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第六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引言 一、H-O理论前提假设过多,不切合实际,在解释当 今国际贸易问题时遇到困难。(“里昂惕夫之谜”、 “产业内贸易”)
二、通过放松H-O理论的一些假设条件,例如规模经 济效应、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技术水平差异、运输 成本和环境成本的存在等,产生一些新国际贸易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四、环保标准、产业选址与国际贸易 (一)、环保标准:指一国允许的某一产业所造成的 水污染、空气污染、热污染及废物堆积而引起的污染 程度。
(二)、由于在环保成本承担上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 本的差异,因此环保标准较低的国家会在某些污染型 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三)、国际贸易中的环保标准问题 1、由于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相对较低,高污染型 产业的大量引入,产生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几点讨论 1、产业间贸易的理论基础为H-O理论,这一理论很好 地解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贸易的成因。 产业内贸易则基于产品差别(垄断竞争)与规模经济 效应,对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贸易有很大帮 助。 2、在现实中,所有国家都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效应进行 差别产品的生产,可以想象,某些小国也可以向大国 出口某些种类、款式的商品。
2、两国各自无论在商品X还是商品Y上实行完全分工 是没有区别的,在现实世界上,这种分工模式可能是 由于某种历史原因造成的。
3、如果规模经济在很大的产出水平上依然存在,一国 的少数几个企业就会获得某种商品的整个市场,从而 导致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情况。 4、林德在“规模经济”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相 似偏好说”,即各国应当(而且会)出口那些拥有巨 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同时,国际贸易也更可能在相 似需求偏好(相似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展开。 5、一国有目的的产业与贸易政策(产业扶植、出口补 贴)可能使某些关键性(战略性)产业获得规模经济 下的成本优势,故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
3、“为避免落后,美国必须越跑越快”
第五节、运输成本、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 一、运输成本和非贸易商品 1、运输成本:把货物从一地运到另一地发生的全部费 用,包括运费、装卸费、保险费及运输期间占用资金 的利息费用。 2、贸易商品\非贸易商品 贸易商品:两地价差>运输成本 非贸易商品:两地价差≦运输成本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的模型分析
图6.4: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解释: 发达国家(技术优势)→出口非标准化产品(垄断优 势) →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直接投资) →出口标 准化产品(劳动力便宜) →发达国家(开发新技术、 新产品)
三、相关结论: 1、一些产品确实经历了进出口的生命周期,如无线 电、圆珠笔、不锈钢剃须刀、电视机、半导体等。 2、技术标准化后劳动力成本成为国际贸易比较优势 的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经常成为某些“新产品”的 后发优势拥有者。
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相关概念: 1、规模报酬递增:指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 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
2、规模经济效应: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平均 成本下降的情况。
二、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模型 图6.1: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结论: 1、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存在,一旦产生分工与贸易,两 国会达到完全分工的状态。
3、与H-O理论认为的国际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要素的 价格(收入)不同,基于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内贸易 则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这也就解释了战后制 成品贸易(多为产业内贸易)受到利益集团的阻挠较 小的原因。 4、产业内贸易不仅包括产品(不同种类、款式)贸易, 跨国公司为了追求规模经济与降低成本,经常在不同 国家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而后以国际贸易的 方式组装成成品,零部件贸易日益成为产业内贸易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运输成本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型分析 图6.5:对运输成本的局部均衡分析 相关结论: 1、运输成本的存在降低了分工程度、贸易规模和两国 的贸易利益。 2、如果一国的供给弹性、需求弹性较小,则该国会负 担更大比例的运输成本。 案例研究6.5:各国家组的运输成本
三、运输成本与产业选址(国际分工) 1、资源定向型产业:产业选址靠近原材料产地,如 采矿、钢铁、基础化工。 2、市场定向型产业:指产业选址靠近产品最终销售 市场,如软饮料产业。 3、流动性产业:较高的价值/重量比例,故流动性较 强,运输成本不成为国际分工决定的主要因素。如IT 产业。
三、产业内贸易的测度 T=1-[|X-M|/(X+M)] 1、0≦T≦1 2、X=0或者M=0时,T=0 3、X=M时,T=1 案例研究6.3:产业内贸易的增长
第四节、技术差异与国际贸易 一、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论 1、技术差距论:1961年波斯纳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 的贸易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新产品开发和新工序的引进, 即建立的技术优势基础上产生的。 2、产品生命周期论:1966年弗农对技术差距论进行了 动态化分析。根据该理论,当一种新产品刚刚诞生时, 其往往需要专利保护的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 国家具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当这种产品成熟并且技 术标准化后,就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较为便宜 的发展中国家。
2、发达国家的贸易环境壁垒,即将自身较高的环境标 准强加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而引起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
案例研究6.7: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
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一、基于产品差别的贸易(垄断竞争)—产业内贸易 1、当今国际贸易的现实是,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同一产 业内部差别产品之间的贸易,或称为“产业内贸易”。
2、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化国家的企业专门生产某一类产 品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这样就可以在规模经济基 础上获得单位成本优势。
案例研究6.2:美国汽车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