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用古代汉语语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 “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 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 鸣(鸟叫) 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 (气味) 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 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 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 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 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词的比喻 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古代汉语语法
古汉语语法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法而言的,是区别 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的组词造句的规律。 一、文字 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 六书: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 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 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 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敬谦副词:请 谨 敬 ,幸 敢 窃——没有实词意义。 语气副词: 表肯定——必 诚 信 固 果(一定 实在 果真) 表否定——弗 勿 毋 无 莫 未 非 不 否 靡 亡 未尝 (不 没有) 表反问——“岂 宁 独 庸 其”,它们后边有 “乎 邪 哉”搭配 表推测——其 殆 盖 庶 或 其 得无 无乃 庶几
6、副词 程度副词: 最 极 甚 殊 至 尤 良 大 颇 很 非常 特别 十分 (程度很深) 愈 益 弥 更加 越发(表示更进一层) 略 少 稍 稍微 略微(表示程度浅) 范围副词: 悉 皆 尽 咸 毕 备 俱 举 全 都(范围大) 但 徒 止 直 特 唯 独 只 仅(范围小) 时间副词: 尝 既 既已 已 已经(已经, ……后)——过去时 方 适 会 正在(正在,正碰上)——现在时 将 且 行将 欲 将来(将要,将近)——将来时
5、代词 ①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 余 予 我 朕(先秦时是一个大众性 的,秦始皇据为己有) 第二人称代词——女 汝 尔 而 若 乃(尔曹、汝曹) 第三人称代词——之 其 彼(古汉的“他”是旁指代词, 如“他日”“此无他”) ②指示代词: 近指代词:此 是 兹 斯 然 尔 远指代词:彼 夫 其 ③疑问代词:谁 何 曷 安 焉 奚 恶 胡 孰
※指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廿、卅、上、中、下、本、末、亡、元、旦、刃、丹、 引、寸、兮、凶、朱、亦、勺、血、玉、牟。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草书——行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 后篆不同(大-小) 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 普及行。
7、介词: 放在名、代、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 原因、目的、方向、对象等。 常见的有——于 以 为 与
8、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句子的词。 常见的有:而 以 则 且 虽然 与 及 结构、逻辑关系有:并列、递进、选择、承接、转 折、因果、目的、假设、修饰。 9、助词: ①结构助词:之 者 所 ②语气助词: 陈述语气——也 矣 焉 耳 疑问语气——乎 与(欤) 邪(耶) 感叹语气——哉 夫 矣 句首语气——唯 夫 盖 10、兼词:①诸(之于,之乎) ②盍(何不) ③焉(于此,于之,于是)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安敢轻吾射? 4、数词 ①活用作动词。例如: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先秦文学没有量词。例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两次用“再”,不用“二”。 例如: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④“三”“九”和它们的倍数是表示虚指的多数。 例如:虽九死其犹未悔。 ⑤数的表示方法:两个相邻的数表约数。 例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两个数相连表相乘。例如: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分子和分母相连,中间有时加“之”,有时不加。 例如:死者十六七。 中间用“有”“又”连接两个数表示相加。 例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偏义复词(偏义词): 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例如:卑鄙、爪牙(古代指得力帮手,属褒义) 5、名称说法的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 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 1、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翻译 ①译为状语+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 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 (器重)之。 ③相当于一个动宾短语。例如:许子冠guàn(戴帽子) 乎?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名词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即不 作状语,文言文作状语其实是译作一个介词短语(介词 +名词)。例如: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2、动词 使动用法:一般句子是主语发出动作,使动句是主语 使(让)宾语发出动作。
①动词的使动:一般是不及物动词。例如: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②形容词的使动: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的状态。例 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③名词的使动:谓语是名词。主语使宾语成为名词 (谓语)例如:尔欲王我乎?
意动用法: ①形容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的性质、 状态。例如:渔人甚异之。 ②名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把宾语当作谓语。 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为动用法:主语给宾语发出动作。如:文赢请三帅。 (替三帅求情) 主语为宾语发出动作。如:等死,死国可乎? 主语对宾语发出动作。如:泣之三日。(“之”代 病梅) 动词作状语: 区别:①状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还在进行。 例如:立而饮之。(而,表示修饰) ②连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早已结束。 例如:切而啖之。 (而,表示承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