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心理机制视角下中学德育工作[论文]
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的要求
2 . 社 会 比较 机 制 的 建 立
( 1 ) 尊重学生 的差异 , 因材施教 。 每个学生都有 自己的性格
特点和需求 , 在教学过程 中, 要 充分 尊重 学生 的个体差异 , 了解
学生的个性需求 , 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 , 因材施教 , 促进学生
的 全 面 发展 。
口, 分析社 会化心理机制 对改进 中学德 育的要 求 , 探 究加强 中 学德育的措施。 关键词 : 社会化心理机制 ; 中学德 育; 改进措施 当前 , 社会上 出现一些道德缺 失现象 , 引起 了人们 深深 的
( 2 ) 鼓励学生进行适 当比较 。 学生不能攀 比, 但是可 以在某 些方面进行适 当的比较 , 如创先争优活动 、 学雷锋活动等。 通过 适 当比较 , 学生能见 贤思齐 , 见不 贤而内 自省 。保持 自己的优 势, 改进 自己的不足之处 , 努力提升 自己。
3 . 学 习机 制 的建 立
忧虑和反思。 中学阶段 是学生发展 的基础 阶段 , 也是对学生进 行德育 的重要 阶段 ,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道德水平及
以后 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社会化心理机制 由社会角 色 引导机制 、 比较机制 、 学习机制 、 亚认 同机制 等组 成 , 对 中学
一
( 2 ) 建立德育工作机制 , 营造校园德 育文化氛 围。 中学德育 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 必须依靠健全 的德育工作机制。 因此 , 应 加快 中学德育 工作机制 的建立 , 完善各项工作 机制 , 确保德育 工作 的制 度化 、 规 范化 , 同时 , 要建 立学校和社会 、 家庭 的联动 制度 , 加 强协作 , 共 同推进 学生 的德育工 作 ; 学校 除了加强制 度、 机制 的建立外 , 还应 为学 生的发展营造一个 良好的文化氛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德育建设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德育建设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建设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社会任务之一。
德育建设不仅要关注个体的行为表现,更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关注个体的内心状态和人际交往关系。
一、社会心理学基础当我们谈论社会心理学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与社会和文化相关的子领域。
它主要研究人际交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认知、人的态度与价值观、群体心理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心理现象等。
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还涉及到各种社会和情感因素,比如情感交流、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等。
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建设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还必须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以及社会互动关系。
二、德育建设中的社会心理学应用在实际的德育实践中,我们需要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去。
具体来说,这些理论可作为指导德育工作的基石,指导我们如何设计德育活动、判断德育成效以及处理德育事件。
1. 社会认知理论指导德育实践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如何获取、组织和应用社会信息,并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做出不同反应。
在德育实践中,社会认知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判断能力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并基于这些了解开展德育工作。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社会认知的研究判断学生是否存在一些道德认知上的偏差,比如依赖于“注重结果”的执着或二元对立思维(黑白分明)、偏见和偏爱等。
这些认知偏差将导致学生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道德标准的错误判断。
因此,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这些认知偏差,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2. 群体动力学理论指导德育实践群体动力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想的变化。
德育实践中,群体动力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生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制定群体行为规范。
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往往会受到群体行为和思想的影响。
心理教育与德育模式分析论文
心理教育与德育模式分析论文(一)确立德育“心”理念心理因素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了解其价值观念、气质类型、思维方式等,就必须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学识与行为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
因此,德育理念确实立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根底。
我校德育“心”理念确实立,源于对“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内涵的不断深化,对“人本关爱”教育思想的实践内化。
起初,我们以“以人为本,以学生开展为本,开发师生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开展为“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为了学生开展,帮助学生成功”的“人本关爱”教育思想。
在动态生成学校教育教学新思想的过程中,他们以“培养学生安康心理,积极态度,良好习惯,健全人格,优良品德”为德育理念,将德育目标指向培养学生安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进展方向导航,这就为德育的每个详细过程渗透心理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二)建构德育“心”机制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常常依赖纪律、标准与制度进展知识灌输,期望将一种主流的、高尚的价值观传递到学生心目中,让其养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严重地忽略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缺乏。
故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与心育亟待整合。
要将心育融入德育,需要建构德育“心”机制。
在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我们建立健全了力促学生心理安康成长的新机制:一是建立了以华阳中学首席专家参谋为指导专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心理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德育处指导心理安康教育研究中心及下属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心理协会和各班心理委员开展德育工作。
二是建立涵盖班主任、年级专职心理教师、年级兼职心理教师等的预警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以便采取应急措施,进展及时救助。
三是把心理安康教育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指标,把学科渗透心理安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推进心理安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造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造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摘要:社会心理学理论是自学科产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得出的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和动力的理论。
该理论包括:强化理论;认知导向理论;角色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以上四种理论对应的相关机制对当前中学德育方法大有裨益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理论中学德育教育相关策略社会心理学理论是自学科产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得出的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和动力的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揭示了支配人们社会行为的诸多社会心理的因素,对我们掌握和认识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用来解释具体行为的原因有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强化理论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学习产生的机制有关,其中核心概念有三个,即联结、强化和模仿。
(一)联结。
实际上,联结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例如,受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人一提到“日本鬼子”一词,就会产生愤怒、痛恨的情绪。
(二)强化。
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
模仿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模仿是习得的,它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通过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该理论可以为我们解释中学生的某些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并由此发展出相关解决策略。
例如:为什么有些同学上课就喜欢出洋相或捣乱?原因可能有很多。
但有两个必要条件:(一)很难成为好学生,从而得到老师的肯定或家长的肯定;或者说得不到想得到的认可。
(二)而出洋相、捣乱反倒会让有一部分学生佩服,赢得自己的自尊,得到强化。
针对类似的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对强化理论的认识就加强中学德育教育可采取的相关策略有:(一)着力提高教师的个体素质1、每位教师要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2、以科学的教育方式教育中学生;3、对中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教育中学生具有勤劳、节俭、善良、尊老爱幼、乐观的生活态度;4、遵循中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教育渗透到生活学习的小事当中。
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浅谈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摘要】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和青年社会化即预期社会化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中学生也是恰好出于这个阶段的主体。
学校是社会化的专门机构,既承接着家庭,又连接着社会,如何运用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来改进现有的中学德育方法,解决一些不良的中学德育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以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主要内容,现今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为主要内容展开,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为改进中学德育方法贡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方法;启示中学德育伴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而开展,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来探究如何改进中学德育方法这一角度虽然比较少见,但对于产生本文思考源头的课程《社会心理学》来说,这是一个兼具社会与心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所以又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予中学德育方法以良好的启示。
1.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主要内容1.1社会角色引导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一致,并依据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
个人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中,凝结成了一种集体大于一切,社会这个最大集体的价值评判标准是社会成员价值最重要评判标准的习惯,而且无论个体对具体的道德价值观念有着怎样的分野,对于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倾向仍然是赞同的。
比如虽然全国各地中学生的教育水平、文化背景不同,但在一些基本价值观的问题上,全中国的中学生都表示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倾向。
对于学校来说,它是中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社会”中,其成员都想通过对社会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对社会角色的模仿来获得认同和安全感。
[1]青少年具有日趋成熟的社会性,自我意识也急剧增强,但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做事多不假思索,鲁莽冲动。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摘要:文章通过阐述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知识: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
来针对我国中学德育现阶段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方法、启示一、关于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和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理解,是一个人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社会生长过程。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社会化都是毕生的课题;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化又是传承社会规范、社会角色要求、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价值观、以至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劳动技能及全部文化的过程。
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接受并认识各种社会生活、社会行为规范,树立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为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一般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文化熏陶、学校文化教育和社会文化影响。
二、德育方法的概念及我国中学阶段德育方法的现状。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
试论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
试论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社会化心理机制指的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经历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影响对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化心理机制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交往方式、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
对于中学的德育教育来说,了解社会化心理机制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首先,教育者应该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因为青少年是社会化心理机制最为活跃的阶段。
青少年的身体、心理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融入社会中,因此教育者应该从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入手,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在成长中摆脱一些不利的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影响。
其次,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群体协作精神,因为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关键在于人际交往。
学生在中学时期需要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人群进行不断的交往,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群体协作精神,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与个人有关,更与社会和群体有关,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自我约束和对他人的关爱,从而形成有益的社会化心理机制。
最后,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引导,因为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不同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社会影响和教育环境影响,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家庭背景、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关注,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背景形成积极的社会化心理机制,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了解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于中学德育教育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学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群体协作精神,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从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化心理机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论文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论文德育是人类历史上较早产生的教育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开展,德育本身在性质、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上都在经历宏大的变化。
德育是我国全面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改革和创新,高校德育的内涵己大大拓宽,它不仅仅是指根本政治观点的引导,而且包括了我国的国情教育、日常性政治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内的道德教育,同时还包括了心理安康教育。
心理教育与德育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目标和途径。
心理教育主要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安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德育那么偏重于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心理教育偏重于心理的矫正、调适和改正,德育那么主要偏重于思想领域;心理教育主要采用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催眠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等方法,德育那么主要采用说服教育法、典范示范法、情感陶冶法、思想品德评价法和批评教育法等方法因此,粗看起来,德育与心理教育似乎有着天壤之别,但不可无视的是,人的心理与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心理是思想的根底,思想的开展和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在现实中,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总是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背后又有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但其根源、其实质却是心理问题。
同样,心理问题也可引起人的思想问题、行为问题。
高校德育与心理教育本质上都是做人的工作的,都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培养全面开展的人。
研宄说明,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开展的根底(②,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既有区别,又存在互相转化互为循环的可能性。
"③因此,高校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而且更要关注学生良好个性和安康人格的培养。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和精神困惑、心理失衡现象。
同时,由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风起云涌,也对上述问题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
论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摘要】社会化反映着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是一种具有复杂意义的社会过程,从心理机制层面去探讨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使命。
本文将从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三个侧面来思考和揭示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并通过吸收和运用社会化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探究如何改进中国道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改革引言社会化心理机制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心理状态,中学道德教育是中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各方面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利于改变中国“强制灌输式”教育理念和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学德育改革。
一、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理论与改进中学道德教育方式1.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的理论内涵社会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以及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一个人担负着怎样的角色社会就会对其产生怎样的要求和期待。
个人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和依据,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统一性。
2.引入社会角色引导机制改进中学道德教育的方式班杜拉的实验研究证明,人的社会化不仅取决于行为实践、观察学习经验以及相关的心理机制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和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和规范,在中学德育过程中,通过鲜活的角色案例和其背后蕴藏的人性价值光辉,向德育内容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内容得以丰满和真实,富有时代性,从单一、空泛、一种静态的“晓之以理”的观念灌输,逐步转化为人性化、务实化、生活化的一种动态的”动之以情”的共鸣体验。
在我们的中学道德教育中应该更加重视核心价值引导,尤其在价值多元文化充斥着人们感觉感官的当下,需要结合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年龄特征,在倡导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关注非主流文化价值对中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自觉接受主流价值观的辐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
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摘要】根据唯物史观,中学德育与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内在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学德育对于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其发展的意义、作用和价值的问题,及所谓的“德育工具理性”。
二是德育、人的德性进步对于社会的依赖依存关系。
探讨和揭示这些关系,对于很好的把握中学德育行为实践的规律性,是非常必要的。
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部分,中学德育又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学德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在方法都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本文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教育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有限性和难以持久性。
中学生都处于青春期,这个学期学生的心理还不稳定,从认知水平来说,学生逐步具有独立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理性认识能力在不断加强,所以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极易发生转变。
中学德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关于社会化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著的书中说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广义的社会化就是指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二是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关于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论文
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论文概要:“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
”德育与心理教育结合,德育心理学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
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改善学生心理条件、掌握社会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質的教育。
无论是德育工作中展露出来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课中实现有机结合的探究,都表明了结合的必然性和成效性。
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严格来讲,人的道德与心理是紧密相连的。
当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时,他的道德水平也不会高尚。
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理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对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也离不开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经验表明,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存在着互相激发的关系。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其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德育正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品德活动。
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由诸多品德心理因素构成,只有抓牢每个学生的心理,才能使其品德心理与个性心理全面、健康的发展,并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根据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在相关测验中,不良分数得分明显高于普通学生。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焦虑、心思沉重、厌学、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性格形成。
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恶性心理状态下,身体也会产生各类疾病。
而疾病会造成学生心理痛苦,是不良心理状态加剧。
心理健康是道德素质养成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日后社会化发展的基石。
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培养优秀的社会人。
良好的个性,经常是促使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而不良的个性常常会让人产生的思想品质问题,更有甚者会让人产生反社会的行为。
因此,培养优秀的个性特征与形成良好品质是同一个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摘要:对于小学教育而言, 其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这就要求小学教育除了需要重视学生基础课程和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外, 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此, 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采用互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等方式,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一、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 运用多学科联合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多个不同学科有机结合, 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 积极打造一个较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校风, 采用多个课程联合教学的方式, 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从而陶冶学生的品质情操, 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
当前, 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其太过爱护, 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时只要遇到一点困难, 就会产生许多暴躁、焦虑等情绪。
因此,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 以此引导学生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 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1]。
例如, 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关于“换位思考”时, 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之间多沟通交流, 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当人际相处出现问题和争吵时, 懂得有效把控自身的情绪, 通过对方角度来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 从而促进小学生友好、宽容以及开阔胸襟等良好心理状况和道德品质, 为营造班级良好学习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二、根据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 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各学科教学的组成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素材, 其中教学素材是学科教学开展的首要前提。
在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中, 大多数为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等内容。
同时, 教学素材中还包括了自信自尊、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等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和素材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大的帮助, 能够促进小学生自信、乐观、谦让等良好品格的形成。
研究论文:试论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
159757 社会其它论文试论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一?社会化的相关含义(一)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可以是自觉和积极主动的,也可能是不自觉和消极被动的;可以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的,也可能是无意识,潜移默化中完成。
(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的含义。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指个体实现社会化的社会作用机制与个体心理接受机制相互作用方式和状态。
是对推动个体实现社会化的社会作用力和个体内在动力结合的特殊关系的揭示与解释。
二?德育的含义德育,学术界中有不同定义,主要有《教师手册》中“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i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三?中学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一)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一方面,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
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
另一方面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
(二)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缺失。
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
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
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中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心理教育策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教育策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心理教育策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德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以道德讲堂、校规校纪等形式为主,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背景下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因此,心理教育策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成为了当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浅谈关于心理教育策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以期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对象,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
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同的,对待德育问题也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在不同的阶段和背景下。
例如,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情绪的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利用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学生德育问题学生的德育问题多种多样,有的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好所导致的,有的可能是因为集体环境不好所导致的。
针对不同的德育问题,可以利用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解决。
例如,对于那些因为家庭环境不好导致德育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家庭条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那些因为集体环境不好导致德育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挑战,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设心理课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管理情绪、解决问题。
因此,开设心理课程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课程可以教授学生心理知识,让他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最新-中学心理健康论文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德育功能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德育功能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来才缓慢发展起来的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这过程中,各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都有一定的功能。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心理辅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还处于初级阶段,难免会将心理辅导工作与德育工作模糊起来,认为心理辅导工作就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就是心理辅导工作,将这两者等同起来。
这难免会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
因此,本文在此就学校心理辅导在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进行一些赘述。
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我们更多地注意心理辅导在德育中的作用,这也可能是大多数学校心理辅导者的初衷,但是,我们在承认心理辅导具有独立体系的同时,也承认心理辅导在德育工作中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一)补偿功能学校心理辅导的德育补偿功能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观念补偿,学校心理辅导教育者进一步丰富了教育观的内涵,它应该明确教育者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治疗者。
因此,它丰富了德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第一,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第二,教师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因此,德育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学生内在隐密世界的发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元认识能力培养及其它人格因素发展的研究过程。
在我校,学生来源比较广阔,来自全市的各个县,对于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他们来讲,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的行为或心理状态,而抓住学生的心理现象,则更有利于解决各种各样的学生的不适应的问题。
某学生,在体育方面显示出了比同龄强得多的能力,但是这个学生从来不服老师的管理。
另一方面,这位学生有非常要强的心理,一旦你与他成为了知心朋友,这位学生就会言听计从,然后再加以调教、指正、疏导,使他认识到老师要求他这样做的目的与意义。
心理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健全措施探究论文
心理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健全措施探究论文国家教委已经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这一文件,是由国家制定的指导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习测量和考核、检查评估的法定依据。
课程标准的颁发,既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重要成果,又是进一步改革的新起点。
本文就学习《课程标准》中的初中一年级部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的课题之一。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小学的‘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
”把心理品质教育纳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以心理品质修养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既是对学校的德育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又能使学校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富有实效性。
首先,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客观需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把心理健康提高到人的必备素质的高度。
这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其次,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的人具有心理异常表现。
另有一则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化心理机制视角下的中学德育工作
摘要:德育教育是中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德育教育的效果却不容乐观。
本将从社会化心理机制四个方面讨论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改进。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德育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2-01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就是社会作用机制与个体心理接受机制相互
作用的方式和状态。
金盛华(1996)认为,社会化心理机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和亚社会认同,本文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角色引导——榜样的力量
每个人,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会越来越多。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的社会角色,使个体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因此,个体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
个人学习扮演好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3]。
在我国,社会对于青少年群体有较高的期望和对待方式,这种一致性很高的社会化环境就使得扮演学生角色的他们在对待事物的
基本看法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在中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
不能忽视学生对学习榜选择上的必要引导,作为价值体系还在形成阶段的中学生而言,教师在学生榜样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可以把自己认为值得大家模仿的对象介绍给学生,教师的选择引导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对于榜样的选择。
教师在教导学生自觉选择优秀的榜样进行观察模仿的过程应注
意两点:第一,要选择多种方式相结合,现代的中学生个性活泼、喜好新颖、有创意的形式。
教师除了给学生讲优秀榜样的故事之外,还可以结合新闻报道、人物纪录片等形式让大家了解人物的事迹。
第二,教师在选择榜样的时候应该注重生活化,也就是说,选取的这些榜样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而非中学生现阶段还没有能力去模仿的那些人物。
此外,德育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对于那些缺乏独立、自我意识的人,较容易受到引导,所以教师在对他们的引导上可以更为直接,让他们认识到是非对错的道德标准
二、社会比较、学习机制——构建良好德育环境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认为学习是直接经验的获取,是在行为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对于青少年而言,其自主生活领域在不断扩展,他们的很多行为、观念、与行为方式是来自他们对生活的观察。
费斯廷格(festinger,1957)发现,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评价自己的状态[5]。
在比较中,个体获得有关自己与他人在适应社会变化发展方面的相关信息,并据此判断自我行为选择的是非对错,进而推进自我观念和行为方式向社会认同的方向发展。
人的自我评价多半是社会性的,对于事物的看法,影响我们的往往
是社会给予它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对事物的评价也是参照这个标准而进行的。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习得各种道德规范的地方。
因此,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长时间处在一种民主、公正的学校制度中,更有利于强化他们的价值观念中对民主、公平公正的认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优良的道德观念。
中学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十分重要。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该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和价值观念;并教导他们学会自觉选择优秀的行为方式进行观察模仿。
逐步扩展学生社会比较的内容和范围。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通力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营造和谐、健康的氛围,不断提高德育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三、亚社会认同——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
亚社会是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是人们社会化的直接背景。
社会对个人的要求都是以亚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及群体认同为中介折射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并发生作用的。
就拿中国来说,人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大社会中,但直接的微观社会的不同也会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
亚社会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会首先以亚社会的要求为出发点,在其期望和奖惩环境中被引导。
人们只有在适应了亚社会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的成长和发展。
中学生的很多知识是通过其同辈群体的交流而获得的,比如两性知识的获得、恋爱技巧的获得等等,亚文化对于青少年同辈群体而言具有普遍的道德约束力。
而现阶段,中学生同辈群体亚文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成分,因此建立健康的同辈群体亚文化,不仅是对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应该继续加大主流文化的传播力度。
不断提升主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给中学生群体的亚文化发展树立规范。
同时,学校作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场所,应该要通过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缩短主流文化与学生心理差距使其更容易接受。
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中学生同辈群体亚文化逐渐与主流文化相适应,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德育方法的改进,德育内容的创新,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努力协调,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教育科学研究.2010,(1).
[2] 吴少里.论”80—90后”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心理机制形成;.江海纵横;2012,(7).
[3] 董薇,陈鑫,李伟.社会化的心理机制视角下的“榜样”力量.社会心理科学.2008,(5).
[4] 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5] 柳丽娜.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安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科学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