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第八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讲义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全国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系统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认识。[学习重点]
1、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2、全国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3、系统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认识。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我国学习苏联经济模式,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建立后,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基本适应。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在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这种探索最终是不成功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必然地提到了中国改革的进程中。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的配置、企业的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即
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
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
第三,宏观调控间接化
第四,经营管理法制化
第五,保障制度社会化
但同时在所有制、分配方式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出发点上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经历了长期的过程,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才形成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认识。党的十五大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决定的。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决定我国经济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它能依靠经济力量和经济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第三,它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是国家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它是实现劳动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把公有制经济与其实现形式区分开来。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人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份。
第一,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第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外资经济的进入,可以为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提供空间和机会。
第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很多困难和矛盾,其中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难题。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