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就
•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许多方面均 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 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风华绝代才高八斗的苏东坡
文—— “ 唐宋八大家 ” 诗—— “苏 黄” 词—— “苏 辛” 书、画—— “宋 四 家”
•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 “苏黄”:苏轼、黄庭坚 • “苏辛”:苏轼、辛弃疾 •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 • • •
《题遗山诗》 〔清〕赵翼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
• 普希金:“波尔金诺之秋” • 鲁迅:“野草”时期

• 赋是一种文体。赋在汉代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 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鸿篇巨制,繁 缛富丽,叫大赋。后来出现一些抒情咏物的小 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大赋的排比句 法,接受了骈文的影响,讲究对仗工稳、字句 整饬,叫骈赋。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写赋, 按照诗歌声律,不但严格要求对偶句式,而且 限制用韵,规定平仄要配合、音调要谐和,叫 律赋。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 有意打破这种声律字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 样富于伸缩性,能够自由挥写,叫文赋。《赤 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苏 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 新政的不满。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 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陛下知 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 或能牧养小民。”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 轼,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 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 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 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 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 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 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 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 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 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 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 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卜算子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 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 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 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 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 • 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 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 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 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 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 途绝不在这里。
•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 •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官吏; •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指责兴修水利; • “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讽刺禁止人民买盐;
•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 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 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 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 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 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 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 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 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苏东坡(黄州时期)致李端叔
•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 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 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 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历经长途跋涉,旅途劳顿,幼儿夭折。 • 1085年,宋哲宗即位,以王安石为首新党 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看 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 尽废新法后,对旧党执政向皇帝提出谏议, 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 于是又遭诬告陷害。既不能容于新党,又 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黄州五年,苏轼思想转变很大。一方面他没有放弃 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继续关心国家政局,因壮志难 酬而苦闷;另方面他闭门思过,消极彷徨,又时时 向佛老思想去求解脱。但这几年却是苏轼创作上的 丰收时期,雄伟的江山,淳厚的民风,温暖的友情, 不能忘怀现实的壮心,促使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诗 文,或雄健豪放,或清旷淡远,成为他一生创作的 高峰。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 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 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 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 1069年,王安石变法。逢其母于汴京病故, 丁忧扶丧归里。丁忧期满,在返京的途中 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不同意王 安石变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 对。结果是不容于朝廷,于是自求外放, 调任杭州通判。 •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 州、徐州、湖州等地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 1079年 ,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到 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遭遇“乌台诗案”。
人生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州
•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 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 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 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 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 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 《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 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 种田帮补生计。于是就有了“东坡居士”的 别号。
• 苏轼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在 重返杭州 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 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也就是 著名的“苏堤”。 “苏堤”(杭州苏堤、徐 州苏堤、惠州苏堤); • 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被贬至惠阳(今广 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 的海南儋州, (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 平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为 古代儋州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 注: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 一等的处罚。
人们有时也许会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 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 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 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 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 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 体时代。
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 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 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 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 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 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黄州赤壁
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 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 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 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 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 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 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 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 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 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 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 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 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 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 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 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 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 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 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 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 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 的苏东坡是两个人。
•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 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 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 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 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 的小镇走来。 •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 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 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 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 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 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 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 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 欢哪一位文学家?
一部苦难史
◎公元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幼年深受其父影响,发奋读书 。 ◎1056年,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 翌年,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 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名列第二。 ◎1061年,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 “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定风波 • 【序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 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制科考试
• 制科考试是宋朝(南、北宋)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 • 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而制科考试是不定期的。 • 制科考试的程序比科举考试要繁琐。参加制科考试的人 员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然后参加一次预试。最后, 由皇帝亲自出考题。 • 制科考试的选拔非常严格。据说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 史,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 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 • 制科考试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 等、第四次等、第五等。 • 其中第三等是最高等(第一和第二等为虚设的)第五等 最差。 • 所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中,为第三等的人只有一位,就 是苏轼。 一部苦难史
• 此时,苏轼已六十多岁高龄,当时海南地 处天涯海角,境况极其荒凉,生活极端艰 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 每无炭,夏无寒泉”;但苏轼思想旷达, 随遇而安,并没被困难压倒,反而出现了 创作丰收。这时期他写了大量的诗文,诗 风恬淡、超拔,精深华妙,成为苏轼一生 创作的最后锦绣。
• 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 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 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 四岁,御赐号文忠(公)。 • 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之称。
如何理解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问答是赋的表现手法之一, 可以理解为主人与客人,也可以认为“主” 与“客”实际上都是苏轼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