪性等特点。
睡眠与梦境的关系
睡眠和梦境密切相关,梦境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可以反 映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04
记忆与学习
记忆概述
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方法
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 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并监控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与他 人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探究问题来获 得知识和技能。
学习技巧
包括时间管理、笔记技巧、阅读技巧等。时间管理是指合理安 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笔记技巧是指通过记笔记来帮助 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阅读技巧是指通过略读、扫读和精读等 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第1章 普通心理学(全文阅读)-第1节 绪论
![第1章 普通心理学(全文阅读)-第1节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edefd1dc5da50e2524d7f89.png)
第1章普通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一代又一带的科学家对它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人的心理,即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但是,心里的本质是什麽,意识的本质又是什麽;心理现象是怎麽发生,它又是在什麽条件下得以发展和完善,最后达到意识的水平的;心理活动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怎样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学研究所要解决的。
心理现象可以从它的发生,发展上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构成了心理学中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两个分支;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上进行研究,构成了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神经机制,构成了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的工作水平,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这又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
例如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于教育的教育心理学;服务于管理的组织管理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此外还有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等心理学分支。
把上述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这就是普通心理学。
可以说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的各个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一)认知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他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d46a220c22590103029db3.png)
目录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6)一、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6)(一)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6)(二)个体行为 (6)(三)个体意识: (6)(四)社会心理: (6)二、研究方法: (6)(一)观察法: (6)(二)实验法: (6)(三)验测法: (6)(四)调查法: (7)(五)个案法: (7)(六)相关法: (7)三、心理流派: (7)(一)起源: (7)(二)构造主义: (7)(三)机能主义: (7)(四)行为主义SR (8)(五)格式塔(完整)心理学: (8)(六)精神分析: (8)(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8)(八)认知心理学: (8)第二张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学基础 (9)一、神经系统基本结构: (9)(一)神经元是基本单位(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9)(二)突触:是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
(9)(三)周围神经系统: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9)(四)中枢神经系统:脊椎和脑。
(9)二、大脑皮层及其功能。
(10)(一)感觉区: (10)(二)运动区:额叶:支配和调节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10)(三)大脑皮层言语区及机能:大脑左半球定位:角回、书写神经。
(10)(四)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协调活动→脑骈体连接。
(10)三、脑机能学说: (10)(一)定位学:人心理功能与某一特定部位有关。
(10)(二)整体说: (10)(三)机能系统说:苏联鲁里亚。
(10)(四)机能模块说。
(11)(五)神经网络学说。
(11)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11)一、意识与无意识。
(11)(二)种类: (11)(三)意识的功能 (11)(四)睡眠与梦: (11)二、注意概述: (12)(一)概念: (12)(二)功能: (12)(三)种类: (12)三、注意的生理机制。
(13)(一)机制内容: (13)(二)外部表现: (13)四、注意的品质: (13)(一)注意的广度: (13)(二)注意的稳定性: (13)(三)注意分配: (13)(四)注意转移: (13)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3)(一)注意选择认知理论: (13)(二)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14)第四章感觉 (14)一、感觉概述: (14)(一)感觉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9bed95a312b3169a451a46b.png)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从心理特征的整体、稳定、差异看: 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就是他的个性。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倾向 自我
普通心理学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二、意识和无意识 • 意识(conciousness)—现时正被人觉知到
3.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4.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6、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1
2 3 4
心理学到底是什么东西? 心理学研究哪些内容?
心理学是如何研究的? 心理学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的心理现象。
•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人们在正常
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 的心理现象。如:做梦、失言(说漏了 嘴)、笔误等。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三、个体心理和行为
• 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1 2 3 引起和维持行 为,并指向某 一目标的过程。 比如,激发和 维持你和女孩 子交往的动力 过程。
《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5a8b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7.png)
第六章 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思维 二、语言和言语 三、想象
一、思维
思维的定义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思维的种类 概念的形成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 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 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 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 对称性叫做“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 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
二、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 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它受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 相支配的关系。
二、 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功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
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三、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 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派 机能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听觉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 大声音越响;音色是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的。
六、其它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平衡觉 运动觉 内脏感觉 痛觉
第四章 知觉
一、知觉的定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三、知觉的种类
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 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 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Δ波 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 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 现。
普通心理学章节练习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章节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603d045901020207409ccc.png)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单选题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得 B.罗杰斯 C.威特海默 D.斯金纳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10、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1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1876 B.1877 C.1878 D.1879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13、()在道德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心理的发生、发展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1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1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1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人格1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1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0.()以研究知党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A.精神分析学派 B.构造主义 C.格式塔学派 D.机能主义21.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4.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不良反应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A.行为主义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6、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7.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A.心理特征 B.认知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28.机能主义的目标是()A.解释心理如何帮助人们生存和适应 B.发展科学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心理学C.决定心理经验的基本成分 D.纯粹运用推理来了解行为29.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A.产品分析 B.个案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30.由实验室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A.控制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 D.无关变量31.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A.因变量 B.观察对象 C.自变量 D.控制变量32.实验法是指()的方法A.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B.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C.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D.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33.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34.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35.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ddba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2.png)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2、心理特征:①需要和动机一心理活动的动力,②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①人们的生活经验、②临床的事实、③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④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3、①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③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⑤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木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4、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2、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普通心理学 重点知识点
![普通心理学 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43c201bcd126fff7050bea.png)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
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
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体验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过程(克服障碍\达成目标)心理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认识过程④: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过程①情感过程⑤: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⑥: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③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①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②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③情感过程: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各种态度体验如:常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等。
④认识过程:指个体对客观刺激(信息)接受、编码、存储、提取的心理过程。
⑤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还能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行动,力求加以实现,这一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心理学通过行为研究人的心理。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conciousness)—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入门知识课件最新版
![普通心理学入门知识课件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31df0bcfc789eb172dc856.png)
延脑
C.4:它的损伤对人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它是呼吸、血
压和心跳的调节中枢。 C.5:它与动机、情绪状态和记忆过程相关,也参与体 温、血压和血糖水平的调节,是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 中枢,也是情绪的调节中枢。
5.心理现象有何规律?
例1.2 眼见不一定为实
19世纪,有这样一种“降神会”。主持 者把室内的灯都熄灭,窗帘遮蔽得严严实实, 然后点上一支蜡烛插在烛台上,摆放在桌子 中央,大家静静地围坐在四周,盯着那一点 微弱的亮光。不一会,人们发现光点好像开 始四处飘动,似乎还有微风轻拂,于是主持 人宣布,他所召唤的“灵体”到来了。
5.心理现象有何规律? 例2: 记 忆
一则关于记忆的广告
例2的分析 应用的原理:第四节 第一单元
二、基础心理学的三个最基本:
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 心理学的最一般概念 心理学研究的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 体方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认识我们的大脑 (1)爱因斯坦的大脑
科学家们发现,从表面皮层面积、结构 和脑的重量来看,爱因斯坦的大脑都和 普通人一样,他的脑重也只有1179克, 轻于成人大脑重量的平均值。
边缘系统
D.大脑皮层的功能与结构—案例
D.1对上面案例的分析: 应用原理:第二节第一单元 第五节 第四单元
通过对大脑区域进行 扫描,科学家发现在阅读 时有3个区域时比较活跃的, 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缺 失或受损阻止了阅读障碍 患者合理利用这3个区域, 所以他们出现了阅读障碍。
这三个区域分别是左枕颞区,左顶 颞区、布洛卡区。
例1.1: 耳听不到却为实 2006年9月2日《新闻晨报》 《成人听不见的“神奇手机铃声”在校园流行》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91325b8b307e87100f69635.png)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根据下面的话画一个结构图)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喜、怒、哀、惧;心境、应激、激情。
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3、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阐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1、心理学的任务:A确定心理事实B揭示心理规律C揭示心理机制D揭示心理本质2、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理论意义: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B、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有助于理解和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b、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c、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地开展对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节工作d、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879年,冯特(德)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一)讲解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一)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653fd29844769eae009eda3.png)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一)彭聃龄修订版_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普通心理学章节练习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章节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603d045901020207409ccc.png)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单选题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得 B.罗杰斯 C.威特海默 D.斯金纳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10、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1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1876 B.1877 C.1878 D.1879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13、()在道德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心理的发生、发展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1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1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1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人格1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1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0.()以研究知党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A.精神分析学派 B.构造主义 C.格式塔学派 D.机能主义21.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4.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不良反应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A.行为主义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6、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7.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A.心理特征 B.认知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28.机能主义的目标是()A.解释心理如何帮助人们生存和适应 B.发展科学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心理学C.决定心理经验的基本成分 D.纯粹运用推理来了解行为29.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A.产品分析 B.个案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30.由实验室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A.控制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 D.无关变量31.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A.因变量 B.观察对象 C.自变量 D.控制变量32.实验法是指()的方法A.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B.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C.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D.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33.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34.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35.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知识整理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b1dc3f58fb770bf68a551f.png)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本章目录:1、绪论2、生理基础3、感觉、知觉4、记忆5、思维、言语、想象6、意识与注意7、需要与动机8、情绪、情感与意志9、能力与人格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应用分支普通心理学定义: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属于心理过程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属于心理特性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产生标志:1、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做出反应;2、能够形成条件反射(与反射区分)。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动物心理发展阶段:感觉、知觉、思维萌芽(认识事物外部联系)。
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存在心理,但不存在思维、意识和精神(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客观现实包括形象、概念、体验、需求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错误:心理就是行为)四、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向结合的产物。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未出现前,依靠思辨和总结个人经验。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学派的纷争代表人物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研究对象是经验,而不是灵魂)内省实验、分析意识内容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确定刺激和反映(S-R)关系、预测行为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整体上研究心理学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詹姆士(实用主义)心理学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需要理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4.研究方法:整体分析、个案分析
5.历史评价:
1)贡献:人本主义被称为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其主张人性本善,注重对人性的研究,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对传统心理学的某些批判,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人本主义的研究理论冲淡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
(四)社会心理---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心理是在社会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是该社会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计划地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其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状态等特征。
3.主要观点:元素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连结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看重意识的成分,而不管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认为构成人的心理世界的基本成分:感觉(知觉的元素);意象(观念的元素);激情(情绪的元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
(一)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1.传统心理学观点
1)心里过程
[1]认知过程:人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加工信息的过程,是人的对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2]情绪情感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
2.认知心理学观点
1)信息加工过程:即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刺激是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意识由人的认知、情感、欲望等构成,是人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即在精确地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心理状态。
5.历史评价
1)贡献
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开创了现代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2)局限
[1]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研究对象
[2]把心理简单分解为各个元素,割裂其整体性。观点
[3]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进行研究方法
4)测量成绩只表明“结果”,不反映过程
(四)调查法为了发现问题
调查法是就某一问题向被调查者提问,让其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1.分类:
1)访谈法
2)问卷法
3)测查法
4)评价法
5)书面材料分析法
较为常用的是访谈法和问卷法
2.优点
1)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运用比较容易。
2)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快
3.缺点
4.研究方法:客观观察法、实验内省法
5.历史评价
1)贡献
[1]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
[2]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3]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2)局限(仅了解)
[1]意识观的矛盾倾向
[2]生物主义的倾向
[3]外在目的论和神秘主义倾向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2.研究对象:行为
2.优点:
1)可以揭示因果关系
2)可重复,可检验
3)数量化指标明确
3.缺点:
1)主试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研究者的期待和态度等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2)被试效应(霍森效应,安慰剂效应):被试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试验,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3)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
4)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意识流
2)反对把心理视为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3)反对把心理学只看做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4)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对正常人一般心理规律的探索,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2)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3)得到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4)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对象,而要研究的想想却没有出现(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
5)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5)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2.缺点: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相关不等于因果)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成为科学心理学的标志),以此作为心理学从哲学分化、走上独立发展的标志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渊源有两个(仅了解):
2.优点:
1)简便省力,易于实行
2)种类多,灵活方便
3)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严谨、结果可靠
4)所得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
5)有常模进行比较,便于对照
3.缺点:
1)不可避免的受到经验和文化的影响
2)一般是间接测量,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心里,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所得结果就很难准确
3)对施测者要求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地测量技能
[3]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的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2)个性心理(人格)
[1]个性倾向性(心理动力):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等。
[2]个性心理特征:人在心里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2.研究对象: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3.主要观点
机能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对一个物种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本能反应)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
机能主义的特点: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历史评价
1)贡献:行为主义的单身,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强调的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有积极作用
2)局限: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四)格式塔心理学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1.适用范围: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动物
2)在控制的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2.优点:
1)适用范围较大
2)简便易行
3)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4)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3.缺点:
1)存在偶然性,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该流派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并把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称之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历史评价: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是正确的。此外,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及其在学习和思维中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反映在心理学教科书中。顿悟
2)局限: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过度强调无意识并与意识对立起来;夸大性欲的作用一直收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2.研究对象:人格
3.主要观点
1)人性观: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的成长”;认为人性是自主的,是能进行自我选择的;把人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2.缺点:研究案例过少,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个别情况,因此在概括结论或推广结果时,必须持谨慎态度。
(六)相关法:相关法是对不同心理现象进行量化,求取其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
1.优点:
1)通过相关研究可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
2)相关研究可以进行验证
3)数量化指标明确,具有方向性
4)可反映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
(五)精神分析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2.研究对象:无意识、潜意识
3.主要观点
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践。
4.研究方法:催眠疗法、梦的解释、自由联想、生活史法。(弗洛伊德对童年的研究)
第一编绪论
一、心理学概述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编认知
三、意识和注意
四、感觉
五、知觉
六、记忆
七、思维
八、言语
第三编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九、动机需要意志
一十、情绪情感
第四编人的心理特性
一十一、能力
一十二、人格
第五编活动与发展
一十三、学习
一十四、人生全程发展
一十五、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