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
浓硫酸高中实验报告(3篇)
![浓硫酸高中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f0257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3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浓硫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观察浓硫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现象,加深对浓硫酸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浓硫酸的吸水性使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脱水性则能使有机物中的水分子脱离,导致物质碳化。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稀释浓硫酸、观察其与木条、铜片等物质的反应来验证浓硫酸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1. 浓硫酸2. 蒸馏水3. 烧杯4. 玻璃棒5. 试管6. 铜片7. 木条8. 酒精灯9. 火柴10. 滴管11. 滤纸12. 移液管13. 容量瓶14. pH试纸15. 酚酞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 稀释浓硫酸- 在烧杯中加入约100ml蒸馏水。
-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2. 观察浓硫酸与木条的反应- 将一小段木条插入稀释后的浓硫酸中。
- 观察木条的变化,记录现象。
3. 观察浓硫酸与铜片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铜片。
- 将试管倾斜,缓慢加入稀释后的浓硫酸,使硫酸沿试管内壁流下。
- 观察铜片的变化,记录现象。
4. 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蔗糖。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蔗糖的变化,记录现象。
5. 浓硫酸的氧化性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铜片。
- 将试管倾斜,缓慢加入浓硫酸,使硫酸沿试管内壁流下。
- 观察铜片的变化,记录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稀释浓硫酸- pH值约为1,说明稀释后的浓硫酸仍具有强酸性。
2. 观察浓硫酸与木条的反应- 木条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3. 观察浓硫酸与铜片的反应- 铜片表面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
4. 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蔗糖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5. 浓硫酸的氧化性实验- 铜片表面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
六、实验结论1. 浓硫酸具有强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
化学硫酸蔗糖实验报告(3篇)
![化学硫酸蔗糖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11994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6.png)
第1篇实验名称:硫酸与蔗糖的反应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硫酸与蔗糖的反应原理。
2. 观察并记录硫酸与蔗糖反应的现象。
3. 分析反应过程中的变化,验证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硫酸与蔗糖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反应方程式如下:C12H22O11 + H2SO4 → 12C6H12O6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 烧杯- 铁架台- 酒精灯- 玻璃棒- 移液管- 滴定管- 量筒- 滤纸- 酸式滴定瓶2. 实验试剂:- 硫酸(98%)- 蔗糖- 水浴锅- 酚酞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 将溶解好的蔗糖溶液倒入酸式滴定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
3. 将硫酸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记录硫酸用量。
4. 将硫酸与蔗糖溶液混合,放入水浴锅中加热。
5.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6. 待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溶液,收集滤液。
7. 使用移液管将滤液移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
8. 再次滴定硫酸,记录硫酸用量。
9. 计算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摩尔比,验证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 在加热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变为深红色。
- 反应完成后,溶液呈现微红色。
2. 数据处理:- 硫酸用量:V1.8498%980.05V49/1.840.982.72ml- 滴定后硫酸用量:V2.72ml3. 计算摩尔比:- 硫酸摩尔浓度:0.05mol/L- 蔗糖摩尔质量:342.30g/mol- 葡萄糖摩尔质量:180.16g/mol硫酸与蔗糖的摩尔比 = 硫酸用量 / 蔗糖用量= (0.05mol/L × 0.00272L) / (342.30g/mol × 0.00272L)= 0.000039mol / 0.935mol≈ 0.000042mol葡萄糖与蔗糖的摩尔比 = 葡萄糖用量 / 蔗糖用量= (0.05mol/L × 0.00272L) / (180.16g/mol × 0.00272L)= 0.000039mol / 0.390mol≈ 0.000101mol通过计算可知,硫酸与蔗糖的摩尔比为1:24,与理论值1:12不符,可能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或反应不完全。
浓硫酸遇到糖方程式
![浓硫酸遇到糖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007979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8.png)
浓硫酸遇到糖方程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浓硫酸遇到糖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于教学和研究。
浓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而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具有易燃性。
当浓硫酸与糖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浓硫酸遇到糖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C12H22O11 + H2SO4 → 12C + 11H2O + SO2在这个方程式中,C12H22O11代表糖分子葡萄糖,H2SO4代表硫酸分子,C代表碳,H2O代表水,SO2代表二氧化硫。
这个方程式说明了浓硫酸和糖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物,其中糖会被硫酸氧化分解成碳和水,同时释放二氧化硫气体。
浓硫酸遇到糖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酸性氧化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硫酸作为氧化剂起到了氧化糖的作用,将其分解成碳和水。
同时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会产生剧烈的气体冒火现象,具有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由于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与糖类物质发生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热量,容易引发火灾。
在实验中进行浓硫酸遇到糖的反应时,一定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戴好化学防护眼镜和手套,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禁止使用明火等。
除了以上方程式所示的反应,浓硫酸还可能与糖类物质发生其它反应,例如生成硫酸酯类化合物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和生成物的性质,以便进一步分析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
浓硫酸遇到糖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反应,需要谨慎操作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通过研究这种反应,可以更深入理解酸性氧化反应的原理和特点,对于化学实验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示例:浓硫酸是一种强酸,能够对多种物质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浓硫酸遇到糖是一种著名的反应,也是用来展示硫酸强酸性的实验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浓硫酸遇到糖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过程。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糖和浓硫酸的性质。
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一般具有甜味。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实验步骤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33a8c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f.png)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实验步骤英文回答:In this experiment, we will be investigating the reaction between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nd sucrose. The reaction between sulfuric acid and sucrose is an example of a dehydration reaction, where water is removed from the sucrose molecule.Here are the steps for conducting the experiment:1. Safety precautions: Before starting the experiment, make sure to wear appropriate safety gear such as gloves, goggles, and a lab coat. Work in a well-ventilated area or under a fume hood to avoid inhaling any fumes.2. Preparation: Gather all the necessary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This includes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ucrose, a beaker or test tube, a stirring rod, a Bunsen burner or heat source, and a balance for measuring thesucrose.3. Measuring the sucrose: Use a balance to measure a specific amount of sucrose. The exact amount will depend on the desired reac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uric acid used. Record the mass of the sucrose for later reference.4. Adding sulfuric acid: Carefully pour the desired amount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into the beaker ortest tube. It is important to add the acid slowly and cautiously to avoid any splashing or spills.5. Adding sucrose: Slowly add the measured amount of sucrose into the beaker or test tube containing thesulfuric acid. Stir the mixture gently with a stirring rod to ensure thorough mixing.6. Heating the mixture: Place the beaker or test tube containing the sulfuric acid and sucrose mixture on a Bunsen burner or heat source. Apply gentle heat to the mixture using a low flame. Observe any changes in the mixture as it heats up.7. Reaction observation: As the mixture heats up, the sucrose will start to decompose and undergo a dehydration reaction. This will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carbon, water vapor, and sulfur dioxide gas. Take note of any changes in color, odor, or gas production during the reaction.8. Safety precautions: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be cautious of the fumes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Avoid inhaling the gases and ensure proper ventilation.9. Recording observations: Record any observations during the experiment, including changes in color, gas production, and any other noticeable changes.10. Disposal: After the experiment is complete, dispose of the mixture safely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provided by your institution or local regulations.中文回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浓硫酸和蔗糖之间的反应。
浓硫酸和蔗糖反应化学方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浓硫酸和蔗糖反应化学方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19652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5.png)
浓硫酸和蔗糖反应化学方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浓硫酸和蔗糖之间的反应在化学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该反应涉及到硫酸与蔗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多种物质变化和反应动力学效应。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反应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并探索其对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2 背景介绍浓硫酸是一种常见而强酸,具有极强的脱水性能。
它能够与许多有机物质发生反应,并在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蔗糖作为一种碳水化合物,在存在足够浓度的硫酸下,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这一反应过程在实验室教学中经常被用作展示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影响以及产物生成等方面的实例。
1.3 目的和意义本篇文章旨在系统概述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的化学方程、过程以及相关因素,并探讨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对该反应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并提出环境保护和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对该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可能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相关内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扩充和修改。
2. 浓硫酸和蔗糖的反应过程2.1 化学方程式描述浓硫酸和蔗糖之间可以发生一种化学反应,产生硝基葡萄糖和水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12H22O11 + H2SO4 →C6H8(NO2)2O6 + H2O在该反应中,蔗糖(C12H22O11)与浓硫酸(H2SO4)发生反应生成硝基葡萄糖(C6H8(NO2)2O6)以及水分子(H2O)。
2.2 反应条件分析浓硫酸和蔗糖的反应过程需要特定的条件来进行。
以下是关于反应条件的分析:温度:该反应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即约为25°C。
虽然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涉及到浓硫酸等强酸情况,高温可能引发剧烈反应甚至爆炸危险。
环境:这种反应主要在实验室或工业环境中进行,并且需要以安全措施进行操作,以防止潜在的危险。
浓硫酸脱水机理
![浓硫酸脱水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fd60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3.png)
浓硫酸脱水机理
浓硫酸脱水机理是一个涉及化学反应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这个过程中,浓硫酸起到了脱水剂的作用,而被脱水物则发生了碳化现象。
首先,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脱水过程。
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照水分子的组成比例(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被脱去,形成水分子。
这些水分子随后以气态水的形式从反应体系中逸出,从而实现了脱水的效果。
例如,当浓硫酸与蔗糖混合时,蔗糖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被浓硫酸按照2:1的比例夺去,生成了碳和水。
这个过程中,蔗糖发生了碳化,生成了黑色的碳,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个脱水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它改变了被脱水物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被脱水物在失去氢原子和氧原子后,剩下的部分主要是碳,这使得被脱水物的体积膨胀并呈现出疏松多孔的状态。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被脱水物的物理性质,还可能对其化学性质产生影响。
浓硫酸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脱水性,主要是因为硫酸与水的强亲和性及其热力学的配合。
这种强亲和性使得浓硫酸能够轻松地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从而实现脱水的效果。
同时,浓硫酸在脱水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也进一步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总的来说,浓硫酸的脱水机理是一个涉及化学反应的过程,它通过按照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来实现脱水的效果。
这个过程改变了被脱水物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并可能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影响。
蔗糖验总结
![蔗糖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2a72b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f.png)
蔗糖验总结引言蔗糖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用于检测和测定蔗糖的含量或纯度。
本文将介绍蔗糖验的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总结了在进行蔗糖验实验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原理蔗糖验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定性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将蔗糖与硫酸反应生成糖醇和炭烟酸,通过炭烟酸的水合反应使试液变红,进而判断蔗糖的存在和浓度。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蔗糖样品–硫酸–试管、移液管等实验器具2.取一定量的蔗糖样品,加入试管中;3.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4.引起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浓硫酸滴到皮肤或其他物品上,以免引起伤害;5.摇晃试管或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颜色变化;6.根据观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蔗糖的存在和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浓硫酸、炭烟等有害物质;2.所有步骤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3.实验器具应洁净,以避免产生干扰;4.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5.静态观察颜色变化时,应放置一段时间,以确保观察到的颜色变化稳定。
实验问题和解决方法在进行蔗糖验实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实验结果不准确实验结果不准确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器具不洁净、实验环境条件不恰当等。
解决方法是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确保实验器具的洁净,并在适宜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实验。
2. 实验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蔗糖和硫酸反应时会产生炭烟等有害气体,对实验者和实验室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解决方法是在实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并避免直接吸入有害气体。
3. 浓硫酸滴到皮肤或其他物品上浓硫酸对皮肤和其他物品具有腐蚀性,如果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如果浓硫酸滴到其他物品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结论蔗糖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通过观察蔗糖与硫酸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蔗糖的存在和浓度。
在进行蔗糖验实验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和实验环境,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并注意解决可能出现的实验问题。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条件探究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条件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1694c5360cba1aa811da7d.png)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条件探究作者:张媛媛来源:《学周刊·A》2013年第03期摘要:本文笔者力求使“黑面包”演示实验效果好、成功率高,特对本实验药品浓硫酸、蔗糖、水的用量进行探究,找到最佳配比。
关键词:绵白糖 98%浓硫酸水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硫酸一节中关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一个经典的“黑面包”实验。
该实验操作对蔗糖、水和浓硫酸三种物品的用量有严格要求,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在操作时往往出现“黑面包”不能发起或所需时间较长等现象。
为确保该实验在演示时成功率高、实验现象明显,而且节省时间,笔者对三种物质的相对用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一、仪器药品50mL烧杯、10mL量筒、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玻璃棒、石棉网、水、98%浓硫酸、绵白糖(蔗糖有白砂糖和绵白糖两种。
绵白糖是细小的蔗糖晶粒被一层转化糖包裹而成的,转化糖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易与浓硫酸接触,反应速度快)。
二、实验过程实验1:固定绵白糖和浓硫酸的用量,改变水的加入量,寻找最佳配比。
(见附表1)结论1:我们通过实验1的三组对比实验,不难发现每5克绵白糖加入10滴水和5毫升浓硫酸就可以膨胀发起。
但由于绵白糖的量少只能膨胀至半个烧杯。
所以笔者又将绵白糖的用量加倍再进行实验。
实验2:按照实验1得出的绵白糖与水的比例,将其用量增加一倍,浓硫酸的量不变。
(见附表2)结论2:由于增加了绵白糖的量,“黑面包”可迅速膨胀至整个烧杯。
实验3:按照实验2中的绵白糖与水的用量,将浓硫酸的量增加一倍进行实验。
(见附表3)结论3:增加了浓硫酸后不仅没有提高反应的速率,反而造成药品的浪费。
三、现象解释蔗糖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三种元素,在脱水时氢、氧元素按质量比1:8从蔗糖分子中脱出,剩下碳原子以单质碳的形式存在。
这就表现为蔗糖迅速变黑。
加入的水做催化剂,此时浓硫酸吸水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碳继续被浓硫酸氧化,一部分碳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浓硫酸则被还原为二氧化硫气体,两种气体从碳粒中冒出,把碳块向上顶起,并在碳块上留下很多孔隙。
化学创新实验:蔗糖与浓硫酸“黑面包”实验
![化学创新实验:蔗糖与浓硫酸“黑面包”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f67c654be1e650e52ea997f.png)
化学创新实验:蔗糖与浓硫酸“黑面包”实验一、实验名称:蔗糖与浓硫酸“黑面包”实验二、实验目的: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现行《必修1》课本中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是验证浓硫酸脱水性的一个很好实验,因该反应剧烈、现象明显且很刺激,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是学习浓硫酸性质时化学老师必做的实验。
如图所示但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上述实验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课本中实验是在敞口烧杯中进行,所取药品一般为20克蔗糖, 15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实际操作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SO2气体,而且超出烧杯口的碳可能会掉落到讲桌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
将烧杯换为家庭中的玻璃饮料瓶,要选择那种细长型的瓶,在瓶口加一盖子,盖上开1个小孔,用来插环形玻璃搅拌棒(或用铁丝代替,铁丝的一端弯出一个环形装),另外再用针扎些小孔,在孔上放置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脱脂棉.三、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细长玻璃饮料瓶、环形玻璃搅拌棒(或用铁丝代替)、塑料盖片、脱脂棉。
镊子试剂:98%浓硫酸、蔗糖、氢氧化钠溶液。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无论用手或电脑画都必须清晰)及仪器的组装说明五、实验操作部分1 称取10克蔗糖置于细长玻璃瓶中,滴入几滴水。
2 迅速加入5毫升的浓硫酸,迅速盖上塑料盖,并在另一孔处放置好脱脂棉.。
3 迅速上下抽动环形玻璃搅拌棒.4 观察现象.六、装置改进的意义1.将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利用到化学实验中,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只要肯发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
2 节约了药品的同时,并没有影响到实验效果。
所选的饮料瓶越细,效果越明显,"黑面包"发的越高,但不会冲出瓶体.3 防止了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2。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研究及改进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研究及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a1ba3605ccbff121dd36833b.png)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研究及改进摘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用以说明浓硫酸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经典实验。
关键词:蔗糖浓硫酸实验改进一、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的不足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用以说明浓硫酸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经典实验。
人教社2002版《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演示实验6-4]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本实验存在如下不足:1、装置是敞开式的,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教师及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不利于环境保护;2、药品用量过大(20g蔗糖,15ml 98%的浓硫酸),造成浪费药品。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关注此演示实验的教学工作者并不多,只有一篇文章对此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即《化学教学》2002年第11期陈涌生《蔗糖与浓硫酸脱水碳化演示实验的改进》。
该实验把烧杯改为用18*180规格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把试剂用量改为5g 蔗糖和4ml98%的浓硫酸,但该实验仍然没有处理产生的有害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药品用量仍然稍大。
对此实验,我们作了一些探讨,并作了改进,既能防止污染,又能节约药品,演示效果很好。
把烧杯改为具支试管并组装成能够吸收有害气体的装置,药品用量改为3g蔗糖,3ml98%的浓硫酸。
现简单介绍如下:二、实验部分2、1主要仪器和试剂:15*150mm具支试管,橡胶塞,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分析纯98%的浓硫酸,分析纯蔗糖,澄清石灰水。
2.2 实验步骤:2.2.1如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实验前,在具支试管中加入3g蔗糖固体,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2.2.2向具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加几滴水,使蔗糖被水润湿透彻。
2.2.3 迅速加入3ml98%的浓硫酸,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待具支试管外壁温度升高到烫手,黑色物质开始膨胀,即停止搅拌,再盖上橡胶塞。
三、实验结果:具支试管内的蔗糖先从白色变为褐色,再变为黑色,产生了“黑面包”,“黑面包”会彭得很大最后迅速形成疏松多孔海绵状碳,上升至具支试管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讨论: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之后体积的变化。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7ca2de74192e45361066f5d9.png)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作者:胡景刚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10期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43页,[实验6-4]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如图1所示),虽然方法简单,现象明显,但反应所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污染室内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改进,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实验用品玻璃水槽1个,100 ml烧杯1只,大可乐瓶1只,35 cm长的玻璃棒1根,5 cm长玻璃管1根(要求内径比玻璃棒的外径略大),4 cm长的橡胶管1段,3号橡胶塞1个,螺丝钉、螺丝母各2个,薄铁片、冷水、碳酸钠固体、蔗糖、浓硫酸若干。
仪器的制作搅拌用玻璃棒的制作取一根35 cm长的玻璃棒,用酒精灯慢慢弯成一根搅拌用的玻璃棒(如图2所示)。
可旋转玻璃棒橡胶塞的制作取一只3号橡胶塞,用打孔器在其中央打一个直径比玻璃管外径略大的小孔,然后在小孔内插入一根5 cm长的玻璃管,并在橡胶塞大头端的玻璃管上方套一段4 cm长的橡胶管(如图3所示)。
无底可乐瓶的制作取一只大可乐瓶,用剪刀将其底部剪掉,然后再用剪刀在瓶体的底部沿直径方向相对剪两个窄口,其长度、宽度分别为2 cm、0.4 cm左右(如图4所示)。
弓状铁片的制作与固定用剪刀剪两条12 cm×1 cm铁片条,然后分别弯成弓状(如图5所示)。
用水泥钢钉在圆弧的两侧分别订一个小孔。
用螺丝杆和螺丝母将两个铁片条固定在100 ml的烧杯上(如图6所示)。
搅拌钟罩的制作将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在无底大可乐瓶的瓶口上,然后将制好的搅拌玻璃棒经过瓶体、橡胶塞小头端的玻璃管穿入并通过橡胶管使其一端露在外面(如图7所示)。
实验装置装置如图8所示。
实验方法及其实验现象1)向小烧杯中分别加入蔗糖和浓硫酸后迅速放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玻璃水槽的正中央。
2)迅速将搅拌钟罩扣在小烧杯上,并使瓶壁上的窄口正好骑在铁片条上(如图8所示),以起到固定小烧杯的作用。
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41e0acaf90f76c660371a01.png)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一,实验目的1. 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避免二氧化硫的排放,检验气体产物;2. 进一步验证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并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硫酸的脱水性与强氧化性;2.能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过程与方法:1.观察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的能力;2.学习用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增强对化学的兴趣与求知欲望;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增强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实验设计思路及原理蔗糖和浓硫酸反应包括蔗糖的碳化和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为防止二氧化硫散逸在空气中,采用了密封装置,同时为检验气体产物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最终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双孔橡胶塞、导管,浓硫酸、蔗糖、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五,实验步骤1.连接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2.在圆底烧瓶中放入20g蔗糖,并滴入几滴水是蔗糖湿润,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好仪器,并在第一个洗气瓶中装入品红溶液,第二个洗气瓶中装入酸性高锰酸钾,第三个洗气瓶中装入品红溶液,第四个洗气瓶装入澄清石灰水,最后将导管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如图2所示)3.将浓硫酸缓慢的从分液漏斗放入圆底烧瓶中,是浓硫酸与蔗糖充分混合。
六,实验现象加入浓硫酸后现象为:1.蔗糖开始先是变黄,再变黑,黑色物体体积迅速膨胀充满整个烧瓶,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2. 气体通过导管依次进入4个洗气瓶的现象:品红1褪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品红2溶液无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改进时,保留了该实验原有的现象明显的特色,不仅能使学生看到“黑面包”,而且本实验室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装置的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消除了实验产生的SO2造成的空气污染,增强了学生环保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本次实验中探究的因素及水平如下:
水平
因素
蔗糖的质量/g
V(H2O)
V(H2SO4)
1 1 8 10g
2 1.5 9 3
2
10
因素及水平的判断依据:
1.黑面包的高度
2.品红溶液的褪色情况;
3.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4.氢氧化钙溶液的浑浊情况。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
一、 实验简单的操作步骤(用流程图,不用文字);
实验装
二、 实验装置图;
三、 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用表格);
实验方案:
在实验中固定蔗糖的用量为10g,第一个品红的用量(V 品红:V 水=1:4),高锰酸钾的用量(V 高锰酸钾:V 水=1:4),第二个品红的用量(V 品红:V 水=1:6),改变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通过简单比较法探究本实验的最佳水平。
其中,第一个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说明产物里面含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反应后颜色变浅,第二个品红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已经被完全除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记录: 实验
实验条件
黑面包的
品红(左) 加热后
KMnO 4
品红
澄清石灰水
分析已有
装置不足
装置改进 与搭建 分析影响因素,设置因素水平 研磨 蔗糖
配制品红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并加入相应具支试管中 在锥形瓶中加入蔗糖 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水
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搅拌)
盖上塞子, 观察现象 改变条件, 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